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的2013年,我在高一时第一次读完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王新禧译本的全本《平家物语》。
我曾经很多次表达过对《平家物语》小说的喜欢,但是这种表达仅限于干巴巴的“真厉害好感动”,或者是类似一种拉踩的“可能比同类型的《三国演义》给我的震撼都要大”。
总结起来原因大概有两点:《平家物语》体量巨大、人物众多,加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短篇幅内很难解释故事的发展脉络;同时,我也确实不清楚这部书会对我产生如此大的震撼的原因。
而在我看完山田尚子导演的动画版《平家物语》后,这些旧问题似乎突然浮现出来,又迅速地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平家物语》(平家物語 へいけ ものがたり Heike Monogatari)是一部成书于13世纪(日本镰仓时代)的长篇战争小说,记叙了1156年-1185年这一时期煊赫一时的平家从权倾朝野到被源氏击败而迅速灭亡的故事。
虽然与《源氏物语》并称为“日本古典文学双璧”,但不同于由紫式部一人书写的《源氏物语》,《平家物语》是一部集体创作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增加卷数。
它最早通过琵琶师的说唱在民间流传,形成了《平家物语》的“唱本系统”;后期由于阅读的需求,才形成了“读本系统”以及近现代的“改写本系统”。
《平家物语》讲述故事的年代处于日本从贵族政治向武家政治转变的时期。
贵族政治时期,以天皇为首的公卿贵族掌握国家权力,《源氏物语》即处于这一时代。
平家本是卫护天皇的武士家族,而到了《平家物语》的年代,平家逐渐进入原被公卿贵族霸占的统治阶级,取代贵族成为了国家的实际掌权者。
基于这一背景,《平家物语》的主要角色分布于三个阵营:平家、天皇家族与源氏。
最核心的是平家一族,以平家家主、“太政入道”平清盛为核心,重要人物有平清盛及其儿子平重盛(在平清盛之前去世,生长子平维盛、次子平资盛、三子平清经)、宗盛(平重盛、平清盛先后去世后的平家家主)与女儿德子(嫁给高仓天皇、生下安德天皇)。
天皇家族以后白河法皇(天皇退位为上皇,上皇出家后称为法皇)为中心,其子高仓天皇与平德子生下安德天皇。
为了推翻平家,后白河法皇扶植了以源赖朝为代表的源氏家族,其中《平家物语》中着墨较多的是日本历史上被誉为“战神”的源义经,也正是源义经带领源氏最终在“坛浦合战”中彻底打败平家,平家一门几乎全部战死或投海而亡。
平家被灭后,源赖朝逐渐获得国家统治权,彻底架空天皇,最终建立完全的武家政权——镰仓幕府,开启了在日本延续数百年的幕府时代。
《平家物语》的诸多著名片段,在后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
最著名的毫无疑问是《平家物语》的开篇诗:祇園精舎の鐘の声 祇园精舍的钟声,諸行無常の響きあり 响诸行无常之妙理;娑羅双樹の花の色 娑罗双树之花色,盛者必衰の理を顕す 显盛者必衰之真谛。
驕れる人も久しからず 骄奢者绝难长久,唯春の夜の夢の如し 宛如春夜梦幻;猛き者も終には亡びぬ 横暴者必将覆亡,偏に風の前の塵に同じ 仿佛风前尘埃。
这首开篇诗精准概括了《平家物语》所要表达的主题,即“诸行无常”与“盛者必衰”。
但从字面角度理解,这首诗的前后两段有着一个矛盾:“诸行无常”所要强调的是一种“无来由”,是生命、荣华之类自存在时便注定的灭亡,人力无法左右;而后半段表述的则是“覆亡”来自“骄奢”与“横暴”——这并不是“无常”,而是“因果”。
同时,从历史角度看,平家的跋扈并不构成他们最终败亡的关键原因。
书中包括焚烧寺院、软禁法皇在内的很多“暴虐”行为,是特殊年代维护统治的无奈之举。
从马后炮的角度来说,这当然都是平家灭亡的原因,但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会产生如此惨烈的结局。
山田尚子的《平家物语》就从这个矛盾点开篇。
一开场,女主角琵琶的父亲就被滥杀无辜的平家秃童(专门培养以监视众人行为言论的家童)杀害。
琵琶因此受到极大的刺激,拥有了看见未来的能力。
她看见了平家的红色战旗下尸横遍野,又看见了满树代表武士的山茶花全部飘落。
于是琵琶来到平家权臣平重盛的府邸,为了报复。
她无法替父亲报仇,只是来告诉他们:你们很快就要灭亡。
想要冷眼看平家灭亡的琵琶却被一个绝美的家族打动。
仅就原著而言,除去对平清盛、平宗盛等人恶行的描述,对平家所有其他人几乎都不吝赞美。
平重盛是平清盛的嫡长子,身负赫赫战功,《平家物语》故事开始时是平家除平清盛以外官位最高者。
在原著中,平重盛被描述为“文章绝丽,心存忠厚,才艺超群,言辞与德行兼备”,在整部书前半段是唯一一个能够意识到平家纵行恣肆、前途堪忧的平家人。
平重盛的长子平维盛,十九岁簪樱花、梅花在宫宴上作青海波舞,时人为其容貌与舞蹈惊艳,呼为“樱梅少将”。
平重盛的弟弟平重衡,文采出众,精通音律更兼武艺高强,相貌堂堂,被喻为牡丹花。
死时仅十六岁的平敦盛,原文表述为“眉清目秀,丰神俊雅”,其最后死于战阵上前慨然说出的“直枭我首问他人,见者必有知之者”,可堪称为全书最经典段落之一。
阅读《平家物语》小说时很难对这个家族产生恶感,其原因就有作者对平家人细节的刻画。
动漫设置的巧妙之处在于,琵琶看到平家覆灭的前路时,命运已经帮她报了杀父之仇。
因此,琵琶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温柔的人,甚至是具备了日本审美传统中所有优秀特征的人,他们对悲惨的前路一无所知。
平家全盛时期唯一能够预感到灭亡的是出现在前4集中的重盛。
动漫将其设定为与琵琶相对应的角色:琵琶能看到未来,而重盛能看到死去的人,因此对平家的暴行有直接感触。
原著中重盛是作为平家良心仅存的人物存在,动漫基本维持了原有人物设定。
重盛代表了对平家前路的一种态度:如果再行暴政加之不忠于天皇家族,平家必将灭亡。
因此,重盛所做的是兵谏平清盛,在平家与天皇家族之间寻找平衡,并因此产生了“忠则不孝,孝则不忠”的进退两难的局面。
维盛仅继承了父亲重盛的温和仁厚,却没有继承军事才能。
重盛去世后,平家的势力已经大大减弱,开始了需要面临各种起兵叛乱的阶段。
维盛参与了几次关键的使平家元气大伤的战争,深感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并由此产生了厌战与绝望的念头,最后在平家覆亡前出家并投水自尽。
知盛、重衡、资盛等人其实最后同样走上了维盛的道路,只是他们是在最后经历了一番死战,才走到了这一步。
面对无法改变历史的无力感,琵琶在第7话中选择了出走。
但最后她还是回到了平家。
不同于故事一开头她要做的事情——亲眼见证平家的灭亡,既然灭亡的结局已经注定,她不再在乎结局如何,而是用琵琶说唱如实记录。
动漫中的战争场景全部通过琵琶的琵琶说唱展现,与《平家物语》本身琵琶法师传唱的性质相合。
于是我们发现,因为琵琶的记录,这个败亡的故事变得不一样了。
每个人都曾经在乱世中拼命地活过,但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最终的死亡;美的事物终会消逝,事物本身与消逝都是美的,如年轻的武士是美的,年轻的武士凋零在战场上也是美的。
“平家贵胄一一投海,相继丧生……(部将们)将赤旗赤帜抛入海中,如山风吹落泷田川红叶,满目血红,就连翻涌的白浪也映成了浅红色。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何我会为《平家物语》感到如此震撼?
