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遇这个词,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记得高中时我一个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和多年后的际遇有关。
高三时我们搬到新校区,我和几个朋友在学校对面租的房子住。
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开车来送她,我们正在卖早点的阿姨那里买饭。
那是一个很简单的小餐馆,我已经记不清餐馆的布局,但我还记得那个阿姨站在路边,前面放着一个白色的保温箱,她和朋友的母亲寒暄着什么。
旁边的朋友低头跟我说,卖早点的阿姨和朋友的母亲是高中同学。
你看,她们高中时是朋友,现在却一个开着车送女儿,另一个却在路边卖早点,这真令人有些唏嘘。
当时我很受触动,以至于记住了那个买早点的阿姨跟朋友寒暄时脸上尴尬的笑。
那时我大概想过,我以后绝对不要像这个卖早点的阿姨一样。
说远了,回到电视剧上来。
让我想到际遇这个词的,是陆飞和司马战歌四年后再见的样子。
陆飞因为种种原因,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了司马战歌,四年后他从边境回到部队,司马战歌已经成了排长还是连长,肩章上还有两颗小星星,陆飞见到之后不停地敬礼,说首长好。
这个样子,我看到真的是很心疼陆飞。
想到他从前满不在乎的样子,看到他为了不想离开部队,满脑子都是立功立功立功的样子,看到他对司马的样子。
真的除了感叹际遇,还能说些什么呢?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换成司马,一切也都是不可避免的。
更也许,四年之后,晓岚早就等得心灰意冷了,小武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嫁做人妇了,顶多问一句:还好吧?
再跑题一下,我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一个人,才现在对军人有种特殊的感情。
亦或是我从前就有军队情结?
也说不定。
前几天去一场招聘会,我竟然想去当解放军日报?
还是中国军网?
的军事记者了哈哈。
不过可惜专业不合适...其实我还蛮憧憬的哈哈。
话说回来,我还真想去当军事记者的,好酷的感觉。
想体验一下部队的生活,想感受一下另一种不同的体验。
但我什么都不知道,军事知识简直为0。
差不多也认识他这么久了,我竟然什么军事知识都没有学到,也是蛮惊奇。
之前特意想问他,听他说,他告诉我,为什么不百度一下。
恩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但我特喵是想听你说啊,这种心情,只有一厢情愿的人才能理解吧哈哈。
莱布尼兹(或是谁)曾经说过,单子没有窗户。
人们并不是希望你过得不好,人们只是从根本上来说,漠不关心。
没有人关心你离开后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真正在意你在意的,甚至连你长长的话都觉得厌倦。
太长,不看。
(为什么这样的话听起来那么非主流...呃,,,太晚了,晚安。
)对了陆飞!
你不要死!
你的肩章上一定会有很多小星星的!
真的!
我相信你!
就酱。
从今日头条上无意看到了一篇关于评价《热血尖兵》的文章,在被小编一通天花乱坠的吹嘘下(严重怀疑小编收了剧组的钱),一向喜欢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我果断去看了这部电视剧!
结果第一集就让我大跌眼镜,剧情一开始就被降落伞强行拖进了倒叙。
人物关系、剧情发展全靠旁白。
感觉导演没给剪辑师开工资,剧情剪的一塌糊涂让你根本找不到北!
(没事,俺们有万能的旁白)看到第二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弃剧了!
一个星期后,对于军事题材电视剧有狂热喜爱的我怀着对菊花残了还能变好的奢望又重新拾起了这部假电视剧!
结果每看完一集我的脑海里就有一个声音在骂着各种脏话,劝我别再看这脑残片了!
叠的跟豆腐脑似的被子、想躺就躺想坐就坐的床、一上午就练半个小时的军姿、五公里越野野外拉链就跟小学生春游一样轻松、三个月新兵训练连个摸抢镜头都没有却能个个打九环以上、特种兵选拔只要憋憋气捡个硬币睡个吊床帽子里面吃个大白米饭就能过!
等等等等,让我感觉不是在看军旅片,而是在看童子军野外郊游!
一个特战旅的炊事员轻而易举的打的过特战排长。
我想问编剧你是少林寺扫地僧剧情看多了吧!
陆飞洗个包菜都能像瞬间打通任督二脉似的领悟炊事班班长十几年的格斗技巧!
司马战歌当个装甲兵却对柴油过敏!
张小武在原始森林里参加特种兵选拔居然还能收到晓岚写给司马的信并且还有精力给晓岚写回信(第一次知道原来原始森林里也有邮差的)!
