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不代表什么,这年头水军、排档、宣传都决定票房。
泰囧票房这么高,能入流吗?
当然,本片也不能入流,毕竟暴力犯罪动作类来说,入流的几率比剧情类低些。
在电影院和5位朋友看敢死队4,其实我是想看猩球崛起的,因为1看得很不错,但朋友想看,结果我半路上没差点看睡着,也许是自己也太累了,但剧情桥断和那几张老脸、新小鲜肉,真的吸引不了哥了,那些破事猜都能猜到个大概了,所以真没激情。
反而这部破坏者,悬疑重一些,射击爆破画面虽然没有敢那么宏大,但至少真实多了,比较能入剧情。
有人喷这分队成员的装扮、脏话、行为你们太熟悉了,但整体而言美国犯罪风不就是这样吗,重点是别忘了,这个一支特别小组,政府只能管阿诺的,其它成员不是正式警察,他们需要卧底深入毒窝,所以语言、形象、性格,不就是要这样吗,然后你要人家穿上制服,做梦都喊:“放抵枪,我是差人“!
拜托,喷这些我真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满足您,要不您自己去拍部给我们看吧。
对于脏款的失踪,留下一枚长弹壳,悬疑重重,虽然有几个镜头都对阿诺做特写,但我依然不敢轻易怀疑是谁拿走了钱,而成员们因为钱也不再相互信任,但阿诺仍用自己的老命重建队友之间的感情与信任,但最后他也无力回天。
队员简短的描述,撕开了老男人最深伤疤,让我也稍有震撼到,这个老头他经历这么残酷的事,那他到底还是不是坏人,他到底想干嘛?
总之疑点不很多,但还是有让你猜不到的地方,枪战真实感强,对信任、复仇的内心描述也有,整体看完还是感觉不错的,开饭了,不跟你们扯了,反正在喷子眼中,这部是坨屎,让你们看完不掏钱的屎。
虎头蛇尾的感觉,开篇暴力,火星四溅,后来就萎了。
州长是不是岁数大,身高缩水了。
身材也差了,比敢死队里稍微好点。
肌肉也没了,一道道的皱纹。
但是依然吊个雪茄,干着火爆的事情。
剧情总是觉得似曾相识,过度强调了这个小队的存在。
其他用其他手法,也完全可以描绘这个队伍是特别的。
洗钱,这个永远曾在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金钱是大爷,有钱能使鬼推磨,完全正确。
每个人的心理都不同,要琢磨透一个人,那得是什么节奏。
因为老婆的死,约翰拿走了本是脏钱的一千万。
但是队友却互相怀疑,互相杀戮。
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手法残忍,最后就剩州长一个人的时候,他终于说出了实情。
于是,他独自去到墨西哥,干掉了仇人。
坐下来,喝一杯酒,叹一口气,无非是想说,“唉,老了,干不动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消磨时光,喜欢欧美动作片的,还是可以一看的。
难道,还不给快70岁的前州长个面子嘛。
文 / 赤叶青枫 不知不觉,阿诺·斯瓦辛格已经68岁高龄,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其对电影的热情。
这位曾经的健美冠军、动作巨星在7年的州长任期结束后,选择继续投身到电影事业中,接连接拍了多部动作电影。
虽然难免会让人感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是我们的州长大人却一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仅宝刀未老,还用一种另类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动作片的困局。
除了仍旧激烈火爆的动作场面,在其动作片中勇于探索尝试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而其最新力作《破坏者》则是这种全新尝试的产物。
如果说阿诺的出山之作《背水一战》保持了其过往作品的一贯风格,那么《金蝉脱壳》则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玩起了“大块头有大智慧”,阿诺与史泰龙两位动作巨星联手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智商的越狱游戏,而在《破坏者》中,则集合了《背水一战》和《金蝉脱壳》各自的优点,成功的打造了一部动作与悬疑共存的新型动作片。
在片中,阿诺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非黑即白,复杂的人性在其饰演的John身上表露无遗,一方面,John是无往不利智勇双全的缉毒队长,另一方面,他内心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
这样的人物设定在阿诺之前的角色中是前所未有的,当惯了大英雄的阿诺这次放下自己的英雄情结,用更加接近真实的方式当了一回反英雄似的小人物,将John这个角色的老谋深算表现的入木三分,也不禁让人感叹虽然英雄也有迟暮的时候,但影片创新的表现手法让其焕发出别样的魅力,传统中不乏新意,既满足了其铁杆粉丝的视听需求,又为阿诺的成功转型铺平了道路。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变化是,影片的主要情节不再是阿诺单刀闯关火力全开,而是通过一次次群体事件制造悬念,除了阿诺饰演的硬汉队长John,这群最不像警察的警察队伍也让人印象深刻:满口脏话,暴戾、酗酒和鬼混一个都不能少,每个人物笔墨不多却个性鲜明,而随着成员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背后隐藏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没想到最终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着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本片的导演大卫·阿耶一直以来都以对警界故事细腻真实的表现著称,其创作的《训练日》、《警戒结束》等多部警界题材的电影广受好评,而他最被国内观众熟知的自然要属去年由当红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二战题材影片《狂怒》了,他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矛盾共同体,然而正是这种设定将明确的现实主题从浅显的表象中抽丝剥茧出来,此次的《破坏者》亦是如此。
不仅延续了其现实暴力美学风格,与阿诺的合作使得《破坏者》在保持其一贯高水准的同时又多了一种末日英雄似的悲壮色彩。
影片的最后,当阿诺饰演的John大战一场后,虽然身上负伤,却仍然从容的点燃了一根雪茄,喝着烈酒,一副快意恩仇的得意模样,仿佛那个让人熟悉的银幕硬汉又回来了。
英雄虽已迟暮,却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成功破局,故而很值得我们对其再一次重新定义。
剧情就不说了,你调戏观众,可是观众愿意为老施买票,我没办法,我也是如此。
问题是你稍微用心点好不好呢?
