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苔藓,真正熟悉起来就是因为你独自在学校暑假呆了一个月吧。
现在是我了, 真想冲进澡堂还是食堂什么的地方。
中午看的片儿,哈尔滨的冬天总是四点就天黑了,虽然念叨着什么一个人表看啦会害怕之类的,但是还是意外搜到你名字了。
三个小时的电影,这么长啊,果然找不到看暹罗的那种耐心啊哈哈,估计是因为主角颜不够吧我这个肤浅的人…………导演有种卖弄的感觉,还是很好看……果然这不是影评……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苔藓》,看之前了解甚少,不过是瞄了眼那略带诡异气氛的海报,本来以为是刑侦片,不曾想恰恰相反,这里面的那位刑警(村长)正是最终boss。
还有影片最后在渐入恐怖的音乐氛围中留在英智嘴角的那抹淡淡的诡笑,推翻了原来看客脑中对人物的设定,又是一部结局出彩的影片。
当然并不是说过程不美,整部片时长158分钟,半个下午看完我也没觉得困,并不怎么惊悚,但悬疑的色彩一步步引人入胜。
开篇时就展示了主角父亲刘木刑和千刑警,也就是后来的村长复杂关系的产生,刘木刑是一个传教士一样的角色,心地善良,想用信念去感化众生,拯救他们。
从千刑警对他的折磨就可已看出他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定,心地的善良甚至感化了那些派来打他的人,也正是如此使千刑警产生了利用他的想法。
千刑警是个邪恶、自私、唯利是图的警官,他抓住几个人的把柄让他们辅助自己来建立属于他的村子,刘木刑帮他聚集了人气,说是村子,其实他就像地方诸侯领主一样凌驾于其他人之上,他利用各种手段得到其他村民的地皮,就像黑社会的老大收受保护费一样,人们做生意都依托于他,在他面前低声下气。
即使对村子的促成者刘木刑也是如此,他曾对刘说过:“这个村子是托你的福建起来的,但并不是你让他运转起来的!
”刘也是十分的无奈,本着拯救苍生的赤诚信念,却从始至终被千村长牵着鼻子走,对星魁、德川、石万等也无能为力,就在这样的悲哀绝望中走完了一生。
其实电影的悬疑成分是从刘木刑的儿子刘海国到村子料理父亲后事开始的。
在查验父亲生前遗留物品时他发现了村子的诡异氛围,村里人都对他遮遮掩掩,一条地下通道,还有遗产上存在的猫腻都令他感到困惑。
原来父亲身前的巨大财产都被无声的转到了村长千永德的名下,在一位检察官朋友的帮助下,事情原委渐渐浮出水面。
于是开始怀疑父亲的死因,自然死亡or他杀?
于是他下定决心查清此事。
村长派和他就这样对立了起来,首先和石万发生冲突,在山林里被石万追杀时反而失手将其打下了悬崖,接下来被星魁胁迫,烧着了星魁家的房子,星魁被烧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多次提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手还手,以脚换脚”,这两位罪犯的死法和之前他们犯罪的手法颇为相似,邪恶的力量面对审判,正在逐渐消亡。
其间智障德川害怕而出卖村长,村长毫不犹豫的施以毒手,从这件事还有之前用感化院屠杀污蔑刘木刑看出这千永德真是坏事做尽,用心无比险恶。
最终他出手了,想做最后的抵抗。
在最后一场对决中我们又看到之前许多事情的真相,杀死刘木刑的貌似就是这位无恶不作的村长。
村长自杀。
就在我以为要完美收场时,结局杀出来了,就是本文开头所讲的,英智嘴角的诡笑。
英智在片中举足轻重,否则就没有片尾这最大的悬疑点,或者说是反转点。
英智是最早跟随村长和刘木刑的一批人之一,小小年纪就被强奸,她对村长说:“刘老师拯救了我(的灵魂),你帮我报了仇。
”其实之后在村里的生活相当狼狈,成为村长、星魁等人的性伴侣,尽管她称呼他们哥哥,处境比之前有过之无不及,发生此次事件后,她俨然成为了村长,村子的发展焕然一新。
这也是主角带领我们见识的,就在片子的末尾,主角刘国海望着靠在原来村长房邸栏杆上的英智,为她给村子带来的改变感到高兴,忽然脑海中响起了英智电话里通知他父亲死讯的话语,他感到了不寻常,嘴角的微笑渐渐消失,要知道,没有他父亲的死,就不会有这一切的发生,英智也不可能脱离原来的处境,当上村长,成为最大的赢家!
