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无疑是在沸腾的 却仍旧是 无法冲破血管的血液 在方圆内 不得动弹的我 加诸在身上的捆带 确是没有的 不过是随蜚语而来的疑惑 不过是随疑惑而来的困顿 有如千斤压顶 不得动弹 倾心的 确不是朋克 而是即便喉咙撕裂 也要继续的沙哑 听不见女人的尖叫 只听见灵魂缠绕的咔嚓声 一点一滴 浸润 然是不会断的 就和喉咙一样 在冗长的留白里
FISH STORY (1975年間奏無音Ver) 词:斉藤和義・伊坂幸太郎 曲:斉藤和義 僕の孤独が魚だったら、 巨大さと獰猛さに、 鯨でさえ逃げ出す きっとそうだ きっとそうだ 僕の孤独が魚だったら、 巨大さと獰猛さに、 鯨でさえ逃げ出す オレは死んでないぜ オレは死んでないぜ 音の積み木だけが 世界を救う 僕の挫折が魚だったら、 悲痛さと滑稽さに、 海にさえ棲み処がない オマエはホラ吹きだ オマエはホラ吹きだ 音の積み木だけが 正義の味方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僕の正義が魚だったら、 貪欲さと傲慢さで 海底のマグマを爆発させてやる! -空白- 僕の孤独が魚だったら、 巨人さと獰猛さに、鯨でさえ逃げ出す オレは死んでないぜ オマエの目は節穴 砂糖たっぷりの アメ玉しゃっぶってな!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僕の勇気が魚だったら、 巨大さと若さで、 月光の揺らめく波を 嵐に変えてやる! オレは死んでないぜ オレは死んでないぜ オマエはホラ吹きだ オマエはホラ吹きだ 音の積み木だけが 音の積み木だけが 宇宙に届く 世界を救う DumDaLumDum DumDaLumDum DumDaLumDum DumDaLumDum... おわり 倘若我的寂寞是一条鱼,它将会是如此巨大,如此凶猛,连鲸鱼也会感到畏惧,我知道它会,我确定它会,倘若我的寂寞是一条鱼,它将会是如此巨大,如此凶猛,连鲸鱼也会感到畏惧,我不会死去,我不会死去,只有堆积的声音才能拯救世界,倘若我的挫折是一条鱼,它将多么悲痛,多么滑稽,连大海中都没有容身之所,你不知道你是个骗子,你不知道你是个骗子,只有堆积的声音才能拯救世界,假如我的正义真的是条鱼,它将多么贪婪多么傲慢,我将由海底喷发出炙热的岩浆 “一首朋克救地球”,这是伊坂幸太郎“fish story“一书的中文译名,相比之下,前者似乎能隐隐反映出这本书的一些内容,但又有着挥之不去的中二气息。
对,就是中二气息,这是这本书以及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
中二并不是个让人喜欢的词,中二病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自从我知道这个词,便把它代入自己身上,恐怕许多人都这么做了,并且令人难过的是我发现自己无比契合这个词。
比如说我曾获得几次校园十佳歌手并认为自己某天能成为摇滚乐队的主唱,写小说并且深以自己的文学天赋自豪(后来种种迹象显示并不这样),我脑子里总有些愤世嫉俗的想法渴望着有一天能亲手改变那些我所愤愤不平的现象……但是渐渐的,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我累了,或者说自己在年纪渐长摸爬滚打后接受了许多无力的现实,那些曾经灿烂的,不羁的,带着中二色彩的想法也慢慢石沉脑海。
我说了,不止我,恐怕许多人都曾有过“中二“的梦想,它们像七彩的泡沫一样在脑海中若隐若现,直到有一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中二,于是我们亲手,一个一个地戳破了它们,于是我们也告别了,中二的时代,走向所谓日益成熟的自己。
“一首朋克救地球“,这个中二的故事,在豆瓣网上评分并不算高,有人说它荒诞无稽可笑无聊,但是我发现了,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非常喜欢,许多人说,当逆鳞的“Fish Story”响起时,他们流下来眼泪。
长大了的你们,还有我,不是已经戳破了那些泡沫了吗?
为什么我们还会因为这样一部“荒诞“的电影哭泣?
