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梅尔吉布森吹,我会这样安利。
如果你想看一部梅尔吉布森导演的最出名的作品,那么你就去看《勇敢的心》如果你想看一部梅尔吉布森主演但比梅尔吉布森导演的电影都有梅尔吉布森味儿的电影,那么你就去看《爱国者》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梅尔吉布森被好莱坞犹太财团封杀淡出好莱坞导演届,那么你就去看《耶稣受难记》如果你想确认梅尔吉布森淡出导演届是因为被封杀而不是因为实力不够/风格太老派/不受市场欢迎,那么你就去看《血战钢锯岭》但是如果,你只是想看一部,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识,不需要任何情怀,只需要你准备好两个多小时的空闲时间,打开电视or电脑,就能让你目不转睛看到结束,最后喊出一句“woc原来这个世纪还能有这么牛逼的电影!
”。
那么我会推荐这部完全可以比肩斯皮尔伯格和詹姆斯卡梅隆他俩最顶尖作品的《启示》。
没有死马的彩蛋,没有故作呻吟,没有闪回蒙太奇,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多重宇宙,就是一部最纯粹的完美作品。
“一个伟大文明的衰亡只能始于自身内部。
”看完这部电影,才明白片名为什么叫启示录。
古老神秘的玛雅文明在热衷古代文明的Mel Gibson镜头下抽丝剥茧的层层展现出来,原始,强壮,野蛮但又不乏睿智,演员的服装,饰物,文身,油彩以及各种图腾壁画看的人眼花缭乱。
玛雅文明的盛极而衰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大迷题,通过这个电影我们似乎能一窥其中的缘由。
和耶酥受难记一样,中间一长段的场景描写略微有些冗长,不过惊骇的场面要更多一些,活人祭祀,挖心脏,砍头,古代文明的愚昧和残忍刻画的入木三分。
后半段那个丛林追逐戏免不了有些好莱坞的色彩,不过这也使我们看起来不至于太乏味,和所有的大片一样,主人公经过了磨练理解了父亲的话真正成熟起来。
如果电影仅仅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一般的古装片。
真正的高潮在最后呈现,追逐与杀戮还未结束,但双方却都停止了下来,在虎爪和另两人惊恐的看着前方时,我当时正在猜测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是野兽,是其他的族人,还是其他什么天灾?
但慢慢切过来的镜头却让大大的震撼了我,在他们眼前的是西班牙的舰队,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他们彻底惊呆了,所有的自相残杀都不再有意义,第三方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是来自欧洲现代文明的侵入。
它意味着一个文明的即将终结以及新时代的来临,在原生态的玛雅文明仍然在不停的自相残杀时,欧洲的先进文明却早已成熟,同一个时代的两块大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曾经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因为自身的残杀逐渐走向了毁灭,从而在西班牙入侵者先进的武器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虎爪最后说“我们应该回到森林中去,寻找一个新的开始”,但是,这森林已经再也不仅仅属于他们了,新的开始只是对欧洲人来说,他们自身的文明将要不可避免的走向毁灭...说实话,这片子一直看的并不怎么抓人,但凭借着最后这一出色的点睛之笔,也足以跻身经典之作了。
在电影表达方式,画面传达和解释导演疑问上的三点启示。
有关于导演想要通过对野性丛林里玛雅人,一系列的外族入侵,向神祭祀到最后西班牙人的出现所要向观众表达的东西,我深以为十分高明。
很多国内的导演在讲述一个剧情片的时候,擅长把自己希望表达和传递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再咀嚼一下然后吐给观众。
比如寒假的时候,我去看电影无问西东。
结果电影上映一周之间,我的朋友圈就被张震在电影最后的那一大串不顾一切做自己的深情鸡汤刷屏了。
我知道这其中一大半的人只是被剧情渲染后的一时激动,然后在朋友圈打下一行字而已。
所有人都毫无疑问地接受了导演想要传递的价值观,而恰恰这种价值观为当下正处在丧文化背景下的广大年轻群众送去一缕和煦的阳光。
