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15@小西天【三个惊艳绝伦的大长镜】1一段城郊间弯折的公路,正好出现在故事开头和结尾各一次,从拍摄角度看那段公路,又那么刚好是“一波三折”,暗合了这个故事的平仄。
2一个经典斜二分法的田野画面中,一颗树黄金分割般直立中央。
如同世间所有看尽悲欢离合的明月清风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无需多言,又等候多年。
3一座孤独伫立在旷野中的教堂,两条来路和一条出路完成构成一个Y型线路,在微微枯黄的乡野中格外突如其来又简单直接。
教堂在西方承接了洗礼和葬礼两大生死业务,y型路线恰如人生,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千人千色,殊途同归。
整个镜头语言包括但不限于构图和留白,不可谓不震撼。
【一把直击眉心的回旋镖】刚到乡下,一家人四处转转,男孩子百无聊赖地用树杈子戳着曾经可能是河道地方的土,问他爸爸,为什么是干的。
他爸爸说以前有过,会穿过房子下面,然后一直流,一直流。
对啊,明明是夏天,为什么是干的。
以前的小溪呢。
记忆中的河道呢。
故事的结尾,大雨倾盆,溪流复始。
所有没有宣之于口暗涌过的情绪,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雨终于落下。
涓涓的溪流渐渐汇聚,穿过房屋,穿过枯木,穿过破旧的圆轮....一把至柔的回旋镖,正中眉心。
是了,世界所有的水都会重逢。
尼罗河和北冰洋会在湿云中交融。
世间一切的结束都是开始,周而复始。
【几段无法再唯美的配乐】在一家人温馨相处的几个吉光片羽和死亡笼罩的时点,配乐都起到了舒缓小提琴和厚重大提琴的混打相乘效果。
至此已成艺术。
感谢小西天,非常伟大的一场俄式摄影文学。
导演Zvyagintsev通过绝美的镜头语言完成了对希施金风景画和普希金诗文糅合后的可视化。
古希腊掌管镜头语言的神。
妻子告诉丈夫,自己怀孕了,孩子是别人的。
丈夫应该怎么办?
A,离婚B,堕掉孩子忘记过去两人继续生活C,生下孩子继续生活D,……算是常规的选择,丈夫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可是秘密堕胎过程中妻子死了……就是这部安德烈•萨金采夫(Andrei Zvyagintsev)的《将爱放逐》,这部157分钟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艾力克斯,妻子薇拉,女儿伊娃,儿子吉尔,他们的生活是安静而祥和的,可是当如开头的问题出来时,该如何呢?
离开家乡12年后,丈夫带着全家坐火车回乡下生活,开启尘封已久的房子,收拾打扫,带着孩子们一起在草地上嬉戏游玩,其乐融融,可是这个时候,妻子告知上述状况。
也许是一头雾水,门口两人相顾无言,丈夫发泄式的狂奔穿过小树林,在路上遇到了在城里当邮差的乔治家孩子,他认识他就捎带了一程。
到了镇上,给哥哥马克打电话,想和马克说说这事。
固定的长镜头中可以看到的是艾力克斯开车的背影,可感受到的是他的徘徊和犹豫,到了半路还是回来了。
当然,电影在一开始的时候,交代了艾力克斯帮助手臂中弹的哥哥马克取子弹,似乎告诉我们马克的江湖生活。
艾力克斯回到家中,面对妻子薇拉只是沉默,也许作为男人,一种被侮辱的感觉,让他无法应对这样突然的袭击。
他们各自能做的是,艾力克斯不断打电话给朋友,薇拉只是睡觉。
看完片子,我们都知道这是个“阴谋”,一个薇拉为了求证丈夫对自己爱的“阴谋”,也许薇拉的这个“阴谋”实施得太不成功,以至于搭上了自己小命,可是从他们夫妻的交往,也许能感受到薇拉的些许苦恼,夫妻之间的对话总是被艾力克斯强行打断,甚至会直接一个耳光,扔下一句:你做之前怎么不先想想?
