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极端邪恶

Extremely Wicked,超级变态:我的迷人男友(港),极恶人魔(台),极度邪恶

主演:莉莉·柯林斯,扎克·埃夫隆,约翰·马尔科维奇,吉姆·帕森斯,安吉拉·萨拉弗安,西德尼·沃尔默,梅西·卡莫西诺,艾娃·因曼,摩根·派尔,詹姆斯·海特菲尔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极端邪恶》剧照

极端邪恶 剧照 NO.1极端邪恶 剧照 NO.2极端邪恶 剧照 NO.3极端邪恶 剧照 NO.4极端邪恶 剧照 NO.5极端邪恶 剧照 NO.6极端邪恶 剧照 NO.13极端邪恶 剧照 NO.14极端邪恶 剧照 NO.15极端邪恶 剧照 NO.16极端邪恶 剧照 NO.17极端邪恶 剧照 NO.18极端邪恶 剧照 NO.19极端邪恶 剧照 NO.20

《极端邪恶》剧情介绍

极端邪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利兹(莉莉·科林斯 Lily Collins 饰)是一名单亲妈妈,和年幼的女儿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日子并不容易。一次偶然中,利兹邂逅了名为泰德(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饰)的男子,泰德自称是法律系的学生,并且对利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利兹和泰德渐渐的走到了一起,泰德的温柔和体恤让利兹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然而,渐渐的,利兹在泰德的身上发现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凡是泰德经过的州省,屡屡传来少女失踪案和谋杀案,虽然泰德坚称这一切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但他还是成为了FBI的头号通缉犯。在法庭上,泰德据理力争为自己辩护,他的言之凿凿让利兹陷入了混乱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切尔西·韩德勒:就是这种感觉除恶:飞车党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四季接吻启示录特搜9第四季结婚为什么永安镇故事集摇曳百合3惊异传奇无间行动肥宅勇者枕刀歌之尘世行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蜈蚣咕咕是一只猫2第34条法则恩爱两不疑命运航班第三季前妻第二季刑事7人第五季一世牵挂紫菜卷女孩甜蜜地狱之家曼谷风云抛开自我空间马尔科姆的一家第一季小直是小学五年级生射手红色通缉曹雪芹

《极端邪恶》长篇影评

 1 ) 优雅的杀手?

奈飞最近出了一部争议性巨大的影片《极端邪恶 》(Extremely Wicked, Shockingly Evil and Vile)。

片头打出了歌德的名言,few people have the imagination for reality,即很少有人具有对现实的想象力。

我们往往以为重视戏剧性冲突的电影会夸大某些细节,让故事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但其实,以现实为素材的电影常常会对真相打上柔光,因为绝对的现实和完整的真相会令人不适,甚至无法接受。

片名“Extremely Wicked, Shockingly Evil and Vile”,其实来自大法官对美国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的总结陈词中。

极度的邪恶,令人震惊的卑鄙,用魔鬼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

泰德·邦迪是美国80年代期间,令举国胆寒的杀手。

那个时代还没有连环杀手之说,人们无法相信,一个人会通过不断杀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泰德·邦迪在被捕之前,穿越6个州,前前后后奸杀了30多名年轻女性。

由于缺少DNA技术的支持,加上当时美国各个州之间的法律和调查困境,最终只有20多人被判定为泰德所杀,但根据后来不断发现的证据,专家估计受害人数预估至少有35人,甚至可能高达百人。

从1973年第一次犯案,到1975年第一次被捕,1978年最后一次被捕。

期间泰德·邦迪居然两次从监狱逃脱,越狱期间还继续杀人,甚至一次性虐待、杀害了两名大学女生。

警察和专家都难以置信。

泰德·邦迪成为了美国80年代的“开膛手杰克”,女生不敢在夜晚独自出门,人人都担忧会变成泰德的下一个目标。

虽然每次越狱都很快被捕,但案子拖拖拉拉,直到1989年,泰德·邦迪才在佛罗里达州,因其最后一次谋杀而被执行了死刑。

影片《极端邪恶 》没有去展示血腥和耸人听闻的杀人场景,你在片中看不到任何一处泰德露出的变态和发狂。

外貌极为出众的扎克·埃夫隆饰演了泰德·邦迪。

风度翩翩的他把泰德演绎成了大众情人,女性之友。

出演他情人的女主角莉莉·柯林斯,还有女配角卡雅·斯考达里奥都对他恋恋不忘,不愿相信他是杀人魔鬼,在他漫长的审判期间对他依旧矢志不渝,前赴后继。

影片一直将泰德·邦迪的罪行做模糊化处理,不透露他的犯罪的证据,很多不知道过往历史的观众甚至会对他是否犯罪产生怀疑。

加上魅力无穷,在法庭上可以亲自为自己辩论的泰德·邦迪的丰富人格,的确很容易俘获大众的心。

这让很多知道历史的观众产生质疑,难得是要美化一个“杀人犯”吗?

