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苦练72变,才能笑对81难”,在六小龄童身上,有着孙悟空情怀的加冕,很多人愿意为其贡献票房,然而,《财迷》20天23万的票房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为情怀买单”的魔咒,再好的情怀,也终究不敌不走心的电影创作。
86版的《西游记》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白月光”,上世纪一经播出,就造就了89.4%的收视神话,9.6分的评分,让它成为了不遑多让的经典,至今仍然是寒暑假期间内重播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这部剧的成功,也让六小龄童,马德华等人火遍了大江南北,提起他们,仿佛都是童年的情怀和代表,尤其是六小龄童,已经成为了孙悟空的头号“代言人”。
01,在《西游记》这部经典之后,虽然六小龄童也出演过其他作品,比如鲁迅,太上老君,胡适等角色,然而,观众对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要停留在30年前。
在2016年,春晚导演因为没有邀请六小龄童上春晚,还被几十万的网友追着骂了几个月。
可见,章老师的国民度真的不是盖的。
很多观众等待他携带《西游记》再次回归。
然而,距离经典版的《西游记》播出也已经过了30年了,很多网友等待着他的回归。
早在前几年,就传出了六小龄童,马德华等《西游记》原班人马要拍摄“中美合拍”的大片的消息,猫眼上也有38万人标记“想看”。
然而,一搁就好几年,直到了去年,才有了《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的消息传出。
据悉,这一部电影的投资高达4.5亿人民币,采用的是3D实拍技术,CG和特效化妆外聘国际一线特效团队共同制作。
韩延做导演,六小龄童,马德华等人领衔主演,看看这个阵容,是大片没错了。
六小龄童还上传了动作捕捉的孙悟空照片,海报中,他囧囧有神,摄人心魄的双目,瞬间将观众拉回到了三十年前,是本猴没错了。
02,大片的诞生本就艰难,在万众期待的同时,六小龄童鲜少有大作出现。
近几年的热度,也大多围绕着“开花”“中美合拍”等词汇出现。
在一次采访中,六小龄童为了证明自己的国民度,问现场的观众:“我这一版《西游记》一集都没有看过的人请举手?
”而在场的观众没有一个人举手。
“什么叫国际巨星啊?
”说完了这一句话,六小龄童的身子往后仰了一下,这就是大家说的“战术后仰”。
看表面,似乎这个词很自信,然而,根据大多数网友的解释,“战术后仰”更多是下意识的退缩,这个举动恰恰证明了他的不自信。
不管如何,自己有“孙悟空”的情怀加持,很多的观众即使还是会给章老师几分情面的。
最近,他有一部网大上映了,六小龄童领衔主演,马德华、刘大刚和汪粤等我们熟悉的几位演员客串这部电影叫做《财迷》,已经上映了有20多天了,分账票房仅有23.1万。
不仅如此,这部网大的口碑,更是一言难尽。
2.6分的评分,将这部电影彻底划入到了“大烂片”的行列。
去年被全网骂的狗血淋头的《上海堡垒》也有2.9分,毕导的名作《逐梦演艺圈》2.2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指出,是“昧着良心打5星的”。
也有网友认为:“据说新版《白鹿原》电影的拍摄权在这位导演的手中,如果是《财迷》这水准的话还是先别拍吧,再多拍点其他电影磨练磨练技术会比较好。
”03,当然,这一部电影的扑街,并非要导演一个人背锅。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事实上,这部喜剧电影有100分钟。
六小龄童饰演的是一名碌碌无为的“财迷”郝鲲鹏。
他是卖菜的,买西红柿的时候,要“顺走”一棵葱,买土豆还要多加一个。
他有一群“西游迷”的好兄弟,平时喜欢互虐互怼,插科打诨。
这样的困境下,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机。
一夜暴富。
他10年前买的两万块钱的彩票,十年之后竟然变成了2000万,从一个卖菜商贩转变成为一个千万富翁,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郝鲲鹏成了小城中的名人,也被网络公司们包装成为了明星股神。
他开始了千万富翁般的生活,住豪宅,雇保镖,各样的高消费。
然而,在欣喜之余,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比如怕被小偷跟踪,身边的亲戚好友的思想转变等。
故事就是这样开展的,剧情一波三折,倒是很符合喜剧的叙事方式。
据了解,剧组为了呈现出个更为逼真的效果,用真钱作为道具,营造出了钱堆的感觉。
在“撒钱”的过程中,也有人将真钱和假钱混在了一起,只能请银行人员检测分辨了。
真的很豪横啊!