一个被羞辱的男人正常举动,却在一步步的将一个妻子推向死亡。
12年前,艾力克斯和哥哥离开乡下去城里,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城里具体做什么,总之一直没有回来,他的父亲甚至都不知道孩子长什么样,也许我们从他的哥哥马克可以看出点门道,马克在生活和家庭上,似乎也是不成功的,破碎的家庭合影,手枪,中弹的胳膊,而且,他的生活集中在酒吧、赌场、旅馆和妓女之间。
同镇的老人用拖拉机把艾力克斯和孩子们接去玩,和乔治家聚餐,这是他们和离开12年后和朋友的一些聚会活动,除了长镜头,还是长镜头,聚会的氛围由于这件事,总是别别扭扭的,远处的孩子们在开心的玩捉迷藏的游戏,不知道父母的战争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升级。
女人们聊的话题,是家庭丈夫孩子,男人们聊的话题,是“你说什么我根本不懂和不知道”。
艾力克斯带着儿子吉尔在火车站见了哥哥马克,在路上,吉尔不经意说的话让艾力克斯认为妻子肚子里孩子是罗伯特的。
车站里面,马克的意见是,你有权做你想做的,枪就在楼上。
艾力克斯说,你有没有可能耍了你自己?
事实我们也知道,马克就是这样耍了自己,耍了自己的家庭。
宾客散去,夫妻之间第一次的交谈是失败的,艾力克斯体现自私的一面,薇拉这会儿觉得孩子大概是维系夫妻感情唯一的东西,和以前一样,从丈夫身上,他没有看到那些温存的爱。
艾力克斯的强势和粗鲁让薇拉更加的绝望,窗外雾气很浓,同床异梦,薇拉仔细端详丈夫,也许在想这样的“阴谋”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也许第二天能够化解,可是早起的莫名电话又让艾力克斯认为是是罗伯特的,更增添了他的烦恼。
楼上,他看到那张破碎的哥哥马克家庭照,还有那把枪,正是这把枪毁了哥哥马克的家庭,而现在他又一次拿起了这把枪。
艾力克斯带着孩子们去是看爷爷的坟墓,散心的表面,我们能看出艾力克斯的烦恼和说话的漫不经心。
幸好,维克特叔叔家邀请孩子们去玩,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安静地来处理这个问题。
树林里面的对话是这样的。
艾力克斯:你还是孩子的母亲,我还是孩子们的父亲,我不想谈你的奸情,我要忘掉这一切,把孩子处理掉,我们必须这么做,让我们一切重来。
薇拉:你要怎么做,我不后悔。
这当中,我们甚至被导演欺骗了,薇拉这个时候给罗伯特打了个电话。
罗伯特给了些许的安慰,对话是那么的含糊,以至于我们都以为就是罗伯特惹的祸。
最震撼人的场面出现了,镜头转向维克托叔叔家,孩子们在那边玩拼图,读圣经然后睡觉。
再回到艾力克斯这边,马克帮忙找的大夫在给薇拉做堕胎手术。
很快手术结束了,大夫说很成功,可是薇拉死了,走得那么安静让所有人都诧异。
艾力克斯很痛苦,不经意间,他成了刽子手,他快速处理完这里的一切,离开了这里,尘封的房子被重新封上。
可是,很快发现不是大夫的错,大夫在薇拉的身边发现了信件,薇拉是自杀的。
薇拉在做手术之前,就已经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
是什么促使薇拉选择死亡?
这份虚空又让她绝望的感情?
城里,雨一直下,艾力克斯找到罗伯特探问详情。
故事回到开始,薇拉给罗伯特打电话的时候。
薇拉苦闷于和丈夫干涸的感情,在一次自杀当中被罗伯特就起,虽然有两个孩子,即将诞生第三个孩子,因为刚刚收到邮递员的孕检报告说她怀孕了,可这又怎样呢,薇拉在孕检报告后面表达了自己想死的想法。
女性对觉醒的时候,就是对自己的通透认识,她怀孕了,可是丈夫带给他的感觉是,孩子总是丈夫的,她的存在在哪里?
什么时候孩子可以是她自己的?
