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曾经有一个祖国,她已梦一般逝去 “我曾经有一个祖国, 她是那样的美丽: 橡树挺拔茁壮,紫罗兰温柔妩媚。
她已梦一般逝去。
”——海涅《异国情思》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他的枪膛中一共射出七颗子弹,斐迪南大公夫妇当场毙命。
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这场政治阴谋让整个世界为之颤动,原本的欧洲局势早在萨拉热窝的炸弹袭击事件后便已剑拔弩张,这次更是一触即发,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十八个国家的十五亿人陷入战争炮火的噩梦,无数人丧失家园,被迫逃离祖国,踏上不归的旅程。
此后直至今日的将近一百年间,世界就被大大小小的战争阴霾所笼罩: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
正如太阳陷入了北极的地狱,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北欧神话中忙坏了的瓦尔基里女神,来往于弥漫硝烟的上空,不停指点着那些注定战死的人,将他们的亡灵带走。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匈牙利指挥家索尔蒂均因躲避战火逃往美国,更多不计其数的普通难民经历了艰难的逃亡,光是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的难民就已经达到了二百二十万。
电影人们从未停止过拍摄反思战争的影片,“西线无战事”、“细细的红线”、“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等,但是战争的脚步也从未因此而停滞不前。
继 1997年描写二战集中营的影片“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感动世界后,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罗伯托•贝尼尼又在2005年带来了一部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的电影“爱你如诗美丽”(The Tiger and the Snow)。
贝尼尼的电影从来都是在战争的绝境中寻找希望,无论是“美丽人生”中的父子之情还是“爱你如诗美丽”中至死不渝的爱情,他都展示给人们:哪怕到达世界的边缘,走到生于死的临界线,总有爱呼唤你,指引你走过艰险崎岖的道路,用它丰厚的羽翼保护你,用它温暖的炉火烘烤你冰冷的心灵。
让•雷诺饰演的诗人福阿德是阿拉伯诗人,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毅然从罗马回到祖国,回到他思念的美丽花园,找回埋藏在树阴底下的青春梦。
可是,他看到的只有满目苍夷,焚毁的房屋,化为瓦砾的街道和铁丝网后的黑洞洞的枪口。
福阿德坐在石头上看着河对岸的交战,天鹅绒蓝的夜空中星星点点的火光仿佛烟火般美丽,他的家乡在焚毁时的样子都是美丽的,把人心灵揉碎的美丽。
而他只能呆坐仰望,无力挽救这一切的陷落。
拯救一个国家不像救助一个濒死的人,去找甘油的原始制法,徒步去取药品就可以了。
他不是没有努力过,而是无能为力,他曾经如此深爱这个地方,那些回忆用难以想象地甜蜜撕裂他的心,如梦境一样悄然逝去。
他一无所有,战争夺去了他的家园和信仰,他的所有努力终究只是虚幻的泡影,像尘土中飞扬的纸屑微不足道。
没有人能评判他最后的选择——放弃生命。
当一个即将渴死的人,捧起的终究是一碗毒汁,他又怎么能不因绝望而崩溃呢?
面对战争,有人死于枪炮,有人死于疾病,有人死于饥饿,而有人则死于绝望。
对于福阿德这样一个踌躇满志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深幽的斯提克斯河(希腊神话中的冥河)会让他的心灵更好受些,那里尽是土地栽培他的痛苦与不幸,滋养死于战争的冤魂的哀鸣。
虽然电影总要告诉人们积极的生活,在恐惧中坚强,在绝望中成长,寻找爱的依靠。
但是,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无底黑洞,吞噬这些细微的烛火,我们总会看到那些熄灭在黑暗中的生命,此时,也只能默默祈祷,期望和平的晨曦驱散这些最坏的年代。
二、下雪天遇见老虎的时候,你会爱上我 “若她死了,这世界一切都完了 他们可以拿走一切,拆下星星,卷起天空 然后放上货车 也可熄灭我最爱的阳光 知道我为何那么喜欢阳光?