所以,作为导演的表达硬伤,我并没有在豆瓣给这部片子打很高的分数,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相反,看完启示录的时候,虽然一边感叹片子中满满的中二槽点,但同时还是被导演在表达立意的方式上折服。
在文学艺术的表达上,海明威提出的冰山理论在电影中表现地比较好,导演擅长把自己的表达以问句的形式传递给观众。
或者,换一个说法,导演擅长贴近大众审美,同时以一种哲学式的表达增加电影的层次,给予一部分想要通过电影了解背后深层艺术文化思想的观众一点思考的空间。
在巴西的时候,常常和一个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巴西教授谈论一些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不容质疑但实际上又有另一种思考方式的一些文化现象。
有一次讲到哲学的问题。
我不知道是不是中西的文化差异还是我的理解误差的缘故。
从高中起正式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教给人们如何解决问题,而当我真正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情况是质疑,批判然后提出问题。
所以生活的哲学往往是一个问号。
正是因为人或人性具有一系列无法解释或者逻辑交错,前后矛盾的复杂性,所以在面对矛盾复杂的时候,我们常常在绞尽脑汁后无奈历史发展,生活错位的根源,同时,不得其结果与答案。
然后人往往创造出一种无法定义的灰色地带。
这是我对电影表达上的一点想法,接下来,我还想浅谈一下对电影的视觉传达上的一点看法。
当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画面上氤愠着野性湿气的热带雨林所喷发的绿色素,棕色皮肤的玛雅人用兽骨装饰的身体。
我误以为这是一部纪录片。
因为在拍一部具有图腾色彩和各种神化自然的影片中,导演对于特效的运用并没有那么夸张,在电影开始几分钟还是让我有一丝惊讶,不过我还是对玛雅文明是否在神化自然的程度表示一定的怀疑。
最后,也是我最想表达的关于我对导演留给我的这个疑问聊一聊自己的理解。
在标题上我说,如果我是导演我会重写结局。
当最后两个异族人追杀男主到海边的时候,被停在海上插着天主教旗的西班牙人震住。
而男主独自回到树林与家人团聚并准备寻找新的栖息地的结局中结束。
私以为,这是导演对野性文明的仰慕尊敬,但同时他又对于文明征服论的存在表示一定的赞同。
但是,我愿意为文明的发展多增加一些讽刺悲悯的表达,我想再把电影延长两分钟:一群西班牙人带着火枪冲进丛林,击中了重新开始疯狂奔跑的男主及其家人。
用玛雅人图腾的黑豹化身的陨落,代表着一种文明在另一种文明征服下的消亡。
其实,导演从始至终一直在表达文明征服的意义,从丛林中的玛雅人征服一头貘,后来城市中的玛雅人征服丛林中的玛雅人,后来这些玛雅人来到城市,这所有的人类被自己神化的太阳神征服,更先进的玛雅人被与生俱来被教导信奉的黑豹神征服。
最后,来自另一片土地的具有更先进文明的西班牙人来到。
从历史上来说,这种征服是存在的,因为最后玛雅文明灭亡了。
我们常常在对阐述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征服中,潜意识地将两者放在高下的位置去做一种评判。
被征服者是落后的文明,征服者是先进的文明。
所以,当我们在看丛林中的玛雅人在杀死动物的时候并未感到这种文明征服的不适的时候,其实导演也在一以贯之地传达文明发展的合理性。
也许,在表达这种有些矛盾的不适的时候,把结尾这样写,会加强观众的不适感,会更有悲壮色彩。
写至此,突然冒出一个问题留给读者(受限于字数要求不予赘述)人类通过神化自然制造的更文明者存在的历史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也可以把太阳神定义为一种人为的文明存在形式。
影片宣传的时候重点是“失落的玛雅文明”,事实上影片讲的是一个男人拯救自己妻子和儿子的故事,跟玛雅文明一点边都扯不上。
影片展现的是一个非常野蛮、残忍的奴隶社会,杀人就像杀鸡一样简单。
里面有个场景是几百上千具尸体堆在一起的,苍蝇在上面嗡嗡叫,拍得太真实了,至今想起来仍觉得不舒服。
以动作片的角度来说,本片还是值得一看的,但想了解 玛雅文明,那绝对是要失望了。
重看《勇敢的心》时就发现,老梅其实骨子里有一种原始的暴力倾向,很多镜头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绝对18禁的,本片也是如此,把它设计在荒蛮的背景下,这种暴力的运用是不是更加自然一些呢?
