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故事
Metsurin tarina,木独佬的离奇人生(港),伐木工人好意外(台),The Woodcutter Story
导演:米科·麦利拉提
主演:亚尔科·拉赫蒂,汉努-佩卡·约克曼,马蒂·奥尼斯马,克丽丝·艾芙·埃涅希尔姆,劳里·迈亚拉,卡佳·库科拉,伊沃·图里,乌拉·塔帕尼宁,马克·加索,阿尔米·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荷兰,丹麦,德国语言:芬兰语年份:2022
简介:快乐的樵夫佩佩在一家木材公司工作,当公司被无情收购后,他的厄运开始了。曾为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奖影片《奥利最开心的一天》编剧的米科·麦利拉提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采用35毫米胶片拍摄,分两章叙述一个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谋杀案。在糖果色调下,裹挟着超现实元素,如会说话的鱼头、黑长毛怪兽、发光的漂浮球等,营造成人童..详细 >
HKIFF47
初尝爱情的孩子都知道爱是温暖,是冰雪小屋里的炉火。习以为常的大人却把爱当成了分开吃的餐食,背叛后砍下的巨斧。妻子去洗发店是背叛,伐木工去做矿工是背叛。当职业被时代抛扔,那些追不上历史步伐的人们,看着舞台上幻变的戏法,学不会时代变给他们的魔术,只好在冰雪中捱过一个又一个无爱的冬季。
sign很多 不确定具体含义 需要二刷 很怕是彻底的形而上 典型的北欧风格 冷峻坚毅 很想早日找到片源仔细研究一下。黑狗 北欧神话 🐍 通灵者 善良的光球 信仰者和传道者的分歧 背叛和小孩子的爱 总不会真的是毫无意义堆砌吧
6.0Damn,编剧电影分散的视点并非游离式的,而是东张西望式,从一个场景瞬移到另一个场景,从直观中不得不认为这是北欧气象学的状态,但真正的唯一能量源是人际关系消亡(存在问题)导致的虚空。这样的状态仅仅能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从而借助于大量的各种形态的符号(北欧的天气与建筑、黑毛野兽、燃烧着的车、工厂、能量球),以此地质/气候符号的镜头依靠地质本身不断挤压着存在问题。以至于影像的语言是贫瘠的,是缺少语言的状态,它只是符号的某种特例系统的语言而非自然的言语。当看见摄影机运动时,是符号在运动,与兰斯莫斯的死人影像相比也仅仅是多了某些符号的运动从文本出发的符号电影尽管能呈现不少有趣的“语言”,但这些语言基本和电影无关,它们仅仅和编剧有关。编剧电影不就是让一切推拉摇移完成对剧本的所谓的影像展示吗?
啊这漫天遍野的雪!构图和摄影好喜欢!请关爱失业人员身心健康。人生如漫漫长夜,不要追问意义。
男主每次摘下帽子,我都会噗嗤一笑,和最近摘下面具的男主角一样,反差太大(没有不尊敬主演的意思,我自己也发量岌岌可危)。
对人生意义的困惑探索。失去所有、失去工作、家人、感情,信仰,人的精神世界能保持多少自我麻醉的浓度呢?还得面对现实,尽管痛苦如茫茫雪原,但是请顺其自然,超越它。散漫的叙事,内核也不突出。
spiritual reality 是如此虚幻。被冻住的林奇。
等补了罗伊安德森再认真打分。这种疏离感被旁边衣服的摩擦声、指甲和皮肤的摩擦声以及鼾声给变成了…看的时候很焦虑 /补了《你还活着》和《二楼》之后只能说一点也不像,可能是当时慢电影看的不够
都很一流,只有我不是一流的
确定这不是阿基·考里斯马基拍的???
6分。
一般
一开始以为是罗伊·安德森的那种无逻辑的冷式小品,结果是爬山爬太累了做的梦
为了重新构造现实而超现实,让超现实本身成为现实。若有一个坚实的叙事基础,便是神作。
果然雪再大如果是在小村庄里还是没能让我感觉到疗愈(。大雪,肉眼可见难吃的食物和情绪起伏颇低的人们,显得秃头男主嘴里的爱,希望和奇迹更加抑郁了。整个村里最像有活生生生命的,竟然是通灵歌手和他未认的徒弟。一个杀死了自己的导师,一个看起来已经蜕变其实只有最后却一根弦绷着。超现实意象显得故事更荒诞(也许是导演让观众不睡着的另一种方式)。 喜欢的电影总是说不出为什么好,但总能戳中我,觉得一般的我倒是挺能bb。5/10
超意识流?镜头的拍摄方法很有上世纪的感觉,配乐以及前半段的叙事方式总觉得莫名地很日式。电影结束的最后镜头应该是echo了最开始的打牌哭泣那里吧,看完的整体感受:一切皆虚空🙏
上影节第八场,也是看的人最少的一场,我在中间的一排里除了我只有一个女生而且她还在在看手机。从圆形不知名物体飞到大家面前开始这一幕,电影逐渐精彩起来,还有弗洛伊德+通灵+哲学三大根本问题的灵魂拷问,对伐木和矿工的交替衰败,人生的意义探索都有非常深刻的描写,理发店孤儿女孩这段把我逗乐了,这段戏全场只有我一个人笑。通灵歌手那段歌词太好听了,太有北欧味道了,精彩的北欧电影,太迷人了!真冷门宝藏佳作电影,强烈推荐。上影节第八部。
配乐和摄影太好看了。但中间有几场戏睡过去了。没有看懂整个故事,有点像冰血暴里面丈夫困境。一个寓言式成人童话。也许一切都只是一个梦。我也在此间进入了梦中。【2023年北京电影节】
看完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