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1时 男婴出生的那一刻,吴贤珍的人生 结束了。
”
很少有影视剧去描绘产妇的耻辱感和分娩后的灾难序幕,因为这一直被社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应该忍受的事情,似乎在孩子降临的那一秒后,从前的任性潇洒独立精致全都被摈弃,从此这个母亲就必须“伟大”,这些痛苦就必须“被正常化”,从这一层面看,伟大不正是一种道德绑架吗前两天看到一个热门Weibo,讲的就是产妇在产房内尊严尽失的事情,我光看这些文字就觉得非常窒息,何况真实经历过的人呢?
有一位产妇形容自己在生育时不像是一个人,而是一头在案板上待宰的猪。
七大姑八大姨围观喂奶、男医生看着脱、主治医生带着一群实习医生来内检等等,完全没有隐私,几十年树立的自尊心就因为怀胎十月而被打破吗……
这些细节在第一集也都很无微不至地展现了出来。
当她以为自己能像处理工作一样从容招架时,灌洗、剃毛、内检以及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痛苦纷至沓来。
她需要一边感受着从未有过的羞耻感,一边承受着巨大伤痛,一边还要支开爱人。
这些都是很少为人所知的故事,但却是地球上将近一半的人要经历的,想想觉得好荒谬。
就好像如果来月经的是另一个性别的话,那还会存在月经羞耻吗?
“但那时我还不知道,屈辱 还是人类能感受到的非常奢侈的感情。
”
这里气死了,三个男医生轮番内检,丝毫不考虑产妇的感受,也没征求她的同意,就把她当成案例,这个姿态太高傲了吧…所以说影视行业还是要多拍拍这些人间真实啊,哪怕夸张了也好过闭口不提。
一味的给年轻女性灌输母爱伟大、生孩子是很神圣的观念,却丝毫不提背后的一片狼藉,这也是全社会共同完成的一种欺骗了。
说回情节:当女主在公司晋级为最年轻的常务时,她被查出怀孕了,并且成了妇产科里最高龄的产妇。
“最年轻”、“最高龄”,同样的一个数字,在职场和家庭里却是完全背离的两个概念。
怀孕和升职都是她迫切等待的东西,可她却不想这两件事同时来临,因为任何一件都将占去一大半精力。
当看到女主羊水破了还处乱不惊地和老外交代完签合同的事情然后自己打电话给医院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觉得:真**是个狠人啊!
这心理素质不愧是常务
你俩剧本拿反了吧哈哈哈哈 产妇劝家属冷静可还行但是就凭她这么强的心理素质,也遭受不住之后的分娩疼痛,足以体现痛苦的程度了。
编剧塑造人物还挺高明。
另外,冰美式作为一个重要道具,也对整部剧的喜剧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服化道用心了,年轻女孩和女主都是穿的紫色系,但是一个精致漂亮一个却臃肿疲惫;一个畅快淋漓地喝着冰美式,一个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对比,太扎心了!
包括后面在电梯里的一系列夸张的特写镜头、肢体动作,只为了能喝到一口冰美式,这个手法处理的真喜剧
求求了 让孩子喝一口吧!
