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奇特的片子。
第一遍看去,是关于一个破落小子的遭遇,偶遇,奇遇,艳遇故事。
配上熟悉的巴黎做背景,出于是吕贝导演的缘故,看了,也就是看了。
第二遍看去,天使的角色一点点在加重。
天使究竟代表了什么。
是否我们都有一个在天上的看护天使,看护着我们的成长。
破落户又凭什么遭遇了这样美丽的奇遇。
第三遍看时,我已经是基督徒了。
刹那间顿悟,泪牛满面。
破落小子仅仅是他自己吗。
被逼迫,被压制,被自卑,被沦丧,被自弃。
镜里,他不敢抬头。
抬起头,眼中只是对看到的人茫然,失望,无动于衷。
AngleA说,你说,看着自己的眼睛说,我爱你。
他不敢高声,有气无力。
AngelA则说,我爱你。
我爱你。
他惊了下,也许从没有人对他说这句话。
他开始认认真真地去望镜子里的人。
AngelA说,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多好的人。
以至他于好到放弃了自己那么久。
现在,就一起来说,我爱你吧。
他端详着。
镜里那双深邃,惆怅,无助的眼睛,那络腮的乱须。
他回想着过去。
不知觉眼眶湿了,唇也在微颤。
我爱你。
他终于含着泪对自己说。
AngelA带着他,在他软弱的时候在前面替他摆平妖孽。
他捡回了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分量。
却不想让AngelA回家。
他们都是一心要结合在一处的。
也必定是要合在一处的。
吕贝不经意间,刻画了最形象的神与人的救赎关系。
在我们放弃自己的时候,有救主捡起我们,说,我比你更爱你。
你也要和我一同爱自己。
无论我们如何不堪,如何污秽,就像掉到汪洋大海中的一粒尘,那污渍将终被神的圣洁所洗净,退去。
那是奇异的恩典。
当世界只剩下黑和白灰色的建筑和黑色的影子以及太阳底下,发光的桥面耀眼的碎钻似的河水光晕美的让人晕眩矮个子的满怀善良的忧郁男人在遇见天使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糟糕有太多的细节和美丽被忽视"当没有人给你爱的时候,你就很难爱自己 "好好爱自己身边的人吧不管他/她的曾经是非因为他们是你的影子,你的映像,他们就是自己的碎片
首先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主色调,都是黑白镜头,吕克,贝松却用这种黑白基调纪录彩色的世界,街头街角翻涌的各种欲望,贪婪。
当安德烈选择跳下去时,我不认为他是真的绝望了,他是怀着希望去自杀的,很多时候觉得世界那些选择自杀的人难道是真的走头无路了吗,死亡或许是重生的序曲。
天使救了安德烈,为了帮安德烈,天使甚至到酒吧当妓女,她的美貌引得无数人再门外排队...天使去做了最肮脏的职业,我却认为她此时更加纯洁了。
然而一些人性中的丑陋让天使也感到丝丝迷茫,她也开始怀疑起这个世界了,反倒是单纯的安德烈又帮助她重回了信念,找到一丝希望。
当天使救了安德烈的时候,也是她救了自己。
当案的烈救了天使的时候,他也救赎了自己。
欲望是什么,人性呢,或许只是黑白胶片,这么深奥的东东,偶当然不明白的啦至于这部电影呢,推荐看咯
有专家说,每个人脑海中都先天预存了一个爱侣的图像,寻偶条件往往由此而来。
图尔大学的教授阿兰科尔班更悬,他在《致命的气体与花的芳香——气味的历史》中提到,所有感情的来源,全依仗一个叫鼻犁器的器官作出的反应。
这种天赋爱欲的学说很得欧洲人喜欢,尤其在法国,大家普遍认为:人是具有欲望的动物,情爱谈不上逻辑且早有其神圣莫测的质地。
可惜造化弄人,非逻辑性爱情往往命运多舛。
多年以前,37度2是“法式非逻辑性绝望狂爱”的代名词,它属于红极一时的女演员贝雅特瑞丝一切源自一部颇具争议的同名旧片。