因为它一反常见的古典战争题材中对胜负的讨论,将畏惧与勇敢、绝望与希望、死亡与生命同时作为了审美对象。
在《平家物语》着力构造的这一背景下,我们尤其无法对历史人物作出任何道德的评判。
对于开篇诗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这首诗更合适的理解其实是,“盛者”——不论是否“骄奢”“横暴”——都注定灭亡;骄奢可能使灭亡来得更快,却并不是灭亡的本因;面对无法改变的历史乃至未来,人不可困于一时的荣耀成败,而应体会向死而生、死中求生的美。
山田尚子巧妙地抓住了《平家物语》的这一审美的而非历史的倾向,弱化战争的胜败而强调每一个人在战争中的心境与浮沉。
历史上的平家物语作为军纪文学而存在。
与源氏物语齐名,从文学意义上来说堪比三国志,但是从历史意义上来说却重要得多。
故事类似于红楼梦般的基调。
家族的衰弱,四面楚歌的战争,领导者的不满足,集权与血缘的矛盾...把这些都浓缩在了这简单的十一集中,如果深究的话细节上还是有许多问题。
但山田尚子很好地做到了一种通俗化的处理,让即使对这段历史与日本文化一无所知的人(例如笔者),也能清楚地看明白整个动漫。
整个动漫的美术功底没得说,据说大部分还是来自曾经吉卜力工作室的艺术家,所以真的达到了了那种“一帧一画皆壁纸”的境界。
对田园,庙宇,庭院的许多细节画面不管从色调还是构图上,都十分让人沉醉。
音乐上牛尾的发挥还是很棒,这个配乐家的创作风格以及艺术多样性是泽野弘之比不上的。
把话说回来,山田很巧妙地安排了琵琶这个角色,把自己深厚的对女生塑造的功力发挥出来。
寻母线虽然显得有些突兀,但却是整个剧的转折点,如果一切都无法改变,一切都已经注定,那么晚能做的就是把这一切记住,并且世代相传下去。
这是琵琶的使命,虽然琵琶这个角色身上无法承载家族巨变的历史浪潮,但她却可以跳脱历史之外,做一个观察者。
而这种见证,本质上就是一种永存的方式。
平家物语有很强烈的宿命论与因果论,和佛学也有联系,似乎家族的灭亡有一种强烈的命定成分,无法阻止,无法逃脱。
家族成败在历史浪潮之中,仅仅是昙花一现,繁华衰败仅在一念之间而已。
也正好在看我平家物语的那一刻 第二天去了看浮世绘展。
浮世绘的色彩运用与平家物语的画风类似,一幅又一幅浮世绘中仿佛看到了历史,看到了在水深火热中的平家。
隔了千年的时光只剩下了一幅单薄的画卷。
浮世绘有种虚无感,因为弹指一瞬就好像所东西都走向毁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容不下永远这个字眼,平家物语也一样,诸行无常。
就像平家物语的开篇:祗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
娑罗双树花失色,盛极必衰是沧桑。
富贵骄矜难持久,只如春宵梦不长。
扬威耀武终迟暮,唯作风前尘土扬。
总之,这是去年很喜欢的一部作品。
看完特别想瞎写点东西表达一下,但因为各种原因拖欠着,幸好今天偶然想起了。
被《平家物语》这部番中的植物,迷倒了。
画风太美了。
种类又多,是某看过的植物画面最多的一部。
尤其,反复频繁出现的椿花。
某的白花油茶树和红花油茶树的白花和红花。
画的太逼真。
红花油茶树的红花,就是这样整朵的掉落。
花瓣厚实,开得一树密匝匝的。
落的时候,整朵落。
花开的季节,壮丽。
一树厚实的红,又一地厚实的红。
这会,差不多就是开花的时候了。
今岁雨多阳光少,恐怕边开边就落满山了。
雨多,花落得狠,挂果率,一定差。
年底的红花山茶油,不知道什么行情。
甲蹦人,叫椿:断头花。
还真是形象。
看了这么些番,椿在甲蹦人心中的位置,同樱花也无二吧。
尤其《平家物语》中的椿花坠地。
喻意花落人亡。
那样的画面,过目难忘。
音乐也好,词也好。
诸行无常。
唯有今天在脚下。
db有一个评论,简短,却很到位。
某大大赞同。
平家的一百种死法。
剧中的花草植物可以出个画集图鉴。
本年度动画制作细节最高作品。
——恶魔的步调平敦盛死的时候,某落泪。
源氏武将举刀不忍;敦盛却说,快快取我首级。
平清经与平维盛,像。
某以为。
正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喜欢维盛的舞蹈【青海波】。
青海波,唐乐的一种。
当年甲蹦的遣唐使,带回了全方位的中国文化。
青海波,在源氏物语的真人电影版里,有比较大段一点表演。
且是双人的。
值得一看。
通番,某,最爱的人物是平重盛。
灯笼大臣。
豆友【兰陵笑笑生水瓶】,查证原著:平重盛,喜欢灯笼,并不是害怕黑暗。
而是祈福。
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平家物语》共11话,分别是:非平氏一门者,都算不得人;俗世繁华梦中梦;鹿谷阴谋;无文;桥合战;迁都;清盛之死;离都;平家流离;坛之浦;诸行无常。
第一集中,平清盛虽然随出家的后白河天皇即法皇在东大寺受戒入道,但依然权倾朝野,平家诸人皆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平清盛的嫡长子平重盛是内大臣兼左大将,平宗盛是中纳言兼任右大将,平知盛官至三位中将,平重衡任藏人头,嫡孙平维盛任四位少将。
平家一门共有公卿十六人,殿上人三十余人。
此外尚有各国国守,及在卫府与诸省司任职者,计有六十余名。
殿宇庙堂之上,仿佛再无别姓。
平家势力如日中天,当然也有看不惯他们霸道行径的人。
于是,平清盛精心挑选三百名年龄在十四五六岁的少年,一律秃发,统一穿着赤红的直垂,令他们出没于京中各处探听访查。
一遇上口出恶言,不利于平家者,便立即闯入乱言者家中,chao没其家私财产,并将其捉拿到六波罗府里去。
平民百姓瞧在眼里,即使心中愤慨不满,也无人敢说三道四。
一见“六波罗殿之秃发”,道路上行人、骑乘、牛车,尽皆避之唯恐不及。
番剧中,女主角琵琶看不惯秃童们仗势欺人挺身而出,她的父亲因此而命丧黄泉。
她来到平家遇到平重盛后因为能够遇见未来而被收留,从而见证了平家的盛衰。
这便是故事的开始。
她和平家的公子小姐们一起长大。
他们吹笛赏花,天真烂漫,享受着季节变换的绚丽,恣意人生。
就像《红楼梦》中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但最后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平家最后仓皇逃离,流离失所,全军覆没。
平清盛之死是平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位强势的老人,一生把所有人都当作棋子,他让年仅九岁的幼女盛子嫁入藤原家,进而控制年仅十二岁就守寡的盛子继承的财产;让德子嫁给天皇,在天皇奄奄一息之际,他甚至想让德子嫁给她的公公法皇,在被德子义正言辞地拒绝后才作罢。
但其实平重盛离世已经为平家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和父亲平清盛相比,平重盛自我认知是“无趣”。
实际上,他是端方君子,平衡着父亲和法皇之间岌岌可危的关系,在平清盛打算幽禁法皇时,是他拿出了与之抗衡的气魄,阻止了平清盛的野蛮行径。
如果没有平重盛的制止,平家会不会走向不一样的结局?