这个电从世界末日说起,一直层层剥茧,最终回到了30年前的那支乐队,那一首歌。
那是一群热爱朋克的年轻人,他们不畏世俗,爱好激烈的重金属,他们甚至比Pink Floyd还早就创造出了了不起的摇滚音乐。
然而天才的作品通常是超越时代而存在的,他们的歌不被理解,最终录下一曲“Fish Story“便曲终人散。
然而即使到最后,他们也相信自己的作品终有一天能够被赏识,也许它的影响力真的能够改变世界呢?
后来,这首歌偶然间被一位平庸无奇,与朋克毫不相关的司机听到。
但由于这首歌,他救下了一位差点遭殃的姑娘,后来这位姑娘成为了他的妻子,他们培养出来一个正直勇敢的男孩。
男孩成长成了轮船上的应侍生,一次通向北海道的航程中,男孩认识了一名错过下船而滞留的少女,结果轮船被劫危在旦夕之际,少年挺身而出化险为夷,少女与死神擦肩而过。
彗星即将撞上地球了,印度发射了一艘载有5名背负人类使命前去炸掉彗星的宇航员的飞船,他们有0.000013%的可能炸掉彗星,拯救地球。
然而,电影之前倒叙又插叙,辗转反复讲述的所有故事都是为了此刻,印度的飞船炸掉了彗星,拯救了世界,原因是那个轮船上的少女。
其实她是深藏不漏的天才少女,她强大的计算能力最终使得彗星被精确击毁,拯救了世界。
电影很难得地将这个天马行空的间断故事讲得连贯有趣,甚至称得上锦上添花。
更重要的是它不动声色的情怀感动了许多人。
小时候,我们疑问“改变世界有那么难吗“,那是我们写作文,总会来上一句改变世界之类的豪言壮语,后来,渐渐变成了一句沉闷的感叹”改变世界,真的好难啊“,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改变自己,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让自己跟上世界的脚步。
没错,改变世界是件太困难太困难的事。
电影中,逆鳞想要出名,想要创造新的音乐风格,但是却在音乐市场上撞得头破血流,总是才华横溢,最终还是免不了解散的命运。
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因为很偶然的小事,在后来以难以置信的方式改变了世界。
其中机缘巧合鬼使神差,令人惊叹。
不过,除了那两个唱片店的年轻人,还有谁了解这其中的联系呢?
我们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家看完这部电影,赞叹与感动之余不免想到——这仅仅是部电影啊。
然而我们流下的眼泪和心生的感动却出卖了,我们,其实并未完全放下曾经那些肆意的,中二的梦吧。
我们依旧相信着,依旧憧憬着他们实现的那一天啊。
这世界上似乎真正做到了改变世界的人并不多,但是谁敢说自己不会是那个人,逆鳞以完全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世界,谁又不可能?
就像是世界末日的时候,拯救世界的其实是总是被我们嘲笑的,印度阿三的飞船一样。
我这篇乱七八糟的文章不需要嘴炮们的攻击,这篇文章原本也是写给那些曾经烂漫的“中二少年们”。
如果你因为这部电影感动,那么承认吧,你心中的那些七彩泡沫还在飘荡,它们就像飞扬的蒲公英,也许其中的某个看似荒诞的种子,会在不经意间发芽,结出果实。
好吧,即使它们最终飘散了,成了无果的花,也不要灰心气馁,更不要因为攻击而难过。
你的经历和梦,某些人永远不会懂得,他们就像电影结尾的那个牧师一样,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以为是的现实主义者,最终挨不过末日前的黄昏。
我早就对日本电影失望了。
不温不火的家庭伦理剧,情节单调的校园剧,莫名其妙的恐怖剧。。。。。。
不是这些电影一无是处,只是总感觉日本的电影创作者不怎么动脑子,缺乏创新精神,导致日本电影止步不前。
另外日本电影似乎还存在演员劳动力不足的现象。
