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是时冲着摩托 皮衣 旅行 吉他女声 乡间公路来看这电影的,但也是一开始电影就有了这个问题,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know you only have one day, or one week,or one month to live? 曾经我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比如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答案寻找了很久。
最后我的想法是这是无解的。
当你提出这个问题时,你的体系已经奔溃了。
或者说,当你的体系运行平稳时,你是不会去真正在意这个问题的。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有任何意义。
这个体系就是本我、超我以及外界。
当一些偶然但却强大的事件碰触到你的体系时,你的本我和超我的分裂就是你所无法抵抗而被迫接受的结局。
这两者的严重分裂最终会使你的体系崩溃。
从而你的体内会有两个相反的声音,使你困惑不安,使你对这超出体系的问题发产生思考。
但这却是无解的,因此它也将是毫无意义的。
解决的办法只有恢复你的体系的平衡。
也就是弥补本我和超我的裂痕或者缝隙。
也就是后面看到的。
To strive,to seek,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我经常会有这么一个感觉,会在合适的时刻看到合适的书或电影。
尽管有人把这种现象解释的和你在嘈杂的声音中听到你最想听到话一样,但冥冥之中老觉得不是,我老觉得我到了非看这个电影不可的时候,就会有一部电影摆在我的面前。
最近遇到了很多新的事情,而且每天要走一个小时的路,这段时间我可以想很多。
我最近在想的就是,对我们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影片拍的有一种平凡的特殊,特殊是因为他的视角不像其他电影那样,各种衔接啊,镜头啊都做的很好,这部电影好像就是一个人拿着摄像机,随意的拍一样,电影中还会有镜头的抖动;影片里面也仅仅出现了几个人物。
但对Ben的描述却又让我觉得很亲切,我甚至觉得自己身上有不少他的影子,我们一样有着爱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有着看似稳定的事情在做,一样有时候会迷茫,会不自信,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干什么。。
可能这就是没有信仰的人的通病。。
Ben后来去旅行,找到了最能感动他内心的东西,但遗憾的是他只剩最后一周了。
难道我们的一生就是遗憾吗?
如果不是剩下最后一周,Ben会这样去追求他想要的东西吗?
对于我们来说,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疯狂一把吗?
而如果真的去了,如果去的时候不像Ben一样是最后一周,那么接下来的生活又将会怎样。。
人生可能就是这么个遗憾,你不到最后的时刻你没有机会体会到你的梦想,但你真的觉得要到最后一刻了要追求你的梦想的时候,你却到了最后一刻了。
这么说可能Ben又是幸运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顾忌,也就这样顾忌了一辈子。。
所以古人才会说出,朝闻道,夕可死也。
片子里还有很多细节,虽然不能说有什么样的道理,但却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开始Ben离开多伦多,这样护士小姐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在农场遇到妇人,聊天之后这个妇人碰巧去城里碰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
透露出来的思想就是,只要你在追求你想要的事情了,你的思想在了,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帮到别人了,而并不是说一定非要专门去做这件事才算是帮别人。
所以,相信你相信的东西,做好你认为该做好的事情,就不算浪费时间。
如果你明知道这件事你不会好好做,但你还是在做,那就是在浪费时间了。
其实想一下我的生活中还真有很多这样的事,明明自己已经在抵触,但或是因为道义,或是因为枷锁,又不得不这样来做。
如果真的像影片说的那样,把每周都当做最后一周,说出所有的秘密,实现所有的梦想就好了吗?
那么一周后不就没有秘密和梦想了?
“对于那些弥足珍贵的清晨时刻,那些从静好岁月中,领悟到的点滴,你会拼命想留住它们,生活黑暗时,它们能带来光明希望。
而那空无的大道理,看似深奥的生命真谛,则虚假惑人。
” 当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感悟到电影真正想告诉我们的什么...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一定是自己内心所倾向的..如果连自己的内心都无法满足的人却始终以他人的意愿压制自己的精神世界,那算是白活了,,因为太累..
