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号称是以比较真实的战争场面,描述那段历史的战争电视剧,除了前几集的战斗场面,还算值得一看之外。
整部电视剧,基本可以用垃圾来形容(看的时候需要不断快进跳跃)。
丑陋百出的剧情,晚上进攻,准备战斗之前却是大白天,运输线和运输大队又不止一个,反敌特明明已经圈中目标,但却无厘头放弃监视(为了最后一集的剧情让路)。
而且为了拍满38集,还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很久。
至于战争场面越拍越差,我也可以忍,尽管一个已经严重缺员的连队,不可能在重新恢复建制后,压根不可能,再被投入到朝鲜战争中(恢复建制需要时间比较长),尽管志愿军在一二次战役后,很多都更换了装备,尽管连有迫击炮(志愿军从来不缺这种武器),尽管三人小组曾经出现过,后来却不再出现。
但你不至于让老一连的人,都死光吧?
而且就算死,也得死得合情合理。
老连长(后来的营长),居然连通讯员都不带,自己一个人跑到一连,说了几句话就无厘头地,在阵地上被炸死,两个老班长嘢死得莫名其妙(运输班的开着着火的汽车爆炸,一班老班长,明明是晚上发现救助站被困,却非要等到大白天才去救人,不死你也得死)。
机枪班班长,已经成为二排排长了,居然还用前置平行式,而不是后置交叉式机枪布局,疯狂地用机枪扫射(在编制完整的时候,排长敢这样做,不处分降职就是怪事),所以他也不得不死。
更郁闷的是,在最后一集,多次受伤的一连新连长(李长顺),及指导员及班长栓子,明明是在后方负责安防,却无厘头的组成三人狙击小组,奔赴前线做狙击手,而上级居然也根据编剧的意愿同意了(把一个连的连长指导员及老兵班长都抽走,除非志愿军是脑袋灌水了,否则是不可能同意的,而且志愿军有的是兵,不需要在后方拉人)。
而且导演为了让他们斗死去,居然也快速的上演了一场狙击战(不好意思,栓子和指导员,改轮到你们牺牲了)。
谈判胜利了,和平了,小李子,连长你们也不能活下来,否则太对不起广大人民群众了,小李子送花给美女文工团员,居然跑到阵地上摘花(阵地上会有花吗?
),而连长居然也在这个时候,才告诉大家停火前,按照国际惯例,会疯狂地将炮弹,打向对方阵地。
结果为了叫小李子回来,他就不得不在导演的安排下,一起死在和平到来的时候。
(问题就是导演似乎也忘记了,一连已经是被安排到后方的 ,美军的火炮就是厉害非常,也你可能打到后方吧?
)好吧,好有一个金顺没死,导演当然不会放过他,所以当几个小孩,玩美军留下的手榴弹的时候,他就飞扑过去,死在导演的手下(美军的手榴弹,拉开保险后,只有不扔出去是不会爆炸的,你自己跑过去,把手榴弹抢过来就算了,居然还扔出去不远的地方,所以你不得不死)。
不过,导演还是有点值得表扬的地方,直到剧终的时候,一个女孩子都没有死,也没有受伤,估计是导演自己非常喜欢女孩子,基于怜香惜玉方面的考虑,不让她们死去吧。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中死伤也是正常的,但你要反应战争的残酷性,没有问题,但你得让那些百战不死的主角,合理地牺牲,而不是为了剧情需要,都安排在最后一战,全部死在大家面前吧?
昨晚实在熬不住,法国比赛没看躺着估计打鼾了,早上醒来把该剧结局追到了。
交个观后感:好像是1979之后第一部朝战题材片。
大场景与局镜都没有刻画出战争的真正残酷。
审核的结尾更敷衍潦草。
道具、烟火、布景、枪械、演技都可以逐步提升。
但不能正视历史、不能堂堂正正还原历史,为了迎合某些媚外思想,所谓大局所谓友好亲善所谓韬光养晦的意识形态及行为,是对那些为国英勇捐躯的生命及其长期痛苦之家属们的不尊重和伤害。
这种状围,也不会有兄弟连、硫磺岛来信这样好片产生。
真爱的相濡以沫,是一年年一月月点滴积成的。
对一切以物资准绳的人来说,他/她们唯一的爱,就是金钱。
在它面前,友情、亲情皆为量具。
看到很多人评论是朝鲜先挑起的战争怎么怎么的,我想问的是这重要吗?
就如国军与解放军谁挑起的重要吗?
米国有权利插手吗?
还有很多人说我们付出那么多的代价去帮朝鲜不值得,还有结果南北差距巨大之类的话,我想问一下你们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吗?