看来看去都是那几幅老面孔,导致观众难以入戏。
唯一支撑我继续看下去的理由只是偶尔想练习一下日语的听力,再有就是好歹可以通过电影观察一下日本的风土人情。
不过,这些理由都与电影无关。
前两天,我带着同样的理由很无所谓的开始观看《鱼的故事》。
我发现我——并没有错,大部分日本电影都是不值一看得烂片,但是《鱼的故事》这部电影绝对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日本电影中最不日本的电影。
它述说了一首庞克歌曲如何拯救地球的离奇故事。
全片柔和了科幻,悬疑,惊悚,励志,搞笑,动作等多种元素,颠来倒去的时间轴看似混乱,实际上全是在精心布局。
演员人数众多,却没有一个是主角。
如果硬要从中找一个主角的话,我想那就是故事本身吧,这让我联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昆汀的《无耻混蛋》。
近些年来我看过的很多日本电影都在如何打动人的问题上下功夫,却忘记了在如何吸引人的问题上下功夫。
前者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观众连想看到最后的好奇心都没有的话,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通俗点说就是,故事要给力,才能言及其他。
当然这话只是针对一般类型的商业片而言。
近年少有的故事够给力的日本电影——《鱼的故事》。
推荐。
我特别不愿意看见人们评论这部片子,说着,好燃啊,好励志啊,路人救地球啊,这种话语。
这明明就不是励志片好吗。
这明明就不是正能量主旋律好吗。
这明明就是一个又一个卢瑟的混乱奇缘啊。
这明明就是黯淡压抑痛苦失落懦弱躲多过炫美晴空的片子啊。
有多少歌手高唱着一次共鸣就足够。
有多少懦夫相信着一次勇敢就足够。
有多少斗士等待着一次机会就足够。
有多少天才期盼着一次计算就足够。
抛出多少砖头才能引出一块美玉。
投出多少石子才能碰撞一颗真心。
需要多少黯淡压抑失落无奈懦弱悲愤沉入深海,才能比肩鲨鱼的重量。
需要多少恳切自嘲真诚狼狈忍让执念同时引燃,才能让彗星变成烟花。
好久沒有在電影院看完片子,自動地鼓起掌來。
走出電影院還忍不住和朋友滔滔不絕戲裏的細節,心情愉悅,完全沒有連看兩部片子的疲倦。
奇怪那麼好的電影為什麼還只能在電影節看到。
沒有看過鬼才伊阪幸太郎的原著,但就電影來講,這部片子完全是我喜愛的風格。
全片出現了四個片段式的小故事,分散在不同年代的生活碎片,有些與片中的那首Punk歌有點關係,有些又似乎完全沒有關係。
這些故事中的喜劇元素卻讓觀眾完全不會因為劇情不串聯而產生迷惑。
直到最後,這些看似平行的故事被提綱挈領剪到一起,“原來如此”,觀眾大都恍然大悟。
如果說好萊塢電影已經不能帶來任何驚喜的結局,那麼日本電影時不時還讓人有所期待。
個人覺得片子的原名“Fish Story”極好, 到底這是一個荒誕的吹水故事,還是真如蝴蝶效應般:我牽動一下手指,你那裏地球爆炸。
“世界因你而改變”,這是否是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主旨呢?
也許正是飯桌上一次小小的談話,互相安慰的異想天開,竟然阻止了地球毀滅。
“一首Punk歌救地球”這樣的翻譯太過直白,非要這麼算起來,還不如叫“一本破書救地球”了,畢竟那歌靈感來自於書呢。
貫穿始終的那首《Fish Sotry》的歌曲也確實好聽,由齊藤和義一手打造,據說伊阪幸太郎是因為聽了齊藤和義的歌曲,才下定決心結束上班族的生涯專心致力於寫作。
那麼就這件事來說正是歌曲改變了伊阪幸太郎的一生,而伊阪幸太郎的故事又很可能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這些很多人裏,說不定就有人真的在未來直接或者間接地救了地球呢。
看完此片的觀眾,想想今天做了什麼,是否也改變了地球呢?
