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

National Theatre Live: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主演:卢克·崔德威 Luke Treadaway,Niamh Cusack,Paul Ritter,妮可拉·沃克 Nicola Walker,Una Stubbs,Sophie Duval,Nicholas Sidi,Matthew Barker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剧照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长篇影评

 1 ) 小狗无所不能!

【2021.3.28 苏州放映】难以形容我对这部戏的喜爱!

散场的时候一边抹眼泪一边感叹太久没这么酣畅淋漓了,开场还会挑剔极简的道具和过于casual的质感撑不起题材,沉浸过后就无可挑剔了,剧本、表演、舞美、调度一切一切都恰到好处、再没有更优解了!

诚然文本本身的加成不可低估,但是要把已经相当成熟的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做出独属于戏剧的意义并非易事。

显然戏剧版本找到了自己的发力点——文本思辨的可视化。

舞美的二维呈现与观众席的三维视角准确表达了两个异世界。

观众视角中,男主的精神形态是封闭、扁平、甚至是线性的。

然而下半场又呈现出惊人的视角转换,周遭的一切在男主眼中被压成了平地,独独他纵向宇宙星河而生,对他来说behave normally无异于扭捏的地面表演。

舞美不是唯一令人惊叹的巧思,戏剧的编排直接跨越book-play两个维度将男主带到观众身边,时而“破墙”的笑点、谢幕后的彩蛋都塑造了活生生的Christopher。

原作的自闭症患者视角也被自然呈现。

上半场我很难意识到“自闭症”这个标签,男主的逻辑链条完整清晰,一切都自然到异常理智。

直到第一个高潮、母亲的自白,此时我才真切感受到病症的不幸;紧接着便是中场高潮,我愿称之为“小狗觉醒”,当然“觉醒”的主体是我并不是“小狗”。

那一刻颠覆了我曾自以为是的逻辑链条——“爸爸杀了邻居小狗,所以他也有可能杀了我”——荒诞的因果与瞬间错愕,过后幡然醒悟:原作尝试解释的“difference”是一道真实存在的鸿沟;下半场成了集中的矛盾爆发,男主的异常行为引发了一系列混乱紧张的局面,一切似乎向着崩溃发展,竟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一个相对完满的结局。

这是整个作品最令我感动的处理:这个“可恶”的傻子不停地干着傻事,然后……父亲自省了、母亲回家了、考试通过了、宇宙更近了……他不仅重获了一只小狗,甚至还顺便参演了一部戏??!

他带着几乎所有自闭症患者的刻板印象,努力在格格不入的外部框架中一点点搭建出容身之所。

除却讲述“不同”之外,这其实更是一个关乎“努力生存”的故事。

反观剧中的其他人物,也许健全的心智反而蚕食了专注当下的能力,越全知越迷茫,过多的精力耗费在思虑、预判、与他人的牵绊,全然无法照顾宝贵的自我意识。

当然,自我意识无法脱离环境存在,自闭症仍是病症,但是自闭症患者未曾主动放弃与这个世界的链接,健全人更要努力生存。

所以关于“这意味着我可以做任何事吗”,我愿毫无保留地回答——“是的!

小狗无所不能!

 2 )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观后感

念叨了这么久终于看了一次NT live四面LED屏幕打造的视觉效果,包括舞美和表演,都很接近电影体验了。

印象深刻的有Christopher在父亲房间里找书以及独自一人去伦敦的情节,有密集的红色灯光和紧促的鼓点、烟雾配合屏幕动画刻画伦敦地铁站场景。

当然还有男主反复背诵的地址和数字表 真的服气英国人的语速第二节一度被父亲感动到想流泪,最后被Christopher重复三遍的台词打动“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能做到任何事情”听见这句话 让每位观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思考 关于我们所知道的与未知的 关于我们敢做的与逃避的。

真的通过这部舞台剧 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新知识 感谢

 3 ) 舞美优秀

天桥艺术中心晚场。

导演非常优秀,能够在舞台上营造出电影电视等媒介塑造不出的梦幻感。

舞美灯光也非常优秀,炫酷的舞台背景也已经完全值回票价。

谈论宇宙时瞬间的灯光切换也让人如临星空之中。

雨夜的音效也很棒。

可能是身边有自闭症亲友的原因,对于影片中父母对于自闭症儿子的作法未免感觉有些……不符合常理,剧情情节的推动也觉得有些仓促,父母的前后行为难免有些矛盾?