也许自杀同孩子一起死去,可以让自己真正拥有孩子。
罗伯特去安慰薇拉被他们儿子吉尔看到了,也就是后来让艾力克斯误解罗伯特的原因。
镜头从电话声响起,回到过去,故事讲完再回到现实,一个的长镜头交代了。
了解整个缘由的艾力克斯如何想,坐在路边面对夕阳,12年自己都没有觉得变化的山山水水,这次完全应该不同了。
艾力克斯开着车离开这个地方,还是如开头,空旷的草原上,只有一株树挺立着,道路远远的伸向天边,路的两边是荒芜的土地,艾力克斯开车远远过来,车持续向前开,穿过烟囱高耸的工业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一直向前,只不过这是归路。
导演刻意安排的首尾呼应,似乎告诉我们一个回环,生活就是一段轮回,人生就是一段轮回,只不过一段痛彻心扉的历程之后,季节轮换,生命轮换,人们都有了收获,原来荒芜的土地上,农民们开始收割,还哼起了古老的俄罗斯民歌,这个时候艾力克斯行将远远的离开这个地方,永远的离开,对于艾力克斯而言,那份刻骨铭心的痛,将伴随一生。
最后说一下导演Andrei Zvyagintsev(有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就有多少种导演名翻译),导演的处女作《回归》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讲述的是12年后突然归来的父亲,回家后,说要带两儿子到荒岛旅行。
荒岛上,父亲与小儿子伊凡矛盾加剧,最后导致父亲的意外坠死,变成一个无可挽回的结局……这是第2部作品,剧中的男主角获得了戛纳影帝。
雨水,雾气,草原,羊群,木屋,汽车,……也就是这些简单的东西承载着故事的推到,平静移动的长镜头(较之于《回归》,《将爱放逐》中最打动我的就是这些长镜头),影响风格简直是塔可夫斯基的翻版,比如首尾呼应的长镜头,中间小沟由于下雨而变积水的长镜头,所有的外景停下来都是一幅列宾的油画,无论是《回归》,还是这部《将爱放逐》都是如此,电影中的色调、音乐、建筑、景色,还有那张总是侧着,满脸胡渣的俄罗斯人独特的脸,蕴藏的深沉和忧郁,只等着一场大雨,直接抵达观众的灵魂深处。
这部《将爱放逐》,从开始的悬疑剧到家庭伦理,最后上升到俄罗斯民族性的思考,这里有宗教的,有哲学的,严肃的启发着你的思考。
延续着塔尔科夫斯基,许多人会自然不自然的想起《乡愁》和《伊万的童年》,探寻民族精神的深处,探寻人类共通的灵魂。
12年,突然到来的父亲会让一个孩子手足无措,12年,一次回乡之旅竟然变得这么沉重,让一个严肃的父亲和一个寻爱的妻子这样死去,是一种惩罚,还是另一种救赎?
也许离开太久,你根本就回不去,无论从现实当中,还是精神当中。
仅为个人存档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
影片其实在控诉男权的专制和暴力,而配角则衬出软弱无能的另一种男权极端!
故事的悲剧最终是因为男人的自负和缺乏沟通,源头是自私和自以为是的思维。
导演刻意选用仪式感很强的视听,强化出这一慢性杀人的过程中,男人的种种表现,如同肃静的审视;尤其冷色调的布景和摄影做得十分精妙,油画般精致却又十分压抑!
但摄影和剪辑强调形式感,反而拖沓了节奏。
整体来看,影片的形式感和概念,要好过故事情节!
这是一部谈论婚姻的电影,然而,俄罗斯人把它拍出了悬疑的味道…也许这是唯一值得诟病的地方。
电影娓娓道来的婚姻中的困境,它真实、痛苦、如刀刻一般深入。
一开始,Mark手臂受伤开车到Alex家,在Alex救治后迅速离开,他不想碰到弟媳Vera。
在Mark和Alex短暂的交谈中了解到Alex要远行。
然后镜头就转向了Alex和他的家庭——妻子Vera以及两个孩子,他们搭火车去了乡村一处屋子。
那地方看起来遥远又不陌生,推开门Alex和Vera便着手收拾。
忙过了一阵子,Vera再门口的椅子上坐下来,她看上去非常的落寞,然后她告诉了Alex一个“惊天事实”,揭开了电影真正的序幕。
Alex和Mark一脉相承的暴躁,听完Vera怀孕的叙说,他的世界坍塌了,立刻转身而去。
可是事情很蹊跷啊,Vera的态度模糊不清,她显然不想离开Alex,她想和Alex交谈,好像是期望得到原谅……Alex的回应不是粗暴的打断,突然转身离开,就是扬起手一个巴掌把Vera打倒在地,然后拿起电话给哥哥打电话……求助吗?
