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百花,A Hundred Flowers

主演:菅田将晖,原田美枝子,长泽雅美,永濑正敏,北村有起哉,冈山天音,河合优实,长塚圭史,板谷由夏,神野三铃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2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剧照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2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3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4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5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6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3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4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5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6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7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8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19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 NO.20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剧情介绍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儿时被母亲抛弃的葛西泉(菅田将晖 饰)不得不放下心结,照顾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妈妈(原田美枝子 饰)。妈妈逐渐失忆,却经常奇怪地要求泉和妻子(长泽雅美 饰)带自己去看“半朵烟花”。随着妈妈的一次又一次走失,泉被抛弃压抑已久的情绪失控,母子矛盾彻底爆发。在妈妈生命最后的这段日子,泉最终发现了妈妈尘封许久的秘密…… 影片改编自川村元气同名原著小说,荣获第70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天若有情2怒江之战烧肉龙脉冲第一季李天腾与赵小宝穆勒老师必须离开人生马戏团放纵狂欢212莲花疯狂教授生物课第二季留住心醉一首歌银翼杀手2049大圣无双恋恋红尘激情圣周我的魔姬女友星灵之末日异能探险记走出尘埃苗山花台风家族狩猎灵魂八月来风蒙娜丽莎的微笑车泊-杀人与浪漫之夜藏爱无敌当家3首席执行官牛排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长篇影评

 1 ) 母职“神圣化”的祛魅

菅田将晖X原田美枝子X长泽雅美《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原作小说:百花)本片直面对母职“神圣化”的祛魅,聚焦是一位曾为追求爱情,遗弃过年幼孩子一整年的“失职”母亲。

儿子厌恶母亲对母职曾经的背叛,在翻开妈妈爱情日记时,会生理性的剧烈呕吐。

在母亲患病后的遗失记忆后,开启反过来抛弃她的过程。

女性在成为“妈妈”前,先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对一个女人,母职的过度讴歌,有时是一种绑架,赞美会成为一项体制性的胁迫。

当结尾半朵烟花🎆绽放时,儿子明白在时间中淡忘亲情的,到底是谁?

长泽雅美在片中饰演一个人美心善的怀孕妻子,用她的方式极力弥合丈夫和婆婆的裂痕,戏份不多。

名制作人川村元气,凭借本片拿下第70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今年北影节上也是一票难求。

有欣赏价值的小众日式艺术电影,如果你不想与你妈妈就伦理和社会层面展开深度讨论,并不推荐母亲节,带自己妈妈去看。

 2 ) 妈妈的欲望一直存在,但她说“我不后悔”

母亲节跟妈妈一起看电影,结果在映影片一水儿6分,简介看上去也很像烂片,挑了一个最不烂片的来看,虽然评分极低,但是看完超出预期。

讲的是儿子因为童年被母亲抛弃而怨恨,但在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症后,跟母亲达成和解的故事。

因为抛弃儿子的原因是母亲跟有妇之夫同居,所以热评上有“三观不正“,”令人作呕“的评价。

我的理解不太一样,我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并不聪明的女人在亲情和爱情欲望冲突间的摇摆。

从母亲的角度,她是浪漫的人,她爱弹钢琴,以此为职业,每天买花,写日记,养金鱼。

在雨天被一位男教授敲开家门,他想弹的曲子正好是自己最爱的那一首,多么能打动母亲的浪漫相识缘由。

在日常的弹琴教学中,她渐渐喜欢上了他,希望跟他在一起,尽管他是一个有妇之夫。

从儿子的台词:”我生下来就没有了父亲“,父亲角色从未出场,甚至没有父亲合照,可以推断父亲和丈夫的角色在家庭中一直缺失着,可能他已身亡或者早就离婚,甚至未婚生子。

那母亲是不是已经忍受了长时间情感上的孤独?

另一个细节是,摆在她床头的鱼缸里,金鱼一直是一对,似乎也隐喻着母亲一直想要有来自另一半的依靠。

总的来看,母亲并不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

她一直都体贴敏感,甚至晚年和儿子的相处都小心翼翼,偶尔会试探性想靠在成年儿子的肩头,跟儿子拥抱,但都被儿子躲开。

不难想象,她作为一个心理并不强大且缺爱的人,当情人出现时,她不顾一切,甚至放下儿子,跟情人同居的动机。

她的女性朋友跟她聊天时吐露的心声,也与此互为补充。

朋友说:”我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但是我只能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远远地看他一眼“。

母亲问:”你不离婚,跟他在一起吗?

