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爷刷到了一个好消息。
好到难以置信。
网传,从今年开始,中国内地要放开对恐怖题材的限制了!
所以,《中邪》能上映了吗?
所以,中式恐怖能在影视作品中真正复苏吗?
可以谋划蓝图,但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放开只是前提。
要想出好作品,还是得看创意,看执行。
正巧最近上线了一套恐怖短片集,国产恐怖片要进化,完全可以从它这里取经。
《伊藤润二狂热:日本恐怖故事》
伊藤润二,恐怖漫画大师。
他的作品,对世界各国的创作者都有影响。
还记得泰国爆款剧《禁忌女孩》吗?
那个打不坏、杀不死、满脸诡异笑容的娜诺,其形象来源,基本被认定是富江。
而《富江》系列,正是伊藤润二火遍世界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风格非常鲜明。
画风上,有的走现实路线,有的极尽张狂。
而且,他擅长将不同的元素拼贴到一起,从而达成新奇的、诡异的视觉效果。
故事上,脑洞大开、不拘一格。
欣赏他的作品,你会全程寒毛直竖。
说回《伊藤润二狂热:日本恐怖故事》(下简称《狂热》)。
这个短片集,共12集,它以“疯狂”为关键词,汇聚了伊藤润二20个出色的故事。
从漫画到动画,媒介有变化,质量也良莠不齐。
派爷一口气刷完全集,非常过瘾,并从中挑出了自己认为的佳作,分享给大家。
当然要先从富江开始。
在伊藤润二的作品中,富江的形象在不断变化。
比如《伊藤润二惊选集·富江》(2018)讲的是,富江遭遇校园霸凌,被同学们集体残杀,继而回来复仇的故事。
《禁忌女孩》完全借用了这个设定。
而在《狂热》里的《富江的照片》中,富江一改楚楚可怜和妖媚的样子,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故事的视角也变了。
主人公是富江的同学,泉泽。
她平时拿着偷拍的照片卖给其他同学,以此牟利。
她也暗恋着同学山崎。
富江呢,是风纪委员,专门规范同学们的行为举止。
而且,她还经常使唤身边的跟班,暴力“执法”。
转变的不仅是身份,还有手段。
她指使山崎把泉泽约出来,为自己拍照。
表面上,富江跟泉泽讨论自己的照片值多少钱,聊得不亦乐乎。
但实际上,她是在拖延时间,以制造与老师相遇的机会。
这小报告,打得是悄无声色。
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泉泽发现富江的照片非常诡异,其“双头造型”,简直就像是恶魔的化身。
为了报复富江,泉泽将照片打印了很多份,洒满了校园。
富江怒不可遏,决心要杀死泉泽。
就在谋杀的过程中,她突然长出了第二个头,相片上的显影竟然成为现实。
快点把长出的玩意除掉然后烧了它!
《富江的照片》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以受害者的视角呈现富江的邪恶一面,全程一波三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她自己。
并且,这部短片还体现出了《狂热》的特征:它会紧紧围绕一个道具或概念做文章。
比如这里的相机。
它展示出了校园里的粉圈经济。
也纪录下了恶魔诞生的全过程。
《墓碑镇》是同样的写法,不过故事更加紧张和充满悬念。
顾名思义,短片围绕着“墓碑”展开。
应泉的邀请,哥哥刚带着妹妹薰前往乡镇做客。
但在路上,刚因为看地图走神,不小心撞死了一个姑娘。
她的脸都肿了
他们六神无主。
尤其是刚,他想迅速逃离、抛尸。
但诡异的是,马路中央居然竖立着一块墓碑!
他们只能换路。
不过,前面更加奇怪,墓碑林立,星罗棋布。
没办法了,赶紧倒车吧。
没退几步就撞到了一个什么东西。
得,又是墓碑……
此时,有村民前来围观,他们并没有怪罪初来乍到的旅客,还好心地告诉兄妹俩墓碑遍地的原因。
村民们还建议刚取来千斤顶挪车。
这场戏的紧张感,比高启强打开上锁的柜子更甚。
到了这里,我们就领略到了墓碑镇的传统:人死在哪,墓碑就立在哪。
而且,墓碑还分大小。
比如小动物的就小些,人类的就大些。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墓碑的形成过程。
可不是请匠人打造,而是,消除逝者的怨念。
如果人走得没有遗憾,安息了,就会自然石化,长成墓碑……
死于非命的,就会化为孤魂野鬼,无“墓”可归。
他们的去处是哪里?