难道说是她杀死父亲,导致了这一切,而她自己永远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刘国海想都不敢想了,而对面山上的英智一直带着那一抹得意的诡笑。
这也是导演留给我们最大的谜团,给观众空间去思考,去猜测。
不到最后谁都不会想到英智会是这样一个幕后操纵者,因为一开始她就是作为一个受害者出现在人们眼中,悲惨遭遇令人同情,片中她救了刘国海两次,一次是刘国海被石万刺伤,这次片中没有将她放出来,第二次是星魁要杀刘国海的时候。
无论谁都会认为因为她拥有一颗正义之心才会这么做的,谁知恰恰相反,所有人包括刘国海都是棋子,刘国海为他父亲审判了村长等人,其实也不过是被英智利用而已。
我想这一设计也体现在了电影的海报中,海报上刻意将英智放在了最后面,她才是真正的幕后,真正的赢家。
片中也曾多次提到“苔藓”一词,主角曾说想像苔藓一样静静的过一生。
现在看来,苔藓完全可以理解成英智,苔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大概可以喻指英智一直躲在阴暗的地方,操纵着全局,观众都难以发现她存在的意义。
《苔藓》—畸形拯救影片开始,上演了整治老顽固,欲实现“强拆”,却发现整治的过程中,暴力无法解决问题,村长于是和刘老师开始了新建村子。
这个开头,让我隐约猜测后边的剧情是要开始罪恶忏悔及灵魂拯救了,可是突然画风一转,回到现在,通知刘老师死亡,有点不明所以了……看到片名《苔藓》,不知道要讲什么?
当影片中第一次“像苔藓一样安静的生存”,猜测说这些人要安静的与世无争的生活和忏悔么,可是刘海国回到村里,为刘老师办理葬礼时,村长一些举动显示出在当地异乎寻常的影响力以及刘老师的死因尚是谜团,这完全不是“苔藓”似安静的生活啊,又是不明所以……
刘海国开始调查谜团,以及村长一伙儿的阻挠开始了。
先是秃头,去刘老师仓库中,想寻找证据,被刘海国发现秘密通道,刘海国穿过秘密通道,被秃头发现,秃头欲杀人灭口。
并说了一句话,“想问你父亲的死因,去见你得父亲吧”,在之后影片的回忆部分,秃头也曾说过“我对现状没有什么不满啊,还有,不要天天罪啊罪的,每次看到您都觉得自己是罪人,真的很累。
”而且导演在这一幕中,镜头转换也十分精妙,罪犯在说自己对现状满足,想过新的生活,而说到看到您都觉得自己是罪人时,镜头给了刘老师,这也说明,刘老师的拯救不是对施害者进行灵魂救赎,错误忏悔,而是想让他们永远记得自己的罪恶,活在痛苦中。
秃头一句“真的很累”道明了“拯救”不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痛苦。
<图片2>
第二个少女监禁犯,看到秃头死后,激起了对刘海国的杀意,将其约至家中,想进行杀害,可是绑起来后,他想要用镰刀进行一击杀害。
这种对镰刀杀害的心态说明了他对刘老师的“拯救”感到仇恨。
刘海国用打火机引燃房屋想要逃走,此时少女监禁犯过来想用镰刀砍杀刘海国,却两次被女主制止,杀人犯的内心已经不是之前的极度冷漠,内心开始有一丝良知了。
最终少女杀人犯却因回火屋拿与村长的合影还有屋顶隐藏的文件而被烧死,本来他可以安全逃跑的,却为了拯救村长而死,是因为村长拯救了他么?
