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就不赘述了,其实主要原因也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剧情,简单点说就是全都和屁股有关,但是如果要复杂起来阐述所有屁股的不同那可能就得找导演要剧本原版了(虽然我怀疑它是否存在)。
可怕的是导演似乎不甘心让48只是唱歌,而是坚持要她们也变成一群屁股,那个MV如果真出了我一定会去看的,并且刻成碟,以免这一页将来在拨乱反正的时候变成共和国影史上的禁脔,就当保存一点历史的阴暗面了。
好吧扯淡的部分就到此为止了。
现在的矛盾主体已经变成了,为什么一部片子——虽然我觉得说它是片子都是对所有被划归到同一个类别的事物的巨大伤害,但是我也不能说它是个烧饼啊——拍成这样子,居然还能叫到那么多这个业界的,姑且不论真假吧,大咖的追捧?
很多人就停留在他们良心不会痛么,他们收了多少钱这种层面上。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就算知道这是一坨屎,他们还是能这么面不改色的夸赞起来,为什么?
他们不知道这东西好坏,不知道大家看起来会是什么感觉么?
不,他们知道,只是他们觉得知道了也无所谓,不是那种,你看着好不好看无所谓那种。
而是,就算你们觉得不好,我说好就是好的那种无所谓。
而且大家想一想,这种情况,可不仅仅是出现在影视界,那些屡屡发出惊世骇俗言论的各领域专家,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丝这种味道在里面。
这东西如果要往深入说,估计楼主就要被水表了。
那就稍微说一点点。
如果说专家们代表的是传统体制内的话语权的话,那么支撑这部烂片背后的资本势力就是二十多年来新兴的另一极的化身。
专家们的肆无忌惮是在于,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都是这里的领导,那里的长官,说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进退和前途, 他们平日里周围永远是一群只能点头哈腰表示认同的跟班,而这些跟班,就是你,就是我,是没有话语权的大多数人,你觉得当他们看惯了人民在现实的压力下所作出的种种妥协之后,还会在乎你内心的想法是什么么?
所以他们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全能自恋和自我催眠:我说这屎是香的,你们就得承认是香的,因为你们没有和我抗衡的本事。
而资本势力的嚣张在于,我们日常所需的方方面面都被他们所把持,店大欺客这句话,在地产行业尤其盛行,为什么说到地产行业?
嗯,我就是。。。
碰巧?
大概吧!
所以当这两股势力都在为一坨屎站台的时候,这坨屎也就有了凌驾于万千民众之上的底气,这也就是为什么它敢于换个马甲就在豆瓣里无限怼人:无论是资本还是权威,都不是我们屁民能抗衡的,而有了双重加持的它,自然容不得你不喜欢,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确与否本来就是个含糊的观念,在我们的社会里,正确从来都是有发言权的人所制定的标准,而不是看多数人喜欢不喜欢。
所以与其去喷这些人昧着良心拿了多少钱才能这么睁眼说瞎话,更加恐怖的是,他们居然连大家最后能说点实话表示一下自己价值观的地方都容不下了,他们要把他们定义的正确贯彻到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且他们似乎还真能做到。
这才是最可怕的。
作为混迹豆瓣多年的我,今天必须要为我们的精神角落评评理了。
最近的电影啊,竟给自己加戏,如果不碰瓷儿豆瓣,都不敢叫烂片了。
这不?
前段时间有一部名叫《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网大竟然在院线上映了,这部电影的主创们一开始定位就错了,院线上映跟网站上传可完全不一样,结果目光如炬的吃瓜群众齐刷刷给了一星差评。
眼看豆瓣2分迟迟不涨,然后就跑到微博上骂街了,导演毕志飞充当模范带头作用,哭天喊地、怼天怼地,声称一个堂堂青年才俊的导演钱程,就这么被豆瓣仅仅一天的时间给毁了。
小姐姐觉得这部影片的导演应该感谢宽容的豆瓣最低只有2分,要不然毕导名誉不保。
这篇檄文太长了,小姐姐给大家划一下重点:1.豆瓣2分我们很震惊啊;2.这么多1星不可能啊;3.这很影响我们的票房收入啊;4.我们投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啊;5.优秀导演被豆瓣毁啦!
文风激昂措辞澎湃,我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导演的愤懑之情。
网大嘛,质量摆在那儿,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就OK了,然后刷刷观看量,自我沉醉漂亮的破亿数据得了。
但是,片方偏偏不听劝呢,甚至在檄文之后,又跟发一篇微博。
蛤?
小姐姐听说过骗炮的,还真没听说过骗票的!
你以为这样说我们就会去电影院一看究竟了吗?
