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轻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以前,我不太喜欢山下敦弘的作品。
哪怕是小清新风格的《天然子结构》,说起来还是缺乏质感,没有什么能沉淀下来的东西。
至于其他搞怪、热血、无脑一波流,始终觉得无聊乏味,拖沓沉闷。
令我改观的一部山下作品是去年的《昔日的我》,影片主人公是上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他们没能改变世界,但时代却改变了他们的青春。
跟《昔日的我》一样,《苦役列车》也是改编自有来头的文学著作。
平成年代的私小说作家西村贤太塑造了一个鄙陋卑猥的男子,他没有朋友,缺乏高等教育,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既简单又辛苦。
故事时间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东京,昭和末期。
事实上,主人公贯多身上的事情大多是西村的真实经历,或者是带有其个人影子。
这些东西变成了片中的种种细节,像打工、偷窥秀还有不知道如何跟女孩交往,它们时常令人哑然失笑。
很多时候,电影编导会尝试去靠近这类底层人物的生活,想写一些极端的人与事,然而,他们的描摹大多是失真的,要么是有一厢情愿的情感投射,没能用同一个水平高度上的视线眼光去看待。
可能担心猎奇和过度暴露的批评,山下敦弘的镜头大多与人物保持一段明显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同过去保持距离),整体风格与前作相仿。
除此之外,扎实的文本内容也让山下敦弘事半功倍,片中不时会出现一句话带过的时间跳跃,很有翻书本的感觉,一页而过。
《苦役列车》的质感体现在那些书店、卡拉OK和色情场所上,贯多重复着辛苦、单调的苦役生活,每天吃大碗饭,狼吞虎咽。
唯一称得上爱好的是阅读,从阅读又引出了心仪的女孩,直到最后摆脱白日幻梦,奋笔疾书起来。
有人说,《苦役列车》让他们想到了特吕弗的作品,像《朱尔和吉姆》和《偷吻》。
在我看来,与《苦役列车》最近的比较对象正是《昔日的我》,这部电影讲的其实是西村的过去,他曾有一个朋友,有追求的姑娘,他们一起脱光衣服,奔向大海,海水冰冷,几个人兴奋得大呼小叫。
经历一连串的矛盾纠纷后,他们先后离他而去。
结尾,贯多的苦役生活出现了变化,他也等到了那趟文学的列车,好像开始与过去的生活决裂。
整部《苦役列车》,其实就是一本昨日之书。
而在居酒屋的电视上,贯多看到了那位断了腿的工友参加节目,大为震撼,这一幕也像极了《昔日的我》的结尾——在小酒馆重逢旧识,看到对方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主人公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它们都要有一段梦醒和破灭,《苦役列车》里的裸奔一幕也不例外。
只不过,《昔日的我》的结尾是一个休止符,而《苦役列车》的结尾好像才刚刚出发。
与《昔日的我》的革命理想不同,《苦役列车》的挣扎故事更多是伴随着自卑、羞耻和内心作痛。
贯多十分清楚自己的现状,就像他无法摆脱自己的糟糕出身,难以避开别人的歧视目光。
他执意用自己的方式来生活着,用错误的方式来表达爱意和好感,加深着旁人对他的误解。
他跟周围的人群和生活格格不入,但是,与《与安娜的四个夜晚》等电影不同——那些电影里面的主人公大多自闭,无法与外界交往,躲在阴暗当中。
《苦役列车》却有大量的白天场景,贯多也没有自怨自艾,他有他的排遣和发泄方式。
贯穿全片的是一种无聊趣味、苦中作乐。
贯多纠结于朋友,痴迷着恋人,跟房东斗,同色情女郎怄气,就连那些屎尿屁的恶趣味,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也再正常不过。
在我看来,这种自以为是、不碰南墙不回头的刺头劲,它们恰恰是《苦役列车》的中枢神经。
能如此不留情面地剖析自己,这也是私小说和私电影的最大优点。
1个月内看了两部同类型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还有这部苦役列车。
一开始本来不准备看,虽然中岛哲也让瑛太充当了整个电影的希望使者,但也无法消除松子所带来的悲伤。
