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再次温习了一遍,狗血剧中最令人不耻的人设品质——“无奈”。
因为自身的孱弱,为了掩盖虚伪多情,自私冷酷,摆出一副无限痛苦的“无奈”脸。
实在是类似狗血剧里万年不变的“法宝”。
男主因为心中不爽因此借着女配折磨女主,男主百般“无奈”的看着女主被劫、被各种迫害,男主“无奈”的接受其他女人……这“无奈”已经到了“天下无敌”的地步了!
除此以外,从其他评论的“解读”里意外了解到,本剧男主的最新“深情神技”:“只要我的无情不针对你就够了”。
最有趣的就是这种“我不出手,我无罪”的逻辑,“女人是我弄进来的不假,她黑化害人,不关我的事”,所以最后被骂的都是女人,和造成这种局面的男人没关系。
就好比,恶人是他找来的,但他不知道恶人是会害人的,所以很“无辜”一样。
即便不是恶人,给予希望,不论是不是谎言,这种暧昧的态度就已经足够令所有有私念的凡人“黑化”的了。
知道对方有野心,纵容“野心”壮大,给予“野心”为害机会的人,才是祸患的根源。
所谓“为虎作伥”就是这个意思。
“虎”不是祸因,那“纵虎之人”才是“万恶之源”。
而所谓的“无情”也好,“真心”也罢,并不仅仅靠嘴说,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最重要的还要落在“行”上。
从他将“对手”放下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要食言的结果。
承诺给的再多,无法兑现,不过一句空话。
蠢笨如崔氏都懂得阳奉阴违,更不用说杀伐决断的独孤了。
为什么他和独孤彼此欣赏,因为他们是一类人,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可以无所不用,这他当然知道。
他所谓的“不针对”,事到临头顶多是不“落井下石”的当“帮凶”罢了。
要他维护正义,如何处置就不用多想了。
对于女主这样没家族背景,没根基,没有更多价值可支撑利用的,“宽容大度”,换句话说能忍,才是她识大体、知进退,能息事宁人的唯一方法。
只有她做到了这一点,不让他为难,他所谓的“真心”才会一直存在。
“甄嬛”里,无论是华妃的死、祺贵人的杖毙、安陵容的自杀,还是皇后的末落,都处理的比较凄惨,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悲凉,不像皇帝的死那样全然的释放、解气。
而甄嬛对华妃、安陵容的怜悯,更加凸显出那种对真正造成所有这些悲剧根源的反思,这个罪恶的根源并不是这些不择手段的女人,而是那个自诩深情,实则冷酷滥情的皇帝。
这些女人即便各有缺点,但真正将她们的恶激发出来的,却是“后宫”——这个女人的“斗兽场”。
她们都是被迫上场,在皇帝——这个“斗兽场”建立者,冷眼旁观下,为了那有限的“宠爱”拼命争斗的棋子。
不是所有人在面临胁迫、危机之时都能选择高尚,所以就有了欺凌、背叛、妥协。
如果她们生活安稳幸福,即便性格上的缺点仍然会让她们在生活中犯错,但范围和影响应该不会如现在一般鲜血淋漓。
所以说,不能完全寄望于人性,再好的人性也需要制度的约束和完善。
而“一夫多妻”、“后宫”、多情不忠,才是所有悲剧的源头。
如果说“甄嬛”里的皇帝算写实,那么“荣耀”里的男主就完全是“PS”的产物了。
古代配置+现代偶像剧的深情作派,那么可调和这种矛盾组合的,也就剩下万年偶像剧神器“无奈”二字了。
一边“欣赏”着女二,游移在“欣赏”与“心动”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加上所谓的“情势”所迫,于是“无奈君”前来“救场”了,继而有了后面从“半推半就”到“渐渐”接受。
没有开始的“有心”,何来而后的“推”、“就”?
更何谈最后的“接受”?
既然“有心”了,也就早已失掉了原本的“真心”,何必再多伪饰。
俗话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就是所谓的仇恨了,这也指代了两种最亲近的关系,一为父母血亲,二就是同甘共苦的夫妻。
同为仇恨,难道说因为太过钦羡,所以杀其父、夺其妻而代之,能因为理解这种渴念到变态的心理之苦而被接受吗?
完全没有可能。
因为所谓真正珍重的,都是不能被替代的。
所以所谓的不恰当的“钦羡”和“觊觎”,不论表现地多么“深情”都是偏执的妄念。
给予这种“妄念”希望,以及持有这种“妄念”的,同样可恶。
后者被诱惑,前者却是诱因。
真正珍视家庭,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是不会放任这些危机出现,更遑论纵容。
纵容、旁观无异于背叛。
这种剧里,无论女二如何黑化,如何算计女主,男主申斥也罢,警告也好,顶多也就装模作样的对所谓的“不查”致歉,也就算“仁至义尽”撇清“责任”了。
装什么无辜,都是活生生的人,身在权利斗争的中心斗了多少年的“老狐狸”了,装什么装啊?!
女主这样家族全灭,无亲无故、无根基之人,身在这权利争斗的“暴风眼”,人不“卖”她“卖”谁?
最让人无语的是,都被“卖”了那么多次了,还一副天真不自知的模样,花痴到这种地步,也算“没脸没皮、没心没肺、没脑子”的一代“五没新人”了!