今天在给男朋友分享音乐 比如“我最喜欢的后摇”“我最喜欢的电音”“我最喜欢的古筝曲” 突然想起来我最喜欢的英文歌应该就是Calendar girl了 虽然网易云都没有版权在此之前我从没跟任何人提起过这部电影对我的重要意义 我只是跟几个人推荐过这部片子 告诉他们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实际上 在我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 我躲在房间里看了一遍又一遍 一遍又一遍 Calendar girl这首歌无数次单曲循环 对 在此之前我甚至不曾告诉他人我有过很严重的抑郁症 只是少数几个人知道 我真的做过无数抗争 我也无数次厌恶这个世界 在黑夜里无数次哭 无数次失眠看到凌晨四点半街边的路灯暗下去 时至今日我觉得我赢了 虽然我仍旧会情绪敏感 很容易哭 但至少我在认真的爱着这个世界 我歌颂它的美好 感恩我的生活 感恩我的家庭美满富足 感恩一切的一切所以When you get those rare moments of clarity,Those flashes when the universe makes sense,you tried desperately to hold on to them.They are the life boats for the darker times when the vastness of all,the incomprehensible nature of life is completely illusive.So the question becomes, or should be all along.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know you only have one day or one week, or one month to live?What life boat would you grab onto?What secret would you tell?What person would you declare your love to?What wish would you fulfill?What exotic locate would you fly to for a coffee?What book would you write?
共勉
昨天我的身体和我开了一个玩笑。
肚子不舒服,有些疼。
在一家社区卫生所,女医生问我,很疼吗?
我说,相当疼。
我希望她能明白,相当达不到很的程度。
但她的坐姿暴露了她的个人素质,一只脚匪夷所思地踩在椅子的边缘,好像会随时跳起来。
相当达不到很的程度。
对于这样的疼,我还能接受。
买了药,吃下去,等待那种疼消失殆尽。
整整一个下午,疼痛并未消失。
可笑的是,我竟然相信那个女人开的药会起作用。
疼就疼吧,就当月经光临了我的身体。
我想,那个每月都要迎接一次痛经侵袭的女人一定对我的肚子疼嗤之以鼻。
在她眼里,这样的疼痛简直摆不上台面。
晚上我回到家,吃了一碗热汤面,疼痛虽略有缓解,但范围却扩大到全身。
我难受得要死。
我躺在窗台上,期盼晚风驱散这种不详的感觉。
从电脑里拽出一个电影,开始看,转移注意力。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一周》。
里面的主人公比我还惨,他得了癌症,时日不多。
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会何时死掉。
一旦得知自己的死亡时间指日可待,心里肯定挺难受,一时接受不了,不知道怎么办,该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这副苟活了多年的皮囊。
在最后的日子,他决定上路,骑一辆老旧的摩托车。
女人是他唯一的羁绊。
他没有听女人的话,没有让这好事坏在她的手里,他个嬉皮士那样走在马路上,很拉风的样子。
最后,和所有的公路片一样,摩托男通过旅行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我想,如果我同样时日不多,会干点什么?
我没有摩托车,也没有女人,也就是说,我可以步行上路,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见。
我会一直向西走,走到大沙漠里去,走成一具干尸。
我走路的姿势不好看,不适合在城市行走。
野外的山和水,应该不会对我有任何意见,我爱怎么走就怎么走。
就这样吧,我就把这个计划放在这里,一旦遭遇类似问题,马上采取行动。
其实我们国家现在这一代大部分人,从某种程度上看,跟像影片里“本”的生活遭遇一样,错误的生活教育,主流的社会价值观,驾驭着我们的生活;容不得你去独自思考生活到底为了什么?
物质财富才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思考这些会让身边的人觉得你幼稚,不切实际;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代人背向工业污染一样的,强制患上的“晚期癌症”,可原本我们可以过得更精彩,有很多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等着我们去做。
最近也在一直思考,我从乡村经过大学拼死来到城市到底为了什么?
都市的繁杂,物欲横流,机械化节奏的生活让我实在厌烦至极,很想辞掉工作,远处旅行一次;可我们现实是即使你是个白领阶层,收入尚可,可是无限上涨的CPI、高价房租、一切一切诱惑及消费,让你很难存到多少钱,我们就一天天的耗在这矛盾之中,感觉就像被绑架,你纵使有心,现实让你无力,为什么在发达国家,他们努力工作就可以实现自己小理想,还能住上“总统套房”?