其实并非如此。

导演将“悬疑”放到最后,模棱两可的处理泰德·邦迪的真实人格其实很准确的反应了当时大众对于泰德·邦迪的态度。

泰德·邦迪外貌极具欺骗性,在大学期间读过中文系和法律系,甚至了一大帮地位不俗的朋友。

也正是这些朋友,让他多次因为证据不足逃脱法庭。

泰德·邦迪杀人手法在当时极为罕见,依靠自己温文尔雅的谈吐,还乔装受伤骗取同情心,待女性放松警惕,单独和他在一起时,他才露出残暴的一面,令对方错愕不已,始料不及。

最令警察和法官头痛的是泰德·邦迪极具表演欲望的人格特质。

在法庭上,他直接炒掉自己的律师,亲自担任律师身份为自己辩护。

每次出庭都会精心打扮,仿佛自己是电视直播中的男主角。

长相英俊、谈吐得体、高学历、高智商,让他轻易俘获异性。

其朋友对他的评价是,“他是那种你想把妹妹嫁给他的人”。

后来,法庭上前来观看泰德·邦迪的女性旁听者越来越多,有人甚至成为了他的粉丝,还有人说真的“爱上了他”。

甚至真有狂热女子,去探监后与他发生关系,泰德在法庭上向她求婚,两人做了”监狱夫妻“。

女子还为他诞下一女。

在宣判时,大法官都肯定了他的聪慧,说他如果不是罪犯,一定欢迎他到自己的法庭工作,认为他大有前途。

就是这样一个外表极具欺骗性,而且智慧过人的年轻人,居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

《极端邪恶》通过隐藏部分真相的方式,以泰德·邦迪迷惑性的一面,反衬其不为人知的恶魔本质。

影片也告诉了人们,有的凶手并不一定就是面相凶残,或者出身低贱。

他可能就像一个知心朋友一样隐藏在你身边。

知人知面难知心。

片中, 莉莉·柯林斯饰演的女主角Liz就是大众认知的体现。

她对泰德进入她荒凉的单亲家庭生活感激不尽,对他抱有无限的期望,对他爱到痴狂。

她到最后也不确定泰德就是凶手,她逼问他,她希望用对他的爱换一个真相,换一次“心死”。

《极端邪恶》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人不适,但如果结合过往现实,也许你会认同导演的叙事方式。

但影片也因此隐去了泰德·邦迪杀人的动机,为了渲染迷惑性,泰德·邦迪的童年阴影,导致他变成恶魔的根源没有在影片中提及。

泰德·邦迪说,杀人没有动机,自己是“世界上最冷血的畜生”。

但经过后来专家的探寻,发现泰德·邦迪从小缺乏安全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其爷爷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给他埋下了性格的缺陷。

这让他在青年时期处理感情时遇到了障碍,随即发展成杀人泄愤,以此满足自己的情欲需求。

这有点想吸毒上瘾,有了第一次,就忍不住有下一次,而快感阀值的提高,让他不得不一次次变本加厉,越演越烈。

情欲的满足始终无法通过一次宣泄达成,最后他止不住多次犯案,成为了杀人如麻的连环杀手。

泰德·邦迪对于美国文化影响巨大,他被执行死刑之后,好莱坞以他为原型拍过多部影片,《沉默的羔羊》里的主角汉尼拔就是以他为原型。

《极端邪恶》没有血腥的画面,却让你在看过影片之后,对这位优雅的杀人犯感到胆战心惊。

因为最可怕的不是恶魔,而是恶魔化作人样,陪伴在你身旁。

 2 ) 极端邪恶—对犯罪者的历史级拍摄

极端邪恶可能是史上最好的讲述杀人犯的电影之一。

不得不说,好莱坞最厉害的地方之一是选角,为了选定角色,更改剧本只是最普通重大的改变。

选择半红不红的埃夫隆饰演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泰德·邦迪(对上十位女性实施了谋杀),不仅演活了这个杀人犯,而且是重磅票房毒药。

