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面的做菜,还有那些香料的名字都不熟悉,不过,对于男女主人公的那一段感情,还是有些感慨,幼时,两人坐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灯塔下,一把红雨伞随风越飘越远,这个镜头好美。
后来外公去世后,男主人公在葬礼上,又看到童年的红雨伞,可是,他们已经分别的太久了,世事无常,回不到过去,结局总是让人难以接受,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向前,不回头。
很奇怪,当初下这片来看,是因为一句评论“每一个画面都可以当做明信片”,画面的确美丽,异国风情很吸引人,配乐很精彩。
可最让我触动的却是开头一带而过的几个画面:老奶奶用细竹竿拍打晾衣绳上的被子,主人公外公小铺子里挂着辣椒大蒜,多么美好,多么烟火……去年暑假回到家的时候,天气很晴朗,妈妈在院子里铺了张塑料布,拿出旧被子开始拆线缝补。
我回家的路上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和3个小时的公交,疲累不堪,索性脱了鞋直接躺在塑料布上。
当时院子外面的杨树还没有被砍,摘掉眼镜,望着被杨树叶遮盖着的一角天空,满耳都是知了的叫声,阳光暖暖地照着,风柔柔地吹着,妈妈在一旁絮叨我又瘦了,找了个挖耳勺开始帮我挖耳朵。
我一转眼,便看到堂屋外墙上挂着自己家地里种的辣椒和蒜瓣……很推荐这部片子,外公把辣椒放到男孩画纸上画着太阳的地方,男孩说辣椒辣辣的,却又给人活力,这是太阳!
一開始覺得不管是台譯《香料共和國》還是港譯《情尋色香味》都未能道出影片的真諦。
不過仔細想想, 只要將《香料共和國》中的"共和國"理解為政治含義而非香料大集合的話,這譯名便很貼切理想。
是我一廂情願地以為它會介紹各種香料的功效、用法之類罷了。
凡尼是出生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希臘人,童年時常常在爺爺的香料店玩耍,聽爺爺講各種香料的喻意:辣椒像太陽,熱情帶點火爆,讓人愛得發暈;肉桂像女人,甜蜜帶點苦澀,讓人又愛又怕;鹽用對了地方,人生才有滋味…… 然後小小的凡尼等小情人珊美到來,他附著耳邊密語,告訴她煮好吃肉丸的秘密(哈,我知道,是加肉桂!
),她則跳舞給他看作為回報。
香料、食物、初戀、親情。
好景不長。
凡尼一家被遣返希臘,只有爺爺一個人留在伊斯坦堡。
凡尼只能以做菜來懷念爺爺跟珊美,每次期待他們來訪都落空。
四十多歲的凡尼接到爺爺病危的消息,重新踏足不知道能否稱之為故鄉的出生地伊斯坦堡。
(爺爺很激動?
他進去十幾秒鍾已為了不刺激爺爺的情緒而離開?
或爺爺已去世?
好奇怪,我對這一段的印象極其模糊,甚至可能錯植了另一套電影的劇情進來)。
遇見珊美,他問她,願意從此跟他一起生活嗎?
珊美說,過了女兒的生日派對再說吧。
生日派對上,珊美的丈夫出現了,一位外交官的兒子(也成了外交官),小小的凡尼曾經在爺爺店中的閣樓上窺見對方,離開後的凡尼卻不知道那人亦正是在他爺爺的店內對珊美一見鍾情。
答案是無奈的,事到如今,還有什麼選擇(想起昨晚看的另一套電影,想聽再說吧)。?