”。

朋友说:“不行,我有孩子。

”这句话也展示了世俗意义上的母职惩罚,有了喜欢的人,哪怕离婚在一起都不行,只是因为孩子。

更何况母亲喜欢上的还是一个有妇之夫,情理都不容。

但是母亲没有放弃,似乎是因为孤单了很久,她坚定地”抛弃“了孩子,随着情人去了另一个城市,对外宣称这是她的丈夫,跟他同居了整整一年。

直到,一场大地震。

一开始,她从睡梦中苏醒喊的是情人的名字,急忙给他打电话。

但随着她走出门,看到整个城市变成一滩废墟,断壁残垣中,她行走了很久,最后呼喊出的是儿子的名字。

在大自然骇人破坏力的考验下,爱情最后让位给了亲情。

母亲回来了,带着被唤醒的责任一起,抚养孩子,继续当一个母亲,而不是一个爱人。

我觉得母亲这个角色很可怜,她爱情人,但是情人明显是一个不负责任而并不深爱她的男人,有家室却勾搭另一个有孩子的女人,也很少见他流露出的爱护。

他就是爱情的镜中花,水中月,一戳就碎的美丽泡沫(这男人也不好看)。

而她也爱孩子,但儿子因为她追爱的私奔对她冷淡,怨恨了后半辈子,让她度过了更加孤独的晚年。

理智上看,这是一场注定悲剧的爱情,还让她失去了唯一纯粹的亲情。

但,在她跟儿媳妇对话的时候,她说:”我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泉(儿子)的原谅了“,下一句她说”但是我不后悔。

“整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就在于此。

这是一个一直礼貌体贴,浪漫但卑躬屈膝,没有存在感的母亲。

但是那场不负责任的私奔,似乎是唯一一段让她鼓足抛弃一切的勇气,活出自我的时光。

在那一年中,她不再扮演一个母亲,不再承担母职,而是作为一个”女人“而活着。

甚至我想,情人是哪个男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感受到来自于爱情,被爱着的感觉。

她坚定地珍惜和肯定这一年,尽管她知道这是儿子的怨恨之源。

我在这里看到了母亲作为女人的欲望,而不是一个被口口称赞的圣人一般的母亲。

在那个废墟中的长镜头,走过了一片断壁残垣,她喊出”泉(儿子名字)“的那一刹那,她那30岁的年轻美丽的花儿般的容颜,一下子凋零成了70岁满脸皱纹的脸。

年轻到老年的直观对比让人措手不及。

似乎这也隐喻着,母亲的青春从那一瞬间已经结束了。

我厌恶任何形式上的出轨,但电影里,我更愤怒那个”勾引“母亲的毫无责任可言的男人。

我惋惜母亲爱错了人,谴责母亲对另一个家庭的伤害,遗憾母亲安置儿子这件事不周全,完全可以把儿子寄养在外婆家或者看护所。

但是我理解母亲对爱情的渴求,我并不认为母亲”爱上了别人并与之同居(前提没有家室)“这件事情有错,也还好母亲她不后悔这个选择。

母亲不是成为了母亲之后就没有欲望了,欲望一直存在着,这里的欲望可以是爱情,可以是事业,可以是别的离经叛道之事,只要不伤害别人,就算她的欲望跟母职违背了,她可以追随所爱,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人而活着。

有趣的点,老妈挑电影时,对这部电影展现了浓厚的兴趣,”就看这部吧““为啥”“讲老年痴呆症的,会警醒我多多锻炼,以免患病——这部片肯定也会教育孩子好好对待ta们的母亲”哈哈,还挺可爱的理由。

 3 ) 人性矛盾

主演菅田将晖,长泽雅美饰演其妻,冲着这个组合看的电影。

可惜他们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平平,或者说这部电影没能拍出他俩的好。

以往我通常是了解一下电影的梗概后再开始看,《百花》在云盘里存了好久,是随机翻出来的,属于”盲看”。

所以电影的开头真的很妙,弹钢琴的优雅妇人,听见门铃声,抬眼望去,开门而入的还是这位妇人,进屋、脱衣、摆花后,然后她听见了钢琴声,走近琴房…仿佛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难以脱离。

一下子就让我联想到阿兹海默症。

退出去检索电影梗概,果真是。

一位窘困的母亲,撇下孩子与人私奔,是否罪不可恕?

从法律角度讲确实,涉嫌遗弃罪;一个被单亲母亲撇下的孩子,虽然只是一个月,但他是否有资格怨恨有资格不原谅?