这部剧擅长用很多生动有创意的手法来讲述一些深刻的内容,以往的影视剧描写死前弥留之际总是很悲情很催泪的,但这部剧却用了女主和阴间使者一起在空荡荡的夜晚的湖面上划船这一意象来描绘弥留之际。
女主在回顾和倾诉了自己的过往人生后突然醒悟然后把阴间使者推下船奋力游了回去,这在现实中可能就是短暂的几秒钟,很有意思。
月子中心 是一个极度荒诞的小城邦,就像雪国列车一样,在这里,妈妈们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了孩子牺牲最多的妈妈们被歌颂着,而新手妈妈、职场妈妈和无法母乳喂养的妈妈都站在了鄙视链的最底端,不巧的是这一身份我们的女主都占了哈哈哈哈;在这里,妈妈的职业年龄社会地位甚至最基本的名字全都可以忽略不计,她们称彼此为“某某妈妈”,只有母亲这一身份而没有了自我。
还是想说,在任何团体中,当你被要求牺牲、被要求抹去个体性,那你就必须警惕和远离了,因为不管在任何时候,你的“自我”都是最重要的。
在第二集的最后,一个新的妈妈到来,她华丽朋克,和这里朴素的妈妈们格格不入,当她坚持要求全奶粉喂养时,这里的工作人员表示不可思议,告诉她母乳喂养对孩子更好,可是她却说:“那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确实是醍醐灌顶。
海带汤、鱼汤、催乳茶…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好,也必须是为了孩子好,妈妈的感受完全隐形了。
最后来吹一波女主的颜:这神韵这红唇太适合职场了,期待后续能有点职场狠毒花的情节~
前几天看完了,还可以吧,有感动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
调理院的朋友也都挺可爱了,有很多反转魅力。
喜欢那个超可爱的小姐姐,院长的儿媳。
那个增增的妈妈真的有点可悲、可怜、也有点可怕,对别人的孩子做出这样的事,当妈的肯定很害怕的。
也反映出了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和真实的现象,为了孩子放弃的真的很多,为什么母亲就要放弃做自己,社会对女性为啥这么苛刻和不公,不生孩子就已经在社会和工作岗位很难立足了,在生了孩子以后还要面临排挤和失业的风险,为什么就要这么惨?
在家里也要照顾一家人,默默承受一切,失去自我?
所以我觉得那个漂亮的小姐姐的思想很对,妈妈是很伟大、无私,但她们也是自己,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不一定就要放弃做自己,要活出自己,自己也幸福,这也很重要。
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男人和孩子放弃做自己,无论什么时候,请记得你自己最重要,只有你追求自我,才是最有魅力的。
女性一定要独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自己当做他人的附属品,不要过于依赖别人,当某个人和失事物让你自己过的不幸福,就大胆的抛弃,追求自己的幸福!
不要折磨自己。
女主是个女强人,刚升职就发现怀孕了,虽然是大龄产妇,可对于孩子是十分的渴望,所以她决定在工作之余把孩子生下来。
女主把一个工作狂的形象完美塑造了出来,丝毫没有一个孕妇的自觉,每天忙于工作,甚至在生产前夕还在机场谈合同,羊水破了还淡定地自己拨救护车。
生完孩子进入产后调养院,故事才真正的开始。
前几集聚焦于“喂奶”这个问题上,女主这个新手妈妈,手忙脚乱准备喂奶,可多次尝试都无果。
同时,女主遇到已经拥有一对双胞胎的老手妈妈,因奉行的人生理念不同,两人的明争暗斗由此拉开。
这部剧每一集都很精彩,用一种荒诞而又夸张十足的表现手法将新手妈妈生育中遇到的尴尬和手忙脚乱展现出来。
说实在的这部剧真的只值三颗星。
为什么?
因为洗脑成分太明显了!
从后面几集就可以看出来洗脑洗的很成功,就连我都差一点觉得应该回归家庭,但是这个剧后面又很矛盾,一方面思考独立和自我的问题,一方面大结局的最后还是回归了家庭。
先说下洗脑场面一:首先女主是个女强人,在她的职业背景下,她基本很难回归家庭,我觉得后面的设定真的有毛病,她老公都说了要回归家庭支持她的工作,有什么不可以呢?
男人的工作岁月有多少?
女的有多少?
男人短暂的不工作并不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女性一旦回归家庭再想走到像女主的职场高度基本是很难的。
男性只要工作性质是可以年长也OK,他们可以干到退休再返聘,他们的精力摆在那里。
女性过了50岁后明显精力下降,而且加上更年期,基本也不适合过高强度的工作了。
从职业年龄发展来看,女性明显吃亏,让她老公带娃极度合理,有啥好纠结的?
重点是:母爱???!!
