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危情时速

Unstoppable,煞不住(台),煞破天劫(港),不可阻挡,无可阻止,Runaway Train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克里斯·派恩,罗莎里奥·道森,伊桑·苏普利,凯文·杜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危情时速》剧照

危情时速 剧照 NO.1危情时速 剧照 NO.2危情时速 剧照 NO.3危情时速 剧照 NO.4危情时速 剧照 NO.5危情时速 剧照 NO.6危情时速 剧照 NO.13危情时速 剧照 NO.14危情时速 剧照 NO.15危情时速 剧照 NO.16危情时速 剧照 NO.17危情时速 剧照 NO.18危情时速 剧照 NO.19危情时速 剧照 NO.20

《危情时速》剧情介绍

危情时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布鲁斯特市,资深的火车机师弗兰克·巴恩斯(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即将提前退休,作为拥有丰富阅历和经验的老员工,他和伙伴们虽然对公司出于成本雇用相对便宜却没有经验的新员工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这天早晨,弗兰克迎来了新的搭档,年轻气盛的领航员威尔·科尔森(克里斯·佩恩 Chris Pine 饰),新老交替正式开始。与此同时,位于北部的富勒站出现状况,满载危险化学品的777号列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径自开走,如野兽般咆哮着冲向人口密集的城镇。危险随时降临,弗兰克和威尔即将度过难忘的一天…… 本片根据2001年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Wonderful光之美少女!绝命海拔正义雇佣兵神秘感染我曾来过夸世代兽餐恶灵苏玛拉吮拇指的人亚当斯一家圆舞360永不放弃家政夫三田园4天在上恶魔之谜牛皮纸袋名姝第三季浴火重生爆音少女!!蒂尼·维奥莱塔的新生活人为释放烈火英雄勇敢者情定三生女巫前线:塞勒姆要塞第三季黑化游戏精灵旅社2花店的秘密:妈妈的谜字邻家兄弟男生宿舍欢乐多

《危情时速》长篇影评

 1 ) 不可阻挡 一气呵成的超爽快感

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杰作,从电影的构思、细节的设置以及演员的表现,都做到了尽善尽美。

从电影开头我就绷紧了神经,一直到走出影院,可以说自始至终都惊心动魄,堪比中国足球还让人揪心。

危情时速的故事情节很单纯,不用想就知道下一个环节该演什么,可是制作方这次就是要玩心跳。

另外这部影片的演员也相当的出色, 丹泽尔华盛顿的沉稳、克里斯派恩的年轻气盛、罗莎里奥·唐森的果断,都将故事中的人物演绎的出神入化。

好莱坞向来都喜欢民间英雄,这次也跳不出这个怪圈。

警察也好,高官也罢,甚至哪怕有点权力的领导都是一群窝囊废,最后往往是一个小角色的人物(当然是剧中的No1)力挽狂澜,将局势扭转。

一句话:这张门票花的值!

在近几年同步公映的好莱坞引进大片中,《危情时速》应该算是声势最弱的一部了,无论中美在宣传造势的力度都显得动静不大,题材也不是好莱坞最擅长的警匪、反恐、科幻类型,导演托尼·斯科特去年拍的那部烂片《地铁惊魂》还历历在目,两位主角中丹泽尔·华盛顿明显过气,克里斯·派恩人气未足。

但就是这样一部让人以为注定平庸的影片,反倒带给人意外惊喜,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让人倍感紧张刺激,从头到尾的节奏感更是一气呵成,绝对是《生死时速》之后最精彩的追逐类电影。

《危情时速》在故事上首先让人眼前一亮,新鲜感十足。

在一部好莱坞动作类型片中,既看不到身手高强的主人公,又没有犯罪高手和恐怖分子,猛一看还真有点不适应。

恐怕有八成观众在观看本片之前还以为这又是个恐怖分子劫持列车的故事,其实不然,全片讲述的就是由一系列意外引发的一起严重交通危机,一辆长达39节车厢的货运列车无人驾驶失去控制,在铁路主干道上高速行驶,最要命的是,其中几节车厢还装载着有毒化学物质,如果在居民聚居区发生事故,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本片就是讲述各方力量围绕危机展开的一系列救援行动,以及丹泽尔·华盛顿和克里斯·派恩一老一少两位铁路公司的普通工人,舍己为人解除危机的英雄壮举。

由于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就在真实感上大做文章,运用各种手段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形成纪实感强烈的独特风格。

