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马在酒店把自己的第一次搞砸的时候,我看得好心疼啊。
被约会对象说可爱但还是被放鸽子后,她很想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体验性爱,但是她太紧张了。
那时候她很无助吧。
还好梦马遇到了阿俊。
阿俊愿意让她住自己家,喂她吃自己加了柠檬汁的面,陪她去找爸爸。
阿俊甚至陪梦马去泰国找双胞胎姐姐。
我还以为梦马和阿俊会发生什么,尤其是在泰国,他俩睡在一张床上(•́ω•̀ ٥)不过有这样的朋友也很棒!
这样的泰国行太美好了!
这个故事的主题讲述梦马出生时缺氧37秒,导致脑性瘫痪,知道自己不像正常人,不甘心成为妈妈的累赘和别人的影子,自己独立去面这个世间的,面对种种困难,从困难中找方向,别人一句半开玩笑的戏言,反而成就她改变人生的动力,她不愿意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坚信自己,努力改变自己,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创造出不一样的结果。
前半部分看得极其压抑,很多个“凭什么?
”争先跑出来:凭什么明明有绘画天赋,却要被所谓“正常人”冒名顶替,抄袭漫画?
凭什么不能穿裙子?
凭什么不能拥有性生活?
就因为她脑瘫,连过正常生活的资格也没有,没有自由,没有自我,更不配拥有爱情,她做错了什么?
愤怒大于同情。
实习期间,有个孩子在班里被孤立,每到上课,他们班主任甚至单独把他的桌子和其他人隔开,班上的学生“善意”地告诉我,老师,不要跟他说话,他是傻的,我们都不跟他一起玩。
他总是一个人,背着脏兮兮的小书包走着,在路上遇到了,就让他顺路坐我的小电驴去学校,某一天下课的时候,他偷偷地塞给我一包饼干:“你吃,好吃。
”其他孩子一脸不屑:“他的东西不能吃的。
”所谓正常人也不过如此。
片子的后半部分基调变得活泼,轻松,色彩也明艳了许多:在偶遇的朋友们帮助下,梦马开始寻找自我,化妆,喝酒,载歌载舞,与妈妈的矛盾,更像青春期的叛逆,性意识觉醒,渴望自由,不想被过度保护,她离家出走了。
小俊一路陪着她,去寻找她父亲,揭开了父母离婚的真相,又一路从日本到泰国去见双胞胎姐姐。
从泰国回来之后,梦马终于和妈妈和解,与此同时,她的漫画梦想正式拉开序幕。
结局过于美好,美好到让人怀疑真实性,这碗温吞的鸡汤,不是很营养。
弱势群体的难处,非身处其中,是不能够真正感同身受的,但是仍然喜欢这片子的立意,这个群体不完美,但依然拥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哪怕挣扎,跌倒,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没人可以代替他们做决定。
看完电影,想再去一次福利院,又不想看到那些孩子们被慈善机构或学校拍照、宣传,当做建立善良人设的道具,然后遗忘在一边。
每个人都是闪光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或是有些表现在外在而已。
但愿大家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女主演绎的非常自然,还是很感人的,那种倔强,绝望,害羞,不甘,同时对美和自由的追求。
但愿女主能找到心有所属吧。
妈妈非常爱女儿,但是控制欲很强。
为什么两人的沟通那么差。
彩香的自私压迫,女主本可以和妈妈倾诉,这个很奇怪。
男主像隐身一样,开始我总是期待女主能被安排上一场真正的床戏,可惜没有。
男主对女主的感情,还是可怜,帮助,根本没有任何男女之情,非常残酷。
虽然女主很动人,可还是没有男人愿意和她处对象,太现实了。
在泰国的时候,男主睡觉都是背对着女主。
连一个拥抱都没有。