知道什么叫意识形态的对立吗?
我们暂且不论朝鲜当时对中国的价值,就拿现今来说,你们觉得是韩国对中国重要还是朝鲜重要?
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朝鲜!
有一句话叫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朝鲜表面与中国不是很和,实责为中国所控制,朝鲜就如对抗韩美的桥头堡,正是有朝鲜的激烈对抗(不断挑事),韩美才会更重视中国的作用及对中国更加的忌讳,而我们呢?
当然是热爱和平关心世界局势的友好大国了,坏人是谁?
当然是朝美韩了!
美国可以轻易的在韩国装萨德,中国碍于形象及诸多方面考虑只能严厉谴责,而朝鲜呢?
,一言不合就实验或者直接发言灭首尔打白宫什么的,在朝美对抗时我们就在那里和稀泥,让世界知道我们的重要性!
所以就算全世界都看不起朝鲜我们也不能看不起他(原因你们只能自己分析了因为我说的太多了……),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见解,欢迎讨论指正,但也请不喜勿喷,谢谢!
首先,好的方面:看完还是挺感动的,连长、指导员、线才臣等几个角色很鲜活,服装道具也很认真,在国内战争题材电视剧中也算大制作了。
还有就是本剧的题材应该说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上面的一些禁忌,值得鼓励,四星。
但是,缺点不少:1、剪辑过度,简单粗暴。
过度到情节都不连贯了,粗暴到连导演恐怕都不认得了。
当然了如果是为了过审的原因,也可以理解。
刚才看了评论区,说是还有个50集的“国际版”,长顺也没有牺牲,希望以后能看到完整的。
2、支线太多,剧情松散。
什么战俘啊,反特啊,鱼水情深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拍得太多,结果什么都没拍好,反而影响了主线剧情。
真要想方方面面都展现到,最少还得20集。
3、结局草率,莫名其妙。
好几个主要角色竟然全在最后一集里面牺牲了,不是说不能牺牲,你好歹铺垫一下行不行?
退二线了吧,突然成立了个三人冷枪小组,俩领导竟然都去了,指导员牺牲了;停战了吧,喊小李子回家吃饭,突然一阵排炮,连长牺牲了;要回国了吧,突然遇见熊孩子玩手雷,为救熊孩子,队长牺牲了……你们不能因为片名叫38线就非拍成38集啊。
4、战争场面,效果不佳。
表面看起来像模像样,其实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比如阻击战的时候,美国大兵向高地进攻,一个个慢悠悠的,走几步放一枪,知道的是突围,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搜山呢,我都替他们捉急。
5、几处人物的转变跳跃太大,比如栓子,前面还是胆小鬼畏缩不前,怎么突然得到了班长的赞许,怎么又成了战斗英雄;又比如长顺,前面还是个愣头青,打一仗下来连长也夸指导员也夸,说要重点培养,但剧里面表现出来的只是长顺枪法还不错,脑瓜灵活没看出来,作战勇敢也不比别的战士更突出,所以他三次提拔就显得有点突兀。
另外还有,对战局的发展交代不清等,暂时先想到这么多,其实好多毛病估计都和剪辑过度有关。
缺点说得比较多,批评是为了国产剧明天会更好,希望喜欢这部剧的朋友不要喷我。
《三八线》国庆期间看完了,它是以来自安东前楼子村的几个志愿军的视角来讲故事的。
应该说题材不错,能吸引人,不然我也就不看了,道具啥的也还行,画风也不错,属于一打眼就能看下去的那种。
但是这剧本啊…真心挫:拖沓、有槽点、结尾仓促… 光第一集就能流失大部分观众了,看的我尴尬症都快犯了…实在不行你来个倒叙或者通过主角的回忆穿插来交代主角的入伍原由,不是也挺好么?
再比如中间志愿军捡到的小孩的前后相关剧情…不知道是真事改编还是艺术加工…如果是真事,在片头片尾或者片中用旁白或者文字说明一下免得观众尴尬,你真要是想这么拍我们也好接受点不是…不过龙源峰战役的那几集拍的还不错!
