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蜗牛回忆录

Memoir of a Snail,蜗牛的回忆

主演:莎拉·斯努克,柯蒂·斯密特-麦菲,杰基·韦佛,尼克·凯夫,艾瑞克·巴纳,玛格达·苏班斯基,多米尼克·皮侬,托尼·阿姆斯特朗,保罗·卡普西斯,伯尼·克利福德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4

《蜗牛回忆录》剧照

《蜗牛回忆录》剧情介绍

《蜗牛回忆录》长篇影评

 1 ) 极丑,又极美,双胞胎的不同命运又像是一个人的两种不同状态的人生救赎

电影通过Grace的口吻来对蜗牛讲述她的人生,她就相当于是藏在蜗牛壳里,遇到任何触碰就会缩回到壳里的蜗牛,需要来一场久逢的甘露,也让她和他Gilbert他上了救赎之路。

【Grace】从生下来,母亲去世,自己又是丑丑的兔唇,上学被同学欺负,老爸酗酒,父母离去后被迫和哥哥分开,养父母表面顾及她感受实则只顾彼此,好不容易遇到一见钟情之人,结婚之际,被告知自己的哥哥火中丧生,被丈夫一直喂胖偶然发现是个变态狂一直给人拍胖裸体照,唯一的朋友是老太太Pinky,而Pinky的陪伴以及最后的那封回春之吼“Potato”的信,让她本想自杀的念头变成了开启的自我的人生救赎。

谁的一生不是在各种救赎当中呢?

【Gilbert】双胞胎的哥哥,养母对他的“虐待”让他心生反抗,而他还是个同性恋,但是这也是对于世俗和偏见的抗争吧。

 2 ) 像女主的人,希望都好好生活!

好哭,中途边看边哭,边哭边后怕,我怕我像主角一样,遇到烂人,然后各种不好的事情接踵而来。

我害怕孤独,我也缩在一个名为孤独的牢笼里,困住了自己,而且不能自拔。

我害怕失败,害怕失控,嘴上说相信别人,但是心底里是真正的不相信别人。

幸亏还有老奶奶这样一个人存在,帮助女主,抚慰她的心灵,在给她的临终遗言中,给女主种了朵花,一颗种子,让她抛开外物,重视自己。

少即是多,冲破自己给自己的枷锁才是最难的。

以及冲破的过程必定是困苦不堪的,但是最终真的冲出来了,你会发现,各种美好的事情,真的向你奔来。

多年前女主善良的种子,将法官重新拉回新生活,他的哥哥,也成功逃脱被火烧死,最终向他奔赴而来。

前面太苦了,幸亏结局很甜。

即使充满了不真实性,但我仍然很感谢有这个结局,不然人生真的太苦了。

好像穷人不配有生活,不配有后代,也不配有美好的生活。

这个太窒息了,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了,太焦虑了。

即使时间是粒沙,但是压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让人喘不过气,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焦虑吗?

是不是可以放下脚步,慢慢慢慢的走。

现在很像改革初期,一部分固有思维的人,被时代抛弃了。

勇敢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而我,好像属于固有思维的那类人。

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怕,打破自己的框框条条,然后直面最惨淡的结果,然后坦然的迎接阳光。

把自己当做动物,植物,保留最基础的需求即可。

 3 ) 非常催泪的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催泪的电影,整体感觉像是老奶奶讲故事。

虽然听起来似乎毫无悬念,但却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一直听下去。

Melbourne Power!

影片的主创团队全来自墨尔本及周边的维州地区,制作预算由维州政府拨款和墨尔本电影节资助。

导演还笑称,“这是纳税人投资的电影。

”而他的前作还是多年前的《玛丽与马克思》。

令人惊讶的是,这竟然是澳大利亚第三部黏土定格动画。

不得不佩服,因为黏土动画实在太费神耗力了。

面对这样的艺术形式,好莱坞的逐利者早已离场,留下的唯有虔诚的艺术家。

不真诚的桥段无法在黏土动画中存活,只有赤诚的故事才能随着角色脸上的指纹一同呼吸。

没有经历过真实生活的人,绝不可能拍出如此鲜活的人物和真实的细节(比如片中父亲的睡眠呼吸暂停症)。

我看到的是一位艺术家把他对生活和家人的深切热爱,凝结成一部感人至深的杰作——片中的人物无疑融入了导演自身的投射。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定格动画这种极度消耗时间与精力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坚持下来,还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准,真的没有理由不给它满分。