村长的拯救是正确的么?
第三个智障,是第一个向刘海国和检察官诉说案情的人。
一直强调“我只做了村长让我做的事情,其他的什么也没做”。
对村长给他安排的任务的回忆,一度让他精神崩溃。
而村长杀死他时说给他的话也值得思考。
别人都是有颜色的纸,你是一张白纸,别人的纸需要重新染色,我不想让你染上其他的颜色,我打你,不是因为你有不足,而是想让你一直留在我身边。
这句话也说明了村长想带这些罪犯一起生活,实现对这些回不到过去的人的“拯救”。
整部影片中,我感觉这个智障不傻,反而心眼不少,只是很懦弱。
村长当刑警的过程让他对监狱拯救犯罪感到失望,于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
而当他遇到软硬不吃的刘老师时,似乎看到了一种新的拯救方式,于是想和刘老师共同建立一个村子,进行灵魂的救赎。
一起忏悔,一起吃素。
可是慢慢的意识到,刘老师的拯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拯救,而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审判和判决,他想让那些罪犯活在忏悔罪恶的痛苦中。
他认为刘老师是和他们其实是一类人。
秃头说过的一番话也代表了村长一伙儿对刘老师的判断:刘老师早就了村长,村长早就了现在的村。
村长到最后用枪自杀,也反映了他对韩国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拯救”方式的嘲笑。
刘老师刚开始的“软硬不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导致我以为本片要对一众罪犯灌鸡汤,进行心灵的洗礼。
可是后来,慢慢发现并不是这样。
先是村长一伙儿对刘老师难以诉说的情感,肯定、害怕、蔑视、反感。
肯定确实刘老师做了一部分灵魂救赎的事情,害怕是因为对这种软硬不吃的态度感到恐惧,蔑视是因为发现刘老师也是“看到不爽就杀人”;反感是因为刘老师对罪犯的各种限制。
刘老师对村长送的礼物,震惊之余,首先想到的不是报警,而是逃跑,而且还对女主撒谎并说大家在聚精会神的祈祷。
并没有显示出对生命的一丝怜悯之情,罪犯也是人,如果刘老师真的想拯救他们,最起码会感到一丝同情吧,后来的女主的话也说明了一点,村长只是替刘老师办了刘老师办了想办的事情。
当刘老师刺杀村长失败后,面对村长对女主即将施暴,也未进行制止,也没有以暴制暴,这是对上次自己刺杀行为的救赎么?
是对自己的一丝拯救么?
是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救女主的无可奈何么?
刘老师想用灵魂的救赎去从痛苦中拯救女主这个受害者,却想用”痛苦的绳索“拯救”那些加害者。
村长用自己的方式,恐吓、殴打、威胁、贿赂等手段来“拯救”这些罪犯。
而女主也通过自己做性奴来保全刘老师。
这种畸形的拯救弥漫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
影片末尾有几处颇有意味。
一处是禁止右行标志,禁止人们通往这个偏僻的山村,另一处是,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刘海国看着村里到处新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氛,可是看到“监视城堡”又在修建时,感到有些担心,直到看到站在“城堡”上的女主时,才松了一口气。
此时想起收到父亲死亡通知的电话,才细思极恐,女主意味深长的笑容,刘海国震惊不已的表情,是的,是女主织就了这张复仇之网!
有些人真的被拯救了吗?
