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
De Ofrivilliga,不由自主,Involuntary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
主演:Villmar Björkman,Lola Ewerlund,玛丽亚·朗德奎斯特,Henrik Vikman,Linnea Cart-Lamy,Sara Eriksson,Cecilia Milocco,Ulf Lundstedt,利夫·埃德伦德,Olle Liljas,Mia Eriksson,汉娜·莱坎德,Si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法国语言:瑞典语,英语年份:2008
简介:奥斯陆继他的处女作《蒙古吉他手》(Guitar Mongoloid)在2005年斯德哥尔摩电影节获影评人奖后,在他的新片《不由自主》中寻找电影手法上的突破。《不由自主》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群体与个人息息相通,紧紧相连,却又对个人巨大影响的悲剧故事。这部片子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奥斯陆和他的合伙人艾瑞克·翰摩道夫一同..详细 >
早期作品没那么有意思
这部完全是<The Square>的前身习作,依旧是围绕道德的人性实验,后者显然丰富许多。
风格和后来那部儿戏挺像的,都是用固定机位长镜头加上画外空间制造出凝视感,用一种冰冷的态度直指瑞典社会。相比于风格上近期有所转变,奥斯特伦德倒是一直专注于探讨道德问题。
看了40多分鐘,完全不知所云。
so what?
RÖ补完。反向观看了目前RÖ的整个作品序列,可以看到20年来其作品日臻成熟,形式也从前2部的类RA固定场景多故事并行(装置艺术、画外音)到后4部调度高超的单主线叙事演进,但RÖ从未将目光移离瑞典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的电影便是希望通过镜头对组成社会问题的每个人进行审视,进而表现出一种“不言自明”的底层逻辑。带入本片最重要的且存在联结的两个场景,旅行大巴和小学职场,海报图来自于后者的第一个场景,它较早地点题,指出那个孩子做出错误选择的“身不由己”;大巴司机坚持自己较真的厕所窗帘损坏问题不愿开车,却丝毫不在意除此以外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最后由一个孩子背了黑锅,全车人包括真正的“肇事者”和孩子父母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观众很难搞清谁对谁错,社会也看似正常地运转着,没有人在意。
投机取巧的难看 把半盆水荡来荡去分成几截
又是碎片化杂谈,鲁本导演是真的喜欢固定机位镜头
生肉
竟然分不清奥斯特伦德是厌女还是在反讽(。
get不到,对我来说完全无感。
随波逐流
五个道德故事
3.5,重看维持
有点意思但不多、鲁本制造和描述“混乱”的能力其实很有趣
太好看,拍的情感是「尴尬」,每个镜头的信息量都很大。
2.5 洗钱拍的
xzd
没有之后的作品好,不过作为很早期的导演作品也挺好,很多瞬间也是后来电影里熟悉的和能看出来进步的。构图仍然很设计,这一点在方形和三角里反而弱化了。
《儿戏》的电车调度原来更早出现在此。在往后的观看过程中将发觉,开头的城市漫游携带视点,而残缺的身体构图也不是偶然,而这种缺失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电影将全局故事线尽量往后隐藏。电影展露的是几个事件如何不可避免地从小化大,而其后看似将大化小的处理便是文本上的嘲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