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次看《炊事班的故事》系列是在2006年,当时刚小学毕业,家里用的还是下面这种右侧有两个旋钮的老式彩电。
那年夏天,就在这台笨重的电视机上,我收看了山东卫视对《武林外传》的重播。
当时除了层出不穷且出人意料的包袱,我对吕轻侯的迂腐印象最深,其次是第30集“郭芙蓉回家探父母”时响起的歌曲Think Of Me。
我以为郭芙蓉就此下线,还为此留下了几滴少年纯真的眼泪。
《武林外传》的重播之后是《炊事班的故事1》的重播。
当时帅胡、小姜、老高总让我出戏到白展堂、李大嘴和邢育森,我没看几集就关了。
这一晃就到了2023年。
再次打开《炊事班的故事》系列也是因为看《武林外传》花絮集锦时有评论提到了尚敬在2006年临时起意赶拍的《炊事班的故事3》。
《炊事班的故事》系列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军旅题材。
尽管十三岁时没看完,它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却直到我三十岁了都未曾枯萎。
与2011年高考后接触的第二个军旅题材、差点影响我填报志愿的《第五空间》的激昂但虚假不同,《炊事班的故事》系列留给我一种军旅生活单调而有趣的记忆。
以下仅针对《炊事班的故事3》。
(一)平心而论,《炊事班的故事3》在剧情连贯上与《武林外传》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前情的设定在后续的台词中往往被置之脑后,产生了显而易见的相悖——例如,第14集因为老高虚报自己是正班长,胖洪阴差阳错被东南沿海的星级酒店聘为厨师长,胖洪并未拒绝。
但第30集胖洪又说:“我现在为我退伍以后做点准备。
打算退伍以后,回到我们家乡。
到我们那里唯一的一个星级酒店,去当一个大厨师长。
”编剧显然忘记了在第14集写过的内容。
例如,第14集刘干事给胖洪介绍对象时,胖洪气急败坏地表示说:“怎么回事啊?
怎么又给我介绍对象啊?
不是说好了回家去找吗?
哎呀找这么多次,我怎么办哪?
”但第29集胖洪又对战友们抱怨说:“不过人家还有个对象闹。
我连个对象闹都没人闹我。
诶,少来少来。
不要班长长班长短的,班长对象你们都不管。
”更何况在前一集(第28集)末尾,胖洪已经成功追求到了小卉。
例如,第17集老高借调到雷达连炊事班当正班长,第31集中间胖洪向炊事班众人称:“还有我们班原副班长老高,回村当副村长,也很有希望”。
但在该集末尾的国庆军模服装秀上,老高总结说:“我没当上正班长我很郁闷呀,被这个小胖子一直压着。
不过我想好了,等我回到老家,我准备当正村长。
”可能有人会解释道,老高表达的是之前没在场务连当上正班长的郁闷和之后想逐渐从副村长迈向正村长的志向。
话虽如此,仍不能抹去此处的突兀感。
例如,第27集大王主动请缨教老牛国标,过后吐槽老牛音乐踩点不准,说明他原先的确学过现代舞。
但第31集筹备国庆节目时,大王连脚踢过腰都很勉强。
例如,卫生队和炊事班本身关系就密切,闫护士长和小张断续登场直至终了,而小姚在第12集之后默认下线,王连长在第16集之后也只出现在文书的传话中。
虽然观众会理解是演员档期冲突,但这种采取不处理的方式属实有些遗憾。
(二)《炊事班的故事3》是趁着《武林外传》大火临时决定拍的,因此邀请了许多《武林外传》的演员客串,更在台词中cue了无数次《武林外传》。
其中多数属于明示,例如直呼“展堂”、“排山倒海”、“葵花点穴手”、“江小道”。
虽然我会会心一笑,但这些梗的嵌入位置事实上很多时候与上下文语境格格不入。
(人物动作的)明示当中仅有一个出现频率高、运用又丝滑,那便是老高(邢育森)说话时的甩手。
反倒是占小部分的暗示往往安插得天衣无缝。
例如,邢育森的“吃着喝着,吃着喝着”和“我看好你哟”——
例如,范大娘的“我上面有人”——
例如,郭芙蓉的“我甲你港”和“我看你这个呆样子,我就想野蛮”——
(三)有人说《炊事班的故事3》自从第17集老高借调雷达连之后,就不怎么好笑了。
其实不然,后14集除了平庸乏味的第19集“老林家事(上/下)”以外,可取之处依旧不胜枚举,例如“钻石王小五”,“调走一个老高,好几个老高站起来了”,等等。
诚然,大王在一定程度上是编剧用来接替老高的新角色,不仅因为二人都是操着一口山东话的副班长,更因为二人都很严苛,与胖洪都能凑成一对“严父慈母”。
但大王只是年轻版的老高吗?