我想并不会,盛极必衰且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早已布满对平家的总总怨言。
某种程度上是平重盛延长了平家的荣光。
平家和贾家的共同之处还在于,后继无人。
作为武士之家,平重盛的嫡长子平维盛不爱武术爱舞蹈,懦弱无能,在战役中损失了七万士兵,严重削弱了平家军事力量,直接导致平家离开京都,之后节节退败。
继承平重盛平家家主之位的平宗盛,是个绣花枕头,纵情享乐,无法继续带领平家与源家抗衡。
剧中最动人的角色是德子。
美丽善良这些词对她来说是陈词滥调。
她永远笑意盈盈,轻声细语,恰如一朵山茶花。
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顺从父亲的安排嫁给天皇并诞下皇太子。
看着天皇和其他女人情意绵绵,她不是不羡慕,但依旧保持着尊严与大度。
父亲与法皇势不两立,两边都是她的亲人,在父亲强势之时,她时常看望法皇。
世间种种,她说她选择了原谅。
在逃难的过程中,曾经金尊玉贵的德子,穿着草鞋背着儿子与众人一起在大雨滂沱中艰难前行,毫无怨言。
祇园精舍钟声响,世间诸行总无常。
沙罗双树花说法,盛极必衰是沧桑。
富贵骄矜难持久 ,只如春宵梦不长 ;扬威耀武终迟暮,唯作风前尘土扬。
虽然,平家彻底覆灭了,但是他们的故事能够代代流传也未尝不是一种永恒。
觀《平家物語》有感壇浦海潮東逝水,浪淘平家諸众。
錦繡榮華轉頭空。
王朝依舊在,徒樱幾落紅。
女院落髮空門裏,相伴苔痕磬鍾。
青燈古佛了殘生。
三世因果業,盡歸輪迴中。
原本只是因為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又被第一集的琵琶彈唱定場詩驚艷到了才看下去的,沒想到總體質量遠超我的想象,直接決定找《平家物語》漢語譯本來看,看完後要是有別的感觸再回來改。
《平家物語》的背景是日本鎌倉幕府前际,平安时代末期。
作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个昌盛的武士家族平家一門從开篇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到由於作威作福,飛揚跋扈而漸失民心(或者說是法皇之心),逐漸衰微,被源氏击垮,落魄如喪家之犬,最後於壇之浦慘遭滅門的全過程。
其開篇詩直接道出了全文「諸行無常」,「盛極必衰」的基調。
全篇我認為最好的改動就是增加了琵琶這個角色,既削弱了原著歷史軍紀小說的枯燥,讓故事更符合動漫受眾年齡的趣味;又暗合平家故事由琵琶法師彈唱的史實,順理成章地增加琵琶彈唱的精彩片段。
但最重要的,是通過琵琶這一角色作為切入點,生動地展現了平家人真實鮮活的一面。
觀眾跟隨琵琶,一路見證平家的興與衰,我們看到了他們最初的意氣風發,風光無限;也看到了中途的彷徨失措,猶豫不定;以及最後的背水一戰,慷慨赴死。
在這個過程中,琵琶跟平家人們一起生活,與他們聊天,嬉鬧。
透過這些互動,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對平家產生了感情。
此時的平家,不再是歷史書上冰冷的文字,不再是檔案裏密密麻麻的記錄。
他們會喜,會怒,會哀,會樂;有愛,有恨,有情,有仇。
他們不是惡貫滿盈的罪者,也不是悲天憫人的聖賢,他們是人,是跟你我一樣,活生生的人。
跨越近千年的時光,這部動漫將我們連接在了一起。
感謝這部動漫,感謝原著《平家物語》,它們讓我知道了在近千年前的東瀛,有這麽一群人,他們在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曾努力地,堅強或者怯懦地生活過。
雖然時代的車輛早已將他們碾成塵埃,壇之浦的大海早已令他們尸骨無存,但他們的故事仍然代代流傳,即使是近千年後的今天也讓我如此感動,而且,還將繼續延續下去。
「祇園精舍之鐘聲,奏諸行無常之響。
娑欏雙樹之花色,表盛極必衰之理。
驕者難久,彷若春宵一夢。
猛者遂滅,恰如風前微塵。
」謹以此文紀念曾經逝去的人們,只因我們同在這一片藍天下。
作者本人, 版权所有,没有经过我许可,请勿转载。
豆瓣、贴吧id均为(兰陵笑笑生水瓶)https://tieba.baidu.com/p/7632490054?pn=2 第一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043969/第二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058968/第三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094362/第四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144846/第五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247089/第六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04266/第七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37573/第八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64319/第九话
00:00—01:43,03:14—04:13原创 04:14—04:52后白河授官木曾义仲等人。
对应原著第八卷第二章<名虎>。