面对这样的“蛋白质”,人不“卖”她,都有点对不起自己的“人设”。
男主的“深情”在本剧中本已崩坏的设置,越往后崩坏的越严重,又是一个“女医”里的“朱祁钰”。
而女二将军的设置更像是为了避免女主“闲置”而出现的崔女配的接力。
而有趣的是,现在就与女主照面的这位“独孤贵妃”,在历史上却是女主遗失多年后才入宫的。
难道这个桥段是向曾经“玩穿越”的87版致敬吗?
有意思的地方出现了,看史,文不对题,如此“荣耀”地被追得东躲西藏;看智斗,主角基本智商下线,除了不计较,“以德服人”地打了左脸伸右脸,别无他法;看情……呵呵,眼看男主“无奈”地让小三、小四、小五齐上阵,女主除了泪光点点的“大度”,毫无招架之力。
忽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小笑话。
丈夫问沉迷于电视连续剧的妻子:“有什么新情节?
” “哦,”妻子回答道:“珍妮堕了胎,山姆的生意破了产,罗娜的丈夫和一个夜总会的小姐私奔,小约翰被控吸毒进了监狱,亚当公公的房子被人放了火,妹妹因为怀孕无法读完小学,哥哥偷警车的轮胎被捕了……” “我的天呐!
”丈夫惊呼道,“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什么?
” “美丽人生。
”
哈哈😄平地炸出一堆广平王妃 我也是自来水中冲来的广平王妃 说真的男主的演技在线!!
眼神及脸部表情处理的精准到位,当然导演也指导的好!
比起现在大多的流量小生或者面瘫演技单靠颜值和人气来撑收视率好的太多了!
里面大甜甜的少女娇羞演绎的也很符合不做作,看的没让你出戏起鸡皮反而是惊喜到了!!!
以及里面的老戏古和所有演员配角群演都是演技在线的,真的是挺不错的一部剧,我原本是不追新剧也不写评论的然而被惊喜到了(现在都是宁愿看过去演技在线的老剧)
听闻本剧下半部要资欧播,内牛满面我还是等它出完再看吧。
写几点感想。
市面上演绎安史之乱的剧,大多是以歌颂杨李之爱为主,但即使他们之间的爱情确实纯粹,造成的祸端是明显的。
本剧从李豫这个安史之乱平定者和她的妻子,在安史之乱中被掳的沈珍珠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更能诠释从荣耀万丈的皇族沦落再重拾旧江山的过程。
但是她不是历史剧,爱情并不是佐料,而是重点描绘的部分,所以它把爱情和家国放到了一起来比较。
本剧有很多伏笔,不过主线第一集就打下了。
第一集剧情一般,如果不能快进的话我估计会弃剧吧。
讲的主要是支线剧情,韦妃被软弱的太子出卖,被迫离府出家。
她走的时候说,嫁入皇家,就注定了一世荣华富贵,一世提心吊胆,一世不敢放纵感情,在皇家,感情是最没用的东西。
这些话,对全局情感戏做了个综述,无论什么类型的感情,无论什么人,都注定悲剧结局。
杨玉环和玄宗的感情,很多作品是以歌颂为主的,杨玉环没有明显劣迹,没有亲自参与到夺嫡争权的斗争中,这也许是玄宗爱护她的原因。
可是恩宠过剩,超过了家国之爱,贵妃虽无心争权,外戚有心夺利,还是群脑子不大好使的外戚,十六年的感情,最后成了玄宗的背锅侠,结局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李隆基负担天下之重而不自知自重,过分贪恋声色犬马也罢了,檀木夫妇二人,一个率真,一个淡泊,人畜无害,可是生在皇家,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样身在泥潭中却没有心计的小白cp是注定要被强拆的,建宁王也扑街了。
而张良娣,史上知名心机婊,又手段狠辣。
她走了宫斗的正确路线,扶植皇嗣,搞定皇帝,拉拢有权力的宦官,对其他皇子进行攻击和打压,史上的肃宗,在见识了武则天,韦皇后,武惠妃,杨贵妃之祸后,居然对她不加节制,可见对她还是有情谊的。
可是机关算尽,动摇国本,多行不义必自毙,李辅国反水,两人先后扑街。
沈珍珠和李俶,王爷没有因美人而废国事,美人也是明事理知进退的人,关键,没有外戚干政的风险。
两个人一眼定终身,经历误会生死考验,安史叛军都没有拆了的cp,在家园收复后,被流言蜚语,宫廷内斗给折腾得不行。
最后珍珠离开,还是那个门口,还是一辆马车,好似又回到了当年韦妃走的那一刻。
别说皇家了,现在看五六十岁的普通人,婚姻能走到底保持幸福都又有几人?
不到十分之一吧。
纯粹而不过火的感情对谁都是奢侈品啦。
还有剧中的父子,李隆基曾一日杀三子,继续猜忌李亨,李亨即位,继续利用加猜忌醋坛兄弟,继续杀李倓;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史朝义再杀史思明。
都说不让历史重演,历史却往往都在重演,唐自李世民开始,就在这种杀杀杀中不停的轮回,直到孤家寡人那一天。
还有第一集中,学堂里的孩子背的诗,可不是什么三字经,论语之类,是尚书,夏书的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意思大概是我明智的先祖,是万国的君王(指的是大禹,喻李世民?