首先,作为危机主体的失控列车很容易拉近跟观众的距离,也许你一辈子都亲眼看不到一次枪战,碰不到一回高手对决,更不要说感受世界末日、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梦境,但火车绝对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大多数人都亲身体验过的交通工具,小时候恐怕没人不会对隆隆驶过的列车心生敬畏。

影片就通过对列车音响环境的构建,突出列车呼啸而过的速度和力量感、机车轮子同铁轨摩擦的噪音和火花、列车撞毁一切阻挡在前物体的破坏力,在观众心中形成危机真实感的强大张力。

其次,影片还大量采用以当地电视台现场直击为视角的新闻画面,为再现危机和背景介绍提供辅助叙事,片中随处可见盘旋在失控列车上方的电视台直升机以及现场直播过程中电视台主播的评论、分析和惊呼,就跟大家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突发事件直播没有差别,从而进一步强化观众对剧情的真实感。

当然,影片在营造真实感的同时,好莱坞惯用的千钧一发的戏剧冲突也没少用,让观众时时处于把心提到嗓子眼上的紧张状态中。

失控列车同满载儿童的观光火车擦肩而过、将首次救援行动中用于阻挡前进的火车头撞得翻滚爆炸、还有最后高速过弯车身摇摇欲坠的惊魂一刻等多个场景,都能让胆小的女观众惊叫出声。

此外,影片的整体节奏感也格外妙不可言,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废情节,一气呵成让观众一high到底,紧张刺激高潮迭起的感觉让人大感过瘾。

丹泽尔·华盛顿和克里斯·派恩两人扮演角色的定位也很准确,一个是行将被公司恶意解雇的资深驾驶员,怀着对两个女儿的浓浓父爱;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菜鸟,家庭情感问题一大堆。

两人在首次共事过程中不同的情感心理和工作态度难免互相碰撞产生矛盾冲突,给人物关系带来张力。

随后在危机中两人戮力同心、患难与共,最终彼此理解、惺惺相惜,浓浓的人情味也比较能打动人心,成为动作戏之外必要的情感调剂。

两位明星也奉献出恰如其分的表演,将角色的种种心态情感拿捏得十分到位,让人看到了角色身上属于普通人而不是大明星的英雄光辉。

 2 ) 《危情时速》: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英文原名“停不下来的”《危情时速》呼啸一声,势不可挡出现在光棍月这个被大量国产片夹出来的缝隙中。

纯粹以作品质量再次证明了一件事。

好莱坞有它自身的了不起。

说好莱坞有多厉害似乎是件极其不讨好的事。

无非是钱多,腕大,推广强,口味俗。

但隐含在这些暴发户与冷漠商业态度背后的,却又是对电影这个工业化产品的精确把握和执行。

团队确实要在有专业技术支持和各部门紧密合作的大环境下才能掉转过来,继续在窠臼中把握新意拍一部如此“单纯”的动作片看起来是做减法,步伐却是在往前进毕竟纯粹用画面来营造气氛,并且制造连绵不绝的张力,比用设置好的情节要难得多它在结构和叙事上的简单,显然是刻意为之故事在整部电影中的地位被大大降低从胖胖的列车司机违反规则跳下火车头试图扳道开始这个情境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直奔终点然后通篇的"武戏"被调整好节奏,当做"文戏"来讲一部电影首先需要好故事?

No,no,no《危情时速》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吗?

它无非只是描述了一个事件事件中有人物,有细节,有巧合,有变化。

仅此而已事件本身就是主角,火车失控,车上有毒气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时刻细想一下是不是几乎能确定,结尾一定是火车被拦下来皆大欢喜和谐社会但你就能因此无所谓地随时离场?