让我想到开始时一句话,撒旦并非在远方,而是常常在我们身边,用一些甜言蜜语,会让大家陷入痛苦的深渊,请看清楚吧,恶魔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审判的日子即将到来……
苔藓,卑微的存在,依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伴随着强大势力存在,其实又能将自己活出不一样的颜色。
剧透线……………按照线性顺序我是这样梳理这个故事的:从越战归来的刘木刑老师,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本质,成为了一名牧师发誓身体力行拯救信徒,刘老师的无私奉献触犯了原来修道院院长的利益,他找来了刑警千永德来修理刘老师,并许诺给千永德低价土地,千的还价过程正体现了其的贪婪。
(注意一下:此时刘老师在为信徒买地,这也成为后面教堂惨案的伏笔)。
刘老师被抓之后,出现了奇诡的事情,千派去修理刘的人纷纷崩溃,让千见识到了刘的感召力。
于是千决定和刘木刑聊聊,聊的结果就是帮助他给一个十几岁就被五人轮奸的女孩英智报仇。
然后女主英智坐在车里看着千刑警在河里暴打曾经欺辱她的那四个人(书上的名字有5个,挨打的是四个人,这一点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千开始招揽自己的势力,吸收了石万(杀了欠钱人)和星魁(烧死了多名舞小姐)两个把柄握在他手里的死忠,再加上刘海镇大叔扮演的弱智,组成了千刑警的四人组。
而站在刘老师身边的只有受到侮辱的英智,这时千刑警提出了一个设想,让刘木刑和他共建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能够让犯罪的人重建人生的乌托邦,这个想法对刘木刑也充满了诱惑,于是迅速答应了。
然后就是千刑警引荐这两个罪犯与刘老师相见,有了录音中的那段情节。
这时刘老师就要带着他的信徒进山修行了。
在进山之前进入了本片最大的那个罗生门,究竟修道院中的几十人是谁害死的。
在之后的诉说中,千刑警说到现场时修道院院长说出来刘木两个字就断气了,他指认是刘木刑害死的这些人。
而英智则指认她和刘老师去修道院时刘老师很快就出来,不可能害死这些人,而在千刑警的车上她发现千的耳朵上和包上有血迹,她认为是千刑警干的。
通过片中的一些细节,我倾向于认为是千刑警干的这事,石万和星魁死后德川自白中提到千刑警让他杀人他就杀人,而且杀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再有就是那些按着血手印的账本,最大可能是人死后用手按上去的。
隐居山林后的生活太苦了,那些跟随刘老师来的修行者陆续离开,只剩下了英智和千刑警四人组,英智是刘老师的铁杆追随者,千刑警四人组有着他们自己的目的,她们想通过刘老师这杆大旗能招揽更多地信众,并攫取更多地利益,所以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逼的刘老师也起了杀心想要千刑警的命,不过被千提前防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的威胁英智(相继失身于他们),刘老师此时已颓,想起了多年没联络的妻儿,英智知道了刘老师儿子的电话,在刘老师去世后联络刘海国来改变她的现状。
千一伙还希望依仗刘这杆大旗忽悠人呢,所以没有杀死刘老师的动机,而英智很可能在被侮辱纠缠的境地下,不得不狠心害死了刘老师,用以引来刘海国,借他的力量打败千刑警。
因为刘海国是英智秘密通知来的,所以千刑警等人很诧异,生怕被他发现秘密,所以才有了各种怪异举动,而每当关键时刻英智都会救他,并引导他接近真相。
刘海国和朴检察官的关系没有细致交代,不过应该属于相爱相杀类型,应该是有很深交情的,不然遇到问题刘也不能一直联系他,所以千刑警等人才会很惧怕,因为韩国检察官的能量大家是了解的。
而后发生的事情就全都是顺序发展的了。
最后各方势力全都被打到了,英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这个地方的权利最高拥有者,站在千刑警曾经站过的最高点,用胜利者的姿态看向刘海国。