镇里那口无底的深井。
别看明长得明丽大方,随便说句话都挺吓人的。
我们试着让人们死在外面
对了,还记得那个被撞死的姑娘么?
不是别人,正是薰的妹妹。
兄妹两人回想起来大惊失色。
OK,难题就摆在眼前——要怎么毁尸灭迹?
无法安息的人,尸体不能自然石化,会不会畸形生长?
背着人命的凶手,能安心么?
派爷不剧透。
可以放一张截图,供大家想象。
在《狂热》里,派爷最喜欢的短片是《人头气球》。
它是概念最奇崛、节奏最利落、恐怖氛围最出彩的一部。
故事开篇就很阴森。
先来两段台词。
“我知道你没有食物,不开门你会饿死的!
”“我才不会上当!
”
“姐,快开门,我带食物来了!
我的脸快追上我了!
”
脸追人?!
故事,要从一个月以前开始说起。
歌手藤野辉美惨死,陈尸于自己公寓大楼外侧。
从种种迹象来看,她是自杀身亡。
顶流去世,引来了巨大的骚动。
粉丝们纷纷猜想他杀的可能性,或者自杀的内在原因。
其矛头,指向了辉美的男友白石。
你一直在批评她的演艺事业,对吧!
你让她痛苦不堪,把她逼死了!
反而,辉美的闺蜜森中和子还保持着理智与清醒,仗义出手。
但,白石却很自责,怀着愧疚之心。
二周以后,开始出现谣言:有人看到了辉美的鬼魂,是一个脖子以上的巨大脸庞。
森中说什么都不信,还去找白石求证。
但白石是这么回复的——它经常在我们家院子前飘浮
并且,白石还许诺,一旦鬼魂出现,就拉上森中共同见证!
无稽之谈?
一天深夜,森中接到白石电话,跑向约好的地点。
眼前的景象,震傻了她!
高!
能!
预!
警!
一只巨型的人头气球,漂浮于空中。
白石拼了命地哭诉,请求辉美原谅。
但紧接着,空中垂下绳索,将白石活活吊死。
更诡异的是。
绳索的上面,飘浮着和白石长相一模一样的巨型人头气球。
辉美似乎也原谅了死后的白石,两只气球在空中碰撞、激吻。
幽魂索命?
痴男怨女?
那就小瞧了伊藤润二。
森中跟同学们走在路上,抬头看天,高处不知飘浮着什么。
慢慢的,飞行物慢慢下降。
是人头气球!
而且,是人脸模样,跟四个姑娘完全对应。
它们飞速袭来,各自击杀,然后飞至高空。
击穿气球保命?
惊惧之下,幸存者请求其他人帮忙。
可后果是,对人头气球造成的任何伤害,都会以同样的形式,施加到拥有同一张脸的人类身上。
也就是说,面对人头气球,人类束手无策。
而且,这样的气球越来越多。
而人类的活路只有一条:躲在室内,再不出门。
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因为食物消耗殆尽后,只能等死。
于是,便出现了派爷再前面提到的那两段台词。
伊藤润二的作品好看在哪?
美学风格鲜明,而且脑洞大开。
他能够将一个创意或概念开发到尽,执行到底。
在这个过程中,恐怖感随之而来,并愈加猛烈。
这样的创作方式,非常值得学习。
在之前,我们基本认定,华语恐怖片的希望只能寄放于中国台湾。
宝岛佳作频出,远有《双瞳》《诡丝》,近有《红衣小女孩》《尸忆》《咒》。
台湾电影人也有意改编伊藤润二的漫画。
比如即将上线的《聪明镇》。
高!
能!
预!
警!