非要从电影角度评价,或许说情感不流畅,情节略生硬。
开头以为是略带情色的纪实片,中间以为要爱情片走向,后半程突然出现孪生姐姐似乎要悬疑,最后原来是治愈片,结尾竟然是母爱。
看完想说,导演真厉害。
有人说后半段太突兀,导致整体风格落了俗套。
从泰国寻亲开始,的确和前面的吊人胃口不太协调,但正是无法猜测的走向,反而让这部片子有真实的触动,没有固定的调式节奏,就没了刻意。
最后以她和母亲的和解并回到正常的轨道为尾,是最平实和温暖的结局。
残疾者、少女、成人漫画、偏执的母爱、红灯区、寡言俊朗的陪护、记忆里的父亲、健全的姐姐,每一个都能是色彩鲜明的调性,随便一个都能串出精彩的故事。
但难得的,片子把所有的重色都轻略一过,框在了范围内,没有让他们晕染少女的探索之路,所以,随着她的一路,我们静静看到了世界另外的景象,去思考从未留意过的,如梦马一般人的内心,去感受梦马最后找到自我立足生活的意义。
片中的梦马是让人心疼的,小小细细的声音,随处可见的“对不起”,“谢谢”,对朋友无理要求的默声包容,她有权利埋怨不公的出生,可以像很多不得志的人一样发泄不满、自暴自弃、狰狞或不屑,但这些爆发在她身上都没有发生,和母亲的争吵,也是因为过度的保护缺少自由而发出的反抗。
唯一自我表达“37秒遗憾”时,都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平静没有波澜,那一句“我很高兴承受的人是我”这么主题性的话,让人觉得她真的就是这样想,因为是个善良的人。
梦马也是勇敢的,作为残疾人,如果感同身受下,大概是不愿出门的,更不会敢去做任何普通人看起来都略疯狂的事,因为承受不住可能的目光或无力的尴尬。
梦马可以,她愿意像平常人一样去像投稿应征,也可以平和接受轻嘲的建议,并为了对她来说困难的办法去尝试和体验,她没有去想母亲口中的“会有很多坏人,你没有反抗的能力”,而是义无反顾的踏进她不熟悉的区域。
所以,当这样不一样色彩的少女踏进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时,连带她周围所遇的人,都褪去了固有的色调而接入真实,每个人的故事都吸引我们去想象:24小时营业的工作者阿舞,随时待命的司机小俊,同为残疾却驾轻就熟的大叔......梦马是内心有爱的,因为有爱,她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她能看到城市的灯火,像眼睛和张动的嘴巴;会思考,外星人看这个地球的人类多么渺小;会在姐姐犹豫向前时,主动拉起手,给她拥抱;会出走时也不忘给妈妈电话,带回姐姐的速写,传达姐姐很想她;她的内心,对这个世界,比很多健全人有更多的容纳和热爱。
从以为的自信,到怀疑,到探索和寻求,最后到获得新的体验和答案,梦马的成长之旅有光怪陆离下的鲜活和失落、也有卸重后的开怀大笑,有萍水朋友的尊重和关怀、也有异国风景的生机和生活细琐的平和。
片子结束时圆润的拉回到了普通生活,这次追问历程并没有走向高潮烂漫。
但已不一样,她发现了母亲的愧疚和深爱,已经离去父亲曾经的思念和爱,以及尚不亲近,但终会牵挂的亲人之情,她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漫画表达,这些都成为她立于生活更有力的力量。
只有爱,可以拯救生命状态,让无力的生活,重新变得不再一样,最后的画面有风,对比她之前静态厚实的画面,终于有了一丝呼吸和流动。
导演很优秀,给纯素人的梦马搭配了实力强悍的演员配角,专业与真实融合促成这部重力却轻敲的片子。
也许导演的意愿,也是生活中,每个有艰难生活的人,在面对旁人的残破失落时,能给予的是呵护和温暖;面对自己时,能有如梦马般寻求的勇敢,拥抱属于自己的爱。
女主角不仅丑还是残障人士,就像她的话没有男人会对她感兴趣的,节奏慢如老牛磨磨唧唧俩小时,视觉刺激几乎为零,很难想象这样的电影在中国会有票房。