或者漠不关心地开始刷twitter难吧吸引人的,就是这个过程幕后团队调动了一切手段,不停地更新着动态告诉观众事情有多严重,谁打算怎么做,谁不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又为什么那样,最后为什么只能怎么样字里行间都是戏,但都不是靠纯说做出来的戏这并不完全因为故事本身是取材于真实事件,所以就一定要按照即时的感觉这么来拍有大量不同的电影来自于真实,最终成品效果来自于主创的角度911这件事,有《93航班》,也有《世贸大厦》团队把火车出轨的严重性调到了更高的级别,毒气车厢变多,穿越地区变繁华又花了很多时间去确定怎么拍摄一辆火车的速度感,和质量感真实和戏剧效果之间要取一条平衡线毕竟说白了,虽然火车穿城过镇,动作却是很单一的,就是一昧的跑各条线上人物所处的环境基本也没有变化,可以看做是室内剧的格局怎么让观众不会看着看着就烦了,需要过硬本领去让他们目不暇接大量的航拍,大量的远近速度镜头,还有几乎看不出是否有电脑特技的关键场面对话中要让铁路系统的专业术语不至于让观众闹懵,又要生出带着距离的敬佩强调紧张的音乐,强调临场的音效托尼斯科特确定了这些然后在余下的空间,静下心拍他爱拍的传统美式英雄普通的人对抗巨大的机器,普通的人对抗物理规则普通的人,带着各自的麻烦上路,然后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做出自己也害怕后悔的决定,最终成为英雄高高在上的老板和主管们,想的都是饭碗和股价的问题在各部门工作的铁路员工们,反而带着各自认真的态度,彼此信任一起解决问题电视机前的看客,确实也真正在为这个事件担心该讽刺的讽刺,该突出的突出人物线的戏剧点达到高潮时,也无非是丹泽尔华盛顿淡淡地说“你早开除我了,我早接到了让我强制退休的信了”一场英雄事件,改变不了世界,就是在惊心动魄里给人一点真实的情绪让观众接受到主旋律的价值时,也记住主旋律的态度

 3 ) Come on, Baby. You can do it.

没有复杂的剧情和深刻的思考可挖掘。

对于灾难片爱好者来说,本片的各种视觉冲击带给人神经的紧张感足矣值得一看,尤其是在电影院,在will冒险链接两个列车时,由于高速行驶的列车在碰撞时的冲击,他突然翻到不见,电影院里所有人同时深深吸了口凉气,那么一致,很奇妙的代入感。

有点感受。

当Frank和Will在充当英雄去拦截失控列车,危险环生的是时刻下。

他们的家人是怎样的态度呢?

Will的妻子说,come on, baby. You can do it. Frank的女儿们在为老爸揪心时也说,You can do it。

我想要是换在中国,恐怕家人的反应肯定是,你赶紧给我回来,你个傻*。

如果失败,家人可能会说,It's fine, you have tried your best.难保我们周围的声音却是,说了不让你做你还去,你看看不行吧,下次千万别做啦好吧,我们的冒险精神从小就被早早扼杀了。

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再次得到了深深地发扬光大。

看得我都麻木了

 4 ) 耍帅不是FBI的专利,如今也轮到工人老大哥

去看了《危情时速》。

决定看电影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片,不知道是因为最近没有上网还是此片很低调。

小G说他上网看评论不错,我说那就看吧。

《危情时速》剧情非常紧凑,我抽空发了一个关于打架的微博,就发现有点看不懂了……不过还好是美国好莱坞大片,你们懂得,不需要带太多脑子看。

男主角因为某些原因被禁止接近自己的孩子和老婆,心情郁闷去参加新工作——1206列车的列车长,和他搭档的列车驾驶员是一个上点岁数的黑人,那天是他大女儿的生日,他忘了参加,打电话过去被女儿无情的挂断。

于是,两个心情欠佳的男人开始了这次旅途(关于他们两个为什么驾驶一辆空的货车行驶在某某州(我忘了)的主线上,我没看懂,我当时去发博了…)。

另一方面,一个在吃午饭的死胖子,(我是死胖子,谁看见我吃东西,请踹我的脸。

)被铁路调度要求将他负责的列车驶出主线,因为一会将有一辆载满小学生的列车驶过,可惜,胖子闯了祸(有没有发现,美国电影里,败事的都是死胖子),导致一个无人驾驶的列车全速逆向行驶在某某州的主线上。

险情就此展开,一环连着一环,拉着小学生的车躲过了,相处不够融洽的二人组躲过了,但是,这辆拉着大量柴油和有毒化学品的列车还再全速行驶,如果它继续开就会到达斯坦顿市的弯道,弯道限速15迈,如果以将近80迈的速度通过必定出轨,斯坦顿市人口78万,列车一旦出轨后果不堪设想。

调度场的场长曾经提议在无人区将列车强行出轨,但是铁路公司正在打高尔夫球的大股东在电话里听说,这样会使公司损失1亿美元,股价大跌3到4成,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公司副总裁高达夫的意见——让一个经验丰富的列车司机驾驶一个火车头在无人驾驶的列车前方顶住它,迫使它减速,然后从飞机上放下来一个经过训练的前美国陆战队员进入驾驶舱控制列车。