如果内地能放开对恐怖题材的限制。
那作为观众,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事实证明,一旦创作者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秀作品,2023开年上线的《中国奇谭》与《狂飙》都过了9分,就是明证。
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也能制作出类似《釜山行》《禁忌女孩》一样的全球性爆款。
我们也能培养出伊藤润二这样的文化名片。
——身体的异化伊藤设计恐惧的方法真的很常涉及人体的异化,死亡似乎都不是最核心的刺激或恐怖来源。
他很擅长利用非常特别且异样的方式无限接近死亡,或者说无限接近非肉体的身体,并制造不安,那才是最可怕的。
(狂掉san值)人物的身体变成气球,变成霉菌,融化成糖浆,石化成墓碑,变成头发,或被头发吞噬,变成一层一层的土。
这种危机可以是被外部世界吞噬(例如隧道的墙壁),但更常见的还是自身的异化。
人变成非人,而非死人。
恐惧便由此而来。
而有趣的是很多章节,就在这种异化中去讨论某种和恐惧或恶意背道而驰的内容,可以但不仅只是“静谧”或“爱”。
似乎它们能成为证明人物是人的一种存在。
从而使他们或观众不恐惧异化,并进一步生出一种悲凉的心情。
毕竟有情感,才是人与物的区别。
所以我更喜欢有这一层设计的几个故事,例如《人头气球》里的两颗气球头亲吻的场景,《睡魔的房间》里现实和梦境并行的可能,《墓碑镇》里悲剧性的剧情和墓碑在自然中的永存。
《藏书的幻影》更特别一些,它涉及一些精神层面的混乱,可能并不属于我们猜想的“身体异化的恐惧”,而是“身体消失的恐惧”。
设想如果一切只存在于书中,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身体的物质性才是被最彻底的剥夺了,而非由任何其他的物质替换了。
呜呜,好可怕。
——怪物女性此外,这二十个故事中有以下五个故事(《阁楼的长发》《恐怖层》《富江照片》《坏小孩》《耳语女》),对“怪物女性”的人物塑造着力。
其中,有的有很明显的厌女倾向,对女性生殖或母亲身份的“怪物化”,《恐怖层》尤为明显。
所以看这集真的很可怕,我看来,看到女性(母亲)形象能被这样描述,真是比扒了我的皮还要难受。
有什么比直视男性凝视更可怕的事吗?
有的对女性经历悲惨后怨恨心理情绪的“妖魔化”。
这就很狡猾,因为观众甚至会共情面对怪物的“受害者”,哪怕是像《阁楼的长发》中最后被夺去性命的渣男。
他好像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
(或也有人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为其开脱)但我们关注的是,一旦这个“怪物/妖魔”的女性形象被塑造了,女性受到的伤害和压迫就瞬间不重要了。
例如剧中女主常年累月迁就伴侣而丧失本我,却只换来被劈腿的后果。
并且还会被有心之人说是她心甘情愿,怪的了谁(进行道德绑架)。
所以当这份郁结的情绪让她变成“头发”,变成“怪物”后,她之前的经历瞬间变得不重要了,她只作为恐惧/威胁/不安的源头而存在。
在此之前观众也许还能为女主感到惋惜,但此时却只有恐惧。
这让最值得关注的结果,变成了万恶开端的原因。
太狡猾了。
然而,《坏小孩》对这层指鹿为马的技巧似乎不屑一顾,它里面的女性角色确实就是恶的源头。
她确实是罪有应得之人。
好,这么处理完全可以。
但这里面让人警觉的是,女性角色的经历或整个故事最令人感到惊悚和害怕的到底是什么的呢?
是她的罪有应得的后果吗?
她的下场吗?
好像不是。
女性的生殖能力和她的母亲身份才是这其中最可怕的,她甚至自己创造了报复自己的工具,她的生殖能力和母亲身份被当成算计她的工具,并且奏效了,她被永久地框在里面。
有点巧妙,可以和《恐怖层》对照着看,“最母亲的母亲”和“最不母亲的母亲”。
但生殖能力和母亲形象竟然可以成为设计恐惧的点,父亲形象怎么没看到被这样设计呢?