多年以后,不再有同样的角色把出版社的门漆上红漆、在比萨店与客人大打出手、出于疯狂把眼睛挖出来、使爱她的人杀了她......也不再有同样的演员以义工身份前往监狱探访犯人、与犯人一见钟情、在布雷斯特监狱里举行轰动一时的婚礼。
塞纳河边的树叶落了几次,贝雅特瑞丝的面孔被笼上一层水雾。
当她的名字又出现在娱乐版头条,人们无比震惊--贝雅特瑞丝的丈夫,因2001年10月于莫隆强暴、殴打以及非法关押一名29岁的少妇,在瓦讷被莫尔比昂省重罪法庭判处12年徒刑。
代理检察官认为31岁的被告“仍很危险”,要求判处他14年徒刑。
三天的庭审期间贝雅特瑞丝聆听了法庭辩论,她决定在开庭第一天出庭作证。
巴黎冬天的细雪纷纷扬扬,媒体使法庭拥堵不堪。
万众瞩目之下贝雅特瑞丝面目素淡:“我知道我丈夫的所作所为。
”当陪审团置疑她在婚姻生活中的人身安全,她宣布:“如果我为我的人身安全担忧,我就不会嫁给他了。
” 人们说:“他们居然没有结束。
”只要塞纳河水还在流动,他们就难以结束。
如果塞纳河干枯了呢?
我打赌,它不会完全干涸。
过几百年再看吧,或者更长时间。
时间没到,贝雅特瑞丝夫妇还没达到他们欲望的尽头。
他们还储存着许多喜悦、恐惧、智慧、顽固,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些难以想象的东西,有待于变成平淡无奇,而人们期待戏剧化,就象流浪汉遇见天使A。
2006年1月的一个傍晚,我决定去看《Angle-A》。
除了对非逻辑性爱情的一些向往,还有怅然。
吕克.贝松曾宣布一生只拍10部电影,没有经过几次期待和失望的起落,9部电影已经成为记忆。
《Subway》(地铁)和《Grand bleu》(碧海蓝天)使凯撒奖评委惊呼天才出现;《Leon profess》(杀手莱昂)令法国影评界认为他丧失了初期的人文精神;《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 之后的《贞德》被指浪费了恢宏的历史题材和马尔科维奇......一盒胶片还剩下最后一张,作为法国最具有国际影响的商业导演和制片人,吕克.贝松在时隔六年之后推出自己的第十部电影:黑白故事片《Angle-A》。
这不是他第一次使用黑白胶片,22年前的《Le dernier cambat》(最后的战役)曾是当年的一次独立探索。
新年的票房争斗战使放映厅里只有几对情侣、一个小男孩和我。
从天使的翅膀开始颤抖的刹那,周围满溢着平静。
吕克.贝松的摄影机不甘心呆在角落,看着每个人做这做那。
它喜欢寻找一个最巴黎的角度,让故事和人物都变成背景。
整个故事简单得仿佛一首老香颂,亮而不艳,哀而不伤。
场面处理简洁犀利,吕克.贝松着力表现的,不是跳入河中的天使A,而是她溅起的水花、惊起的鸥鸟和男主角内心的水流变化...... 在这里,当然,我来讲讲那个流浪汉。
他值得一提,他和巴黎,和我们相称。
对了,一切都因为:落魄的流浪汉在某个下午倏然明白:只要转过身去,世界便不存在。
巴黎的强烈阳光,没能治愈人生的阴暗。
流浪汉象卓别林一样游走,任人宰割。
他自己也认为唯一的救赎是:当厌倦透顶的时候到来,自然重生,如四季流转,万物循环。
可是还有一种例外。
地球上人类的卑微命运让人想到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的生命。
于是,她出现了。
在亚历山大三世桥上,象所有人梦想的一样。
毫无疑问,流浪汉将爱上天使。
厄普代克有一次说到男性爱情的本质:“男人无非是想回到母亲的怀抱,重尝那引人欲泣的肉体的美妙滋味。
”流浪汉想必对这句话该是颇有感慨,如同对人生的悲喜际遇深有体会。
他的非逻辑性爱情象一场拯救。
它给他一座城堡。
巴赫在他的合唱中颂扬它,高乃依和拉辛在他们的精神感恩歌中,在他们评论圣诗的神圣作品中,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都歌唱过它。
一切的改变都是为谁?