说回这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奖得主西村贤太的自传体小说《苦役列车》,依然讲述了一个残酷的人生,主人公北町贯多从童年起因父亲犯罪就开始过上了支离破碎的生活,以至于19岁的他的生活里只有性,他可以撒谎拖欠房租,只是为了去风化场所消遣。
这样一个彻头彻底的"撸sir"孤身一人却有一个喜欢读书的爱好。
也就是这个爱好,让人看到了他的人生还有希望。
贯多和现实中的底层年轻人实在有太多的共性(除去父亲犯罪),他们没有好的家庭环境,没有好的学历,也没有几个好朋友。
他们敏感而矛盾,当贯多第一次和正二聊天时,他说,别瞧不起中辍生,当高桥在他面前说教,他在背后说,不过就是个中辍生,拽什么拽。
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也同意高桥的话,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
可是他不愿承认,在好朋友也是大学生的正二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败。
从搬运工升为仓管是他灰暗的人生里不多的一次明亮,他还鼓起勇气和康子成为好朋友,这一切都是短暂而美好。
直到高桥因伤从仓管上退下,由于不是正式工,没有保险,现在腿也瘸了也找不到工作。
他找高桥去喝酒,拿了一个信封给高桥,说这是公司给的补贴,其实是自己的工资里面拿出来的吧。
两个星期后他从仓管辞去,重做搬运工。
那个告诉他要拥有梦想的高桥也没有了梦想,同为中辍生的他也不想落到那个下场。
所以安心的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吧。
于是,人生再次灰暗,和正二的矛盾,康子的离开。
又回到以前的生活,打工---风俗店-住所。
直到三年后,再次在电视上看到高桥,那个告诉他梦想没有用的高桥,竟然上了电视的比赛节目。
这让他重拾梦想的信心,拿起笔,写下去,写出一个芥川奖来。
关于这部电影想说的实在很多,所以忍不住还是写了。
会关注这部电影可以说全是因为敦子,去年一年也看到了各种夸赞,很是好奇敦子在戏里到底突破了多少,进步了多少。
这是我最想知道也最为关注的。
记得当时在2ch看到一个讨论串说关于康子这个角色,原本是原作中没有出现,是导演原创的一个角色,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要故意排戏才安排了这样一个女主角出现。
沸沸扬扬的一个说法就是山下当时想找的人是由纪,而不是敦子。
只是后来这个角色被“抢”了。
看到这样的话不禁哑然失笑,不过这并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实际上,在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康子这个角色如果真的要有,那么是适合敦子去演的,但是敦子并没有完全把这个角色演活,这是让人很遗憾的一点。
付出了很多努力这是真的,也有很大的进步,但也像她自己所说在AKB内就会想向大家撒娇,还是带了一些偶像气在角色里面,使得电影这个角色也受到了一丝偶像化的影响,康子身上的“普通人”的气息少了,而“神”的气息多了。
这和电影的本意是相违背的。
(我觉得我变成了敦黑= =+真的从想作为一个女优来发展的话,毕业这件事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次真的认为当然,看到这一幕和那一幕的时候作为脑残饭看到她被这样那样差点恨不得上去踢死森山。
但也从另一方面对比出森山的演技高明之处。
他把自己几乎是完全代入所要扮演的形象里去,完完全全的屌丝形象是深刻在心里了,我觉得我以后看他已经不能用看待正常人的眼神去看了…单说内容的话,是在日影中已经算是很好的构思了,一改无聊发困的状态,精神十足的看到最后,虽然不排除有喜欢的人在里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想让人迫切的想知道貫多最后的结局。
剧情上没有走偏,紧紧整个围绕着北町貫多进行展开,时间线和故事情节十分合理,穿插着现实生活和讽刺喜剧的元素在内,也开始更深的去体会想要表达的内容。
和日下部正二的关系变化是最主要的描述,也很值得琢磨。
结局对于我来说如果卡在挥手再见的那个地方应该是最好的吧。
(真的打心眼里想看原著