寿永二年(1183)八月十日,在法皇御所殿上之间举行授官仪式。
木曾义仲除左马头,赐越后国,因为木曾义仲讨厌越后国,改赐伊豫国。
源行家为备后守,因为源行家讨厌备后国,改赐备前国。
《平家物语》中没有说明木曾义仲为什么讨厌越后国,实际上他在后白河授官之前越后国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他想得到真正的实惠。
其实侧面也可以看到后白河十分精明,既然越后国已经是你的了,我就给你个头衔,实际上你什么也没得到。
同样,给源行家的备前国,备前国当时处于平家一门的手里面,源行家必须打败平家,才能拥有此官职,所以历史上的后白河是相当狡猾的人,源赖朝后来把他必须成挑拨武士打仗的大天狗是有一定道理的。
《平家物语》提到除了木曾义仲、源行家两人之外,还有源氏十余人授官,可惜的是没有点明是哪些人。
根据其他史料补充一下,这些源氏包括摄津源氏源有纲(源赖政之孙),美浓、尾张源氏源广长、高田重家、泉重忠、苇敷重隆,甲斐源氏安田义定,信浓源氏村上信国,近江源氏山本义经、柏木义兼。
法皇在给源氏授官的同时,将平家一门大小官职全部拿下,只有大纳言平时忠、赞岐中将平时实、内藏头平信基保留,法皇想用他们和平家交涉三件神器的事情。
当时平时忠在屋岛,得知此事,断然拒绝法皇,说到平家在西国依然有势力。
04:53—12:38对应原著第八卷第三章<麻线圈>、第八卷第四章<撤退大宰府>。
寿永二年(1183)九月,平家抵达九州筑紫,天皇暂住在原田种直的官邸。
当时丰后国的代官藤原赖经得到朝廷院宣,不得留平家居住,于是赖经把院宣告诉了绪方维义。
绪方维义是当地豪族,传言是怪物的后代,就是麻线圈那个故事。
传言不必信,其实这个故事就是表示一下绪方维义武艺相当的好,在九州数一数二。
平家在九州建立皇宫之后,绪方维义担心源氏会问罪,于是谋反。
因为绪方维义原来是平重盛家臣,所以平家派平资盛去谈判,结果谈崩了。
原著中提到平家与绪方维义开战,动画此处都省略。
事实上动画从第九集开始就在赶进度,每一集都包含太多原著章节,这是极不合理的。
绪方维义与绪方惟荣为一人,日语发音相同,翻译不同导致。
平家风闻绪方三郎维义率领三万余骑,即将来攻。
人人张皇失措,未及带走应带之物,便匆匆退出了大宰府。
沮丧地离开了赖以护持的天满天神。
一时找不到轿夫,所谓葱花辇、凤辇也因而只能闻其名、不见其物了。
皇上不得不坐着腰輿上路。
自国母建礼门院以下,身份高贵的各位女官,都撩起裙子下摆:大臣殿以下诸公卿、殿上人,也都卷上裤管。
跣足徒步,走出了水城户,唯恐落在人后,抢先逃到了箱崎津。
恰逢骤雨,滴如车轴。
风卷沙尘。
落泪与雨水不分,模糊了眼光。
虔诚拜过住吉、莒崎、香椎、宗像等神社,但愿天皇早日回幸旧都。
越过垂水山巍峨峻岭,侥幸抵达鹑滨险滩,走向渺渺平沙。
平生不惯跣足赶路,只见脚底出血滴染了沙砾,红裤增浓其色,白裤下摆变红。
以下考证一下路线,大宰府相当于今天太宰府市,水城户在今天福冈县太宰府市境内,箱崎津在筑前国粕屋郡箱崎,今福冈市。
住吉神社在福冈市博多区,莒崎在福冈市东区,香椎宫同样在东区。
宗像神社在宗像市。
垂水山又名樽见峠,在筑前国宗像郡与远贺郡之间。
也就是说平家是从大宰府先往西北走到福冈市,再往东北走向宗像市。
在平安时代,这里并没有修道路,所以爬山涉水在所难免。
平家与山鹿兵藤次秀远汇合后,赶往山鹿的住所。
山鹿位于筑前国远贺郡山鹿,因此以之为姓氏,原姓藤原。
在路过芦屋津的时候,因为福原到京都也有一处地名叫芦屋津,因此思念平家在京都的日子。
原著中没有注释说京都附近那个芦屋在哪里,以前考证凉宫时,注意到西宫市与神户市之间有一个城市叫芦屋,可能指这里。
等到平家赶到山鹿,听说源氏来攻,于是逃往海上,从柳浦乘船,柳浦在丰前国企救郡柳之浦,现在的福冈县北九州市门司区。
平家在这里坐船(长门国目代纪伊刑部大夫道资提供船只,因为长门国是平知盛的领地),开往四国。
平清经就是在这里跳海的,我之前在前面章节介绍过此事,所以此处不赘。
12:39—16:19原创,琵琶版“三千里”寻母,终团圆。
16:29—16:46水岛合战对应原著第八卷第七章<水岛之战>。
平家从大宰府撤退之后,一路逃到了屋岛。
期间平贞能脱离平家,也是一重大事件,可惜动画没有刻画,在此处讲一下。
肥后守平贞能与平家同为高望王之后,历代对于平家忠心耿耿,被平清盛称为唯一信得过的人。
之前在九州平乱菊池隆直,就是平贞能的功劳。
其实平贞能脱离,可以看做平家中平重盛一门与其余分支矛盾的缩影。
因为平贞能在年轻时服侍平重盛,平贞能逃离之后,去往了关东下野国依附于宇都宫朝纲,后来北部关东出现很多平重盛的墓地,就是来源于此。
平家逃到屋岛之后,木曾义仲派遣足利义康之子矢田义清为大将,信浓国的海野行广为侍大将,率军7千骑,赶往备中国的水岛驻扎,准备进攻屋岛。
平家与此前不同,没有坐以待毙。
于同年(1183)闰十月一日,由平知盛、平重衡、平教经率领一千余艘战船,把战船之间用木板相连,对木曾军突袭。
取得大胜。
水岛合战让本来处于困境的木曾义仲,更加狼狈。
水岛之战后,木曾义仲从山阳道进军,10月12日,与濑尾兼康在备中国遭遇。
《平家物语》中把水岛合战放在濑尾兼康前面,其他史料就不是这样,比如《一代要记》中顺序颠倒。
之后木曾义仲在备中国万寿庄(今冈山县仓敷市)会师,准备进攻屋岛。
但是此刻,京中的樋口兼光传话说源行家与后白河勾结,木曾义仲不得已回京(10月15日)。
源行家觉得再待在京都很危险,于是率领自己人从丹波路(自京都越过大江山进入丹波国的道路)往播磨国。
错开了木曾义仲从摄津国入京的道路。
源行家后来在室山与平家开战(11月8日),《平家物语》说源行家此举是想缓和与木曾的关系,可能未必,仅仅是后白河的院宣。