因为我爱在阳光底下的她。
” 比起“美丽人生”沉重的集中营生活,“爱你如诗美丽”则显得更加浪漫多情,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诗歌的优美旋律中,哪怕在战火纷飞的天空下,那歌声都从未中断。
有人曾问阿迪里奥,为何决定学习写诗?
他说,因为他想向别人描绘他所见到的刹那美景,让所有人都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心随着他的心一起为此跳跃,在自己的小天地为突如其来的惊喜而欢欣鼓舞。
他把那些稍纵即逝的繁花绚烂再次带入世界,用快乐表达幸福和悲伤,不惧怕痛苦的磨练,因为快乐都是经过痛苦才得来。
罗伯特•彭斯说,“无论我在何处徘徊,无论我在何处流浪,我永远爱着苏格兰高地的丘陵山冈”,我们听到他的离愁,他的心之所向;克瑞斯蒂娜•罗塞蒂说,“我的心像歌唱的鸟,它的巢是靠近水的嫩树枝。
我的心像一棵苹果树,累累的硕果压弯了枝桠”,我们看到她的爱来到她的身边,那颗心比得到世上的一切都快乐;博尔赫斯说,“记忆没有盖下它自己的币痕,可是有些事物会暂驻,可是有些事物会哀叹”,我们看到宁静午后他在图书馆的沉思,阳光下那些静止不动却又奔腾不息的思绪。
在这些感情中,爱情来得最为浓烈且具有倾覆性。
阿迪里奥说,爱情诗最为难写,得等到八十岁再写。
年轻的时候就要去恋爱,若无爱情,生命荒芜。
爱情是岩石缝中穿流的溪水,在暮色中撒下的那些哀伤渔网,它像潮汐般引退,又像露水般来临。
你把它洒在花丛中,刻在众多星辰中,它还是可以光彩夺目,吸引你的目光。
1983年,罗伯托•贝尼尼认识了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从此他的影片便只有一个女主角,她是他的毕生所爱。
他在生活中在银幕上一次次为同一个女人倾倒,为她心荡神驰,辗转反侧,用声音寻找她的耳朵,用步伐丈量她双眼抵达的国度。
他梦里都是她,总是那同一个梦,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对他倾诉衷肠。
他爱她,在梦里也爱她。
她没有惊世的美貌,却可以用一个眼神就停转阿迪里奥的星球。
他全然不会记得最初见到她的景象,就像每片雪花都会在阳光下融化,每一次遇见她,他都会重新爱上她。
他得目不转睛,亦步亦趋,必要时说些无伤大雅、轻易就被揭穿的谎言,没有适当的话题时便说“我爱你”。
阿迪里奥恨不得变成维多利亚的小布袋,任她用小针在他身上又戳又刺,仍然快乐地手舞足蹈。
他能轻易赢得女人的芳心,却总被维多利亚抛在身后,像只被遗弃的小狗紧追不舍。
当维多利亚被建筑物砸伤,医生都说她命不久矣,他却像个执著的孩子,追风筝的人,只要天空中还有一丝影子,一丝希望,他就拼命去争取。
他比划着告诉语言不通的诗人艾美尼治,乞求治病的良方,动情诉说着没有她,他的世界将不复存在,那样的深情连最遥远的星辰都会睁大双眼仔细凝视。
他为了她打劫商店,穿越沙漠,跳进雷区,关进监狱,同骆驼讲话。
在她身边丝毫没有死亡的阴影,全都是他喋喋不休的话语,滔滔不绝的爱情,蹩脚的笑话,用一点小道具便可以自娱自乐的时光。
维多利亚曾经拿起一本诗集戏言,如果在罗马下雪的时候遇见老虎,她便会爱上阿迪里奥。
问题是,有了阿迪里奥这种感天动地,痴狂执著的爱情,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对着这种男人,真的是忍无可忍,还得无可救药的爱上他。
聂鲁达说过,“生活中只有两样是不可缺少的:诗歌、爱情。
” 维多利亚有了阿迪里奥便一并拥有了这一切。
三、我热爱小鸟,爱那永不掉落的树叶 “我热爱小鸟,爱那永不掉落的树叶 我热爱鱼儿,也爱那蜿蜒盘行的蛇”——西奥多•罗特克《周而复始》 如果说卓别林的喜剧是从小人物的快乐中挖掘时代的辛酸,罗伯托•贝尼尼的喜剧便是从生活的逆境中寻找希望。
很难见到比他更加热爱生活的导演,并且不吝惜在镜头中释放自己的热情。
贝尼尼曾经说,“卓别林比其他演员更会运用他的屁股,在他的电影中,屁股是第一主角。