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
说实话,整部片子有点串联不到一起。
一开始是冲着吃货去的,有人说吃货演的不好,但是按照我自己的判断标准,吃货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人物,而且算是给电影增色不少。
角色演出比较丰满,至少我喜欢,这部片子给四星,敦子应该占其中一星。
没有敦子我根本不会看这片子。
单说电影里的男主,各宗笑料也有值得笑的地方。
编剧的剧本加上男主精湛的演技,可以撑起整部电影,有的地方觉得真是精彩到极点。
演活一个屌丝不容易,国内各种片子里各种角色能算屌丝的多得是,但是我觉得苦役列车里的这个人物,算是最传神的一个。
编剧给一星,男主表演给一星。
怎么叫艺术,看不懂就是艺术,里边很多剧情看不懂。
比如那个s13大叔学猩猩那段。
完全看不懂那位脑子里在想什么。
看不懂,而且给我的感觉那位大叔酷似冢本导演的御用演员。
反正各种小细节看不懂,看不懂的还能吸引据悉看下去的,算能耐再给一星。
4星,推荐,为了吃货,为了屌丝。
为了演技。
为了各种不懂ps:过了几天再回想,发现其实是个神片。
有谁能把屌丝诠释的这么透彻。
这主演把屌丝特点都集了大成了。
神演员,吃货演的女神也是出神入化啊,女神不一定非要想北川景子那种白富美,吃货这种也有她自己的魅力所在。
回来了一次,发觉,真是神片。
ps2:这片子其实常看常新,这是那种,让人看了一遍,过段时间又想看第二遍的那种电影。
这次第三遍,我觉的前边所有的颓废,不堪,怠慢,堕落,色情,在最后猪脚不顾一切的奋笔疾书中都烟消云散。
屌丝真屌丝,但是挣扎的奋斗总让人感慨不已。
好片子
日本有一个文学传统,“私小说”,从太宰治以来,说自己生活的如何如何“丑陋”与“反常”,反而是在市场中可以大卖的一个噱头,获奖的一个由头;同样由此,在日本喜欢改编小说的惯例下,电影中也有这种自传私密的倾向。
当然也有反感的,比如村上春树就有些看不起这类小说,毕竟,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事情,但依靠的自己太近太近的后果,往往是反而对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有茫然痛苦,没有答案而已。
根据西村贤太的私小说《苦役列车》改编的电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主角是浑浑噩噩,牢骚满腹,性欲充沛,活着类似动物一般的情况;他拥有的是“发情”,在现实生活中,看过去,就是属于绝对没有任何向上改进可能的人物;过着没任何希望的工地装卸工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如此而已。
这就是一个日本19岁辍学生的故事,他觉得他的人生灰暗,现实是,他其实确实在阴暗的控制下,他唯一的爱好是看小说,他有了两个朋友吗,然后在自暴自弃下,以卑劣的形式,他又失去了他们的关怀。
这电影中,男主角看上去真没有一点“可爱之处”;嫖妓,去风俗店,借钱不还,租居没钱,还是一个最低级的搬运工,没前途没收入,真个是一个“衰人”,是一个人们平常意义上称之为:绝对的人生失败者的家伙。
——这其实用目前流行的话,这人有点“丧”;过着是狼狈不堪无希望改变的日子。
其实这个别样的苦涩荒诞的青春故事——看上去有点丧,有点悲惨的生活,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但好在,作者依靠顽强写作,走出了这个个人悲惨的“粪坑”一般的境遇,而小说《苦役列车》则获得了芥川奖。
那是日本一个很有名的文学大奖,它给出的理由是《苦役列车》是“不顾一切拼命挣扎的文学”。
真是这样嘛?
《苦役列车》中描写的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许标志着“丧”成为一种公开的个人态度可能;类似的情况在中国电影中,只有路内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巴比伦》中的青工路小路在工厂生涯中没有希望能够比拟;而且相似在于,这里面的两位主角最后都以成为“小说家”,来去对抗这一惨淡青春的无望。
——总之,这一发达资本主义下的歪歪倒倒中的青年的成长史;在人生道路上的磕磕碰碰,已经歪出了正常的青春“轨迹”,然后把自己的“伤口”扒出来,给人去看的意味是什么?