看的出来导演想用这个儿童剧的故事探讨更深刻的东西,但是有局限于原著本身的故事和剧情推进,难以深入。

因而处在这种可以深入又不能深入的角度,观众能够体会到的也算是见仁见智了。

 4 ) 关于成长与生活的真实

舞台效果很赞!

虽然坐在3楼完全看不见主角小哥哥的脸,但是演的很好!

气质和形象很明显。

这是个从一个特殊儿童视角展示的成长的故事,关于真实与谎言,关于爱与家庭。

有某些情节感觉无法忍受,比如爸爸抽了他一巴掌,有点类似家暴的倾向,可是后来知道他是特殊儿童,他妈妈都无法忍受照顾他的麻烦而离开了,他爸爸却坚持了十几年,也许从来不曾动过手。

比如他妈妈因为无法忍受照顾他的麻烦而出轨跟另一个男人走了,可是后来她又回来了,放弃原来的生活,回来照顾他了。

比如他爸爸杀死了小狗,可是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小罪,只要事主不追究就不会有问题,然而我也和主角一样,无法不怀疑他爸爸会将暴力范围扩大到人身上,由此产生的恐惧甚至盖过了他爸爸这十几年来对他的爱与照顾。

说到底,克里斯托弗是个智商很高,却缺乏情感认知的孩子,无法跟人身体接触,不喜欢跟陌生人交谈,无法认知生活中的“隐喻”与“谎言”。

但是他内心又有很理想的一面,喜欢大自然,喜欢宇宙的寂寥和空旷,喜欢小动物,发现妈妈还活着时产生的巨大反应。

也许每一个还没长大的我们都是克里斯托弗,但是我们可能没有他的勇气,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道理。

不喜欢跟人身体接触,不喜欢陌生人,却能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去伦敦找妈妈。

就像话剧结尾他问的,“所以他能做成任何事情了是吗?

”,哪怕他的老师没有答复他,他其实也已经有了答案,有了力量。

他也并不需要别人的答复。

关于成长,也许就是发现了生活中谎言的真相以后,依旧能有坚持梦想的勇气。

唯一觉得有点缺憾的,大概是英国人对问题儿童的形象塑造好像都略有雷同,都是高智商低情商,比如克里斯托弗,比如夏洛克。

总体而言是挺不错的剧,虽然开头和中间可能有些平淡而显得无聊(旁边的情侣都睡着了),不过看完了还是有思考的余韵,四星。

 5 ) 视觉效果在舞台上呈现的新宇宙

#今天买票了吗# 2021.01.01 晚场,NTLive《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又是一个惦记了很久的剧,也在新年这天看到了。

之前只听说这部剧很有名,不过没做什么功课,所以收获了巨大的惊喜(迄今为止NTL每一口都是好饭唉!

)。

看简介以为是个推理剧,但是看下去才发现这部剧的推理成分并不多,尤其并不符合“要把已知条件都摆在读者面前”进行的本格推理要素。

这是一部视觉为主的剧。

【以下剧透提醒】本剧其实在上半场结束的时候就找到了“凶手”,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

