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家庭
Ostatnia rodzina,最后的艺术家庭(港),The Last Family
导演:扬·P·马杜辛斯基
主演:安德烈·瑟韦林,大卫·奥格尼克,亚历山德拉·康涅兹娜,安杰伊·赫拉,Zofia Perczynska,Danuta Nagórna,Alicja Karluk,玛达琳娜·波扎斯卡,Agnieszka Michalska,Jaroslaw Gajewsk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语言:波兰语年份:2016
简介:故事开始于1977年的波兰,18岁的托马斯(安德烈·瑟韦林 Andrzej Seweryn 饰)跟随着母亲索菲亚和父亲基斯瓦夫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了首都华沙,在这里,一家人决定开始崭新的生活。 可是,很显然,托马斯并不喜欢在华沙的日子,他极度敏感而又自卑的性格令他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 基斯瓦夫此刻正值他的事业..详细 >
略闷
中国电影博物馆波兰影展,很多观众是结伴而来的老年夫妻。找影厅的时候一个奶奶还问我,来看波兰电影啊,跟我走。观影时显示的名字是末世家族,还以为是构想出来的末日时代的家族故事,但其实讲的是一段横跨数十年的家庭故事,家庭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先后离开人世,不明白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也许跟波兰的历史局势有关。纪录片一样的表演和气质,戏剧性比较弱,但我还蛮喜欢的,选歌好听。
了解这一家人背后的故事后 再回味整部电影 更有深意了
情节很棒,很喜欢,值得一看的电影
看得人要抑郁了。
感觉老辣地不像处女作。超多门廊固定机位的镜头,死死地盯着贝克辛斯基画下的家庭。片中若隐若现的那种死亡、肃杀、废墟、末日的感觉,也像极了贝克辛斯基的画风。以及把神坛上的艺术家还原成生活中蛮逗趣的老头,还挺有趣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MUBI. 看这个的时间线和每段时间的故事还有长度,生出一种人生最漫长的都是童年少年和青春,到了青年中年和老年,时间走啊走,走的都毫无知觉了。他的画和他的人,就像巴黎来客说的,真的一点看不出啊。看着看着搜了下画家本人,结果就给看到了故事如何结束的。以后还是老实看剧吧。
【个人原创翻译/时间轴/校对/压制/投稿,艺术大师贝克辛斯基88周年诞辰纪念】演绎波兰传奇父子及其家庭最后28年(1977-2005)的阴晴、悲欢
贝克辛斯基的半传记电影,比较克制,有些压抑
很少看波兰电影,在影院门口瞥到简介里说是讲一个艺术家家庭,没多想就进去了。无法说是致郁还是开解人心,剧中人物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死去,谋杀、自杀和疾病……让人看完饱含感慨,但却是一边看一边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要自杀,蠢蠢的青春期叛逆式自寻绝望的心理,都通通滚开吧!
剧本挺不错的 就是拍得太散了
被海报骗了,还以为是超现实主义,最次也是科幻片。可惜并不是。
利用摄影机对生活的纪录来传达时间的变化很巧妙,在声音制作上下了一定功夫,尤其是当人在屏幕与现实之间的来回穿梭,当音乐在直播室中响起都十分体现了人物在特定情节上情绪的需要。
开头沉闷,中间真挚,结尾刻意
废柴一家人的生活史。这浓厚的东欧风,清冷致郁,不想再看第二遍。
没有演当年的时代背景,只是记录了这个画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平凡的如你我的生活,只有从那个年代的卡带等等生活用品摆设中感受那个年代。这个家庭既平凡又不平凡,家庭成员一个接一个离开,跟悲剧和压抑。这种死亡也是那个年代的一种告别,波兰民众应该特别能体会那种情怀。影片是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就不推荐了。P.S.我觉得读完《野蛮大陆》,了解那片土地上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明白画家所绘画的那些内容。
2.5绕开一位艺术家让后世记住的艺术,选择了最日常的生活矛盾来表现他的家庭终结的历程。沉闷之余,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开头沉闷,中间真挚,结尾刻意。
观影过程很难熬,拍成了流水账。儿子的角色也写得太作死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