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捉弄了你
当你在外奔波一天,被纷涌而至的闹心事搅到头痛,终于可以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家放松的时候,突然发现倒霉并未结束——家里遭了入室盗窃,那你会怎么办?
首要对策想必是报警,然而此类案件对于警察来说紧急度很低,他们会记录情况并让你等通知。
你心里大概也明白找回失物的机会渺茫,只好边吃暗亏边担心贼惦记,在漫长的等待中忘记这码事,而后生活继续……
获得2017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无处为家》即基于如上情境。
导演麦肯·布莱尔是演员出身,曾与好友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合作过《蓝色废墟》,片中麦肯主演的不得志者的报复带来了滚雪球式的麻烦。
与之形成有趣呼应的导演处女作《无处为家》灵感就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
2013年他家遭遇了入室盗窃,警察对案子爱答不理,丢的东西至今失落在外。
文艺工作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于是麦肯拍了本片,用作品说话,狠狠地收拾了神经质的恶棍小偷并黑了一把无能失效的警察。
《无处为家》的女主角露丝(Ruth,作为名词有怜悯、悲哀之意)是位身材发福、拿啤酒当水喝、患有抑郁症的独居护士。
当她回家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奶奶的银器和抗焦虑抑郁的药物被偷时,她选择了报警。
在遭到敷衍对待后,她收起脆弱重振勇气,化身侦探同街坊托尼一起展开了调查。
凭着细心收集的证据和敏锐直觉,俩人居然一路顺藤摸瓜,成功联手破案。
虽然中间陡生枝节闹出了极为荒谬的暴力流血事件,但对私闯民宅的正义控诉和追回己物/不动他产的执拗坚持,让影片有了三观极正的落点。
经此一役,露丝回归了平静生活却又有了迥异的人生底色——她不再是闪躲退避的怂包,柔和表象下充盈着直面不平的精神能量。
吃过哑巴亏、有火没处发的观众也会大呼过瘾,现实中可能以“算了吧”安慰自己,好在有电影纾解郁闷,进而反观自身:是否还有该出手时就出手、为所应为的少年意气?
“我只想要人们不再是混蛋”
在欲扬先抑的影片开头,露丝就已自带衰运气场。
疗养院的电视上播放着枪支泛滥和恐怖袭击的新闻,露丝正在照顾的老太用词不堪地大骂社会腐坏,转头就闭眼归西。
料理后事的家属问露丝其临终遗言,复述不得的她面露难色。
这看似简单丧气的开场奠定了全片的讽刺基调,也进行了巧妙铺垫:新闻提到的枪支倒卖和血腥射杀在影片中后段盗窃团伙交易和交战时复现;而老太临死前瘫在床上发泄的不满也成为故事的情绪切入口——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混账,但要趁年轻奋起反击还是等年老徒过嘴瘾,选择权在你手上。
结束工作的露丝经过停车道,被倒退出库的汽车弄得进退不得;去超市购物,她默默捡起别人碰掉的货物,在“少于15件商品快速通道”被明显买超的顾客抢先结账;去酒吧看书喝酒,本以为聊小说搭讪的邻座男人(导演本人出演)对自己有约会兴趣,却意外地被剧透到底;回家发现院子里明明立着“不可排便”的标志,却还是被遛狗者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品”……当日子过得像玩扫雷游戏,随便掀开一块砖就会暴露出身边没品者的数量分布,虽气恼但好在还有家可归——与世无争的最后避风港。
然而这一切表面的和平在露丝发现家中被窃后,如扫出炸弹般全盘崩溃。
在闺蜜家过夜的露丝给朋友女儿念睡前读物,读到:“没人知道宇宙究竟多大,它可能无边无际”时突然泪流满面。
无数烦心事积沙成塔,再加上遭受击破人最基本的安全需求的入室盗窃,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露丝只感到“世界之大,何处是我家”的孤单无助,影片的超长片名“I Don't Feel at Home in This World Anymore”由此点出。
露丝向朋友抱怨自己的惨状时,流露出明显的厌世情绪——“所有人都很讨厌”;而在隔日清晨收到小姑娘送她的“女战士骑龙战斗”的画时,露丝终于决定给那些不讲公德、践踏权益者还以颜色……顺线索查出小偷身份,露丝发现他是富二代混混,和其父亲对质时被问到要多少赔偿金,露丝坚毅驳斥:“我只想要人们不再是混蛋”。
钱不重要,伸张正义最高。
男主角遛狗人托尼与露丝结成联盟,成为她的有力后援,数次帮她化险为夷。
曾有“人生如喷嚏,转眼化青烟”论断的露丝迷茫时问他:“我们活在世界上到底在干什么?