下半场整个都是在围绕男主本人来进行的,是对他疾病和生活的进一步展示,最后有个温暖的HE结尾,和一个“全场一起来打call”的彩蛋。

【真的在剧透了哈】这部剧其实更像一场以多媒体和群众演员配合的、八成以上戏份都在男主一个人身上的“独角戏”。

一个上着特殊学校的自闭症小天才,不能被人碰触否则就会攻击对方直到被放开,连亲生父母想要触碰他都只能等他自己主动伸出手触碰短暂的一下;有“扫一眼就能看到所有细节”的超感大脑,不会说谎,遇到事情紧张需要背诵质数的立方数来镇静;不可以进入陌生人的房间,别人想跟他成为朋友他也坚称那是陌生人,跟一只“绝对没有鼠疫”的大老鼠为伴;以为妈妈已经死了后来却发现这是爸爸报复她扔下自己孩子与邻居私奔的谎言……而艰难地单独地抚养他长大的爸爸,却是那个从警局保释他回家,想尽办法让他去参加特殊学校没有前例的数学高考,给他做饭带他看病空闲时间都尽力跟他在一起,然而却跟同样被抛弃的邻居太太勾搭在了一起,还在一次深夜迁怒给邻居太太的狗,直至用除草叉杀掉了它。

男孩一步步收集线索、听信邻居传言、在家里找到被爸爸藏起来的信件的过程,伴随着优秀的视效和动作设计,十分精彩好看。

但是最终,男孩的世界在得知妈妈没有死、凶手是爸爸的时刻崩塌了。

下半场是从男孩决定凭着信上的地址自己一个人去伦敦找妈妈开始的。

决定的过程仍然伴随着大量视效和“信息具现化”(例如母亲的住址就是角色自己上台来读出),出门前(出门进门那一套由群演配合的行云流水的动作设计真的太棒了!

)带走了爸爸的现金卡,然后他一个甚至不知道怎么从离火车站很近的家附近走到火车站去的自闭症小天才,通过“螺旋前进”的方法找到了车站,又努力克服巨大的恐惧和一些不耐烦的好心人帮助成功坐上了火车。

有警察要把离家出走的他带回去,他居然成功逃脱了!

完全不会坐地铁,搞不清线路,还因为跳下铁轨去抓逃跑的宠物大老鼠差点被车撞死,他也居然成功地找到了妈妈的住址!

一路上过于艰难,真是忍不住要给他鼓鼓掌。

然而突然来到妈妈的新家,显而易见也不会顺利住下。

大都市里狭小的公寓面积,大人们之间的陈年旧恨,还有——妈妈当年是在“抚养一个不正常的孩子”巨大压力之下撒手离开的,虽然多年过去心怀愧疚、有心补偿,但是仍然会在面对工作、同居情人的责骂、经济压力等问题之后忍不住要对男孩迁怒发火。

这可太真实了……幸好后来的剧情还是挺美好的。

妈妈带着男孩离开了伦敦回到乡下,找了临时的工作独居,在老师和爸爸的努力之下男孩还是如期参加了被耽误了时间的数学高考。

看着男孩因为连续发生的事过于疲惫在考场上因为读不了题崩溃的样子,好想抱抱他啊……幸好他想起老师教给他的办法,成功平静下来开始做题,还立了一个可爱的彩蛋!

最后的结局真是个圆满的童话。

父母们共同监护,男孩继续读书参加考试,目标是用优秀的成绩上一个好的大学去读他喜欢的数学,在他喜欢的领域里幸福地过完一生。

彩蛋就是……第一道数学题的证明过程哈哈哈!

差不多是个国内初中平面几何的难度。

这部剧里面几个大人,其实都不是坏人。

爸爸和妈妈虽然都有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无奈和生活的压力,但是他们对男孩一直都是真诚地爱他,虽然疲惫,有时候也会不耐烦,但是真的爱他。

而有着好听法语发音的雪凡老师,作为一名特殊儿童学校的老师,既有对特殊儿童教授生活技能的耐心,又有对特殊天才教授数学知识的能力,太优秀了。

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所有孩子的幸运。

听说这部剧很久以前来过天桥演出……再次悔恨入坑晚[泪]评分10/10,有私心偏好。

全新的视效呈现,演员全员优秀形体技能,逻辑不掉线的剧本,温暖治愈的结局。

大冬天的,看完会让人微笑着回家。

 6 )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live版repo/剧评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Everyone can find himself/herself in one person(详细带剧照repo见微博:https://m.weibo.cn/2236921742/4272183163632682)这部戏剧实在太出色了,从不同角度夸过它的文章千千万万。

