四月某时
Sometimes in April,泣血四月
导演:哈乌·佩克
主演:伊德瑞斯·艾尔巴,Carole Karemera,帕梅拉·诺姆韦特,奥里斯·厄休罗,弗雷泽·杰姆斯,Abby Mukiibi Nkaaga,Cleophas Kabasita,诺亚·艾默里奇,德博拉·温格,Peninah Abatoni,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美国语言:英语,卢旺达语年份:2005
简介:《四月的某时》(Sometimes in April)——描写西方世界没有参与调停的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悲惨影片,加入了柏林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是为期11天的电影节中两部关于此暴行的影片之一。与特里乔治的《卢旺达饭店》关注的是同一背景和题材,拉乌尔佩克却以不同的途径展示了内战的创伤。这两部影片和《卡雅利沙的卡门..详细 >
我们这没石油,没钻石,你们还要来干嘛~
比利时的殖民者人为地抬举图西族后又交治权给胡图族,算是种了祸根。影片显示大屠杀并非盲目滥杀,屠杀者还会甄别身份,范围扩大到同情帮助图西人的本族同胞等等;据说二族的人本来差别就不大。联合国维和军人的保护能力堪疑。暴行后来受到了审判,无数普通人凶手成为周边邻国的难民。
这是全人类的耻辱。
血脉里的侵略性
苦难伴随着尘土骤雨,降临、掩埋,观之忘之,循环往复,实在无法避免越来越发灰着看待自己的生命。在这种重复中慢慢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但至少留存住已基本失去语言的哭腔
关于卢旺达大屠杀,《路西法效应》这本书已经阐述得很清楚,好人是怎么变成恶魔的。
场景一切换到美国就觉得假大空
中国乱了也会变成各种极端主义的天堂
"Every year in April, the rain season starts."
看到心力交瘁。。。人类历史上的黑暗和阴霾,残暴血腥,令人发指。卢旺达大屠杀背景下的个体命运,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
即便最低级动物也比不上人类史野蛮血腥,在大自然的视角下,人类除了被划分为“高等文明”外,也是一种会使用工具的邪恶生灵
HBO投资拍摄,大概就知道是把自己责任撇清的套路,而风格上犹如80年代的电视,毫无新意
比《卢旺达饭店》感觉更接近底层受害人民。毕竟,他们大部分并未如前者中的人物般衣着光鲜。记住,那是1994年,最不发达的非洲,现在都有60%的人在贫困线以下,也可能是最不发达的小国卢旺达。为死去的人默哀。
看了关于卢旺达种族屠杀事件的三部电影,这部最让我动容,虽然脸盲,但分几条线路讲,有能串联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兄弟两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救不了人的那种情绪很让人共情。还有后面女儿读女校的一段,看哭了。看酒店和这部,都说当年的弯刀是made in China,好吧,这梁子算是结下了。尤其是这部,着重的掀开盖子,说,弯刀来自中国的。傻眼了。
卢旺达 种族 屠杀
昨天还是前天看的,感觉拍的比卢旺达饭店更残酷
可恶的战争。
3.5星。这个电影太长了。而且没有《卢旺达饭店》有故事性
三星半
中国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