原文地址:http://ucinema.hk/filmreviewmollyzheng01.htm
这部电影再次告诉人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果联系的。
若要追溯到源头,真正拯救地球的该是那位彻头彻尾的东京人。
但明显,一首朋克歌曲要比一本烂翻译的书要鲜活动人的多。
后者是迫于生计谎言编织下的产物,前者却包含了四位乐队成员的骄傲与梦想。
冲着“中村义洋再度携手伊坂幸太郎”去的,他们首次合作是在《家鸭与野鸭的置物柜》里。
和《家鸭》相似,一首歌作为线索,拉住线头扯出一连串的故事。
只不过这回《鱼的故事》里贯穿得更绵长了些,整整跨越了三十多年。
用“如果……就……”的关联句式来倒叙。
如果没有绝顶聪明的算术天才麻美,就不会成功引爆核弹炸毁彗星。
如果没有武艺超群身手敏捷的厨师,就不会拯救困陷截船事件的麻美。
如果没有从小被父亲细心栽培训练,就不会有强壮的身体和冷静的态度。
如果没有救下路边命中注定的女人,就不会诞生未来的正义使者。
如果没有鱼的故事中的一分钟空白,就不会清晰听见女人的尖叫求救。
如果没有主唱临时起意的肺腑之言,就不会对歌曲进行消音。
如果没有冈崎先生给的失败的译作,就不会有之后鱼的故事的录制。
更不会诞生如今这近两小时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日每夜都被种种因果与如果包围。
特别是人与人的相遇。
每个人此刻真实地存在于这世界的事实,都是被上一辈,上上辈千丝万缕的因果承托着。
未来的不可思议,也会因为这一刻的每句对话每个动作而悄悄转变。
所以,所以。
请不要将你的决定,你的行为,甚至心情的波动轻易推翻,因为你无法想象它们会如何鬼斧神工地将未来颠覆。
就如今天,“鱼的故事”拯救了世界。
荒唐又逻辑。
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朋克乐队,在朋克精神即将爆发的前夕解散了,他们最后一首歌,最后一次录音是吉他手根据一本小说即兴创作的,小说的名字叫《鱼的故事》。
二战后,经济萧条,被生计逼上绝路的年轻人,决定靠自己的长相最后拼搏一次————幸运的混血人的脸,他搏来了一次做翻译的机会,可惜,他一点英文也不会,对《fish story》是‘吹牛’,而不是‘鱼的故事’。
收藏癖患者对朋友吹嘘,我有几张‘性手枪’出道前日本朋克乐队的卡带呢,他们乐队叫‘逆鳞’,最后一张卡带的最好的一曲叫《鱼的故事》,音乐中间有段长时间的空白,传说有人会听到女鬼嘶吼啊。
朋友中的一位,唯唯诺诺,独自一人驾车时,卡带自动播放,停止不能,歌曲中途空白处果然传来女人的尖叫,他错愕不已,下车强自镇定,竟然发现了一场强奸事件的现场,他胆小且心怯,但思及过往,打算做一次正义使者。
渡轮上遇到了劫匪,浑噩噩的死理科女学生吓到死,这时,厨师小哥说,我的爸爸一直教育我,要做正义使者,没想到从小到大的苦练竟然有机会施展,大家要谢就谢我的父亲吧,帅气的小哥以一敌众,救得众生。
2012年,巨大陨石要撞击地球,唯一的解救之路就是引爆陨石的中心,成功率0.00000000013%,众人待死时,一个浑噩噩的女科学家竟然靠自己的超强脑力拯救了地球。
一个弱小的蝴蝶扇动了翅膀,遥远的部落迎来了巨大的旋风。
电影讲述的是一群失意者的故事,故事里都是切实实的阴郁,有朋友的背叛,有为生计的欺骗,有胆小怯懦,有浑浑噩噩,有倚老卖老的可耻,最关键的还是有一个BUT,在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倔脾气的向善者,而恰恰正是这些微弱的向善的力量透过一环又一环的事件,最终拯救了地球,电影的镜头霎时又回到那个不卖座的乐队身上,他们喝的醉呼呼,自嘲道:说不定我们的音乐还能拯救地球呢!?
哈,真是孩子气啊。
再者,MADAO是什么?
银魂的第155章名为《反面的反面的反面还是反面》,那像是废柴大叔长谷川的自传,是一场陷入落魄之境难以自拔者的自嘲,我觉得MADAO和电影气质一样是一种藏在失落里的温馨,是一种独特的、细微的力量,当他悄无声息的慢慢聚集,在失意里汇聚了这样一碗如此浓郁而香美的鸡汤,这味道真的棒极了!