整个电影对于影迷来说不仅是全程精彩,而且在片中埋下了谜底,直到最后解开。

埃夫隆饰演泰德邦迪,其男性吸引力和魅力只是表象。

影片里的泰德邦迪,有一种难以置信的,帕索里尼口中的“肉体存在的意义,以及已经失落的生命力量”。

这样就不难解释一个女人为他神魂颠倒,一个女人在他死前为他生了孩子。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无论从犯罪研究还是电影研究。

 3 ) 值得一看

首先,这个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相对其他连环杀手电影在第一印象中是更有代入感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导演和编剧有意忽略了作案动机和过程的刻画,反而一直在交代案件的审理过程,对于不了解事件本身的我来讲,让我更加相信编剧没有大幅度篡改故事。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故事整体显得比较平,没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

故事情节中逃跑的桥段安排的恰当好处:男主一个法学生在智力和专业知识都到位的前提下选择逃跑,隐晦显示男主在女主有意疏远他后的焦虑感。

而男主在法庭上的辩护,在初看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慷慨激昂,但仔细想想并没有显示什么专业素质,只是单纯的狡辩而已。

至于年轻女性的采访,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男主在作案手法并不高明的情况下还能屡屡得手的原因。

最后的男主对女主坦白罪行的桥段再加上之前二人亲热的镜头中的细节,再次证明男主最开始就是把女主当做一个猎物,只是最后动了真情才没有下手。

总得还说电影本身有铺有垫,故事情节前后对应,逻辑严谨。

导演编剧还是用了心的。

演员颜值也在线,值得一看。

 4 ) 多希望是一个开放式结局

在最后泰德在玻璃上写出钢锯的前一刻,我都宁愿相信泰德是被冤枉的,抛开故事原型不说,单单电影本身,我觉得一个开放式结局更能让人接受,不了解故事原型的人,纯粹当作一部悬疑片看也不错!

只要去掉几个镜头足以:最后泰德杀人的镜头去掉,然后前面铺垫的几个眼神去掉,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悬疑片了!

如果泰德是被冤枉的,那才是真正的极端邪恶!

 5 ) 你的眼睛、耳朵、情感都有可能骗你,但真相就在那里。

人和事有很多面,往往你看到那一面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仅此而已。

如片中警察登门所说一样,尽早接受现实吧,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特别是对你自己。

坏人的坏如果真的那么容易分辨,那这个世界上也就被那么多坏人了。

提高警惕吧,有些人,从来都是恶魔,只是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它在明处与你嬉笑,在暗处为非作歹。

这个世界,真的太复杂,短短一生,不够我学习怎么往前爬。

 6 ) 误导观众的电影

影片打的旗号是以真实案改编,拍出来的效果却完全相反,明明现实男主就是凶手,杀了那么多人的变态杀手,电影拍出来的男主像个有情有义的无辜人,这不是误导观众吗?编剧和导演是在给连环杀手脱罪?以真实案件为基础的剧也能这么拍?看完电影后,应该让人恨的凶手却获得很多人的同情,不知道受害者亲属看了电影会怎么想。

 7 ) 杀人狂的未来狂想

共情能力算得上是人类比较底层的一种能力。

没有共情能力的反社会人格会将社会看成“中文屋”,他们可以掌握“明面”上的社会的规则而无法理解“潜在”的社会规则--道德,历史上有很多反社会人格的杀人狂。

他们足够聪明的意识到显性社会知识文化结构中的空缺,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空缺满足自己的‘’欲望‘’。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果此“欲望”是极端伤害到“道德”的,我们称之为犯罪。

还有一些没有达到伤害道德触碰法律的底线,或者说他们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对人类社会产生出了某种益处。

这些人混杂在社会里我们是无法将他们分别出来的。

如果将共情能力看做是人的基本特征和一些规则的基础的话,具有两种不同能力的人的社会形态,会演化出不同的方向么?

