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曾经跟随国企到东南亚和非洲各国常驻工作=。
=嗯,说实话,你是游客的话,你看到的都是笑脸,为什么,因为你是给他们去发钱的,但是你要是在那里工作,呵呵。
被丢石头都不是一两次好吗?
因为不论哪国企业你要是想在这种类型的国家混得好,就必须得进行政府公关,说白了就是那啥。
而且你还要派大批本国工人来(天朝特色,其他国家一般是只派技术人员,而且为了方便管理我朝企业一般都会像圈地一样直接用那种薄铁皮栅栏把工地彻底和外界隔绝开来,当地人不得进入,你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地人看我们的心情),抢了当地人饭碗,有时候还得拆他们的房子,他们不恨你才怪。
所以我看这片就似乎看到了我在国外的日日夜夜,看到了那些曾经认识却被劫杀的同胞。
然而这里却有一大批圣母在无聊的为爱和平等喝彩,嗯。
有本事你也去常驻个几年,别呆在风景区里,来工地上来郊区,请在他们拿着石头和砍刀要钱要命要菊花的时候,张开双臂宣扬你的平等观。
否则就别瞎bb。
1//不要让你妈闲着没事刷抖音,里头推的片子没正常的。
一开头就知道老阴阳人了。
2//严重东方主义、妖魔化的东南亚,编剧的眼界和脑子还停在上世纪初年,剧情拖沓离谱。
看着这部片子我大概知道他们以前是怎么想象中国的了。
3//这种片子果然都有一个故事模式,换个场景照葫芦画瓢,釜山行1也是这一套——一家人由父亲引领前进,实力最强的大神立flag、然后为这家人牺牲,不过比这高明太多了。
这片子倒是可以做个美国片裤子都还没脱就忙着办事的典范例子,剧情拖沓,总体节奏却赶。
4//这部片子不仅完美展现了东方主义,还完美展现了女性形象的弱化,片中所有女性都是娇弱、无用的,唯一作用就是添乱。
这方面的片子做的好的只有哈迪那部mad max。
5//bug太多且毫无人性,失真、没有细节,于是也就,非、常、烂。
垃圾,真是太垃圾了,垃圾到让人不敢相信这是15年的片。
美国电影中东方形象的变化如果是个论题,这绝对是个很好的例子——从傅满洲,到中餐厅,到黑帮,到威胁者,到本片中的反击者。
唯一不变的是东方都是不善良、没有人性的失败者。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题材,逃生的细节处理,包括一家人跳高楼,躲藏追杀都很真实,枪战也没有多少浮夸。
最重要的是那个情报员的抱歉,你们受苦了,是因为我们利益的驱使才使得这一切发生的。
我们用高科技,金融剥削了他们,他们为了生存而反抗,大家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搏杀,不必为杀了人而歉意,活着离开是非之地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之间没有恩怨,没有对错,只有生死。
当剥削到引起强烈反弹的时候,便是离开之时。
罗杰斯说:如果黑色星期五要来了,记得要及时止损。
不要问为什么,因为答案帮助不了你。
====================================run run ,just run ,never headback。
3星,整体剧情拍摄刻意追求紧张刺激的真实感,但因为是虚构故事,虚构国家,所以代入感一般,故事背景设定在东南亚,妖魔化比较严重,有人肯定说这是真实情况,但也别拿100年前上世纪来说事啊。
剧情很戏剧化,车到山前必有路,贵人相助,绝地逢生的俗套三连击 。
但后面那点有一段话是对自己资本侵占的反思,稍微把影片升华了一点点。
本以为是一部喜剧片,可是看完才发现,一点也不喜剧,又是一部控诉战争和政治的影片。
去了几趟东南亚后,对这片离自己很近、心理上却很遥远的土地有了很多感触。
而《无处可逃》恰恰是这么一部,讲述了东南亚政权动荡的影片。
这部影片并没有明确是哪一个东南亚国家,但是片中动荡不安的时局、残忍的迫害手段,让我都想到了柬埔寨。
这是一部美国人拍摄的影片,本身是冲着欧文·威尔逊去看的。
欧文·威尔逊在《婚礼傲客》、《午夜巴黎》、《博物馆奇妙夜》、《拜见岳父大人3》、《观鸟大年》等影片中诙谐幽默的演出,让我先入为主,认为这也是一部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喜剧片。
然而该片中,欧文化身为一位颠沛流离的工程师,为了生计不得不举家迁徙到该国。
影片剧情并不复杂,欧文饰演的工程师,本是来建设这里、造福这里、同时给美国带来巨额利润的,却因为这里发生了政变,突然之间变成了被围猎、被追杀的对象。