关于槽点,怎么说呢,就像不同的人去讲同一个故事,总会有人讲的比其他人好。
那么《三八线》导演和编剧的讲故事能力还有待提高。
演员,我比较喜欢的、靠谱的有连指导员陈平,一班班长线才臣,一班战士王大福,机枪班班长杨家喜,汽车班长赵庆有,刻画的都很好。
但两个主演李长顺(张国强饰演)张金旺(王挺饰演)前几集演的…一开始看的我有点别扭…后面就好些了。
再有演王常芳的曹曦文不要太像刘涛关于主角李长顺的战斗技能和指挥技能的提升的描写太少了吧…以至于我对他的升官有些质疑…再一个,各国军队之间只表现了美韩军队之间在合作上的矛盾,对应的,中朝之间的合作丝毫没表。
甚至几乎就没有朝鲜人民军的身影…发现的一些穿帮镜头:有个镜头是从上向下移动的,很明显的摄像机拨动了镜头前的树枝;攻打龙源峰时连长扔手榴弹之前地面上出现了摄像机的影子;有镜头从坦克上方透过坦克直接拍摄到了地面——坦克外形就是个空壳子;金旺在河边洗纱布竟然透过水中的倒影看到了站在他身后的朝鲜同志。
龙源峰战役之后,觉得比较无聊、有槽点、可以跳过的地方,都是以两倍速或四倍速看过去的(两倍速还是可以听清台词的,四倍速用来过没台词的场景)。
属于有尿点的剧,认真看属于浪费时间,真想了解朝鲜战争的倒不如找书看或查资料来的痛快。
总之,想看的,不推荐去看了。
幸亏片名只是叫“三八线”,要是叫“抗美援朝”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当时金日成对外宣称,南朝鲜李承晚部率领李部伪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大举侵略北朝鲜。
实质上为金日成利用苏联的力量大力扩充军队,以机械化陆军闪电突击韩国。
并非小米加步枪的水准去攻打韩国。
当时的韩军基本上为虾兵蟹将,全国连最基本的反坦克炮都拉不出几台。
首先,如今韩国人是感谢美国人的,如果没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支援,韩国早已不复存在,其次当朝鲜机械化军队一直打到朝鲜半岛东南边,也就是仁川,基本快吞并整个朝鲜半岛。
天空作美,那天仁川涨潮,美国海军陆战队顺利登录仁川,配合空军的力量顺利在韩国海岸建立防线,以仁川为突破口一举北上,一路打到中朝边境。
金日成找斯大林,斯大林说:你去找毛泽东!
客观说,美军的轰炸机轰炸过丹东,至今原因众说纷纭。
不管怎么样,这也为我们支援朝鲜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说辞。
再谈《三八线》,我十分不理解导演为什么要把韩国人刻画的如此消极、畏战?
实质上这场战争是韩国的“卫国战争” 但是在剧情里韩国人表现的是不明白为什么去打仗,仅仅是被美国强行推上战场一样。
就像抗日剧里的伪军,打仗只是为了混吃混喝混军饷。
韩国渗透的特务为什么总要摆出一脸奸诈的表情,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渗透朝鲜的特务?
而且,在秘密基地和老太太撂摊子那场戏,除了阴险毒辣其余什么都没表示。
历史上,那时是属于冷战时期,那时候基本上对立方碰到一起首先会是关于政治立场及谁对谁错的嘴炮之争。
基本为,韩国特工:你们侵略了我们的国土,让很多人饱受战争之苦!
你们是被XXX蒙骗的傀儡!
朝鲜老太太:在伟大的金日成XXXXXX,我们一定会统一朝鲜半岛!
你们无非就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
这样的节奏才是正常的。
在韩国,那时候去赤色化运动越演越烈,大批的李承晚左翼分子会组织纠察队手拿棒子到处抓捕所谓的亲共分子,甚至动用私行。
那个救了李长顺的老太太也基本玩完了。
在朝,金日成政权的左翼分子同样。
基本上,剧情里那个村的人都会抓走进行审查,很多嫌疑人也会被处以叛国罪被冤死,那个老头他们一家也肯定玩完。
从没见过在战场上打仗谁会站着直直的一群人靠在一起边走边开枪,志愿军一般以33队形发起进攻。
美国一般以班为单位发起进攻,都是弯着腰,拎着枪,一路小跑,到处找隐蔽点,相互掩护推进。
坦克配合步兵进行火力支援发起进攻。
就像集结号里一样,坦克一攻上来,一个连的人基本完蛋。
医疗站在战争中很少被主动攻击,然而加进去只是为了狗血的爱情戏!虐杀伤兵有这个必要?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一方面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也就是平常抗日军电视剧里的俗套,另一方面确实是光腚他们指手画脚的结果。
所以,这部剧必将两极分化严重。
我今天都看完了,2020年11月21日星期六,21:33,结局是全部牺牲了,我的真实感受时,真实,但是这个真实我接受不了,可想而知在现场上更怎么能接受这个现实,总想写些什么,表达什么,其实就是难受,同时我想我能做些什么?