这让我想起正在成长的人工智能,我们将其培养成为我们喜欢的角色,无数的科学家调整和训练它们的参数,让其对大多数人富有“性吸引”,它本身又理性超群,可以学习法律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未来肯定有很多精彩的“AI”杀人狂。

 8 ) 目前关于咬痕能否作为同一认定的证据存在着很大争议

目前关于咬痕能否作为同一认定的证据存在着很大争议。

咬痕的同一认定前提是建立在二个假设上,第一个假设是每个人的牙齿都是唯一的,不同于他人的。

有学者统计3对牙齿的重复机率为5.67×10 -12。

第二个假设是人体皮肢能够把这种牙齿的唯一性如实地记录下来。

但是极少有科学研究能够证明上述二种假设的成立。

但是即便如此,咬痕作为证据在法庭使用还是认可和接纳的。

96%的专业法庭齿科专家相信上述二种假设。

Sognnaes等学者研究5对双胞胎的牙齿,对10个人牙齿进行了大量测量和比对,结果证明每对双胞胎的牙齿都是不同的。

咬痕作为证据的依据主要有四条:①人的牙齿如同人的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②成年后某些牙的特征,如牙裂隙、歪牙等;③成年后,牙的大小形态变化很小;④同一个体咬痕反复出现的一致性,也称为再现性。

 9 ) 为什么总有女人想睡变态杀手?

泰德·邦迪是一个连环杀人犯。

从1974年到1978年,他在美国6个州流窜,犯下30多起命案,受害者全是女性,从26到100人不等。

她们有的被泰德拿窥阴镜捅进下体,然后用铁锹敲碎脑袋。

有的则是受了泰德的诱骗上了车,然后被击晕,扔到后座性侵,清醒后又被勒死,jian尸。

等尸体腐烂,泰德就将其抛至荒野。

他在日记里写,“当我把对方的最后一口气从脖子处挤断,看着她的气息一点点离开身体,看着她绝望的眼神,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神。

©️据说,泰德·邦迪喜欢毁尸灭迹,所以很多尸体都是警察在多年后从荒山野岭中找到的,且全部都是残缺不全的骸骨。

图为被泰德谋杀的部分女性就是这样一个人,被捕后,吸引来无数年轻女子前来听审,每一个都面带桃花,眉眼含春,感慨泰德“真的很帅”、“我会试着站在他的立场”、“我觉得我爱上他了”、“他不像是那种会杀人的人”。

©️根据电影[极端邪恶]中的真实资料片段显示,泰德确实拥有不少女粉丝电影[极端邪恶]便改编于此,主演是和泰德的长相十分接近的演员扎克·埃夫隆。

©️早在2016年,就有影迷希望扎克·埃夫隆(下图)能出演泰德(上图),连泰德当年的辩护律师都说,他像极了泰德。

后来,扎克同意出演,并告诉了母亲,据说,他母亲吓得扔掉了手中的盘子至于片名,取自庭审法官对泰德的宣判词,“这些罪行是极端邪恶的,惊人恶毒的,极其恶劣的,是犯罪者精心设计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痛苦的。

”终于,1989年1月24日早上7点,泰德被执行电椅死刑,高伏电流穿过了他的身体。

而就在行刑前,有位叫卡萝安的女性崇拜者,或可说女粉丝,生下了她和泰德的孩子。

医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Hybristophilia”。

也可写作“Bonnie and Clyde Syndrome”,翻译成中文就是“邦妮和克莱德综合征”。

出自1967年的电影[雌雄大盗],说30年代的美国,有个叫克莱德的银行劫匪,出狱后死性不改,继续作案,谁知被一个叫邦妮的女人瞧见了,对方居然还非常崇拜他的非法行径。

两人一下陷入热恋,成为雌雄大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一次,邦妮都忠诚地待在克莱德身边。

©️[雌雄大盗](下图)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美国历史上的著名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上图)犯下多起枪案、杀害多名警察的故事。

1934年5月23日,两人在路易斯安那州被警方设伏击毙,据说,有一万五千人前来参加克莱德的葬礼不仅是邦妮,根据资料记载,两人遭到德州骑警的埋伏,身中50多枪当场死在驾驶座上。

载着这两具尸体的车被警方运回城中,迎来无数女性哀悼送别,有的甚至攀上车窗,将半个身子探进去,只为抚摸克莱德鲜血淋漓的脸。

电影[劫匪]生动还原了这一幕,一个个女人如蜂虫掠食一般扑来,造成了一场严重的交通拥堵。

©️[劫匪]尾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幅价值观扭曲后的众生相按照医学上的解释,邦妮和众多迷恋泰德的女人一样,都是Hybristophilia——坏男孩控。