母爱母爱母爱!!!
为什么全剧总在强调这个?
因为为了洗脑!
母就一定会有爱吗?
没有,一定要为孩子牺牲吗?
不见得!
可以说很自私,但是人不都是自私的吗?
在工作和家庭之中,不该是取其轻吗?
能找到保姆带,为什么要强调必须母亲带?
当然,不能否认母亲带或许会好一些,从安全性来说,但是保姆就一定是差的?
不见得。
所以这个问题没什么好纠结的,找到好保姆或者父母愿意带就隔代带娃或者保姆带。
这才是职场女性的标配。
只有做不到!!!
请不起保姆+父母不愿意带,女人和男人再商量谁的工作间断性高就谁带!
比如女的工作停了3年,毫无影响,比如工资再找也就差不多,那么女方就可以辞职带娃,同理,男人也一样。
这是经济实力决定的谁带娃,不是所谓的母爱!!!
全世界都强调母爱!!!
感情孩子就女人自己雌雄同体生出来的?
男人没贡献力量?
不需要负责的吗?
说什么男人挣钱了,在女人也可以挣钱的时代!
凭什么只给男人挣钱的机会然后说是贡献?
有毛病!!!!
洗脑场面二:母乳喂养的高级光环!!!!!
哎呀喂!
真的一口老血喷一屏幕!!
是!
母乳是还行,奶粉也不差呀!!
说的什么鬼!
最后坚挺小妹也被洗脑成功,不但不婚主义变成已婚一族,坚持奶粉喂养突变母乳风格!!!
无法理解!!!
确实母乳喂养会影响女性生活呀!
母乳作为小零食也挺好呀!
无需纠结是不是主食!
奶粉中也含有孩子所需要的成分呀!
有就母乳,没有就奶粉呀!
有什么好愧疚的!
女人为什么需要愧疚???
孩子生下来本来就是为他自己生下来的,不是为你也不是为世界,是因为他想活着。
至于他能不能活好,主要看他的投胎技术吧!
技不如人就投到这家了,就是没奶了,你怪谁?
重点是无用的攀比真无聊,剧中各种女人为了奶而攀比,我真的醉了!
奶多少完全是身体素质决定的,为啥要去纠结这种东西?
而且女主明明是女强人,后面塑造成了傻白甜,我就真心忍不了了,她那么墙边草怎么成为的领导???
无法理解的问号!
可能导演还是想洗脑,说:你看,女强人怎么了,还是要有母爱呀!!
母爱!!!!
爱!!!
爱!!!
我呸!
你不是你爹的基因哪来的你!
你爹消失了?
挂了吗?
为啥没有父爱,光母爱有个屁用!!!
优点:很谢谢导演拍这类型的片子,因为确实需要诉说女性的片子!
但是我希望下次能够看到男性在婚姻中有用的剧!!
我看到所有的关于婚姻的剧里,男性就是一个世外高人的角色!
说实话!
我觉得女主的老公算不错了,只是这个剧价值观有点歌颂母爱,没有给他更多发挥的余地!
我觉得应该多歌颂父爱!
随便问一个家庭,就会发现,父亲永远是缺失的那一个,我已经记不清我父亲的样子了!
所以,媒体再不歌颂父爱!
我觉得男性脱单的概念绝对降到极致,因为在婚姻中男性没有存在必要,那请问:在非婚生子可以享受同等待遇的前提下,我为啥需要一个碍眼的男性???
媒体需要清醒了!
男性在婚姻的世界里,是必不可少的!
别总歌颂母爱!
母!
不是因为爱而生!!
而是因为她们有子宫!
给一千个女人再来一次的机会,实在话单身是女性最好的状态。
女性长寿的秘诀绝对是:未婚未孕!!!!
恐婚的就别看这个剧了!
看到你会发自内心的渴望自己未婚未孕保平安。
虽然最后和纠结和解了,但是不可否认!
本剧的女性角色,极度的两边草!