”托尼回答:“努力做个好人,或者更好的人。
”在露丝为泄愤私自搬走小偷爸爸家的老虎藤艺后,托尼百般不满甚至亲自送回藤艺。
也正是因为他坚持原则,才在豪宅混战中及时出现为露丝解围。
片中在阳光下街道上走S形路线的骑车人反复出现,暗示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正如那句箴言:“做正确的事情,这样就永远不会错”。
败给你的黑色幽默
作为惊悚喜剧的《无处为家》在侦探片框架下类型杂糅、笑点奇葩,小清新和恶趣味并行不悖,不按套路出牌的脱线剧情让人预料不及。
正如片中角色与别人谈论正在阅读的小说时反复强调的“不要剧透”,影片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指东打西、虚晃一枪的情节安排,有着科恩兄弟、昆汀式的黑色幽默,在荒诞情境下画风突变又显得合情合理。
当报警后失望的露丝表达激愤时,我们以为她在向亲密老友倾诉,镜头一转却是一脸懵懂的朋友小女儿。
去旧货店找到银器抱起就走,和孱弱老店主争执时,露丝的手指竟然被掰折;盗窃团伙林中碰头好似邪教组织,然而他们也是不堪一击的:头目马歇尔找壮年帮伙买枪,嘴上占便宜结果被揍一拳,直接把假牙打飞。
貌似弱者却有着突如其来的杀伤力,强装厉害可照样遵循实力的食物链,黑色幽默在错位笑果中油然而生。
而那场豪宅枪战则把脱线幽默发挥到了极致:作为射杀新手的马歇尔应激手抖把人爆头,居然紧张到吓尿裤子;猝不及防的断肢血浆和露丝抢戏的呕吐物齐飞,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搞笑的还有那位女匪,她中了托尼的流星镖后,战斗力不减连捅他数刀,却被同伙马歇尔的子弹反弹误杀。
两人被追逃进树林后,露丝再次发挥才智,利用水蛇解决掉凶手。
全程只有正当防卫没有主动伤人,他们依旧坚持着“好人”的原则。
露丝带离伤势颇重的托尼后,又单独出现在两人曾共处的地方,种种镜头暗示和结尾在煽情音乐和圣光背景中托尼的谜之微笑,都营造出他已死去的缅怀气氛;而后镜头拉开,原来这是他在烧烤烟熏中爱的凝视,这一笔“死去活来”的误导以黑色幽默完美收束了全片。
影片男主角托尼由伊利亚·伍德饰演,这位《魔戒》中佛罗多的扮演者戴上眼镜变身中国迷,家中八卦符、中华田园犬、双截棍晨星锤等兵器和那句高能的汉语“安静”都制造出特供笑点;而女主角露丝则由在剧集《好汉两个半》中饰演查理·辛狂热跟踪者的新西兰演员梅兰妮·林斯基饰演。
有趣的是,梅兰妮和伍德都曾与导演彼得·杰克逊合作过,分别是《罪孽天使》和《魔戒》系列。
另外《无处为家》的配乐插曲也都极为贴切动听,为影片蒙上了一层优美又寂寥的诗意。
“你在世界上有的是时间”,这句看似普通的安慰之语却道出了生命本质——躁起来去冒险,此刻也许就是人生转折点,谁能料到呢?