而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随着他东躲西藏。
就故事本身而言,情节还算紧凑,逃亡过程中也有不少看点,但是对于受过了《卢旺达饭店》这样的影片熏陶的我而言,还是觉得有可改进的地方。
撇开影片本身内容而言,就论文明与原始的对决。
任何一种外来的文明,对于原始的当地社会,都是种入侵。
从结果上来看,现代文明带来了希望的种子,从野蛮时代直接过渡到了现代社会。
而整个过程却不是文明社会的脉脉温情,文明的纱网之下是残酷的渗透和矫正。
历史总是在单线条地向前不断发展,没有人能够确定选择另外一条道路之后的发展情况,从文明对野蛮的吞并结果来看,总归是有些好的地方,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改进了生活的质量。
然而如此种种,严格在优胜劣汰条件下发生的这种文化侵略,消融了多少异类文化,全世界都变成大一统的社会。
或许我心中所想,还无法形成一种成熟的想法。
对于该片来讲,野蛮也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从美国的普世价值来看,用高姿态的技术和道德来侵略异国是一件非常高尚而且惠民的事情,然而从该国的表现来看,多是固执不愿意改变的。
东拉西扯,想说的还是没有表述清楚。
多看看多学学,再来补充吧。
很多场景我是在心中发抖和惊慌中看完的,真的恐怖片都没有这样的效果。
因为我已婚,同样手无缚鸡之力,一生从未面对过灾难和任何考验我生存能力的时刻,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的繁华都市,我连田野森林都几乎未曾涉足,我生活中所有的认知和经验都来自于一个稳定而向前发展的社会。
更重要的是,我也有两个年幼的孩子。
所以,在整个观影途中,我一直无法控制的把自己代入那个母亲的角色,在每个她遇到的生死关头我都在想,我行不行,能做到吗。
那个高楼,我能跳过去吗?
2016-6-11 联通盒子高档会所内 服务员端上两杯水 保镖用吸管尝了两杯水没有问题后被端到大使桌前 大使离开 政府官员被反政府武装枪杀 保镖自杀男主一家来到柬埔寨 男主是工作需要举家前来的 在机场 公司的车没有来接 遇到了布鲁斯南 布鲁斯南在机场里抽着烟告诫他们 拉客穿的士司机服装的都是黑车 并邀请他们坐来接自己的车 接布鲁斯南的是当地人 喜欢美国的一位乡村歌手男主来到酒店 酒店的电话一片雪花 电话也不能接通 第二天男主来到前台要报纸 告知没有 需要到旁边的南柬埔寨去买 男主买了一份报纸 只有3天前的英文报纸 回程途中 街巷里反政府武装与政府武装展开互殴 男主跑回酒店门口 发现一美国人被武装人员所杀 武装人员发现他 男主夺路而逃 跑回酒店 一女儿自己跑去游泳 又返回游泳池接回女儿 一路上被追杀 布鲁斯南让他们一家上天台男主一家躲到天台 直升飞机来了 众人以为获救 没料到是反政府武装 机枪扫射 男主让女友跳到对面的楼顶 女友不敢 烦躁的情节只能快进 女儿又不敢 最终一家成功跳到另一房顶逃生跑路期间男主打死一武装人员 男主一家准备到美国大使馆 偷得一辆摩托车 一家人把头发裹住 戴上帽子 遮住口鼻 经过五条街 最后一条街有游行 没有办法 只能迎着人流往前走 险些被一当地人发现 当地人对视男主的眼神 但是没有说话 到达美国大使馆 发现被攻陷 男主一家躲到一当地人家 武装人员来到 男主欲夺枪 女主帮助他吸引注意力 结果枪里没子弹 女主险被QJ 布鲁斯南被一武装人员押到前边 实际上是那个接他们的当地人 二人杀了几个武装人员 头目逃走众人来到一屋顶 布鲁斯南跟男主解释了暴乱的原因 当地居民却因政府借基建为名中饱私囊而爆发骚乱等等 这段没看到夜晚 武装人员在另一处房顶开枪 当地人被打死 布鲁斯南受伤 男主一家继续跑 布鲁斯南跪在地上开枪打死了开车冲向他们的司机 车辆撞向布鲁斯南并翻车男主一家找到一条船 用金手表和nike鞋向当地人换取了船 武装人员又来到 找到了躲在船下的男主 男主被杀之际 女儿冲出来 头目让女儿用枪杀他爸 关键时刻 女友冲出来 用棍子打死了头目 男主一家上船 划向边际 看到了越南 越南不让他们的船过来 后边的岸上有武装人员的追兵 男主不顾敬告 船最终过了界 越南人告诉对岸的武装人员不要过界 否则开枪最终 男主一家获救 四人躺在一张病床张讲述一女儿刚出生的事 结束
很少有电影同时具备娱乐功能和现实的思维教育功能。
恰好本片就同时具备这两者。
作为恐怖片,惊悚片,本片是绝佳的作品。
当年大学时,宿舍同学一听到放《贞子》,就吓得不敢进门。
我老婆在电影院看完《寂静岭》,据说做了一个星期恶梦。
在我看来,本片才是恐怖片里最高级的存在。