凡尼去火車站送行,深深的擁抱過後,他要求珊美向前走不要回頭,遠遠目送著這一家三口離開。
回頭的是珊美的女兒。
這不是一套我可以大聲說好看的電影,但這是一套值得一看的電影。
會讓我在午夜夢迴中,想起兩個男人在浴室裡的對話。
想起自己,我的身份認同,我的情感歸宿,活生生的另一枚凡尼。
1453年5月03日16时,高维碎片接触地球。
1453年5月28日21时,碎片完全离开地球。
1453年5月29日07时,“魔法师”狄奥伦娜死亡。
1453年5月29日傍晚,拜占庭陷落,奥斯曼崛起。
如果时间真的是一个维度,是否也可以推导出一切皆为命定?
而我将注定于13岁时第一次遇到赫德姆•阿弗美朵•巴夏,在的黎波里的近海。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司令,他控制着伊斯坦布尔、雅典、克里特、拉古扎、贝鲁特、塞浦路斯和亚历山大的航线。
而我是个初出茅庐的葡萄牙船长,以莫名其妙的勇气得到了海盗头目巴巴罗萨·海雷丁的青睐,定下盟约。
彼时海盗与政府军一奶同胞,共同对抗西地中海巴鲁迪斯麾下的无敌舰队,却兄弟阋墙,在北非撕破脸皮打了起来。
我看着电脑上【加入战斗】【溜之大吉】两个选项,是犯过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恨没有及时存档就触发了剧情。
无奈海雷丁画像太帅,遂荡胸生层云,率领刚刚升级的中型大桅横方型帆船加入战团。
巴夏军一水的巨型桨帆并用船,海雷丁家则驶巨型阿拉伯船 ,一时胜负未知,只是又因为剧情需要,我尚未开炮,便自动获胜。
巴夏:小子,不要让我在君士坦丁堡看到你!
再见时,君士坦丁堡正爆发黑死病,我及时从里斯本运来【杏仁】,解民于倒悬。
大航海时代4玩了十几遍,后来只要赚到第一个100万金币,就觉得游戏已经结束了。
最后痴迷于看原产物在本不属于它们的地方开花结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温室大棚则为橘。
胡椒种子要投放在亚历山大,肉桂树要投放在贝鲁特,丁香粒要投放在伊斯坦布尔。
然后开个杂货店,操弄起罗盘、六分仪、黄金圆规,研习天文历法。
电影里,外公说:星空中看不见的东西才是人们感兴趣的。
现在我们知道,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像身边的暗物质。
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
但你的引力仍在。
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
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
除了暗物质产生引力,还有暗能量产生斥力,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源泉。
所有没被引力束缚的系统,都在加速远离。
于是有人会问: 一切都要走散吗,连同这城市和站台,包括开始腐烂的橘子,包括悬挂的星球,一切都在走,等待就等于倒行,为什么心要留在原处,而原处已经走开。
因此,在这个不束缚就离散的宇宙里,你要和周围有幸遇到的人抱得很紧,才不会堕入冷寂的虚空。
理想气体方程 pV=nRT,展示着膨胀导致温度降低的铁律。
何况是以光速膨胀。
肉桂让人们团聚,互相在眼中看到彼此,肉桂苦中带甜,像对女人的爱恋。
太阳系外面有银河系,银河系外面有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外面有室女座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外面有拉尼亚凯亚。
我们就挂在这宇宙流苏上的一抹纤维中品尝酸甜苦辣。
在令想象都会匮乏的时空里,在标准烛光次第熄灭之前,抱紧你身边的人。
题外话:埃尔多安修宪成功,西方世界惊呼民主已死,大哈里发再度降临。
只问:对于穆斯林而言,凡事按古兰经去做就好了,事事由自己决定,他们会很痛苦吧。