【本文原载于《电影世界》杂志2017年5月刊,请勿转载_(:зゝ∠)_】
本文是碗毒鸡汤,请想好往下翻。
跟大家聊聊一部获得了2017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剧情片《I Don’t Feel at Home in This World Anymore》,中文译名《无处为家》。
导演麦肯·布莱尔演员出身,《无处为家》是他的导演处女作,灵感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2013年他家遭遇了入室盗窃,老婆的手提电脑和爷爷留下来的古董望远镜都被偷了,警察又对案子爱理不理,丢的东西到现在也没找回来。
麦肯很生气,于是他拍了部电影,在电影里狠狠地蹂躏了这些神经质的恶棍小偷们……导演幽默地将生活中的痛苦用一种你意想不到的荒诞手法来表现,影片走向怪异,类型糅杂,笑点奇葩,但就是越看越入迷,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比如明明人家在旁边很严肃很认真的枪战,女主你在旁边从头吐到尾???
而且你是吃了什么能吐出来这么多……
本片的男主Tony由伊利亚·伍德(对,就是你们的小精灵佛罗多巴金斯,虽然我以前经常会把他和哈利波特认错……)伍德在本片中饰演一个没有朋友,每天听摇滚,摆弄各种东方武器,同时道德感极强又信教的怪咖,这个扎了条辫子的小矮子在自家狗狗Kevin一直乱吠的时候用中文吼了两遍“安静!
”普通话比我还标准,真的是巨可爱。
女主Ruth则由演技被严重低估的新西兰演员梅兰妮·林斯基饰演(梅兰妮和伍德都曾与导演彼得·杰克逊合作过,分别是《罪孽天使》,《魔戒》系列)Ruth是一个中年发福,没有伴侣,有轻微忧郁症,胆小懦弱的护士。
超市里面明显超过了15个物品的顾客就是在少量物品通道里排队,总有条狗在自己贴了禁止随地大小便标志的院子里大便,护理的病人是个出口成脏种族歧视的老人,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用你那猴子巨屌弄脏我。
”终于下班,一个人默默地看书还要被不认识的路人剧透一脸(饰演剧透大叔的就是导演麦肯本人)
生活中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哪一件都挺混蛋的小事每天都在Ruth身边发生(尤其是被剧透),而Ruth再生气也只敢说几句“the fuck.”“UN-fucking unbelievable.”然后气呼呼的再开一瓶啤酒灌进自己的胃里。
直到Ruth的家被人入室盗窃,手提电脑和最亲爱的奶奶留下来的银器被人偷走,Ruth报了警可是警察却怪她没锁好门,望着满屋的狼藉,当Ruth给朋友的孩子读到“No one knows how universe actually is”时她再也绷不住了,无数琐碎的小事堆积的高塔本身就已摇摇欲坠,入室盗窃只是无意中飘过来的最后一棵稻草,压垮了她,崩溃的Ruth只觉得“i don’t feel at home in this world anymore.”我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看到有些人说人物动机太荒谬,为了一点小事就这样,我真的是翻白眼都翻到头痛,想跟大家说些自己的事,虽然因为我掏心窝说的这些话太有主观性太不专业,会害得这篇“影评”更不像个影评的样子,甚至可能熬成了一碗鸡汤,但我还是想说给你们听。
以前有个喜欢过我的人对我说过“拜托,你不要每天都那么丧好吧。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愣住了,我开始反思自己原来我每天都传递了这么多负能量吗?