A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地隐匿在塞纳河的夏日雾气中,2005年你对她说“我爱你”,其实她是你的守护天使。
电影即将在无言中落幕,周围只剩下那卷发的小男孩和我。
不久,下一轮放映又将开始。
看得出,混杂在宏篇制作中的《Angle-A》并不讨巧。
影迷们认为吕克最适合暴力人文片。
过于简单的《Angle-A》索然无味。
尽管,谁都对影片的唯美镜头抱有好感,但也有人觉得看一串会动的黑白明信片没什么吸引力。
另外,媒体对吕克的选角风波议论纷纷。
首先,他选用了新的女主角。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法国骚乱刚刚结束,吕克既由一名摩洛哥演员出演男主角。
贾梅勒也已经六年没做主角,虽然《天使爱美丽》(Amelie )里的小伙计和《女王的任务》(Mission cleopetra )里的埃及建筑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作为男主角,还只是99年的喜剧《 天空,小鸟和你妈》(Le ciel, Les oiseaux,et ta mere)。
好在更多的非种族主义者认为“法国兴盛于移民” 他们有人成为艺术家,因而使法国文化更为丰富......显然,吕克贝松的收山之作很可能使男主角Jamel成为继齐达内之后最成功的阿拉伯移民。
散场时,小男孩转过身问:这是真的吗?
我说,是的,中国的仙女也爱流浪汉。
回家的路上,经过亚历山大三世桥。
几个表情茫然的流浪者躲在老建筑的阴影里。
白胡子醉鬼突然跑上结冰的人行道,他抓住一个衣裳褴褛的老太婆,两人先是撕打漫骂然后跳舞嬉戏。
那么古怪、那么丑陋、那么悲惨、那么快乐。
题记:谁也无法明白上天给我们的缘分是怎样的结果,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细心呵护共同拥有的每分每秒。
――――卡夫卡·陆(KavkaLu)http://images-eu.amazon.com/images/P/B000FGG7OC.01.LZZZZZZZ.jpg一个被打湿了翅膀的天使将会有怎样的未来,她无法属于尘世,只有哀伤的泪痕告诉世人她已经心碎,在高调的强烈反差里,翅翼惨白,这也是吕克·贝松的告别,在影像之中以他肥硕的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孤独而又沉重。
在属于吕克·贝松的影像里,孤独和隔绝是经常的主题,从《碧海蓝天》的雅克义无反顾走向大海到《尼吉塔》作为杀手的寂寞,还有《杀手雷昂》里自始至终的绝望,被存在主义影响着的当代法国人注定将寂寞进行到底。
《天使A》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在巴黎的阿拉伯裔美国人安德列被人索债而绝望,一时想不开跳入塞纳河为美丽天使搭救,接下来的故事有些如同中国的黄粱梦,最后,天使为上天召唤,留下一个矮小、孤独的男人依旧徘徊在塞纳河边,生与死的答案留给了观众,留给了所有的可能。
欧洲大师都喜欢略去浮华的色彩将事物黑白分明的本质传达给观众,在尖锐的影像世界里构筑对于社会本质的批判,就像本片里的安德列被设计成阿拉伯人,而天使是欧洲人,电影突出了美国大使馆对于他子民的冷漠和作为国家象征的法国警察的无视,只有天使收留了他,以无法证明的存在给他温暖的瞬间,这是导演悲悯之心在黯然的世界里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同样通过男主人公的旁白我们看见了导演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对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旗帜鲜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美国大使馆前的紧张气氛和如临大敌的装甲车让观众更加明白那段话的现实意义。