计划和爱情一样,只是看起来很美,他们低估了列车的力量,它把火车头顶出了轨,车头爆炸,铁路司机葬身火海。

故事先暂停这里,设想一下,如果那个司机成功了,他为那些有钱人省下了什么,一亿美元和稳定的股市,但是他能得到什么,大概一枚胸章,一点可怜的奖金,和不会被提前辞退的承诺。

故事继续,那个躲过了灾难的二人组决定再次把自己扔进灾难的漩涡,因为他们要去拯救灾难,他们决定做一次不用外穿内裤的superman。

高达夫问那个年老的火车司机,你还有3个星期就退休了,还要为我们卖命?

那个被强制提前退休,只能拿到一半退休金的老司机说,not for you。

这大概就是一种使命感吧,一种作为一名火车司机的使命感。

为公司卖了28年命,最后被一脚踹出大门,连应得的退休金都被克扣,即使这样都无所谓,做这个职业,不管它是否卑微,不管它是否有利可图,因为这是我的职业,我做了28年,我要对得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因为我爱它。

可是,在如今的中国社会,有谁有这样的职业道德?

我所见的是,当一名老师不是因为这份工作高尚,不是因为教书育人很崇高,而是因为办补习班可以挣很多钱,做了入编教师待遇好,工作稳定。

当一名医生不是因为这份工作可以拯救生命,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而是做医生挣得多有红包拿,家里有人做医生看病方便可以走后门不用被骗。

当一名警察不是因为你想伸张正义维护治安,而是男孩子学习不好,好赖家里有点关系使点钱进了警察局就算有了工作啦!于是,我们看到,教师节变成送礼节,医生变成卖药的,警察我更不想提了,蛇鼠一窝,还有什么好说的。

剩下各种各样的职业,媒体,建筑,商业,金融等等,大概他们都会问,什么是职业道德?

我在这里大谈职业道德,大谈工作不是为了五斗米,大谈工作是因为自己热爱它,因为这个职业有他的意义,因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你一定觉得我很扯淡。

对,我也觉得自己很扯淡,这个悲哀的社会让我觉得很扯淡。

故事的最后,美国又一次宣扬了个人英雄主义,和谐二人组向世界证明,不用外穿内裤也可以拯救地球。

最后,老司机升了职,拿到了全额退休金,不是很帅的男主角得到妻子原谅生活美满。

老司机拼了命才拿到自己本应该拿到的东西,但是他很高兴,没想过去怨谁,因为这么做not for you。

我真的希望中国的电影,即使拍不出很牛逼的视听享受,也别每天拍一些炒冷饭,一夜情,婚外恋,宣扬背叛,小三正名,贪污腐败的东西。

这个社会已经很荒谬了,你们就别推波助澜了。

这也算是你们电影人最后的一点职业道德吧。

 5 ) 让人想起好莱坞所有的好

《危情时速》最牛的地方在于,即使早有预料这是一道传统美国平民个人英雄大餐,即使看过老套的故事梗概跑到电影院去,观众也照样能度过紧张刺激的一个多小时,发现自己揪心了、笑了、甜蜜了、哭了、叹气了、鼓掌了。

任何类型电影做到极致,都是一部好电影,这来自于扎实的电影基本功。

  黑白配,海陆空杂锦双拼,多线叙事,快节奏,高速度。

这是一部和时间赛跑的电影,虽然用的是火车这种历史悠久的交通工具,可故事仍然充满了现代感。

经济危机之下,面临退休却遭遇减薪的蓝领工人、错误判断的公司高层、资深老员工的价值感和荣耀感,这些都是美国当下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完美的剪切、多线叙述的并行、节奏感的控制等技术之外,这些好看的众生相和真情感,才是让观众为之欢呼和流泪的真正原因。

  火车划过了美丽的丛林、美丽的小镇,仿佛划过了好莱坞镀金一般的电影时代。

《危情时速》这个烂俗名字,让人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的众多气场盛大的电影。

虽然电影和《生死时速》不乏相似之处,但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

《危情时速》充满细节上的小新鲜,比如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资深火车司机,说到女儿在“辣妹餐厅”工作时的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克里斯·佩恩是一个合格的男花瓶,负责任地展示着英俊的脸,他叙述和妻子的家庭纠纷,就像讲述1000个类似的美国家庭的纠纷。