这些狗血的剧情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
看到十五集红蓝两军军演时我实在是忍不了。
蓝军指挥部在飞机上靠空中加油来回飞十五天,编剧你确定你有军事常识吗,你当观众是三岁小孩吗!
张小武凭借自己过硬的电脑技术一个人就能识破蓝军部署的电子作战计划从而改变战争格局。
红军五倍军力没有火力支援没有空地协同更没有情报搜索。
整个演习就一个营五六辆解放一台勇士七八辆装甲车来回客串各个镜头!
红军指挥官从头到尾就没露过面!
这种跟过家家似得演习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了!
实在是不理解这种烂片怎么会在中央台播放,难道就是因为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征兵季了?
打死也不会再看这部《热血煎饼》了!
简直毁了我对真正军营的美好向往!
专门注册了豆瓣账号来剧评这部电视剧,只是希望让更多像我怀着对真正军营憧憬的人不要被这部电视剧给影响了!
剧情不够,巧合来凑,三个主角阴差阳错入伍前n多交集,巧合开始了。
同时入伍,分配到同一连队,同一排,甚至同一班,而且三人同时出类拔萃,成为精英中的精英。。
编剧,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你家开的啊,。。。
公子哥桀骜不驯,宅男神一般的电脑技术对于演习的胜负起关键作用,你们把战争当儿戏呢,真正的战争,情报来源必是源源不断,层层筛选,一群专业的人员不断分析。
一个电脑高手跟在一个女的长官身边决定着演习胜负。
我笑了。
15集蓝军把演习指挥部搬到空中,我又笑了,预警机指挥空战的吧,,台词里竟然说空中加油一直非到演习结束 ,伊尔76外星人造的啊,那么能飞。
那么大个飞机飞来飞去你担心地空导弹打不死你,地面上即使被袭击还有生存的可能,天上去了,死无葬身之地了。
故意去迎合年轻人,就好像拍马屁,但是却没拍到位,。。
不说了,真是垃圾剧。
军事关系到国家存亡,这是一个严谨,严肃到事情,不论你怎么拍请谨慎,别说不靠谱的事。
我只想问一下,小武这种人能进部队吗?
再问一下,进了部队不会给要求当当逃兵给退回当地吗?
拍这电视剧难道就想说明,部队是感化院?
能把一个脑残,低能进化成一个特种兵?
索性以后把罪犯,脑残,低智商等都送到部队去算了。
还有就是做他的班长还真要学会心理学。
总之不想看也不想写那么多废话,但是为啥规定要140个字呢?
超喜欢、超喜欢、超喜欢1.看到班长因断手臂需退伍,走出军部大门时,卫兵说:老兵,走好!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眼泪就掉下来了;2.小武做卧底时,本腐女觉得小武超Man 的;不过对于最后晓岚等了他那久,连个吻都没让人家看到,有点小遗憾;3.超佩服冷如玉的韧性;4.希望有第二部,不然觉得和我同名同姓的陆飞的老爸有些可怜。
最近看的,我觉得很好啊,就是有点短还没看过瘾,里面有的地方很有意思,让人哈哈大笑,但是也有特别感动的地方,记得剧中他们三个刚开始新兵训练的时候,那个班长的那几集真的哭了好几集,班长为了救陆飞炸伤了一只胳膊,特别感动,还有班长要走在训练场上告别的时候,他真的是一个感情特别脆弱的人,剧中特别羡慕他们三个的兄弟情,兄弟真的可以为你付出生命,不喜欢这个结局,不希望陆飞死,但是后面陆飞的那个角色我不喜欢,我觉得他是那种很男人的那种!
不过张小武最后的蜕变我真的很惊奇!
吐槽一下里面的槽点。
1、来帮忙献血的战友们因为路况阻碍车辆进入医院而通过长途跑步到达献血地点。
我???
长途跋涉后能立马给别人献血???
我想可能不是救病人的命,而是要病人的命,也是自己想不开了想寻短见的比较不会让人怀疑的方法之一。
2、结尾老兵之一(潜伏身份)被曾经的战友那么掩护身份的暴露,甚至当着犯罪分子替他掩护到送命,犯罪分子也没有察觉身边人的不对劲,还拉拢他到自己的阵营。
我???
这犯罪分子也是当的挺愚钝和犯二的,不知道是以什么勇气来对抗人民解放军哥哥们,又多么幸运的活到最后的结局。
3、母亲病重在医院过世,儿子在一块草地里的一棵树旁边仰头站着,身边女友安慰着他。
这一片段,看电视剧的时候放过两遍,我???