也许只有大和民族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将人性中冷酷与温情之极致做到相当的程度。
这种极端在各类推理小说中便可窥一二。
伊坂的作品拿过不少推理大赏,像1996年,《悪党たちが目にしみる》,获得第13回三得利推理大赏佳作,后大幅修改后成为《天才抢匪盗转地球》(阳気なギャングが地球を回す);2000年,《奥杜邦的祈祷》斩获第5回新潮推理俱乐部奖;2004年,《死神的精确度》夺得第57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部门 。
但实话说,伊坂作品中传统推理的成分并不多,取而代之是精妙的故事架构与各种神来的伏笔。
这部《FISH STORY》也是这样一个伊坂风格天马行空的故事。
故事中,伊坂塑造的主角几乎都存在偏执的倾向,一根筋、理想主义,甚至有些木楞:个性懦弱却大胆救人的少年,睡觉错过下船就哭不停的天才少女,坚信自己肩负正义使者使命的年轻糕点师,以及一直怀揣音乐梦想却未能走红被迫解散的PUNK乐队,或许还可以包括那位不懂英文却通过翻查字典硬生生译出一整本书的冒牌翻译。
这些人的命运因各自的傻缺冲动和坚持而紧紧串联起来,最终拯救了地球(听起来真是个宏大的命题)。
伊坂就是有本事将宏大的命题分解成为平凡人的故事,既温情,又励志,还有点搞怪。
我爱这里面的每个人。
如果能有一次冲动或一种坚持,人生至少可以不那么狼狈了。
鲍勃·迪伦与皮特·西格(1963)「这件乐器将会战胜仇恨。
」——皮特·西格(美国民歌之父)网易云音乐的开屏大家都很熟悉,红底白字写着「音乐的力量」,它可以说是中文互联网最广为人知的slogan之一了。
虽然作为一个产品slogan多少显得有些古怪,但它确实很有用:没有人会否定音乐具有的力量。
《20世纪少年》,浦泽直树音乐让人感动、热血、快乐,当然也可能使人陷入痛苦、忧郁,这些是每个人都经历过,再平凡不过的体验。
在幼儿教育的广告文案里,甚至会看到什么古典音乐能够开发智力,提高智商,调节血压之类的「研究成果」,且以贝多芬、莫扎特音乐的功效最佳,结论之野蛮,不由得令人想要为其流泪拍手祝贺。
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古典音乐的春田花花幼儿园小朋友们调侃归调侃,音乐能做到、影响到很多事,确实是不容置疑的。
那么,音乐能够拯救地球吗?
突然被没头没脑地问这么中二的问题,想必各位会有点不知所措。
但是,如果冷静下来想想,这个问题或许并不如它听上去的那么中二。
全球疫情大爆发的时刻,人们想到的是举办「OneWorld」线上慈善音乐会;
日本311大地震之后,人们一起唱坂本九著名的「让我们昂首向前」鼓舞士气;1969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时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音乐节,口号是:「伍德斯托克:三天的和平与音乐」。
显然,音乐蕴藏的力量远远超越了我们日常能够体会到的经验。
所以,今天要推荐的电影不仅仅是跟音乐有关而已,而且还是音乐拯救世界的故事。
《鱼的故事》这个片名来自英语 fish story,在俚语中的意思是吹牛的、夸大的故事。
据说是因为钓鱼的人总是爱夸大自己钓到的鱼的大小(这么一说改叫dick story或许更贴切)。
给作品起这样的名字,显然原作者伊坂幸太郎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讲一个合理、可信的故事。
正如国内引进的原作小说标题《一首朋克救地球》所提示的那样,这是一个不同时代的人因为一首朋克歌曲,经过各种小概率事件和蝴蝶效应,最终拯救地球免于毁灭危机的故事。
是不是听上去就非常荒诞?
事实上就确实很荒诞。
但「讲故事」的魅力从来不在于合理,好的讲述者即便你知道他\她是在胡扯,还总会忍不住想要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
《鱼的故事》很好的体现了伊坂幸太郎小说的特色:「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人物、漫画般的想象和拼图式的叙事。
电影开始的时候,出场的每个人都神神叨叨,行为也荒诞不经,不可理喻。
有的人从小就想要做「正义的伙伴」,惩恶扬善,每天在家后院练武;
阿宅可以模仿一下,搭讪小姐姐的开场白:我是正义的使者。
有的人胆小慌张,在强势的人面前说话都哆哆嗦嗦,脑门上永远急得全都是汗;还有人预言1999年地球毁灭,结果没有毁灭,被人暴打一顿。
总之,看着都不是什么正常人。
话虽如此,故事却有一种古怪的魔力,引诱着人往下看。
一直到最后所有的线索合并收起,终于要开始拯救地球了。
这时你不仅不会反感,反而会觉得有意思:一群虾兵蟹将般的人物,手忙脚乱地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拯救了地球,多神经呀!