虽然女主难看节奏很慢但我没有快进,我竟然花了两个小时体验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我把自己带入女主身体里,我是残障人士从小到大离不开妈妈,幸好我有画漫画的天赋然后跟一个美少女组成了工作室,我们的漫画人气飙升她站在聚光灯下享受赞誉,而我只能躲在阴暗的小角落肚子难过。
一次偶然机会我想尝试成人漫画却被编辑长退稿,原因是我缺乏生活经验特别是性经验,漫画的灵魂来源于生活,这次退稿也让一颗种子埋在心里。
我开始尝试网络交友,一次次失败终于有个男生不嫌弃我了,我们约好一起看电影却被放了鸽子,那晚很难受我路过歌舞伎听看到广告牌上的帅气男优,我想不如把第一次给男优算了,但是我竟然紧张的尿了裤子,我好笨我好扫兴我陷入自责。
就在离开的时候我偶遇了同为残障的叔叔和大姐姐,他们顺路捎我回家,一路上大叔和姐姐开心打情骂俏让我发现我们也能有快乐,第二天我给大姐姐电话,希望她陪我逛街,我第一次像个正常人一样,买了新衣服口红巴拉巴拉,还有一个成人玩具,晚上回到家等妈妈睡着了,我偷偷拿起成人玩具,原来男人那里是这样的……第二天我照常上班,妈妈担心我出事特意送我到单位,但是我的心已不在这里了,我装病找大姐姐玩,我们好几个人在酒吧畅饮聊天,没有人把我当异类看太好了!
我好开心!
然后我就喝多了,大姐姐让小哥哥送我回家,路上我打开窗户告诉小哥哥远处的大楼好像机器人,小哥哥充满迷惑的看着大楼。
回到家妈妈在我屋里等候,地上乱成一团糟,新衣服口红成人玩具散落在地上,她怎么能私自翻我东西,我们争吵起来,她撕扯我的新衣服我推开她,她大吼没有她我无法生活,我反抗道我可以,只是你从来不让我自己动手,然后我爬向浴缸。
过了几天理疗我偷偷从医院跑出来,我来到小哥哥家,我告诉她我有个爸爸,我们顺着爸爸明信片的地址找到他家,但是他五百年前已经死了,他弟弟说他一直想见我而且给我寄了很多明信片(都被我妈妈没收了),他说我还有个妹妹在泰国。
我和小哥哥一起来到泰国,我要找到我的妹妹,我想知道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到妹妹后她告诉我爸爸无拘无束爱好和平,总告诉妹妹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总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如果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会说“都会好的(都会好的这句ps:我改的台词)”,她说她跟爸爸相依为命,我说妈妈的保护欲太强了,不过如果不是因为我这个状况,她可能会不一样,妹妹说妈妈这样因为我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后我与妹妹告别,约好东京见。
在泰国的最后一夜,在床上我对小哥哥说,我出生时候缺氧造成脑损伤才是现在的样子,哪怕早一秒出来我可能就像姐姐一样健康自由了,然而如果我姐姐后出生可能脑损伤的就是她,可是我很高兴承受这份伤痛的人是我(潜台词我爱我姐姐ps:这里也是我加的),那晚我跟小哥哥发生了关系(ps:发生关系我脑补的)。
回到家我告诉妈妈这些天我看了爸爸和姐姐,姐姐也想妈妈,我们抱在一起。
几天后我完成了全新的漫画,又回到那个漫画编辑部并见到了编辑长,我告诉她里面没有性爱镜头,但是她反而收下了我的作品并打电话给别的编辑部推荐我的漫画,我成功出道!
END我的影评:感觉这个电影给女性看的,不太讲逻辑感觉气氛到位即可,一些空境不仅取景很美而且过渡恰当,演员都在线特别是主角我简直认为她就是残障人士,因为她我才能带进去吧。
这个故事的问题跟我写的那个故事类似,底层冲突不成立导致后面一切发展都是扯淡,这要从父母离婚说起,为什么离婚,为什么离了父母姐妹就不见了,既然父亲不坏为什么母亲要阻止父亲与二女儿见面,既然父亲各种邮寄明信片知道二女儿在哪里住而且二女儿从小残障为什么到死都不见一面?