他无法面对,不愿意沟通。
后来的一段时间中,他带着两个孩子见朋友,和儿子独处时有一段对话,儿子透露出某天robert叔叔到家里来了,有一段和妈妈独处的时间,似乎把隐情中的另一位主角推出了水面。
在Alex不在家的时候,Vera给Robert挂了个电话,显然事情不那么简单,他们说话的态度一点都不亲呢。
可是Alex都不在家,有必要刻意保持距离吗?
难道怀孕时偶然事件?
电话的最后,Robert说了四个字“保重孩子”,Vera回应“谢谢你”。
这一段基本上否定了Alex的猜疑。
Alex却还蒙在鼓里。
「Robert:都还好吗?
Vera: 是的。
Robert:我今天打给你但是都没人接。
Vera:没人在家。
Robert:确定都没事吗?
Vera:是的,当然。
我甚至不清楚为什么要call你。
Robert:薇拉…Vera:是的?
Robert:保重…保重孩子Vera:谢谢你,Robert」在Alex不在家的时候,Vera给Robert挂了个电话,显然事情不那么简单,他们说话的态度一点都不亲呢。
可是Alex都不在家,有必要刻意保持距离吗?
难道怀孕时偶然事件?
电话的最后,Robert说了四个字“保重孩子”,Vera回应“谢谢你”。
这一段基本上否定了Alex的猜疑。
Alex却还蒙在鼓里。
Alex花了一定的时间冷静下来,他下了决心,下了命令“你还是孩子的妈妈,我还是孩子的爸爸。
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接下来Mark找来私人医生给Vera打胎,医生说很安全,Vera还是死了。
Alex的世界又一次坍塌了,他无法原谅自己杀死了Vera。
不久Mark也死了,Alex找到Vera留下的遗书,才知道不是事故是自杀。
他找Robbert复仇,才把Vera内心的痛苦呈现出来。
「我夜晚醒着不能入睡,我听着他的呼吸声,他为了他自己而爱我们,就像对待一个物件。
老天!
我这样活着已经好多年。
为什么我这么寂寞?
为什么他不像过去那样跟我说话?
或是我以为他曾那样跟我说话…」「我没办法跟他解释这些,我必须得想个法子。
如果他继续这样一切都会死的。
我不想再为死东西赋予生命。
我们可以活着不要死的,这是可能的。
但是要齐心合力才可能,人要为他人着想,否则…一个人就不可能了,那没道理,就像缺了角的环。
我怎么跟他解释这些?
而且使他明白他的所作所为」就是Alex儿子说的那一天,Vera尝试自杀,找Robert求助,对着Robert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Robert能理解这些吗?
我想不能,他一个单身的男子,绝无可能。
即使是一个婚姻中的人,只有经历过漫长死寂的敏感的心灵才能感受到理解到Vera的意思。
然后不重要,Vera需要一个人来述说那些她无法对着Alex说出的话。
如果,她没有去那遥远的乡村,她还可以向Robert述说,也许她还不至于决绝走向死亡。
可是当Alex拒绝对话独裁地作出命令后,身边没有任何依靠。
她Robert是朋友,客气的朋友,有距离的朋友。
于是,绝望,心死而求身死。
Vera坦白怀孕之前坐在屋子门口的椅子上,面对乡村广袤的天地,被衬托出无比的寂寞和凄凉。
那时候Vera“创造”的绝境还无曝露,我就好奇怎么有人可以忍得住这样的环境住下去活下去。
Vera在影片中有两处笑容,一次是想和Alex沟通时,另一次是她展示给Robert的婚前的照片上。
原来少女时我们都有那样无忧无虑的笑容,随着婚姻的到来、孩子的到来、生活的深入,笑容消失了,眉头皱起来,嘴角挂下来,欢乐和生命都消逝了。
小孩子就能带来欢乐和希望吗?