04,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却通过了财迷的经历,来揭示人性的复杂,讲述人在大喜大悲之际道德,金钱,爱情等方面的权衡。
在叙事剧情上有诸多逻辑相悖的地方。
第一,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框架。
虽然是喜剧,但是电影不是舞台剧,电影需要用内容和叙事来反映生活,并非是舞台剧中依靠的走心表演和笑点笑梗。
如果刻意的制造矛盾和冲突,脱离了实际,那就会前后相悖。
观众笑了不一定是好,何况,笑点较为尴尬,观众也并没有觉得“好笑”。
第二,就是注水过于严重。
广电总局发布了“限集令”,来控制影视剧注水。
然而,这部电影到了后半段,则添加了很多可有可无的情节。
100分钟的市场,本来可以阐述的内容就相对有限,然而,强行灌水,靠回忆改变意志,节奏紊乱而无章法,也给观众很多的困扰。
在宣传海报中,一切都围绕着“师徒四人30年再聚”为噱头,诚然,《西游记》情怀加冕,是一张王牌,然而,这些情怀若是消费的太多,则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记得六小龄童曾经说过一句话:“苦练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
情怀虽好,然而,“西游之路”的确坎坷!
大家都说我财迷心窍,其实我只不过是卖了几本书,拍了几条广告,复读机了几条微博,就这些你们都黑我,让我头疼,眼前唐僧出现我面前,说到唐僧,明年年初,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
中文名财迷外文名Miser出品时间2017年出品公司麦丹影视制片地区中国拍摄日期2016年11月导演董董类型剧情 喜剧 合家欢主演六小龄童,马德华,刘大刚,汪粤片长98分钟上映时间2018年对白语言普通话色彩彩色备案信息沪(2015)第1920号2015年备案2016年拍摄2017年出品2018???忙着两开花没时间上映?
2019上映?
敢问路在何方是不是一起上映啊?
六爷爷?
六叔叔?
六小叔叔?!!!
明显把观众当猴耍(事实呢),大家看到这个演员表不就是来追忆童年的的吗,电影开篇都给你整一“致敬童年”,“开场彩蛋”等无语的操作,真就硬核彩蛋呗!
再说到质量,剧情脑残的一批,感觉档次低了不知有多少个年代(像是正道的光?
),把这放到民国估计都觉得烂,这电影也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让我知道了情怀这种东西真是没啥用,这些演员只是年龄大些而已,他们只能是老演员,能叫老戏骨吗?
不是要打感情牌吗,把情怀牌打的稀烂且让它再无用武之地,这次对我而言你算是成功了,因为你以及其他几位主演们让我失望透顶!!
一星给那个“情怀”,一星给惨淡的票房
所以宁也是逆袭爽文?
卖弄感情,强行煽情最后又开始提及了六哥的“开花操作”,影片中仍然一副猴样,眼里容不下别人,近些年来的操作以及影片中的个个桥段都像是在说,《西游记》是我写的,你们喜欢的不是《西游记》和孙悟空,而是我六小龄童,吴承恩估计做梦都想掐死你,🎉三天排了十四万票房
牛逼!
真牛逼!