对于这种高雅的艺术来说,总感觉自己看不透,通过别人的剧评才能多理解一些,但还是不大会在思考上下功夫。

但看完深夜小狗后会心一笑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它是成功的,它让我如此感同身受。

这个原著的作者一开始就没有把故事的主人公男孩定义为自闭症患者,全书对此只字未提,因为男孩所有看似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行为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正常人的身上提取的,只不过全都加和在一个人身上扩大了人们对问题的关注度,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作者真正想展现的是每个人性格中生来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影响。

不用说也知道,这样的应对、处理事情的方式很可能让这类群体看上去格格不入,他们内心渴望被理解,迫切的想让他人知道他们其实并没有恶意,只是表达自我的方式不同。

他们都在畏惧着什么,直觉的感受让他们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能困在自己的世界里,无人相与诉说,深陷,深陷,然后进入恶性循环。

这部戏剧精彩在,它真正让观众进入了这类人的内心世界,同男主人公一起体会艰难的时刻,那种无助,那种只有自己才能理解自己的,却没办法独自一人救赎的封闭世界。

故事很简单,男孩为找到杀死邻家小狗的凶手走遍附近门户,最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父亲干的,不仅如此,父亲也欺骗自己母亲因心脏病去世,让他与母亲的关系上又多了一层隔阂。

受到精神重创的他决定远离父亲,跑到伦敦寻找母亲,希望能得到接纳和理解。

从未自己出门的他处处碰壁,艰难和尴尬的境地可想而知。

最后一切通过坦白与换位思考得到了和解。

男孩得到了威灵顿被杀的真相,一个人去了伦敦,找到了母亲,回家并原谅了父亲,也没有耽误A-level数学考试并得到了A+,似乎故事中一切他想要达到的目标都得到了满足,引来开放式的结尾:"Does that mean I can do anything?"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对于自闭的孩子来说,一个方面的进步足以说明太多太多,引新现场公众号文章的几句话:“所以说任何事情我都能做得到了吗?

——我觉得是。

鸡汤要是都这么讲,没人能拒绝。

”剧情几经波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心怀希望。

它如此让人感同身受并不是因为致郁,而是对勇气的思考与解析。

深夜小狗中积极的角度给人良好的观剧体验,就像是零距离接触男孩,学会理解和关怀。

自然而然也就觉得,Christopher这样的人群离我们真的不远,或许,他就是我们自己。

从角色上来看,男孩遇到过的每个人都是映照他性格的一面镜。

从他与邻家好心奶奶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敢与人交流,内心时常充满疑虑的一面,但也看到奶奶的善意和关怀让他逐步敞开心扉。

尽管他还是不懂社交,但至少也说明这是他意识上主动尝试的第一步,同时也为他一人去伦敦路上的探索经历做了铺垫。

他可以为了一只小狗走家访户,像自己喜欢的福尔摩斯那样调查真相。

喜欢小动物是Christopher身上和同龄人一样的闪光点,他也可以有如此细腻的内心。

我想这一半源于父亲的耐心和懂得关怀,一半源于母亲的浪漫和向往美好。

双方遇事不同的态度也许导致了家庭矛盾,每个人都为自己着想,或一时愤怒杀了邻家小狗(父),或无法忍受和情人远走他城(母),在我们看来无一不对本就不知所措的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但有一点让我们觉得这终归也只是普通家庭——他们都很爱很爱Christopher,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让步。

结尾事情的解决便是最好的证明。

一种cliché让人们觉得,自闭的人们内心也是封闭的,其实不然。

他们只是对外产生抗拒,而在自己的脑中却天马行空,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creative,充满幻想,一遍遍的扩大自己的感官世界。

Christopher会想象自己成为一个宇航员,他喜欢outer space,并为浩渺的星空着迷;他喜欢数学,仿佛所有数字都是他的伙伴,数出那些质数会让他头脑冷静......在他看来,他认为有趣的,就会更加投入,他充满热情的,就更想与另一个懂他的自己(雪凡老师)诉说。