对于喜剧来说,屁股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
”在我的戛纳纪念册中,有几十年来走上那条红毯的明星面对镜头的顾盼生辉,唯独只有罗伯托•贝尼尼不顾形象的扑倒在地上,匍匐在当年的评审会主席马丁•西克塞斯的脚下,表达他获奖的狂喜,留给镜头一个屁股。
他爱雨后土里的泥鳅,他爱不会唱歌的小鸟,并且全身心的去爱,必要的时候用上胳膊,腿,屁股,还有大笑。
他的热情在无形中感染了无数看过他电影的人,人们总是满脸笑容和满足的离开电影院。
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曾经毫不掩饰的称赞贝尼尼是个天才。
法国凯撒奖颁奖的时候,连骄傲的法国人都会高兴地模仿他夸张的方式,冲上领奖台用四肢抱住舞台中间大大的奖杯,大喊着,“我是罗伯托•贝尼尼!
我爱你们!
” 贝尼尼的表演具有默片时代喜剧的夸张感,看惯了现代好莱坞恶搞喜剧的人也许会认为他做作,不理解他为何如此疯狂。
我想,想要理解贝尼尼的表演方式,得先了解他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角色的智慧绝不像憨豆先生的智商那般可怜,他们总是拥有某方面的才华,被才华灼伤了神经一般,任其他再简单的事情都一概做不好。
正如影片中的阿迪里奥,说起诗歌都可以让石头歌唱,让女人拜倒在他脚下,到了生活中,连走路都会跌倒,说话颠三倒四,永远不记得上一秒做了什么,连骆驼都跑来欺负他。
罗伯托•贝尼尼对于生活的热情既能让人捧腹,也能让人流泪。
笑是因为他在困境中还保持着孩童般玩闹单纯的性格,哭是因为无论环境如何摧毁它的意志,他都保留着对感情的真挚与执著。
很难看到他在影片中流泪,在“爱你如诗美丽”中,只有两次他的眼中闪现泪光。
一次是向艾美尼治诉说维多利亚是点燃他生命之火的阳光,一次是看到好友福阿德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创伤上吊自杀。
这两次都与生命,与爱有关。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也不过如此。
没有被子,可以躺在地上仰望蓝天;没有袜子,可以光着脚感受大地的脉动;但是如果没有爱情,没有对生活的热爱,这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正如影片结尾的各种所唱,你无法挽留春天的脚步。
但是有了贝尼尼的这种热爱,他便是春天。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592070/
像散文一样走马行空,为爱而生,一个诗人眼里的世界。
那里有战争,有暴动,却没有任何为此评价,只是诙谐幽默的为了挽救自己的爱人,想尽一切可以的办法。
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你想不到。
什么战争,什么无法触及,场景不断的切换着,却无法阻止他。
那个唯一和和平世界关联的手机,是那么的微妙。
电话的那一头,是日常琐事;这一头,却是每天的战火和混乱。
他一直自言自语的在解决问题,自娱自乐自己。
在经过一系列波折后,他不依不饶的说着自己是意大利人,即使所有人都不理睬他的嚷叫声。
他就这么一直歇斯底里的叫着。
目标很明确,完全不在乎这个世界看似存在的规则和秩序。
人们都说游戏规则,关键是,你是在遵循还是在创建属于自己的。
到最后,他见到他的竭尽全力挽救回来的爱人,却也只是淡淡的紧张的说自己就是消失了一段时间。
那刹那,我哭了。
人要有多少的勇气才能独自承受这一切,而面对心爱的人却只字不提,这是一颗怎么坚强的心。
一个字都不提,看到她好了,他可以完全不提及在外人看来多么神奇的事情。
他眼里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看到她好,他可以高兴到忘记那些千辛万苦的波折。