凡尼斯的人生如是说:童年就像一道开胃菜,充满了欢笑的回忆;中青年时,就像主菜,会尝到各种不同的、丰富的味道;将近老年,就变成了甜点,细细品味人生的甘醇。
年轻的凡尼斯,在舅舅妥协的婚事上,悄悄加了料,导致其不能成婚。
因为他那会执着认为:结婚,在一起生活,只有跟自己喜欢以及匹配的人才行。
而后来当白发已经出现在两鬓时,他微笑地看着童年恋人姗美走向离别的站台。
只因他那时明白:心如在一起,天涯若比邻。
优雅与艺术,意韵深长。
香料美食、漫漫人生与浩瀚宇宙,达到了一致的博大精深。
【from维基百科】希腊历史古时的希腊是由各城市组成的城邦治。
希腊曾经被其城邦马其顿领导。
在亚历山大三世的领导下,马其顿王国灭亡了波斯帝国,希腊文化随之传播到埃及、中东和中亚地区,史称希腊化时代。
希腊历史中政治与军事上重要的城邦为:雅典、马其顿、斯巴达和底比斯。
虽然在军事上希腊在公元前168年被罗马共和国完全征服,希腊文化却反过来征服了罗马人的生活。
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希腊文化继续主宰着东地中海,直到帝国被分裂成两部分。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本质上就是希腊化的。
东罗马抵御了几个世纪来自东西方的攻击,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最终被沦陷,奥斯曼帝国也从此逐渐征服整个希腊。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821年,希腊人宣布独立为止。
1828年希腊独立战争结束后,希腊在1833年建立了君主政权。
在整个19世纪及20世纪初,希腊不断扩张领土,吸收奥斯曼帝国内讲希腊语的族群,直到1947年希腊的版图成了现在的样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曾被轴心国占领,二战后,希腊又经历了一次内战。
1949年内战结束后的希腊宣布加入北约组织。
1967年4月21日军人发动政变,之后又宣布废黜国王。
塞浦路斯问题最终导致了军人政权在1974年的垮台,其后公投通过废除君主制,共和国成立。
1977年大选结果左派势力增长但是并未使政局混乱,希腊政局自此安定。
1981年希腊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看到这些名字,总会罗马昔日的荣耀和衰亡,希腊,土耳其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大历史下个人的悲欢离合,总是欲说还休,对于电影里面的做菜,还有那些香料的名字都不熟悉,不过,对于男女主人公的那一段感情,还是有些感慨,幼时,两人坐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灯塔下,一把红雨伞随风越飘越远,这个镜头好美。
后来外公去世后,男主人公在葬礼上,又看到童年的红雨伞,可是,他们已经分别的太久了,世事无常,回不到过去,结局总是让人难以接受,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向前,不回头。
7岁的凡尼斯(乔治斯·科拉菲斯 Georges Corraface 饰)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
祖父通过类比香料的特性来教授凡尼斯关于生命、宇宙和地理的各种知识,年幼的凡尼斯还爱上了与他一起玩耍的土耳其女孩,姗美。
然而不久后,政治的暴乱破坏了美满的家庭,凡尼斯和父母因持有希腊国籍而被驱逐出镜,迁往雅典,身为土耳其公民的祖父则得以留下。
时光飞逝,不惑之年的凡尼斯已经成为了一名天文学教授,备受尊重,但他却觉得生活中充满迷茫,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点香料。
离开家乡的35年来,他依然渴望着回到儿时的故乡,渴望着再见到那个美好的女孩……本片根据编剧、导演Tassos Boulmetis的真实经历改编。