第一,拜托找点好看的养眼的演员好不好?
给老施配的演出伙伴整个一群混黑社会都不合格的人,尤其女性,2个主要女性都是可以当人祖母的级别了,偏偏又没有海伦·米伦在赤焰战场里那种能吸引人的风韵和演技,粗糙的不得了。
是我审美观有问题?
第二,把美国缉毒署弄得如此不堪以至于网罗一些混混当卧底,并且没钱招人当特警执行,还要卧底们同时出演执行者,有啥好处?
第三,老施黑下那1000万真没看出啥必然,以他们的能力,随便就能去把自己妻子儿子的仇报了,偏偏弄出许多噱头来绕圈子,胶片不花钱的啊?
第四,第一次老施看妻子被虐录像,痛苦流露,我们知道他苦大仇深,好了,第n次再看,我就怀疑:他是不是虐待狂啊?
看这种录像上瘾了,不停看看来满足?
甚至,他就是虐待妻子的幕后黑手?
第五,电影里数次提到的集团和厄瓜多尔特种兵,极度的显示他们就是幕后黑手,而且主角们想和他们斗,如蚍蜉撼树,可是,可是,我真TMD竟然没看到他们有任何威力。
再说了,世界上特种兵排名我看多了,啥时候有厄瓜多尔的事了?
第六,CQB从头到尾,没别的战术运用,莫非军事技术支持人员只会这一种?
第n点,……我不想八了,只求编剧们,再让老施他们这一代人当主角,还是回归他们的本色好不好?别悬疑啊恐怖啊番茄汁啊一起上了,他们真的还是适合那种敌虽千万,我毅然无回,杀个惊天动地,拼个海阔天空,痛苦,是前行的动力,折磨,是暂时的休息,有真情,自在无言里,好汉子,总在风雨中。
和2个同事一块儿去看的,本来在纠结是看万物生长还是看破坏者,后来崇洋媚外选择了美国片。
进了影厅,座位没坐满。
看不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人中途离场。
就我个人来说,影片剧情还可以。
但是为什么画面非要整的这么阴暗,这么压抑,为什么警察看上去非要那么流氓,那么暴力,那么恐怖。
最糟糕的是,快5月了,影厅还不开空调,空气真的很闷啊,呼吸很压抑啊。
再加上本人还穿着秋衣秋裤,简直要出汗了,成龙国际影城你们确定这个季节没开暖气,对吧?