你们看,他其实和那些心怀梦想的普通年轻人没什么不同。

从舞台/情景设计上来看,导演选择了简约的舞台风,所有需要的道具都由演员实体化的动作表现出来。

看到男孩回家,从开门到脱衣服到躺在床上再到进入内心世界,每个人都为该剧的艺术表现力折服。

这样不仅节约了道具成本,还能展现男孩独特的视角,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原来他的世界也可以这样吸引人。

特别喜欢男孩进入自己的想象世界时,众演员将他举起,周围LED灯色彩变幻的场景,像是他在太空中遨游畅想。

这将抽象的脑回路具体化,让观众一下子就能理解导演想表达的用意。

男孩还有一点是非常喜欢数学,舞台平面数学坐标纸的运用,不断蹦出的数字展现他跃动的思维,多次俯视拍摄让人看清全景,思绪随灯光一同飞舞,我更感同身受了。

最后说一下这场戏剧的彩蛋。

考试时Christopher曾一时无法冷静下来答题,老师雪凡便让他像平常一样数质数,当他能做到冷静的读出数学题目时,老师让他不要当场说出答案:你可能觉得很有趣,但我们的观众不一定这么认为,没人愿意在一场戏剧里看你现场解数学题吧?

不如咱们放到最后戏剧结束,如果观众感兴趣愿意留下来再讲给他们看,好吗?

(冒号后为大体意思)这段真的有趣又轻松,男孩的压抑一转明朗,观众也被逗到大笑,最后我们真的目睹了Christopher用毕达哥拉斯定理解题的全过程,这样可爱的数学小天才谁不喜欢呢?

很幸运自己在最后决定去看了深夜小狗的剧院现场放映,我思考很多,也懂得更多。

更重要的是,我对艺术的执着又加深了一分。

文/卉子❗️未经允许禁二改二传❗️

 7 ) 舞台效果不错,但是主角形象严重偏离原著

我是非常喜欢原著才去看这部剧的,说实话,男主这个演员太大了,原著中christopher只是十几岁的小孩子而已,但是这个演员就二十多了。

另外原著中christ并不笨不傻不疯癫,说话也是很流畅的。

christ只是思维非常逻辑化,对情感理解力不高。

但是这部剧中演得christ连说话都好像带有口吃一样的,活生生把原著中的天才少年演成痴呆了。

整个剧的舞台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激光,道具都很到位。

 8 ) 愿你也遇到一只小狗。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我制造的打出深夜两个字,后面的都可以智能确定就好了。