这就是他的能耐,导演没看错,他选择了一张近乎完美的好莱坞面孔。

  如此老套的故事能讲成这样实属不易。

当然电影绝非尽善尽美,漏洞也有不少。

连我这个普通文科女都可以想到,上火车头的办法有很多。

但最后的选择不由得我大吃一惊,也实在太弱,有点事到临头泄气了的感觉。

至于最后的欢呼,不由得人不生出一股人到黄昏、气到盛时思悲凉的感觉。

  无论如何,11月份让人昏昏欲睡的院线中,《危情时速》至少抓人心一把。

它让人想起了好莱坞所有的好:复杂的叙事与流畅的对话,善于讲故事,颂扬和贬低一目了然,时间精确地被得到控制。

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至于让人太失望。

啊,这是屡屡虚晃一枪的国产电影多么缺乏的品质。

 6 ) 危情时速

《危情时速》的故事来源于一桩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真实事件。

2001年5月15日,俄亥俄州的东北部的一条铁路线上,铁路工作人员发现一列车头后面挂着长达47个车厢的火车,并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行驶,而是一路朝前冲。

这列失控的火车不仅体积庞大,车厢众多,最让人害怕的是其中两节车厢装载的是工业废料和剧毒物质,如果这些剧毒物质在当地倾泻,扩散到空中或者水里,都会给当地居民带来致命危险,而且会造成长时间的生态污染。

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火车公司一方面调整其它列车的线路,避让这列“脱缰”的庞然大物,同时还派出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驾驶一辆单独的火车头跟在它后面,并单独的火车头的钩舌与失控的火车的钩舌连在一起,让火车头刹车拖慢前面列车的速度,然后让一个驾驶员爬上前面那列火车,这才将它停下来。

火车公司对于这列火车狂奔的解释是,驾驶员心脏病发作,失去了对火车的控制力,而警方发言人却声称,拦下火车时,车上根本就没有驾驶员。

  在整体剧情方面,电影《危情时速》对于此事件的改编并不太大,只是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戏剧性的夸张。

例如本来列车在一条比较偏僻的线路上跑,在电影中变成了向着人口密集的生活区直冲过来;两车厢的工业废料和有毒物质在电影中被乘以四,变成了满满八节车厢的、有毒且易爆的化学物质,爆炸威力的覆盖面积将达到方圆45公里;靠单一的火车头吊队尾拖后腿的办法,对于电影来说也太保守了,所以影片中铁路公司先安排一名老司机驾驶一列双机SD40-2机车拦在777号列车前方试图让它减速停下并带入侧线岔道,但未成功,老司机车毁人亡。

于是丹泽尔·华盛顿要驾驶火车头从后面勾住暴走列车,然后朝反方向加速;登上失控列车的方式也更为惊险——被从直升机上吊下去;如果像现实中那样有惊无险地停住火车,对于电影来说也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导演安排老司机所在机车发生爆炸,将破坏和损失控制在既不算惨重又让观众觉得刺激的程度。

 7 ) 铁与火中的英雄本色

托尼•斯科特最擅长男人戏,而在如今纯动作片不景气,肌肉男又被《敢死队》等怀旧动作片一并包揽,要想继续在银幕上展现阳刚魅力不是一件易事。

斯科特选择了到十几年前的灾难动作片《生死时速》中寻找灵感,创造性的将巴士改成重达几万吨,遍布钢筋铁骨的几十节大车厢,巨大钢铁的互相追赶、冲撞、翻覆使得影片不需要明星做出太搏命的激烈动作,一样能维持超乎寻常的感官刺激。

而为了增加影片的危机感,斯科特还利用火车这一道具的特点,尽情以有毒物质和化学品的存在制造出潜在的张力,再加上他一贯的快速剪辑来提高节奏,晃动的镜头增加逼真感,使本片成为相当紧凑好看的商业佳作。

本片的一大特点是新闻纪录片式的真实感。

影片前三十分钟虽然没有媒体介入,但斯科特介绍人物出场不带丝毫感情特色,主角现身时完全没有传统英雄片中那种仿佛有人高喊“注意,主角出来了!