说白了女性作为被阉割的身体,就是男的真实恐惧的来源,但未必是女性的真实。
(反正我看着难受)要说这些个和女性有关的集数,我也许还是最喜欢《耳语女》这集。
和前作《伊藤润二惊选集》没啥区别啊喂,也可以说延续了前作的制作规格如果非说缺点优点的话,这部还真是优缺点都有优点是:恐怖指数增加了,尤其点名恐怖的叠层、人头气球和墓碑镇,这三个篇目选得好,就算放在动画里也很不错,而且增加了突脸吓人,并不是单纯画风诡异;cv阵容豪华了,和前作cv相比这部基本都是热门配音来做的;画质变好了,线条清晰可见,漫画里那种错综复杂的一团麻在动画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掉帧不严重了,有的地方甚至特别流畅,比如隧道怪谈那集,火车进出轨道喷的烟雾以及里面来去自如的鬼魂,和主角发生交集的时候帧数会突然提高,而且不止一倍缺点是:前作富江有三个故事,分别是第6集第一个故事和ova的2个故事,这里竟然只有一集是关于富江的;op音乐有点热血没精选集好听;富江在这部没有杀人;押切和双一在这部更加龙套了,他俩的故事戏份还不如配角多;好多故事都没头没尾,原作好歹会个合理性的结局,前作表扬漫长的离别和长梦,看完让人意犹未尽,这部我要点名批评坏小孩和卖冰淇淋的车子,后来怎么样没有交代清楚,突然戛然而止,这种情况我在藏书幻影里也出现过,藏书幻影就更全盘崩坏,连故事都没说清楚,别跟我说篇幅有限,前作篇幅和这部是一致的,人家也是一集两个故事,塞的很饱满;故事原创性也不够,全是照搬,并不像前作,尤其是十字路口美少年,就算白衣少年没出现也不影响观感,反而这部,尤其那个侵入者,里面的押切全程死鱼眼,一脸疲惫的样子,不像前作那么神秘,而且故事也不新,和前作押切怪谈里的怪屋子根本没区别,除了能看到平行宇宙的自己和怪物以外没别的故事;前作13集有26个故事,这部12集才只有20个,而且故事没前作的热门,好多标志角色没出来,比如十字路口美少年和蛞蝓少女这么一对比好像缺点更多了点,所以这部,拍的真不如前作
怪异六兄妹里面老大装作自己很努力工作,用降灵会召唤父母,45郎在降灵会吐了小麦粉假装灵质假装父亲夺了自己大哥的位置成为一家之主,后面被识破,真正父亲的魂在绿毛身上,不过没有伤到他们冰淇淋车这个孩子们舔冰淇淋后自己也会变成冰淇淋被别人舔人头气球这集精彩,先是女明星被吊死,后面就是女明星男友,再一步步发展成全东京,如果打破人头气球,人头本人会以同样的死法死掉,只能待在室内,一旦去室外就会被气球吊死,但同时死了的人也会哄骗室内的人开门。
长头发的千慧美杀掉渣男,看她头发带着头下楼梯这里的下楼方式好独特。
吉川刚在来墓碑镇的时候撞死人,刚好就是朋友的妹妹,墓碑镇里面的人会在死的地方盖坟墓,但是人碰到尸体,尸体无法石化通立碑,吉川他俩就把尸体扔到井里,但是吉川手被半石化的尸体划破,也变成墓碑。
由于父亲考古时受到诅咒,妹妹被车撞后脸皮都被撞没了,医生发现她的身体构造是一岁结一层皮,母亲后面犯病把妹妹的十多层脸皮给撕掉,变回2岁的脸,但是撕身体的时候发现身体的没有那种构造,器官直接裸露了。
母亲以为自己也是那种构造,撕自己脸皮时发现没有。
坏小孩里面女主欺负直哉,最后自己疯了,长大后又去欺负自己的孩子。
鬼巷女孩是真的坏,害死一堆小孩甚至还有自己的父亲,当她害租客下去看的时候发现绳子断了,天黑鬼出现她害怕的时候看着很解气。
人头雕像里面女孩被雕像骗进房间,本来都逃过两个雕像的追杀了,结果来十几个雕像抢两个头的逆天难度,真的惨。
双一纯坏种,母亲也是疯狂纵容他,他还诅咒他们哥哥姐姐,还好自己被电了,希望他早点被教育或者噶
和前作《伊藤润二惊选集》没啥区别啊喂,也可以说延续了前作的制作规格如果非说缺点优点的话,这部还真是优缺点都有优点是:恐怖指数增加了,尤其点名恐怖的叠层、人头气球和墓碑镇,这三个篇目选得好,就算放在动画里也很不错,而且增加了突脸吓人,并不是单纯画风诡异;cv阵容豪华了,和前作cv相比这部基本都是热门配音来做的;画质变好了,线条清晰可见,漫画里那种错综复杂的一团麻在动画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掉帧不严重了,有的地方甚至特别流畅,比如隧道怪谈那集,火车进出轨道喷的烟雾以及里面来去自如的鬼魂,和主角发生交集的时候帧数会突然提高,而且不止一倍缺点是:前作富江有三个故事,分别是第6集第一个故事和ova的2个故事,这里竟然只有一集是关于富江的;op音乐有点热血没精选集好听;富江在这部没有杀人;押切和双一在这部更加龙套了,他俩的故事戏份还不如配角多;好多故事都没头没尾,原作好歹会个合理性的结局,前作表扬漫长的离别和长梦,看完让人意犹未尽,这部我要点名批评坏小孩和卖冰淇淋的车子,后来怎么样没有交代清楚,