导演以近景和特写细腻描写安德列充满恐惧的内心,许多镜头在视觉上以俯视的姿态表现了警察、签证官以及追债者的紧闭感,这样的处理使得瘦削的安德列显得更加无助,当安德列无助走在夕阳渐隐的巴黎街头,身影在景深镜头里十分孤单一如他在大使馆空荡荡的大屋里遭受的冷漠,这样的镜头非常直观表现了他现实的处境和无援的苦涩。
这样的处理我们曾经在文德斯的《德州·巴黎》里见过。
非常有意思导演第一次泄露安吉拉天使身份是在黑道人物的家中,在她和安德列对话时前景中的天使塑像正好和她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就暗示了她为安德列所作的一切的因果。
同导演其他的影片相比,本片是比较絮絮叨叨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安德列和安吉尔的对话里,可这些对话对于安德列而言也是模棱两可的,在闪回镜头里,那段和黑帮老大弗兰克的对话却变成了安德列的威胁,这样的设置把让所有的事件变成了猜谜游戏,步入中年的吕克·贝松有些醉眼朦胧了,安吉拉为了帮助安德列赚钱来到舞厅和男人鬼混,安德列从拒绝接受这些不干净的钱到乐意收钱并用来赌马最后输的精光表现了物欲社会男人堕落和自私的本质。
信仰也因为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产生动摇,安吉拉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天使而让安德列看烟缸飞舞的奇迹,在他们两人的对话里导演插入了信念和真诚的话题,这是对精神世界意义的反思,在安德列迷惑不解的脸上我们似乎看到信任和信仰的缺失,没有童话的世界里不再有奇迹。
在欧洲文化里天使是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善意的象征,在影像里最让人感怀的天使是文德斯在《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创造的男性天使卡西尔的形象,这个企图拯救人类的天使最终被人类自身的困惑所累,折翼人间。
而在法国影片《两小无猜(Jeux d'enfants)》里的天使却因为童趣变得可爱。
天使是谁其实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相信一份善意,相信一种友善的可能性。
到了美国人手中天使和凡人就演绎成轰轰烈烈的爱情《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而在我国唯一由天使贯串全局的电影《花眼》 里,两位天使只成为了扮酷的工具而没有令人信服的悲悯之心,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差异吧。
在《天使-A》里亚历山大三世桥和充满后现代的夜总会成为文化的对话的象征,冷漠、贪婪的夜总会和时常被当成救赎象征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因为安吉拉的善心而再次散发人道暖意的光芒。
爱情是肉欲的,更是心灵的,关于爱情的意义在快餐的年代已经不太有人想起,吕克·贝松精心设计了高档旅馆的夜戏,面对激情的安吉拉平静的安德列向这位前来拯救他的天使道出爱的真谛,只有时间和情分的酵母才能酿造持久的爱情。