,一度以为是中间是因为插入广告,但其实并没有插入广告,连着播的。
剪辑师也真是心大,所有参与制作检查审核的工作人员也同是心大,我是给跪了。
这些差错都是不能容忍的,其他部分没看过,所以不予评论。
所以国产剧少看为佳,平时只能偶尔看看吐槽一下。
央视台播放的电视剧也不能一味的捧。
好久没有写这种观后感了,上回写的时候是《生死线》,再上回是《士兵突击》。
没错,一切都是从《士兵突击》开始的。
我有一个比较能让人记住的网名,冬小麦。
曾经年少轻狂,曾经幸福时光。
所以,注定,我是一个对军旅剧非常挑剔的观众。
说回到《热血尖兵》。
如果我说我看这部剧是从麻班长开始的,会不会有人相信。
对了,正确的说,是从麻班长的演员马艺家开始的。
那不是李梦路同学吗。
很多人心里会有一个军人的梦,不论男女。
而《士兵突击》当年给了很多不能圆梦的人一座军营,所以当这座军营的大门再次打开时,我和像我一样的圆梦人们自然会冲了进来。
《热血尖兵》我是从第七集开始看的,前面的几集是后补的。
原因是作为七零后女汉子的我真的受不了张小武半夜为了一只玩具熊哭一宿。
作为一个已经开始带徒弟的二货律师,我如果有这么一个徒弟,以我的暴脾气,怕是他第二天就辞职了。
又扯远了。
看本剧从麻班长开始,不过,麻班长,胖了。
毕竟岁月他是把……刀。
乍看上去,本剧里的演员们年龄感都有点大了。
从一开始,三个少年参军,应该都是十八、九的年龄,可三个演员中年龄最小的也超过了二十五岁,所以在少年时期,三个男孩,实在让我跳戏,尤其其中两位演员还比较熟悉。
当时的第一感觉,有点无语。
考虑到年龄跨度问题,我忍了。
第七集开始,三个少年慢慢将自己的人生和军旅生涯走上了正轨。
我也来说说我感想吧。
陆飞。
本剧的话外音,所有一切的故事都从他的角度向外展开。
富二代,纨绔子弟,大少爷。
因为从小失去母亲,而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陪在身边,所以其实他骨子里是一个想要别人关爱的孩子。
因为没有经济负担,导致他的生活没有方向和标,他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想引起爸爸的注意。
参军了,也只是整天想着逃离,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其实已经开始喜欢上军旅生活。
麻班长因他而受伤,从麻班长受伤那天起,他长大了。
带着愧疚,带着力量。
似乎他之后所有的努力都是想把班长的那部分全部一起带上。
感觉,他是在带着班长的生命一起活着。
虽然这样的开头有点纠结,但是总算是把一个无头的火车拉到了轨道上,让陆飞找到他生活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珍惜什么。
一般来讲,陆飞这种孩子是很单纯和脆弱的,表面看似放荡不羁,似乎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是最在乎周围一切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
他对待爸爸,那种依赖和爱,但是却总也说不出口。
他对战友……说实话,大结局中,当陆飞从电台里听到小武是自己人时,那种激动与兴奋,真的让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以致最后陆飞牺牲时,我竟已经哭到哭不出来。
司马战歌、张小武,这些他一生的兄弟,为了他们,他愿意付出生命。
他完成了对班长的承诺,对兄弟的承诺。
不能写他了,写到这,就想找导演拼命。
说好的地下拳场呢?
不过回头一想,也许导演让陆飞就停于此,也是有深意的。
毕竟牺牲其实就是军人的日常。
说到陆飞,不得不说说他的扮演者,王紫逸。
虽然百度上找不到他的年龄,但两三年前我已经看过他演的电视剧,怎么说他也是个八零后吧。
以前不是太喜欢他的作品,应该是因为他星二代的身份吧。
不过,这一次,我觉得他真的演出了自己。
陆飞最开始的飞扬,当兵王时的坚毅,标准的军事动作,幽默、调皮,从边境回来时的那种与世隔觉的老兵的畏缩,对战友的深情……我如果说陆飞是因他而活,会不会有人不同意。
司马战歌。
硬骨头的男孩。
生存,还是尊严,这对他是一个问题,大问题。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靠父亲拾荒长大。
这样的孩子往往都过于自尊,这是因为自卑。
所以都会过分敏感,过分脆弱,过分神经质。
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感觉,因为我就是这样的。
虽然我的家庭比司马家的情况好一点点,但在生活低谷里也整整待了十年。
天知道这十年,我用了什么样的洪荒之力才从那个大坑里爬了出来。
所以,司马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
所以,一开始,我最心疼的是司马。
没有人帮,没有后路,只能一直往前走。
每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印里都带着血迹。
放弃梦想,这种感觉真的很疼很疼,疼到我现在在写着这个文章的时候就很想哭。
就好像心上被挖掉一块一样,永远不会结痂,只能掩盖。
不过庆兴的是,司马有一群兄弟,陆飞、小武,当然不止他们俩。
庆兴的是,司马终于走了一条适合他的路,而在这条路上,他如鱼得水。
只是导演,你不亏心吗?