突然戛然而止,这种情况我在藏书幻影里也出现过,藏书幻影就更全盘崩坏,连故事都没说清楚,别跟我说篇幅有限,前作篇幅和这部是一致的,人家也是一集两个故事,塞的很饱满;故事原创性也不够,全是照搬,并不像前作,尤其是十字路口美少年,就算白衣少年没出现也不影响观感,反而这部,尤其那个侵入者,里面的押切全程死鱼眼,一脸疲惫的样子,不像前作那么神秘,而且故事也不新,和前作押切怪谈里的怪屋子根本没区别,除了能看到平行宇宙的自己和怪物以外没别的故事;前作13集有26个故事,这部12集才只有20个,而且故事没前作的热门,好多标志角色没出来,比如十字路口美少年和蛞蝓少女这么一对比好像缺点更多了点,所以这部,拍的真不如前作
《坏小孩》,别说什么人性的恶了,我只看到女孩资源极其匮乏不被关注的一生。
环境恶劣影响更甚。
女孩从小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孤独、被排斥、被规训的环境。
她只能一个人寂寞地看着同龄男孩玩得不亦乐乎,为什么她身边没有同龄女孩?
为什么那些男的排斥她?
因为她一女的,男孩瞧不起她。
恶劣冷漠的环境催生人心底恶意。
小孩都喜欢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哪个小孩愿意跟话都不会说白痴一样比自己小的屁孩玩。
而她被大男孩们排斥,只能帮阿姨带这个看起来呆呆的弟弟。
压抑、孤独、愤怒全部发泄在这个弟弟身上。
多年以后,曾经张狂的女孩已经被规训成温柔女人,连衣服领子都带蝴蝶结。
她敢爱敢恨的本性还没消磨殆尽,遇到更喜欢的人,果断跟男友分手。
可惜现任是来报仇的。
他为什么能报仇?
还不是因为他资源丰富他有钱,而女孩不被社会接纳只能找个老公走进家庭。
不但不被社会接纳,还被原生家庭抛弃,就像小时候被大男孩们排斥一样,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
最后她就疯了。
开始折磨儿子。
《耳语者》,疯魔少女和苍白年长女人的女女互助。
其实有点温馨。
《藏书幻影》,患有精神疾病的intp。
《睡魔》,杀女案美化版。
《富江校园故事》,这里的富江,一如既往姬里姬气。
《墓碑》,非常凄美哀伤。
本来想给四星,看完了还是给五星吧,致敬一下。
一共12集,包括很多话小故事,质量也参差不齐。
1.怪异六兄妹,也是我第一次看伊藤润二,看完是又期待又失望。
2.隧道和冰激凌一般般。
3.人t气球很奇特,其实并不可怕,但是因为自己的想象力串联,有一个晚上小小的害怕了下,因为最后只剩下和子一个正常人,我很害怕类似的这种末日求生,还有那个什么抬头看月亮和不要看月亮的梗。
4.四道墙的房间和睡魔的房间。
这两集感觉自己的想象力比剧情更丰富,我以为会更刺激更反转一点的,结果只是双一的恶作剧和吃了麻里就完了,尤其是开始看见双一满嘴钉子和jiangshi眼圈,以为会搞点鬼神之类,后来了解之后才知道调皮鬼双一原来算是伊藤润二的经典IP。
5.押切和阁楼的头发。
一般般。
6.霉和藏书。
一般般。
7.墓碑镇,设定奇特剧情一般。
8.千层脸同理,设定奇特剧情一般,看到前面就知道后面的剧情。
不过我开始以为成美会嫉妒恨并幸灾乐祸丽美车祸。
漂到岸上的怪物一般。
9.富江的照片。
不知道咋说,谁让她是富江啊啊啊啊啊啊(又一个被富江迷惑的舔狗)(不是)10.迷宫一般。
坏小孩我他妈吹爆(仅指个人)这剧情不熟悉么各位,这不就是妥妥的知乎爽文么哈哈哈哈,算是短篇文里用烂的一个爆梗,比如什么被校园霸凌之后骗爱反斯哥德尔摩! ! !实话说看得我心潮澎湃当场就想提笔写一篇出来,这不妥妥的爱恨情仇大戏啊啊啊(当代网文写手卑微实录)而且直哉不是很帅么哈哈哈哈哈小时候可爱大了帅,还会一直跟着你叫欧内酱诶! ! !哈哈哈哈11.gui巷。
有点无聊但是的确爽。
因果轮回恶人有恶报,应该是妈妈刀了小忍吧,后面小忍自述时妈妈开始在切菜后来停下后来不见了,是她割断了绳子,不过主角实惨,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无t雕像还不错。
看开头俺以为雕像会是无头s体做成的呢,不过s体刀人抢头也算出乎意料,有点小惊喜。
雕像在无限流小说里也是比较常见的IP,可挖掘的点的确很多,试问谁看到一个雕像会动会刀人不害怕啊喂! ! !12.耳语女,我以为会更吓人一点,但是也不错,我感觉我就是早期的麻由美哈哈哈天天胡思乱想纠结浪费时间结果什么都做不成,甚至我都想要一个大神天天在我耳边告诉我该怎么做怎么走,带着我走上巅峰啊,谁让人生的路真的太他妈难走了啊,这故事有点像微恐版的棋魂哈哈哈(天赐我一个“褚嬴”吧! ! !)双一的猫,不想多说,讨厌死双一这个讨厌鬼了啊啊啊啊啊! ! !