毫无主见!
女人也是搞笑,之前因为全职妈妈,在职妈妈吵了一架!
什么类型的妈妈,不都是妈妈,什么是最好的!
又需要由谁来定?
你想怎样就怎样波!
本来就是私生活的事情!
只是我极度厌恶:母爱论!
母亲根本不伟大!
因为她们可以自然的就生下来,可能生下来的那一刻,她并不知道生出来的是啥东西,也谈不上爱!
就最多是一种牵绊,和男性的感觉是一样。
如果女主没有洗脑!
我觉得她应该会安度月子,然后踏踏实实的去上班!
我看完这个电视剧,觉得这种月子中心,真的是差评!!
给产妇太多心里暗示和压力了!
母乳不母乳关你屁事!
你收钱办事就行,就你屁话多!
虽然只有少数人去这类产后调理院(月子中心),但孕妇和新手妈妈遇到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很真实啦~不过呢客观上的问题 从主观角度就见仁见智了,想要孩子的意愿强烈与否 与后期遇到生养问题时的心态差别还是蛮大的…就好像1.如果你为自己打工 干的是自己喜欢的事业,那你可能不舍昼夜排除万难地去做 可能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效益 2.如果只是工作 但薪水可观 你能用它养家糊口买房还贷或者仅仅为了自己的发展 比如成为知乎百万er,那你虽然996 007 但也就忍了 3.但是如果工作又累又无趣钱又少领导还不是人…你就会反问自己图啥呢?
所以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强烈地想要孩子 但不想要孩子的爹或者孩子没有爹 你爸妈也反对你不会帮你 可能周边社会环境也很不友好,这种情况下你不再指望任何人 生养过程中那些问题一个都不少地出现 你只能依靠自己扛过去,你不会抱怨变得坚强 为了你和孩子与世界奋战,孩子的健康和笑脸就是你认为最值得的回报。
而一旦有了其他人的期待 比如老公父母甚至社会 就等于是“众筹”生养孩子了 而你是最关键一环 那你对其他人提出合理要求和预期 完全正常。
要让子女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欢乐、什么是幸福,最好的方法是有一位自爱的母亲爱他。
不做一个幸福的母亲,就不可能实现幸福的育儿。
这话出自由上野千鹤子与铃木凉美共著的《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一书,非常建议去看看。
(夹带私货并且真诚推荐)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如此,只有当母亲的“我”自爱才能养育出幸福开心的孩子,这是最最最重要的,可也是被忽略最多的需求。
从孕妇一夜之间成为母亲,身边人及社会对“我”的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夸张的说,都到了苛求的程度。
当“我”的身份是孕妇时,多吃少动,尽最大的努力去让腹中的孩子有健康的基础和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而让躺上分娩床的那刻起,虽说医护人员为了观察,但“我”不再拥有人的尊严。
从灌肠、剃毛、随时查看下体,到生产时跟着孩子一起出来的还有排泄物,再到产后排尿与通乳等一系列状况,都令“我”措手不及。
身周人都围绕着孩子有说有笑,刚刚逃过鬼门关的“我”却浑身不爽躺在那边,也只有在“极度无助”时,当女儿的“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理解妈妈的不易,跟妈妈共感。
进入月子中心,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身上的伤口还隐隐作痛,下边的恶露彰显存在感,乳房开始叫嚣。
人还没来得及好好适应这副躯壳的变化,妈妈们之间已经开始内卷,从喂奶的进度到产奶量,再到欣赏孩子的粪便,学习怎么分辨孩子的哭声......
剧里用一集的分量去探讨“母乳与奶粉”孰优孰劣,是我贫瘠的想象力一开始无法理解的,可一联想到现实,只剩咋舌。
我单纯地认为,有母乳就喂,没有就奶粉,喂个半年就够了,毕竟后面的乳量与营养都没法满足孩子的需求。
真的是很天真啊!!!