多用于女性,指对实施恶意犯罪的人极度崇拜和痴迷,认为这样的变态杀手有性吸引力,甚至不顾一切想与之结婚,并由此获得性满足。

1961年,18岁的女孩米拉·韩德丽遇上抢劫犯、虐待狂同时也是连环杀手的伊恩·布拉迪,并爱上。

她觉得伊恩与众不同,幼时以虐待猫狗为乐,长大后开始崇拜纳粹,立誓要做“最完美的杀手”,实在是一个充满野心和魅力的男人。

于是,二人渐渐脱离社交圈,开始频繁出入图书馆,借阅有关罪案的书籍,然后考驾照,租面包车,商议杀人方案,活脱一雌雄大盗的翻版。

从1963年到1965年,两人一共虐待并杀害了5名10岁到17岁的青少年,伊恩还觉得不够刺激,就在每次作案时用录像机录下经过,其中有一盘,满是孩子的哭声,米拉冷冰冰地吼,“闭嘴!

©️1965年被捕入狱后,伊恩一心求死,说只要狱警能允许他死,他就承认这5起谋杀罪名,但狱警没答应。

2002年,60岁的韩德丽因脑动脉瘤和支气管炎在狱中去世,2017年,79岁的布拉迪在医院寿终正寝这其实是Hybristophilia症状比较严重的一类。

不仅迷恋罪犯,还主动参与罪犯的作案活动,帮他们诱拐受害人,期冀以此得到对方的欣赏和爱。

2000年,《卫报》公开了米拉的日记,里面写道,“有时候,我会讨厌他的冷酷无情,但也会祈求上帝,希望他能像我爱他那样爱我。

©️米拉·韩德丽和伊恩·布拉迪在整个60年代甚至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因二人习惯把受害人抛尸在曼彻斯特附近的沼泽地里,人们称其为“沼泽杀手”不夸张,联想到彼得·萨特克里夫和约瑟夫·弗里茨尔都有女人喜欢,米拉确实也算不了什么。

先说前者。

彼得有个绰号,叫“约克郡开膛手”,1975年到1980年,他流窜大半个英国,谋杀了13名妓女,要不是警方捕了他,他还打算杀了另外7人。

©️彼得从小害羞内向,有非常严重的恋母情结,后来母亲搞外遇被他发现,他意识到女人都是不可靠的,尤其厌恶那些不检点的女人。

图为死在彼得之手的部分英国妓女就是这样一个人,入狱后,每周都能收到30多封来自女粉丝的情书,向他表达一往而深的爱意。

2000年,BBC采访了这些与彼得有书信往来的女性,她们有的是对案件本身很好奇,有的是想表达同情,但绝大部分都是想和这个杀人狂魔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

©️左上是彼得小时候的生活照,其他是彼得在被捕时遭警察痛扁约瑟夫也有个外号——“兽父”。

1984年,他诱骗自己18岁的亲生女儿伊丽莎白去地窖,帮他安装一扇门。

安装完成时,约瑟夫突然把门关上,拿一条被乙醚浸泡过的毛巾,捂住了伊丽莎白的口鼻,将她放倒。

©️左图时伊丽莎白,右图是约瑟夫此后24年,伊丽莎白一直被关在这个只有1.6米高、没有玻璃、装着暗门和密码锁的地窖里。

性侵、虐待是常有的事,约瑟夫甚至在她的手臂和腰上都缠了锁链,后来发现这些链子在他实施性侵行为时十分碍事,才决定将其去掉。

紧接着,伊丽莎白怀孕了。

她前后为这个兽父生了7个子女,兽父关上灯性侵她时,孩子们就在几英尺远的地方,他们不得不坐下来,听着父亲发泄兽欲时可怕的呻吟声。

©️约瑟夫被捕时的照片2008年,约瑟夫被判以无期徒刑。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大量游客前往那间囚禁了伊丽莎白24年的地窖参观,并拍照留念,更有300多名女子给约瑟夫写情书,表达对他的崇拜和喜爱之情。