片名叫《启示》,虽然整个片子还是有点大片风范的,该有的紧张有,该有的个人英雄主义有,该有的侠骨柔情也有,只是看到底和“启示”二字毫不相干,这样的一个剧情“启示”了什么呢?
所以,望老梅日后莫要再挂羊头卖狗肉,男性荷尔蒙过剩可以理解,但请干脆一点,不要还想用块思想深刻的斗篷去盖住你那蛮肉纵横的身躯,这样会很不和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公认的一种进步,还望老梅不要掘祖坟去为那荒蛮的奴隶社会惋惜才是...
And a Man sat alone, Drenched deep in sadness And all the animals drew near to him and said: We do not like to see you so sad... "Ask us for whatever you wish and you shall have it." The Man said: "I want to have good sight." The vulture replies:"You shall have mine." The Man said:"I want to be strong." The Jaguar said:"You shall be strong like me" Then the Man said:"I long to know the secrets of the earth." The serpent replies:"I will show them to you." And so it went with all the animals. And when the Man had all the gifts that they could give... ...he left. Then the owl said to the other animals: "Now the Man knows much and is able to do many things...Suddenly I an afraid." The deer said:"The Man has all that he needs." "Now his sadness will stop." But the owl replied:"No." "I saw a hole in the Man..." "Deep like a hunger he will never fill... It is what makes him sad and what makes him want." "He will go on taking and atking... Until one day the World will say: I am no more and I have nothing left to give."
影片主要讲述一个和谐宁静快乐的部落一天突然被另外一个外族部落侵略,这个部落中的人有的被杀害,有的被俘虏,男主在危难时刻将自己身怀有孕的妻子放入井中,自己被俘虏,俘虏们一路经历千辛万苦,走过重重危险之地,到达了外族部落的政治文化中心,男主和他的族人们即将作为祭祀品在金字塔顶端活体挖出心脏祭祀外族部落崇尚的太阳神,在男主的心脏即将被跑开的千钧一发之际,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男主得以逃生,又经历了重重磨难,掏出了敌人的包围和攻击,最后在大雨即将淹没水井的时候救出了妻子和已经诞生的婴儿。
最后这位勇士带着妻子孩子走向了丛林深处!
影片最后很耐人寻味,一艘现代文件的大船达到了这片古老的大地。
影片展现的是即将消失的玛雅文明部落之间的残酷斗争,梅尔吉布森尽量还原了玛雅文明的气势恢宏的金字塔,残酷血腥的人祭场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纹身图腾,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已经逝去的玛雅文明的生活场景。
影片中大量砍伐森林盖神庙向我们现代人控诉如果不保护环境,我们美丽的家园即将不保,最终我们也会像玛雅文明一样消逝!