要出汗的焦躁和大屏上的血腥加到一起,简直要被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只好离场吃个冰棍透透气。
所以那些想去看这个影片的朋友,提前考虑下影院是不是开了空调,考虑下你是不是穿的足够清爽,否则的话闷热的环境真的不适合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没太多可以说的,直入主题吧。
看过预告之后,觉得电影不怎么的,没吸引人的地方,但斯瓦辛格主演的话,怎么也得要看一看的嘛。
实际上也是这样,悬念还可以,但整体的节奏很慢很慢,枪战也颇为无聊,只有不大好笑的笑话和各种黄段子充斥着整部电影。
另外电影是严重的儿童不宜,血腥场面比《犯罪现场》还要不加掩饰。
最后一场枪战也是比较无语...总体评分:2.7/5.0娱乐指数:1.5/5.0(评分修正,原1.7)票房表现:成本3500万,北美首周527万,相当的差。
连海外票房也只有700万,最终全球票房1750万。
不是说人们不给州长面子,而是拍得实在不好……斯瓦辛格早餐就是芹菜沙拉+罐头么,能天天吃罐头真是幸福啊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影视作品里,美国人吃吐司,吃一下,然后把剩下的保鲜膜一包就放回去了。
喝牛奶,直接拿起来就喝了。
最后飙车战,连警察都没个...就两派人在路上突突突...斯瓦辛格在电影里把自己的政坛照片贴出来了
(文/小义大道)随着“敢死队”系列电影的火爆,好莱坞的老牌硬汉们又迎来了第二春,无论是布鲁斯威利斯还是史泰龙,自然也包括州长斯瓦辛格。
于是终结者也卷土重来,只是这次他扮演的已经成了“破坏者”。
何谓破坏者,从电影中不难看出,他们就是缉毒局的探路先锋清道夫,做得是最危险的工作。
而刀尖上舔血的生活,自然而然的让这些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了扭曲。
老子干的是最危险的工作,招毒贩恨不说一不小心还容易把自己和家人的命赔进去,最主要的是钱也不多赚一分,这种不平衡的心理逐渐滋长,最终因为施瓦辛格的家人被害演变成了一场黑吃黑——破坏者小队将毒贩的赃款付之一炬,但却为自己偷偷藏进了下水道1000万,而正是这一千万毒资,引发了一场队员相继殒命的血案。
其实,熟悉港片的观众对这种警察“黑吃黑”的桥段并不陌生。
那些吞了黑钱的警察最终肯定没有好下场。
不是被自己人盯上,就是被黑道盯上,最终难逃被黑道利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的结局。
而在《破坏者》中,其实与港片的桥段毫无二致,区别不过是故事中的惨案设置的更加鲜血淋淋令人作呕罢了。
原本,破坏者小队准备将私藏的千万毒资分掉,但是藏匿毒资的地点却不慎暴露,赃款不翼而飞,而缉毒局本身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也发现赃款少了1000万,因此怀疑到了破坏者小队的头上,但因为破坏者小队也没有拿到钱,所以大家一致矢口否认,内忧外患,队员之间也萌发了不信任,随着队友一个个惨死,究竟是自己人还是危地马拉的雇佣军所为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而真相的浮出水面,也与较真又认真的联邦女探员加入密不可分,正是她的不懈坚持,让真正的凶手无处可藏。
然而事实的真相总是残忍的,真凶未必是真凶,真正的罪魁恰是人人都想不到的那个人。
电影通过一次黑吃黑的血案看清楚了每个人身上的自私。
而大公无私的联邦女探员在片中变得难能可贵,通过她的执着和阳光,照射出了其他人的阴暗与丑恶,将电影的内涵上升到了人性探讨的高度。
应该说,整个电影在故事上丝丝入扣,情节紧张,悬念重重,演员的表演也相当精彩到位,尤其是展现的每个人的贪婪和欲望,都入木三分。
再加上施瓦辛格和萨姆沃辛顿压阵,称得上是硬汉电影的又一力作。
(文章剧透)今天大陆首映,冲着阿诺 斯瓦辛格和 《终结者》类似的名字,看了《破坏者》。
出门前,大概了解了豆瓣的剧情简介,看了一眼低分,觉得有待考证。
结果我的给分也就2星。
窃认为结构有缺陷,剧情时间比例不对称。
导演可能想设置悬疑,结果导致了无逻辑。
影片80%时间写一个团队因为1000万美元不翼而飞而受到调查,一开始众志成城矢口否认,接着因为几个队员死亡,而开始心里动摇,再接着是“内鬼”浮现,队员最终全都丧命。
另外20%,则是女主角被男主吸引最终短暂地意乱情迷,结果是被利用的始乱终弃。
那么作为全片悬念设计的钱呢?
最终还是主角拿了,目的是为了收买墨西哥警官。
看到这里,影片时间已经过去95%,似乎逻辑可以自洽了。
可是问题是,作为团队的领袖,为什么要用出卖所有人的方式独吞1000万,从而“破坏”这个曾经相互信赖的团队?