烂到家的导演,烂到家的演员,烂到家的故事情节。
第一次专门发表影评,送给此片,为了六老师的面子,因为这部不评评,你的那部喊了十来年的中美合作两开花的大片《敢问路在何方》这辈子去没机会成片了。
《财迷》此片一出,国产电影第一名的宝座非你莫属,突然觉得《富春山居图》和《逐梦演艺圈》也没那么难看了,好歹人家有几个美女看。
这部电影真服了。
各种烂剪辑,还整点倒叙,没用的剧情一大堆,剧情转折生硬,看着都特么尴尬。
你圈钱起码把剧情捋顺了吧。
除了主题说实话剧情我基本没咋看懂。
还有取钱那段,你打扮的社会大哥一样还带个麻袋,你特么是低调高调啊?
这是喜剧片吧?
喜剧片都没这么扯的吧。
我真服了。
真的烂!!!!!!!!!!
烂!!!!!!!!!!!!
刚看完。
最大的感受一个字:尬。
全片都透着一股中老年人在努力追求年轻态、渴望迎合年轻观众笑点的感觉。
然而成片证明这种努力并不成功。
第一,剧情存在太多不合理处,叙事水平处于及格线以下。
六老师演的郝鲲鹏炒股得了2千万,瞬间成为远近闻名众人追捧的名人,出门都得跟防贼似的小心翼翼——在今天,拥有2千万当然比大多数普通人要有钱的多,但应该说还到不了这么夸张的程度;还有,片头就是微信支付宝收付款的声音,证明已经是网购时代。
可是片中从郝鲲鹏发财到菜市场买菜、郝鲲鹏捐助资金等情节,人们还是用大量现金,明显是为了制造笑点或冲突而自相矛盾;一共到手2千万,他都买了豪宅,请了保镖和各种乱花,还想给女儿买豪宅和车……六老师您对当今的物价到底有多了解……所谓的股灾来了以后,进入后半部分的父女煽情戏。
煽情是喜剧片的常规套路,但你得符合情理啊……前面一直是六老师的暴富和装x,这一瞬间就转入父女温情,那必要的逻辑转换和情节、情感上的铺垫为什么没有?
下着大雨你去找女儿是很感人,但为了凸显父亲的大爱,就让郝鲲鹏连个伞都不打、父女俩人看到棚子到要塌了不知道赶紧跑而是紧紧相拥……真是无力吐槽。
女儿怎么瞬间就得了重病,有一丁丁点的铺垫和前奏吗?
重病拿不出钱,好心人伸出援手,过道里的母亲拿不出30万给孩子治病痛哭流涕……拜托,这都哪个年月的老得掉渣的催泪段子了……不过,如果说前半部分虽然尬,但起码还有六老师暴富的经历、马德华打他钱的主意这个情节主线,那整个后半部分连这样一个最起码的核心情节都没有,纯粹为煽情而煽情(而且也完全偏离了“财迷”的主题),情节支离破碎,毫无连贯可言。
一部电影,如果没有扎实的情节脉络、故事设置和基本的叙事水准,剪辑凌乱,仅仅靠一些段子(还很尬)和煽情(还很无语)撑,那质量肯定撑不起来。
第二,多数笑点并不好笑,观众明明知道他在这里设了笑点,但笑点设置的大多水平没那么高,让人明明想笑笑都笑不出来…什么巴菲特的兄弟巴比特,马德华把六爷误叫成老侯,明显是故意设置的笑点,但实在毫无笑果。
也有亮点:六老师的演技。
如果抛开这片各种逻辑上剧情上的不合理,只把它看成一个比较蹩脚的劝人为善的寓言,那么六老师的演技称得上是可圈可点的。
从小商贩的神态,小人物的贫寒,到骤富后的不敢相信、躲躲闪闪,以及暴发户嘚瑟的心态,六老师演的都颇为细腻生动,很多肢体动作明显能看出有用心设计,是下了功夫的。
在雨中狂奔也没有用替身,演戏的态度绝对值得肯定。
其他如一些优美的空镜头、BGM,也还不错。
如果此片能有一个扎实得多的剧本,一个功力更深厚的导演,一个更专业的剪辑,也许这片真的会更为出彩,起码能成为一部比较合格的故事片。
但目前的成片,可以说简直是有点浪费六老师的演技和敬业精神了。
须知,无论作品的目的是搞笑还是煽情还是别的什么,符合最基本的情理逻辑是第一位的,否则说都说都不过去,观众很难被你的作品打动。
如果不是有师徒四人主演的情怀加持,换成名不见经传的几个演员,这片怕是观众少得连豆瓣评分都打不出来。
对国产电影我愿意多一些支持,但这片看完真心让我有浪费了100分钟的感觉。
看了十来分钟,完全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想法,财迷在这部电影里的释义就是吝啬鬼,吝啬鬼跑到高档餐馆里吃饭本身就不符合人设,点了两只虾,然后掏出自己带的菜品,和自己女儿吃饭,特么的你去市场买一斤虾在家里慢慢吃不就得了,女儿又不是外人。
老六还有一个癖好是炒股,如此执着的炒股狂魔居然没有倾家荡产。
总评一星0分,在饭馆掏出自己做的菜时,应该使用长镜头描述,而不是刷刷刷的短镜头快速切换,一个个菜的端出来才能更好的体现吝啬鬼的心态。
真的可以称之为电影?