这个充满哲理的段落,会给观众一些启发,生命在期待和呵护的意义,在这样的时刻,这个矮小的男人是高大的,他知道爱的意义所在。
天使在影片里可以看成我们精神世界另一个自我,敏感、多情和容易受伤。
天使是寂寞的,因为,她看得见;天使是孤单的,因为,她无法改变上天的决定,纵有万般恩爱也奈不得归去的召唤,她让一个男人从猥琐变得勇敢,她让一个男人懂得了责任和爱的方式,塞纳河的晨曦里波光粼粼,一行天使的眼泪滑落承载无数心碎的河面,那已经重新展出呼唤归程的翅膀,让遗憾的爱情定格为永恒,在得到和期待之间,相思是美丽的。
最后,吕克·贝松让两个人在那座相遇的桥上倾吐天人相隔的无奈,当生命懂得责任和准备为之付出一切的时候却发现故事因为自己昨天而已被命运放逐,这样撕心裂肺的痛无法言说,导演再次选择了充满辛酸的离开,只是角色从《碧海蓝天》里雅克的弃绝爱情换成了安吉拉注定的归,这个转变让我们明白,时间之途,即便爱情真的让人心伤,她也是我们生命珍惜意义的全部。
这是一部沉重的影片,它让生命看到自己的卑微和面对爱情错过的绝望,当翅翼在安吉拉后背张开,分离就在眼前,哀伤的弦乐里导演让我们感受着和主人公同样的凄楚,许多事当我们无法争取时,只有并不甘心的慨叹让我们知晓造化的无奈。
在欧洲的爱情电影里,即便是天使的爱情和存在也是寂寞、孤独的,他们同样沉浮在属于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脆弱的心灵。
我非常欣赏来自丹麦扮演天使的金发碧眼女孩Rie Rasmussen,她深邃眼神里的期待和凄凉让人酸楚,而和她反差奇大演对手戏的小个男人Jamel Debbouze却让我们彻底明白:爱情不是身高和地位的原因,它是缘分也是心灵的交融。
【附录:影片资料】《天使-A(Angel-A)》法国导演: 吕克·贝松(Luc Besson)2005主演: 贾梅尔·德布兹(Jamel Debbouze)、丽·拉丝姆森(Rie Rasmussen)片长:87分钟个人评价:艺术性7.5,欣赏性7 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下午20时36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大家都看得出来这是部励志片,中心思想是要爱自己,尊重自己,有自己才有未来。
就像天使姐姐说的,“我的生活如何好如何糟,都无改于你的生活。
为何不把对我的兴趣,转移到对自己的兴趣上呢?
” 揭示中心思想的是天使按着男主,在镜子前对他自己说我爱你那段。
虽然多少觉得前头铺垫的不够,中心思想揭示的有些突兀,颇有说教味,看的时侯还是觉得,应该放给跟男主类似的小混混们看,比很多励志片都触动人心。
只是再触动人心的励志片都比生活来得温情,男主有天使帮助一步步爬出泥淖,可现实中我们只有靠自己,还要面对社会的人情冷暖种种障碍。
不过即使真的有天使,能不能获救也跟个人造化有关。
这哥们虽然谎话连篇,不自尊不自爱,好歹还保留了怜香惜玉的优秀品质,看到ppmm跳河会去救,也不愿mm卖身替自己还债。
所以天使姐姐这色相也牺牲得值,男主再没干借债赌博要她卖身还债的事。
想想警幻仙子,同为超能力人士,渡的却是大情种宝二爷,祭出可卿mm都木用,只好感慨一句“痴儿竟尚未悟”。
能不能被渡要看个人造化,能不能渡人却要看个人能力。
自己还是泥菩萨一尊,却总想着去渡别人:精神可嘉,付诸实践却是愚蠢。
——而在实用主义至上的现在,精神上的嘉一下都不会有,直接被视作愚蠢了。
所以渡人的,心态要淡然,眼光要长远,先把自己渡了再去渡别人——至于到时侯你想渡的那个人还在不在,能不能被你渡,那就要看丫的造化了。
天使姐姐的长腿非常赞!