下面是妹妹和哥哥的一段对话:「妹妹:“妈妈,他(哥哥)把林达(洋娃娃)的头割开了。
”哥哥:“我想看看里面有什么。
”妈妈:“结果呢?
”哥哥:“什么也没有。
”妈妈:“你原以为会看到什么呢?
」Vera从儿子的对话中看到了20年后又一个Alex……而她的肚子里还孕育着一个30年后的Alex……有什么意义?
以前只看过黑白的苏联电影,很多改编自文学名著。
小时候学校好像还组织看过,年代久远,记忆模糊。
最近一次看俄罗斯的电影是不久前重温的塔可夫斯基的Stalker(潜行者),正好这部影片有不少借鉴它之处,很感慨俄罗斯这片孕育伟大艺术家的沃土继续发芽开花结果。
网上匆匆地看了半分钟预告片,很爱几个开阔宁静的镜头。
晚饭后赶到电影院,影片已经开始几分钟了,片头没看着,只见一辆老旧的汽车在宽银幕间飞驰。
污染严重的工厂,阴沉萧索的街道,突如其来的大雨,单调轰鸣的低音,整个气氛灰暗而沉重,让我以为走错了放映厅。
男人取出他兄弟胳膊里的子弹,痛楚只在雨帘模糊的窗后蜻蜓点水地透露了一点。
后来的情节展开中同样用极为含蓄的手法表现了人心的挣扎和痛苦,意到笔不到,一切尽在不言中。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看似平静的四口之家离开了城市去乡下的老屋生活,妻子坦白怀了别人的孩子,丈夫在兄弟的帮助下令女人堕了胎,导致其死亡,而兄弟也因病相继死去。
男人去杀妻子的情夫,却发现她的妻子根本没背叛他,她是因为对生活的失望而自杀死去。
情节应该有很多冲突可以表现,但影片却在极度平静下铺陈。
老房子像一个垂暮老人般矗立在一条深沟边,一座木桥是连接外界的唯一途径。
屋后的小树林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淡黄色的枯草覆盖着轻微起伏的丘陵,偶尔羊群在远处无声地经过,景简得不能再简,镜头静止得不能再静止。
当遮光的木窗一扇扇卸下,黑暗被蚕食,男孩的侧影把明和暗隔成一个黄金分割。
老壁炉里燃起了火,地板走起来嘎吱响,墙壁的颜色剥落得很好看。
白色的瓷瓶瓷脸盆,淡蓝色的搪瓷浴缸,发黄的旧电话,掉漆的家具,一件件破旧朴素的道具真是无与伦比的精致,焕发出经过岁月沉淀的美。
这部电影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比人物更会说话的细节,因为无声,所以更有想像的空间。
男人在听到女人的坦白后没有暴怒,也没有厉声质问,只是呆了一阵,然后转身离开,开始在田野里漫无目的地奔走,愤怒只剩下一个在白夜疾走的躯壳。
观众可能有比主人公更多的想法,电影并不需要再渲染什么,留给每个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把留白的地方填满。
换了别的导演更多的会让演员好好地去发挥演技,制造戏剧效果,达到催泪或震撼的效果。
但这部电影不同,再大的痛苦,比如被欺骗,丧妻丧兄等,都隔岸观火地间接表现。
演员只是一个物体,沿着故事轨迹活动,甚至都不需要有什么演技。
这和片面突出演员而忽视影片整体性的大多数电影比起来实在是高明出许多。
孩子像苍蝇一样反复地玩耍着,带来些须活力,但即便是这样也难以冲破家庭的悲剧。
女人肤白胜雪,或蓝裙或红裙,在色调单一的背景前愈发显得美丽高贵。
她心里的孤独和痛苦化为慵懒的酣睡,重复的洗漱和间歇性的哭泣。
很简单,却是万千表达的概括提炼。
火车车厢里一家人对称地分左右坐卧着,唯有中间的风景在移动,这静止的镜头很像巴尔丢斯的画,隐藏着很多语言在画面背后,观众思考的比电影表面呈现的多得多。
妻子的堕胎和死亡没有正面描写,我们连她最后一面也没见着。
医生进屋了,男人在门口等待,夜色降临,没有一点动静,两个生命在男人焦虑和自责面前悄然消失,完全没有血和痛的刻画。
导演真是吝啬得可以,别的电影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他一概不给,连声音都几乎不存在。
接近结尾时出现了一个塔可夫斯基式的长镜头,从山坡开始,贴着地面,缓缓地倒退,穿过房子悬空的地基,不停地贴着地面倒退,许多细节被银幕几何倍地放大,雨点渐渐打碎平静,越来越密集。
不被人类情感左右的客观世界显现出主宰的力量,情绪被大自然淡化的同时又似乎被暴雨激化。
一头一尾,地点相同,在城里,同样的倾盆大雨,同样阴郁的蓝灰色,同样毫不吝啬的钟鼓齐鸣,震撼的音乐极佳地配合了电影的格调,让人回味不已。