也只有在那天吻,那条项链的提示下,她懂了,可她也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望着他离去。
动人之处就在此刻,两个人,可以在波澜面前,静静的欣赏着此刻。
Questo tavolo sposterei,我将移走桌子finisco di bere lo champagne e me ne vado.饮光香槟 然后E i libri,还有书tu mi lasciarei andare,别阻止我non riterrei terra tiglio che un po troppo da poeta.不应放在地上 这样实在太不修边幅了C'e un tempo per ogni cosa,万物各有时序i peschi non fioriscono a dicembre.桃树不在年尾开花Questa parete e brutta,这绿色的墙很吓人io ho voglia di stare fra letto a abbraccia.我渴望被你拥抱的感觉Questo pavimento,这地板 ma non ce la faccio,但我不能e proprio da ufficio.太像办公室了Comunque,non so se andare via o se rimanere.我不肯定自己应该走抑或留Cosa faccio decidi tu...我该怎么办 你来决定decidi tu...你来决定大一的时候看还太嫩了,没发现其实这也是一首诗。
这部电影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看的最好看的电影。
虽然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但是这部电影中包含的元素如此丰富,让人不喜欢也难。
幽默、爱情、战争、美丽的城市背景、美丽的女人、超会演戏的Roberto Benigni、当然还有我最爱的Jean Reno!
教授阿蒂利奥对诗有着狂热的喜爱。
离了婚的他带着两个小女儿,每天都致力于让他的学生发现诗的美好。
近来,有一个梦境常常困扰着他,梦中他在教堂里迎娶一个女子。
直到他参加阿拉伯诗人福阿德的记者招待会,才终于在现实中见到了梦中正是自己命运中注定的另一半。
于是,这个诗人像迷恋诗歌一样,迷恋上了这个福阿德身边的文学研究员维多利亚。
但是,维多利亚对阿蒂利奥并无好感。
她随福阿德回到伊拉克,却不幸中在战火中受了重伤。
阿蒂利奥闻讯,不顾一切的奔往那个战火纷飞的国度,寻找心爱的维多利亚,为她疗伤让她苏醒。
曲折的旅途就像历险,然而心中有爱,一切都变得无惧。
电影里的爱情总是伴随着幸运,可现实往往比较残酷。
你一辈子深爱着的人,那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潜意识的人,和你之间的距离却比月亮还遥远。
你无从找寻她的踪迹,无法与她再产生任何故事,你也曾无数次幻想在多年以后,当她的孩子已长大,是否还有幸运你们偶然间遇到,到时你会怎样做。
是哭泣还是微笑,是平静还是惊诧,是脱口而出那沉淀多年的爱还是闭口不提。
男主角是幸运的,娶到了他的一生挚爱,有机会挽救并成功挽救了爱人的生命,并在战争中存活下来……我觉得女主角是否会再次爱上他已经不再是重点,重要的是他始终有机会也能够去爱她。
能够去爱自己爱的人已是足够幸运的事,无论她是否给予回报。
或许也只需要她在明白一切后那一个欣慰的微笑,就足以将天上的星星点亮。
我也宁愿自己暂时抛开现实,握住那份勇气,相信爱情依然是美好的,总好过什么都不相信吧。
可能我还应该继续等待。
也许这正是这部电影对于我的意义,让我能从这苦涩的灰暗世界里寻找一丝丝甜蜜和曙光。
有剧透。
豆瓣的剧情简介⋯⋯真让人orz,好处是一点没有剧透,坏处是⋯⋯如果你觉得那剧情写得对,那你就完全看错了。
一句话剧透:出轨离婚之后悔恨不迭并深爱前妻的男人寻求救赎。
出轨——Nancy说过,要像以前一样跟他睡觉,两个人曾有的爱情或者激情。
那情估计还是很深的,否则她怎么会有他家里的钥匙?