即使我们还剩下最后一周,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同样是癌症,JIgsaw选择用各种奇思妙想的变态工具去“教育”人。
Ben去选择了旅行。
同样是人,做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不过这两部电影还告诉我们,去用自己剩余的生命去“教育”人是不得好死的(死前把脑壳敲开做手术,好不容易成功了能多活几秒了还把自己玩死了---被人锯了,临死前还吞了异物,等着死后别人再给他全身解剖一遍把它拿出来弄得毫无复活的可能,春哥都救不了他。
丫明知道自己在游戏中还做那个玩命的手术可见丫吃饱了撑的)而且还得不偿失(教育了六部,就教会了俩,一个还被游戏玩死了)临死收俩徒弟还玩死一个另一个还不是啥好鸟最后还是自己媳妇靠谱给活着的那个整掉半条命,剩下半条命留着在第七部里再整。
扯远了。。。
还是Ben最靠谱,知道死之将至去旅行,买个摩托满处逛,还搞了婚外情(准确的说是没结婚婚外情)来了次野战。
总之就是哪都去什么都干就是不回家。
最后浪子回头,接受治疗,根据这些日子没六儿的经历写了书。
可见他痊愈了。。。
本片讲述了一个患了癌症的年轻人泰勒,在面对死亡的最后阶段,选择了一路摩托骑行到西部。
这个过程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路上经历了许许多多,于泰勒于观影者都生出了诸多的感触。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按照社会的轨迹行进,按住了自己内心的许多“白日梦”,诸如泰勒的音乐、写作等。
但是如果生活遇到某种巨大的外力之时,或许就是改变原有轨迹的开始。
泰勒亦是如此,在遭遇癌症后,终于不再压抑自己,迸发了内心的激情,开始了西部骑行之旅。
也因此在骑行的路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内心。
其实年少之时,我们也萌发了多少的白日梦,只是在社会的打磨过程中,不得不丢弃或者一直放在心里,慢慢成为一个社会工具人。
虽然泰勒是出于特殊状态之下的一次旅行,但是却也给我们这些尚处于正常状态之下的人启发了一个人旅行的意义。
面对单独旅行,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什么?
秀丽的风光?
奇特的人文?
意外的遭遇?
其实这些或许只是附带品而已,我更认为旅行是一个对于过去内心纠结而无法放下的事情能够彻底放下的过程,当然自己也不奢求在这段旅程中能够明白多少人生哲理。
因此自己内心也油然而起一种想在某次回家的过程中,能够有一段骑行的过程,虽然会比较辛苦,但是在这段不同风景不同过程不同心境之下,能够有一个让人在这个不同且安静之中放下一些过往,活得更加轻松一些。
观看影片时,也让自己想到了《白日梦想家》这部影片,两者有其相似之处,但是《白日梦想家》更倾向于绝美的风光和奇幻的旅程。
而本片却是一种实实在在,贴近生活之旅,是于我们可能也是可行的一段旅程。
泰勒面对暂对身体没有产生破坏的癌症,能够只是一路的骑行,中间也会遭遇车坏、事故、迷路、悲观等,也会想到是否会存在误症等。
最终泰勒也会回到现实生活中。
当然如果悲切一些,其实应该是在海面冲浪之时,游向远方。
当然本片更深层次的启示,是在片尾中电台所言: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一周或一个月,你要做些什么?
最后的镜头停留在泰普书店的书架上《one week》的书籍,无论泰勒的结果是如何,在最后的时刻内心终有所获。
最后附上电台中的一段文字:对于那些弥足珍贵的清明时刻那些从静好岁月中领悟到的点滴你会想拼命留住他们,生活黑暗时它们能带来光明希望,而那空无的大道理看似深奥的生命真谛,则是虚假感人的,最后最本质的问题始终应是: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一周或一个月,你要做些什么?
让你继续生活的动力是什么?
还有何秘密要倾诉?
还想看哪个乐队的演出?
还要向谁表达爱意?
还想达成什么未了之愿?
还有哪家异国的咖啡店值得你前去一尝?
还想写本什么样的书?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或者终只是对顺应规范的一种消极宣泄,恰如背过爱人后的手淫,未必快乐,但却受用。
累积在心中的抑郁大多需要强而有力外因的催化来使其暴露。
BEN坚信着什么,又去寻找了什么,看到的,听到的,所有呢喃低语着的,通通这些又有着如何的意义,或者,或者,仅仅感受事物所该有的状态,每一刻,都是生命所该有的静止,在我们游离的眼神里模糊直至消失不见,我们感动着即使不知道因何而感动。
BEN终究会回来,未必是真的寻找到了什么,或者仅仅是难以抵御牵挂的温暖,又或者仅仅是习惯,人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很难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BEN罗列SAM的种种不是时,大概也未曾知道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女人,抑或是怎样的生活。
我们大都难以抵御生活的习惯以及他人的目光,由是,或许我们更应该去试着理解孩子们的白日梦,以及所有建立在自私之上的情感。
至于如果生命还剩一周我们会做什么,或者6天的时间去发呆,最后一天躺在床上,生活远比想象要无趣的多,这也正是我们向往那一瞬间情绪的原因。
GO WEST YOUNG MAN咖啡杯沿上的文字告诉你中得了怎样的奖,Taylor得到了最大的那一个。
要去历险,去体验,去经历人生和生活——在成为病人之前。
“不成为病人”是向病魔的抗争。
“搭车就输了”。
“学会正视现实”就必须等于“回家”“回归机械但能赚钱活命的生活”吗?