相信可以的话,很多妈妈都想给孩子喂,当然不想也不是问题。
“我”所承受的压力不仅来源于自身,因为奶不是想要就有,想多就多的,对比的人一出现,本就焦虑的心情更加急躁,奶更少了。
本想着,要不不就换奶粉,对“我”和孩子都好,然而走过路过的阿三啊四都能指指点点,站在高处指责“我”不是自私,就是怕辛苦。
蛇打七寸的小爱妈,一通话让“我”对孩子有了负罪感--就不怕将来孩子有个好歹,不会埋怨当初的自己没有喂母乳吗?
虽然知道很多情况即便是母乳喂养也无法避免,但就是会心甘情愿“上钩”,因为“我”也不敢赌上孩子的未来。
女人怀孕生产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即是身材。
“最后的5kg是减不掉的”“乳头都要跟大地面对面击掌”“脱毛”这些都让“我们”无法直视自己的身体,还以为生完后,肚子就会平坦如初,气色也会红润通透。
那些生产后的公众人物隔天就能下床出院,优雅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为什么现实不是这样子?!
幸好,剧里给大家展现出女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她们作为被凝视的对象,从身材到脸孔都需要精致到完美呈现出在众人眼前,即便到生产也得“轻松自如”去完成。
它给我们展现了,不管处于何种阶层,什么经济基础,只要你是个女人,就得把自身的生育价值与社会价值用上。
一方面想提高生育率,另一方面却对生育过后的女性带有“歧视”的看法与做法,是我见过的“既要又要”的终极啊!!!
单身,不行,得催婚;结婚,不能,得催生;一个,不够,两个起步...
剧中用很少的篇幅去体现,对话也有点偏颇,毕竟主题不是这个。
要知道,住得起月子中心的,也是请得起保姆的家庭,还得面对如此质问。
我就想问了,丈夫呢?
全职妈妈,就是玩,得工作;职场妈妈,就是自私,得全身心陪伴;家庭工作两手抓,呵呵。
这段夫妻关系的潜在转变,也是很多女性所担忧的吧。
我看过身边的人,结婚后给对方起的昵称,要多油腻有多腻歪,等到孩子出来后,就“理所当然”用“xx妈”和“xx爸”去称呼彼此。
讲真,以前的我是真没意识到这不仅是身份的变化,还有夫妻性质的改变。
现实无力到让我不禁反问,难道女人只能以如此被动立场出现在婚姻里吗?!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现象。
我从不觉得这种类型的影视剧是劝退女性迈步婚姻结婚育儿,反而是告诉你,走上这路会遇到的问题,会崩溃难受的不止你一个。
大家都过得狼狈,悲惨且疼痛的!
在了解过后,做好准备,有心理预期后,才不至于事情到来后,兵荒马乱。
“妈妈”从来就不是神,她不过是个一夜之间被迫成长,被迫坚强,被迫万能的女人罢了。
她恐惧,生怕哪里做得不够好;她自私,有时候是真的喘不过气来,需要放纵;她不完美,完美是上帝要做到的事情!
离开月子中心并不是结束,而是育儿的开始,是悲喜交加人生的开始啊!!!
这剧最大的优点与缺点,都差了那么一口气。
你说它真吧,却又没有真正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出发,好些人都没有女主的经济基础,能够住得起月子中心,或请得起月嫂。
这点真的很虚浮。
导演主战场从家庭挪到月子中心,虽然重点都是妈妈产后所会面临的问题,但凡把地点搁前者,我想就算是一百集也拍不出十分之一的“精彩”啊!
或许是她不想“模糊焦点”才这样子,然而在我看来这样子的真实还不够“血淋淋”!
还有,就是里面的男性人设。
一个个让我惊讶,尤其是女主老公,美好得虚假,虚假得让人频频质疑。
真的,都不必做到这种程度,只要有他的一半好,还怕不能提高结婚率与生育率吗?!