),有明训留给子孙:征收赋税公平,则国库可存;(此处中间少了几句,背景是少康打猎游乐没有节制,被后羿篡权,挡在外不给回家,他的手下悲呼:)哪里可以回归?
我心伤悲,(百姓仇恨我们,我们依靠谁)没有推行祖训,后悔了可以挽回么?
此处是借少康讽刺李隆基,看似歌舞升平,此时的唐帝国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时候了。
而珍珠所作(预告片中有),是无名氏的小苏家,仍然不太懂,最后一句是“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
虾须是虾须帘,据说是用大虾的须/鲸须制成的帘子。
靠着门悲伤,却有虾须帘隔着:我觉得也在暗喻自己跟李俶相爱相知却不能相见结局。
一开始珍珠和李俶初遇斗诗,珍珠仍在无忧无虑的年华,天性洒脱,李俶意气风发,他们一人用的是日暮山河清,一个盗用的是李白的侠客行,都写出了各自当时的特点与各自愿望,其后他们双双卷入斗争,此时的自在也东流去了。
第一次相见,珍珠满脑子里想的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似乎对李俶没留太多印象,可是在她产后遇险时,冥冥中看到的还是当时的李俶,人生如初见。
到结局时二人若想起当初在美好年华时的初见,会恍如隔世吧。
至于李俶跟李白的对诗,李白自在潇洒: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说的的放下,政治斗争凶险,不如自保自乐;而李俶对的是:龙津如可上,长啸且承流:顺应时局,不忘抱负,显示的是自己的野心,也是规劝李白。
而珍珠后来说的君不见李北海,君不见裴尚书,是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诗句,指的是李邕和裴敦,他们被李林甫所杀-这句即是帮李白解释他寄情山水的原因,也点明了当时朝局的凶险。
还有,第一次看到男主的剑,以为是一把陌刀,后来他说是太阿剑,仍不太懂为什么要把楚剑放到这儿。
今天看另一小文,恍然大悟,太阿,威道之剑,曾救楚国于难(预示男主的命运),而太阿倒持这个成语,也是有隐喻的(预示大唐天下将要遇到的变故)。
这都在预示人物的命运。
另外此剧的侍卫多用横刀,而不是提把破剑就上,唐刀四制还是研究过的。
至于大家觉得拖的沈家血案,目前看来是埋得最长的一条线。
这件事情的幕后操纵者是张妃,行使人是何01,明面上是广平王的亲信,实际上是太子妃的卧底。
她的目的不一定是得到麒麟令(现在还不知),但是她通过这件事情让反一号杨国忠跟正一号广平王互相猜忌是对方动的手,互相争斗彼此消减势力,自己坐收渔利。
现场留下的东西也是嫁祸李俶的,沈小姐就算查出来,主子说是我手下人干的与我无关,只怕也不会有人相信。
所以这件事就成了第二阶段男女主间的主要矛盾,男女和好后反一号杨国忠和男女主间的共同矛盾,以及荣耀2反一号张皇后和男女主间的矛盾引线。
作者为了剧情的集中,对人物关系作了有点过分错综复杂的设计。
第一集韦氏说了两个人名,一个东则布(连接了男主与反一号杨国忠),一个沈易直(连接男主与女一沈珍珠),而沈家的麒麟令是连接女主和后半部分女二的。
女主与杨国忠的矛盾第一部分通过崔彩屏体现,第二部分(15-30集左右)是沈家血案的仇恨,而男主与反二号安家的矛盾,在安史之乱前基本没有正面交锋,是通过跟女主青梅竹马的安庆绪(虚构)还有跟反派杨国忠对待意见不同的争锋体现的。
而为了不让李俶跟沈珍珠这段包办婚姻竟然产生至死不渝的感情感觉突兀,她设计了太湖相救女主这一段(老掉牙的梗)以及男主在婚前就爱上了女扮男装的女主,然后婚后就一个一个矛盾的上,先是怀疑女主念念不忘小情人(李俶虽然吃醋,但是看到珍珠和安庆绪交往后首先想到责怪的是她没交代自己跟安家的关系,先骂的是下人,而跟珍珠和好之前,也是先调查了她与安家的交情,体现了他细致知轻重的性格),矛盾一解开就怀疑男主是灭门仇人,再一解开没两集就安史之乱,刚把女主找回来女二就上场了,张良娣开始露出马脚(其实之前杨国忠已经故意通过小太监透给过李俶,自己死前又差点说出真相,崔彩屏疯了以后也说过)。
然后就到了60集..........虽然第一部烂尾,但是还是没有忘记呼应一下主题:
所以很多话都不是说说而已,如果要看懂,首先得有点文史功底。
《大唐荣耀》是一部神奇的剧,看完一年多以后,总回想,情难忘。
我决定给自己一个ending。
大爱任嘉伦、景甜、舒畅、秦俊杰、刘威葳。
他们的惊艳表现,让我沉醉了整个春天。
01.如果相爱是昨日枕边书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李俶想要的爱情又是什么样子的?