很多坚持或许到头来是妄想,但这世界总需要有一些敢妄想的人。
不到头来又怎么知道自己最后拿到的小球上写着的是什么。
也许出去可以更好的回来呢?
甚至还可以拯救其他人的生命或生活呢。
生命的底线是什么?
- 我从没骑过马。
- 那你显然是白活了。
当可以尽情舞蹈时,不要等。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总是羡慕北美长长的山谷间的公路,眷恋的蜿蜒着,从东向西,从海到海。
West,就像拉萨一样吧。
charming word一个人胡思乱想的时候偶尔也会冒出一个“如果我今天得了绝症”的念头,想来只是希望能够给自己一个足够的理由去潇洒的告别按部就班。
“按部就班”和“生活”之间怎么能连上一个“的”?
按部就班的不是生活。
可像我一样不敢说告别的人太多。
人的天性里大概有一味“逃避自由”的毒药。
尽管毒很难解,常常伴随一生,但内心里总有个声音一直在传递生活的呼唤,企图让人振作清醒。
"You should always looking for Grumps."当你见到它时,你一定会认出它来。
To strik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Go west young man.当你不确定生活的方向时。
-公路就该配最美的音乐,下面是片子里我最爱的几首:Imaginary Bars - Great Lake Swimmers (http://www.xiami.com/song/2269459)The Great Escape - Patrick Watson (http://www.xiami.com/song/1770036943)Pacifist's Anthem - Sunparlour Players (http://www.songtaste.com/song/1645776/)Skyway Bridge - Melissa McClelland (http://www.xiami.com/song/1770036942)Calendar Girl - Stars (http://www.xiami.com/song/2105654)Don't Bother - Kupek (http://www.radiomaru.com/kupek/mp3/triesagain/04_Don'tBother.mp3)Un Canadien errant/流浪的加拿大人 - Luke Doucet/Melissa McClelland (http://www.xiami.com/song/1770036941)A Million Dollars - 影片原声版本(路边吉他艺人)(谢Mr.Soup的帖子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4100563/discussion/22343927/ 完整歌曲清单见http://music.douban.com/review/2800352/)
风光片,无处不在的加拿大枫叶旗,无处不在。喜欢原声和那件皮衣。剧情开始有些拖沓,后面很美好。
也给我最后一周。
加拿大风景宣传片中插播文青无关痛痒的人生拷问
时间和命数会拖垮我们的身体,然而我们始终壮心不已。
旁白太多,风景还行
个人认为最后的一幕和父母见面是全局亮点。
很真实
一本美国畅销书一样的电影。摩托车在其中的形象是Triumph式审美多年来在电影中的首次逆袭。以文艺、well educated、理智而自由的形象重述了Triumph的大不列颠机车之梦。哈雷党!你们占着的时间太长了!
这也算电影吗,整个一观光片儿
fake and pretentious
身体极度不舒服,疑似感冒,或者别的什么病,勉强半躺着看了这部电影。好片子,尤其适合病中观看。
如果生命还剩一天、一周或是一年,你会做什么?是不是只有在看到生命尽头的时刻才有勇气做那些疯狂的事
老掉牙的故事和主题。叙述缓慢,唯一还好的是插曲,所以,更像在看一部超长MV。。
原声美风景好……而已。
又一部OST不错的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一路上寻找自己......To strive,to seek,to find,and not to yield.
美丽的加拿大,美丽的女主角,动听的原声音乐,很棒的公路片,趁活着去远方吧!
“你有癌症”“严重不?”“第四阶段”“总共几个阶段?”"四个“
男导演最好都趁早意识到中年男人的私人叙事真的非 常 无 聊,更何况这还是一位发达国家的中产白男。老师上课当教材放的 太难看了我还以为是他自己随便拍的没想到豆瓣有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