司马这么好的一个孩子,你却让他带着对陆飞的愧疚活着,你到底于心何忍呀。
还是想把导演打一顿。
张宁江。
初看司马战歌的时候,请原谅我把他和胡一楠混为一谈了,因为军装是一样的嘛。
标准的军人形象,刚毅的脸。
也许是胡一楠们太严肃,所以导致我在看前面几集的时候一直没办法直视他的杀马特造型,只想大喊,这是什么鬼;导致在11集的时候他给老史哥唱歌时,我直接笑到坐在地上,差点被我妈轰出去。
从他这里,我看到了演员的多变和努力。
所以现在,我能分清胡一楠和司马战歌。
真佩服他把歌唱跑调的本事,不都说唱准了谁都会,就看谁会唱跑了,要知道他唱歌很好听的。
赞一个。
张小武。
妈宝男,几乎到一种弱智的状态。
但是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小武其是三个少年中,最坚强的那个。
他聪明,善良,有点死心眼。
认准的道路会一直走下去。
如果说妈宝时期他几乎就是弱智,那是因为,张妈妈的保护太完整了,根本没有给小武独立思考的空间。
而作为一个IT达人,小武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弱,只是张妈妈帮他锁了起来。
军旅生活对于小武来说,完全是一次淬炼,炼掉他身上所有多余的保护。
他居然是三个少年当中第一个考入特战旅的,而且在后来接受那么大的任务。
今天N刷剧的我仍不能相信,这是一个人。
在我看来,除了麻班的离开,小武真正的成长应该是在工兵连。
因为郭排长观察和帮助,小武知道了自己的潜力,也知道一直有一群兄弟在身后支持他。
在剧的片尾曲,有两个镜头让我每次看到,心都会翻一个个儿,前一秒镜头,刀疤脸的小武被人用枪指着,后一秒镜头,头上带着花冠的小武笑闹用脚去踢跳口袋的陆飞和司马。
真的好心疼呀,那么单纯的一个孩子,怎么能让他受那么残酷的历练。
后期的小武根本和前期就不是一个人了嘛。
不过,张妈妈应该放心了吧,她的小武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怎么又想打导演了,小武是他虐得最狠的。
看到小武妈妈去世那段,我真想上前抱住小武,好好安慰他。
宣言。
我不并熟悉的一个演员。
是一个长得很端正的孩子。
他把小武拿捏得很准确,前期的结巴孩子,妈宝男,后期的超级特工。
就像他自己说的,前期其实就是一个大人在演孩子。
我想最头疼的应该是小武动不动就哭吧,尤其是那个为了玩具熊哭一宿那段,一翻身就是嗷嗷哭,那一刻我好想打死他呀。
可是后来的小武就步入了男神的行列,太酷了。
应该说,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演员对眼神的掌控。
前期的小武,眼神清澈,一眼见底;后期,犹如一口深井,看不到底,也看不见波澜。
是不是该说说我们的麻班长和郭排长了,今天早上看到了一个国防生写的关于这两个人物的文章,写得真好。
我没当过兵,有些事没有那么深层次的感受。
只是这两个人让我回到了最初,梦开始的时候。
我说过,一切都是从《士兵突击》开始的。
那么我做两个会让导演生气的比喻吧。
麻人杰——史今、伍六一郭振起——高城、袁朗麻班长身上应该说着史今班长的一切优点,典型的军中之母,唯一就是脾气比较急,这点有点儿像伍班副。
郭排长,从身份背景到对事业的热情,像足了那个某军长的某儿子和某猴子,只是那股子疯劲和跳跃的思维方式更像那个死老A。
会生气吗?
生气就生气吧。
全剧没有一个没被虐的角色,尤其是主角三个少年,哪个不被虐得很惨。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呀。
虽然对陆飞牺牲这事,我现在还在纠结,憋得心疼,但是,我还是觉得导演这么处理是有他的深意的。
牺牲不正是军人每天都在经历的日常,各种各样的。
只是陆飞这一次是生命。
我想不会像王紫逸说的那样有续集了吧,那张剧透照不过也就是已经拍好的被剪掉的结局吧。
这样也好,别总是来个主角不会死的套路。
这样,剧才真实,人生才丰满。
这是一部好剧。
但请不要叫他《士兵突击》续集。
导演,我还是不要打死你吧,如果你真的要拍续集,我会举双手支持。
咦?