崔彩屏对李俶是真心实意。
从儿时一见钟情,一夕间梦想成真,可怕的政治立场却让李俶在心里对她设下重重防备,即便她政治智商堪忧。
她赌上了自己的美貌和青春,用尽自己的小心思,只换来李俶对她的敷衍搪塞。
李俶不齿她阴狠手段,憎恨她亲人咄咄相逼,他们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也没有一个缓和关系的契机,崔彩屏甚至连挽回爱人心的智慧都没有。
当观众们鄙夷唾弃他时,我却为她感到深深悲凉。
某种意义上讲,崔彩屏是一个悲剧人物。
也许崔彩屏可恨、耍手段用心机,但她着实可怜。
如果她不执著李俶,换一个郎君,也许不会落得如此悲凉下场。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沈珍珠是幸运的人。
她的一生中遇到了对的人,而自己也成为了对方的对的那个人。
沈珍珠有很多过人之处。
旧版《珍珠传奇》主题曲里唱的是:天资蒙珍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惠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
从一定意义上说,她是可以作为李俶精神伴侣的存在。
李俶最初爱她,是因为她有才情、勇敢、讲义气,同时又美丽动人。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沈珍珠虽然聪慧,但不善阴谋手腕,在李俶眼里,简直如白纸一般纯洁。
看惯了宫闱斗争的李俶,是想有这样无瑕、善意的爱人的吧。
李俶曾当着独孤靖瑶的面说,他俩是少年夫妻。
“少年夫妻”这四个字里,包含了多少厮守的情与义。
经历过年少痴狂,经历过风雨同舟,经历过你侬我侬,留下了无比坚贞的月下誓言。
不能取代的爱人,不可动摇的真心。
02.如果情怀是求生强心针李俶在母亲乘马车离去后长跪拜别,一个镜头打动我的心。
由衷的敬爱,惜别之意在母亲的背影里源远流长。
这一拜里,有不舍,有遗憾,有无能为力,也有被现实逼迫升腾起的再战决心。
《大唐荣耀》的广平王,是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人。
他的情怀,包含了对国家的责任,对百姓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他的情怀设定决定了他不能成为一个只顾儿女情长的言情剧男主角。
即便母亲远走,即便父亲疏离,即便弟弟惨死,即便朋友衰亡,哪怕爱人不久于人世,哪怕他自己也是朝不保夕,他都不可能放下肩上重担,过哪怕半点惬意人生。
所以即便孤家寡人,情怀如此的王也会坚强生活下去。
什么都不能击垮他。
情怀是他的强心针,只要还活着,就要担起责任,担起天下国运。
这是伟大的精神力吧。
这样的情怀让伟大的爱情也自惭形秽了。
也正因广平王的家国情怀,他不能放弃独孤靖瑶。
独孤靖瑶是他登顶的必要条件。
这使独孤横亘在他和珍珠之间,成为两人心痛的源头。
主要是,观众心里最痛,比如我。
03.如果遗憾是梦中白月光从李俶与沈珍珠相识开始,遗憾就是他们的主旋律。
两个人费劲力气,每人只能各问半个问题,结果谁都没有得到答案,兜兜转转相互猜忌了许久,是为遗憾;李俶见到沈珍珠心向往之,但政治婚姻是他自己选择,终究不能对她表白亦是遗憾。
独孤靖瑶执意嫁给李俶,相见恨晚是她的遗憾吧。
对沈珍珠来说,用麒麟令换独孤的帮助是为了李俶,却换回来一个强劲情敌。
沈珍珠知道独孤对李俶的意义所在,为了李俶的事业,即便独孤分走他的心也心甘情愿,她这样无奈的抉择,不也是遗憾吗?
当一切尘埃落定,终于可以击退劲敌,不用再担惊受怕时,珍珠却因油尽灯枯,不能再与李俶执手相望,终究要缺席他剩下的半程人生,这终于成为这部剧最大的遗憾了。
然而遗憾是一种美丽的存在。
因为不能厮守终身,珍珠在李俶心里永远是年轻时候最美丽的样子。
因为不能天长地久,他们一定用了全身心来爱过了吧。
因为爱情的美丽和短暂,珍珠和李俶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好的白月光。
04.如果回忆是初衷墓志铭剧中的李俶,如果有想留住的回忆,我想,一定有洞房夜,拨开扇子见到沈珍珠的那一幕:他微叹一口气,开始敷衍眼前这一位。
镜头前一张毫无期盼的缺乏生机的只想快点走程序的脸,当看到眼前的珍珠后,讶异、吃惊、喜从天降的感觉一并袭来。
他一定觉得那是他此生最幸运的一天。
本来是求而不得的天边人,却忽然穿上嫁衣出现在了自己的洞房花烛夜,即便他马上反应过来她嫁给他心不甘情不愿,但王者的信心很快让他调整心态,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对方的爱。
只要她来了,一切都好说。
不爱?
不会的,我会让你一点点爱上我的。
只要你在我心里,我一定也要走到你心里。
心里有别人?