临死前若有回忆走马灯,这一天或许也会闪现。

当我从复古影厅走出时,正要进场的一位阿姨问我这是什么电影。

她说,前一批观众哭得特别厉害。

我告诉她电影的名字,又补充道,“It’s sad but in a good way”。

为了证明,我还展示了一团被泪水浸透的纸巾。

两天后,我在ACMI看到了影片的道具展览和主创访谈。

导演提到,他的双手天生会颤抖,画画和雕塑都做得不够完美,但如今他已接纳了这个特点,甚至为它成为作品的美学一部分而自豪。

听到这里,我再一次泪目。

这是属于被嫌弃的格蕾斯的救赎之旅,也是一部发自肺腑、动人心弦的艺术品。

网盘下载记得点个赞。

谢谢,宝

 4 ) Pinky的信

我看的版本里的中文字幕有点像机翻,按照剧情自己稍微修改润色了一下,肯定还是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以下是Pinky的信。

亲爱的Grace,当你读到这篇文字时,说明我已经像甜甜圈一样死掉了,而你找到了我的饼干罐,我希望你能拿到的东西就在罐子里。

你沉睡了好几天了,在我的大脑完全腐烂之前,我想告诉你一些重要的事情。

唉,变老这件事真是个王八蛋,它会在你不知不觉中悄悄蔓延,比如有一天你咬了一口苹果,然后发现你的牙齿留在了上面,你尝试去拉直裤袜上的皱纹,然后意识到其实你没有穿任何衣服。

好吧,我跑题了,下面是我的秘密: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那是一个可怕的地方,我从早到晚都被关在婴儿床上,从来没有被抱起过也没有得到过拥抱,和旁边床上的小男孩触碰手指是我和外界建立起的唯一联系。

我不会告诉你关于这里的恐怖回忆,但我想告诉你被囚禁是什么感觉——被关在笼子里简直太可怕了。

但是在那之后的这些年里,我逐渐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对我们来说最糟糕的笼子,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出来的。

Gracie,你给你自己造了一个笼子,它从来没有上锁过,但你的恐惧让你陷入了困境。

摆脱掉那些蜗牛吧,给你自己自由,你已经摆脱掉了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Ken,现在是你脱掉外壳的时候了。

清理掉你的这些“宝藏”,重新开始。

有点自怜也没关系,但是时候继续前进了,过程会痛苦,可这就是生活,你必须勇敢起来,正面面对它。

无论如何,我想对你说声谢谢,你已经很棒了,Gracie。

我现在时日无多,也该把我的窗帘拉上了。

生平第一次,我觉得自己比看起来更老,像颗睾丸。

人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挂毯,有很多需要细细品味的小幸福等着你去经历、去体验,比如在雨中抽雪茄,或者穿上刚刚从烘干机里取出来的毛衣。

啰嗦够了,我们两个也都该放手了。

就像我之前说的,人生只能倒着理解,但我们必须向前迈进。

蜗牛永远不会回头,它们总是在前进,你也应该去周游世界,在每个角落留下属于你的闪闪发亮的“蜗牛”痕迹。

记住,永远、永远不要回头。

再贴一下英文原版:Pinky: Dear Grace, if you're reading this, then I'm as dead as a doughnut, and you've found my biscuit tin and some things I want you to have.You've been asleep for days and I need to tell you important stuff before my brain fully rots. Oh, old age is such a bastard creeps up without you knowing. One day you sink your teeth into an apple and they stay, you go to straighten the wrinkles in your pantyhose and then realise you're not wearing any. Anyway, I digress. My secrets, firstly, I'm an orphan and was raised in an orphanage after the Great War. It was a terrible place where I was kept in a crib day and night, never held or hugged. The only contact, the little boy next to me. No, I won't tell you the horrors I remember, but do want to tell you what it's like to feel imprisoned——caged, it was simply dreadful. But, in the years since, I've learnt that the worst cages are the ones we create for ourselves. You have created a cage for yourself, Gracie. Your cage has never been locked, but your fears have kept you trapped. Get rid of those snails! Set yourself free. You got rid of that creepy Ken, now it's time for you to shed your shell. Purge your hoard. Start anew. A bit of self-pity's OK, but it's time to move on. There'll be pain, but that's life, you have to face it head-on. Be brave.Anyway, I want to thank you, Gracie. You've been terrific. Not long now till my number's up, it's time to close my curtains.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feel older than I look, and I look like a testicle. Life's a beautiful tapestry that needs to be experienced. It's small pleasures savoured, like smoking a cigar in the rain or wearing a jumper straight from the dryer.Enough rambling. Time for both of us to let go. Like I've said,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we have to live it forwards. Snails never go back over their trails, always moving forwards. Time for you to leave some glittering snail trail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remember, never, never go back.