”时的气氛渲染。

经验老道带着一丝自嘲的老司机对上脾气火爆的毛头小子,遇上职业中最大挑战的车站女调度员,误打误撞让火车溜走的粗心胖司机,有点浪子气息般桀骜不驯的车站外勤员工,以及那个官僚气十足的愚蠢上司,斯科特完全是以平实的、符合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来介绍他们出场,有一种轮到谁了就说说谁的随便态度,如果你在看片前完全没有看过剧情介绍,甚至在这会还吃不准究竟谁是主角。

后半段随着事件的升级,新闻媒体的现身也更加频繁,直到最后成了一场直升飞机全程实时报道的现场直播。

很多动作影片中都要对新闻媒体嘲弄一番,但本片中斯科特反其道行之,让媒体元素为剧情所用,反而发挥出诸多益处。

首先是真实感的营造,观众更容易融入剧情的情绪。

片中大量画面都以电视新闻画面呈现,对于电影银幕前的观众,尤其是熟悉片中电视台画面的美国观众,会产生一种真人真事的心理假象,就如坐在家中观看现场报道一样,情不自禁的和片中观看着新闻的“观众们”产生一致的情绪体验。

然后是使剧情更紧凑,电影的主线是一老一少试图停止列车,但只是这样未免单调,执法机关和官僚机构的无谓挣扎必须放进去填补空缺,同时烘托出主角的智勇双全,这时电视新闻就很好的担当了这个任务,新闻的好处在于它不需要以镜头交代前因后果,很自然的用播音员念稿的方式迅速交代了沿途的情况和一些失败的停车尝试,不会有任何“以大段旁白交代情节”的二流电影的刻意。

同时,新闻还能迅速让主角的家人了解到情况,对于感情戏的渲染是很好的载具。

丹泽尔•华盛顿这是第五次与托尼•斯科特合作,演技一如既往的炉火纯青,但稍显老态。

以往的合作中,他要么是绝对的男一号,比如《怒火救援》和《时空线索》,要么是担任片中双雄对峙的较强一方,比如《红潮风暴》和《地铁惊魂》,而这次和好莱坞新一代小生克里斯•潘恩合作,虽然仍是双雄,但就有点沦为了次主角的味道,更像是《石破天惊》中的肖恩•康纳利。

他沉稳老道,插科打诨着言传身教后辈,那股老蓝领的气质叫人充满信赖,只要他说一句“追的上”或是“不会脱轨”,我们心里就百分之百有了底,至于更多激烈的动作戏,则让位给了年轻人。

华盛顿卖着老命奔跑在车顶上,终于遇到了跳不过去的缺口时,潘恩上阵并搞定了火车头,这似乎是一种暗示着新老交替的隐喻。

全片套用了好莱坞典型灾难片的叙事模式,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吓你一跳,哄你两下”,如是不断加强,直到最后一跳之后,就完全不哄你。

电影开场走失了火车,吓你一跳,随即情绪前趋缓和,寻回火车的措施显得并不复杂,人物也不紧张,安抚观众的情绪,之后出现了火车全速行驶的交代,又陡然升高情绪,不断这样反复,直到影片进行到40分钟时的最后一“哄”,一次很有希望的停车行动却意外失败,进入影片的高潮动作,俩主角开始大显神威,之后也就没有再哄的必要,一爽到底,观众的情绪在一起一落的调动中波折越来越大,最终完全被剧情所感染。

托尼•斯科特的电影一向很喜欢讽刺官僚主义,本片亦不例外,愚蠢自私的官僚被嘲讽的淋漓尽致。

但斯科特是聪明人,他知道一味的以低智商的方式来表现几个官僚不仅老套而且影响影片节奏。

他的方法有效的得多,只用寥寥几个镜头交代官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所作出的自私选择,然后以火车摧枯拉朽的气势来表现这些徒劳的举动完全被碾碎而失败,另一方面,两名主角做出舍身追车的英雄举动,却完全是自发的结果,上路之后才有对上司的交代,再加上两人最后毫无悬念的成功,更是给短视的官僚一记响亮的耳光。

如此既能让故事一气呵成,又巧妙达到了讽刺目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的家庭温情戏,实在是简洁明了但有效果卓著到了可以成为此类电影楷模的地步。

通常动作片为了增加主角形象的立体和丰满,总免不了要交代一下他们的家庭关系,但由于这类情节和全片的激烈主题往往没有关联,稍微处理不好就容易成为鸡肋和睡点。

但斯科特在本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堪称标杆。

两主角相遇之初,以华盛顿和女儿的一通电话,潘恩随口说的“有老婆”和之后一通十几秒的电话,不但立刻交代清了二人的家庭关系,居然还巧妙的带出了悬念:观众都能看出潘恩肯定是遇到了家庭麻烦,但究竟是什么,他却没有机会细说。

注意!