女主为什么见姐姐一面就说自己愿意承受这一切了,怎么就突然爱一个从不看自己的姐姐了?
等等……你们演了一个很难成立的故事啊!!
我原本想参考这个电影完善我的故事,但这故事还没我的严谨,我好歹给了合理解释从而开始整个故事。
我越发强烈的想把我的故事写出来并画成漫画拍成电影,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必须完成的一件事,继续努力。
kokoro「使人残疾的是心,不是身体。
」二十三岁的贵田梦马因脑性麻痺,长年以轮椅代步,母亲待她如易折的鲜花,偏执呵护,但隐藏在美少女漫画师身份背后的她,依旧梦想著独立自主。
梦马将作品投稿至成人漫画编辑部,却被批评「经验不足」,她也因此开始探索自己的慾望。
当她与专门为身障者提供性服务的舞姐相遇,性启蒙的欢愉仿如盛开的花蕊,艳丽而张扬,而关于她生命起点的秘密,也正隐隐显现端倪……。
以爱欲启蒙为主轴,导演HIKARI在海选中深受零表演经验的佳山明吸引,并以她身为大脑性瘫痪残障人士的亲身经验重新编写,虚实交织成这部缤纷曼妙的真挚之作。
资深演员神野三铃、渡边真起子分别饰演保守派母亲与解放派性工作者,情感张力十足,涩川清彦、石桥静河惊喜现身更添亮点。
「人应该有无限可能,唯一的限制,只会是我们自身。
」──HIKARI
去年柏林电影节可谓对女导演大门敞开,除了在主竞赛选了五部女导演作品外,其余各个单元也是不甘示弱,竞相挑选世界各地的女导演作品让观众大饱眼福,而其中导演处女作也是占据半壁江山,这似乎可以成为后MeToo时代里一种有趣的现象。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们都喜欢选择用女性成长题材来作为叩响影坛的第一步,德国的《系统破坏者》和韩国的《蜂鸟》最为明显,而这部出自日本导演宫崎光代的处女作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女性的“成长”故事,尽管影片的主角已经是成年人。
影片的叙事切入点新奇,展示却不猎奇。
残疾人题材的影片我们之前看过不少了,当观众以为这仅仅是一个身残志坚女青年凭借努力实现梦想的老套故事时,却被导演不断抛出接踵而至的深层思考而吸引和感动。
从残疾人的性爱观、独立生存的权利,直至到敏感的身世寻根之旅,导演在剧本创作上不断提升这个噱头十足的题材深度。
更难得的是,导演在处理某些情色意味的猎奇部分时,比如说女主角第一次到风月场所找男人的段落,依然能保持着小清新的风趣幽默感,这似乎是日本艺术电影的传统。
影片用不偏不倚的眼光去看待残疾人,不同情也不鄙视,感觉就像处理一个普通女孩子的成长故事,只不过她是坐在轮椅上的脑瘫患者而已。
最令我意外的是,她周遭的同事和朋友都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体状况而歧视,即便是老板窃取她的漫画创作也只是针对她的才能,而非趁她的残疾人身份而获取便利。
整个日本社会对残疾人的平等尊重的态度足以让我们深思。
女主角需要面对的是自身正常的性爱欲望需求,以及摆脱过度保护的母亲从而独立生活。
最后一幕转到个人身世寻根之旅,似乎有点偏离影片的成长主题。
然而,我们会发现导演把最关键的题旨“37秒”放在这个压轴段落里呈现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情节始终回到母女两人的关系上来,清晰解答了母亲对女儿那种控制欲形象的由来,令母爱的这一层深意浮出水面。
无论如何,这位女导演在处理这个噱头十足的题材,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并没有往低俗猎奇的角度展现,而是用真实平等的人性心态去挖掘残疾人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真实遭遇徐徐展开,也巧妙地避免落入老套的心灵鸡汤情节里。
最令我印象深刻一处是风月场大姐评价与残疾人发生关系跟普通人有何不同时,她说到残疾人会比较粗暴一点,也许暗中反映的是他们对社会或者命运的反抗态度,这种顽强的生活态度顿时令我感动万分。
文|福子公众号:抛开书本
《37秒》这部电影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首映,成为一大爆款,最终获得全景单元(Panaroma)剧情片方向的观众选择奖和国际同盟艺术电影奖。
这部电影,是日本女导演宮崎光代的首部剧情长片,也是女主佳山明的处女作。
佳山明本人就是一位脑瘫患者,她很勇敢的将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展现给各位观众,也体现出两位主创对残障人士的日常关照和思考。
“性”在每个女人面前都是平等的,谁规定残疾人不能有生理需求呢?