离婚——结尾时,Attilio说起自己无数次梦见与Vittoria结婚的情形,他说,如果你不愿意(再)嫁给我,也没关系,说明他们已经没有婚姻关系了。
悔恨不迭——他像个stalker一样到处跟踪着前妻,夜夜受同样梦境的折磨,被暗示说成年人梦境中重要的人都应是动物形状,他便马上梦见袋鼠样的Vittoria,无不显示出他心里无法回避的自我折磨;更不用说他面对Nancy重提旧日情时的懊恼神色,对他们一时激情的重新定性(我喜欢你,因为你喜欢我)。
深爱前妻——那些疯狂的诗句我们暂且不提,没有爱情,什么疯子会跑去海湾战争中的巴格达当炮灰?
什么疯子会说自己是医生、开着被炸烂的巴士、骑着淡定的骆驼、蹬着无法发动的电瓶车、求巫医一样的人炼甘油、跟阿拉伯人抢氧气瓶、一次次被抓进监狱也要尽一切办法拯救一个没生存希望了的人?
他满身挂着炸药一样的盐水瓶,把美国大兵都逗笑了,真人版扫雷,竟然活了下来,不能让Vittoria听见自己没有希望,走的时候一定要深吻额头,说ciao,Vittoria,Ciao⋯⋯即使对一个诗人,这也算是被爱冲昏头脑的疯狂之举吧。
寻求救赎——不能让她知道。
就让她以为那是一个神奇的意大利医生吧。
谁让那个洗澡、理发、穿新鞋的惊喜没能实现,她和他在原本神话般美丽却长满战争疮痍的巴格达擦身而过了呢?
做错了事的他,不能太多解释,不能太多奢求。
他说Nancy走了,他说自己想念女儿,他却不敢说我愿为了你出生入死,他不敢说自己对巴格达老诗人说过的话:“没有她,就没有阳光,为什么我爱阳光,因为她在阳光下那么美。
天空被席卷而走,鸟儿也不再歌唱,没有了她就没有地毯,圆柱,房屋,沙,风,青蛙,熟透的西瓜,冰雹,香料,蜂蜜,海,小胡瓜”。
但是他习惯了的那个吻,还有他颈上的金色项链,悄悄道破了他们之间的秘密。
受过伤害的女人不再相信。
连他们的女佣(?
)都清楚。
她说除非在罗马看见雪与老虎同时出现。
后来她在罗马看见雪与老虎同时出现。
你说,他们后来会不会有那个他穿着白色背心短裤她穿着头纱礼服和着Tom Waits的音乐诗结婚的事?
记得是大一的某一天,在网吧百无聊赖的我看到了这部电影,起初是抱着消磨时间的心态去点开的,没想到,竟会被它给深深迷住。
由贝贝托尼和他的妻子(对不起,我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组成的夫妻档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早期的《美丽人生》想必很多人都有看过,贝贝托尼携手爱妻,将《美丽人生》中的愉悦基调,却不失温情的风格很好地在这部电影中延续。
主人公阿迪里奥是一个意大利式的小男人,矮小的他啰嗦,活跃,像是一个上满了发条的玩具士兵,以诗为剑,捍卫他的爱情。
他深爱的妻子维多利亚早先同他分居,而他一直力图挽回曾有的浪漫和温馨,在各种场合接近她,跟踪她,还以他的幽默进行陌生人偶遇式的邂逅,我想,维多利亚离开他的理由应该是唯一的:懦弱。
其实随着电影的推进,我们会逐渐发现蕴含在这幅小小身躯下的勇敢和坚毅,在得知维多利亚于伊拉克遇难后,他穷极一切手段,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历经万难,最终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巴格达,见到了他昏迷的妻子。
他和他的诗人朋友福阿德(让雷诺饰),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巴格达,想尽了办法,最终调制甘油成功,挽救了因脑水肿濒临死亡的维多利亚。
虽然,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个喜剧,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却都和喜剧无关。
首屈一指的便是他在废墟般的巴格达郊区,找到了一辆废弃的巴士,瘦小的他驾驶着巴士,冒着冲天的炮火冲进了巴格达。
驾驶席上瘦弱的他颠簸着,目光坚毅,表情凝重,这个瞬间击中了我,他让观众们充分感受到了他此时的内心,那种为了一生挚爱可以赴汤蹈火的决心。
在找到伊拉克老医生的那一幕,语言不通的他,对老医生进行了一番告白,原文如下“艾治美尼,老友,替我弄些甘油。
你要做得到,否则她死定了。
若她死了,那么这世上的一切都完了,他们可拿走一切,拆下星星,卷起天空然后放上货车。
也可熄灭我最喜爱的阳光,知我为何那么喜欢阳光?