我认为有;这样一位母亲,是否因为罹患阿兹海默症而有了必须被孩子原谅的理由呢?

我认为不是。

长泽雅美有句劝慰男主的台词是”父母并不一定永远正确嘛。

”,或者可以说人都一样,不会永远正确。

只是,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但后果自负。

母亲不后悔曾经的逃离,当然也要接受孩子的不理解不原谅,孩子可以选择对父母怨怼,当然也可能在真的永远失去父母时面对遗憾和后悔的心境。

人性就是如此复杂,想要自由想要爱情想要过上好日子的母亲,内心并非不深爱孩子,对妈妈抛下自己这件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的孩子,行动上还是想去理解想去陪伴想去孝顺妈妈

 4 ) 简评

人生精彩之处在于,我们拥有无数个美好瞬间可以回忆。

当记忆被一个个抹去时,我们心中是否还会留存某样东西?

正如片中母亲一样,从忘记刚买好的东西,忘记现实的瞬间,到最后忘记所有,当记忆被一个个抹除时,她所做的只有留存心中最重要的东西——爱。

爱对于母亲来说是不会消失的,所以当记忆不再完整时,爱便会具象化到某种事物——也就是那半朵烟花。

很难想象当记忆被剥夺时一个人的痛苦,但那份对爱的坚守与执着是永恒的。

或许片中的母亲并不是一个好妈妈,片中的剧情也并非十全十美,但我认为影片所体现的人性之爱十分动人。

毕竟人无完人,电影拍的是故事,更要走进每个平凡人的生活。

也许我们晚年会忘掉很多重要的东西,但我相信,人类的爱会永远续存下去。

 5 ) 观后感|关于母亲与孩子的共同记忆

跟妈妈一起看了这部电影。

家附近的影院只排了一场,还是巨小的贵宾厅,几乎包场。

与其说是讲母爱的电影,不如说是讲述母子共同记忆的电影。

患上阿兹海默症的母亲逐渐丧失记忆,忘记的事情越来越多,直到将儿子也忘记。

对此儿子说:“忘记了也没关系,我都还能记住就行。

”但是在母亲全部忘记之前,对于母子共同的记忆,反而是母亲记住的更多。

儿子只能记住桌上永远只有插着一支鲜花的花瓶,妈妈却记得那是因为儿子幼时总会送她一支鲜花;儿子只能记得与妈妈一起钓上来的虹鳉鱼,妈妈却记得是在某个湖而并非在海边钓的鱼。

妈妈在病症越发严重的时候说着想要跟他一起看半朵烟花,儿子却仿佛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我竟然完全忘了”——“这么美丽的烟花,最终还是会忘记啊。

”“不会的妈妈。

因为,这是半朵的烟花。

”和儿子一起看过的半朵烟花,成了妈妈记忆扎根最深的景象。

原本我觉得感染力最强的情景,就是每当儿子寻找走失的妈妈时,与记忆里儿时的自己寻找出走妈妈的身影重叠起来,焦急地呼喊“妈妈”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细想来,把母子间微妙的关系和儿子的冷漠归结于妈妈曾抛弃他,这个设定并不是那么好。

毕竟就算没有这么戏剧性的经历,儿子也可能变冷漠,关系也会变微妙。

这样反而更能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引起共鸣。

 6 ) 结尾太顶了!意外!

电影的高明之处我觉得在着重刻画母亲回忆的同时也带出了儿子的回忆,而明明忘记的人是儿子,不清楚过去的人也是儿子。

这样更让观众以主人公儿子的视角和思维去思考和感悟母亲对于儿子的爱,从而达到结尾的共鸣。

另外虽然母亲每一段的回忆刻画的都比较平淡,但是母亲细致入微的演技很真实,同时和儿子的回忆,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也会有不同层面的共鸣。