伊藤润二的漫画,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更像是一场无解的迷梦。
入眼其中,躯体只能不断的徘徊,时而游荡着寻觅,时而下坠着无力,影影绰绰,找不到一丝依靠。
即便有人性、因果的加持,也很难抵挡梦魇的侵袭,余下,便是恍惚间一声叹息,麻木且无力……可惜,奈飞家的操作已将那个世界从怪诞、恐怖的氛围中脱离出来,变得平凡而规整……
EP1 降灵会 勉强还算温馨的故事??
EP2 隧道奇谈&美味冰淇淋 致命吸引,两个故事的结局都差不多EP3 人头气球 看的巨物恐惧症和密集恐惧症犯了,以及日本人有必要这么做社畜吗?
EP4 四道墙的房间&睡魔的房间 为什么感觉这么中二…EP5 侵入者&阁楼的长发 有点无趣EP6 霉&藏书幻影 有点喜欢,尤其第二个故事,精神崩坏的全过程,霉有点突兀的结束了EP7 墓碑镇 原地生成墓碑这个概念好有趣,故事很完整EP8 恐怖的重层 母亲的控制欲 飘到岸上的怪物 无趣EP9 富江的照片 可看,但是没有漫画来的刺激EP10 无尽的迷路 莫名其妙的邪教凝视 坏小孩 剧如其名,来自母亲的恶意EP11 鬼巷&无头雕刻 一般般EP12 耳语女 猜到剧情了 双一的宠物 鼻炎患者的噩梦最喜欢的前五故事排序 人头气球 墓碑镇 藏书幻影 降灵会 双一的宠物
伊藤润二作品改编的作品还是蛮多的,《漩涡》《富江》《鱼》《双一》……不管是短篇动画,还是动漫电影都有,真人作品漩涡和富江是我到现在都时常会闪现出的梦魇。
记得是在中学时,去书店本想找教辅资料,意外翻到了伊藤润二的《血玉树》。
是的,清楚记得就是这部作品打开了我后边陆续把他的作品都收集来“畅享”的旅途。
这个经历像极了这一代小孩突然发现《中国奇谭·鹅鹅鹅》的心情吧。
简单评价下19号刚出来的《狂热》吧。
1、光线太明亮了,我觉得本质上不是削弱了恐怖感,而是违和感。
明明是灵异惊悚动画,用的“千与千寻”版画风,不仅突兀,还很不自然。
也不是因为黑白色调更有恐怖感吧,其实“有色彩”不等于“不恐怖”,改编的真人作品《漩涡》和动漫电影《鱼》可以去看看,一样是让我毛骨悚然。
2、彩色动画自带的弊端,这一点有点主观。
相信对这部动画抱有期待的受众都是伊藤润二迷吧。
很多路人不习惯,接受不了这种类型的。
我记得我翻看伊藤润二漫画时,不仅会被里边触目惊心的画面“惊喜”吸引到,其实还有(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祟)漫画书特有的一股腐臭味,像是《寒气》透出书皮散发出来了。
整体恐怖:⭐⭐可以推荐给批评《鹅鹅鹅》的家长们看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挺浪费时间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草莓酒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