室山合战平家再次取得胜利,室山在哪里,在今天兵库县龙野市室津港背后的山丘。
平家已经从中国地区推进到近畿附近。
源行家在整个《平家物语》中基本没有打过胜仗,源赖朝最早就看出此人不能用,所以源行家逃到木曾义仲那里,源赖朝也不可惜。
不过源行家命很硬,每次失败,他总能逃出来。
16:47—17:36法住寺合战,对应原著第八卷第十章<鼓判官>,第八卷第十一章<法住寺之战>。
动画此处通过源赖朝等人对话把木曾义仲回到京都所作所为展示给观众,这种第三人称叙述,可以大量节省篇幅。
法住寺合战发生在11月19日,但是真实历史上源赖朝得到后白河的院宣讨伐木曾义仲发生在10月8日,当时平赖盛与源赖朝在相模国国府会面,源范赖与源义经在此后上洛。
在11月初的时候,京都的公卿九条兼实与吉田经方分别在日记《玉叶》与《吉记》中提到了源义经的名字。
所以动画中选择源赖朝叙述法住寺合战的情节,在时间上早了。
是先有院宣,后有法住寺合战。
源义经上洛时间同样早于法住寺合战。
木曾义仲就是因为在十月中旬听到源义经上洛的消息,才从备中国赶回京都。
法住寺合战被称为历史上第一次武士与院厅之战,在此之前无人赶真正的对院厅动武,平清盛很牛吧,他顶多软禁天皇,表面上还是要给面子。
反而是乡下人木曾义仲就没有那么多顾虑,直接干。
木曾义仲在政治上是一点没有头脑,连今井兼平与樋口兼光都看出来了,你木曾义仲手下很多北国武士,是因为你讨伐平家才集结到你手下的。
如果与院厅为敌,就人心不稳。
11月19日上午,木曾义仲对法住寺发起进攻,为了吉祥,他仿照之前砺波山合战中把人马分成七队。
后白河这边也很硬气,请来了延历寺与园城寺的僧兵,外加京都当地的无赖,加上脱离木曾义仲的北国武士。
但是后白河这些人虽然多于木曾,毕竟是乌合之众。
法住寺合战以院厅失败结局,后白河被软禁到五条大道近卫基通的宅邸。
天台座主明云与园城寺长吏圆惠法亲王(后白河之子)被杀。
11月21日,木曾义仲剥夺了后白河近臣49人的官职。
前关白松殿基房的女儿嫁给木曾义仲,松殿基房之子松殿师家于是成为摄政。
12月2日,把平家的管领收于自己手里,这是为了保证军粮,因为木曾义仲知道源赖朝已经派源义经等人上洛了。
17:37—18:03木曾义仲之死对应原著第九卷第四章<木曾之死>。
有关源义经与木曾义仲之战,不是动画1分钟不到的时间可以演完的。
动画只是把木曾义仲死的那一刻展示给观众。
那么下面我就按照时间顺序来讲一下。
寿永三年(1184)正月十三日,源义经的军队在伊势集结,其麾下有安田义定、大内惟义、畠山重忠、佐原义连、梶原景时、熊谷直实、佐佐木高纲、涉谷重助。
平山季重等25000兵力。
源范赖的军队在近江国濑田集结,手下有武田信义、一条忠赖、加贺见远光、坂垣兼信、稻毛重成、榛谷重朝、土肥实平、小山朝政等35000兵力。
总兵力在60000左右,这也是《平家物语》提供的数字,详见第九卷第一章<生食与拓墨>。
源义经因为是从伊势国过来的,所以走宇治桥进京都。
源范赖从近江国过来,所以走北面的势田桥。
这两座桥是进入京都的交通要道。
木曾义仲方面,势田桥的布防是今井兼平。
宇治桥的布防是任科盛家、高梨、山田次郎等人。
兵力一千有余,所以木曾义仲也清楚是不行的。
他原本想带着后白河逃到北陆。
于是在正月二十日,宇治川合战爆发了。
在宇治川合战开战前,木曾义仲仿照以仁王,把桥板给撤走了,并且在河中撒网,这是防止源义经军队渡河采用马筏战术。
此时是寒冬季节,宇治川河水处于暴涨阶段。
可是即使如此,源氏大军中仍有人想跃马入河。
于是《平家物语》经典章节第九卷第二章<宇治川夺魁>诞生了。
生食与拓墨是两匹宝马的名字,源赖朝在源义经上洛时,把这两匹马赐给了梶原景季与佐佐木高纲。
两人骑着宝马,要看看谁先渡河。
一开始梶原景季领先,但是佐佐木高纲灵机一动,对着前面的人说,你的马带松了,佐佐木趁机超过去。
梶原景季不甘,说佐佐木殿下,小心脚底的渔网。
但是佐佐木没有相信,就这样“宇治川夺魁”以佐佐木胜利结束。
成为后来佐佐木一族历代流传的故事,顺便一说佐佐木高纲的侄子佐佐木信纲在承久之变中,也有类似故事。
源氏武士突破了宇治川这条防线,率先进入京都,源范赖那一面是后进入的。
其实从这一战就可以看出源义经与源范赖之间的能力大小。
木曾义仲在六条河原抵抗源义经,因为当时后白河被软禁在六条的西洞院御所。
后来逃跑,在今井兼平的建议下,准备回北陆重整旗鼓。
动画中有一个细节与原著不同。
木曾义仲与今井兼平在琵琶湖西岸的打出滨汇合,遭到了一条忠赖的阻击。
最后只剩下木曾与今井两人,并不是动画中描述周围有很多人,此时交战地附近有一片森林,叫粟津松原,今井让木曾去那里自尽,自己拖延时间。
但是木曾运气不好,在马被沼泽陷住,被流箭射死。
关于射箭人是谁。
《平家物语》与《吾妻镜》中记载的是相模国三浦氏一族的武士石田为久。
18:04—23:25一之谷合战,对应原著第九卷第七章<三草点将>、第九卷第八章<三草会战>、第九卷第九章<老马>、第九卷第十章<一二之争>、第九卷第十一章<二入敌阵>、第九卷第十二章<驰马悬崖>、第九卷第十三章<越中前司之死>、第九卷第十四章<忠度之死>、第九卷第十五章<重衡被擒>、第九卷第十六章<敦盛之死>、第九卷第十七章<知章之死>、第九卷第十八章<东逃西窜>。
一之谷合战是整个源平合战中关键战役,前面那些跟一之谷比都不算什么。
小说中第九卷基本上使用了一个卷数来描写一场战役,细节之多是《平家物语》之最。
加上各种史料与学术书对于这场战役的看法。
下面我将要把动画切分成秒来还原所有细节。
寿永三年(1184)正月二十二日,法皇召集公卿讨论是否讨伐平家。
正月二十六日,法皇给源赖朝下达讨伐平宗盛的命令。