顺便吐槽下小爱爸爸,从一开始就自私自利的男人,把精子留在女人体力后就不管不顾,让小爱妈在月子中心还得一边担心在家里的双胞胎,一边替老公的事业当好“贤妻”的角色。
最后居然会因为小爱妈的一次爆发就自省,又双叒叕让我怀疑这个世界!!!
再顺便吐槽下,那个让老婆生了四胎的男人,以那种“受虐”的姿态出现,男主还夸赞他不易。
怎么滴,若不是他不肯戴套又没去结扎,至于让她老婆一而再地在鬼门关来回吗?!
没人在意她老婆为什么烦躁易怒,就只是脸谱化出现,除了给大众加强刻板印象外,还能有什么作用?
还还有,小爱妈都已经在爱情婚姻生育里尝遍酸甜苦辣,居然还会对“爱笑男孩”心动...同样是看过她出糗的样子,对贤珍就是敌意,对这男人就印象深刻。
导演不带这样子双标吧!!!
看的过程中哭了好几次,当然也有我最近对女性非常共情且本人泪点低的原因。
我现在还记得我看这部剧的第一个泪点,就是女主妈妈在女主产后走进病房用棉签沾水给她擦嘴唇那一幕。
当所有人围绕着那个新生命的时候,有一个人进来的第一眼是关心自己,这就让人很想哭。
我虽然一直在试图解构与母爱有关的,给人以枷锁和压抑的一些东西,但确实母爱中有些部分所包含的情感是我不可能去否认的。
看到女主对待自己妈妈自私任性的一面对我来说就像在照镜子,女主的妈妈那种包容和关心也是我在生活中能体会到的,所以真的有被戳到。
接下来可能就有剧透部分了,其实个人觉得后四集的内容更精彩,璐多男朋友的出场,女主老公的痔疮手术都挺搞笑的。
当然看见女人们讨论在生产后如何维系夫妻感情,面对产后冷漠丈夫的场面也让人很心疼。
好在最后是个happy ending,对于我这个he忠实爱好者来说还是不错的。
天天强调母乳喂养的调理院院长最后却拿出了奶粉送给女主,喜欢模仿婴儿声音的护士以前也是职场妈妈,却教出了一个会心疼母亲的好儿子,女主最后也选择回到职场大杀四方。
一开始那些完美妈妈的论调本来就不过是这个社会发出的噪音而已,做一位母亲之前,请先让自己也幸福。
从怀孕就有的抽筋水肿失眠孕吐,到生产时灌肠内检以及分娩的剧痛,生完孩子又得开始直面自己身体所遭受的那些不可逆的损伤,漏尿、内脏下垂、子宫脱落、趾骨分离,以及无法避免的作为人的体面和尊严的丧失,对了,还有来自职场的驱逐排斥。
这是拥有子宫给女人带来的天然伤害,而女人自古就在承受这些。
我经常听见“孩子有你的一半,什么叫为我生的?
”“哪个当妈的不是这样过来的?
”“不就生个孩子吗,有必要吗?
”女人一直这么过来的,不代表女人理所应当就得经历这些,爸爸也拥有孩子的一半,可生产带来的这种痛苦他可以分去一半吗?
不要把“一直以来都这样”当做什么金科玉律,不然一直以来我国还都兴过太监这种职业呢。
其实这部剧男性可以来看看,至少可以多了解一下生孩子不是痛痛就完事儿那么简单。
好让各位知道,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请善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主的这种年下老公真讨人喜欢!!!
近日看完了韩剧《产后调理院》,当真是部好剧,虽然剧情中关于悬疑部分的设置有点夸张了,但是瑕不掩瑜。
关于妈妈,以前有很多影视作品,展现母爱的伟大,社会舆论普遍的把母爱与隐忍、坚强、无私奉献、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等联系在一起;而该片颠覆了舆论对于"妈妈"刻板人设的限定,真实的展示了女性从怀孕生产到之后的各种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尴尬、性别的丧失,产后的被忽略,新手妈妈对于育儿的各种焦虑、育儿与职业生涯的冲突、妈妈的自我与孩子的需求之间的博弈等,以上现实得以在剧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该剧生动而形象的展示了生育对于女性心理、生活、职业等方方面面的改变与影响,就如剧中所说:1、怀孕与晋升都是我所期待的事情,但是当它们俩一起来临了,我却无法敞开心怀开心。
2、当上妈妈要幸福才是正常的吧?