伊斯坦布尔,或者是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千年的都城,同样也是奥斯曼近五百年的中心。
曾经的无比辉煌的城上之城——The City,即使在千年之后仍然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以及金融商业中心。
圣索非亚大教堂里弥漫的东正圣颂,蓝色清真寺塔楼上的伊斯兰呼唤,迷宫般的古老街道,空气中若有似无的香料的味道。
伊斯坦布尔的魅力,大概也源至这些厚重以及混杂。
伊斯坦布尔,1959。
Fanis味道丰富的童年,大都关于外公经营的香料店。
香料,不仅是食物中不可缺少的添加,还是他接受的天文学启蒙教育,甚至还是人生的道理。
他学到美味的土耳其料理,还遇到了第一个最亲爱的女朋友Saime。
他做菜,她跳舞。
终于,Fanis不得不离开。
土耳其人赶我们走,说我们是希腊人;希腊人收容我们,却视我们为土耳其人。
雅典,1964。
Fanis在希腊的生活并不顺利。
他想念外公,想念他最亲爱的女朋友,想念伊斯坦布尔。
他很难融入希腊的生活,他只和女生玩伊斯坦布尔的办家家酒的游戏,做土耳其料理,住进浴室,甚至想偷偷的回到伊斯坦布尔。
终于又回到了伊斯坦布尔。
这城市依然美丽,教堂、清真寺、博斯普魯斯海峡里航行的船、欧亚大桥上钓鱼的老人。
外公却永远的离开了;葬礼上,红伞依然鲜艳,但人却不能再回到从前。
电影,名字关于香料,内容却说的是故乡。
这故乡,就是伊斯坦布尔。
外公、父亲、Fanis,他们都是希腊人,他们都信仰东正教,他们的故乡都是伊斯坦布尔。
外公一辈子都没有离开,他根本就不想离开,即使他的亲人朋友都远在雅典。
父亲和Fanis都离开了,但被放逐的伤口却从未愈合。
没有立即拒绝移民官改信伊斯兰而留在伊斯坦布尔的建议成了父亲挥之不去的梦魇。
而Fanis,再次返回或许才是抚平这伤痕的药方。
希腊人的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人的伊斯坦布尔。
他们的纠葛大概从穆罕默德二世从巴列奥略手里夺下这座城市就开始了。
而纷纷扰扰也一直在延续,北塞浦路斯至今都是希腊人政治中最敏感的问题。
征服放逐,本来就没有对错,但作为其中一方的导演能尽量克制或者含蓄的展现这些问题就难能可贵了。
电影的摄影非常漂亮,伊斯坦布尔的远景美丽得如同油画。
音乐更是好听到没话说,土耳其和希腊两种风格的音乐,显然我更喜欢土耳其味道的,清晨呼唤穆斯林祷告的歌声令人印象深刻。
被放逐的伤口或许很难愈合,就好像剪不断的乡愁。
但时间毕竟是抚平一切的良药,千年之后,不变的或许还是伊斯坦布尔。
《香料共和国》,片如其名,充满着淡淡的芬芳。
记得看完后,李老对大家说:这是一部很适合在大型电影节开幕式播放的电影。
我深以为然!
“太好看了!
”正当我无法更细致表达对影片的赞赏时,李老一句话精辟 地概括了电影的总体特点:情节具有厚重历史感又节奏舒缓流畅,音乐具有浓厚伊斯坦布尔民族特色又能给世界观众共鸣的听觉享受,爱情亲情乡情共同酿造了暖人 心房的故事,能给观众无限美的感受、丰富的思考空间。
循着香料淡淡的芬芳,我试着去感受美妙的音乐,以及蕴含在香料与音乐背后的乡情和爱情……音乐点亮观众耳朵如果把音乐从《香料共和国》中拿掉,就像把一座绚丽花园的花都变成无色,虽然作为灵魂的花还在,已经没有办法欣赏其美好了。
在我看来,音乐虽然不是片子的灵魂,却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把片子的内容渲染的淋漓尽致。
把风潮唱片的音乐专辑下载到电脑后,我好一阵子天天都听两三遍,欲罢不能。
小珊美在香料阁里跳舞时,俏皮灵动的音乐让人抿嘴微笑,而小凡尼斯清澈眼神里对小珊美爱意的萌动也随乐声蔓延开来。
当广角镜头扫描伊斯坦堡当地全景时,伊斯兰叫拜文的唱诵与神 秘肃穆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对影片真主文化的背景有更深的印象,把浓浓的当地宗教风情展露无疑。