还有那面容,妖娆而纯真,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当LUC这个胖老头飞上舞台的时候,心里莫名的喜欢.他当真是挥舞着双臂”飞”上台前的,他符合你从他电影里看见的那个影子的形象。
他的说对,每个人其实都有另一面,或许是贞德或许是外星人,但他最喜欢自己最有可能是个杀手。
或许,是发自心底的喜欢杀手这个职业,他总是举着右手做手枪状,嘴里还发着PIUPIU的声音。
http://static.flickr.com/78/172465953_367483d3b4_o.jpg他总是在他的小朋友翻译时,捣乱,如同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
这样的人,内心总是无比的纯真。
他喜欢他的十部作品,不肯在十个孩子之中分出高低,他不介意第十个孩子可能会有双胞胎或者三包胎,重要的是喜欢,这就够了。
http://static.flickr.com/78/172465953_367483d3b4_o.jpg他热爱巴黎热爱法国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一切让人敬佩。
可我们身边总是充斥着非母语的鸟语。
他会很强硬的告诉记者,请你们让开,我要面对我的观众们,我是来见他们的。
他会在记者闪光灯不停的闪烁之时,躲在翻译的身后,只露出一张脸,如一个顽皮的孩子。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如何不喜欢他,这该死的胖子。
http://static.flickr.com/68/172465951_7980dd263f_o.jpg无意中留下的幕布影子,或许就是他最好的注释。
他会感谢一切女性,因为在他看来,总是一个女人在帮助一个男人。
所以他也会给天使一个完美的结局。
2006.1
喜欢这样的镜头下黑白色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是简单的,不再是色彩各异的,我们只是善良的生存着的人。
眼睛看到的并非事实,嘴巴说出来的也并非事实。
我们就是因为所处的社会色彩太丰富,我们会被绚丽迷失双眼,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貌,丢失自我与繁华之中,用各种色彩粉饰自己,在努力适应这丰富多彩的社会,完全没有了模样。
还是真实点好,准求自己最真实的价值,即使你贫穷,即使你丑陋,即使你一无所有,你很真实的活着,就够了,因为你只是你,你就是你。
有人说这是Luc Besson的第十部,又有的说亚瑟那部动画片才是。
孰是孰非不重要,Angel-A不错,一如既往地French romance,我喜欢这故事。
欠了一身债的安德烈,感觉人生灰暗,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准备跳下la Saine奔流的河水中之前,救下了早他跳下去的安吉拉,一个1米8高有着model身材的女孩。
安吉拉说要报答安德烈,于是以“很特别”的方式帮他解决了债务纠缠,带他享受巴黎的美好,并说明自己是守护安德烈的天使,她的任务便是要拯救安德烈,这样才可以重回天堂。
安德烈起初不相信,但发现安吉拉可以洞察到自己心中所想,尤其是自己身上最软弱的地方,他逐渐地相信了安吉拉的话。
安吉拉也成功地帮助安德烈找回了自我,爱上真实的自己。
影片结尾处,当安吉拉要返回天堂的时候,安德烈发现自己强烈地爱上了安吉拉,最终安吉拉没有能够返回天堂,由于安德烈的百般阻挠,天使长出来的翅膀居然消失了。
安德烈开心地笑了。
场景美和突出的角色形象对比就不多说了。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会认为这是一部跟爱情有关的电影,我觉得其实不是,虽然安德烈最后喊了不知道多少遍Je t’aime,它更像是在教我们要正视并欣赏自己,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如同安德烈和安吉拉面对镜子,安吉拉鼓励安德烈说,Angela, je t’aime,然后过渡到把Angela的名字去掉,Angela也随即消失。
安德烈在巨大努力后终于对着镜子说出了Je t’aime,此时他也留下了眼泪,因为他心中许久都没有过对自己的爱了。
如安吉拉所说,他们两个其实是一人,虽然在安德烈生后,安吉拉还会继续去守护其他生命。
当安德烈发现自己爱上安吉拉的时候,在我看来还是在说他终于可以直视自己了,发现他离不开那个了解他一切的自己——安吉拉。
应该也在说,先爱自己,才会有能力去爱别人。
是,了解并直面自己是多么重要并且困难的一件事情。
我想这样人才可以快乐,所有的事情都是要先面对,然后才能抛掉。
那些我们自以为可以逃避的东西,都在安全地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一刻不曾远离。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鼓起勇气面对自己,因为值得。
睡觉之前我还在想,如果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是多么好,那样就算我不在那些我爱的人身边的时候,还有天使在。
这是今年我看到的最好看的一部电影!!!