人造的一切终将倒塌敌不过一阵清风,敌不过一场细雨,敌不过一缕阳光,敌不过一轮日出、一抹夕阳,敌不过一溪云霞…700万年的人类历史:看上去征服了星际太空,实际上却与自己的内心相隔千山万水接下来的时间跟随生命的韵律吧,会享受微风浮云、蓝天碧水、阳光雨露、会品尝到《永恒和一日》中诗人所说的生命如甘泉般的纯净甜美有很多人问启示了什么——这便是启示,跟随神的足迹,回归大地根基吧神的足迹不在外面,她就是我们的内在神性不要再对抗自身的神性了,回归自然
用DeepSeek生成了这篇影评,解读得非常深入且透彻,可以帮助观众在感到震撼之余对这部电影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在《启示》开场的幽暗雨林里,当玛雅武士的骨刀刺穿美洲豹喉咙时,刀锋上的鲜血与野兽的金色瞳孔形成了诡异的对称。
梅尔·吉布森用这个充满原始诗意的镜头,为整部电影埋下了深刻的隐喻——所谓文明,不过是给暴力套上的华丽面具。
在这里,暴力不再是秩序的破坏者,而是秩序的缔造者。
这部被误读为野蛮奇观的史诗电影,实则是导演对现代文明病灶进行的一次外科手术式解剖。
一、暴力祭坛上的文明倒影玛雅金字塔的阶梯不是通向神明的天梯,而是由俘虏鲜血浇铸的死亡滑道。
当祭司用黑曜石刀剖开祭品胸膛时,飞溅的鲜血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这个兼具神圣与恐怖的场景,精准击中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隐秘的悖论。
我们引以为傲的宗教、艺术与科技,在诞生之初都浸泡在血腥的献祭仪式中。
祭司手中的黑曜石刀,既是神圣仪式的法器,也是权力统治的工具。
电影通过平行剪辑,将献祭仪式与贵族阶层的奢靡生活并置,暴露出文明社会中的阶级压迫本质。
那些镶嵌着绿松石的面具下,隐藏着与野兽无异的贪婪与残暴。
吉布森故意模糊了具体历史时空,将阿兹特克帝国的人祭传统与玛雅文明的末日预言熔铸成寓言体叙事。
那些戴着绿松石面具的贵族,在观看活人献祭时爆发的集体狂欢,与现代社会体育场里的山呼海啸形成诡异的互文。
当镜头扫过看台上扭曲的面孔,我们看到的何尝不是当代人在暴力娱乐中寻求代偿的集体无意识?
这种暴力美学的终极讽刺在于,当西班牙战舰如幽灵般出现在海平面时,那些正在举行献祭仪式的玛雅人,即将成为更高级暴力的祭品。
文明的进化链条在此显露出其嗜血本质——每个时代的暴力都在为下一个更高效的暴力形态献祭。
吉布森在电影中埋设的时空嵌套结构颇具深意。
当虎爪一家走向海岸时,背景中缓缓浮现的西班牙战舰,将叙事从个体命运提升到文明轮回的维度。
这个著名的结尾镜头,既是对殖民暴力的控诉,更是对文明进化论的彻底解构——所谓"先进文明",不过是携带更高效暴力系统的掠夺者。
二、雨林深处的现代性寓言电影中的自然环境呈现出双重性:既是庇护所,也是死亡陷阱。
当虎爪在泥浆中与武士长搏斗时,雨林成为了消解文明符号的场域。
两个满身淤泥的躯体,回归到最原始的生存状态,暴露出文明外衣下永恒不变的兽性本能。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毒箭蛙”意象,构成了精妙的生态隐喻。
原住民涂抹箭毒的娴熟技艺,与文明人制造生化武器的“高科技”形成镜像。
当现代观众为银幕上的毒箭倒吸冷气时,却对手机里推送的核武器新闻麻木不仁,这种认知错位揭示了文明驯化暴力的虚伪性。
在虎爪与武士长的终极对决中,泥浆中的搏杀消解了所有文明符号。
当两个满身淤泥的躯体回归最原始的角力状态时,观众突然意识到:西装革履的现代人与这些“野蛮人”的基因差异,并不比黑猩猩与人类的差异更大。
三、血色晨曦中的文明解药吉布森在电影中埋设的时空嵌套结构颇具深意。
当虎爪一家走向海岸时,背景中缓缓浮现的西班牙战舰,将叙事从个体命运提升到文明轮回的维度。
这个著名的结尾镜头,既是对殖民暴力的控诉,更是对文明进化论的彻底解构——所谓“先进文明”,不过是携带更高效暴力系统的掠夺者。
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打破了原始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
虎爪妻子在分娩时刻展现的生命力量,与祭司集团扭曲的死亡崇拜形成鲜明对比。
当她在洪水淹没的洞穴中高举新生儿时,新生命的啼哭穿透死亡的阴影,这个充满宗教仪式感的画面,暗示着真正的救赎来自生命本能而非人造神祇。
在当代语境下重读《启示》,会发现吉布森在十六年前就预言了"后真相时代"的精神困境。
当社交媒体将人类重新部落化,当算法祭司操纵着信息献祭,我们或许比玛雅时代的先辈更需要直面那个终极问题:在文明的外衣下,我们究竟进化了哪些,又退化了什么?