 5 ) 一个轮回再见

12年前,深陷抑郁症,日日昏沉,还能思考什么的话,就是是否死一死。

那时候看了一部电影,Mary and Max,大哭不止,于是看了Adam Elliot其它电影,把一句话刻在脑子里,死一死念头冒出来就连带想下这句话:Life is a cigarette, and smoke it to the butt. 天知道Adam Elliot在我生命中的分量。

意外发现他新片出了,第一时间买票去看。

一个轮回了,我自认为现在生活还行吧,想得明,放得下,惜命怕死,白云苍狗,行云流水。

Adam Elliot有没有更好些?

他好像还是老样子。

我边看边哭边叹息,你怎么更黑暗了?

可是结尾又明媚到耀眼不似真实,还是十二年前的Adam Elliot。

前2/3妥妥拉着我回忆了一遍抑郁症时期,一脚踏进泥沼陷了大半身,甚至怀疑走出电影院我还能回归正常生活吗?

所以结尾那么突兀刻意(所以少一星),我却非常喜欢(所以是否是五星?

)非常感动,谢谢你!

哪怕这个明媚的结尾太假不会发生,让这部电影看上去plastic,但我迫切需要。

因为我在以现实生活来实践去相信,会的,一切都会结束,生命值得努力走到尽头,绝不辜负。

好好生活。

嘿,转了一圈你还是老样子啊,我真的move on了。

PS:TIFF对面的Second Cup Cafe拿铁真的好喝,好喝到每次去都喝一杯程度。

特意去吃Millie Patisserie,不料搬了,遗憾。

 6 ) 美好到不可思议的当代童话

这是我在2024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动画电影。

国外很爱将一个家族的兴衰用某种诅咒作为归因。

非常出名的也是我非常喜爱的 《艾迪芬奇的记忆》,蜗牛回忆录是一个破碎有些阴暗孤僻的小女孩逃脱“蜗牛”这个孤单诅咒的故事。

似乎从出生起,这份诅咒就将其缠绕,“我们的出生对妈妈来说非常的辛苦,我们离开了她的子宫,她就进入了她的坟墓。

”而父亲也在一场意外中高位截瘫,并且患有睡眠呼吸终止症,某个夜晚,兄妹两的掌声再也唤不醒沉睡的父亲。

至此,这个世界上只有兄妹两人相依为命了,但命运总是无情的嘲弄人们,兄妹两被送到了两个澳洲东西极端的家庭。

格蕾丝带着最爱的西尔维娅蜗牛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家庭,但追求“自由”的父母根本无法给与家庭的温暖,他的弟弟甚至更糟进入了一个压抑压迫的神棍家庭。

于是格蕾丝沉醉于囤积蜗牛相关的物品,她将一切都花费在了里面,妄图在这一堆最熟悉的物品中寻找一丝温纯。

而好不容易进入青春期后,遇到了萍琪这个奇怪但有趣的奶奶,这时一个叫肯的男孩走入了她的生活,一切似乎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肯不嫌弃她的外貌和那怪异的爱好,他似乎包容她的一切并贴心准备美食给她,甚至定下了婚期,并且承担了弟弟参加婚礼的路费。

可那个蜗牛诅咒似乎没有想放过格蕾丝,并没有等来哥哥,送到的只有哥哥的噩耗和骨灰,遭受打击的格蕾丝又接着机缘巧合的发现了肯的秘密,他填鸭式的付出只是为了满足他病态般的嗜好,格蕾丝赶走了肯,她的世界又只剩她一个人了。