片名苔藓,指的应该就是像英智这样弱小,隐忍生活在压迫中的人,她们最终将会爆发出无尽的力量。
《苔藓》在开篇又是让人熟悉的韩国犯罪电影风,冷峻、黑暗、人物复杂,血腥依旧但好在这次使用的相当克制。
故事发生在1978年,对于韩国电影每一个出现的年份都有他特定的含义,几乎就没有不夹带私货或政治隐喻的韩国电影。
普通影迷看上几部韩国电影就能大概了解到韩国的近代历史,1978年朴正熙遇刺,而后不过两年就发生了光州事件,而千永德这个村长的形象正是独裁统治的具象化存在,刘木刑老师则是充满理想化思想的民主运动人士,英智就是那些被民主化运动启蒙,但最终走向苟且的韩国政客。
看清这些形象的指代象征,再看电影内容,你就会发现韩国电影人的独特视角。
2010韩国了悬疑片《苔藓》,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豆瓣评分7.1,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6.7。
标准的悬疑片模式,最后一刻揭晓真相,“一句话剧透”模式,看之前不要看网上的影评,一旦知道了结局,影片看起来就毫无悬念了。
看完后回头想想,女主是幕后策划者以电影套路来说并不意外,女主少女时代是个不起眼的女演员,而成年女主却是个美女,如此选角女主怎么可能打酱油呢?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看完全片才会明白片名的含义,看完全片才会明白苔藓指的是女主,女主堪称“卧薪尝胆”的电影版释义,25年来一直在等待时机。
女主不仅是在借刀杀人,也是在伺机上位,是个有足够隐忍之心的野心女人,片尾女主重建居高临下的居所,代表她要执掌这个村落,她的动机不仅仅是复仇。
悬疑片的共同点是前面的绝大部分剧情都是拉扯观众思维的障眼法,等结尾最后一刻揭示真相后,你会发现前面绝大部分剧情似乎都在浪费时间,这正是悬疑片的精妙之处——知道了真相就没人会看主体剧情了,主体剧情全是最后豁然开朗的铺垫。
如果把主人公(朴海日)和那个基本上属于老鼠屎的检察官一起从这部电影中撬掉,那么至少《苔藓》不会像现在这样看起来那么尴尬。
尴尬的《苔藓》一方面把悬念放在电影趣味的第一位,却忽略了其可信度(这可信度的失败源于故事和人物设定的失败);另一方面,冗长的电影时长搭配上节奏忽快忽慢的叙述节奏,让《苔藓》成为了开头和结尾不错,但中间部分却陷入拖沓、莫名其妙境地的二流电影。
朴海日的演技差到想让人自插双目,他远远比不上片中和他演对手戏的郑在泳。
至于扮演检察官的刘俊相,则完全可以去吃屎了。
试想如果演员的演技能至少保证实实在在,那么《苔藓》在剧情上的失败总能扳回一两分。
(事先说明,有借鉴其他网友的观点哦但也有原创部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冤冤相报,这是一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故事。
一切还可以重来,却再也回不去了。
”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刘海国的年轻人从首尔来到一个小村落,处理多年不见的父亲的丧事。
然而,父亲的死因却引起了他的怀疑。
为了查明真相,他留了下来,却掉进了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
看似平静安详的村落实则暗潮汹涌,他试图探寻父亲去世的真相,一次次在生死的边缘挣扎,但得到的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谜团。
整部电影步步藏锋、情节紧凑,围绕着试图追寻真相的张海国和阻挠着他的村长千永德之间的斗争展开。
影片布疑成功,情节引人入圣,人物刻画细致,是悬疑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人物的刻画是这部电影最令人称叹:勇敢却莽撞的刘海国,与刘海国有旧怨却帮他探寻真相的检察官朴明旭,神情阴戾、心怀叵测的村长千正德,曾经十恶不赦的石万、星魁,智商低却有兄弟情义的德川,曾犯下大过却帮助他人赎罪的牧师刘木刑,看似无害其实暗中操纵一切的智英……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做足了功夫。