不可以的,我会占据你的心,让你的心里最终只有我。
如果还有刻骨铭心的回忆,我想,一定是那间茅草屋。
(看官您别想歪了)在那里,李俶明白自己所爱的人,从头到尾都只爱着自己一个人。
那种心动,估计让我们的醋王闭着眼睛都能笑出声吧。
世间最美好,莫过君心似我心。
珍珠的初衷,从来都只是他李俶一个。
所有的回忆里,都只是李俶遗忘了的过往。
即便此生只能靠着回忆来想起爱人,那也是从未违背过初衷的似水流年。
情人节李俶珍珠解除误会,又在醋王的套路中解开心结,观众吃着糖葫芦还要被塞满满的狗粮🤣~看他们一路走来我很欣赏两人对待感情的态度:积极,坚定。
采选过后珍珠没有选择被动接受,先为家人想好退路不冒失有主见,再去追寻心中所爱,不惧前路艰险。
很单纯,常人看来有点「傻」,不过也体现了珍珠对待爱情勇敢、专一、执着。
二人大婚当夜,李俶见到眼前的新娘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某某氏,惊喜之余一番表白言词真挚又不觉唐突,明知珍珠心中另有所属,但他还是主动示好让珍珠明白自己的心意,既是命定的缘分他定会牢牢把握。
皇长孙的身份背景决定了他在感情上绝不是默默奉献的备胎,一方面他要珍珠明白嫁入广平王府心里就不能再有别人,另一方面又尊重珍珠给她时间,自己会用真心换取珍珠的回应。
没有霸道强迫也没有口是心非,和那些明明喜欢对方还看不清自己的心,徒添很多不必要折磨的偶像剧明显不同。
珍珠和安二哥私下见面,李俶闻讯赶来后,在外仍然给珍珠留足面子「有事回家自己解决」,不给情敌可乘之机。
李俶回到府中虽然生气但还是给珍珠解释的机会,珍珠也很明事理,知道自己确实不对主动煲汤求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俶看后当然开心啦~小矛盾小隔阂多沟通,小两口没有隔夜仇多好。
可能珍珠一开始的示好是为了争取王妃之位报家仇,但是李俶对她的爱护,珍珠看得见,心里更感受得到,想到自己嫁入王府的目的已觉对李俶有愧。
对于太湖公子她能做的都做了,情感上完成过渡缓冲,不知不觉已对李俶动心,接受他开始停药。
李俶得知珍珠不惜用药伤身也不肯接受自己,堂堂广平王的真心被随意戏耍,恼火是自然,但他还是理智的。
将珍珠关在别院初衷也是想让珍珠审视内心并未想惩罚她什么,不管珍珠是否为得王妃之位欺骗于他,李俶还是希望珍珠能真正爱上自己。
在此期间崔彩屏借机紧贴广平王,但李俶没有因此迷失真心,也不是孩子心性和崔氏假意恩爱刺激珍珠激化矛盾。
另一边珍珠明白是自己做的不妥,她没有埋怨李俶不相信自己,争取一切机会解释,不是那种感性文艺范儿的「信我我便不必解释,不信我解释也没用」~大唐在主角人设上已经高出其他偶像剧不少了。
珍珠知道李俶就是自己挂念的太湖公子后更加坚定内心,拒绝安二哥的表白也是坦然大方不会让人误会,不留一丝暧昧的余地「这样的女主电视剧里不多见」。
冬珠二人相认终是明白彼此真心,广平王虽对朝野有所求,该是自己的责任却不会推卸半分「若我有半点差池,一定会想方设法护你周全」,珍珠的回应也令人感动「我自嫁你,自然是你荣我荣,你损我损」。
韦氏心疼李俶把担子都扛在自己肩上没人护他,珍珠让母亲放心,自己会照顾好冬郎。
其实他们之间对彼此的付出是对等互补的,珍珠给冬郎做香囊熬夜制鞋,采晨露制香薰这些体贴入微不能视而不见,价值观也契合,不是一个心在庙堂另一个衷情山水,更不是爱情至上,两人步伐始终一致。
对于冬珠身边无法忽视的第三者,二人吃醋也是互有往来,但都很快释怀没有久拖无理取闹。
珍珠落胎崔氏封正妃之名,二人才开始有了间隙,这些都是事赶事的无奈选择,而非个人的作,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说太过激的言语加深彼此伤害。
在人命关天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珍珠没有一味偏听偏信,凡事都亲自查明。
李俶回答珍珠问话时,因为有顾虑所以有保留,也因此珍珠的一系列做法情理上都说的通。
「这一段我上一篇剧评提过,网上很多理性的小伙伴分析比我这详尽细致多了,若看了还是不理解女主那也没办法……如果事情一句两句就能解释清楚,李俶也不必等到沈安来证明自己清白,难不成你们都比冬珠聪明嘛~」
根据查到的线索表明李俶已非善类,珍珠知道单凭一己之力扳不倒势力庞大的广平王,只能寻求安庆绪帮助。
即便她和李俶存在天大的仇恨,她和安庆绪相处时仍然保持距离,没有因为痛苦委屈就做一些亲昵的举动寻安慰,坚强得体「一般女子很难做到」,而且报仇后必会追随冬郎而去。
珍珠做事执着,但始终就事论事当断即断,没有让更多第三者牵扯进他们的感情纠葛中,这一点现实情侣都很难做到吧。
珍珠拿着破剪刀指着李俶脖子摊牌,李俶也没有过多责怪,抓的重点是「你就这么爱我,舍不得杀我?