 7 ) 其实她都记得

在这个全日本都在电影院看ado演唱会的时候,百花上映第一个周末剧场都特别空空荡荡。

一直对亲情剧比较弱,看到预告的时候就准备去看看。

正好是3年回不了家的人的中秋节。

整体来说有那种潜移默化的泪点但不是看了会全程哭成狗的电影。

有好也有觉得残念的地方。

拍摄手法特别新颖很优秀。

现实和过去的镜头突然切换和同一段镜头的重复使用,用镜头体现了百合子老年痴呆以后错乱的感觉。

全员演技在线。

不是那种画里完美温馨故事,也没有戏剧性的人物设定,就是很常见很现实的母子,很淡却很真实的感情。

但是残念的是对泉的人物刻画和感情变化,都没有很细致的描写。

他对母亲的隔阂描写了很多,但是他还是尽着作为儿子的义务。

可是没有写百合子回来以后的故事,也没有写他喜当爹以后心境的变化。

关于母亲百合子,导演在回忆她的爱情故事上花了很大篇幅所以最后的确形成了转折,但是比如地震以后突然开始叫泉的名字的突兀,中间感觉还可以再有点什么。

比如她生下泉的事情,比如她和婴儿的泉的相处,然后再和泉喜当爹这边连一下。

本人最意义不明的是AI歌手,虽然是给她灌输人类记忆啥的内容算是勉强和主线有关,但是仍然觉得很突兀。

==============认真点简单写个正文的分割线==============电影一开始短短几个镜头就看出泉不是个和妈妈很亲的孩子。

然后百合子患上了老年痴呆,开始一点点记忆错乱。

总是闯祸,看到幻觉,看到过去。

泉一直默默地在帮她收拾残局。

她一直挂在嘴上的半个烟花,泉不明所以,却也没有特别在意。

泉其实是喜欢妈妈的。

而且泉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是他的全部。

可是对他来说,母亲小时候曾经为了个男人抛弃了自己,这件事情他永远不会忘记。

心里更多的可能是委屈吧。

长大了以后,他开始对母亲很冷淡。

可是母亲痴呆以后又给自己添了很多麻烦,他更加的委屈了。

根本就不想看到母亲女人的一面。

不想看到她的爱情日记,泉恶心的直接吐了出来。

他越来越不理解母亲。

比如为什么家里永远只插着一枝花,为什么买了无数盒鸡蛋,为什么想看半个烟花。

他心里有很多憋屈。

母亲嘴里的烟花,一定也是关于那个男人的。

你渐渐的全忘记了,总有一天会把我也忘记。

可是,为什么我都记得呢。

被你抛弃的过去,你全部都忘记了以为什么都没有发生,也太自说自话了吧。

记得比忘记痛苦的多。

泉不知道在母亲的心里自己算是什么,或者说只是一个随便就能扔掉不要的孩子。

百合子的爱情故事本观众也看了稍有不适,简单说就是喜欢上一个有妇之夫的渣男还怀了他的孩子。

可是没有对于之后他们怎么样的描述,唯一知道的就是泉小学时候渣男回来了,所以她义无反顾地丢下了孩子去找他。

至于一年以后为什么她要回到泉的身边。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在1995年,百合子抛弃泉和渣男在一起是1994年,可是地震的时候渣男也不在她身边,她宁愿过着一个人苦等渣男的日子都不要儿子了,这种人会被震的突然醒悟了么,我不理解。

那之后他们母子的故事在回忆里也没有描写。

回到现在的时间线,在好不容易带母亲看了海面上燃放的半个烟花以后,母亲突然不见了。

好不容易找到她,她又在那里无理取闹说要看半个烟花,然后终于忘记了自己是谁。

泉崩溃了,他大吼,可是我全都记得啊!

后来百合子的痴呆症状越来越严重,直到呆呆地完全没有反应。

在百合子的回忆里,幼小的泉给她买了一支花。

她非常开心。

在百合子的回忆里,她和幼小的泉一起坐在走道上看对面高楼背后放的被楼遮掉一半的烟花。

他们一起笑得非常开心。

可是这些泉都忘记了。

电影最后他看着被楼遮掉一半的烟花哭得泣不成声,而身边的母亲已经因为痴呆没有了任何反应。

本来以为所有事情我都记得,可是快乐的回忆我却都忘记了。

我只记得你离开了我,我甚至怨恨过你。

本来以为你自说自话地都忘记了,可是这种小事你却一直都记得。

你也太狡猾了吧,妈妈。

 8 ) 回忆记主创交流(不完整)

❶导演拍的第一部长篇,据说苏打看完了小说很感动表示想出演就决定拍这一部了(可能也跟苏打现在身处的人生阶段很像),再就是饰演母亲的美枝子的母亲也有阿兹海默症,估计有很深的感触吧。

❷关于为什么要插入ai:一个是导演跟相关的从业人员有过交流,二是与母亲的遗忘之旅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线(AI被动地塞入了众多人的记忆),三是导演认为有缺憾的才构成了人性的一部分。

再就是片中的AI唱的歌和片尾有所不同,前者是流行元素的汇集,后者只保留了钢琴和提琴的声音(所以导演说没有觉得片尾曲更好听吗?