因为我爱在阳光底下的她。
一切都可拿走,地毯、圆柱、房屋、沙、风、青蛙、熟透的西瓜、冰雹、黄昏七时、五、六及七月、香料、蜜蜂、海、小胡瓜。。。
小胡瓜,艾美尼治。。
”随口可成诗的他或许不知道自己此刻在说些什么,他只是一个无助的人,却坚强地抱紧一切可能的希望,这爱之深刻,无不令人叹息感喟。
电影的结尾,当维多利亚得知了真相以后(在巴格达救她的其实是她的丈夫),在阳光下那无言的笑靥,便已经说明了全部。
爱人的笑容,这便是阿迪里奥所守护的,世上最美的东西。
愿天下有情人,美丽幸福。
电影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梦中情人就是男主孩子的母亲,男主在霍特的诗歌大会上见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立马追出去寻找她。
当男主见到她的时候,她说的话证明了这不是男主第一次跟踪他。
他们一起坐在那里吃饭,女主去了一趟厕所留下了眼泪,当时看觉得很奇怪,但现在看来或许是对过去故事的留恋。
我想男主或许得了失忆症,总是记不住自己车停的位置,就连在梦中也是如此;上课时突然忘记自己要说什么;但又有许多生活中的事他是记得的,因此就让我的推测不那么确定,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故事不够美丽,因此他选择了遗忘,用重逢塑造了另一个爱情故事,她就是她的梦中情人,他要弥补过去他们的故事中所有的不完满。
她告诉他 当雪和老虎在意大利相遇的时候,我才愿意嫁给你。
而后结局时马戏团出现了火灾,老虎、斑马在路上横行,女主开车走在路上,雨刷扫去了玻璃上的雪,马路中间出现一只老虎,世间所有的事都在为他们的爱开路。
我想如此疯狂的眷恋足以抵消一切,我相信他们爱的纯粹,我想不像许多人解读的那样他们之间出现了第三者。
兰斯跑到了男主家里准备和他共度良宵因为知道了他已经是独身的状态,而他们也曾在他没结婚之前有过一段愉悦的爱恋。
如果他们之间的婚姻曾有第三者,那么这样美丽的故事更像一种悔恨,女主最后绝美的笑容更像一种原谅,但我相信那是爱。
如果不是爱,怎能支撑在战争年代来到伊拉克,守在爱人身边,满世界跟人求助,希望能买到女主需要的药品,穿越沙漠、骑着骆驼,开着塞满了药品的摩托,身上绑着像炸弹一样的吊瓶~最后又在女主苏醒的时候不敢相见,因为自己没有手捧鲜花、没有漂亮的皮鞋……没有一切浪漫的因素。
男主是一个诗人,在他的心中诗就是一切,他上课时满怀激情的讲述足以让所有人知道他对诗的热情;诗是一切直到他遇见了女主,遇见了梦中的女孩,那个女孩将诗从他心中挤走,但又让他变成彻头彻尾的诗人,每一个字句都关于爱。
因为爱你我变成我,我会忘记一切,一次又一次的记不起车的位置,但我不会忘记你。
影片大概有三条线索:反战,爱情,信仰。
首先反战,在战争语境下,家国命运和个体之间的强弱联系,例如贝尼尼被美军押解在广场那几天一直高喊"i am a Italian",但并没什么用,依然被限制人生自由。
直到其中一个美军发现他就是那个骑着电单车给媳妇儿送药的诗人。
最终是诗人这个身份而不是意大利人,让他重获自由。
其次爱情,这条线我没太看明白,大概应该是贝尼尼在爱情中犯了错误,面对年轻的金发女教师动了凡心,妻子便和他离婚了,但贝尼尼每天梦里都要和发妻结一次婚,直到战争爆发,贝尼尼化身007直接杀到巴格达,用各种意大利式的solution-maker救活大脑进水且肿的贝嫂,然后深藏功名回到祖国。