」好吧有爱人了不起哦你们赢了🙄……沈安讲出实情后珍珠当即下跪认错「哈哈哈常见的老套女主角一般不肯原谅自己会再纠结几集,编剧说大唐是甜宠我信了」~醋王佯装签和离书也是心机boy,套路real深啊🙃~
其实冬珠解除误会的过程比起其他偶像剧已经算快的,至少情理明了逻辑清晰,倒也不觉得拖泥带水。
虽然将近10集后才真正冰释前嫌,但也是因为这部剧支线多,这几集里阿奇娜寻仇,回纥王宫政变,太子妃那边的麻烦,檀木夫妇的感情线都占戏份。
ps:说起檀木这一对是真虐,醋王也说过「情这个字,如果一笔对一笔的可以被抹消掉,那世上多少恩怨纠葛也就不算什么事情了」~「檀木二人舒畅、秦俊杰都是高颜值,而且在我心里属于年轻演员中可塑性非常强的实力派❤」
冬珠夫妇这一路坎坷更多是外力作用是非曲直所致,他们俩的感情本身没有问题,甜蜜时你进一步我进一步,有误会了你退一步我也让一点,相互体谅彼此尊重,虽有第三者但始终没能插足。
优秀的人总是不乏追求者,怎样处理这些关系才是关键,冬珠二人的做法我觉得挺正面的,爱ta就让ta知道。
另外,广平王的人设很饱满,特别有大丈夫的担当,他在酒馆找到李倓,身为兄长对弟弟的一番规劝更是凸显李俶的爱情观非常成熟。
「流言蜚语他人传言何必理会,你只管像一个男人一样,稳稳地站在她身前」~「我放在心尖上的人,我想守护的人,我绝不允许别人伤害到她,更不允许自己伤害她」~
独孤靖瑶已经上线,在那个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皇室子孙广平王再纳其他妃子,只要冬珠两人的心彼此靠近,坦诚相待共同进退我就很满足了,创作者可不要为了追求戏剧效果而忽视角色本身的合理发展才好「😩闹心」。
像我这样曾经的追剧老司机近来已经很难有耐心完整看完某部剧,忽然就偏爱上大唐这部新戏,不仅不快进准点守候电视机,还忍不住兴起写剧评。
我想单是颜值、画面、演技这些视觉好感还不足以给我这么大动力,很大层面是因为《大唐荣耀》这部戏三观正,表达的思想、主题、包括爱情观都很正能量,有感染力能打动人心。
一些客观的差评也好,对剧对人不感兴趣习惯性的恶评也罢,可以发表不喜的意见,我们也能表达自己的肯定……每个人被打动的点或许不同,只是刚好《大唐荣耀》戳中了我~
看了四集 一直不理解“景甜演技差”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豆瓣现在有些人我也真的是...就默默看你们装x吧...景甜演技不尴尬 景甜这种略微圆润的脸很适合唐朝的扮相和审美 换成瘦瘦的瓜子脸肯定是不适合这个角色的。
这部剧的主角至今的服饰造型都是很好看 服装配色挺悦目的 不辣眼睛 头饰也良心。
至于几位配角的服装妆容 大立领荧光色啥的 影楼到不能再影楼。
男主李俶的演员任嘉伦扮古装很英气 去微博看了看...嗯...一言难尽(`_ゝ´)希望他以后多拍古装吧 他不适合染头发还有刘海遮住额头呀 拍古装时的扮相多英朗清爽呀。
另 景甜的长相真的挺赏心悦目的 尤其是在这部剧里 水灵灵的 圆圆的大眼睛 特别有一股灵气 看了后面的剧照成了贵妃(还是皇后?
)的造型也很美艳。
挺期待后面的剧情的更新一下 看到第十三集了(马上要开虐了啊啊啊)。
依旧还是给五星。
看了两段十五分钟的片花 大概已经猜到了后面的剧情都大多是穿插着安史之乱进行的。
虽然要开虐了 不过还是挺期待后面的剧情的😂另外我想说 这真是一部难得剧情不拖沓的国产剧啊 情感和政治同时进行 剧情发展速度刚刚好。
虽然没有研究过唐史 但在百度稍微了解了一下 这部剧还是比较贴合史实的。
哈哈哈 希望大唐继续给力下去 看着评分从六点多一直升到七点多真的敲开心(来自一个激动的自来水)
这些天骂女主的太多,虽然我一般都抱着怜爱智商的态度不理睬但毕竟我最期待的那场戏要来了所以还是啰嗦几句😌太多人还是不懂这夫妻俩秀恩爱的方式啊😌他俩可是连吵架都在发糖的模范cp啊!
跟其他剧不一样,这个女主太特别了。
她聪敏机警,智商一直在线,种种证据小心求证,几次试探,多番思量。
她很清醒,她没有因为李俶对她有多好就排除他是她灭门仇人的可能,却也没有因为开始时种种证据都指向他就立马认定他就是灭门仇人。
她杀伐决断有魄力,认定了是仇人就立刻想办法杀李俶。
要问她爱他么?
当然爱啊,只是她不能因为自己对他的爱就忽视掉他曾经杀过沈家二十几条人命,但是他死了,她也绝不独活。
那些说珍珠本该更加痛苦,本该狠不下心的人还是将她与其他女主混为了一谈,没能领会到这个角色的特别魅力。
很多人说套路就应该是无论怎么怀疑是仇人也下不去手。
凭什么就要按套路走?