「正义伙伴」其实还蛮厉害的《鱼的故事》包含了日式故事的两个重要特点:有趣、治愈。
日本的创作者们从来不排斥鸡汤,甚至可以说他们一直都是鸡汤的拥护者。
对他们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把鸡汤做得好喝,而伊坂幸太郎可以说是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拯救地球」这种不着边际的事,在美式超级英雄的叙事里是钢铁侠们的工作,背后其实是一种强力崇拜心理。
而在这部电影里,拯救地球是一连串因为一首朋克歌曲机缘巧合联系在一起的小市民。
从这个角度说,《鱼的故事》所向往的理想主义跟超级英雄们正好相反,它是1967年「爱之夏」延续至今的小概率事件。
--更多电影推荐,请关注公众号「考剧学入门
看这些评论,有的说玄幻,有的说预言,有的说穿越,总之是一首歌奇妙地拯救了世界,其实这只是一条表面的明线,为了让故事更紧凑好看加入的元素,真正的拯救地球的是歌曲背后的力量、激情和正义,他们像种子一样在人间传播,四处开花结果。
在我们的世界上有无数像这首歌曲一样的种子,也结出了无数的果实。
之所以看起来是这首歌拯救了世界,其实毫无玄幻可言,在事情(虚构的剧情)发生后往回倒推而已:拯救世界的力量和正义,一定是这样的种子长期孕育的结果,不是这首歌的话,就是另一颗种子,电影只是换一个名字而已,故事还可以是一样的结构。
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歌曲的名字,是垃圾翻译的结果,文字本身没有意义,这可能也在表达作者的理念:我们可能看起来都是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吃喝拉撒睡,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力量、信念、激情和正义。
2009/4/13 文化中心
感动到了。其实整个构思好比陈医生那首『如果这一秒钟你跟我讲你不爱我』一样连锁。无眉高良健吾加一星。
莫名其妙,就是想看有多无聊看完的
滨田岳的刘海。。。额头大也不是这么个遮法导演你太欺负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N段式非线性叙事,最后那把整个故事串起来的一分钟伴随着这支punk主题曲实在是热血到爆爆爆啊!
蝴蝶效应?punk音乐拯救世界
连得勉强。。明显的扯蛋。。但最后整体并不讨厌
春节惊喜 力荐
好荒谬的故事啊。。。
刚开始有点看不懂呢~到后来以为是几个不同的小故事…
没看过书的话是不是会有点看不懂啊?连接的感觉不是特别好,但是还是跟小说一样温馨,甚至比小说还要热血,书上所谓拯救地球还只是攻克电脑病毒,这玩意儿好家伙货真价实的是把全人类从彗星撞地球的末世灾难中力挽狂澜救回来了。森山未来那段是最喜欢的,这孩子太有戏了。”我的职责是做一个正义使者”
影片名是一首受启迪于一本书的同名punk的歌名,书的扉页写着:“这个故事,诉说着我的孤独。”结果是因为阴差阳错,被人误解为鱼的孤独。这样一来,原本很有哲理的故事在被曲解后变得毫无意义,片中好几个同样活得毫无存在感、笨手笨脚的家伙也几乎面对现实沦丧了勇气。微妙的是正是这本可笑的书、这首
太棒了,看得心花怒放,最后结尾简直碉堡了。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想听啥音乐就去听啥音乐。如果一个小时后就是世界末日,那就去听朋克吧。
拯救地球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啊~
四个片段式小故事,挺扯的,有点儿意思。乐队叫逆鳞,主题曲是fish story。
有点蝴蝶效应的意思。
一出蝴蝶效应的故事,最后5分钟豁然开朗的爽快奖励给坚持到结尾的盆友们:) 只觉得摇滚乐队的感觉真是太赞了
真的… 第一段还可以看进去,在船上那段让我放弃了看完的勇气
贫民英雄
比期许有些失望,不够劲爆不够热血不够感人,最后的包袱不错,但甩的有点无力啊。。。照《金色梦乡》差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