最后信仰,"所有喜剧都有一个悲剧的内核",这话用在贝尼尼的《美丽人生》和《爱你如诗美丽》上都太恰当了:意大利人贝尼尼天性乐观浪漫,屋子里进了蝙蝠也好,说服老中医给贝嫂开药方也好,语言都不自觉出口成诗。
阿拉伯诗人霍特沉静,在战争中看不到希望便选择自杀。
一个是外界怎么变化我自己的信仰都不崩塌,一个是如果我相信的事情再无希望我便拂袖而去。
从这个角度讲,电影想要讲的命题挺宏大的,贝尼尼的野心恐怕也不止上面三个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与其意译为《爱你如诗美丽》,不如直译成《虎与雪》,这个梗所indicate的命题更宽泛一些。
贝尼尼和贝嫂的几部电影,人物弧光普遍不长,《爱你如诗美丽》和《美丽人生》中的他俩都是那样,贝尼尼长年不着调儿,但意大利男人的优点他都有并且是究极体。
贝嫂常年仙气十足,在集中营或者在战火下的病床上昏迷好几天都必须明眸皓齿妆容精致。
只是看完后我脑袋跟贝嫂一样都肿了,贝尼尼话佐料太密了并且全程说话必须手舞足蹈。
我想如果把意大利男人的手绑上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说话了?恐怕不会,你看贝尼尼和一只骆驼都能聊上十五分钟,那么这世界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儿呢?
一律问题不大!
前30分钟看的我想直接关掉 好在结尾部分还不错 但是故事讲的其实是有点漏洞的 意大利人都这么神神叨叨么?You can never hold back spring 最后曲子配上花园的画面真好听 但这种爱情美好的也就只能在梦里存在吧
片名应该是来自女主角的一句话:除非老虎和雪碰在一起,我才会答应跟你一起。
不是我的菜
我最讨厌的导演...
你你你为了爱情
老虎与雪2006.06.20DVD
知我为何那么喜欢阳光?因为我爱在阳光底下的她。
原来我这么讨厌聒噪的男人..
诗人不是蛇精病,还同时罹患多动症、话唠和面瘫等多种疾病的蛇精病。每个重要段落都太假了吧,巴格达,治病等。
到底有人看懂了嗎?不為了有默契而更似失憶地假裝不認識然後把故事重來一遍,取悅著謎底打開前都不知道有謎的觀眾,如果你在戰火中不顧生死地前來營救,大概曾有的背叛裂隙也會癒合。而人世間,許多道理仍是不懂。
阿迪里奥,阿迪里奥,我藉唱颂你的名字,打开天堂的门,求神恩赐,让你永远属于我,当你吻我,末日四骑士向前疾驰,当想起你的身体,不安而空虚,大地在我脚下裂开,你人格神圣,可登天界,你至善至美,你是沉醉于阳光下的向日葵,当你抬起眼睛,会令天空明亮,各位朋友,看大地如何像母亲般哺育着她最珍爱的孩子,我的至爱,激情能创造一切,像闪烁彗星,从我口中引发呼唤,我爱你,我想立即跟你做爱
抽的有点大,其实挺好看.
历险有点迷人........而已
在意大利看这片子觉得特亲切
我来是因为当你意识到你想要与一个人共度余生,我会想让你的余生越快开始越好
贝尼尼有点烦人了
什么垃圾片子,可惜不能给0颗星,滚吧……
你能为爱人做到什么地步,开着报废的巴士到战火前线,按着老大夫的原始药方调制甘油,在动乱中寻找氧气瓶,骑着电瓶车往返于封锁线。
意大利没有其他人拍电影了么?
课上看 困的昏迷 男主就像蚊子一样一直逼逼叨叨 人死都能被他念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