对于电影的评价,小姐姐认为确实要亲自看完才能评价,但这部电影从海报到预告,就已经鉴定为烂片没跑儿了。
为什么?
好的电影,光海报上就能见端倪。
举个影迷们都夸上天的例子,电影《沉默的羔羊》。
画面中的人物脸上,有一只蝴蝶落在唇边。
如果放大看,蝴蝶背部是一个骷髅头。
再放大,握草,这哪是骷髅头啊,而是七个裸女!
影片质量呢,瞧,豆瓣8.7分。
而《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海报呢,数了数共有10种字体,配色更是可以用五彩缤纷来形容,导演甚至以50%透明度在海边右下角实力抢镜。
预告片呢,小姐姐就更无力吐槽了,各种花里胡哨的演艺圈潜规则、擦边球的跳跃式剪辑,真的像大学生毕业作品。
预告片里有一行字幕,剧本写8年,后期做3年,啊咧?
这里有个bug啊,那篇激扬澎湃的檄文抬头是12年啊!
而且不是说2500万投资吗,这里怎么翻番儿了……体育老师教的数学真好。
联系之前的初中英语教材翻拍的电影《李雷和韩梅梅》,也有叫板豆瓣CEO阿北的碰瓷儿情况。
但其实阿北早在2015年就已经发表了“豆瓣电影评分八问”,表明豆瓣有完整的反水军机制,所有非正常评分都会被排除在外,不计入总评分。
对于电影评分,其实就是丑人多作怪,烂片爱矫情。
好片从来不这般往自己脸上贴金。
只有1000万成本国产电影《驴得水》,看,小姐姐的5个友邻评分只有5.6,但无关痛痒,这部影片一共29万人参与评分,豆瓣定格在8.3分。
今年的《大护法》,同样也有1星差评。
在影评过程中,除了公正,每个人也都有自由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各种艺术表现形态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但最终评分呢?
7.9
豆瓣、烂番茄、IMDB等评分网站的分数,是主流群众对于电影的主观感受,也是主流文化对于电影的客观结论,好片放到哪里都是高分,烂片雇再多水军也是扑街。
几个1星对好片根本不会构成威胁,所以这个锅豆瓣真的不能背。
你要是好片子,还怕这几个差评?
其实就是自己没底气,敏感体质。
现在的电影人也真的是傻的可爱,被打了1星就哭爹喊娘,发微博求温暖,合着你们都是玻璃心哦,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为啥豆瓣定格2分自己还没点儿B数吗?
今天《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这部电影正式下档,这场闹剧也成了笑话一说一过。
但是,《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导演和片方哪儿来的这么大自信?
原来,这部电影参加了某大型专家观摩研讨会,各路专家一致五星好评,甚至推荐这部电影去参加金鸡奖!
这帮专家学者到底什么来头?
小姐姐卖个关子,先说两个事儿。
第一个事儿,大鹏朋友圈。
说到大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屌丝男士,或者是煎饼侠,而这一次,大鹏要扇某影评人大嘴巴子。
原因是影评人给了差评,大鹏打电话过去问,对方说“想删吗?
拿5000块钱来。
”
第二个事儿,冯小刚、范冰冰、李晨陪酒。
大鹏带着他的新片《缝纫机乐队》去青岛参加院线推介会,他陪喝了不少酒,有人告诉他,把这些院线经理陪好了,就有好排片。
下面坐了几十桌人,范冰冰、李晨像提前结婚了似的,挨着桌儿敬酒。
看到冯小刚导演也是一样,当时《芳华》还没被紧急撤档,冯小刚自己一个人就干了40多杯……
如果说各野鸡片方怼豆瓣都是表象,这两个事儿才是实质内幕。
其实哪里都一样,不懂足球的管足球,不懂电影的管电影。
中国电影并不是掌控在电影人手里,而是商人、官人。
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媾和,故步自封,这个蜜汁组织并不是在专业评论电影,也不是有着国际一流的审美标准,而是按照官衔、职称的顺序发言,形式主义,讨论一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电影立项。
这才是出现《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理直气壮、自大无知的骂街;等不到一部接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国产片上映……的上游原因。
大鹏diss影评人,冯小刚敬酒排片经理,暴露出的都是这个电影市场的畸形运作。
电影主创的精力不是都花在创作本身,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电影营销为主的市场体系,还要腾出一大部分精力去公关人脉、取悦市场,否则自己的作品被挤压档期,蒸发排片,最终被网络海潮般的信息吞没、遗忘。