那天之后我就开始刻意的改变,变得好像每天都活的很快乐,从来没有烦恼一样,我把我所有的懦弱与不堪,悲伤与嫉妒,古怪和幼稚这些会被人厌恶和嘲笑的情绪都藏了起来,在这之后身边再没有人对我说过这种话。
看上去似乎是很开心的过了几年,但我知道我骨子里还是那个自卑又胆小的人,白天经历的无数别人瞧不上眼的小事,令我经常在睡梦中嚎啕大哭到醒来,醒来之后我一个人呆呆的望着天花板,脸上还挂着泪,一股巨大的空虚和孤独感包围着我,像是要把我吞没一般,我闭上眼想让自己逃离这个尴尬的处境,可我却再也睡不着了。
就像Ruth只是在读一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宇宙科普读物都能崩溃,那是一种没有崩溃过的人不能理解的不安感,诺大的宇宙中我却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我躺在床上但我却感觉无处为家。
所有的毁灭都不是突如其来,它一定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人祸。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快乐是共享的,痛苦都是一个人的。
我的朋友不多,是真的不多,不是别人口中谦虚的朋友少,我很早就知道我是个容易得意忘形的人,经常一嗨就说出不过脑子的话,这些话有时候让我现在回想起还想捅我自己两刀,有时候则无意中伤害了一些人,当然也包括我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
而有时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想让大家不要那么辛苦或者希望效率更高时我说的话,做的事,在我没意识到的时候伤了更多的人。
我也很无奈,很委屈,很想找人倾诉,直到有一次我一个人承包的工作量大到最终令我虚脱时,我妈跟我说“你这样活会很累的。
”我又愣住了,然后一转头发现怎么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你说我是不是活得也太失败了?
我自己拒绝了所有人,所以天一黑大家都走了,我就一个人哭啊哭,哭到嗓子都哑了,可还是没有人理我,我不知道是因为旁人所说的你太过坚强还是怎么,好像他们认为你就是那么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成年后你就应该刀枪不入,可实际上我们谁真的是那个刀枪不入的传说呢?
我们内心深处都是Ruth,会心烦意乱,无可奈何,会对世界感到绝望,会焦虑的挣扎在生活里,这世上怎么尽是些混蛋呢?
我太累了,我想要的不过是茫茫人海中当我哭泣的时候有人在身边,我想要的不过是当我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的时候有人陪着我去完成,我一生所求不过是在我自问“Am i good?
”时,有个你能够回答“Yeah.Of course you are.”
生活这个永恒的难题里,我们认为天大的事别人不屑一顾,甚至还觉得我们不可理喻。
总有一些所谓的人生前辈跟我们讲大道理说什么生活它就是这样啊,它是一坨狗屎,它很臭但是你也必须看着它慢慢占据你的院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导演用这个故事告诉观众,这都是扯淡,如果你看到一坨狗屎,那你就要用报纸把它捡起来,扔回去,大喊一声“Fuck you!
”这时你会听到耳边传来专属于你的BGM,然后你终于变身成了骑着剑龙的女战士,遇见了和你三观一致的Tony,陪着你一起做你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有时不开心,有时很开心的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最终变成碳和尘埃星屑,这才是生活本应该有的样子。
我很高兴看到影片中的Ruth完成了以上说的所有,我只希望看完这部影片的你也能够意识到或许快乐是共享的,痛苦是一个人的,但是亲爱的,你不需要一个人去面对。
“What are we doing,here,the world?
”“Trying to be good,or be better.”
导演把惊悚片、爱情片、轻喜剧、黑色幽默、犯罪片……一大堆类型电影全揉在一起,手法娴熟,各种花活炫技,搞得花里胡哨的,值得一提,整部电影的音乐用的实在是精彩,看来导演还是有点品味的 结尾追逐大乱杀的这种杀疯了的风格让我想起了2020年贼火的《The Hunt》,看了一下导演简历,《The Hunt》还真是他拍的……
本片虽是悬疑片,但却带有美国式黑色幽默;影片看似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情节,但却讲述了很多道理。
小人物大道理。
女主因家里被盗报警,但警局不愿受理,这是否也侧面映射了这个国家政府部门的办事无力。
在超市里购物者不小心弄掉东西不会拾起;邻居对于女主家被盗的冷艳旁观,这些都反映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没有人情味。
但是这些人看似正常,而男主,她的邻居看似不正常的小人物,却可以理解和支持她,甚至为她付出生命。
电影后面有钱人那家的女主,明知他们不是警察,却邀请他们进来聊天,因为一个人在家太无聊。
这里也表现出社会阶层划分也是明显。
没钱的女主会因丢失了奶奶留下的遗物而四处寻找,而这家有钱人因为坐拥着社会大部分好的资源而过度浪费,最终落入那么惨的下场。
就像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 电影另一方面,我觉得也可以从一个比较积极的角度看待。
就是无论生活有多操蛋,只要努力活着,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入室抢劫、绝命追杀、密林逃亡,是不是光听着就很烈?