©️地窖空间狭小,耗子横行,通风不畅,夏潮冬凉,伊丽莎白的几个孩子均是佝偻的体态,且大多数牙齿已经脱落。

当地警长救出其中两个男孩时,发现他们连坐汽车都害怕,后来第一次看见了月亮,“他们惊讶地张大了嘴,互相用手肘轻碰对方并指着看。

”电影[房间]便是基于此案作出的改编,但导演有意避开了残忍的部分,而是以孩童的视角,去展现这个被囚禁的精神世界。

©️[房间]的原著作者说,她并不想写一个关于暴力的故事,而“更情愿写成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基于现实主义的童话故事”。

在第88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扮演伊丽莎白的演员布丽·拉尔森摘得影后桂冠理查德·拉米雷兹的情况更加夸张。

此人被称为“夜行者”,原因是他总趁着夜色深沉潜入受害者的家,遇见男的就先揍后杀,遇见女的就先jian后杀。

从1984年到1985年,一共超过14个人在他手中遇害,最小的9岁,最大的81岁。

©️拉米雷兹的长相非常讨喜,一头微长卷发,桀骜不驯的眼神,玩世不恭的微笑,很有“霸道总裁”的风格。

一位已婚女士在给他的信中说,光是看着他的脸她就已经湿了,还说希望拉米雷兹能用他那修长的手指来撩拨她就是这样一个热爱撒旦、恶贯满盈、从未对自己的罪行表示过任何悔意的男子,引来大批女粉丝给他写信、寄照片、探监,希望能成为他的女朋友。

就连陪审员都在情人节那天给拉米雷兹送了一个纸杯蛋糕,上面还用糖霜写着“我爱你”。

©️女粉丝们寄过来的大多数都是果照,为了安全起见,我都模糊化处理了最终,拉米雷兹在众多求爱者中挑了一30岁的杂志编辑(同样作为杂志编辑的我瑟瑟发抖),原因是她着了魔一样给他写了75封信,而且还保持着处女之身。

两人于1988年订婚,1996年在加州监狱中结婚,这个女人说,拉米雷兹被捕的前一晚,她在电视直播上看到了他——他的眼睛打动了我,我立刻就被他迷住了,那就是一见钟情,我不知怎么就柔软无骨地、小鸟依人地坠入了他的臂弯。

©️两人结婚后,这个女编辑发现,拉米雷兹居然还允许别的女粉丝来探监,于是在2013年与其离婚类似的还有Menendez兄弟。

这俩人是富二代,为了完全占有父母的财富,在家中把他们双双枪杀,然后就去影院看电影了。

©️Menendez兄弟被捕后,两兄弟被判终生监禁,不得假释,却都在狱中和自己的女粉丝结婚了,哥哥还结了两次。

1996年,他娶了个模特,5年后,模特发现他还在跟别的女粉联系,就离婚了。

之后,哥哥又跟一个33岁的杂志编辑(别问我为什么又是杂志编辑,我也不知道,我也很害怕)结婚了。

©️哥哥的前妻Anna Eriksson和现任妻子Rebecca Sneed弟弟倒是更低调也更忠诚些,于1997年娶了大自己9岁的单身妈妈,这个妈妈每周末都带着自己跟前夫生的女儿,驱车200公里去看他。

©️弟弟和妻子Tammi Saccoman当然也少不了我国北大学子弑母案主角,吴谢宇。

2015年7月,他在福州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将其遗体用多层塑料包裹,并加入活性炭吸臭。

案发后,以“吴谢宇”命名的百度贴吧里,涌出大量崇拜他的女粉丝,每天都发帖祈祷他平安无事,不要被抓,更有甚者,说要给他生“小凯撒”。

©️贴吧网友为吴谢宇祈祷

为什么总会有女人爱上变态杀手呢?

《坎氏精神病学词典》认为,这些女人讨厌平稳生活带来的安逸,想借此寻求一些刺激。

的确,邦妮·派克、米拉·韩德丽都是不甘于现状的女人,她们厌倦了在厨房做热巧克力,也不愿找一个普通的本地人结婚,满心想寻求更加刺激、充满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的生活。

这其中也掺杂了几分逆反心理。

对于从小就打着乖乖牌长大的女人来说,坏男孩的肆无忌惮、放浪形骸是一种致命的吸引。

她们渴望从“五花大绑”的生活里挣脱开来,在这些变态杀手的放肆行为中得到某种宣泄,继而从默默无闻变成一个能被媒体报道的、与众不同的人。

©️左图是邦妮,右图是米拉也有人认为,这些“坏男孩控”其实跟Groupie差不多,也就是摇滚果儿——指喜欢摇滚,并希望能和摇滚明星发生关系的女孩。

但明星怎么会有兴趣知道你是谁,并且还乐意腾出时间来搭理你呢?