珍珠就是与众不同,也只有这样与众不同的沈珍珠才不愧是李俶深爱的女人😌【我不接受任何说珍珠人设崩掉的说法,我觉得这样的她反而更好,反而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他俩那种真正相互理解也只有彼此能理解的爱情】 这条cp线好就好在珍珠这般特别,李俶也是同样的人。
我曾说这事放在李俶身上说不定做得比珍珠还要狠。
杀了珍珠再抱着尸体伤心这事他绝对做的出来。
他俩都是一样的人,我爱你,可是该报的仇不能因此一笔勾销。
面对再深爱的人,该狠的时候还是狠得下心来。
骂珍珠的人不妨想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李俶身上他会怎么做,而你那时又会如何看待他。
李俶的人设是完美,珍珠的人设也并不比他差。
也正因为他们两个都是一样的人,所以当珍珠做出这些事情的时候,李俶完全能够理解她。
珍珠做出这些事情让常人看来确实难以接受,但我觉得李俶后来能原谅她不仅仅是因为他爱她,也并不是什么他根本不知道如果没有林致和可汗珍珠就已经杀了他【殿下怎么可能那般傻白甜!
】,他是即使知道,结果也会如此。
因为最重要的是他懂她,懂换作他自己也会跟她做一样的选择。
如果仅仅是爱,他俩完全挑明的那场戏,他说的就会是“我没想到你居然这么恨我”而不是“沈珍珠你就这么爱我吗”了。
他步步紧逼其实是在赌,赌珍珠即便在如此境地却也还爱他,珍珠下意识地步步后退,他便知道他赌赢了。
他不仅仅是因为爱她所以包容她,更是因为他懂她所以不苛责。
这是我对这对cp最最服气的地方,因为彼此完全理解,所以李俶能越过她几次陷他于死地而抓住珍珠爱他这个重点。
连李俶都不在意这些事情,看客们还bb个毛线啊。
他俩从相遇到相知相爱,直到此处,完全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小世界算是彻底构建起来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的存在,我觉得后面的所谓虐其实也是甜的。
有人觉得这段误会太过拖沓,绵延如此之久,但我觉得这段误会是他俩后面无论怎样分离都恩爱两不疑的基础,值得这么长篇幅。
这是最大的一道坎,一起迈过了,从此就是真正的恩爱两不疑。
所以独孤不足为惧,他俩的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够涉足。
我觉得不被所谓的虐吓到,也非常认可这样特别的人设,耐心看到今天的都是很幸运的。
可能很多人被前面的高甜而吸引来,只是那些高甜在其他剧中也有可能感受到。
也可能很多人已经因为珍珠对李俶的狠而大骂她三百回合,但她就是个跟李俶一样腹黑的人啊,不能接受尽管弃剧。
冬珠的感情实在难得,国产剧中难遇。
能见证如此极致纯粹,彼此完全信任理解的cp,是bg党的福气😌ps:非常服气这位亲的理解,这样才能凸显历史上的才女珍珠,这样的珍珠才配得上我们志在天下的殿下. 内容转自微博id 长安清欢尽
我觉得大唐的格局特别好冬郎皇室的嫡皇长孙,身上本来就担负着整个大唐的未来。
他娶崔彩萍啪崔彩萍,包括在不明沈珍珠身份的时候直接要沈珍珠入府,都是把自己的婚姻当作政治运作来对待的。
这是他作为皇孙必须有的基本心理建设。
他在新婚夜知道沈珍珠就是自己爱的人,这是他有狗屎运,另说。
按照剧中说法,冬郎啪崔彩萍都要算准安全期。
一方面固然想照顾沈珍珠,但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因为他是皇长孙必须确保下一代的血脉,那就是绝不可以让崔氏的孩子当世子。
冬郎是一个对大唐负责人的皇孙,即便考虑到他的爱情,例如之后他因为沈珍珠做了诸多妥协,他也一直站在整个大唐的驻点来考量全局。
而他的珍珠,也并不是一个只会小情小爱的世家小姐,她所做的同样是站在冬郎身后为整个大唐而付出。
我在吹牛逼,大唐荣耀并不限于言情玛丽苏,准确一点来说,讲的是家国情怀更新14集作诗那部分分析剧情一开始冬郎跟李白说先生虽然隐居但并未远离长安,其实也想有一番抱负,所以就劝李白继续从仕。
李白拒绝之后,两人开始作诗。
A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来自于李白的《山中问答》。
很好理解,诗仙一贯的浪漫风格,是在告诉冬郎隐居的闲适生活他过得别有一番滋味。
B冬郎: 孤舟冷难眠,闲云伴客愁。
龙津如可上,长啸且乘流。
来自于唐朝无名氏所作《晦日同志昆明池泛舟》 灵沼疑河汉,萧条见斗牛。
烟生知岸近,水净觉天秋。
落月低前树,清辉满去舟。
兴因孤屿起,心为白蘋留。
晓吹兼渔笛,【闲云伴客愁。
龙津如可上,长啸且乘流】。
后三句是剧里引用的,剧里面的第一句“孤舟冷难眠”,是编剧自己写的,代替原诗“晓吹兼渔笛”这个意象。
前面几句意象也极好,但与剧情无关所以我也不多分析了。