一部以动作为卖点的电影,观众居然对主角的个人生活产生了好奇,不能不说是斯科特的神来之笔!

之后的情节中,有一段主角的火车头追赶列车的时间,这段戏本来应该是相对沉闷的,但前面的悬疑却在此时得到了解答,潘恩“正好”趁此时间坦白了他的感情故事,从而让这段本来会产生尿点的情节产生了额外的张力,一方面,观众的疑问在此得到了解答,对主角的性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观众能集中注意力关注接下来的精彩戏份,对于穿插其中的主角家庭成员在电视新闻前的表现,也能有更多的认同和理解。

本片是一个英雄勇拦火车拯救生命财产的故事,当然是有一定的励志成分在里面。

但我看完全片,觉得最励志的还是潘恩和华盛顿的如下对话,我想大家都懂的:潘:我给她打了两星期电话,她一个都没接。

华:接着打,不管她接不接你都要打,别轻易放弃。

文/方聿南

 8 ) 必须要打五颗星

盗梦之后,垃圾片横行。

终于有一部像样的电影出现了。

虽然是传统的美国英雄式情节,虽然不如上个世纪的生死时速,但至少让我回到了久违的电影世界。

五颗星,必须的!

 9 ) 差点因为名字错过的好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和《生死时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连名字都很相像,本质是好莱坞式商业英雄式电影,但导演在21世纪有了新的玩法。

在大量运动镜头➕巧妙剪辑之下故事有了不一样的观感,电影一开头抛弃传统电影在开头常有的叙事手法,没有花费时间介绍人物及背景,开场直接让火车失控,接着运用快速剪切的画面来营造气氛,塑造紧张的张力。

全程几乎抛弃了故事线,只剩下一辆失控的火车在全速奔跑,同时镜头在主角、火车调动室、新闻媒体之间来回切换,让观众即使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刺激感与即视感,不得不说这剪辑实在太强了。

结尾与开头同样短小精悍,火车停下后没花什么其余的时间宣扬主旋律,简单的过场后立刻结尾,让紧张的氛围几乎保持到最后一刻。

总而言之,本片虽然故事非常简单,但在强大技术及剪辑技巧的加持下显得精彩万分,单纯想追求刺激的可以一看。

 10 ) 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的成功典范

我不止一次的说我不懂电影专业,想写影评是因为与心共鸣。

危情时速这部电影赚走了我的眼泪,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被感动了。

电影中有二次工人的违规操作、有指挥系统的官僚、有为了减少金钱损失的不负责任、有措施的不切实际;有牺牲、有不被理解;当然更有且重点突出的英雄壮举;最后还有美好的人与事的结局 电影开端没有像众多的灾难片那样平铺大量和谐温馨画面用来与后面的爆发对比呼应。

而是一上来就是第一次违规操作!

用看似漫不经心的手法轻点出事故发生,是一个火车司机违规在火车行进时擅自离开火车,在同事拼命要求回到车上、不能空车行驶时,仍然自信(固执更贴切)下车扳道岔,火车成为初期好像是“滑行车”的事故,开始火车只有15迈,都认为可以追上重新控制它,但事与愿违。

从而一步步演变成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灾难。

此时的调度室并没有认真核对事情,也认为是滑行车,喝着咖啡、聊着天,让铁路维护人去扳道岔,引导火车进入侧轨,当这个人告诉调度室没看见火车,应该已经过去了,才意识到这有可能不是滑行车,才开始找司机核对情况和火车货运内容,才知道这是一列栽有危险爆炸品、30节、有动力火车,时速已达80迈。

向上汇报遇到的是心疼钱的头。

与此同时,一名资深司机开着火车头迎向777列车,以期通过减速缓冲让列车慢下来,给其它人创造条件重新上车,但车毁人亡,还被上面说是逞英雄(第一次泪,实在为他不平,人的良心何在?

)。

第二个违规是1206货车(丹泽尔开的火车)被不服指导的新司机(佩恩饰)多挂了五节车厢,使得要求火车离开与事故车相撞的同一条铁轨上时,因火车挂载太长本该能够进入侧轨而不能,导致尾部与事故火车相撞,险些脱轨。

也正是这第二个违规也教育了第一天上班的新司机,使他对丹泽尔这个老司机的指导多了信任。

与事故车相遇后丹泽尔看到了那列火车尾部挂车没有关闭,有与之相接的可能。

他提出反方向用力让火车减速,遭到上峰否定,否定的言辞好熟悉:我开除你!

