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儿明白为什么LenaDunham这么戳心了,她的女主角和我们一样fuck up everything,但通常你搞砸一切时是一团乱麻的发生的,是无法沟通的,而她get到了,呈现出來了这种憋在心窝子里的委屈,让他们看上去好像能沟通了。我似乎比电影里的她的境遇好太多,但其实只是更茫然所以没停而是更盲目的向前撞。
24分钟前
撕撕撕
推荐
是亲妈!亲妹妹!好厉害
29分钟前
路米內
推荐
和girls一样无比真实。20来岁的毕业生就像微型家具一样,精致而渺小。好像整个社会都不认可你的价值,你找不到与你所受教育和志向相符的工作,就像是摄影师作品里被人忽视的微缩景观。所幸微型家具也会被艺术家当作创作的主题。Just be comfortable of who you are.
还是日系小清新更合我
还蛮厉害的。Lena毫不掩饰自己不笨拙,也毫不显摆自己的天赋,她只是像Aura一样努力进步:Chef的那一吻和管子里那场戏力道一下就出来了。
86年生的Lena Dunham,用一部数码单反自导自演出如此流畅老辣的喜剧,好赞~尴尬的年纪,在自我独立的尊严与家庭温暖的依恋中徘徊,情绪的喷发与怯懦的回缩,就是这样的纠结态!
理想是什么?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说,理想就是放在《微型家具》里的灯泡。妈妈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因此女儿们只能尝试在她那偌大的储物柜里找到自己的鞋。我喜欢所有向伍迪艾伦致敬的电影。事实上,莉娜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自传性作品也真正抓住了伍迪式喜剧的核心:对于知识分子的冷嘲热讽。影片甚至比《弗兰西丝哈》还要早两年关注到小资群体的心理状况,这位才女在聚焦、剖析和解构中产家庭方面也体现出难得的成熟和自信。说实话,我已经过了关注他人或者渴望他人关注的阶段,但偶遇到谁的书信或者日记我也会像女主角那样好奇地偷看。阅读的乐趣就在于,你发现那些独立、成功和有所作为的艺术家也曾和《年轻时候》的你一样无助、沮丧和迷茫;也曾和无所事事的你一样期望现实里存在不劳而获的捷径,也曾和眼高手低的你一样追着理想满街跑。
我不应该先看影评的 因为收到了太大影响:这部电影侃侃而谈 额……镜头语言很流畅
女导演,活整挺细。就是家庭母女帮设定对比太夸张点。另外看《奥斯特利茨》的副主厨为毛结果也是一屌丝啊。
有点儿明白为什么LenaDunham这么戳心了,她的女主角和我们一样fuck up everything,但通常你搞砸一切时是一团乱麻的发生的,是无法沟通的,而她get到了,呈现出來了这种憋在心窝子里的委屈,让他们看上去好像能沟通了。我似乎比电影里的她的境遇好太多,但其实只是更茫然所以没停而是更盲目的向前撞。
是亲妈!亲妹妹!好厉害
和girls一样无比真实。20来岁的毕业生就像微型家具一样,精致而渺小。好像整个社会都不认可你的价值,你找不到与你所受教育和志向相符的工作,就像是摄影师作品里被人忽视的微缩景观。所幸微型家具也会被艺术家当作创作的主题。Just be comfortable of who you are.
真是女版伍迪艾伦的感觉,翠贝卡地区的豪宅里一个面临后大学时代迷茫的胖妞,一张没啥用的电影学文凭,闺蜜和男友相继离开,母亲姐姐还把自己当外人,两段失败的自作多情的感情生活,就是这么悲催的故事被导演用幽默来包裹,创造出一个温柔的女性主题,其中的忧伤痛苦都是属于后青春期的诗
看完忍不住去买了一对大的圆耳环
hard time才刚刚开始呢
Lena Dunham,the voice of our generation! ps. Jemima is so freaking charming
结论是lena喜欢高瘦weird的丑帅型男人
“影片介紹: 長相跟身材都不出眾的奧拉剛從俄亥俄州的大學畢業,回到家中家人同住,母親西莉擁有一間氣派的藝術工作室,妹妹娜汀有著曼妙的身材與漂亮的臉蛋,這讓奧拉總覺得自己矮人一截。在朋友的派對中巧遇兒時玩伴夏洛特,為了展現自己有著自力更生的能力,奧拉透過夏洛特找到了一份小酒館接待員的工作,也因此認識了小酒館裡充滿文藝氣息的廚師吉斯,同時也與在派對中認識的實業青年傑德深交,但尚未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的奧拉,因為認識不同的男人卻讓她的生活越來越糟糕,與家人的關係更是天翻地覆,究竟她未來的方向在哪呢?”《微型家具/Tiny Furniture》(台译)。——amc電影台(台版)·观影者第1541位/2025-2-13午前1:45
多么熟悉的仓皇之感。
生活气息浓重、叙事有条理、能理解它想表达的东西……但不代表这样的就是一部有趣的电影啊
Lena的早期作品。
女主自己把自己作死啊。衰姐儿的前传。对自己有对照作用,值得思考。
整部电影简直就是一坨屎。没有一个角色招人待见,女主讲话时不自觉翻白眼的表情让人反胃。片尾是被剪辑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