可以说,好比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中一语道破,好孩子“千篇一律”,坏孩子,有问题的孩子才是人人不同,各自活出了各自的“精彩”。
在坏孩子的青春日子里面,比起好孩子,他们的艰辛要多许多,在残酷的升学的阶梯上,《苦役列车》中的主角早已经失去了这方面的任何一点奢望。
——但每个人的青春总还得一步步自己走过去,这样的卑微的青春,很少能有自己的“个体表达的话语权”,而作为外在旁观者,对这类坏孩子的天空与世界,明显是带着有色眼镜去描绘,被弯曲、被丑化,被不理解。
但其实不同于升学路上一路顺风的好孩子,他们想改变生活,有所变化,确实是“拼了命的挣扎下的去生活”。
他们的隐秘于心底的理想主义,确实不甘现实,但要求付出的个人努力是巨大的。
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这类孩子归于浑浑噩噩的生活;过完了青春,彻底的沉沦,于是他的这种无颜色的日子在之前是没有“话语权”被引起关注。
——问题在于哪里?
这一坏孩子的天空,其实更应该引起关注与理解,能让坏孩子去变成好孩子,靠的是什么?
——电影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不懈的个人去梦想和对于自我爱好的不懈努力。
比如《少年巴比伦》作者路内曾自嘲是当代作家学历最低的一位,只是中专毕业,目前是现代青年作家的领头者,《苦役列车》的作者更差,辍学在初中,这是不是要比谁更惨淡;路内的书里面就是一个青工的成长史;比起《苦役列车》的作者,纯洁无邪多了,那里面是一种苦涩的笑话的口吻叙述,《苦役列车》的生活则更是现实冷酷和猥琐的多; 正如《苦役列车》中的男主角回头描写不励志的状态,最后还是要回到被激励“范例”的存在可能;直白说,人于是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梦想主义”的激励,哪怕看上去这梦想只能是一个“奇迹”,《苦役列车》就是叙述奇迹的前因后果,告白的是人在卑微时候,总是需求“爱”与“友情”的支持,以及个人那一点微小的“希望”来过活。
当然好玩在于,这些个青年往往通过作家梦来实现个人的命运改变,比如《我的野蛮女友》,也是牵牛的作家梦得以实现来结束;但现实是残酷的,市场就这么大,哪里允许有那么多作家存在。
—— 所以,从另外一方面讲,我们给予这些青年能改变命运的机遇太少了。
中国有庞大的“打工群体”,在一旦升学的阶梯道路的无望下,什么能被青春拥有,能让他们依旧有改变的希望。
这种状况不能完全靠“叙述悲惨”的作家梦来独力支撑。
当下青春电影很多,但大部分时候,是讲所谓校园生活的,但这样“另类”的“丧”存在,也是一个很“刺激”的现实;在怎么“惨”和“丧”的挣扎背后,总应该是还得有那么一点点希望的存在才行。
个人自己奋斗是一方面,潘多拉的最后一个魔盒放出来的东西,如何能真正有所帮助,我们也许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每个人的青春能归于有某种希望的可能。
声明:非专业影评人,就是写着玩儿,喜不喜欢您随意就好。
近期阿duang准备推出【看电影●读小说】系列,梳理下自己的观影历史。
当然,并不奢望能整理多少,毕竟阿duang是个很懒的人,有一部是一部吧。
本片改编自日本小说家西村贤太的同名小说《苦役列车》,荣获2010年日本文学芥川奖①。
电影上映于2012年,入选当年日本电影旬报②十佳。
影片讲述了一个很丧的故事。
主角北町贯多(森山未来饰)上五年级时,父亲犯下性侵罪,全家自此分崩离析。
自暴自弃的北町贯多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工作,没有学历的他只能靠当搬运工卖苦力为生。
没有朋友,家人也不在身边,每天下班后,贯多就靠买春和喝酒打发时光,唯一的兴趣是读书。
在工作中,他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日下部正二(高良健吾饰),这个名字,嗯,的确很日本。
活泼外向的正二像一束阳光照进了贯多的生活,让他对生活重新产生了希望。
然而,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贯多发现了自己与正二的生活的格格不入。
终于,在一次聚会中,酒后的贯多因出言不逊,与正二两人不欢而散。
失去友谊的贯多,鼓起勇气去找自己暗恋的书店女生樱井康子(前田敦子饰),也惨被拒绝。
北町贯多重新回到了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开始了写作。
本片的主角北町贯多大概是少有的那种让人很讨厌的主角,优点没几个,缺点一大堆。