做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做到的,在实际一些是不是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家人照顾好,多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我们必须要支持国货,支持中国所有的你看到的中国。
继续任务剧。
三八线这个题材已有纪录片,拍的非常精彩,安利大家观看。
本片是梦继导演拍摄的电视剧,打着缅怀先烈的宣传语。
我花了很多天细细的看了本片,以为是部史诗大剧,结果大失所望。
这次编剧OK,虽然主线及感情线还是存在缺陷,但问题不大,演员也没有问题,张国强等实力派演员撑住了大部分剧情,可是导演出了问题。
感觉不是梦继导演本人拍的,是哪个副导演主拍吧,运镜太可怕了。
导演问题在于他用自己长短镜头和运镜方式,把志愿军的史诗大剧拍成了狗血剧。
一、历史桥段不是导演用来捧人的,尤其是战场部分,你不拍战士不拍武器装备老拍女护士干嘛?
导演为了突出女护士,长时间的用特写镜头,毁了整个战场。
二、烂尾的结局。
编剧为了圆上历史人物,设定了小孩玩手榴弹,虽然蠢了点,也能解释的过去。
可是导演怎么拍的?
导演一个镜头切换指导员就中弹了,一个镜头切换李长顺就炸死了。
拜托导演,镜头切换不是这么玩的,不如直接放纪录片人物介绍,大家也就知道全灭结局。
三、感情戏拍摄。
这剧导演拍的感情戏最为搞笑,不管谁和谁,全部短镜头男方,短镜头女方,轮流切换2-3次,长镜头男女,旋转镜头,然后继续长镜头。。。
配上本剧独有的交响乐配乐,看的笑死,哈哈哈,有才的鬼畜up主可以取材。
看完了9、10、11三集《三八线》三三制进攻队型,掩护射击+单兵手榴弹爆破,班排包抄……当年拿手的战术终于重现了……简直六得没话说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又开始说英语了,机枪也开始形成交叉火力了…几个细节:手榴弹拉弦后,停两三秒才丢向敌火力点,落地就炸;栓动步枪射速低,就轮流射击,保持火力持续性;冲锋被敌机枪火力压制后,就地隐蔽精确射击,诱敌连续开火,等敌人换枪管时再冲锋!
还有战前动员、战后战术讲解、新兵克服恐惧、战斗小组老带新……这些细节真的是太棒太棒了!
这特么的才是当年的虎狼之师,这特么的才是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by 被遗忘的老班长http://www.haohanf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66
公元1894年夏日的朝鲜大地上,有这么一群军人,他们蓝布包头,身穿号坎,手上拿着的武器是大名鼎鼎的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法国哈乞开司和美国雷明顿,甚至装备着17响温策斯特以及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德国连发毛瑟枪这样的先进武器,装备的火炮、弹药数量甚至是他们对手数倍,囤积了如山的物资、粮饷,却毫无斗志,一溃千里,从牙山到仁川,从仁川到平壤,再从平壤一路溃退到了鸭绿江,最后,丢了大连、丢了旅顺、丢了威海、丢了整个北洋海军,最终丢掉了一个老大帝国咸同中兴以来几十年的虚火撑起来的最后一点颜面。
然后,是2亿两战争赔款,是3000万两赎辽费,是割让旅顺、割让琉球、割让澎湖列岛、割让整个台湾。
马关已过,接下来,是庚子,是戊戌、是辛亥,是随之而来的几十年的军阀割据、混战,是十年内战的尸山血海,是八年抗战的山河破碎,是国共内战的兄弟倪墙。
朝鲜,这个海东之地既陌生又熟悉的小小国度,从甲午那个年份开始,从此以后直到现在仍然深深影响着一个东亚大国的国运。
公元1950年初冬,又是在这个锦绣如画的三千里江山上,一群军服朴实无华的军人,他们手上拿着自己在长期的战争中缴或自对手的简陋武器,身上背着不多的弹药和口粮,有的人甚至还穿着南方地区的单衣。
他们从中朝边界的崇山峻岭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气魄,向人员装备、武器质量、火力密度均数倍于自己的对手发起了坚决的进攻,从温井到云山,从云山到清川江,从清川江到长津湖,从长津湖到平壤,从平壤到汉城,他们几乎用反向的脚步,把1894年那支军队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不过,这次不是溃败,而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最终,这支军队坚定的将这场战争的脚步定格在了开战前的起点:三八线上。
为了这个结果,这支军队付出了183108人阵亡,383000人受伤的巨大代价,今天有人说,为一个外国牺牲这么大不值得,特别是这个国家现在还很不“听话”。
我却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这场战争既不是为苏联人,也不是为朝鲜人打的,而是为我们自己而战。
如果是一个民族国家的觉醒往往来源于一次沉重的打击和挫败,那1894年的甲午,对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而言,无疑是一记响亮清脆的耳光。
而经过了数十年的挣扎和变革,付出了几千万人的鲜血和生命,这个国家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体制,通过八年抗战使得民族觉醒,通过国共内战确立了发展方向,那么,1950年开始的这场朝鲜战争,无疑是这个涅槃重生的中央国度的一次立国之战。
正如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所言: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每每想起儿时听到祖辈们讲起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长津湖边的冰雕,想起松骨峰上的搏杀,想起上甘岭猫耳洞里传出那首悠扬的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就会莫名的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入眠。
写了么多其实就是为了一点,希望各位在安坐办公室结束一天工作,在一家其乐融融享受家庭幸福,在深夜吃着薯条炸鸡玩着撸啊撸追着纸牌屋的时候,偶尔能想一想自己之所以能这样无忧无虑的浪费时间、虚掷光阴,正是那些现在许多仍埋骨他乡的忠魂的付出才换来的。
更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忘记那首耳熟能详的美丽歌曲中那句: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一个伟大的国家,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并再也不会跌倒下去!