成为妈妈后,我真的变得乱七八糟了,出了故障的妈妈、老油条产妇、烈性的老婆,但是别人见到我都在恭维说会幸福的。
我要是没生孩子会怎样,还在后悔呢。
就算当上妈妈,有百分百幸福的保障吗?
3、怀孕分娩就是如此,虽然人们都说是美好愉快的过程,怀孕很累,分娩很残忍,恢复的过程真的很难堪。
我从调理院出去的时候能变成原来的样子吗?
不,变不回去。
另,这部剧里的男人们也都比实际中表现好太多了。
剧末,新手妈妈们终于从调理院毕业。
等待她们的,不是一家三口从此温馨,而是更加鸡飞狗跳、昼夜颠倒的日常。
做母亲这件事,我一直在学习。
小爱妈妈-完美背后的迷失自我。
举止得体,笑容精致,贵妇做派下是对三个孩子的细心照料。
从怀孕、生产到喂养,小爱妈妈如同上发条的机器,缜密精确。
她母爱泛滥,任何时刻都以家庭为先,她理论丰富,自己就是一本育儿百科。
她高高在上,如同女神般优美骄傲。
然而这幅完美画卷背后是生活的一地鸡毛-于丈夫,她是人形摆设;于孩子,她是永动机。
她崩溃、哭泣、想发泄却无计可施。
她烦躁、疲乏、想安静却无处可去。
当妈之后,她的奢求仅仅是一个好觉,一段音乐,一人独处,让自己幸福。
她与送货小哥短暂的暧昧,不如说是拥有踏入新生活的勇气-拾回被遗忘的自我。
你已经很辛苦,值得在“家庭”这份工作中放个长假。
固体胶妈妈-独立背后的慌乱无措。
代表大部分职场女性,固体胶妈妈至最后都无法在工作与育儿中寻求平衡。
或许现代女性是贪心的。
她们既要为母的喜悦,又不愿放弃个人事业。
产前她们坚守岗位,产后她们迫不及待联系单位-她们比谁都清楚,职场生育代表着自我放弃,需要用一百二十分的精力重头来过。
但这场战争换来的却是多方溃败: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尚未到位,妻子的角色逐渐退化,公司的角色岌岌可危。
生活无解,只能前行;育儿无尽,只能平衡。
慌乱与冷静相依相偎,固体胶妈妈未来路阻且长,但她逐渐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进步,也是生存。
噌噌妈妈-母爱背后的黑暗留白。
温柔的噌噌妈妈,嘴角带笑,斯文秀气。
她为固体胶缝制衣服,给新手妈妈打气。
她爱调理院每个孩子,却没办法触摸自己的孩子-夙愿是成为妈妈,却在一次次等待中失望。
怀胎十月的痛苦于她是幸福,本以为这次终于能够拥有自己的孩子,不料脱离母体后生命无法存活。
噌噌妈妈的歇斯底里让人泪流满面,每个胎停流产妈妈都会不断质疑自己,为什么是我。
为母的喜悦大于一切,它不露声色的出现,将近一年与你连成一体,悲喜同享。
从此你的人生存在羁绊,你愿意为这个小家伙付出所有。
噌噌妈妈愿抗下所有辛苦,但她却等不到付出。
明明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她只能守着一捧新土。
无论爱多么灼热浓烈,从失去宝宝开始,她必须学会遗忘。
乐米妈妈-新潮背后的妥协共存。
年轻的妈妈思想与乐米妈妈大同小异:不坐月子,拒绝母乳。
虽然成为母亲,但我还是自己。
不想拘于传统,追求新潮轻松的育儿方法。
对于成为母亲这件事,她开始是无所适从的。
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担负起照顾另一个孩子的责任。
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改变?
