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恐怖片,曾几何时,流行趋势是弱者更弱,恶者更强,难道这是时下展现暴力美学的常规套数?!
女主的弱智不是一般的弱,让大众都不好意思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好像身边的女事主都是厉害的主,到了这部电影里,都成了胸大无脑的废柴。
狼溪1和2大同小异,论血腥,也根本比不上人皮客栈,难道用电锯锯掉一个手指头就够恐怖创意了?!
恐怖片是体现导演想象力的地方,好的恐怖片让观众惊叹创意无限,但是一部烂的恐怖片,看着叫人就一个字:捉急。
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获得多个提名,也许是澳大利亚旅游局想通过这部电影来做宣传,要不怎么电影的大半段都是无聊冗长的景点旅游呢,和非诚勿扰的北海道手法如出一辙。
庆祝万圣节,看了传说中的Wolf Creek真是浪费我宝贵的青春来看这个片子。
这就是所谓的Lion Gate风格啊...比起我爱的Saw...简直是...算了我就不用恶毒的词语来诅咒它了。
好歹我看了陨石坑和小袋鼠。
澳洲沙漠风光还是不错的。
下面开始点名批评。
这片子噱头是做得很足的,一开始就来一些字幕:Based on true events,我觉得这样的片子应该来说是比较有看头的,但哪知前半部分就是三个年轻人的沙漠之旅,开着小破车去看陨石坑,然后下车晃悠,回来时发现车子坏掉了...这时候我们的杀手就出现了。
反正感觉跟蜡像院魔王一模一样的,并且情节更为松散!
我亲爱的导演们你们好歹是和Saw沾亲带故的,怎么会拍出这样的风光旅游片来啊......废话不说,点名点名:1、铺垫真的是显得过了。
编剧大哥们,难不成我要吃饭还得先种水稻啊?!
2、真正进入正题后就开始瞎掰了,杀人狂的受害者们有几十家,留下来的车子都可以开车展了,女一号同学要车逃命的时候随便挑一辆车子居然都可以发动,杀手平时还有给所有车子作保养的好习惯。
3、女一号去找她的lover——我们的男一号时,找着找着开始看前人留下的摄像机,居然那么多摄像机闲置了那么久了也都有电的哦...看来杀手也经常给它们充电以供后人观瞻。
4、杀手绑人用的绳子太细,而且要把男主角钉成十字型居然用的是没有头的钉子,忍着痛就可以把手抽出来,这样的行为太不专业了!
5、女一号逃出来后不停回去找另外两位,最后蹊跷的死在车子里,我都不知道杀手为何有如神助,能预先知道她选那辆车,然后坐在后排镇定地等她来开车...男主角逃出来的时候就显得比较没良心,不回头去找两个女的,难道知道她们已经死了?
分开来关的啊大哥,你都不找找的...真是只顾自己的男人啊...6、男主角逃出去后居然发生日全食,OMG,结尾又来一个震撼人心的澳洲风光,我拜托导演你们行行好...今天是万圣节不是世界旅游日。
7、最后男主角被关押4个月后释放了,因为警察们结伴去找没有找到什么线索。
案发地是那么大一个废弃的矿区哦...我不由得感叹一句澳洲真的很大。
还有N个我看着不爽的情节,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总结一下,不要自己租车开去澳洲中部,即使要去,也不要去看陨石坑,即使要看陨石坑,回来的时候也要做好车子坏掉的思想准备,看到有面目和善的大叔主动帮忙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举起AK-47自卫......总之,比较失望。
如楼上诸君所言,影片前半部的确异常沉闷,感觉像背包族的记录片。
而后半部终于熬到标准化恐怖片开始时,忽然发现导演的拍摄风格其实是模仿全球十大禁播电影之一的《杀人不分左右》(1972年),采用场景重现的写实风格,所以令人十分反胃,只觉得恶心不觉得恐惧。
《恐怖腊像馆》里面将活人封在腊像中,旁人想帮忙撕掉那层腊,结果连腊带皮一起都掉了,清晰可见人面部的血脉。
这幕就非常电影,非常有意思,感觉符合恐怖片的刺激感。
同理,《德州电锯杀人狂》里面,最后存活的是一个意志异常坚定的女人。
一般恐怖电影都会留下一个活口,而且那个活口一般都异常勇敢地去抗争。
《狼溪》却是没有的,乱七八糟的死人尸体和纪念品只能令我眼前闪现《沉默的羔羊》,只是恶心,不是恐惧。
影片最后存活下来的那个软弱的男人实在是...令人感叹道,果然是真实事件重拍,活了个最没用的孬种,反而那两个为生命抗争的女孩却死的那么无辜。
总的来说,喜欢看恐怖片的朋友还是可以看看这部颇负盛名的《狼溪》 然后如果看后觉得不过瘾,十分推荐各位看看《杀人不分左右》,这才真是这类型真实事件翻拍的恐怖片的始祖。
这似乎是澳大利亚拍摄的恐怖片。
堪称澳大利亚的《德州电锯杀人狂》。
不过相比起来,却要差很多,照我说来,都算不上恐怖片...《狼溪》这部电影最大的贡献,就是促进了澳大利亚的旅游业发展。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很喜欢去澳大利亚旅行的,哈哈哈哈哈哈喜欢看恐怖片的,绝对不要看这部电影,太垃圾了。
如果不喜欢看恐怖片的,就更没必要看这部电影了。
不要看,大家真的不要看,看了会后悔的。
http://www.queenfather.com/blog/2008/post/wolf_creek.html
先说最受不了的“你不死谁死”的情节。
变态出现后,发现自己被捆,就开始哭。
环绕四周抓抓看看之后,竟然又歇息到黄昏。
好吧,算你是要被下药之后脑子不清醒体力也没有。
之后解开捆绑好像变得机敏伶俐了些,竟然会声东击西。
不过马上我就又被你气死。
你朋友马上要被变态一枪打死,既然得着机会开枪,那你直接开啊...跟变态谈什么条件,明明已经看见旁边的残尸和不成人样的朋友。
莫非你还想好聚好散是怎么?