首先是意志力薄弱,猥琐堕落,好吃懒做,却又贪图享受。
贯多初中毕业后,都快十九岁了,一直没有个稳定的工作,由于学历低,只能找些体力活,如果能安安心心的认真工作,虽然薪水少些,倒也可以好好过日子。
却染上了酗酒和买春的不良习惯,所以多年来也没攒下什么钱,经常出现拖欠房租被赶走的事情。
其次是敏感自卑,嫉妒心强。
影片中出现的正二也许是贯多唯一的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他的出现对于贯多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贯多心中的黑暗,唤醒了贯多对于生活的希望。
然而,正二最终跟贯多的分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两人决裂,表面是因为一次聚会中贯多不小心酒后失言,用脏话侮辱正二和他的女友,这是意料之外;然而,即便没有酒后失言,贯多恐怕跟正二也会渐行渐远,这是情理之中。
原因是两个人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
一个阳光积极向上,一个猥琐自甘堕落,也注定了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尽管北町贯多这个角色不会讨人喜欢,但阿duang却觉得这个角色最大魅力就是真实。
如果抛去父亲作为强奸犯的极端设定,贯多其实就是一个有着诸多不完美的普通人。
也曾想过改变,只是没有勇气;也曾想过敞开心胸,只是害怕受伤;也曾想拥有友谊,拥有爱情,却早已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也曾想过上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然,阿duang在这里并不是想替贯多洗白,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贯多把一切责任归咎于父亲和命运,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影片中,正二也指出了这一点。
所以,与其说是犯下罪恶的父亲摧毁了贯多的人生,倒不如讲是贯多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怒其不争时,也别忘了,贯多也只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脆弱和不堪,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哪怕那只是个幻想。
北町贯多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本身一无所有,渴望友谊和爱情,却又封闭自己,只会抱怨命运不公,不去改变自己,不敢面对现实,选择用买春和酒精暂时麻痹自己。
所以,对于他而言,人生宛如一列充满苦役的列车。
所幸,他还有唯一的兴趣——读书。
也许只有在书里,他才能找到对生活的希望和幻想。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可以看作是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
这个角色由日本知名演员森山未来饰演,演技相当了得,把贯多的猥琐自负刻画的淋漓尽致。
本片风格写实,镜头大胆,展现了日本底层的灰色生活。
同名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很出彩,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读读。
下期预告: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同名小说,导演陈凯歌。
本期就到这里,回见。
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影感受,理性探讨,喷子勿扰,谢谢!
注:①芥川奖是为了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1892-1927)成立的,要求作品是纯文学短篇作品,是日本文学界很出名的奖项之一,有点儿类似中国的鲁迅文学奖。
②《电影旬报》是1919年7月创刊的日本电影杂志,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电影杂志,是日本很有权威和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个人公众号:阿duang看电影