也不然。
我们先看军衔。
七人中有两个士兵和五个士官,其中包括两个上等兵(小毛和小姜)、一个下士(帅胡)、四个中士(大周、老高、胖洪、大王)。
我们再看年龄。
四个中士年龄各异,从剧中设定和人物扮相来看,大王和小毛、小姜、帅胡是同辈,而且都比另外三个中士的年纪明显小很多。
当然,四个中士的扮演者实际年龄也是如此(1962、1964、1965、1982年生),这是题外话。
但这两点深刻影响了大王与老高的行为模式。
老高对功成名就的渴望,外化成他对当上正班长的日日夜夜的惦记。
他时常流露出对服役多年、行将复员却壮志未酬的郁闷,甚至于谨小慎微想讨好领导、谋求上位,这与《武林外传》的邢育森是一脉相承的。
但这并没有削弱他内心的善良。
虽然注定与胖洪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时,他往往是那个挤兑敲打战友、甚至偷偷摸摸的反面角色,但他会在关键时刻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大王对正副的关注则少了许多。
他寻求的是话事权。
即使身居副位,他也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对一把手所拥有的决定权的垂涎,说出这种啼笑皆非的话——“班长叫不动你了是吧?
非得我这个副班长亲自叫你呀?
”和“这个事请示完班长再来请示我。
”在另外三个中士跟前,大王其实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新兵,他会有点嘴欠地满脸堆着笑、当面拆穿别人的伎俩和谎言,就连小姜和小毛找人走后门提士官他都要训一顿觉悟低。
概括地说,老高想实现个人的抱负,大王想恪守炊事兵的使命(见第18集小本本随身带,“和雷锋同志比起来,他还是有一点点差距的”,“为了部队节省每一分钱”,见第23集“你们这是什么工作态度啊”,等等)。
大王的劣势在于管理技巧不如胖洪和老高。
胖洪同样珍惜荣誉、追求上进、原则性强,但他以慈带兵(“这回王班副不说我也要说”,“王副班长说得一点也没有错,他要不说你,我也这么说你”,“王班副说得确实有道理,这个事啊就是他不批评,我也要批评你们”……),而大王以严服人。
老高同样唱白脸,但替人顶雷时他少有外露的怨言,深得民心,活脱脱一头吃苦耐劳的老牛。
而大王甚至会主动开脱责任,仿佛一匹桀骜不驯的马犊。
另外,假使我们把老高和大王看成时间轴上的镜像人物,那就更耐人寻味了——一身正气、满怀激情的热血青年走进军营,处处不吐不茹、铁面无私、克己奉公、尽忠职守,以期为祖国的建设发挥更大的光和热,谁知直到中年还隐而不彰、不能得志,便郁郁寡欢,开始委曲求全、甚至忍气吞声,内心却始终难以释怀。
幸好编剧在末尾提拔了年纪轻轻的大王,又让人到中年的老高光荣退伍,不然真成了军营版《一地鸡毛》。
(四)《炊事班的故事3》主配角们的演技之到位无需赘言,赛过当下绝大多数电视剧,甚至还藏了几个国家一级演员。
一众主配角中,最符合传统意义上魁梧挺拔的军人形象的,不外乎是帅胡、大王、谭副指导员这三位。
其中,谭副指导员生着薛宝钗般“面若银盆,眼如水杏”的特征,因此前二者更贴合,见第18集大王的初次登场和第31集炊事班的集体站姿——
片中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方言对白的大规模使用,是喜剧效果的一大源泉。
主角团中最搞笑的角色当属偶尔走路顺拐、闷声放大炮的大周。
他总是一本正经、大智若愚的模样,冷不丁扔出一两句歇后语,取笑别人。
看似圆滑、实则主心骨的胖洪是最缺乏喜剧色彩的角色。
方言是其一,胖洪的角色定位是粤语区人士,但他的广东普通话也仅仅比他的粤语学得稍微好了一丢丢而已,明显不如福建人士的姚晨饰演的小姚讲得自然。
其二是《炊事班的故事3》没有一集给胖洪留有可发挥的余地。
他时刻要稳住大局、作为表率,因此他失去了像大周、小姜、帅胡、小毛这四位恣意抽风搞怪的可能性。
同时,老高和大王作为白脸的存在,限定了胖洪唱红脸的必要性。
假如一个一家之主成天散漫淘气、耍小聪明、好心办坏事,这个故事就违背常理而存在了。