好吧,我知道你吓的都不能自已了,那你害怕的根据是什么?
还很明显是眼前这个虐待杀人狂么。
既然开抢了,那就确保他躺下就不能起来好吗?
如果他都起不来了,那你还急什么,说不定把小哥一块救了,就不用他挂在那当腊肉当那么久。
然后回去着急之下又看衣服又看录像,然后就又重演试车钥匙的。
这时候命硬不硬就可以看出来了,命硬的绝对前三遍就找到正确的钥匙。
这拖拖拉拉的,该着急时候不着急,还不是没走成。
好的部分是这种奇妙的分段式叙述和总是无法逃出生天的压迫感。
前半段好像在看悬疑版的“在路上”。
年轻的生命用来浪迹和放纵。
但是观众都在被吊胃口,草木皆兵,危险好像就在身边,却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
直到车停了,我们和剧中人物都发现了原来厄运就在路边埋下陷阱,等待猎物入瓮。
表演上细腻真实,配合DV摄影的质感,好像纪录片一样。
遭遇变态后,两个不幸的姑娘基本上都是处于惊吓过度不能自理的状态。
我恐怖片看的少,但是能感受到感受到危险一步步逼近,却无处可逃的绝望和崩塌。
总之,应要写死一个角色,也不用非得让他们智商下线,本可以更有说服力。
其实电影,就是戏说生活。
虽然本部电影一度以真人真事改编等噱头来推荐。
也有很多人也推崇。
但我只想说,这部影片的剧情简单的令人发指。
1个多小时纯粹就是在浪费时间。
一句话我就能概括影片,1男2女去旅游,路上被强盗劫杀。
最后男的活下去。
就这些。。。
不过地点发生在狼溪,以后大家不要去那里。
我感觉影片就传递了这个信息给我..
发觉欧美有很多很多这种类型的电影。
怎么会有那么多变态的人呢。
杀人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影片的最后说,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释放了男主角。
我想欧美之所以有那么多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和他们的法律有关的。
无论多么重大的罪犯,证据不足,根本不能定罪。
所以很多人杀完人以后,毁尸灭迹,然后编出这样的故事来。
呵呵乱想的。
不过看完了这部电影到给了我一个启示。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下自己的。
如果他们车坏了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等着就不会有悲剧发生。
启示深更半夜的,车坏了就很蹊跷,这时候有一个人突然冒出来那么巧就可以帮助自己。
一个正常人都会有防备的,他们当时之所以那么急着要走,是心里害怕鬼,可是鬼根本不存在。
他们因为虚无的东西把自己推向了现实魔鬼的嘴里。
另外,坚决不吃陌生人递过来的食物,坚决不喝已经打开过或者陌生人递给的酒水也是每个人谨记的。
并且要从很小的时候就教育自己的孩子。
妈妈就是从小这么教育我。
有介绍说有女观众从电影院中逃出,我想即使这样,她也算值回票价了,因为算得上恐怖的地方已经接近片子的尾声了,等她尖叫着跑出去在电影院门口把气喘匀了,电影也就散场了,她还是看了一部比较完整的无聊的澳大利亚风光片。
我觉得这片子也能叫惊悚恐怖片么?
一多半都是讲三个年轻人如何准备出发,出发前的狂欢,一路上打打闹闹,朦胧的爱情还有国家公园的大陨石坑,总算把变态杀手盼来了,我一看距离结束没有多长时间了,果然,这变态有如神助,被枪崩了脖子,就昏迷了大概五分多钟;女a回来偷车,又是在死人坑里尖叫,又是参观变态的储藏室,又是看DV,变态杀手也一直没出现,他在哪呢?