同类的题材,《和平武士》感觉很妙很touch,而《angle-A》直抵内心,这就是美国片跟欧洲片的区别吧。
吕克贝松的看过两部,第五元素荒诞没逻辑(只喜欢蓝色外星人唱歌那段),bigblue压抑得难受(海太美啦,我有做潜水员或者海员的梦麽,嘻嘻),完全没期待会看到这么棒一部片子,这是他的第十部,传说中的收官之作。
这完全是首给巴黎的情诗,黑白画面层次丰富,明信片般精致干净,铁塔教堂大桥塞纳河,光线云朵,据说全部拍摄于夏日的破晓时分,我爱那些长镜头。
这不是部普通意义的爱情片,讲得更多的是心灵——接纳与爱。
一个绝境中的男子,他认为自己又丑又笨,不被人看重,需要有人陪伴才显得自己重要,别人的恭维会让他高兴得失去判断,他满口谎言怯懦无力,嫌弃自己害怕去爱,像一只“怕海水的牡蛎”(这比喻相当法国),这时候天使出现了,她说“我就是你的倒影,你的形象,我就是你”,在天使的帮助下,他找回了内在的自己,学会如何爱,不再言行不一的说谎,重新发现周遭的美好(那两段描述巴黎夜晚与清晨的台词,诗一样美)。
很棒不是吗?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天使,等待被唤醒。
配乐也不错,主演各有特色,都不是土生法国人,这是不是展现了法国文化的多元化呢?
天使Rie Rasmussen拿烟的模样,标准法国女人范儿,其实她是丹麦人,维多利亚秘密的模特。
骗子Jamel Debbouze 是摩纳哥后裔,喜剧演员出身,一点都看不来(不仅又想起邮差,喜剧演员都是伟大的演员呀)。
在影片最后落水那一幕才发现他右手一直放在口袋里,真是观察不敏锐呀。
黑白光影中的巴黎虽然缺少色彩斑斓时的轻盈,却平添几分哲学的忧郁气味。对这样一个天使助人故事我报以匪夷所思,却对影片中面向上帝的拷问、天使的困境产生思索的愉悦,并明白人活在人间形如浮云,能对自己说我爱你多么困难。
爱情面前,天使也为之陨翅。
拍成黑白是想掩饰它巴黎风光片的事实吗
法语太难听了!
只是相信吕克贝松。剧情俗套,但拍摄手法加分。超现实主义爱情。
纯爱俗套的爱情电影,天使救赎亡命之徒的设定见过几次了,包括这黑白影像,回想起柏林苍穹下,可惜不够诗意,如果是彩色,可能会更差。
有深意的黑白
每个人心中总有那么一个天使,都是高大又美丽,总盼望着这个天使会帮助你一切,但人生却需要你自己成为这个天使。配乐还有心中的巴黎都是那么美好,本想打四星的,不过剧中人物太过话唠说教味又浓,哎哎,总之,Angela我爱你!!我也想要一个Angel A!
虽然是吕克贝松的作品,也不代表我就能理解。事实上我看不懂这种审美。
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完全没看懂,太抽象了。。。跟《新桥恋人》一样让我费解,只不过这次有耐心看完了。。。
超现实是最大的现实
两星半奉上。寻找自我的路上有长腿天使相伴真是件幸事。另外,这纯粹就是柏林苍穹下的退化版嘛。。
题材老套,很矫情,你以为你丫是柏林苍穹下呢!
傻小子和折翼天使
虚有其表
sleeping......
看电影的时候很迷茫,Confused。没有太看懂。过于文艺只能过于小众吧
混乱的叙事浪费了一个好题材,摄影精巧,女主角很有味道。
那个天使太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