而当小凡尼斯一家被驱赶要离开土耳其到希腊的时候,忧 伤激越的音乐在小凡尼斯跟外公和小珊美告别时响起,随着火车的远去而渐渐磅礴,流淌着不舍与无奈的矛盾交叠,让人不胜唏嘘……民族特色浓厚的音乐,故事发 酵成荡气回肠的酒。
温馨又不失大气的音乐使电影情节给人厚重的历史感。
音乐,让电影变得耐人寻味,启发观众的思考。
《香料共和国》在配乐上的成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2003年一举拿下希腊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配乐”的奖杯。
给影片配乐的伊凡希 雅•瑞柏丝卡从小学习古典音乐,所以她的作品往往充满着鲜明的民族色彩。
有这样出色的配乐师,能取得非凡的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命不能没有香料,就像不能没有太阳;生活和食物一样,都要加油添醋才完美。
”这是电影中经典的对白。
这用在音乐上也很精辟:正是伊凡希雅的音乐完美地烘托出这部电影所涵藏的深邃情感。
我想,多年以后回想观看影片的感受,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黄昏中希腊城在空幽的音乐中静默,小凡尼斯为小美珊撑的小红伞在土耳其风格的乐声中飘走……香料承载故乡情怀外公在土耳其教会了凡尼斯香料的哲学,当凡尼斯离开故乡,香料便成了代表故乡意象,承载着凡尼斯一家三代割舍不断的乡愁。
片中有几个和有趣的情节:外公的几个老朋友赶来为其接风时,有人问路,他们同时向右看了看,再像左看了看,便指着家的方向告诉行人应该朝那个方向走。
当镜头拉回到1959年的伊斯坦堡,当有人在香料店前向凡尼斯外公问路时,他先往右看,再往左看,也是指给路人自己家的方向。
参加完外公的葬礼后,凡尼斯在香料店前也碰到问路人,而他也像外公和他那些朋友一样,左右转后指了家的方向……被几代人重复的相同动作,暗示了他们对家的归属感。
人,最离不开的是自己的故乡。
人,最放不下的是浓浓的乡愁。
当凡尼斯重复了外公那个动作的时候,他肯定明白了,自己一直逃避的故乡,原来是自己最牵挂的。
凡尼斯的舅舅是船长,经常漂泊在外。
他时不时收到凡尼斯外公寄来的肩膀疼痛的X光照片。
为什么父亲时不时寄这样的照片来给自己?
他开始只以为是父亲老毛病又犯了,希望他询问相关医学信息。
可是当他回到家乡跟父亲和凡尼斯一起去澡堂洗澡的时候,才明白父亲的用意:每当国内冲突局势紧张的时候,父亲便寄那张照片在之前战争中受伤的肩膀的X光片,原来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多远,也要回到家乡来。
外公用心良苦!
一张X光片,寄托了其对国家对故乡深深的情怀。
最后,已成为天文学家的凡尼斯回到破旧的香料阁里,童年时香料阁的景象早已消逝。
他一点点找出遗漏在墙角、桌底的香料,盐、佪香、辣椒粉……在桌面上摆成宇宙的形状,最后他用力一吹,电影在超现实的香料宇宙中结束。
而凡尼斯也在这个宇宙中,实现了自己内心对家的回归。
芬芳香料 苦涩爱情“珊美,别回头!
在月台上我们心意相通,这一刻我们将永远不忘。
”说完这句话,凡尼斯看着心爱的珊美跟她的丈夫和女儿越走越远。
当可爱的小女孩回头微笑,凡尼斯难抑内心的痛苦。
在香料的芬芳中,凡尼斯与珊美的爱情几经跌宕,却最终以离别告终。
苦涩,在我看来甚至有点凄美。
他们的花火在对香料的探讨中产生。
小凡尼斯和小珊美打赌,做肉丸要多加一样香料才好吃,便把偷听到外公对客人说的要想让人情投意合,就要加肉桂作为佐料的理 论告诉了小珊美。
而作为回报,小珊美跳舞给凡尼斯看。
俏皮灵动的音乐中,小男孩恣意地欣赏着小女孩随意的舞姿。
虽然显得幼稚,却很可爱。
更重要的是,两人的爱意因为香料而萌动了。
在车站一别后,两人的联系便被历史的问题隔断了,一直到几十年后凡尼斯重返故里,在外公的葬礼上又碰上已经为人妇并且有了孩子的珊美。
国家的历史命运影响了 身份尴尬的凡你斯一家,同样,也包括他的爱情。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两个小孩的情投意合又算什么?