别急,女a终于发现停车库,这都是以往受害者的车,她赶紧跑到一辆车那钻进去,慌乱的找钥匙,哈哈,咱们的变态先生在这呢,就在后座上,毫不犹豫的把刀刺进女a的身体里,变态先生有第六感,就等着送上门来,那么多车,他就知道女a肯定的上这辆车,然后他就出去找女b,也不费什么劲,女b刚跑到公路上,他就赶到了,心有灵犀呀,然后咱们的男主人公才醒来,睡的时间长点也有好处,虽然样子很狼狈,好在四肢还齐全,导演和变态先生故意留活口,男主人公一路无惊无险的就逃出来了,在荒地上昏迷了一夜也没冻死,咱们的变态先生也没用第六感找他,还被好心夫妇搭救了,然后就这样了,the end。
我觉得就像一个絮叨的人跟你讲怎么焖米饭,一定要花五十分钟从如何选稻秧开始讲起,中间还要插叙农民们辛苦劳动的事迹和劳动间隙的趣事,终于讲到大米被买回来了,他也觉得累了,于是用三十秒讲把米洗了,放到锅里,添水,插电,熟了就能吃了,最后你还是不知道怎么淘米,水放多少,但是这个讲述者已经讲得口干舌燥了,就像我一样,我也要去喝口水了…………
本片可以认为是澳洲版的德州电锯杀人狂以及前传,The hills have eyes 1/2,Wrong turn 1/2等等...只是故事发生的地方到了Western Australia的Wolf Creek National Park。
血腥和恐惧贯穿全剧...在来澳洲之前就看过此片,看过之后绝对没考虑过去WA做backpacker。
如果一定要去outback,请与多位彪悍人士共同组队,同时准备好家伙。
又是变态杀人狂,《Wolf Creek》的确很像是澳洲版的《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但前者并无出彩之处,尤其最后Mick杀了一个同村的人,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来说,这个举动显然不智,和后者的全村一心相比这似乎有欠考虑。
而且杀人狂的背景交代不清,是一大缺憾。
Based on true events似乎已经成了这类恐怖片的一个最大噱头。
好象这个地球真的很不安全,看多了这种片子,我想我对自助旅行有了些心理障碍。
前半段平铺直叙,后半段比较精彩。我以为应该男的和杀人狂拼搏一番,结果从头到尾都没有。可能事实是那样的吧。
土澳垃圾杀旅客,和米国变态杀人狂电影差不多
户外旅行 被抓 逃跑失败 没多久就结束了 拍得很无聊...
1.鬼佬变态多2.当有机会干掉变态的时候你手软了 还不如赶快自杀来的痛快
还可以,没那么差
叫你不多开一枪
6.3
我喜欢这种公路恐怖片
抛开人物行为不谈,这片子好的地方在于对澳洲内陆景观的运用。从主角三人进景区开始背景就没有出现哪怕一只动物,整个开阔的环境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荒漠没有提供遮挡物,这让自己永远无处可藏,身后的危险隔老远都能看见,紧张感十足。看似开阔的地区,其实就是杀人魔的封闭私人狩猎场。对游客的恶意,被法律遗忘的内陆,这些都非常澳洲。期末作业的研究对象就选你了。
被“旅行”这个开头吸引去看, 后来的紧张气氛营造得很强烈。
也就看点风景了
前面的铺垫太长了。女主还特别傻,多次放过了杀人魔。看在导演特别帅的份上给三颗星。
当年看真他妈吓死了!
看的我要睡觉了,女主为毛不用枪托敲他脑袋,敲背有个毛的用。
回想当初买买DVD时,被封面迷惑了,以为多吓人,后来看的时候赶脚那叫一个上当受骗啊,可能我恐怖片看的太多,承受能力太强,加上这片节奏之慢,所以当年给了个两星,如今出了第二部回家再重温一遍第一部好了,希望再看会有改观!
不好看啦
大反派强奸女二号的时候说:我一直都戴安全套,谁知道你们这些背包客之前都干过些什么……冲这性安全意识,这电影就该满分好评!
只想问一下,为什么打完那个变态一枪之后,女猪脚怎么不点个火,把他给烧死呢???
澳大利亚惊悚片,根据当地真实的背包族遇害事件改编做为噱头改编,西方恐怖片惯有思路,血腥相较美国同类型作品少了些,前面一大段拍得像风光片,之后急转直下,剧情漏洞太多,主角太弱智。怎么总有人爱到荒无人烟的地方作死呢?
惊悚氛围层层叠铺,节奏控制很好,在技法和部分桥段上对托比霍珀有着明显的模仿,摄影和演员都挺不错,而the final one不再如以往贯穿主线,这点较为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