正月二十九日,源范赖、源义经晋遏御所,法皇宣布前进西国事宜。
二月四日,平家回到福原。
这一天也是平清盛忌辰。
二月五日,源范赖、源义经进入摄津国。
三草山就位于摄津国、播磨国、丹波国交界处,原著中说二月五日是西塞日,二月六日是道虚日。
均是晦日,所以源平没有开战。
其实此时源氏尚没有布好阵势。
在第九卷第七章<三草点将>中,介绍了源范赖与源义经部下源范赖:武田信义、加贺美远光、加贺美长清、山名教义、山名义行。
梶原景时、梶原景季、梶原景高、梶原景家、稻毛重成、榛谷重朝、榛谷行重、小山朝政、小山宗政、结城朝光、佐贯广纲、小野寺道纲、曾我资信、中村时经、江户重春、玉井资景、大河津广行、庄忠家、庄高家、小代行平、久下重光、河源高直、河源盛直、藤田行泰。
等五万余骑,从摄津国昆阳野(今兵库县伊丹市),沿着西国街道从东往西,进军福原。
源义经:安田义定、大内维义、村上基国、田代信纲。
土肥实平、土肥远平、三浦义澄、平六义村、畠山重忠、畠山重清、佐原义连、和田义盛、和田义茂、和田宗实、佐佐木高纲、佐佐木义清、熊谷直实、熊谷直家、平山季重、天野直经、小河资能、原清益、金子家忠、金子与一亲范、渡柳清忠、别府清重、多多罗义春、佐藤嗣信、佐藤忠信、江田源三、熊井太郎、武藏坊弁庆。
等一万余骑。
来到平家后方的三草山。
准备从西往东,进军福原。
三草山方面平家的守备如下平资盛、平有盛、平师盛、平忠房。
平内兵卫清家、江见清平(江见为美作国英多郡江见)等三千余骑。
三草山位于播磨国,平家在此地有庄园即福田庄,所以占有地利之便。
二月五日晚,源义经对三草山平家发起进攻,对于民宅也不放过(放火),平家则认为不会夜袭,结果可想而知。
平资盛、平有盛、平忠房等人从播磨国高砂(现在的兵库县高砂市)加古川乘船向着屋岛方向逃走。
平师盛、江见清平等人逃往一之谷。
二月六日黎明时分,源义经将军队分成两支,一支由土肥实平率领从西向东往一之谷推进。
另一支由源义经率领,走崎岖小路寻找一之谷后方的鹎越。
源义经派武藏坊弁庆找路,弁庆找到当地一家猎户,老猎人说他知道地形,当时年纪太大,不方便行动,于是让自己儿子带路。
《平家物语》中记载到源义经让叫熊王的少年行元服礼,取名鹫尾义久,鹫尾为丹波国多纪郡地名,因此以此为苗字。
他家祖上可能为桓武平氏平贞衡之后。
另外的史料记载名字为鹫尾经春,鹫尾是当地一座山的名字。
我倾向于另一种说法。
总之鹫尾义久带着源义经等人找到了鹎越,多说一句此人后来一直跟随源义经。
动画省略了一些情节,从三草山直接跳到了鹎越。
二月七日,源范赖从东往西,土肥实平从西往东,进攻福原。
熊谷直实原本是跟随源义经从鹎越走,但是他想抢头功,所以偷偷混入土肥实平那边。
这也就是原著第九卷第十章<一二之争>的故事。
源义经是一之谷合战胜利的关键,因为东西两线正面战场,源平不分上下。
源义经从鹎越下来,是直接切入了内部,对于平家布防影响很大。
虽然后来学术界对于鹎越奇袭的主角究竟是不是源义经,有争论,但是本文不想在这个枝节问题上花费笔墨。
平家在一之谷合战中损失很大,以下为平家战死人物,后面是讨取首级的人。
平敦盛——熊谷直实平忠度——冈部忠纯(武藏国猪俣党)平经正——河越重房平通盛——佐佐木俊纲平业盛——土屋重行平盛俊——小平六则纲此外平师盛、平知章、平清房、平清贞也都战死。
平重衡被梶原景季活捉。
动画中仅仅描写了平敦盛之死。
但是动画对于平敦盛染黑齿的装扮没有描写。
黑齿原本上是女性化妆之一,以示成年,在平安时代末期公卿贵族也流行开来,代表身份高贵。
就在上周,一部万众期待的动画开播了。
作为十月番的排头兵,本作有着光芒璀璨到让人眩晕的奢华制作班底。
科学猴工作室(Science SARU,创始人是业界鬼才汤浅政明)出品。
监督山田尚子,剧本构成吉田玲子,人设高野文子,作监小岛崇史,音乐牛尾宪辅。
汇聚业界顶级大拿,第一集刚上线,豆瓣评分瞬间飙到9.2!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部——
《平家物语》作为“日本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3世纪初。
故事围绕着以平清盛为首的平氏家族展开,前6卷描写了平氏家族的荣华鼎盛和骄奢霸道;
后7卷着重描述了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大战的经过,最后渲染了平氏家族终被消灭的悲惨结局。
所以,这是一个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作品。
怎样能把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讲得精彩,就很考验主创们的本事了。
《平家物语》和《源氏物语》并列为日本古典文学双璧,一文一武。
一个象征“菊”,一个象征“刀”。
如果将《源氏物语》对标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那《平家物语》就是大和民族的《三国演义》。
这种级别的作品一但搞砸,不仅会被戳脊梁骨,还会被钉上耻辱柱,成为职业生涯无法洗刷的污点。
而这样一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巨著,最后落在了一位女导演身上。
她就是——
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在漫迷心中,是宛如神明一般的存在。
当年京阿尼陷入营收困境,key社三部曲收官,作品青黄不接,《MUNTO》又惨遭大爆死。
生死存亡之际,一部《轻音少女》横空出世!