主人公会偷偷地看小黄片,买按摩棒,拥有者常人一样的生理反应。
她不仅用钱换来了啪啪啪的体验,也遇到了性感而善良和梦马一样身患残疾的朋友们。
那么《37秒》究竟讲述了什么?
37秒能改变什么呢?
明天是三八妇女节,我们推荐这部柏林电影节爆款电影,让你了解这部尺度颇大、关于女性的自我抒情诗。
柏林电影节大热门爆款,是一部残障女性的自我抒情诗
1.在情欲面前众“女”平等在故事的开始,观众可以明显感觉到,梦马是一个自卑且不被关注的女生,她个头小小的,坐在轮椅上,说话声像蚊子一样孱弱,要别人凑在她面前才能听清楚。
她本身是个天赋过人的漫画家,但由于自身残疾和不自信的缘故,让她没有受到理应获得的关注。
她是网红漫画少女彩香的助手,但实际上彩香的所有漫画成果都是梦马一个人完成的,彩香对外从不承认梦马这位功臣,不仅连签售会都不让梦马参加,甚至连那一点基本的工资,彩香有时候都会克扣一部分。
漫画本是梦马最热爱的兴趣和事业,但屡次叫彩香践踏,于是她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好巧不巧的的是,在她投出数份简历之后,唯一回应她的是以成人动漫为特色的杂志社,当主编询问她有没有性生活经历时,梦马哑口无言。
她都成年了,但这档子事她想都不敢想。
“当你破处后你的作品才会更有感染力哦。
”当主编婉转的回绝她时,反而像是给了她一把钥匙,让她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她回到家戴上耳机,偷偷地点开成文网站的小黄片,在暴露镜头和女主销魂的呻吟声中,她觉得口干舌燥,手也不时地开始在身体中探索。
其实“性”在每个女人面前都是平等的,谁规定残疾人不能有生理需求呢?
梦马下了好大决心之后,终于在街头的红灯区里开始寻找牛郎。
在光怪陆离的红灯区中,她不仅用钱换来了一次啪啪啪的体验,也遇到了性感而善良的女郎阿舞,和梦马一样身患残疾的大熊先生,以及他的看护小俊。
在大众认知当中永不会相交的几个人,却奔着最纯粹的需求相遇,反而在车水马龙的浮躁社会中摊开自己,毫无保留的让彼此进入自己的世界。
在梦马闯入红灯区这段经历之后,她发现周围的人并没有对她的需求嗤之以鼻,反而获得了尊重和包容,她愈发觉得,拥有性欲和吃饭睡觉一样是很正常的生理欲望,她甚至大胆的为自己购入了按摩棒。
2.《37秒》vs《绿洲》;自我救赎与残酷物语很多人愿意把《37秒》与《绿洲》作为同类型影片进行探讨,《绿洲》通过重度脑瘫的女人与坐过牢看上去有点二的男人的爱情开始讲起,在经历过不被旁人打扰的你侬我侬之后,最终被那些看似“正常”的家人们拆散。
这些家人藉由女主无法正常交流为源头,不断地把脏水和谩骂泼向有过三次案底经历的男主身上,最后男主只得以强奸犯的罪名再次入狱。
电影的末尾,男主在送进监狱的一刹那突然冲出牢笼,来到女主家门前,只为帮她砍掉惊扰她好梦的树干,而女主在邻里都休息的深夜拿出收音机,将情歌调到最大作为对男主的回应,成为了此片的惊艳之笔。
一场冲动的相遇让两个“不健全人”发现自己被爱、被尊重,找到了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
福柯有一句话: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或者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
在步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下,人们有权利思考:作为平平常常的人,我们是否已经被某种模式异化?