我怎么希望没有续集呢?
我以为是喜剧来着……结果看到最后这个结局让我很难受。
结合最近少年的你还有误杀,我真觉得我国最近的政治倾向对文化的发展有一点反人类的影响,广电一刀切让那些编剧导演所做出的让步真的搞的让人恶心了。
张小五这条线我觉得是最棒的,从生活低能儿的怂包到头脑意志身体素质都最顶尖的军人,妈妈死后,抛下了曾经暗恋不敢说明如今却倒追他的爱情,去做了最危险任务的间谍。
司马战歌原本只有一腔孤勇,没脑子没运气,后来因为一场意外中途又变的怕死,但是他的结局确实最幸运最美好的,升官发财还有白富美。
然而我们的男主,我真的是被他的这条线气的要死,人原本一单纯富二代,因为他老爸去当的兵,后来莫名奇妙就变得那么爱上军队,为了待在特种兵去炊事班还不忘暗暗训练,后来为了任务完全不顾性命安危只为了让自己的队伍赢得胜利,结果编剧让他老爸发扬了好人就得安分守法倒霉也得默默受着的精神,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且如果犯了小错也要给他加点莫名的曲折让他做的牢够长,把人搞破产搞坐牢,坐牢更长的原因原因还是因为司马他爸想报恩所做的自我的牺牲,卧艹雷,我真的艹了。
然后这件事儿过后编剧可得着男主搞了,腿给搞断了,还让升官后的司马对着人一顿羞辱,真的就这个,我觉得这司马前期真活该倒霉了,后期再怎么洗白,我都讨厌司马这个角色,腿搞断后,男主本来会有一个挺好的新家人——后妈。
但编剧就是不让男主接受人家,理由我看的莫名其妙,还把腿断的男主因为部队的嘲讽弄到边境去了,还让人家本领全生疏了……神经病吧,你以为你玩武侠片,男主春风得意前半生,一朝梦醒,沉寂多年,然后从头再来?
回来后的男主被司马老婆还羞辱了一顿,真看的人难受,我说人好好一富二代,腿断了,退伍之后接受他后妈继续可以过好日子啊,至于受你这份气吗?
看到这个我就弃了,后期我看了剧情简介,写的什么回到部队不适应队伍训练在新兵面前丢人,抓住唯一机会去参加特种兵大赛,结果自己的失误让全队人因他而丧命……卧槽雷幸好老子没看,我受不了了。
这是喜剧啊,喜剧啊,感觉真被骗了。
听说还有第二部……另外这部电视剧还得了飞天奖的提名,我呵呵了 确实上面的人就喜欢看这个。
还是和小学生一样哭成了狗……陆飞真的是我永远的意难平……从一开始的无所畏惧到最后的畏手畏脚,吃过的苦又有谁知道呢?
他勇敢,从来不会失去希望,却一直在为别人付出……前途给了司马,生命给了小武。
陆飞从边境回来之后,自信没有了,也变老了沧桑了,但是他才26岁啊。
4年没有碰枪,也打不重靶了。
想再次参加特种兵大赛立功,免得离开部队,但是因为不记得战术而害全队失败,被整个队伍(除了司马)嫌弃……记性也不如从前了,画不出来地图,差点去不了任务,司马给首长说他在边境学会了好几种语言,对他们任务有帮助,才同意陆飞去。
如果陆飞没有去,这次任务也不可能成功,说不定连卧底的小武也要死。
但是陆飞为了保护小武,不使任务失败牺牲了,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否则他可能会一直被战友嫌弃,在别人眼中被司马保护,没有人知道他曾经的辉煌,和他为司马的付出……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凄凉地离开部队。
虽然但是,陆飞最后被导演设计的本来结局也更好,他以英雄的形象死在了战友的心里,但是后来又“复活”,看删减镜头可能是被岛民救了,失忆了在地下打黑拳……想象一下后来可能被执行新任务的小武找到再怎么怎么样……这个结局真的更好了!
英雄身份也守住了!
还拿了一等功!
也没有死!
但是……删掉了……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草莓酒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那个夏天会是永远属于你的。
夏天要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她也要和她分开了。为了逗她笑,一贯严肃的她把面具放在她的盘子里。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