千正德是本片中最出彩的个人物,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本片的主角,虽然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他年轻时当过刑警,却并不以主持正义为己任,反而,他心底有一股恶灵长期驻扎着,在这个恶灵的促使下,他强买土地,一手创建了一个邪恶的自由国度,而他,称得上是这个国度的国王。
他精心挑选他的子民,非大奸大恶之人不能入选。
最后,他请来一个驯兽师帮忙控制他的子民,这个人就是刘木刑。
刘木刑曾在越南战争中当过兵,为了洗脱自己和他人的罪孽成为了牧师,在千正德的劝说下和他一起搬到了这个安静僻远的小村落,成为被千正德利用控制人心的工具。
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他开始反抗,甚至想要杀死千正德。
但是,他没有那个能力。
就像千正德所说的,“村子虽是托你的福建起来的但不是你让它运转的。
”千正德才是这个村落的无冕之王。
他终究是上错了船,却没有办法回头。
影片的序幕对刘木刑的刻画很详尽,他在监狱中感化那些受千正德指使而伤害他的人,这充分证明了他的人格魅力。
这也是千正德想要利用他的原因。
一开始千正德依靠他建立了这个村庄,却很快的将他打倒。
作为刘木刑的儿子,刘海国是和他父亲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物。
他很聪明,知道用录音笔录下朴检察官加害他的对话,却也很莽撞的明知千正德会杀了他,还要赴他的约。
他很胆大,一个人留在陌生的村落探寻真相,他也很心细的在受了重伤杀掉石万之后掩盖证据。
他是这个故事中仅存的正面人物,虽然前面困难重重,但他并不放弃,哪怕父亲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好,也要找到父亲死亡的真相。
石万、星魁、德川,他们是千正德手下的三元大将,也都曾是十恶不赦之徒。
千正德收服了他们,把他们带来这个全新的国度。
但千正德把他们带来这里,并不是要他们改头换面,而是教会了他们自欺欺人。
于是,黑白颠倒,善恶混淆,他们变本加厉、得意洋洋的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是,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感情越加坚固。
对外他们阴狠毒辣,关起门来互相之间却有情有义。
他们依附着千正德,像苔藓依附着石头一样的生活。
英智是影片中最令人吃惊的人物。
不到最后谁都不会想到英智会是这样一个幕后操纵者,因为一开始她就是作为一个受害者出现在人们眼中,她的遭遇令人同情。
她有着十几岁就被人强奸悲惨的过去,之后又不得不依附着千正德和他的三个手下生存。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尝遍人生疾苦,固执的认为刘老师是她唯一的救赎者。
在这场男人的斗争中,她那么不起眼,像一株小小的、柔弱无骨的苔藓。
然而,在那阴暗的角落,她一天天生长着,最后终于打倒了她常年依附的石头。
影片对英智的刻画那样隐晦,直到片尾处,直到刘海国想起那通电话里的声音,直到她最后露出那抹诡异的微笑,观众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场死亡游戏的主宰者是她,那个像苔藓一样没有存在感的女人!
但是,我们也没办法恨英智。
她也是受害者之一,是生活在这个邪恶国度最底层的人。
在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后,她将小村庄建设的焕然一新——那是她渴望的,充满爱与救赎的国度。
她像一个审判者,审判着千正德和他的手下们的罪行;她像一个救赎者,改变了这个邪恶的小村庄。
但是,她的罪责由谁来审判?
她所做的,是否是真正的救赎?