能毁掉一部电影的从来不是豆瓣评分,而是电影本身;扑街一整年电影的也从来不怪一个导演、几名演员,而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链。
中国电影大多都是“商业片”。
曾几何时,你能想象出一部电影,丫每分钟都是槽点。
就算你是想故意设计成这样,也不会达到吧。
这不但需要极为高超的编剧技巧,同时也需要天赋。
得此天赋者,百年一遇。
只有那骨骼惊奇,眉宇间闪烁着光芒的少年才能有此杰作。
以前我不知道,现在我确定,这个人,就是你,毕志飞为了证明我的论点,我在这个闷热的夜晚,用自己VIP优酷会员的资格,1倍速(强调,是一倍速),全程看完了这部电影。
并且较为详细的做了拉片笔记。
为了各位读者之后能够更好的观赏本片,我大致记录时码,不太准确,仅供参考。
有痔疮,用肛泰20s 片头出现,low逼的字体25s 大海,两个傻子跑步,男的跑的像二嘎1min 一朵玫瑰花引发的追车戏,只通过快切剪辑,基本的追车镜头都不会安排2:30s 大段独白+叠拍反打,大一学生的分镜水平3min 开始尬舞,还换着地尬舞音乐没完就切走4min 表演艺术家出现了4min10s 海天盛筵出现了,导演说是张扬青春4min30s 一个广告都能拿这么多钱,怪不得崔永元要检举阴阳合同5min 还在介绍人物,纯用旁白啊,那还不如直接ppt呢6min 老师参加party留作业,傻逼吗6min 卧槽,连续叠化7min30 穷人家的孩子客厅好大,这么大了不会自己穿鞋吗卧槽,表演艺术家又出现了9min了,终于介绍完人物了片头出现了 LOW你麻痹黎族小妞都知道表演艺术家又出现了10min 卧槽刚入学的黎族小妞就要玩师生恋11min dj drop the beats,音乐不错12min 整容女嫌弃富二代13min 音频老师,你的音比调整了吗13min 老师的种子要发芽了,你丫还是憋土里死去吧14min 男生享受女生欺负自己愿意抽自己嘴巴,SM啊16min 黑车司机话真迷,老北京的哥啊17min 雨中争吵,因为没打上车,就分手了,不过我觉得分的不冤,你丫不会用滴滴啊17min 大段旁白18min 不是雨中分手了吗尼玛怎么又来个大老板插足,生戴绿帽子啊,大老板还给辆200万车,要我肯定同意,直接找更年轻的20min 潜规则戏码啊,女演员的台词都没背好吗磕磕巴巴的22min 这段对话,充分的展现了导演的编剧功力,深刻且全面的剖析的影视圈,点个赞26min 养父长得好像大山啊28min 整容女发誓要成名,但是,我不信30min 凤凰男出现了,人家都约你开包间了,你呀只是看出来人家只是个单纯的人,你才单纯吧31min 寂寞女找小鲜肉第二天当出场歌手就被包养,我也想33min 凤凰男开始玩碟中谍了36min 刚尼玛大一新生,就想着去北京买房,有前途,那会儿我光想着打魔兽呢37min 女生没戏拍就要去卖自己,那你还真可能让你实现诺言38min 卧槽全世界就一个牛导吗,不能多找两个配角演吗39min 人家都是借酒消愁这兄弟借矿泉水消愁40min 导演身后的霓虹灯挺调皮啊42min 这他妈的自己上门让导演占便宜,你麻痹,脑残吗43min 我操你妈尬舞又来了,什么意思44min 导演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就隐黑,是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吗45min 叠化你麻痹啊46min 跟老奶奶玩车祸根,晨练不是在公园里吗,货车怎么开进去的47min 不是压的腿吗脑袋怎么上了,腿没事48min 终于照片叠化了ppt啊49min 卧槽偷窥狂小心窗户外面的怪叔叔
50min 金杯送人,你妈大家就不能掏点钱租辆好点的车吗51min 老师的剧本拉到投资了,但是老板不让他吃饭,他很不开心53min 剧本完蛋喽,鼓掌54min 彝族女孩说:我回来啦,你当你是终结者啊55min 你要真在乎学生,你呀还开车走56min 上车两个字说的好调皮57min 追车戏啊,不刺激啊,固定机位啊,对切啊,=58min 钱老板生气的时候好娘59min 唱歌是几个鬼,疯了吗,那就让海浪带你走吧1h1min 正义的老板出现了,瞬间感化了整容女,1h3min 凤凰男后悔了1h4min SM女找到角色,大晚上去,你麻痹大家都不睡觉吗,有什么事明天说吗,何况你们呀不是整人家了吗1h7min 又是钱总,卧槽,你丫真是无处不在啊,大boss啊1h10min 男友好淡定,烟灰缸直接干死钱老板1h11min 老师提出辞职,学校没同意,校长,你丫是撒比吗1h12min 各位,我尼玛真的快看不下去了1h13min 当长工1h15min 凤凰男被绑架老师怎么来了,没理由啊1h16min 老师要死了吗,真的吗,开心1h18min 孙子,你丫怎么没死,为什么鼻孔总要插个管1h20min 黄如老师,你是不是心里分裂1h22min 张开双臂的女孩,哈利路亚1h23min 结婚了,呃1h26min 异地恋什么意思1h31min 玩倒叙啊,这个设计,没看懂啊最后,我就说一句,毕志飞探索了中国电影的底线,这等勇气,是我等俗人不可匹及的。
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傻逼,滚出电影圈!