因为大部分恐怖片的场景,离我们现实生活太遥远了,我们观看时代入感不强烈。
而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的代入感还是非常强烈的。
在现实生活中,本片也可以给人很多思维启迪。
1.安全意识世界不是乌托邦。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很多想象不到的风险。
例如有在巴厘岛旅游碰到海啸的。
有在南非旅游时在机场到市区的大巴上被抢的。
当然了,很多风险,游客遇到的概率不大。
而我这种曾在国外生活工作过几年的人,感受就完全不一样。
我在非洲被持枪抢劫过,我的同事,朋友也有很多被抢劫的经历,有的被抢后还被毒打。
譬如没有去过南非的人,是不可能知道,那个地方每天都有银行运钞车被抢。
我在看南非本地电视台的节目,记者去采访当地人,结果后来当地人要抢记者的摄像机。
更别说当年有人抢劫南非的高档超市,和警察对战,开了几十枪,扬长而去。
譬如我也去过泰国旅游。
但是和很多向往泰国的小清新不一样,我深知泰国安详美丽的表面背后隐藏的黑暗之处,例如泰国是世界暗网交易(人口贩卖等)的重要节点。
2.适应变化的思维本片的男主,我认为他虽然是一个工程师普通人,但他适应变化的能力非常强。
我相信他去做金融也会非常成功。
搞金融的人一定要非常善于适应变化。
前一秒看多,下一秒可能就看空。
例如金融巨头索罗斯,其实他们家最值得学习的不是索罗斯后来如何做空英镑赚了大钱。
更应该学习的是,索罗斯全家如何能够用非正常手段逃出德国,避免了像其它犹太人一样被屠杀的悲惨命运。
最开始,男主在酒店里发现没有接到公司的电话,酒店的通信网络,内部电话,电视,全部切断了。
这时他并没有引起警觉,以为只是世界第三国家的正常现象。
但是他有正常的思维,当周围缺乏信息来源时,一定要及时去获取信息。
其实作为游客,也是要具备这样的思维。
一般来说游客的心理默认目的国家是安全的,会更加丧失对环境变化的警惕心理。
经过咨询前台,男主去酒店旁边一个本地人聚集区域去买英文报纸。
结果回来路上他发现游行群众开始和警察爆发武装冲突。
回到酒店之前,他发现酒店门口有白人住客被当地造反群众公开处死。
当地人发现了他,朝他追过来,他从消防梯子上到了酒店客房。
3.勇气很多时候我们看恐怖电影,只会骂主人公,你怎么这么笨,这么怂,面对坏人不敢逃跑,不敢反抗。
这就是”知“和”行“的区别。
我看恐怖电影,从来没有晚上做噩梦的。
如果以看恐怖电影的水平太看,我自认可以打10份。
但是面临真实的恐怖场景,你会发现自己的反应完全和电影中的主人公差别不大,甚至还不如主人公。
例如我在非洲被持枪抢劫时,一旦枪指在头上,真的就吓得不敢动了。
本片的男主,总体反应比较合格。
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男主全家逃到了酒店楼顶,以为直升机来救他们。
结果直升机上都是收割性命的死神。
男主很冷静,带领全家人来到酒店楼顶边上。
他想尽办法,鼓励全家,最后成功跳到隔壁楼顶。
而留在酒店楼顶的最后一个人却被造反群众一枪打下了楼顶。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从一栋高楼的楼顶跳到隔壁楼顶吗?
警察追逃犯的电影不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吗?
我曾经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大桥和尼罗河上蹦极,每次站在上面往下跳的时候,都是瑟瑟发抖。
”鼓起勇气“,有时候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有个朋友,曾经吹嘘,他已经修炼得道了,无所畏惧。
我就问了他一句,说再多都不如做。
如果有美女在你面前脱光,如果古代敌兵攻入城堡你被抓住不投降就杀头,在这些真正考验人心的场景面前你能做到了,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胆量。
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我印象最深的也是面临枪毙的场景,最后一名要被枪毙的我方被俘人士,终于忍受不了心理压力投降了。
前面说到索罗斯全家逃出德国的故事,一方面固然是他们有适应变化的思维,另外一方面也是他们的勇气。
通过造假证件出国,本质上和偷渡出国一回事。
很多人只看到现在温州很多华侨在欧洲生活很爽,没看到当年他们如何偷渡出国,更没看到他们当年很多人是如何跨过阿尔卑斯雪山的?