最近热播的三八线电视剧很火,题材很新意,但是!导演你能不能不要用拍抗日神剧的方法来拍朝鲜战争,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几十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正视历史,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我们的前辈为了今天的繁荣昌盛付出了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而不是为了造神而造神,下面是我写
看了前面八集,然后看了剧情简介。值得鼓励,触及了一些新的话题,比较走心。配音很让人出戏。其实拍电视剧,特别是非当代剧比电影难,因为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的细节比较难。
不褒不贬,为了志愿军给个四星。
前段尚可,12集之后太多儿女情长,弃之
那段历史是需要我们铭记的 第一次这种题材的电视剧也是难得 勉强三分 前半部分拍的还算不错 后半部分就陷入了国产剧的窠臼了 拖沓 啰嗦 做作 流于形式 拘泥于各种无关紧要的细节 还有一点值得深思 全剧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 但是真实的朝鲜战争是残酷的 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美好么
一直搞不懂这么烂的片子居然这么高的评分!仔细一看才发现全是五毛党。这真是豆瓣的悲哀!从此以后对豆瓣的评分持怀疑态度了…
看到一堆堆的韩国兵美国兵往中国阵地像木偶一样被机枪扫死! 就感到这部垃圾片的尿性…… 一个假字了得😒
难得的优秀反映 抗美援朝 的电视剧。
编导疯了吧!!!!那么些金刚不坏之身那么多集都走过了,因为情怀我都收下了。最后两集搞什么名堂,一个个全他妈写死了!!还他妈有熊孩子玩儿手雷害死的,你大爷你讲情怀讲个人英雄主义你就见讲到底!最后全给瞎耽误死了你糊弄谁呢!!!!!
我喜欢志愿军的事迹,不喜欢这片子
为了无脑黑
这短评是被zz任务控评了嘛.... 确定看完了嘛,还难得一见国产战争佳作,最后强行写死升华的主体倒是可以理解,可怜的朝鲜小姐姐的一往情深了
合格的作品 除了感情戏填补剧情空白 装备武器的还原度不高之外 的确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特有的爱国主义 结局似乎借鉴了电影高地战 英雄终究还是死于最后的炮弹
题材不错,致敬志愿军战士的英魂,但是这部剧实在是差强人意!
打一星的都是傻逼吗
大概是很久没看过这么良心的战争片了,尤其是武器细节等等都做的很好。当然如果要说缺点还是有,例如人太壮了点,例如配音导致同一个画面里的声音不协调十分痛苦。不过还是要为这部剧打满分,值得一看。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可以打败西方人,战争残酷,但是战争伟大。一群无知者瞎bibi
那些骂打一星者的人 你们和逢共必反的那些人是一类人 无非是和他们一样想显得自己多不同多深刻罢了 只不过更装逼一点 不谈政治这片拍得真的很烂啊 节奏拖沓剧情儿戏 除了题材一无是处
看到六班被全部冻死,实在忍不住眼泪!这是煽情吗?这是艺术加工吗?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三八线这部电视剧摈弃了以前国产战争片的伟光正人物,没有明显的主角;这些战士他们首先是人,他们不是神,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士兵!
只针对这部电视剧,只能打3星,这么好的题材愣是拍的又臭又长,这种电视剧怎么拍?应该学学《兄弟连》和《太平洋》,10集就够了,最多不要超过15集,现在到好,这到底是要讲啥?战争的残酷?儿女情长?展示中国军人?抒发中朝友谊?反思战争呼吁和平?啥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