我们不得而而知。
影片在设置悬念方面的成功,得益于导演独特的拍摄手法。
首先,影片有长达十六分钟的序幕——这是在电影中很罕见的。
它交代的故事发生的背景。
而也是根据这个序幕,我们在电影开头就对人物有了初步的评断。
然而,这个评断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这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反复且杂乱——你永远不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但看到最后,你一定会为它拍手称奇。
其次,影片中采用了很多优秀电影中采用的多角度叙事法(黑泽明的《罗生门》和张艺谋的《英雄》中都采用过。
)在交代教堂血案的时候,电影从千正德和智英两个角度讲述了教堂血案的发生经过,这直接影响我们对整部电影的理解。
如果英智说的是真的,那么千正德是这部电影中最邪恶的存在,他死有余辜,而英智即使为了自己推翻千正德的欲望在幕后操纵一切,也不为大过。
而如果千正德所说的是真的,但我们之前对于刘老师的定义,对于英智的定义将全部被推翻,整个村落像一幅残破不堪的画,画上的人,也没有一个完整而干净。
多角度叙事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判断,有点类似于开放性结局的效果,每个人看到的故事都不一样。
同样,影片中也没有交代刘木刑的死因,这也是需要观众去自己判断的。
给我最大冲击的事影片的结尾:事情结束后,刘海国回到小村庄,望着靠在原来村长房邸栏杆上的英智,为她给村子带来的改变感到高兴,忽然脑海中响起了英智电话里通知他父亲死讯的话语,他感到了不寻常,嘴角的微笑渐渐消失,转为惊愕的表情。
这有点类似于欧亨利在小说中惯用的结尾方式——在故事结尾时来个180度的大逆转,给读者、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
整部影片其实是在进行对人性的探讨,苔藓和石头的关系多次被提及,也别有深意。
邪恶就像苔藓一样,生长在这个阴暗潮湿的小村庄。
一开始,它不得不依附于石头,当石头不再能给苔藓有力的支撑,它会选择换一块石头,或者粉碎石头,取代它的地位。
也许每个人都是一株苔藓,在某一个时刻,为了生存而依附于一块石头。
而在另一个时刻 仍然是为了生存却毁灭了曾给予它支撑的石头。
又或许,每个人都是一块石头,在某个时刻,借着自己的力量支撑着一株苔藓;,在某一个时刻,嗤笑蔑视这株苔藓的渺小无力; 而又在某一个时刻,猛然发觉自己已经在无意中帮助苔藓壮大了,并且回过神而来的时候已经被苔藓击碎。
苔藓的生存法则就是习惯滋生于阴冷潮湿的阴暗面,先依附于人,后反制于人,而影片真正的苔藓就是女主,一个半辈子都在被多人性侵的炼狱里活着的人,最后却成了在幕后摆兵布阵的boss玩家,做到了借刀杀人,立地成佛,改变了村庄的精气神,也让自己成了最新的主宰者。
电影最大的惊悚来自片尾男主恍然大悟的惊恐眼神以及女主洞悉一切的轻蔑一笑,最后带着没有解开的秘密(刘木邢及三德祈祷院的真凶是谁)走向剧终。
电影海报的设计很精巧,正男主在寻找真相,反男主在最前面操纵一切,而排在最后的女主就成了黄雀。
影片的成功也就在于最后一刻的神级反转,直接上升了一个维度,但叙事的过于沉闷冗长也是一个扣分项,如果能够再简捷高效的提炼,这就是一部神作,甚是遗憾!
苔藓(2010):很长时间之前就想看的一部电影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在潍坊到虹桥的五个小时的路上,午后毫无睡意索性一口气看完了。
看惯了韩国悬疑电影剧情反转的方式,但是始终觉得电影里几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模糊不清,鉴于导演实力应该不是剧情处理的问题,显然是蕴藏着一些不便表露的内涵。
于是难得一见地搜索了电影的背景。
果然电影实际是一部带有韩国民主政治历史味道的电影。
一九八零年,韩国光州爆发学生运动,史称“光州暴乱”,在电影中,千永德代表的是韩国独裁政权,牧师刘木刑代指民主良心,而英智是被欺压的民众,千永德身上的血暗示当时独裁政府暴力镇压打死数千人,英智说牧师因为胆怯向千永德掩盖自己知道的事实正是在独裁威慑下韩国媒体影藏光州事件近十年,影片最后,英智(翻身被欺压民众)站在村长的屋子上(青瓦台,权利高端),受尽欺凌的表情逐渐变得狰狞,不禁让人心生寒意。
后面有一些该说的不该说的我就不说了。
总之,电影是一部难懂(不敢懂)的韩国政治寓言,一条艰难地复仇之路,一部控诉黑暗时局的血泪史。
2016年7月14号南京南。
建议有意向观影的朋友抛却政治意味,单纯地当成一部悬疑片来看,西斯集控。
郑在咏,柳海真的演技毫无悬念的强,朴海日单是最后的眼神就值一个青龙奖。
个人认为青苔这部电影的主题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才展露无遗,片中女主角受尽压迫,默默承受苦难。
正如电影开场不久中所说的:像苔藓一样依附在石头上,默不作声的活着。
同时我对电影的剧情有一个小小的猜想:刘牧师其实是被女主角所杀害,以此引来了刘牧师之子对案情进行调查。
而女主角又大量收集证据,虽然被焚毁,但最后指出仓库中存放的证据原版,打垮了村长,从此自由的活下去,或许还支配了村长遗留下来的全部的财产。
村长倒了,爪牙死了,村中的情况变了吗?