总体而言,我认为本电影《无处可逃》是少数兼具娱乐和思维教育双项功能的五星电影。
全程高能。
让我想起了《孟买酒店》,也是类似无尿点的高能电影。
男女主角都非常勇敢!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爽的电影了。
结局非常温馨,导演和编剧还是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喜欢这样的结局。
不喜欢全都写死的场面,内心阴暗属于病态,比如《黑暗侵袭》《万能钥匙》,简直就是灭绝人性,一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没有。
《人皮客栈》里美国人最值钱,想没想过why?
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娶了漂亮的老婆,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你接到了去往东南亚国家的邀请,在那里真正发展自己的事业。
美国梦告诉你,成功即是一切。
国家发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将每个国民本该有的穷困转移到另一个看不见的国家去。
你很聪明,你早已经弄明白这个道理,你和你那些习惯于殖民生活的祖先们一样,认为自己可以无忧无虑的享受殖民者的优越特权,尽情享有那个偏僻国家的国民所无暇甚至无法享受的美景和娱乐。
可没有想到,时运不济,那些本该低头劳作,只为了让你们的生活更幸福的劳工们居然站起来,把枪口冲着你们了。
这可是美国人能想到的最恐怖的故事了。
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是魔鬼,恨不得抽你的筋碎你的骨,他们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怕。
在那块偏僻的穷乡僻壤,建立起来的每一个只供外国人度假的豪华酒店、餐厅,那些为西方国家利益而建立的办公大厦全部成了死亡地带,哪里都无处可逃。
它的恐怖之处在于,这一切不是鬼怪幻想,不是你无法理解的电锯杀人狂。
它确确实实的存在,你在新闻里听说了无数次,可你从没想过有一天它也会发生在你身上。
你可能觉得很冤枉,你并没迫害过这些第三世界的人们,你不是纳粹希特勒,可他们却把他们的气撒在你身上。
你觉得你理应得救,因为你有妻子女儿需要保护,然而那些要杀你的人,说实在的,可能也有不少也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女儿得救呢。
恐怖的故事总得有个结局,这一家人得救了,然而现实里赶上了这个不走运的故事的家庭呢?
自求多福吧。
哪有那么多个忽然窜出来枪法如神的皮尔斯布鲁斯南呢(我也就为了这个给它整整降了一颗星)。
我能想到的最恐怖的故事,不是幽灵鬼怪奇谈,而是现实中的人吃人。
——————————————————————————————————————拜托请不要打扰作者了。
作者一个字都没写过“红色”和“美帝国主义”和“洗脑”好不好。
你没有随手写个影评的事啊,你觉得这是政治,作者就觉得只是个随手的影评,为了以后记忆片子方便,连脑子都懒得过好不好。
下一篇就去写爱情片和青春片的影评去了。
那些无端指控别人有病的,麻烦先看看看自己是不是脑子有病,所以看什么都能联想到不公去。
作者觉得社会很公平,赚得不少,工作不累,也没被压迫,懒得呻吟。
谢谢。
——————————————————————————————————————距离写这个篇影评过去有一年了,我时而看到消息提醒,却从不点开来看,我知道,我是把这条影评当成是一年多前遥远的自己。
这一次我仔细看了一遍,不得不说,感到人生的发展变化,很是莫测。
现在点进来看的人,看到的是一年以前的我,在刚看完电影后,因为这部电影没达到我想要的高度,心情激愤而产生的一面之词。
后来发现很多人的留言不合我的心,于是愤怒的表示我不愿奉承不懂事的人。
但现在看来,我何尝懂事呢?
有人和我有同感所以点了赞,有人并不同意,在下面骂出了自己当时的观点,然而我相信,他们现在的观点恐怕也改变了。
各位,包括下面在骂的各位,请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你们多少人像我一样,在看完电影后,搜索了一下豆瓣,找到了一个热门影评,开始脑子里不断发酵一个想法,然后开始看别人全篇都是错呢?