这样看来,是历史酿造了凡尼斯爱情的苦涩。
重逢后凡尼斯极力去补救这段曾经搁浅的感情,为此他留在了当地大学当老师。
在珊美女儿的生日party上,他呼应了童年那场相遇:为珊美做菜,做了肉丸,也加了肉桂。
因为他记得外公对顾客说过,要想让别人说“我愿意”,就要用肉桂。
只是他担心的事情最终发生了:珊美的丈夫出现了,这样的香料似乎注定凡尼斯的失败。
最后凡尼斯选择了放弃。
命运的捉弄让人摸不透,虽然有爱,但是两人在已经走得太远,生活的实际让人无奈。
既然没法得到,那就两个人都好好继续走各自的路吧!
在火车站上凡尼斯让珊美不要回头,是对爱的大度,也是一种释怀。
我佩服凡尼斯,因为他知道刻意占有永久远比不上真心的片刻。
苦涩也是一种味道,虽不好尝,也一样丰富了影片的味道。
外公,初恋,童年,美食......都是值得一生回味的啊,如同信仰一般神圣,美好。这个中文名,真是搞得太大了。。。
可能是带有太多民族文化的原因,稍微有点感动而已
没看懂政治关系,土耳其原来这么坏。为嘛男女主最后都说的英语?
没有争执的关系,就好比没有音乐的婚礼。
飘散的香味,漫延的星云~当然还有苦逼的男猪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6037628画质不好,字幕太小,看不清楚。肉桂像女人一样,甜蜜中带点苦涩。他们说话好快呀,听不习惯。孩子做饭好吃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不让他进厨房?这么小就早恋,太早熟了。想去土耳其澡堂洗洗。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NoVcZnZSrY
有些地方假死!尤其是那个特效!
软弱无力又做作,虚有其表,浪费题材
制作粗糙,剧情平平,小演员演技略尴尬的古早电影
由政治迫徙講到少年初戀,或許電影想由一代人說到一個人。香料固然對增添菜餚味道有正面作用,但別忘記食物才是本身。
香料的故事背后,是两个宗教和民族之间的千年纠葛。位于欧亚大陆交汇处的这个十字路口,历史总是在左右摆动;拨动指针的,是以信仰和荣耀为名、狂热涌动的暗流。然而,每一次方向急转的动荡中,总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流离失所。这条延续数千年的丝绸之路上,流动的不仅仅是香料,还有被裹挟的难民。
没头没脑的希腊小资产阶级的诗情画意。
老人用星星启蒙孩子对香料的印象,辣椒是太阳,普照每一道菜,肉桂是金星,甜蜜中带着苦涩;仓库中漏入了几缕阳光,萝莉在香气缭绕中与尘共舞,爱情悄然萌芽;而超现实的红伞摇曳在星云间、细雨中、风和海浪之上,不管时间和岁月变迁,它会告诉你家的方向。
很久之前想看的电影,一直拖到了现在。大学之后一直都有接触宗教有关的话题,宗教有时候是一种邪恶的力量,让人类饱受折磨,经历分分合合。但是,有些情感却能超越不合理的宗教势力长久存在。儿时食物的印象,纯洁的爱情还有亲情的纽带,时代的创伤要靠这些来治愈。
触摸时间的香。
想吃土耳其料理=。=
希腊电影,画面很好看,但是不太懂
喜欢
完全是被名字吸引,没有想像中的好看.
男主角那么像我,忍不住给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