萍琪帮助她疗伤走出了最困难黑暗的日子,但紧接着萍琪自己患上了最害怕的阿兹海默健忘症,最终也离开了人世,还给格蕾丝留下了一个困惑的谜题。

好在,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格蕾丝效仿哥哥吉尔伯特仿生了西尔维娅,找到了谜题的答案,她的善良最终帮助她远离了诉讼,电影的结尾,仿佛童话般的迎来了最美好的团圆结局。

我尤其喜欢格蕾丝站在后院里一件件的把那些困着她的蜗牛们烧掉的画面,那些堆积如山的牢笼一点点的在火焰下清空,最终变得干干净净,那个之前被填的满满的看似安全感十足其实压抑的房间最终只留下亲人的照片和承载回忆的手工制品,那一刻,我的内心也被清空,原来多不一定是多,空也不一定是空。

不禁想起了极简主义和以前听过的一个理论,你把生命塞的满满当当就留不出空位遇到惊喜。

虽然是有一些诡辩在,但是正是因为没有所以更害怕失去,就想溺水的人只想把能看到的东西全部牢牢攥在手里。

导演简直就是天才,电影中还有太多太多有趣美好的画面。

那张火焰留下的伤疤,兄妹两人拼成微笑,弟弟被压迫时用灰画上的哭哭悲伤。

过山车泼洒的父亲骨灰,萍琪家那块长满蔬果的坟墓。

我爱惨了这种接近生活的实体动画形式,仿佛我是门口的邮箱亲眼见证了这个画中的世界。

最后想说一下弟弟这个角色,他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智者,情绪稳定且勇敢,在姐姐格蕾丝需要输血时,勇敢的抱着赴死的决心询问自己什么时候死去。

在被送往到压抑剥削的黑窑厂一般的家庭时,运用智慧拜托洗脑和病态的控制,一如他从小所做的,打开了邻居的鸟笼,他眼中的动物都是自由的,自由的鸟儿不应该被束缚在方寸的笼子里,就如他本人一样,他也是自由的,他敢于反抗压迫,他全身心的关爱保护着姐姐格蕾丝,他放走了猪和虎皮鹦鹉,他用假死飞出了那个噩梦般的牢笼。

笼子是这个电影里多次出现的意向,母亲的子宫,领养的家庭,满是蜗牛要素的房间,我们或是被动的因为生产或是主动清空,终归如同那只弟弟放走的邻居家的鸟,自由的翱翔在月色下。

虽然这部电影看起来像是一部烂熟梗拼接而来的集合产物,有许多前辈们已经构思过的巧思和情节,或多或少的能看到许多类似意林杂志上连载的故事的影子,本身的故事走向也很好猜,但导演神乎其神的画面和声优近乎完美的声优表现下,这个本来有些俗套的故事在那似乎有魔力般喃喃自语的陈述下,美好到不可思议,就像一个睡前的童话。

 7 ) 蜗牛回忆录

很喜欢电影的一点就是,你不会永远孤单一人,总会在某个时刻会有人陪伴你,点醒你Grace由于嘴唇的原因,从小被人嘲笑,导致她的内敛,害羞,但是小时候的嘲笑与校园霸凌可以与双胞胎哥哥帮助回击,与家人在一起,一起阅读,一起分享,尽管如此,她仍然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腼腆小女孩;父亲死后,两人被不同家庭收养,此时,漫长的孤独席卷而来,但值得庆幸的是可以通过阅读和养蜗牛打发孤独;后面遇到萍棋,一个朋友,引路人,此时,孤独稍微走开了;再后来又遇到男友,尽管被发现是个骗子,可那时的情绪并不是假的,孤独被打走了(渣男都该死,为了自己的特殊癖好,去伤害那些赤诚,真心的人),可在此时得知哥哥死了(收养哥哥的那个家庭都是贱逼,该死),男友是骗子,又缩回壳里了,可是你同时也是幸运的,还有萍棋陪伴你,拉你走出固守自封的壳子,幸运的是,你也走出来了,后面看的我贼感动,Grace你要知道,蜗牛是会自己走出壳子的哟.