叙事能力上已经不能用薄弱来形容了!
镜头语言和剪辑奇烂无比,和剧本叙事一起拼底线,即谁最烂!
六师傅为何带头拍摄质量堪称低级中的低级作品?
他的电影功底真的不行,不足以胜任电影内容…无故事的状态中,最终剧情,努力感动与自我感动…能拍出这种水平质量的作品,尴尬的只能是自己……不过想想看,西游记作者的未来西游记大电影之路更加坎坷了
将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活活拍成排泄物的典范。
剧中着重描写的郝、朱二人完全没有正常人的双商,反倒是充满了小市民式的无赖与庸俗,使得故事后期做慈善的人物转变显得十分突兀;对于唐、沙二人仅仅给出了人物背景交代,其他的刻画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展开;对于做小偷的年轻人的刻画更是灾难性的;剧中各类正放倒放、郝的取钱场景的镜头剪辑以及剧中60分钟左右的两段无间隔的回忆更加印证了此电影纯属粗制滥造;四位主角的演技……我只能说没铺开讲的那两位还是不错的;种种缺点结合起来,造就了这样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部和《西游记》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影的开头彩蛋要千方百计地蹭《西游记》热度,同样不难解释为什么要选这四位当主角,恰钱而已。
能把导演、编剧和这几个活宝凑到一起也算是人间喜剧了。
我没看完。看不下去。叙事有问题,剪辑有问题,一瞬间觉得网拍电影的质感都比这个要好。
别了吧。和闺蜜2有的一拼哦。两倍速偶尔还要快进的片着实不多。真是……看过的烂片中相当拔尖的存在了
360度无死角的烂片,剧情表演剪辑要啥啥没有,耗尽了86版西游记主演的路人缘。
看完这个后,想给以前看过的所有烂片打五星。
镜头有点晃哈哈哈,两倍速看完的,看看猴哥还是精神不错,演技在线,就是如果剧本再好好搞搞就好了,二师兄也演得不错,最后的反转是有点尬了,不过总算挽回点,两三星的水准吧
六老师太六了,看半小时以上比进太上老君的丹炉还刺激
章承恩本色出演!
话说,四兄弟在哪?我咋只看到了仨
演技在线,故事勉能自圆其说,偶尔还有点小搞笑,没那么尬
演得好,用心了
嘤嘤嘤
六老师晚节不保之作。
还算有那么一点创意在里面,然后其他真的太烂了
支持六老师。片子不错,不要为了黑而黑。
给情怀
主题混乱不堪,难看的都那么直接。
我觉得我也能当导演了
神了,甚至不想让他出现在我的timeline
转场生硬,剪辑混乱,同一组镜头反复用。
莫名其妙的剪辑和配乐插入,还有奇奇怪怪的运镜和倒放,影片节奏非常怪异。人物形象塑造太仓促了,有种巧弄成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