另外,《炊事班的故事3》发生地点的特殊性在本质上导致了情节的单一。
同是情景喜剧的《武林外传》,尽管主要场景也囿于同福客栈内外和屋顶以及后院,但主角团的人际关系网庞大,除了七侠镇上的食客、县衙和生意同行,佟湘玉背靠龙门镖局,白展堂脚踏黑白两道且被官府追捕,郭芙蓉有六扇门和朝廷撑腰,莫小贝纠缠于武林各派的争斗中。
这林林总总、鱼龙混杂的连结,确保了出场人物和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和多样性的最大化。
而在《炊事班的故事3》的军营里的炊事班里,莫说没有闲杂人等,连可以发生的事件和可以出现的人物的社会属性都数得过来。
但《炊事班的故事3》在它的能力允许范围内做到了最好,它依然像《武林外传》一样,将对当下社会事件的反映乃至针砭时弊以插科打诨的诙谐方式呈现出来。
拿最后一集(第31集)作为例子,“满城尽是炊事兵”影射2006年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下一句便光明正大cue了 2005年陈凯歌的电影《无极》,紧接着用“一个馒头引发的故事”暗示2006年胡戈用以讽刺《无极》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又用“一般编剧写废了都是策划统筹啥的,一般演员演废了都改导演了”加以嘲讽。
又如第23集王班副那句“我梦想照不进现实,我把现实照进梦想还不行啊”大概率是在戏弄2006年徐静蕾导演、王朔编剧的电影《梦想照进现实》,之后又暗示“我们非常想把你捧红,包装啊啥的各种手段全都用上,但是你得有实力呀,你没实力你别说包装了,你装包里也不好使。
”等等。
(五)让《炊事班的故事3》结束这个系列是一个明智之举,尤其是最后一集(第31集)在前半段庄重致敬了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人民英雄们,在后半段先让这几位为国家奉献过青春的主角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再用一段弘扬主旋律的半庄重军模服装秀让每个主角重新登场。
太喜欢炊事班了,连看前面的动画片头都忍不住笑,看第三部感觉以前不太搞笑的大周和帅胡都更有趣了,只是只是那个老高啊,为什么中途换人了阿,王班副虽然很努力,可还是想看老高啊。
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蓝色的空军服,让人向往蓝色,洪班长的“洪氏激将法”,老高的“我很费解”,大周的“干啥玩意”,帅胡的“诗在民间,帅在炊事班”,小姜的“何以解忧,惟有稀粥”,小毛的“俺的娘啊,弄啥哩”。
一句句都很经典,也很幽默!
老高虽然是微反派,但是一身正气管理严格,和班长一个红脸一个黑脸,非常自然。
后面这个王班副每次都是找茬,找不到一点闪光点。
谭副指导员也是,总是高高在上的形象,看着就烦人。
后面武林外传掌柜和小郭来增加了剧情丰富程度,还是不错的。
可惜后面腕儿都大了,再也凑不齐这几个人了,后面卫生队的故事没有这几个老面孔,基本就没人看了。
大王这个角色作为新加入的角色,饱受争议,但是越看我越发现大王确实要比老高聪明不少,大王来了以后害怕自己受到欺负,首先对炊事班的其他角色开刀,又是说其他角色,如小毛小姜小胡大周等人摸石头凳子的事情进行批评,还有就是对大周要烧他的本子很在乎,最后得知本子被烧了气的直说,你们是多少年的战友了,而且有意识的把胖洪往沟里带,瞬间让胖洪明白,这是个狠角色,而且在小毛表哥那集,大王仅仅靠观察小毛母亲的眼神就能够判断出,小毛母亲隐瞒了一些事情,说明大王很适合干公安,小胡在考军校躲人那集就说过,公安局咋没有发现你这人才呢?
问题是,幽默感是否可以培养。
答案是否定的。
看看昨晚的“炊事班的故事” 你就知道了。
不过一个男人为了你去培养他的幽默感,不知道这样的男人是否值得珍惜。
因为如果你珍惜了这样的男人,那么你将面对一个永远无法拥有幽默感的生活。
如果你不珍惜,那么你将错过一个如此珍惜你并为此努力的男人。
下面以我朋友的一则结束。
我的朋友有个L V皮夹,有次问她,这个经典款,是真的啊?