孤舟冷难眠,闲云伴客愁。
是冬郎在对先生说,知道先生孤寂隐居还忧心庙堂。
龙津喻仕宦腾达之路,乘流指顺应社会潮流。
后两句就是直接在拉拢李白,劝李白顺自己的势力在官场扶摇直上。
这里真的特别想表白编剧,把冬郎的人设设计得如此棒。
即使前脚还在忧心珍珠的病情,但丝毫不影响他随时为朝廷举贤的事业心。
这种情况下都不忘拉拢李白 C李白看了冬郎所作之后,夸他有趣,吟道: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取自李白所作《笑歌行》。
蜿蜒曲上的人可以封侯荣华富贵,刚直不阿的人却死道路边无人问津。
李白对目前的朝政现状的批判,然后告诉冬郎自己不在乎身后名,钟爱眼前酒。
算是对冬郎所作B诗的回应。
D然后珍珠出场: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取自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李北海和裴尚书都是玄宗朝的俊杰,两人被李林甫(当时的权相)陷害。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则是借珍珠之口,言她师父少年时便是一个纵情五湖的人,有李北海和裴尚书先例在前,所以更不会倦心朝堂了。
所以李白听后才说还是珍珠懂他
第一次,在马车里猜出珍珠是女儿身,暗自会心的一笑,眼神温柔,面前的这个女人可爱有趣却不拆穿,显示出广平王的绅士自持。
第二次,大婚当晚,广平王对珍珠说:你既已选择嫁给我广平王,心里就不该想着别人。
希望你这次诉相思,是最后一次。
皇子就该有皇子的尊贵和傲气,不像步步惊心里的八爷,自己的老婆一辈子想着别的男人,还像自己做错事一样处处忍让,哪里有一个王爷该有的样子。
第三次,因珍珠手凉得知府中的银炭被下人偷拿出去变卖召集所有仆人在院子中训话,作风严谨,心思缜密,处理事情井井有条,对妻子的关怀和在下人面前的威严形成对比,这一段我看了好几遍,忍不住想要嫁给他的冲动。
第四次,因倓弟整日挂着林致做的香囊秀恩爱,广平王也要珍珠帮他做一个(可爱),然后问了一句:“麻不麻烦?”尽显对妻子的尊重。
暂时就这么多了,这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然后任嘉伦对这个角色的眼神情绪都拿捏的很到位,很让人惊喜的一个演员。
沈珍珠这种圣玛丽女主真心不喜欢,各种开挂,本来吧直接把玉佩给男主看一下不就什么都明白了么?
偏偏要藏着掖着,所有人都看了玉佩就男主迟迟看不到玉佩,而且男主不敬业,口型都对不上,完全没背台词啊,看了八集就果断放弃不看了,景甜的古装扮相真心不好看啊啊啊啊啊。
而且编剧当大家是傻子吗?
明明已经被选为那个啥王爷的老婆了,还想着到处寻找初恋情人,还想着和初恋情人双宿双飞,你以为你是王孙公主呢,想干哈就干哈!
大家对大陆剧的要求是有多低。。。这也叫"还不错"?!
~ep17 磨唧注水的剧情,亮瞎的调色以及女主大得吓人的眼睛和超宽双眼皮...冬郎眼神再苏我也撑不下去..【~ep54...想捡起来看都捡不不动= = 遍地水军闭眼吹= =】本质注水玛丽苏剧,女主盛世白莲,吹什么偏正剧??! 文戏拖沓逻辑混乱,武戏如儿戏。巨资打造出这玩意??还吹超燃纪录片??骗子!!!大骗子!!!!
陪老妈看的,没想象中那么糟
我爸:哼,瞎编,女主还是整容脸。
我的广平王殿下,我是你的小王妃呀~~
前二十集真是少女心爆棚,服饰场景都美,宣传太有钱了,后面女主智商掉线执拗复仇,又重复套路,为了虐而虐,失望弃剧,本来以为好不容易是个不做作女主的
景甜之前从没拍过电视剧,所以国民度就不行。这次景甜终于肯拍电视剧了,她肯定路人缘就上去了,毕竟那么美!
一部又玛丽苏又杰克苏的电视剧,取个这么大的名字是不是不合适呢?
大甜甜越看越好看…
剧情全是别的剧用烂了的套路,观众都看不腻么。
总感觉跟华为有什么关系
引入女二后就看不动了
虽然剧情老套,但是服装、音乐、推进速度都值得一追。
冲着任嘉伦去看的。看了9集,看睡着了......... 剧情有点无聊,而且都是烂梗
这个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便套路满满,但只要所有演员都认真演戏,还是会获得认可……
服饰画面都不错,演员也还算养眼!可以看看
除了大甜甜的大双眼皮,很好。起码她不僵尸脸(❁´◡`❁)*✲゚*喜欢用比较生面孔的主角,老实说电视剧老是那几个小花小鲜肉我都看腻了。然后看完我怀疑会迷上广平王。看吧,我预测对了果然收了一大堆王妃!
不该为了看唐朝剧就随便点开一个偶像剧看
没看过预告的可以去看看预告,整部剧的走向你都可以看出来了,狗血的女扮男装,狗血的救命恩人。看在服装的份上,给两星。
从百尺悬崖掉下人没事直接起身逃跑?太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