狂揽超过400亿的商业收益,不仅问鼎京阿尼所有作品之最,甚至带动日本GDP上升4%,被誉为“强国源泉”。
山田力挽狂澜拯救京阿尼于水火,所以打那之后一直被京都动画当作救世主兼财神奶奶来供奉,之后的《玉子爱情故事》《声之形》《利兹与青鸟》配置的都是全社顶级资源。
而山田的创作风格也跟一般的动画监督截然不同,她非常善于在动画中运用电影技法,对女高中生的动作和心理有着女性角度的特殊理解。
她最擅长的就是从女性切入,由女性视角展开故事,而这个特点也延续到了新作当中。
动画版《平家物语》原创了一个串联主线的线索人物,琵琶。
观众跟随她一起进入故事,而她也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讲述者。
当时平氏一族如日中天,门下豢养了大批秃童(专门查处背后诽谤平氏之人的鹰犬帮闲)。
秃童迫害黎民百姓,看不过眼的琵琶想要打抱不平。
没想到稚女路边一言,竟让父亲命丧黄泉。
亲爹祭天,法力无边。
目睹父亲被当街斩首,刺激之下双瞳异色的琵琶开了天眼,她可以看到未来了。
幻像中她目睹了平氏一族的灭亡,满腔愤恨的琵琶决定潜入平家宅邸,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平家家主平重盛。
平重盛宽厚仁和,深明大义,被誉为整个平家氏族唯一的良心。
他对父亲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可碍于孝道,常常左右为难。
他和琵琶一样都双瞳异色开了天眼,而他能看见的,是亡者。
循着庭院里琵琶的演奏声,平重盛走到了琵琶身前。
听到家族覆灭的消息,他非但没有动怒,反而照单全收。
他对同样拥有能力的琵琶惺惺相惜,看到琵琶父亲的惨剧更是心怀愧疚。
平重盛收留了琵琶,一来想做出弥补,二来则出于私心。
琵琶跟平重盛的孩子们学习礼仪。
次子资盛对她出言不逊,琵琶又气又恨;
但长子维盛是那么平易近人,琵琶获益良多;
重盛的妹妹德子对她总是那么温柔,琵琶小鹿乱撞。
他们一起赏花、一起玩耍、一起吃点心,朝夕相处让他们的羁绊渐渐加深,琵琶对他们的情感也越来越复杂。
幻像中,看到美丽善良的德子在战争中坠入海里命悬一线,琵琶痛苦不安。
但次子资盛要外出狩猎,琵琶明知此事会酿成大祸,但她却袖手旁观。
果然,资盛在狩猎途中,遇到摄政大臣却没有下马,被狠狠教训了一通。
父亲重盛本打算登门致歉,没想到霸道的爷爷居然火上浇油。
派出三百武士将摄政大臣一伙人的头发全都剃秃,来给孙子泄愤。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只凭一人是无法扭转泥沙俱下的时代潮流之局面。
全片都在传达这样的主基调。
而为了配合这个宏大、严肃、沉重的主题,全片的艺术风格极尽唯美。
分镜构图非常古典,每一帧都是艺术品级别,几个转场神乎其技,演出非常细腻。
山田将招牌的电影式技法运用其中,画面各种变焦、柔焦。
大量偏移镜头和特写隐喻镜头,个人风格非常鲜明。
来到汤浅的科学猴工作室后,山田尚子也受到了认真的对待。
新东家祭出了不输于开山之作《恶魔人:哭泣之子》规格的阵容。
原吉卜力美术团队,业界最强传统美术工作室Dehogallery协力,包括声优团队,是实打实的全明星阵容。
音乐方面尤为出彩,牛尾宪辅大胆地在古典作品里加入现代电音元素,新鲜且独树一帜。
虽然历史正剧的背景有一定的观看门槛, 但本片叙事选择从琵琶视角轻巧的切入,主线处理的相当干净,不会因为人物过多而显得杂乱。
偶尔还会出现萌系的轻松日常,观感完全不会枯燥。
即便离开了京阿尼,山田尚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
“我想真诚地描绘关于切实地活着的人们的重要故事”。
这是山田尚子给《平家物语》写下的寄语。
“真诚”、“活着的人们”、“重要的故事”……这是一位从灾难中幸存下来,却又亲身经历一个个同事、朋友命丧火海的创作者,今日的她,承载了断裂的伤、现实的痛。
在两年前的那场灾难中,山田的班子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她死里逃生。
这种伤痛根本就是不可能抚平的。
所以,换个环境重新开始也好……这样的人才只要还在做动画,就是万幸……戳【有用】,为了这走心的诚意之作--**二刺猿的小明还聊了很多其他番剧,感兴趣的小伙伴去瞅瞅吧**缅怀京阿尼◎ 永远的京阿尼,永远不会忘记……国王排名◎一集封神,王炸团队又放逆天大招!
年度霸权没跑了白金终局◎全网下架,举国封杀,挡不住他飞升成神漂流少年◎ 一集顶礼膜拜!
7月霸权实至名归!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旷世神作终完结,世间再无EVAEVA系列解析◎10年了,终于又等到这「永远的神」 致不灭的你◎逆天高分9.8,一集封神!
绝了,飙泪,起立鼓掌!
鬼灭之刃◎10天100亿, 狂破日本影史纪录的《鬼灭之刃》何德何能?!
薇薇 -萤石眼之歌- ◎逆天开挂,集集高潮!
4月霸权当之无愧,良心神作必须吹爆!
工作细胞◎刷爆B站,炸翻热搜,官媒表扬!
这扒开肉体的霸权神作,季季9.6--魔道祖师◎集集高能,这才是顶流国产IP的正确打开方式天官赐福◎感天动地、让人哭瞎的绝美社会主义神仙兄弟情,来!
了!!
白蛇2青蛇劫起·追光动画◎苦等三年的国产黑马,果然炸了!
刺客伍六七◎炸了!
开分飙到9.5,国产良心一集封神雾山五行◎一集飙上9.5,狂吹不怕被打脸,这国产神作不爆,天理难容!
降世神通◎16年前「火遍全球」的中国风,这么牛X的巅峰神作,为啥再也拍不出?
充满了制作巧思的一部改编。
1. 配乐配乐古典而前卫,用琵琶悲凄有力之音来描绘战斗画面,用节奏利落的电音来铺陈气势。
2. 构图和运镜充满隐喻的构图,比如维盛坐在门口合上剑起身站立,影子也被拉长充满了整个地面,暗示了他心意坚决。
电影感的运镜体现在,唯美的蒙太奇专场和柔焦变焦的渲染。
3. 剧情故事方面,平家末代,除德子外,全家自杀的故事里太多无奈和时代的身不由己。
令敌人也心生敬意的平家牡丹,满眼皆是死亡的平家灯笼,战死疆场的年少敦盛,还有最后坠锚而死的 “我已看过这世间所有的事”的知胜大将军。
平家末代三个孩子的死也令人感慨万千。
长子维盛胆小懦弱而自杀。
一个生性温柔喜舞恶武的人,被迫成为武士而历经失败,面对不得不面对的痛苦,苦痛不堪。
有感到我们的世界虽然很糟,但是我们至少有机会做自己,胆小的人可以做胆小的人,“以自己本来的样子闪耀发光”。
而清经发现原先的家族盟友见到自己末路也翻脸不认人,仁义丧失,崇高理想碎成了一地渣子,看不到前路,吹奏了最后一首曲子后选择离开。
宗盛是三个当中感情表露最少的,一副顽皮样却也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在死路里找活路”。
要活着,即使见过世间所有的苦楚。
这是琵琶对德子说的,也是德子对法佛说的。
4. 立意充满了佛法立意。
德子和琵琶,琵琶象征着一个佛的全能视角,德子是一个以佛自渡的人。
当她被迫嫁给天皇,她以“非自愿的道路未必就是不幸的,太多人因为执念而经历痛苦” 来自洽。
经历了母亲和儿子投海自杀,最后成为尼姑,她以“我也看过世间所有苦楚,只有祈福” 。
一个经历这般痛苦还能活着的勇气和坚韧就是对于我们莫大的鼓励。
据说导演本人也是亲历火灾,经历了朋友同事丧生的痛苦,如今制作的动画都切实而真诚。
片头歌词有句,以你本来的样子,闪耀发光。
是对观众的鼓励但确实对平家命运的最大讽刺,他们哪一个又能做自己呢?