爷告诉你,此片第一口喝下去,不仅不烈,还略带一丝苦。
女主角是一个普通护士,生活乏味到窒息的典型丧女。
一天,她回到家,突然发现家里被洗劫一空。
就像一潭死水里掉下一颗石子,危险的波纹悄悄扩大。
女主有一个奇葩邻居,一个患有严重中二病的酷爱中国功夫的小伙子,就是《指环王》男星伊利亚·伍德饰演的男主角。
而抢劫女主家的元凶是一个金发死变态,随时都带着一张高潮脸。
但金发死变态并不简单,他的背后有一整个邪教组织。
女主想要找到死变态对峙,然而——该尽心尽力破案的警察无能又软弱。
女主只能和中二病男主一起搞了个假警徽去死变态家里搜查,果不其然,两个衰人被当成智障对待。
死变态继续逍遥法外。
此时,你想,女主真是丧到家了。
但突然!
高潮毫无预兆的出现了!
死变态偷偷溜进女主家,女主转身,本能反应一酒瓶子砸过去,死变态掉一半血。
死变态冲出去,迎面一辆公交车飞驰而来,死变态,卒。
终于来感觉了,两分钟之内,女主由衰转胜。
说好的反杀呢?
说好的步步揪出真凶呢?
变态就这样死了?
港真?
就在此时,邪教组织又杀出来,把女主敲晕,带走了。
三十秒之内,女主再次由胜转衰。
邪教组织押着女主来到死变态家,又来了!
毫无征兆的反转!
邪教老大直接崩掉死变态老爹的一只手,死变态家保镖被爆头,女主狂吐不止。
我去,您这跑车飙得,能不能悠着点啊?
有点上头了吧?
别急,烈的,还在后面。
原来邪教组织接近死变态是为了他家的保险箱。
接下来,全片最高能,来了。
来来来,让爷来为大家详解一下这场史上最蛇精病枪战——Step1. 邪教暴力女被男主一个飞镖射中脸,怒了。
暴力女想要射杀男主,结果枪自己断成两截,暴力女手被炸飞。
Step2. 死变态爹欲逃跑,被邪教老大一枪爆头。
Step3. 暴力女冲过去用匕首怒捅男主。
Step4. 女主咬住邪教老大的手,老大的枪走火,子弹从天花板反弹到暴力女头上。
暴力女,卒。
Step5. 女主终于打晕了邪教老大。
血拼告一段落。
以上这一切,全都发生在一分钟之内。
看到这里,只能捂住被射了一脸的血浆,跪着唱征服了。
整个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不受控了,邪教老大一路追着男女主到了雨林里,我就想知道这大城市哪儿特么来的雨林啊?