我觉得没有,从结尾看来,女主角似乎用村长的巨额财产兴建了许多的设施,让孩子玩耍,让大人休息,但是这只是表象。
其实实际统治者不过是由村长变成了站在全村顶点的女人罢了,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
在刘牧师的精神控制、村长的威逼利诱下生活的村民其实内心仍没有改观,即放宽了的藩篱依然是藩篱,并没有脱离对精神权威的依赖。
男主人公最后僵立的表情似乎明白了幕后操纵者是谁,但是有没有别的更深的意思在里面?
我想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意识到了人们仍未自由。
这个片子印证了一句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这么一帮会演戏的人,可惜了。。。
结尾的眼神很好
蛮好看的。最后的胜利应该归属女人。不错的影评:http://i.mtime.com/eagle4/blog/7651299/
最近棒子把这种玩阴的演绎得很多了!三个小时各种反转,……现如今,整个剧情,就像从小在墨西哥长大的我(°ー°〃)
剧情拖沓冗长,最后的结局在女人诡异的一撇笑中结束。女人利用祈祷院事件操纵了她想要的结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11.09.18 @home 结尾不错
片尾女猪脚的笑是什么意思?整体来说还不错。
就这剧情,导演是怎么敢剪将近3个小时的?与同一年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与更早的《欢迎来到东莫村》相比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剧本差,拍的也差,故事虽然有插叙,有反转,时间跨度也很长,但整个故事框架并不复杂,相反的就是一个很普通,老套的复仇故事,导演却硬生生的拉长到了2个小时40分钟,必然导致电影节奏变慢,剧情推进变得缓慢而沉闷,而且为了刻意制造悬疑氛围,拉长电影时长,很多的剧情都做了模糊化的处理,明明都是明牌了,导演却还假装藏着掖着,结果铺垫了两个多小时的结局处理也极其随意,仿佛憋了半天什么都没憋出来,最后的反转也很生硬,人物塑造也都是平铺直叙的一条线,人物处理的都很肤浅,没深度,整部电影处理的都很小家子气,也很空洞,如果时长能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说不定是一个还不错的电影
最后一笑有点儿瘆人啊,不过也合情合理,不错的悬疑片
铺得挺大,内容足够复杂和模糊,可以从多角度解读
浑然天成的爆破力,个性浓烈,野心勃勃。
真是一点也不悬疑啊。我很想问导演一句,那个隧道是怎么挖的?!
这片很牛!惊栗的结尾,让人明白片名“苔藓”的含义,躲在阴暗的角落,生命力却最是顽强。海报上站在最后面的那个人掌控了一切!圣人不存在,罪恶的人性难以改造,只有更坏的人,和越来越坏的人。像“母亲”一样的经典黑暗系精品。郑在泳演技超好。国产片整体水平追上韩国路很长啊。
检察官和牧师儿子的互动好像那种剧情破案向cpy小说嘛(同样的事件看电影叫复仇,如果转换成真实事件叫“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偶认为没什么反转,只是海国被英智利用,完成自己的报复。
真长啊。。。
麻了我一身鸡皮疙瘩,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一股狠狠挣扎于生长的力量,结尾的配乐也很不错。
女性地位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村长走了,村民出来了。
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