隔着玻璃看见孩子的笑脸,认真为孩子取名,感受她在身边的奶香气。
仅有一个瞬间,就能将妈妈们的少女心击败-她们暂时忘却外表,放弃时尚,整个身心都被这个小团子填满,她们愿意为孩子调整作息,改变饮食,与传统共存-并非妥协,而是尽可能选择对孩子有利的一面。
这是母爱,亦是本能。
几个妈妈轨迹迥异,却拼凑出一幅完整的画卷。
为母则刚从来不是褒义,它是无数次昼夜颠倒,无数次牺牲自我的产物。
在这条漫漫路途中,她们还会经历无数次放弃、迷茫、失望、疲惫。
她们曾经天真烂漫,如今却思虑重重。
也许在外人看来不足为道,甚至缺点一堆。
然而做母亲这件事,开始便没有尽头,她们本弱,却义无反顾扛起所有,这本身便是奇迹。
因而她们值得被尊重,被爱护,被包容。
毕竟,正如剧中所言-好妈妈并不是完美的妈妈,而是和孩子在一起感到幸福的妈妈。
这部剧讲述了几个妈妈在月子中心的故事,有笑点也有哭点,虽然有些地方有夸大成分,但把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都演出了。
用母乳好还是奶粉好,当家里没人照看宝宝时,妈妈面临工作和孩子的选择,都是大部分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太真实了。
我看到有的人说太假了,有的又感同身受,剧里很多问题拿出来讨论都是一个热话题。
很有感触,愿世上像噌噌妈妈的人有好的结果,愿双胞胎妈妈活出自己,愿固体胶妈妈可以工作孩子都自在。
还不错,问题都挺现实的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得到真正的解决了哈哈哈哈哈
看不下去,可怕
什么垃圾?
虽然…但太夸张了实在是
刚开始生产过程那里拍的真的很好,用夸张来表现真实,后来的剧情就各种主流价值观~顺产啦母乳啦女性天生的母性啦之类,还是顺着男权构建的那一套“母性”拍的,不酷。
有被夸张到...
丈夫们为了不照顾坐月子的妻子,把妻子们关进产后女德班的故事。
女主卸妆了以后好像傻子 情商智商都不在线 不知道怎么工作成那样的……………全程靠女二的剧情吸引了 不然早不看了
生孩子不容易,喂奶不容易,平衡工作不容易。好妈妈,好老公,好闺蜜。调理院的叛逆妈妈其实是理念新,对嘛,什么年代了,女人能自由选择!
方方面面的扫射哈哈哈
不喜欢 感觉有点魔幻 弃剧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孩子是撕咬着母亲的身体长大的。
不喜欢
披着为女性生育平反的外衣向男权献媚
反正最后就是强行母爱呗,本来以为所有人都被璐多带过来了,没想到是璐多被带走了
很写实很讽刺。很另类的剧。还不错
理解不了一点,通过比较“母爱”在疗养院论资排辈,现实里连堕胎都是违法行为,怎么不是喜剧呢
3.5,“成为妈妈,并不是只有开心,而是经常会觉得伤心、悲惨、痛苦”,“最重要的终究是我,只有我幸福我们孩子才能幸福”,好心疼健旴妈妈
命题作文,感觉是先写了开头结尾不错……第一集惊艳,后面就一集一碗鸡汤收一个后宫的节奏,最后证明看第一集足矣……虽然喜剧,服化道也太美容院了,缺乏真实感……
202012为了制造冲突推进剧情不顾事实,竟然还能这么高分,老母亲简直无法接受。槽点太多,就随便说一个吧,月子中心绝对不会把产妇聚在一起哺乳,一方面婴儿们啼哭会互相影响,另一方面很不卫生,一旦有病婴,互相传染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