看过中岛哲也执导作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观众都意识到一点——操蛋而卑微的人生也是人生。
所以最近在观赏根据芥川龙之介奖得主西村贤太的自传体小说《苦役列车》改变的同名电影后,越来越觉得那些作践过自己人生的人,才真正品尝到了生活的原味。
在这部山下敦弘执导的影片里,勾勒了一位名唤北町贯多的19岁青年,因父亲犯下强暴罪,使得他的人生从童年开始就被彻底搅碎,以至于长大以后也只能成为“屌丝族”中的一员。
这位北町先生住两坪大的破公寓还坚持拖欠房租,靠去廉价色情屋解决性饥渴,每天打零工赚5500块哄饱肚皮,在如此落魄的环境里,他万念俱灰,苟且偷生,几近任性地沉迷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状态。
这样的屌丝在现实里也许并不多见,且相信大部分人碰上了,也会远远逃开。
有趣的是,当他们被通过影视作品包装之后再推出,却又显得非常之可爱。
没错,和松子一样,北町基本上是个“社会多余人”,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态度日,但正是这种心态令其领略到社会最底层的风景。
那是一个有人情味却又极度功利的世界,被安慰的同时又会遭笑的世界,女孩愿意和你做朋友但绝不会爱上你;哥们儿愿意借钱给你,陪你喝酒聊天,但下意识的还有些瞧不起你。
因为北町这样的人总是缩着脖子做人,绝望感导致他们不相信未来,于是不停服人生的“苦役”,进行自我折磨。
在励志、纯爱、与重口味齐飞的日本电影里头,《苦役列车》区别于它们而存在,它放低姿态,和片中那没出息的屌丝北町一起蹲在最肮脏的繁华街头看世态炎凉。
巧的是,男主角森山未来曾在日剧《桃花期》中也演过屌丝级的男主人公,但相形之下《桃花期》要意淫得多,让屌丝男受到软妹和御姐们的轮番倾慕。
北町这个角色却让森山未来吃尽苦头,全片从头到尾他都“享受”打工、吃饭、光顾色情场所,及挨揍的“乐趣”;其实每个孤独感爆棚的人都能从北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或者混得没有他惨,但被房贷、人际关系、职场斗争等琐事消磨了理想的人们,也许早就是潜意识里的北町,绕开了“励志”的站点,直奔死亡而去。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苦逼的人生又何尝需要?
现实里每每看到身边那些混得极差,靠借债维持生存,被形容为“没出息”的人,其实都正在“苦役列车”上埋头前进,他们看上去毫无希望,像垃圾一般颓废,然而也许心底尚有一星唤作“争气”的火苗在悄悄燃烧,时机一到可能就会燎原。
正如《苦役列车》上的北町,在被人剥衣服丢进郊外荒草地之后,他鼻青脸肿地回到仍欠缴房租的蜗居里,开始奋笔疾书,开创新的人生。
受的苦已经够多,人生经历已经够“传奇”,屌丝逆袭的时刻终将到来!
宫部美雪曾写过一部叫《火车》的推理小说,描绘了一位登上炼狱“火车”的女人悲惨的人生经历,这个女人是没有回头路的。
但登上“苦役列车”的北町却可以重新开始,因为“苦役”是一种修行,可以让你变得无畏。
<图片1>人渣也有悲伤。
负能量也是能量。
——这是比目鱼在评论查尔斯基的小说时写的一句话。
用来形容森山未来饰演的北町贯多,也十分到位。
北町贯多绝对是个人渣。
他早年辍学,离家出走,不仅内心自卑,举止粗鲁,而且还很卑鄙:他说着各种谎话拖欠房租,并视为理所当然,他还喜欢利用别人的善良,比如他想搬去和日下部正二一起住时,以及他想到樱井康子家里“喝热茶”。
一旦不顺他的意,他就反唇相讥,大发脾气,在正二和她女友聊天的时候,他借酒发疯,用“你自慰的时候舒不舒服”这种话来羞辱正二女友。
可是当他碰上前女友强壮的男友时,他却乖得像个孙子,扮演起了猴子来。
最终,正二和康子都离开了他。
他又回到了一个人的颓废和绝望里。
不过,即使在最坏的境遇中,他也没有想过自杀。
他一直怀着希望——或者换一个词:“愤怒”——而活着。
直到在电视里看见了当年被他嘲笑的那个中年大叔站在歌手的舞台上唱歌时,他一路大哭奔跑,释放自己多年来的绝望,带着一头凌乱的羽毛回到自己垃圾堆一般的居室里,扒拉开桌子的一切物品,用一张纸一支笔,开始了自己三年前跟中年大叔倾诉过的梦想:写书。
虽然不喜欢贯多这个人物(如果现实中存在的话),但我却很喜欢这部根据西村贤太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
真实、揪心、压抑。
就算世界糟糕,也不是我颓废的理由。
如果不能勇敢而清醒地活下去,那么,看再多书也只是在麻醉自我。