对所有支持这个方案的人都是:我开除你!

此时我再次流泪,不是感动是共鸣的伤心,与我的上峰是如此相像,遇事总是:你要承担责任!

我撤了你!

好像应该有一丝安慰:这是上司们的通病吧?

大家在积极解决问题时候,你们只会咆哮着撤职查办,伤心自怜的泪。

丹泽尔笑着轻蔑地回答:你已经开除我了,我只剩一个月就要提前退休了。

上峰又对佩恩说:我开除你!

佩恩回答:真遗憾,我刚爱上这个工作。

1206火车在这问答间依然高速追赶着事故车,催泪更浓。

这里有很多桥段相当感人,佩恩问:如果火车真的脱轨,我们呢?

丹泽尔平静的说:那就再多一个事故。

说实话,这样的员工这样的举动身边也不少,上峰们你们看得到吗?

有好的结果你就看到了,不成功则付之东流,我好像不是一个观影者,好像身临其境的当事人,渴望......无数的渴望出现懂人心的上峰。

后面险象环生,最终是制服了脱缰野马。

结局是美好的,最美好的是上峰终于是明白的上峰,那个高喊着开除你的人被撤职,有功之臣都有提拔和奖励,包括那个受伤的勇敢工人,旁白:他还活着,还在工作岗位上,这“淡淡”一语,比别人的奖励还催泪,努力过的人都值得尊重和纪念。

一个真是事件能够写的如此生动接地气,感人至深,值得借鉴。

《危情时速》短评

还不错还不错~

2分钟前
  • roro520121
  • 还行

无聊的片子

4分钟前
  • 西西里
  • 较差

团购的票看得都觉得不值得,电影院也就那么几个人,和最近看的华尔街一样让人觉得没有新意,要不是花钱在电影院看,就直接叉掉了。

6分钟前
  • 揪揪鱼
  • 较差

这火车就是变形金刚的化身么 老无敌了 撞啥啥飞的 美嘉生日免费看电影 真好啊~ 虽然不是真的生日

7分钟前
  • 何其漫漫
  • 还行

我怎么觉得挺无聊的呢,,就男主还可以看看

10分钟前
  • 小糖
  • 较差

平凡中的英雄主义比千篇一律的超极英雄故事来的更有分量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相应的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

11分钟前
  • 人可
  • 推荐

不能关注细节,因为没有细节。。标准的套路大片。。

16分钟前
  • kindsos
  • 较差

典型的美式惊险大片,节奏很快,最后一分钟营救。感情啊、和理性什么的完全无需考虑,反正成了英雄,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台湾译名-煞不住,香港译名-煞破天劫,哈哈台湾的电影译名和韩国一样简单直白没噱头,港港则喜欢捍天动地的电影名

23分钟前
  • 你以为你谁啊
  • 还行

铁胆火车侠

25分钟前
  • Earl Mists
  • 推荐

看到脚被夹了真心痛啊。

30分钟前
  • hoterran
  • 较差

还行吧,节奏上的点没踩准……

35分钟前
  • ample
  • 还行

这是人家老美的看家绝活

40分钟前
  • 上林苑
  • 推荐

看到trailer就不想看

45分钟前
  • liaz
  • 很差

也许是期望太高……7分吧……

50分钟前
  • shlaiyaya
  • 还行

人物俗套,故事老套,动作公式化这些个都无所谓; 托尼斯格特的肾上腺素摄影剪辑遇上光学特效火车有了化学反应; 影院加到力荐——btw,真实事件中列车号是8888

54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很紧张啊~~~

58分钟前
  • 西格里德
  • 还行

好标准的美式动作片

1小时前
  • 等一个人
  • 还行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LOL

1小时前
  • Ck
  • 推荐

30分钟起,20分钟承,30分钟转(两次),10分钟合。从这部电影中,中国导演可以学到如何剪出让人窒息的紧张感,如何将有限拍摄空间的戏剧张力最大化,如何制作一部电影该有的音效和配乐,如何通过对话和神态把人物性格与剧情完美融合,以及如何拍出一部真正能给观众看的主旋律电影。

1小时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