影片很美,美在不显山露水,美得含蓄隽永。
导演把电影语言运用得十分精到,所谓减一分太白,增一分太赤,并不是越艳丽越好看,恰到好处即止。
可能有人觉得略苍白一点,反正按我得口味正好。
建议找个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认真地欣赏,不然大多数观众会睡着。
这个导演的电影总是令人那么震撼,恩,略显沉闷的节奏之后是无比的震撼。
以此电影推断,如果真有上帝的话,我想她一定是女人;而作为男人,我们只有去好好爱女人,才可能最终获得救赎。
几段台词:1、“虽然我以人和天使的声音说话,没有爱,我只是会发声的铜或是叮当响的拔。
虽然我能预知并且明瞭一切神秘,和一切的知识;虽然我有信心,我可以移动山河,但是没有爱,我什么也不是。
虽然我捐出所有财物供养贫者,虽然让我的躯体被焚烧,但是没有爱,这于我一无所益……爱能坚忍,而且仁慈;爱不嫉妒,爱不自夸,不吹嘘;非礼勿做,不为己求,不轻激怒;心无邪思,不公义者勿喜,而应为真理而喜;坦露一切,相信一切,寄望一切,承受一切。
”2、妹妹:“妈妈,他(哥哥)把林达(洋娃娃)的头割开了。
”哥哥:“我想看看里面有什么。
”妈妈:“结果呢?
”哥哥:“什么也没有。
”妈妈:“你原以为会看到什么呢?
”3、“这不是他的孩子吗?
是,又不是。
我们的孩子却不是我们的。
其实是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好比我们不仅只是我们父母的孩子而已。
”4、“他为了他自己而爱我们,就像对待一个物件。
老天!
我这样活着已经好多年。
为什么我这么寂寞?
为什么他不像过去那样跟我说话?
或是我以为他曾经那样跟我说话……我没办法跟他解释这些,我必须得想个法子。
如果他继续这样,所有一切都会死的,我不想再为死东西赋予生命。
我们可以活着不要死的,这是可能的。
……。
要齐心合力才可能,人要为他人着想,否则……一个人就不可能了,那没道理,就像缺了角的环。
”
一辆车卷尘而过,灰尘笼罩着一家四口……贫瘠的地、斑驳的屋、干涸的井、枯萎的花……安德烈·萨金塞夫用诗化的镜头和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处理创造出的不融合,令人窒息;而最后带来的痛苦先是感觉来得太快,却没想到如此之深!
2008-08-18
早期的俄罗斯电影是我们童年回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是后来就很少见到苏联电影的踪迹。
这部电影记载着俄罗斯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的重新辉煌。
很牛的叙事手法,很美的俄罗斯风光和画面,很喜欢女主角的表演,虽然获得大奖的是男主角。
翻了几篇“评论”,扯得云里雾里,主义,理论,宗教,什么名词看上去高深就扯什么。
好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作者对生活深度的理解之上,没经历过也至少见过。
对作品切中要点的看法,也大抵如此,否则,就只能用高深语句来堆砌,堆到几十层楼高,那也是另外一栋楼,不是在说同一回事。
《将爱放逐》故事本身很简单。
妻子薇拉跟丈夫艾利克斯说她怀孕了,但孩子不是他的。
艾利克斯暴走,略冷静后和薇拉坐下来“谈”怎么解决事情,薇拉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说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艾利克斯对此更加搓火。
薇拉微笑着看着他,这让艾利克斯更加搓火。
薇拉毫无内疚感,这让艾利克斯搓火到爆。
片子有两处点题。
有生活经历的人或者懂得的人,看了这两处点题就不会长篇大论云山雾罩也摸不到边了。
一处是薇拉告知艾利克斯自己怀孕了,但孩子不是他的之后,有一次对话,薇拉非但没有羞耻之感,反而和艾利克斯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再和我说话的,我们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疏远的?