邪教老大被雨林里的毒蛇咬到,卒。
对于这种神走向剧情,爷跟你们一样懵逼。
但这就是惊悚喜剧的精髓啊——为求一个爽字,不择手段。
瘾都过足了,谁还管逻辑啊。
不由分说的血浆、恶趣味,动不动就爆头、断肢,冷不丁就掰断手指。
原来我们不需要酷如狼叔,炫如爱丽丝,平日里怂到不行的小人物竟然也能一朝让你大呼带感。
本片男主也被赞是伍德近几年内驾驭得最完美的角色。
他在片中完美演绎了——听到女主说被抢劫了就怒到发抖的偏执,用中文冲着狗大喊安静的呆萌,还有莫名秀一场东方神秘力量的黑色幽默。
伍德凭借世界奇幻电影的巅峰《指环王》声名鹊起之后,又迅速沉寂,近几年,他终于开始出演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和奉献了佳片《瑞士军刀男》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一样,在商业电影圈里大热之后,能走上独特、自我的电影之路并非易事。
观众记住的,再也不只是佛罗多和哈利·波特。
此片的出品公司网飞,依爷看,这神叨叨的风格恐怕是停不下来了。
网飞近年出品的热剧《怪奇物语》、《超感猎杀》,全是制作精良的脑洞大开之作。
他们都注重表现平静生活下涌动的暗流,人性蕴藏的激情和人内在潜能的爆发。
这部《无处为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我受够了这世界》。
女主遭遇的这场入室抢劫并非她的劫数,而是上苍赐予重复着单调生活的她的一个出口。
这部把感官体验推到新高度的大爽片告诉我们——生活就像一部惊悚喜剧,该竖中指时千万别怂。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微信搜索:电影派
无处为家,因为这世界上到处都是混蛋。
杀害无辜的混蛋,污染环境的混蛋,种族歧视的混蛋,驾车不礼让行人的混蛋,超市里东西乱丢的混蛋,排队抢道的混蛋,得意地剧透的混蛋,让狗狗在别人的草坪上乱大便的混蛋,闯进家里翻箱倒柜偷东西的混蛋,不为人民服务的混蛋……无处为家,因为混蛋太多,而知己难觅。
唯一的闺蜜有自己的家庭。
难缠的小孩,白眼的丈夫,人家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老是打扰,随叫随到。
以为自己早已习惯,能够处之泰然,但真正发生事情的时候,更感觉孤单。
最后竟然要找一个陌生人帮忙,虽然他有点暴力有点疯狂,但至少他会为狗大便的事感到抱歉,找他的时候也没多说什么一口就答应了。
无处为家,祖母留下的银器被偷了。
她打了一个老头,老头折了她的手指。
无处为家,偷盗,嗑药,弱肉强食。
再干票大的。
无处为家,偌大的华丽的家,却不像个家。
老子是个混蛋,认为有钱就是硬道理,他可以为儿子提供一切,儿子不走正道并不是他的错。
继母“享受”着这个大屋子,和冒充警察上门的陌生人聊天,成了她难得的乐事。
她对家里两个男人在外的所作所为无能为力,也根本不在乎。
儿子,出走了,堕落了,当他要再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名存实亡的家,将被彻底破坏。
无处为家,暴徒自生自灭。
无处为家,那个有些疯狂的家伙叫托尼。
他竟然和她在看一样的书,也讨厌被人剧透。
他竟然上教堂,是个虔诚的人,对她拿别人的东西很生气。
他竟然赶来救她,被人捅了好几刀。
无处为家,混蛋依然存在。
无处为家,大家说着大家都在说的话,不明白说的什么,为什么要说。
无处为家,这不是她的世界,这又是她的世界。
无处为家,托尼就在她身旁。
无处为家,那就这样好了。
无处为家。
(首发于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欢迎关注!
