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
Kursk,潜行浩劫96小时(港),深海救援(台),潜舰K-141,The Command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
主演: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马提亚斯·修奈尔,迈克尔·恩奎斯特,马克斯·冯·叙多夫,奥古斯特·迪赫,史蒂芬·威丁顿,潘妮拉·奥古斯特,马提亚斯·施维赫夫,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库尔斯克》的故事聚焦2000年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沉没事件。彼时进行作战训练的库尔斯克号艇内鱼雷自爆,118位船员全部罹难。事件也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潜水艇事故。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像“泰坦尼克”号超级油轮一样,库尔..详细 >
对温特伯格来说,拍的是很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高于预期的东西,哪怕聚焦于小男孩的镜头都看起来很俗气。
准一流的卡司和幕后阵容,结果拍得却毫无亮点…大概只有取材真实故事这一点能吸睛,和不少欧洲系导演一样温特伯格到底还是被这类片缚住了手脚,回春路漫漫。
看完心里憋
炮灰。可笑的大国。
一部电影连故事起承转合都讲不明白白瞎了最能拍成史诗的历史灾难题材
20190402傍晚17:15第六十七部:一般般,黑苏片,不了解历史,会给你大团圆的错觉。2.5。
法国投资丹麦导演用法国演员说英语讲俄罗斯故事
谁是谁非,一部影片难以预测,可能真相已石沉大海
不忘初心这句话应该送给温特伯格。作为dogme95的发起人之一,终究还是选择了拍类型片,然而白瞎了这么好的题材和卡司,毫无亮点……
单纯从影片拍摄角度三颗星……但从表达的意思上完全是为了黑而黑,一颗星都多了……未来战争形态除了喜剧演员这样的代理人,主要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了。
还好,没有过分地煽情,全片感情表达得算是恰如其分
俄罗斯的一艘核潜艇,在冷战期间,突然出了事故,这些人原本可以被救出来,但由于苏联救援设备老旧,救生艇一直无法和潜艇的那舱门连接。美国想帮助,苏联拒绝,是因为不想军事机密破坏。最后同意美国人帮忙,但是这些人已经全部淹死了,就是这么个事儿。还是法国几个国家拍的。豆瓣评分6.7都有点高,没啥意思。5分
俄国故事,英语对白,欧洲演员,灾难回溯,各方面都显得比较老套的一部制作。但它仍然充满了对事件本身的悲伤和愤怒,在那里等待着抢救却仍然学会苦中作乐的船员们,来自官方不人道与效率低下的回应,都更增加说明了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和立场。十分充足的材料给予故事了个很好的支撑,尽管在某些时候还试图成为一部好像“很好莱坞”的灾难片。
好导演,好卡司,却拍了部很平庸的电影
20190408 以後好像要少看這種故事,因為無能而導致的悲劇,太令人生氣。
Find another man to love, for I'm the moment in your life but you are my forever.
片中提到賣給美國佬的深海救援艇,就在今年讓五個有錢有閒去探險Titanic的富豪們瞬間死於壓力艙爆炸。歐洲導演在黑大鵝上還是較中立的,倒是借製片方吹了一把曾經的海上霸主島國Royal Navy。
一如既往的黑苏联/俄罗斯,军人是好的,人民群众是好的,英国将军是好的,只有苏联/俄罗斯政府——社会主义政权是邪恶的,是应该被推翻的……这种满满的夹带私货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我可能真的就信了,然而,2021年的现在,欧美你们是个什么德行真当别人是眼瞎看不到吗!?
影片最后用孩子拒绝与军方高层握手的桥段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因为对生命的看法一致,相信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这类题材的电影其实并不好拍,不能过多的进行演绎,弄不好会留下对逝者不敬的骂名,缩手缩脚之下又会流于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显然这部电影已经展开了许多努力,汇聚了英国、比利时、法国一众很有辨识度的演员参演,倒不是说在叙事上有什么技巧,但至少对于此次灾难发生后的相关人士进行了克制又不失深度的刻画,留给人们一定的反思空间。电影开篇始于一场婚礼,结尾在一场葬礼,并且用画幅的变化带给观众一定的时代感,虽然略显刻意,但是效果不错。要说不足,可能是制片国度并不是俄罗斯本国,稍显一定的疏离感,很想知道作为俄罗斯,他们对这次灾难是持各种态度?
可以反思的历史事件,腐坏的都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