于是,她们就把满腔沉甸甸的爱一股脑儿全转移给了监狱里的罪犯,毕竟相比之下,这些罪犯要更容易接近得多。

©️理查德·拉米雷兹戴一副飞行员太阳镜非常有摇滚范儿美国女作家希拉·伊森伯格写过一本书,叫《爱上男杀人犯的女人》,她在书中采访了30名相关女性,发现她们多半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受虐史。

幼时曾被父亲或者其他男人虐待过的女人,长大后都会非常渴望被控制,而和杀人犯结婚对她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受控制的机会。

巧的是,美国东北大学教授杰克·莱文和詹姆斯·福克斯也下过类似的结论。

他们认为,小时候有被虐待经历或者长期被忽视的女人,要么自尊心会非常弱,认为只有监狱里的人才肯和自己结婚,要么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情不自禁想通过接近暴力的人来感受暴力。

但更多的是出于拯救幻想和母性需要。

也就是说,这些女性自认为感受到了杀人犯内心的脆弱,而与生俱来的母爱保护欲促使她们选择保护杀人犯,并自信可以拯救对方,觉得只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就能使之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泰德·邦迪的女粉丝卡萝安就是这么想的。

在[极端邪恶]中,她先是出于保护欲帮泰德作伪证,向媒体散布假消息。

后又想和他结婚,买一栋房子和一辆奔驰车,再养条狗,尽管她对狗过敏。

©️[极端邪恶],卡萝安不止一次构想过和泰德的美好未来但研究者们漏掉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原因。

即便这些“坏男孩控”有逆反心理和成名心理,并且小时候受过虐待,自尊心很弱,还有强烈的拯救幻想和保护欲,但是,她们也会看脸。

如果你倒回去再看一遍文章中出现的杀人犯照片,就会发现,这些人长得非帅即贵,就算都不是,中人之姿也总是有的。

可见的确会有女人喜欢坏坏的男人,但绝对不是长坏了的男人。

-作者/六姨太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10 ) 一个走错路的天才

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犯罪者的情感生活,以及法庭上的辩诉,从一开始到结束,导演都用一种类似叙述性诡计的手法,让观众产生了一种错觉,甚至是同情,让我们会想说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是一个不择手段的连环杀人犯?

他可以让女人为他着迷,一次又一次地选择相信和原谅;他可以在重重包围之下,在狱警的眼皮子底下,逃出生天;他可以将法庭变成自己表演的舞台,将原告方的律师气得七窍生烟。

不可否认,TED是一个高智商,而且富有魅力的人。

可是最终,他的才华还是没有能够挽救他扭曲变态的灵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正如最后判定他死刑的那位法官说的,如果你继续你的律师生涯,你将来一定会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律师。

可路都是自己选的,我们欣赏你的才华和天赋,但是对于你的所作所为,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制裁你的才华。

《极端邪恶》短评

Extremely wicked, shockingly evil and vile.

9分钟前
  • L.C.
  • 推荐

故事是好故事,拍的潦草敷衍,而且单看电影,甚至给人男主是被冤屈的感觉。既然是七十年代臭名昭著的变态杀人恶魔,而且证据确凿,至少要给出一些人物的丑恶阴暗可怕一面。全片除了最后有一个对着一名受害者举起撬棒的镜头,其余一直在描写男主的智慧魅力深情。PS:海利现在完全是个肥胖的中年男人,沦为演些可有可无的小配角了啊。天啊,他才31岁啊。

11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还行

聚焦变态连环杀手的传记片,导演以中立、冷静的立场展开故事,除了结尾一小段还原凶杀现场之外,均以主角的日常生活、大量的法庭戏以及其余角色的行为来塑造主角,这是颇具难度的,但依靠着埃夫隆莉莉马科维奇谢耳朵等一众人的飙戏,完成度倒是不低(虽然剪辑挺糟)。泰德邦迪绝对是变态中的极品,死皮赖脸的蜜汁自信虽然毫无来由(真人很帅吗?),但也确实成为了他吸引女性和玩弄法律的法宝。浸淫多年屎尿屁喜剧的扎克埃夫隆有点变戏路的意思了,挑战这类角色有模有样,与莉莉的几场对手戏颇为吸睛,继续保持选片眼光吧。