可见最近我对小狗的推崇或者关注了。

电影时间有点长,好在中间有20来分钟的休息。

因为离着远来不及吃饭,可怜巴巴的去买的肯德基汉堡(恒隆没有肯德基 麦当劳[凋谢])。

电影很棒。

四颗星⭐ 。

8分。

扣分在不是真人版。

[坏笑]故事有点沉重,男主角自闭症,有这么一种说法,来自星星的孩子。

他们会在某一方面特别有天赋,比如剧中男主是数学和物理。

还有的孩子是画画,记忆。

有先天的,有后天因为家庭或者社会(主要是家庭)造成的。

他们敏感害羞怕生不会交际,我曾经也是一个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孩子。

有朋友跟我说沉默不是金。

有老师说你再活泼些老师会更喜欢你。

哈哈哈,有一次初中同学聚会,老师还说我性格变化很大。

其实,我很怀念那个沉默的自己,有超强想象力天马行空的随便那张纸几分钟就能写满。

现在想象已经没有力了。

也不再写东西。

好像是从知道自己的日记被偷看之后就没有这种这东西的欲望。

剧中的父母,是不是够格的父母,不好评论。

不能说他的妈妈不爱他,毕竟在伦敦给他写了那么多信。

只是以我这个传统的中国女性来讲,能离开孩子追求自我的母亲,不该生下他来。

有了孩子,意味着有了责任。

物质的,精神的。

如果我朋友跟我说不想要孩子,我不会觉得诧异或者什么。

更不会劝生。

现在的现象反倒是,好多在担心自己做不好,还不敢要孩子多是中产家庭。

很容易生一胎,二胎的都是普通家庭。

有的是养一个也是养,两个也是养的想法(你当养猪啊啊啊)。

有的是因为当地的一些好处,比如大家都知道拆迁一个人多少万(他们不会算一个养孩子的责任和成本的)。。。

看完深夜小狗离奇事件,想着如果有相关的公益活动,我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

起码,当我们遇到一些害羞孩子,不要逼他们喊叔叔啊阿姨啊等等。

来自一个过年经常不知道叫人叔叔还是大爷,姨还是婶子还是什么的我。

我也搞不清他们的孩子还叫我阿姨还是姨还是姑姑,我想统一称呼,都喊我珊珊姐姐就行。

我今年6岁。

跟你一般大。

10月14看完《深夜小狗离奇事件》,我换成了这个头像,仔细看,我戴的是我家约克夏同款耳环。

愿你也遇到一只小狗🐶 。

剧透一下,片中的是金毛[坏笑]。

 9 ) 中文名真的翻译的太敷衍啦

周六看的下午场,看完之后想写点什么,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好,只能想哪写哪啦。

1.剧本设计的很精巧,环环相扣,但谈不上高潮迭起,有经验的观众估计一开始就能从爸爸的反应中猜出他是杀狗的凶手,不过这部剧的重点也不是放在悬疑部分,主要还是勾画了男主的成长和心理路程,通过小狗死亡事件,将他与父母,与老师,与陌生人,与邻居的关系串联起来。

2. 有些台词很喜欢,比如那句,“毕竟抚养一直狗,比和其他人分享生活简单的多”(大意如此),瞬间扎心,实施也是确实如此,毕竟狗狗不会背叛自己3. 整部剧配乐不多,但都恰到好处,不会喧宾夺主,最喜欢男主回忆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在沙滩玩耍时的那段音乐,其中有大段台词是妈妈对梦想生活的一种畅想,非常打动人心。

4. 因为剧本节奏的问题,剧情推进很快,大段大段的台词有时根本没有时间消化。

如果英语听力不够好,很难兼顾表演和台词,可能会因此错过很多精彩片段。

5. 男主的演员不知道年纪是多大,不过基本已经失去了少年感,代入感可能没有那么强,不过台词功底非常棒,尤其是彩蛋部分,一定不能错过,天才少年的魅力尽现。

6. 舞台空间很小,但故事场景其实分布很广,横跨两个城市,包括家,街道,公园,学校,火车站,地铁站等等,舞美设计很棒,利用灯光,音效布景,需要很强的现场调度能力,给导演点赞。

7. 这个故事也许看书的话观感很更好一点,有充分的时间体会台词的魅力,体会男主的精神世界,看剧的话还是有点太赶了。

8. 剧中有一幕景是伦敦在下雨,音效做的很棒,上海天气也一直阴沉沉的,让人恍惚觉得好像场外和剧中一样在下雨,话剧结束一出场,果不其然。

9. 最后表白一下旁白女老师的声音,真的好美,很温柔,同时又很坚定,让人无法拒绝。

 10 ) 一个爱与成长的故事

昨天看了非常感动,描述一个自闭症强迫症的孩子的精神世界,敏感细腻不容侵犯,很神秘又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运用了很多奇特的展现方式和舞台布局,比如走楼梯从三维降至二维,很多场景中地面不是作为地面,而是作为列车、风景等其他投影出的东西。

另外,声音与影像和人物的配合非常完美。

结尾爸爸送的一只新的小狗是感动点,从开头死去的狗到这只小狗,主人公成长经历了许多。

演员的演技也可以,特别是男主要背出那么多质数、三次方、平方、2的次方等等也是难为他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短评