或者说,我们一直遵循的某种规律真的无懈可击?
这也是李沧东和宫崎光代电影当中想抛给我们的问题,只不过两位导演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应。
《绿洲》在表面上诉说了一个唯美畸形的爱情悲剧,其实在背后充分表现了导演对整个社会制度毫不留情的批判额贬斥,所谓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被社会“囚禁”的过程。
所以《绿洲》的真正悲剧得原因在于,男女主人公的病情以一种异类的态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真是社会机器所不能容忍的。
已至于正常的男女之爱也被我们认为是不符合道德的罪恶。
而《37秒》却用一种温暖的笔触去回馈这个世界的包容:一个正直青春的女孩,有着爱与性欲的诉求,但她没有被社会抛弃,反而获得了一帮朋友,甚至这些朋友也愿意带着她去寻找自我。
最后梦马在大熊的帮助下,拜访了自己失散多年的父亲(但可惜的是父亲已经去世),又前往泰国去找自己的姐姐,这位姐姐是一位健全的老师,她能歌善舞,会说一口流利的泰语,也能教孩子们学习。
故事在两姐妹的交谈中,才释出“37秒”的意义,因为姐姐比她早出生37秒,所以她是身体健康的健全人,但梦马却只能一辈子躺在轮椅上。
但梦马却在最后说道,“她不后悔”,因为在整个奇幻旅程中,她已经寻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幸福和意义。
3.照进现实的梦与希望有不少观众表示,影片的前后两部分比较割裂,尤其是后半部分回归家庭后,显得有些落入俗套。
但我却认为,这样温柔的处理方式反而更能触及人性最本质的关怀。
在大众化的观念中,其实我们处处给予残疾人爱和保护,有时并不是处于尊重的观念,而是他们的缺陷令他们与正常人在根本上有所不同的观念,纵然我们的道德修养令我们(必须)选择以同情的态度面对他们,但同情、怜悯总是或隐或显的与优越感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平等的眼光。
如果《绿洲》是对外抨击社会的卫道士,而《37秒》恰好背道而驰,探讨了残障女性本身的价值找寻。
相比于特殊对待梦马的彩香、占有欲极强的妈妈,电影的后半段,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大熊陪伴着梦马完成她的梦想之旅,可以体现出人们真正把她当做一个“正常人”在予以尊重,并且更好的帮她理解,她的坚强来自哪里,她的孤独又去向何方。
理解整个人物和剧情后半程的走向,最重要的是理解整部电影的情节驱动,实际上始终都是以这位残疾少女渴望自由、渴望体验生活作为核心的。
而在这抒情而又缓慢的旅行散文诗当中,又包裹了关于爱情、性、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认同,以及包括亲情的和解等一系列议题,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善良的本质和初心。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疫情之下看这部电影,想到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样的吧,都想走出去,和爱人走在街上晒晒太阳。
随你去哪里,随你做什么。
“残疾人做爱的时候很粗鲁”,是什么让“他们”不一样了呢?