12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四两拨千斤小成本地讲了个大故事,网飞制作的片子定位还是很精准。主演算是突破。怀旧也基本到位。配角也亮。竟然请到谢耳朵。片子看的书竟然是巴比龙,另一部刚看不久的监狱片。都是重复翻拍的经典题材。长知识。

13分钟前
  • york
  • 推荐

看了片尾真实的录影,感叹男主演绎的版本还是正常、温柔、无害得多了

14分钟前
  • 九毛
  • 推荐

对于人性揭露的不多,但是男主真的蛮有魅力的🙈

18分钟前
  • 张香香
  • 推荐

这么真实的故事,被编导成这样的一个烂电影!胡乱剪辑的根本没头绪,故事不是故事片,法庭戏不是法庭戏,纪录片不是纪录片,彻头彻尾的烂片

21分钟前
  • 我爱电影
  • 较差

从女主的视角去拍的话,纪录片可能会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吧,毕竟也是根据纪实文学改编的。这个片子的悬疑和它营造的好人假象没太能说服观众或者说引人入胜,还是在于事件呈现的不够详细。它不属于烂片的范畴,毕竟最后借由女主的话说出:我需要你释放我。这种“人面兽心”的男性用他的阴影笼罩了女性太久太久,她们需要走出来,需要一个出口。PS.看完了一搜才知道还真有事件的纪录片,还是导演自己拍的...

22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一个变态杀人狂也可以温文尔雅、气质大方,正因为如此才更有迷惑性。这应该算光晕效应的一种吧。

25分钟前
  • zzfznp
  • 还行

毫无悬念,一目了然,同情杀人犯的女人们不知道怎么想的

28分钟前
  • 喵二爷
  • 较差

冲着Zac Efron紧实的屁屁看的~

33分钟前
  • Dilettante G
  • 还行

Zac Efron笑起来的魅力真让人合不拢腿

34分钟前
  • 汉斯
  • 推荐

这个男人杀人手段很残忍啊头条观看

35分钟前
  • 星期天
  • 还行

根据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真实事迹改编,影片着重刻画了邦迪这位人格魅力爆棚的淫乐杀人狂的私人性格特点以及为人。通过呈现这位杀手的生活化和个人魅力的一面,引导观众以中立的态度去了解凶手的想法、为何被判决有罪仍拥有大批拥趸,且提醒公众杀手都是隐藏在人群中间。(莉莉真美啊,卡雅也不错。。等等,这特么居然是一部后宫片!!!?)熟肉请关注艾森闹字幕组

39分钟前
  • bobobolao
  • 推荐

导演像是在为凶手喊冤,这种暧昧不明的拍法容易让观众confuse

40分钟前
  • 回音
  • 较差

哎,顶级渣男必有愚昧少女的助攻,一定要飞蛾扑火后才会知道那是火吗?Ted对女性有非常扭曲的占有心理,这种恶通常是逐步升级的

41分钟前
  • 从一
  • 推荐

泰德还原度很高,但是剧本有问题,纪录片《与杀手对话》就很抓人,4集一点也不觉得长,这种被捕后离奇情节加上一群变态蠢女人粉丝本来就已经赢了,按部就班地叙述案情就可以,拍得如此乏味也算本事。

44分钟前
  • bohegao
  • 还行

所以导演是把自己的纪录片又拍了一遍?三个演员演技都还可以,只是感觉导演没能脱离纪录片视角的局限,虽然结局很清楚,但Ted的心理层面还是有很多探讨空间的。导演手法上也无甚亮点。

47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还行

这片子看完后我毛骨悚然..........在我看来没有一个证据可以真的实实在在的指证男主是凶手.........你以为那些警察为了结案能做出什么龌龊事?媒体以及判决的结果就是真的吗??........如果是导演故弄玄虚那么这片子零分~如果导演真的深入挖掘了前因后果以及证据........那么这片子就是经典...........

49分钟前
  • 火木散人
  • 推荐

来看女神们的举手!

53分钟前
  • 凛冬将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