她煞有其事说,恩,很贵的。
我们哦了一声。
都竖起耳朵准备接受一个惊人数字。
她接着说,花了80块。。。
这篇日记里提到了:
日常下饭剧,昨天看到一集,跟在豆瓣国产剧小组看到的日常很呼应,索性来打个分顺便分享一下昨天看到的剧情:机场改建,小毛精心打理的猪圈即将被拆,紧赶慢赶也没有来得及在拆除前跟猪圈合照。
为了弥补他的遗憾,班长胖洪提议借表演节目的机会由帅胡和小毛创作个节目,来纪念猪圈和小毛几年来的辛苦付出。
帅胡不愧是炊事班秀才,当即灵感迸发,构思出一个讲述新兵分到炊事班喂猪,思想由一开始愤愤不平,抽打小猪发泄,到后来明白革命工作不分轻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转变过程的小品,获得一致好评(中间关于抽打小猪的情节遭到小毛反对,但是大家解释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后就能理解了,但小毛的角色还是由新兵成了引导新兵的老兵),节目一开始是受到一致好评的,结果就在班内,文艺组,领导组是层层审查下,逐渐变了味儿:普通士兵的故事影响力不够,所以逐渐改成了班长喂猪,指导员喂猪,营长喂猪;新兵不想喂猪的行为不够积极向上,于是改为抢着喂猪,领导觉得小品不够有品位,因此最终改成了抒情催泪版的诗朗诵——当然了,这个不伦不类的修改版最终没有被采纳,炊事班提交的还是原始版本的小品。
忘了哪部电影里有一句话,你所读的看的文艺作品,总能奇异的和你现实生活里的见闻所对应,这就是真正伟大的作品能经典流传的原因。
或者用胖洪的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额高~~于生活嘛。
作为吃瓜爱好者的你瓣新用户,最近经常刷到国产剧小组,里面的人对着影视剧作品吹毛求疵,百般挑剔还自觉高人一等,洋洋自得还要扯大旗自以为正义人间清醒的样子,对比得这一集里审查节目的王班副,一班长都比剧里可爱一万倍了。
只许愿不要真的有业憨批内人士把那些人的意见当真,春晚小品已然变了味道了,真不想以后看个影视剧都变成催泪抒情诗,找不到一点冲突和乐趣了,拜托拜托。
这部电视剧,几乎每集都是个独立的故事,和武林外传的结构差不多,同时也有很明显的尚敬风格,比如调侃时事等等,诸如:我不是一个人我绝对不是一个人...,这些都渗入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同时又和军旅生活结合在一起,用来消磨时间很不错。
当然这部里面的画外笑声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如果去掉的话可能效果反而会好些
原汁原味的方言,实力派的表演。
一群爷们的插科打诨。
加上编剧的加持。
虽然不懂部队里的规矩,那个时候没有流量,没有小鲜肉。
都是来自于真实的感受。
能看出来在那个时代就已经看出什么叫实力派演员了。
真的让人销到流眼泪。
在小鲜肉,流量的放下。
显得那么的经典和珍贵。
虽说在道具,剪辑上些许粗糙。
但瑕不掩瑜。
称得上一部优秀的喜剧。
希望还能出续集。
真的很喜欢,因为很开心:)感觉上这部要比前两部要精彩点,虽然前两部也不错,但看的不多,这部正在看,很精彩。
唯一的遗憾还是老高换了,虽然王班副的风格仍然是延续了老高的风格,但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
终于要终结了。
真的很逗
中国自己风格的情景喜剧呢
同样的演员,武林外传里的老白和小郭演绎得相当惊艳,放在炊事班里,帅胡和小姚却演绎的几乎没有记忆点。剧本真的可以成就演员啊!
天南地北的口音是一大特点,演员放的开,bgm也很欢快。很喜欢炊事班的氛围
为了榜上武林外传的关系,第一集就增加了姚晨闫妮的戏份,闫妮也确实没让人失望。但是编剧的硬伤演员真的填不上。知道大家喜欢连长疯狂增加连长重复性戏份,非要让观众疲劳,杀鸡取卵。
前面还行,自从老高走了之后就乱的很,东拼西凑,不好看了
可爱的人和可爱的故事!为啥没有续集🥹
大好き
小毛想变猛男那一集好好笑
第三部还在武林外传之后,算是最后一部能看的情景喜剧了吧
老高走之后就少了些笑点
2022-8-16 炊事班的故事3 爱奇艺先有的武林外传 后拍的炊事班的故事3老高去雷达连炊事班当班长了以后就不好看了最反感的几个角色 新来的机务连王伟副班长 鸟大姐 一班长女朋友手指像抽筋脚站丁字步左手向前伸右手捂着肚
还不错,有笑点
老高走了,换了个同样人设的上,但是王班副不是老高呀。
哈哈...如果当军人叔叔这么舒服就好了...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军旅题材喜剧啊!我曾经跟我深爱的一个武警一起在他家看过其中几集,我从此更是喜爱此喜剧!第三部让我恋恋不舍。
假期无聊看着玩
低智商喜剧
经典无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