 8 ) 只要勇气集满,就可以抛开名叫“安全感”的牢笼。

漩涡一般人生真相大抵就是失去,失去,失去,失去,偶尔得到一次,则会天旋地转地如同神迹降临。

然后,再失去。

终归我们拾取重生的力量,是宛如蜗牛前行的闪闪发亮的踪迹。

电影全程用格蕾丝的旁白讲故事。

成堆的蜗牛“垃圾”,Pinky奶奶的百宝箱,爸爸的骨灰和定格动画,双胞胎弟弟的性取向和无法逃离的邪教农场,格蕾丝被蜗牛囤积癖困住的人生,每一个细节都值一公升的眼泪!

在丑派美学的包装下,《蜗牛回忆录》实则是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寓言。

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褪去沉重的蜗壳,在火焰中焚烧过往的创伤与偏见。

正如Pinky奶奶所示范的那样,生命的真谛不在于逃避,而在于直面苦难后的重生。

最后,想以豆瓣网友的一条短评来结尾:只要勇气集满,就可以抛开名叫“安全感”的牢笼。

 9 ) 成长痛偶尔会让我们画地为牢

《玛丽和马克思》上映15年后,导演再次推出一部长篇力作!

依然延续了泥塑动画的风格,非常风格化的视听串联起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家庭和个人的成长史。

这一次关于亲情,关于自我成长,关于面对生活的苦难和挫折我们的态度的影片又再次击中我的内心。

双胞胎兄妹的出生带来了母亲的去世,单亲父亲温暖但局促的生活让两个孩子的童年虽然困难却也充满温情,但遗憾的是父亲也离开了。

兄妹的分离让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命运,哥哥被收养到了像邪教一样的苹果工厂家,而妹妹Grace则拥有了一对不回家的养父母。

孤独,嘲笑,对生活的不解都伴随着她们的成长,但同时也在彼此支撑。

Grace的人生遇到了不好的爱人,听到哥哥的死讯,却拥有Pinky这位忘年交老友,她像是生活里唯一的光亮和指引,带领她穿过痛苦。

Pinky的离去是故事的开始,也是一个圆圈让故事延续,Grace收到了Pinky的遗书,重新出发,解放自己。

“对我们来说最糟糕的笼子,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生只能倒着理解,但我们必须向前迈进。

”这两句是Pinky的信里最激励我的话。

Grace确实一直活在恐惧里,囤积着也包裹着自己。

然而逃离现实并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反而限制了自己的可能。

第一次主动离开错的人就已经是一次进步了,重新面对生活或许就是下一次的进步机会。

这件事不仅给了Grace重新开始,烧掉房间里的“笼子”的勇气,也激励了作为观众的我,会让我重新认识到负面情绪并不可怕,但面对它的勇气更加珍贵。

哥哥最后出现的时候我真的爆哭,虽然看起来很像一个大团圆结局,但更多的也许就是Pinky所说的“生活的小幸运”应验了吧,当你真的有勇气面对生活,生活总会给你一些奖励和甜头,而善于发现的人们也会得到更正向的反馈和更多的幸福吧。

我很喜欢导演的配乐,在这个画风以外,音乐让我的感官放大,拥有了更多可以感受到他人命运的机会和体验。

这样的风格创作总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但当有这样一部好作品出现时,又觉得好像一切都很值得。

 10 ) 蜗牛回忆录,十五年后的call back

能在上映第一天就看上是种缘分。

UGC给我发的邮件基本都是直接被删除的命运,可是昨天的却鬼使神差地被我打开了,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粘土海报,那必须立刻看上,毕竟玛丽与马克思是在我的top清单里的。

这都已经十五年了。

我还记得当时每周固定日程就是在高中门口的音像店里淘盗版碟,然后和朋友们交换着看。

玛丽与马克思是表妹买的,她周末和我一起回奶奶家,本来约好一起看的,结果这人临时决定要去刷数学试卷,放了鸽子让我自己看。

看完后我哭得稀里哗啦,擦着泪语重心长地叮嘱她一定要看,她答应了。

可是直到大学毕业她都没看,也不知道现在补上了没。

看玛丽与马克思的时候我十五岁,正深陷青春期泥潭,一边开心地和朋友们嘻嘻哈哈,一边又精分地觉得这个破烂世界实在是呆不下去了,暴躁又脆弱,和马克思一样,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粘土动画自带一种荒诞笨拙的气质,钝钝的,但是天真可爱。