我想,贯多在最后一定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贯多迷茫颓废,唯一爱好是阅读,没有理想或者说是不敢想,内心自卑。
瞧不起搬运工大叔的唱歌理想。
后来大叔出事,再不说理想,说人生只是吃饭睡觉翘辫子,可能每一个人处于重大变故的当儿都是颓然,恰恰那时贯多浮出想写作的想法并和大叔说,当然被瞧不起。
三年后,贯多一如既往潦倒,失去了朋友,在电视上看到大叔站在歌唱比赛的舞台上,然后开始写作。
理想可能是一个很遥远很可怕的东西,很多人为此折腰,更多人甚至不敢跨出追求的那一步。
而,说真的,什么时候都不晚,看行动看缘分,有时契机到了什么都发生了。
你得追呀,慢慢积累,运气实力都是,你懦弱放弃,几年后你只会想:要是当初如何,我现在如何了。
现在再也不会嫌弃那时的晚,说到底何时都不晚,努力吧少年。
我觉得我也当过这样的屌丝。
也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屌丝,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被社会所遗弃,要朋友没朋友,要伴侣没伴侣,没办法正常的拥有友情和爱情。
当朋友看不起你,喜欢的女人看不起你,甚至连丑女都不理你,只能跑去风俗店寻求心理安慰。
日本太多这种人,随之伴随着巨大的AV产业。
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是世风日下,从小生活的环境影响甚大,在一个周围环境和内心未开悟的情况下,我觉得出现像男主角这样的人不足为怪,而且还不少。
但是当每个人能找寻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后,这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志同道合的人也会随之而来,既有了社会地位,也会有朋友,有女人欣赏,也就会有老婆。
想想读书时成绩又不好,长的又丑,家里又有不好的精神压迫,喜欢的女人最多只能可怜你似的当你朋友。
新交了的朋友觉得你怪怪的不合群而远离你。
被人欺负搞的想杀人。
还是因为喜欢泡在书店里看书,把自己这些环境给予的负能量慢慢转化。
书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客观的看到自己的影子,继而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说,最后还是书救了作者。
人渣 去死
天哪,前田!!!放开这个姑娘,让我来!!!
山下敦弘的青春片总能带出些苦味来,而且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去年年初看的昔日的我,今年年初看的这部,也算缘分了。森山演的好棒!
苦王
掉落陷阱是神来之笔
怪不得这时间点放映 十八禁啊
被嫌弃的贯多的N年。贯多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我也是要避之唯恐不及的嘛。看来四方田犬彦八十年代在日本地位颇高。
山下敦弘这两年很怀旧啊
2012上影节最爱,日本男屌丝的苦逼人生。后悔错失采访森山的机会,演得太出彩了。于我而言这才是最好看的喜剧
一个小流氓的流水账
屌丝的故事
上次听过上海电影节的故事之后更喜欢山下导演了 BGM赞 森山先生演的也很好 四星
森山未来真是本色出演啊!又脏又猥琐。。。
偷窥屋巧遇前女友,居酒屋的电视上看到前工友坚持着梦想,前后两次河里洗澡的对应,这种有套路的似曾相识,就是匠气。
1.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2.屌丝演员选得到位,就是浑身透着一股绝望的气息;3.全片下来只记得三个元素:女性裸体、烟、樱井康子出场时的背景音乐;4.喜欢不起来。
屌丝专业户森山未来,这次有了终极屌丝的自然演技,厌弃,放纵,赖皮迷茫,像一条病恹恹的流浪狗,还随时准备撕咬点虚空里的什么,一脸霉气深陷生活泥沼,懒得挣扎,深深触底才能领悟点东西。西村贤太的半自传小说活了。山下敦弘比起上一部《昔日的我》进步很大。
苦逼得相对节制。三星半。
N!!!!B!!!!
三星半,我一直不懂喜歡讀書甚至想要寫作的主角為什麼沒太多人際常識?不過這是改編自作者自身色彩濃厚的小說,大概是我對人性的想像太淺了。森山未來演得很好,也許太用力了點?還是滿喜歡這部片,很有感情。
男主演技了得 高良健吾也不差 不管怎么样也都是帅啊~ 稍微觉得旁白有点出戏 原声很好听 碰到倾心的女孩子时的清澈弦声最美妙 虽然最后一场戏有点突兀 但也算是清楚明了 另外用光和画面的比例设计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