我保留这个充满了歧义的影评一直没删,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警示:千万不要偏颇,不要激烈。
千万要懂得,人不是选择,人只有不得已。
许多历史性的选择,原来的我认为是“人性本恶、人性贪婪”。
然而经过许多职场心酸后,我深刻反省到:有时并不是人贪婪,而是不得不贪婪。
它关系到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事物,也关系到生存的质量。
有时不是你选择参加骂战,而是骂战到你头上,你避无可避,因为你的心在着火。
你对生活可能有太多愤怒,我都不信你们骂的是我,我何德何能,得不到那么多关注,我是个只干满一年半就辞了职的小记者,只因为人幼稚,写不下去满篇奉承的宣传稿,受不了编辑的责难。
我不是什么既得利益者,我是个被培养成小资产阶级,满心满嘴自由,却又自认为不可能得到自由的小年轻。
这岂不是很矛盾?
但如果我不坚持,那就好像这样的生活没有头儿。
我拿着微薄的薪水,时而感叹自己为什么读了这么多年书,从来得不到想要的生活。
所以,你们骂的不是我,是阻碍你们得到想要的生活的铁栅栏。
一切不再复返,之前的我的想法, 现在竟然十分陌生,甚至不确定这些文字是否是我所写。
所以如果巧合点进来看的人,注意到我根据时间而留下的这些话,希望你们能产生更多的警戒,不要像我一样轻易陷入偏颇。
我留下这些,也是为了提醒大家,话语只是一面之词,请站在话语的更高度理解,因为除了伟大的哲学家,谁都不能为你教授人生哲理,我不能,在这里教育你的人也不能。
你需要的,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你接受的系统来辩证性的看待一切信息,并且知道,人就是有这样偏颇的一面的。
你有,我有,圣人有,大家都有,没有必要陷入无尽的争吵。
如果你现在还能听进去的话,请至少记住我说的这句话:请千万不要给人定性,千万不要给行为定性!
口头的一句骂,伤害到别人的部分几乎很快就会消失,但可怕的是你定性了你自己。
请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在口头上说出来。
它会在你心里生根发芽,变得骄横。
其实你本心应该更柔软,没有想象中的你的价值观那样坚定,你还可以变得更加豁达,更加客观,对身边和世界变得充满宽容和理解。
谢谢。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次更新留言,如果我以上我还有一些偏激的话,请不要忘记那都是过去的我的一面。
我很抱歉,请原谅那时年轻幼稚充满偏激的我。
如果下面的一些留言,一些人留下的偏激的话让你产生了不满,我在这里替他们道歉,请你千万不要就这句话去攻击他,因为他或许已经改变,成了更宽容更理性的人。
你的一句回复,可能会打扰他的生活,让他已经成长的心再次品尝到价值观被挑战的恼怒。
这一年多来,我已经初步理解了宽容的神奇力量,也希望点进来的各位,能试一试,对待身边的人和周围的环境更宽容一点,在吵架之前,停一下,从高度审视一下这一行为,你会发现,一切都只是沟通和交流,一切言论到最后都是可原谅的。
心怀理解,宽待他人,总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
这个更像求生片,窒息一个半小时。暴徒逼着女儿对爸爸开枪 这个情节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没必要,不过社会上畸形的人确实太多🙊人吃人才是真正的恐怖片
像一个恐怖逃生游戏。看完对Cambodia太有阴影了,听同事说那里现在依然很混乱腐败
前面还好,后面就平淡了。前面是真恐怖。
吓死我了 真的是无处可逃 妈的看完我都要爱上越南了
好惨
西方语境下的亚洲
惊心动魄24小时
有点莫名其妙的大屠杀,凶徒比特务还要特务,一抓一个准,不太切合实际,情节安排过于刻意和不切实际,配角007用在关键时候很刻意的出现,整部电影的情绪和逻辑真的无法代入的说。电影的色彩和质感也很差,感觉很低成本。
宝贝抖音看的片段,还可以吧不雷
少见的这种偏现实风格的灾难惊悚片,全程紧张,皮尔斯布鲁斯南是亮点也是败笔,他的出现让戏剧化加重破坏了前三分之二营造的“真实语境”。在没有僵尸、鬼怪和灾难的情况下,依旧拍出了逃亡惊悚感,导演的题材选择和视听运用功不可没,挺好。
最近几年,没有看过更拖拉的电影,恶心🤢差评
节奏满分
补标
皮尔斯布鲁斯南还是那么帅炸,不愧是历史上第二帅的007(我认为的)
男主带着哭丧媳妇和败家闺女去柬埔寨工作,遇到当地骚乱,疯狂逃难,在007帮助下逃到越南。
我不知道 我就是不喜欢
隔楼抛那么大的孩子,接的人毫发无损就太假了……没看完,弃了
进度条君很脆
这让人想起了印尼
总体还可以。一个打怪升级逃难的完整商业故事。光明的尾巴。气氛比较紧凑,悬念营造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