Adam Elliot的人物就是为此而生的。

小小的粘土人,配着缓慢但真挚的独白,一点一点地挪过来抱住你。

看完以后,感觉被这部内向孤单但温柔可爱的粘土电影别扭地抱了一下。

在以毒攻毒的作用下,觉得我自己其实也没那么糟糕(虽然只是暂时的)。

两个粘土朋友,玛丽和马克思,给我递上了一罐炼乳,暂时理顺了我张牙舞爪的情绪。

感谢。

当时看马克思的回信哭得稀里哗啦,“人的生命像人行道”的概念自此根植脑海 这部片为我建了一个存档点。

然后嗖的一下,十五年过去了,年龄翻了个倍,这个时间跨度是能让十五岁的我emo一整天的。

蜗牛回忆录还是一样幽默笨拙带点拧巴的粘土世界,仍旧是用平淡的日常讲着戏谑的故事,这次是打碎自我禁锢的主题,但故事比玛丽与马克思残酷了许多,上来就哐哐死人,一产生了很强的距离感。

这次的我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当这是个遥远的故事来看了。

由于前部分过于暗黑,显得最后的结局美好得像女主的幻觉,我始终不敢相信这个故事能够happy ending. 好在有个可爱的灵魂人物Pinky,全片的光,导演借她之口说出了这部电影的金句: 人生只能倒着理解,但我们必须向前 /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we have to live it forwards. 这句话就像一个读档的指令,让我回头看看。

人生的人行道各种交错分离,搭建成了立交桥;当时各种复杂到觉得这辈子都处理不了的情绪已经变成了化石,而那些整天为之破防的疑问,有的被回答了,有的变成了笑话,有的估计也找不到答案,有的连题也忘了。

当然期间还在不断地产生新的情绪与疑问,但也不像当时一样会完全依托影视作品来寻找答案了(当然精品电影也越来越少)。

不过很明确的一点是,现在的我很开心能成为我自己。

就算没有电影告知,我也能“ live it forwards”。

蜗牛回忆录是一部有意思的粘土动画,也是玛丽与马克思在十五年后的call back。

希望Mary也能好好生活。

期待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蜗牛回忆录》短评

看得我想睡觉。。。诡异的画风我也不太喜欢

9分钟前
  • dreaming121
  • 较差

动画做的够好,比同类的真人题材更令人共情。结尾只靠一份遗书转折太单薄,反而暴露前面情绪漩涡掩盖的种种生硬之处。

10分钟前
  • 跳板
  • 还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治愈系电影越来越无感。

12分钟前
  • 菜根
  • 还行

被嫌弃的Grace的一生,额,半生

14分钟前
  • 起云
  • 还行

在伊藤润二的漫画里,蜗牛是旋涡镇的欲望化身,在本片里蜗牛是关于亲情的回忆。之前就非常喜欢《玛丽与马克思》,时隔多年导演依旧为孤独的灵魂代言,并且善意地为边缘人赋予友情和亲情的慰藉。

17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一个贫乏的剧本,拍成动画片,就可以高分了?

21分钟前
  • 老爷你慢点走
  • 较差

好感人。

25分钟前
  • skysunny
  • 推荐

截止到发现被丈夫欺骗,是一个苦兮兮的故事,后面又开始向圆满结局努力,有点无聊。似乎要讲些什么,比如苹果教会,同性,yyz,但又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刻可言

26分钟前
  • 王大海
  • 还行

像《玛丽和马克思》一样精彩,这次是“格蕾丝和老奶奶萍奇”,全程用格蕾丝的旁白讲故事,故事的细节写得非常精彩,像成堆的蜗牛“垃圾”,老奶奶的百宝箱,爸爸的骨灰和定格动画,双胞胎弟弟的性取向和无法逃离的邪教农场,格蕾丝被蜗牛囤积癖困住的人生,每一个细节都值一公升的眼泪!