最终导致所有人的覆灭。
这恰恰是逻辑难以自洽的地方,作为所有人都无比尊敬的领袖,完全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队员,而队员也希望“让他高兴”,或者甫一开始就可以在桌上多拿点钱解决问题。
影片结构和时间配比的失调,加上整体悬疑的无味,追逐射击镜头的无亮点,使得本片只能背负低分。
故事围绕不翼而飞的一千万美金展开,讲述施瓦辛格不断损失队友,寻找幕后黑手的故事。
如果你看到施瓦辛格的名字,就以为这是一部类似敢死队或者终结者,旨在枪战和爆炸中不断刺激你的肾上腺素的电影,那你就错了。
这部电影 侧重了剧情和悬疑,明显加大了剧本的推敲,让你在观影之余不断猜测谁才是幕后的黑手。
但是前半部有点让人不知所云,而真相又来的有些突然,复仇的戏码太过简单了,不过不得不要称赞下最后施瓦辛格横扫一切后,看了眼自己的伤口,坐下饮酒的镜头还是挺酷的。
如今的施瓦辛格也不能称大叔,而叫大爷更合适些。
虽说男人越老越有味道,但是像施瓦辛格这样的硬汉,或许之前给人的印象太过深刻,如今满脸沧桑,还是让人有些唏嘘不已。
这部电影称不上是好莱坞的大制作,动作场面一般,但还是挺血腥的。
演员阵容除了施瓦辛格,没有我们熟知的面孔。
如果说速七消费的是保罗沃克,那么破坏者靠的就是施瓦辛格了。
在速七的风头下很难说能有多少票房收入,但是在这个档期中,还没有同类型的影片相竞争,更适合男性观众们观看。
施瓦辛格,一个被我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膜拜为神级硬汉的人物,此番带着一群莽汉打女重磅回归。
尽管老爷子的身手没了当年的矫健,但是依旧神采斐然,带着这只脏话连篇、酗酒打架、天不怕地不怕的“坏小子”缉毒小队,酷出了动作犯罪电影的新境界。
影片讲述了施瓦辛格饰演的缉毒小队“破坏者”队长,带着他的坏小子军团勇闯臭名昭著的贩毒团伙奥加尔萨联盟的据点,并且duangduang的来了个一锅端。
但是现场丢失的1000万美元让所有“破坏者”成员接受了上级调查,紧接着成员们一个个接连惨死,整件事情背后令人难以置信的黑幕慢慢呈现眼前……影片在以往的犯罪动作上加入了不少惊悚元素,这与影片改编自著名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不无关系。
《破坏者》改编自阿加莎的著名悬疑推理小说《无人生还》,大师的作品自然不同凡响,而影片的完成度也很高,并且加入了大量的枪战、爆破场面,在很好的带动观众为剧情紧张的同时,做到了肾上腺素急剧飙升的感官刺激。
除了影片故事本身棒棒哒,《破坏者》的主创阵容亦空前强大、毫不将就。
导演大卫•阿耶最近的一部作品,讲述二战坦克大战的《狂怒》,就收获了压倒性的一片赞誉,在我国上映时也收获了不俗的票房,皮特更是帅的史无前例……扯远了,《破坏者》还有一个编剧大咖史奇普‧伍兹,这位仁兄以《剑鱼行动》、《杀手47》、《天龙特工队》等劲爆酸爽的动作大片闻名,这次在破坏者中还加入了略带血腥的cult场面,令人闻到了一股A级制作的B级片味道,够大胆亦够生猛!
当然,看这部片子,相信更多地人跟我一样,是冲着老爷子施瓦辛格来的。
老话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话在68岁高龄的老爷子身上就是笑话,最后一场戏中,一个人手拿左轮单挑一个酒吧的二三十号黑帮分子,雄纠纠气昂昂的团灭对手,脸上一副“今天我就要灭了你,谁说话都不行!
”的霸气,最后受了抢手依旧岿然不动,拿起酒杯,点根雪茄,老爷子的潇洒真的是已臻化境,分分钟让人想生小肌肉棒子!
就是这样一只,比“敢死队”还要生猛的队伍,在血腥中透着一丝温情,在暴力中带着一顶光环,犹如一杯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挺好看的啊,分数也太低了吧,打发时间看看蛮好。
大概是我第一次打两分的电影。。。。这是我在电影院看过的最烂的片子。结束后只记得“donde esta?dime dime"了。。。
结束的太草率了吧ԅ(¯﹃¯ԅ)
完全找不到感觉啊!
最后一幕。
阿诺的片子居然有我没看过的。
本来挺大片气质的,结果被这糙剧情全毁了,而且每个人物都尼玛各种毁形象。
拜拜托,起码让前州长去演一个离休多年的DEA特工,也不至于让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如此容易出戏。
老施现在好老啊
实在太难看!
写实杀戮
内容太空洞了
好看。
難得是有劇情推進又不會十分混亂,是一部認真制作的西片!
手提摄影,自然光,监视镜头,适合多来几场枪战,而不是花在文戏身上玩悬念,铺成悬念的段落做得还行,但是收得太仓促,没有好好挖掘人物使得动机显得没什么说服力。阿诺老得让人不忍直视了,编剧还给安排了一场极其蹩脚的感情戏。
我操我操我操!
这片挺好看的呀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施瓦辛格带领的黑化敢死队 写实杀戮 女主角出彩 但我看完才知道里面还有lost的sawyer 真没认出来。。。
其实剧情本身还有点意思,但是感觉拍摄没有把握好,没能让观众感受到那种剧情转折
基本没看出来阿婆小说的影子。为最后的州长暴走模式全开加一星。
很血腥 有计谋有动作的复仇片适合我的胃口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