把人生的一部分交给未知,期待未知的发生,迎接未知的发生。
近乎完美的改编,悲剧的脚本和恰当的艺术手法,让人越想越觉得诸多制作巧思。
封面
EP11 截图《平家物语》的故事由一位可预知未来的小女孩—“琵琶”—引入,她带着我们与平氏家族朝夕相处,但眼前的这些人物再鲜活可爱,也只能排队领取覆灭的結局。
一口气看到最终集,无法改变历史的无奈,梗在喉咙里发泄不出来,最后竟然是“后白河法皇”替我叹出了这口气:不知要如何,方能克服诸般苦难啊。
后白河法皇作为平家苦难的主要制造者之一,面对失去所有家人的“平德子”发出这个感叹,实在是让人又愤懑又可笑。
可转念想,在平家极盛之时,他受尽了平清盛霸权的苦,也因此开始了对付平家势力之路。
他发出的感叹也仿佛带着些无奈 — “当时的我还有别的办法吗”。
而这也正是我想问的—“就没有办法能避免平家如此残忍的結局吗”。
平德子作为平家惟一的幸存者,独自承受着家族覆灭的痛苦,是最有理由向法皇讨回公道的人,却用最稀松平淡的语气给出了答案:请祈福吧。
我也依旧有些念想难以忘却,因此我只能像这样怀念众人,怀念我所爱之人。
这话好像也是在劝慰观剧的我们,既定的历史已无法改变,与其争执谁对谁错,不如带着珍视、尊重的态度去接受一切。
平德子的回答在剧集的末尾,可其实在剧中,平氏家族的每个人都对如何克服苦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小小年纪的平清经一向天真可爱,信奉忠诚道义。
直到遭到曾经侍奉家族的人的背叛,二哥的一句“你真当我平家有过这些(忠诚追随的人)”,浇灭了清经最后的希望。
看透家族大势已去的結局,对“不追随强者,自身便要遭殃”世道失望透顶的他,毅然选择了跳海。
与清经交好的平敦盛,同样小小年纪天真可爱,在战场上他为了坚守家族尊严,接受敌军武将的单挑,落败后求得一死。
平维盛作为大哥,善良谦恭也胆小懦弱,却生逢乱世。
他想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可战争就是用生命做武器,用家族的命运下赌注,所以每一次努力的失败都一定伴随惨痛的代价。
两上战场,两次受挫。
他承受着不能接受自己却又改变不了自己的痛苦和无助,为胆小懦弱造成的后果自责。
最后出家时,师傅的一句“他人能承受的痛苦,自身不一定能承受”,终于让维盛对自己释怀。
然而他仍然选择了跳海结束生命。
平资盛、平知盛、平时子在败局已定时,也无一不选择了跳海。
我们看完故事,不免对这些人物的选择有褒有贬,料想历史中的这些人物回顾他们自己的一生,也会有诸多惭愧和遗憾吧。
就像当“琵琶”对维盛和资胜说自己要见证并将他们的故事流传下去时,维盛笑着打趣说是指他“逃避一切的”故事吗?
资盛则质疑自己不配在这故事中占有一席。
维盛一定不知道第一次见面时,他主动低头行礼多么温文尔雅、气质彬彬,而资盛也一定不知道自己不露声色为家族拉拢关系的机智小套路都被我们看在眼里。
每个人物都太丰富,如果我们轻易地否定他们,反倒有些辜负了。
琵琶与维盛最后的告别
琵琶选择再次回到平家,见证平家最后的結局
重看山田尚子真的是卖萌的天才这部历史物语与其说是将历史肃杀,大小战役秉竹直书,不如说是更着眼于人物的心理衰变,心魔尘劫本就浓郁的佛教精神,与山田的“平等视之”的美学意识相契合但也有“卖萌要素”过多,冲淡了历史感的嫌疑但在我看来是不缺的琵琶法师作为历史的具象化,也不乏脉脉温情作为一种人化的历史之悖论更像是与观众对位用我们的眼睛去亲历那段历史
---
改编的真好
欠大气,但贡献了精微的演出和美到屏息的写景
美学确实高明,但那又怎样呢,故事实在是找不到亮点。
平家的一百种死法。剧里出现的花草植物可以出个画集图鉴。本年度动画制作细节最高的作品。
画的好有用吗?没用吗?有用吗…… 高频率的给无意义的杀戮配热血音乐、过于情绪化的平家子孙、情节堆砌……哎
补个分,之前怕友邻觉得我没文化就没打
点睛之笔是带有预言之眼的琵琶女这个角色,自然连接了现代的、现实的观众与故去的、传奇的历史人物。感觉琵琶是“命运”的化身,山田尚子让一段动荡纠葛的历史很好地围绕住这个具象化的角色来展开,以人的选择和归宿替代历史的宏大叙事,以点盖面,一下就解决了历史类叙事主视角频繁更迭的问题(毕竟在时间长河中,不要说人的生命了,家族传续、朝代更迭、潮流变化都那么短暂而突兀。这是太空歌剧类长跨度虚构叙事值得参考的。)在表现上,没有让人失望,摇曳不定又带点虚无缥缈的伪水彩笔触,可以说这就是预期的、想看到的呈现方式。当然,也正因为这段平家的起承转结本身,那些家族内讧的不安压抑、势力间争权夺利的残酷荒谬、老百姓的悲痛苦难都被很好地传达,导致实在不是一部能轻松追看的剧。果然,“由盛而衰”是一个经典母题啊。
画风剧情都无敌
还不如大河剧平清盛啊这真的有读过平家物语原著的会满意吗
精彩,感动。多看历史。如果三国演义也有这样一版女性视角的改编就好了。
太多人 面盲 不認識日本歷史 看得有些累
平忠盛:你最害怕什么?琵琶:前路。平忠盛:就算黑暗和前路令人惧怕,今日此时,真美啊。琵琶:明日、后日、今后、将来、长远将来、遥远未来,好事情也是有的。虽然宿命感常常把人吞噬,但对未来的好奇一旦被点燃,即便是向死而生,也多了几份期许。在书上看到1980这个年份,突然意识到距今也不过是40年,我还有个2050,那时候世界变成什么样,我会变成什么样,真期待。以前既害怕前路也畏惧过去,想到未来就没有了希望,看到过去便产生了恐惧,就像是琵琶+平忠盛的综合体,才意识到,他俩的眼睛,是人对前路和过去恐惧的具象。前行的人是过去死去的人的一盏灯。
喜欢这画风。
甚是无趣
受不了了,那么大的作品拍得那么小气琐碎,我要看华丽的史诗,不是硬塞一个莫名女主来串联剧情再加各种莫名小分镜,搞得一个人物都没表现好,整个云里雾里
不说剧情,我只是为我🐏的op点一手五星,它真的值得/ BGM盲听牛尾宪辅 / 背景作画非常有质感 /分镜很喜欢 / 重盛果然是考哥 / 琵琶法师的选择和视角转换我觉得很有意思
第十集作画表现力也太强了
看了几集,对于不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观众不友好,弃了
红楼一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