2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Adam Elliot那几乎跟心血一样被供奉的寂寥与苦楚,像是一枚又一枚即将干涸的蜗牛躯体,叫人不忍心揭开,窥看,而那大抵因为漩涡一般的纹路里,弯弯绕绕照见的无非人生真相——失去,失去,失去,失去,偶有一回拾得,天旋地转地如同神迹降临,再失去。终归我们拾取重生的力量,是宛如蜗牛前行的闪闪发亮的踪迹。他是真懂制造让人发自内心怜悯疼爱的小人物啊,我事先就要严阵以待。在这脆弱但巨大的慰藉里,还有为同性的发声。真好,这部唯一不够好的地方,是《玛丽和马克思》太过珠玉在前。四星半。

3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和前作一样平庸,喜欢编排一些夸张的意外事件来增强戏剧感

32分钟前
  • SteveMcQueen
  • 还行

令人作呕的猎奇电影。作为外在形式的黏土定格动画美学风格腐蚀了内在,将影片的每个边缘人,齐刷刷地塑造成了肮脏、怪异、扭曲的形态(外在+内在)。养父母的裸体、弟弟的性取向、男友的癖好、老婆婆的特立独行生活和女主角自己的兴趣爱好,无一例外地被夸张化为一道阴暗诡异的奇观,看似是有关怀这些人物,实则是在亲手捏制一个又一个人工制造的怪物。撒的是“悲情”与“治愈”,泼到电影里的是极致意淫的一滩排泄物。可以和《疯狂元素城》一起竞争我看过最恶臭的动画片的程度。

34分钟前
  • 蓝河的风儿
  • 很差

受不了了真难看,adam Eliot再出片子我不不不不不不看了!太丑了。如果我有一天感觉亚当艾略特的片子好看,那我绝对是精神状态有点问题需要调理,呸呸呸!不精彩的,絮叨的,丑的,毫无特别之处的,可能本来希望是,细腻的,小确幸的,特别的,美的。

36分钟前
  • Claudia
  • 还行

完全不值得浪费时间看。故事晦涩、人物造型丑陋甚至恶心。没看到“新生”的希望,只是让社畜本就疲惫的心,在下班之后看了这烂片后,心情变得更糟。我甚至怀疑心里没点儿疾病,都鼓捣不出来本片。

40分钟前
  • AGPの黄昏
  • 很差

没啥感觉..

42分钟前
  • daladumdumdum
  • 较差

临死前放回忆走马灯的时候应该会回想起今天。走出这个复古影厅正要进来的阿姨问我是什么电影,前面出去的人哭好惨,我说了电影名,她又问好看吗,我给她看了我手打湿的一坨纸巾,说it’s sad but in a good way / 两天后在ACMI看到了这部电影的道具展出和主创访谈,导演说自己的手天生震颤,画画做雕塑都做不完美,但现在已经拥抱了自己的特点,甚至很骄傲已成为他作品的aesthetic。泪目

43分钟前
  • 模因碎片
  • 力荐

是个挺普世的成长故事,选材依然奇情且沉重,用天真人讲可怕事,非常童话的故事发展。但每个人物的小细节设计非常精彩,豚鼠、农夫与邪教、高尔夫球、未婚夫相册,惊悚氛围拉满,是比前作新鲜的地方

44分钟前
  • 半弦月
  • 推荐

电影,情感细腻,节奏舒缓,如诗如画。角色生动,故事引人入胜,幽默与温情并存,值得一看。

47分钟前
  • 豆友3985249604
  • 较差

【10】“人生只能倒着理解,但我们必须向前迈进。”个人2024年度最佳基本敲定~陶土定格动画版《活着》姑且不论在当下有这样的艺术家还在继续用十几年的时间延续这样的表达手法来雕刻一部作品。仅仅从作品文本本身,也惊叹于第一人称叙事所带来的强烈代入感。最后“小手指”的那封信堪称我见过的最美升华段落——无需美化苦难,我们来人间一遭就已经很背了,不如在雨中点上一支雪茄,穿上刚烘干好的毛衣。有时候人生真的没那么多为什么?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忍耐和接受。所以我们所有人最终都会上天堂,因为人间就是地狱。

52分钟前
  • Feifei Sun
  • 力荐

因为我在35岁之前的人生都是“脱缰”的状态,所以我感受不到这种“未完成”的酸楚,抱歉,综合美术我只能1星。

55分钟前
  • 鹤鹤崽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