想把所有的文字用在夸赞导演和舞台设计两位神仙女王身上!玛丽安妮是不是有一箩筐的绝妙点子能将不可能完成之事做到极佳,书中的两条叙事线被一方舞台交织在一起,最后居然演变为一出play。Christopher心中的独白并没有由人物本身说出,而是通过各个雪凡老师和群演讲述,他脑中的各种奇怪的画面与想法也都被光效、道具、人物动作表现出来。和人物的数学空间物理天赋相吻合,舞台也被设计成了一个个的方框,包括道具的设计、人物走位也似乎都是按照坐标设定规划的。虽然下半场的视效不及上半场,但人物的肢体动作与幽默桥段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觉得这一出剧不仅仅是说一个有些奇怪的男孩及其家庭、学校等的生活故事,而且把这个社会中的很多现象通过他反常的言行举止影射出来,像是无处不在的广告等信息,现代工业带来的精神危机等

7分钟前
  • May
  • 力荐

叙事和舞美都很有战马范儿,跟科利奥兰纳斯一样善用几何美,星空那段儿确定无疑,多新鲜啊可不就是战马导演之一……信任的建立、打破和重建,在所谓正常人群中会煽情狗血吧,在特殊人群中却谨遵逻辑。大爱结尾:does it mean that i can do anything? 在理想与理性的边界上戛然而止。

9分钟前
  • Mumu
  • 力荐

舞台设计新颖,但剧情呈现不佳。

11分钟前
  • 至死罢休
  • 还行

过去看渣画质版本真很影响观剧体验啊,去广州大剧院看了高清,体会到情感冲击力要比一刷强很多。上半场Chris在拼火车,妈妈在一旁念信的段落,看到有点眼湿湿。下半场小男孩的伦敦大冒险永远是最爱的part,坐火车、坐地铁,有点想起那个当初在车站同样懵逼的自己哈哈。舞美极富想象力,luke演技炸了。

14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舞台设计和场面调度太精彩,细节不必说,宏观上把全部场景圈定在一个不变的封闭长方形内来表现自闭主题就已很有说服力。第一段无可挑剔;第二段转场显得太急失了节奏,略微歇斯底里;结尾解题让人会心一笑。狗起狗终,很圆满。对Luke Treadaway大改观,演活自闭症。

16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在北京看啦 真滴不错 和想象不太一样 但是还是想看luke小哥的版本

21分钟前
  • 艾梦游
  • 还行

狗狗总是那么让人欲罢不能

24分钟前
  • 木易
  • 推荐

果然是要看现场吗,看官摄觉得挺没意思的

25分钟前
  • J
  • 还行

ntlive放映版本太美妙了,最值得看得话剧没有之一,期待可以看现场版本。

27分钟前
  • 我是大壮
  • 力荐

看了个超高糊版演员是谁都看不出来,虽然表演效果不太受影响只是可惜了看不清舞美。上半场蛮有趣的,下半场内容有些重复,希望以后有机会看到现场或高清版的吧。

32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爱与成长

37分钟前
  • 赚钱最要紧
  • 力荐

真厉害,最近看的所有东西都在劝我别觉得小孩可爱。(本来也没几个可爱的……)

41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深夜小狗离奇事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准则 一般的常识只不过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相同准则 全程冷漠脸 就想问问坐在后面的精致少女 到底是什么让你一直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44分钟前
  • F
  • 较差

一部完全靠舞台和灯光设计撑起来的剧。为设计师们骄傲!

47分钟前
  • Ms.Uncertainty
  • 推荐

舞台设计场面这些都还不错啊,五星!

51分钟前
  • 豆友153586472
  • 力荐

挺棒的 舞台 表演 节奏。去年圣诞节买的票等了也有半年

52分钟前
  • P·S^Black
  • 推荐

还不错

55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还可以

57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越来越觉得现场舞台的表现形式更适合时间跨度小、单点探讨更深、情感爆发更强烈的故事。正面的例子是《柔软》、《天窗》、《杀戮》,反面例子是《深夜小狗离奇事件》以及《战马》。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上很难跟动画电影匹敌,现场参与如果又没有那么必要(对比摇滚乐队的现场演出),会显得缺乏吸引力。

59分钟前
  • Kirsten
  • 较差

我真没觉得多好看,如果是戏剧治疗这一方面我觉得还行,舞美挺好,剧情是真的拖沓

1小时前
  • 马三爷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