爱得不坦荡,世界对他们设了一道墙。
梦马多可爱呢,离开母亲的一瞬间偷偷笑,就是小孩子得逞的表情呀,去寻求初夜体验的紧张和害羞,也是每个少女的姿态。
轻快的舒缓的音乐,也都是少女心事。
高中时的同学脸上有一道很瘆人的疤,初起不敢和他说话,怕自己无意识的眼神举动会让他难过。
后来熟悉之后,也会和他聊八卦,说到喜欢的人他也会脸红。
有天聊到与残障人士交往,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忽略了他的疤。
我能看到这条疤,也能忘掉它。
太阳底下,是万物生长。
前半段很有趣,关注残疾人的性权利,到中间为止突然变成了远到泰国的寻亲节目?很可惜,对前半部分的探索仍是浅尝辄止。
好无聊啊!好无聊啊!它明明可以拍出一部友情救赎自我的电影,偏偏要强调和母亲的关系。最后说出一句“她很庆幸 那37秒是由她来承担”真好真“感人”,我永远不会理解的。
看前面以为是女色情漫画家的崛起,看后面以为是日版《恶行》,没想到还穿插了个双胞胎和爸爸的故事,这电影想讲的有点多啊,而且看护小哥陪吃陪玩还懂泰语,实在牛逼
接收,而后继续向前。讲挺多
被感动到...
温柔平静的讲述手法。即使坐着轮椅也要日剧跑!
另一种女性“成长”故事,尽管影片的主角已经是成年人。叙事切入点新奇,展示却不猎奇。当观众以为这是一个身残志坚女青年凭借努力实现梦想的老套故事时,导演却不断抛出更多的深层考虑:从残疾人的性爱观、独立生存的权利,直至到敏感的身世寻根之旅,完全提升这个噱头十足的题材深度。更难得的是,导演在处理某些情色意味的猎奇部分时,依然能保持着小清新的风趣幽默感,这似乎是日本艺术电影的传统。
前半段还挺好的,后半段的寻亲记,简直就太电视剧了!
前半部分相当好,但后面编剧为女主角编织的复杂身世,让影片逐渐变的鸡汤和平庸~
主人公是残疾人士的设定,本身就为电影注入了温情与趣味的基因,电影在一点上也的确做得不错,特别是前一半故事,在极具日本特色的情境下让人看得异常舒服。只可惜后一半跑偏到了俗套甚至略带狗血的路子上,但好在电影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一个温情脉脉的主轴,算是一部惊喜的作品。
残忍现实,让人有些欲哭无泪,好奇如果能在中国大荧幕上映是不是会赚到很多眼泪,起码柏林是哭了不少人。残疾姑娘的角色让我想到不久前看的无名之辈里头任素汐的角色,中国什么时候能有一部专门描写这种人群的题材
后半部分奇怪的走向浪费了前半的好故事,性启蒙的事怎么样了后面也没有再圆回来,本来会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另外梦马遇到的人都太太善良了,让剧情不那么有说服力。
感叹日影的题材之广,且能拍得好看
故事很完整,视角非常的独特,从一个患有脑瘫症瘫痪的女漫画家入手,为了创作而体验生活。耐飞抓住了日本最擅长的色情题材,并且加入了全球化的人文关怀,是一部如《全裸导演》般成功的力作。
三条人设线,一是虽然残疾但成为漫画家,二是虽然残疾但追求性权利,三是回到家庭与亲情,后半部这条亲情线使影片流于平凡俗套,如果能够深入第二条线,反而会出彩很多。
“性爱之旅”本来是容易陷入死局的剧情。寻亲之旅让一切都丰富、立体起来了,即便这部分有些平淡。对残疾主人公的心理刻画还是有说服力的。不煽情是日本电影的优秀品质。
后半段主题开始各种凌乱
2019年度最有趣观影经历之一
#69th Berlinale# 全景。非常新鲜有趣的片子,前三分之二非常好,影片神展开地让这个之前少女漫画风的羞涩萌妹子180°突变地去画H漫,并为画H漫各种“取材”,同时也通过性意识的觉醒来完成独立的过程,对新宿歌舞伎町的风俗店有非常有趣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开始摆脱母亲的控制。后三分之一又画风突变变成寻亲故事了,发现离异的父亲去世且自己有个孪生姐姐,然后就跑到了泰国(????),最终变成一个和解的治愈系故事。其实如果坚持残疾人的性权利这条线往下挖,没准能弄出一个诸如[不要碰我]或者[绿洲]这样的作品,加上还有漫画这条二次元线以及日本人独特的性心理,可以搞得妙趣横生,有些可惜了。
完全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