)❸关于半朵烟花的意象:源于导演小时候自己所住的居民楼的体验。

还谈到外婆也有阿兹海默症,之前外婆已经差不多都不记得了,但是握住她的手的时候她会想起来一些,所以影片也是如此插播了母亲弹钢琴的画面❹再就是画面的重复(大多数观影人应该都可以感受到过去与现在的穿插)总结:虽然对这部片子并不是特别的感冒,像是对《困在时间里父亲》模仿,但又没有那么深的情感触动???但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简短记一些,交流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9 ) “半朵烟花”与错位的记忆真实

实在是后劲很大的一部片子。

也是参加的第一场映后。

剧本编排比较简单的故事,主要讲的就是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后,如何和曾经抛弃过的儿子泉和解的故事。

母亲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母职,她会坚持把家里的花瓶插一支当季的单支鲜切,也会抛弃儿子去到海边城市追求婚外的恋情。

很喜欢母亲在海边生活的那段日子,在租住的房屋阳台上,听着附近的有轨电车呼啸着穿过天空的零星,实在是带着海风的一段画面,无法用文字说尽。

“半朵烟花”的意象用的动人,百合子一直念叨的半朵烟花,原来泉和妻子认为是烟花大会上,绽放的烟火和水里的倒影形成完整的景象,但其实是母子相依为命的某一天,坐在地板上看到被高楼遮住的“半朵烟花”。

你以为她忘了,其实她是换了一种方式记得。

而泉真正明白的时候,百合子的记忆已完全消弭。

这个结尾当时看的特别难受,导演映后提到意象的时候,海提到了关于片中一个钓鱼场景是在湖里还是海边(指导演和母亲的原型记忆出现冲突),在亲子关系中,记忆出现混乱和错位是件常事,过往的具体事项早已模糊成情感的指代,而关于人的部分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实。

用鲜切花指代生命状态也不罕见,但导演用的有灵气且不生硬,花的种类变化,和最后花消失了、仅剩一堆空花瓶被作为遗物收检,线性的明线收束很成功。

所以用《百花》作为中文译名明显更好啊导演……ps人工智能着实有点败笔,导演在映后讲到自己想用人工智能被植入无数记忆却没有灵魂vs母亲的记忆在渐渐消失但情感仍存这一对比,但在亲情片里出现元宇宙实在让我出戏。

 10 ) 会遗忘才是人类

川村导演说,他看过最美的烟花,永远都是在高高的家属楼中间,跟妈妈从楼缝里看到的不完整的烟花。

百合子想要看的半个烟花,也是这样的吧,是儿子记忆掩埋的美好回忆。

那个由记忆组成的机器人、不是叫KOE吗?

声こえ?

她不会遗忘,所以她永远无法变成人。

在生命的流动中,我们无法掌控自己能够记住什么,也无法理解别人能够记住什么。

日记记录下的,是记忆,是生命,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如果日记被偷走了,那些记忆还会在吗,那些曾经的日子会被抹去吗?

影集和纪念品的消失,或许是好事吗?

至少它们的消失让百合子继续生活了?

川村导演说,自己的奶奶也得了阿兹海默症。

奶奶说他们曾经在湖里钓鱼,但他记得是在海里。

但照片证明,得了遗忘症的奶奶是对的。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呢?

人总是会遗忘的。

我们能记住什么呢?

人总是会记住什么。

这个略显单薄的故事,在充沛的情感和细腻的叙述中变得磅礴。

我在电影院泪流不止。

旁边传来细细簌簌的抽泣声。

但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

可能是因为最近精神状态欠佳。

但我十分感谢这个公共又私人的空间,感谢一起流泪的观众。

胜有言。

最后,菅田将暉真是太好看了!!!

完全戳中我的心巴巴!!!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短评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8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10分钟前
  • 过桥米线🍜
  • 推荐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11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12分钟前
  • 荆棘海
  • 还行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14分钟前
  • 谦逊的性感之神
  • 还行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1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17分钟前
  • annie
  • 还行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19分钟前
  • m2
  • 力荐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20分钟前
  • 许英浩
  • 还行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21分钟前
  • Ricsweetky
  • 推荐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26分钟前
  • s.o.e.
  • 还行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27分钟前
  • 河下谭
  • 推荐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29分钟前
  • Lebowski
  • 推荐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34分钟前
  • ξ
  • 推荐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3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3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40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42分钟前
  • 修勾(给摸版)
  • 还行

0421北影

43分钟前
  • 冰一块
  • 推荐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45分钟前
  • sradica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