一处是薇拉和导演烟雾弹安排的“奸夫”罗伯特的对话,薇拉说她怀孕了,罗伯特看她的神色,提出疑问,难道不是艾利克斯的?
薇拉说:是,当然是的,还会是谁的?
但某方面来说,又不是他的……我们的孩子却不是我们的,其实是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好比我们不仅只是我们父母的孩子而已。
和一个深爱的人一起生活,当他的视线不再在你身上,连日常谈话都变得很稀缺,多数人是选择得过且过,女主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提醒老公,她对爱的渴望,她对曾经的向往。
但是,面对如此大的突然变故,男人打着“我们沟通”下的幌子,依然自己做决定,不沟通。
薇拉在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来提醒老公,希望唤回他的注意力,唤回曾经的半点感觉。
都失败了。
艾利克斯再次冷静后,只是冰冷的说,我决定了,打掉孩子,我们继续过,我继续做孩子们的父亲,你继续做孩子们的母亲。
在如此重大的“变故”之下,薇拉也没有换来渴望的对话和交谈,只是得到了对方的决定。
艾利克斯冰冷的语言里透着“从此你不过是一堆行走的肉而已,为了孩子们我才这样安排”。
对此薇拉不置可否,之后,薇拉“死”于堕胎手术。
艾利克斯拿着枪去找“奸夫”,得知真相。
导演看上去高深,其实是在说人话。
这点很难得。
一句话总结,一个试图用极端方式来挽回爱的女人,最后发现再极端也挽回不了,于是选择了死,没有爱的生活,对她来说,比死亡更可怕。
三星半。总体是一部对胃的片子,画面很精美。至于很多人吐槽的节奏缓慢,故事压抑,个人倒是蛮喜欢。
更塔克夫斯基
浓得化不开的俄罗斯情结。被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冲淡的阳光,以及照样浓烈的爱。当然,最后那个镜头,农妇在田地里劳作歌唱,在我看来代表了导演的一种现实倾向,以及适当的讽刺。
画面太美了!每一帧都美得要命!你永远可以相信俄的审美。。。但是前边墨迹得让人反感!!!感觉主要人物没有一个不是傻逼。。。
镜头的推拉摇移和收尾的倒叙转场,显形婚姻生活里被单方面忽视的幽灵,似乎也可以引申到更大更广的关系中
极好,适合影院观赏!
摄影好的没话说,缺点是太慢太闷了,而且女主的行为逻辑挺难共情的。当然也有可能其中又有宗教政治隐喻我没看出来。
婚姻就这样 都出轨 哎
俄式家庭悲剧片
三星半,构图摄影都如油画一般美丽,但剧情推进的节奏实在有待商榷。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长镜头神乎其技,但究其内里就是个拧巴生硬的家庭剧。
看了要睡着了
106
过于冗长了,最后的解释又太急促直白。好在情绪稳定,电影语言都好。
女主的表演更出色
AndreiZviagintsev导演就是我所爱的风格 比我早两天生日!比起这部更喜欢《回归》多点
【10+】I need to do something.If he's going on like this everything will die.I don't want to give birth to death.We could live without dying,There's such a possibility.It surely does exist,And it's only possible together, One for another, otherwise... It's impossible by oneself.There's no point.It's a vicious circle.
薇拉出于对丈夫和婚姻的失望谎称自己有了别人的孩子,丈夫迫其堕胎,薇拉死了。真相揭晓,那是做丈夫的无法承受之痛。电影画面很美,最后一幕让人想起纳兰性德的词: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哎,往事,不堪回首。
本子不行,摄影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