)
这部电影处女作的导演Macon Blair就是前两年名扬戛纳《蓝色废墟》的男主角,难怪两部片子都有类似的阴郁调子和让人捉摸不定的剧情走向。
上一刻还是让人贻笑大方的愚蠢喜剧套路,转眼间就陷入到血腥暴力的展示场面,甚至是两种元素的突兀混合(如女主角看到富翁被枪爆断手时忍不住在一旁呕吐),真不知让观众受惊还是狂笑。
导演乐于玩弄不同类型片的元素,令过山车般发展的情节较为生硬地衔接起来。
不过胜在人物刻画比较成功,尤其是女主角的演绎,令故事的可信度不至于大打折扣。
这表面上看像是一个荒诞不经的闹剧,实质应是描绘平凡人在逆来顺受与险恶不断的生活里拼命夺回尊严的现实困境。
片名与结局都值得深思,拿下今年圣丹斯大奖也算是替观众出了一口怨气。
其实这部片子真的不错。
女主最近出演了城堡岩,感觉很好,又回想起这部电影来。
不是那种大制作,也不是瓶子剧,能感觉是用心了的,有种可爱的虚张声势。
很文艺,不是那种所谓逼格的文艺,是认真的讲事情和心情的文艺。
有点黑色幽默,是那种会心一笑的幽默。
我感到压力大时也会吐。
有个朋友真不错。
我也要练个武什么的。
我只是想直白地表达这部电影不错,没有别的想说的了。
I Don’t Feel Alone In This World Anymore 患抑郁症无颜值无身材的女护士算是丧到了家,遭遇的人一个赛过一个的混蛋,家里遭窃后碰到的警察也够混蛋,于是就和怪咖邻居一起破案,于是上一秒还暖暖内含光,下一秒就荒诞惊悚或血腥,好玩的是永远都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
在这个充满无常荒诞的世界里,不做混蛋那就做一个坚持内心的傻瓜。
电影《无处为家》讲的是女主人公露西,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中遇到很多小小的不顺心的事情,有一天家里被小偷盗窃了,而警察又不是很有作为的抓小偷,所以露西决定自己查案,而帮助他的是邻居托尼,在破案或者说在找回失窃物品的获成功收获爱情,也感悟人生的道理吧,情节一般吧,只是它讲出了一个道理,即使生活很糟糕,即使生活充满不满,即使我们队这样的生活满腹怨言,但是我们不得不回到这样的生活中。
单纯但笨拙的制造巧合和高潮,却不是靠巧妙的故事技巧,来将多线编织,转而靠有特点(或神经病)的角色来莫名奇妙地推动节奏,也就完全抵达不了能让人大呼过瘾的问题解决时刻。问题的产生,或许是因为太想揉入一对怪胎男女若有若无的爱情所致,让一部黑色电影的情绪不可避免出现了严重割裂。
头尾都很棒,各种复杂气氛强力融合,并没有彻底滑向无厘头,也没有搞个象征性很强的超现实出来,挺好。导演应该是可以尝试很多可能的多面手。
快节奏够劲,噼里啪啦一路嗨到尾。打着圣丹斯烙印的b片。
特别喜欢这部片的配乐,没啥好说的,黑色幽默,四星推荐。
哈哈,故事挺无厘头的!
《上帝保佑美国》的即视感,自从有人意外死亡就变成了《隧道尽头》。要是跑进森林后改称《瑞士军刀男》更带劲
电影节奏的转换很棒
这片到底想说什么
whattt? Not funny and doesn't make any sense
什么东西,跟绿色房间太相似了
真无聊啊!这样的片子,看着就睡了几觉!
好无聊
这部的元素真的是层出不穷,看小说都要被路人剧透的倒霉人生,生活化的喜剧融进莫名其妙的暴力追杀,以为是都市丧片居然扯出如此神经病的内容。对生活的恐惧挣扎但是总有人愿意跟你一起轴到底,喜欢
#33rd Sundance#美国剧情评审团大奖 杂糅了多种类型 圣丹斯风格明显
片头在酒吧跟女主聊天的就是导演本尊。反正就是一场蠢萌的闹剧。人死得(伤得)很快感。暴力的快感。这是最近常见的表现方法
被英文名骗到的电影🙄
看电影前的心态很重要 有意思的恶趣味也可以全是wtf什么鬼
最怕看那些开场十分钟里都没有关于人物的有趣细节的电影,还好,都有。整个片子就像里面的人物一样歇斯底里,最后三十分钟简直就是癫狂,选用的汽车和音乐皆好评。
死气沉沉的节奏
整个故事就是各种类型片的大乱炖,衰仔loser、惊悚悬疑、犯罪,让这个无因的复仇故事变的特别怪诞,可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合情合理。另外导演的音乐品味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