当银幕上的血色渐渐褪去,留给观众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在观众视网膜上灼烧出一个永恒的诘问。
吉布森用极端暴力的美学手术,剖开了文明躯体内溃烂的病灶。
那些令人不适的野蛮场景,恰似一剂苦口良药,迫使我们在眩目的血腥中重新审视:所谓文明进步,究竟是人类征服野蛮的凯歌,还是给暴力戴上的精致面具?
《启示》不仅是一部关于过去的电影,更是一面照向未来的镜子。
在这个充满“现代启示录”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重返那片雨林,在虎爪的瞳孔里寻找文明的原初密码。
这个是电影不是纪录片,一些史实不准。
比如1。
Maya大都市早在西班牙移民者到达之前几百年就消失了,到15几几年,只剩下中小城市了,没有电影里那么大规模的。
2。
电影里的MAYA文化有跟Aztec文化混淆之嫌。
比如大规模的当众祭祀,血腥侵略什么的。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maya人也用人血祭祀,但是杀人剖心什么的还是少数情况,而且是贵族统治者私下干的,不是全民大联欢式的。
3. 还有年代地域的混淆,墙上的壁画什么的好多不是当时(暂且认为是 maya鼎盛至衰落时期,也就是公元800至1000年左右)当地的样子。
4. 精通天文历法的maya人应该不至于对日食那么惊讶,影片里为了情节也有点太不给maya人面子了。
总之就好像拍一个宝哥哥和林妹妹的故事,却要在元妃省亲时候给宫女儿穿上唐朝的衣裳,家道破败宝玉出家途中又遇到1937年卢沟桥上的日本兵。
如果抛开这些不管,电影很刺激,情节很清晰,主题很鲜明,服装道具很漂亮,音乐很协调,演员很自然,是值得一看地。
这片子真像老谋子的作品(虽然老谋子可能再也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各种生猛的奇观式大场面,但本质上还是经典好莱坞套路。紧凑叙事,生动细节,直白呼应和英雄情结。人类始终在进化,但究竟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还是相反,没有人可以回答。
真实感很足,其它一般般
血侧乌拉啦
“跑得出血腥的屠杀,跑不过文明的侵略”----燕西
虽然影片很血腥,但是震撼!!!
长的呀...
玛雅文化
大半夜跟电影院看的,给郁闷的够呛..影片基调相当压抑,很多情节给人以相当不舒服的感觉(其实就是恶心- -) 结尾有点像迪斯尼影片风中情缘的片头....瀑布汗~
结尾大大亮!
梅尔吉布森你是肿么了
无趣- -。最后那场雨还会出现阳光。穿帮啊。玛雅文明的饰品之类的长得蛮美的
8.3分
WOW WOW WOW 惊人的作品
人类真是太可笑了。谢谢好莱坞不死小孩不死狗原则,太温暖了。
MEL is a amazming director~~~~~~~那些资深影评人说不要把这电影看做一个原始人冒险电影,它是有内涵的!!!可那什么,我看了两遍,除了一些对古玛雅文明的揭示和不去主张暴力的东西,实在没看出更多内涵来~~~所以我觉得,“资深”有些时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双关语...嘿嘿,,.,.,.,至于影片的血腥镜头是有目可睹的,不过看起来很是刺激咧,呵呵...
这么多评论怎么全是文盲啊,在这瞎感叹比划什么呢?「启示」(apocalypse)是中文里那个字面意思吗?有点常识都知道是基督教圣经「末世灾难」的神迹好不好!电影虽然拍得不错,但是作为一个神棍,梅尔吉布森给基督教洗地的目的也昭然若揭。和《赛德克巴莱》故事类似,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对待侵入者的呢?把文明衰落的原因归之于内部作死,你一个殖民者真好意思!
不是说这种文化不好,是觉得这种族群被杀戮、自己被俘虏、妻儿待拯救、英勇救妻儿、开始新生活的无聊剧情以及无尽的打斗、追逐的画面实在实在不敢恭维。豆瓣总有那么一群人会跟风,会装b,才把一些一般的电影推向更高的位置。
最近看的绝佳外片!
太血腥了不过真好看
0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