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渐逝的年代
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In Times of Fading Light
导演:马蒂·格肖内克
主演:安吉拉·温科勒,布鲁诺·冈茨,亚历山大·费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皮特·布科夫斯基,叶夫根尼娅·冬妮娜,娜塔莉亚·别利茨基,施特凡·格罗斯曼,索斯藤·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在1989年初秋的柏林,威廉·鲍威列特的家人正在为他庆祝90岁生日。威廉曾是一名抵抗战士,去过国外的他坚信斯大林主义。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然山雨欲来,他的妻子夏洛特仍在操持着生日聚会,维护家中的宁静。然而威廉的小孙子萨沙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了——没人能想到萨沙竟然在几天前逃到了西柏林。影片通过萨沙的父亲——历史学家科..详细 >
小家庭的分崩离析和大环境的改变,第一次看从苏联角度的东德,即使在一起也嫌隙很久。更喜欢外婆纳德莎纯粹的想念斯瓦瓦,白天渐短,黑夜变寒冷,冬天随至。
看不下去…
标题最好看
太直白给了 钉子没用了 台都压垮了 大过生日的 人都死了 见怪不怪 有意思的是之前甘茨老先生演希特勒给别人颁勋章 这回自己领了苏联的
题材和导演掌控力都很不错,但也是太四平八稳了。
随着柏林墙的推倒,东德西德最后也融合起来,过往光芒渐逝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三星半。如何充分的讲出几代人眼中的德国是个很大的挑战,电影很好的抓住了荣光逝去的遗憾,忧伤。强大的风暴后,人们陷入绝望与恐惧。旧世界倒塌了,过去的罪恶追赶着疲惫的老一辈,而新世界还一片死寂。信仰随着文化的无处可归而光芒暗淡。没人愿意去预测未来,那就先为过去,献上沉默的致意。
东欧巨变于化骨绵掌,谈意识形态不能彻底回避基本人性,德国人对战争反思是相对数量级与质量更深刻,更有层次也更普罗大众,核心也非意识形态或经济原因所驱使,这很不易,积累于教育普及与某领域自发的垂直热忱。腐朽就是腐朽,我自己死和你杀死我,意义不同,但事实如铁,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用一个老人的回忆来讲述柏林墙倒塌之前的岁月,东德社会主义逐渐衰落,以及那个年代的人对外来的担忧、焦虑和矛盾之情。苏联解体,苏维埃政权瓦解后,共产主义国家中人们的众生相,社会巨变对普通人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随着柏林墙的推倒,东德西德最后也融合起来,过往光芒渐逝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大历史的隐喻,完全看懂还须多做功课
这个世界一塌糊涂…
海报、演员真难看。剧情也不吸引我。
《光芒消逝的年代》四代人在同一天的冲突矛盾折射出了20世纪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政治矛盾以及德国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一家人的分崩离析很好的折射出了柏林墙将倒塌前的山雨欲来,结局有几个线索比较有意思,但整体还是晦涩了些,绝对是看过不会看第二遍的电影。
围绕老党员过生日,像投放一颗历史进程的泡腾片,扎实微妙,东德和苏联的联系也是第一次见,片尾Shostakovich的爵士组曲很万能.导演答问像小作文,只最后一问原样弹回去.
没有最好的时代。(历史知识不够真的看不懂隐喻)
我就说以前看过,节奏太慢了
聚焦于东德一位共产主义革命英雄九十岁生日宴会时的人和事,勾勒出一幅反映民主德国垮台前夕关于家庭和社会的众生相,让观众得以窥视那个特殊年代社会上层阶级老中青三代对于未来所饱含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并体味到导演对于逝去岁月的那种批判与缅怀、伤感与希望、爱与恨交织的暧昧态度。(74)
不错的片子,可惜没什么兴趣。东德西德合并前夕的家庭故事。
你是说我一辈子都在撒谎?废话,除非你离开体制!
东德瓦解前那即将消失的余辉。那是光芒渐逝的年代。土豆藤在田里焚烧,白天变短,夜晚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