”
毕导这种敢于直面问题的精神,我还是非常钦佩。
当年因为播放量不足,很多的观众没有亲眼看过,自然也就就没有发言权,毕导也有理由怀疑是有幕后黑手在故意抹黑他的片子,现在优酷开放了,第一时间前去瞻仰了一下。
不得不说,但凡稍微看过一些影视作品的人,稍微审美正常的人,都会觉得,豆瓣给2分,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在经历了众人对它的批判后,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我终于没忍住想去看这部电影。
(好奇害死猫) 然而我找遍附近的万达等影院都没找到排片。
最后我终于在一家不知名的破影院找到了一场晚上十一点的排片,为此我还专门打车穿了大半个城市去影院。
刚到影院我就有点后悔了,这家影院的破旧让我怀疑这是个十八线小城镇,对于习惯了万达影城的我而言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更让我后悔的是我发现这家影院的查票系统几乎等于没有(可以说是很慈善了),这意味着我多花了32块钱。
既来之则安之,我在冷清的影院里坐下来开始看电影。
看到大概十五分钟的时候我开始想念刚刚和我聊天的妹子。
妹子是我隔壁班同学,我喜欢摸她头她喜欢揪我辫子,曾经试图和她告白但……对不起说远了。
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电影终于出现了让人打起精神的一幕!他们,开始了,毫无征兆地跳舞!那一瞬间我恍惚间以为这是部宝莱坞电影。
高冷如我看到这里实在是没忍住笑了出来,因为这TM的实在是太蠢了。
在这之后我怀念了我的几任女朋友,试图探究我们分手的原因。
接着我开始后悔推掉了那天晚上的吃鸡owCSgo和warframe。
我最后终于没能看完这部电影,站在冷清的街道上我甚至连一辆出租车都打不到,目光呆滞的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开始发自内心地质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我要来看这部电影?
是游戏不好玩还是妹子不好看?
我是不是一个傻逼?
那天晚上,我可能遭遇了我22年人生中最大的打击。
我曾经被女朋友和朋友拉去看过不少烂片,但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想去看一部盖棺定论的烂片。
站在连出租车都打不到的街上,我觉得在做出看这部电影的决定的时候,我的智商可能遭遇了降维打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部创下历史记录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还真是筹备了很长时间。
2013年年初,导演就在微博中提到了《青春闪闪》,是的,这是它原来的名字。
同年,电影更名为《青春闪闪,逐梦表演系》,这就有点现在名字的影子了。
电影于2013年年底开机,2014年2月杀青。
拍摄部分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剩下的是漫长的等待上映。
如此,所谓的十二年筹备,其实就是三个月左右的拍摄,十一年来挂机。
算一下还没有十一年,可能这么棒的剧本创意在开机前也花费了一两年来构思吧。
到了2015年2月,电影召开发布会,正式更名《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然后一路定档跳档,历时两年终于登陆院线。
至于我为什么会如数家珍般这么了解。
是因为在去年,同样10月份左右,《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就有一次定档,片方苦寻软文来洗白。
当年还没有真故电影,我也偶尔接活混口饭吃。
我信心满满地接过资料,看完之后却沉默了。
我觉得我的职业生涯遭遇到了瓶颈。
三天过后,好话硬是没有憋出来,把资料退回,内容憋着一肚子吐槽,就等着这部电影登陆后去豆瓣不吐不快。
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豆瓣和时光网上都是一篇篇赞美之词,被水军所占据。
现在豆瓣已经见不到往日的盛景了,时光网上还留有一些昔日水军的峥嵘。
这是张艺谋被黑得最惨的一次而事实证明,我当年也的确修行不够,那篇软文最终还是有人接了下来。
本来标题想取名《纯洁心灵,曾经水军的血泪史》。
但这部电影还有更多颇具玩味的地方,值得跟大家分享。
比如,这样一部电影进入院线之前,是如何荣获各大奖项,被顾长卫等大师亲自点赞,路演过程中看哭观众的?
我们从电影本身聊起。
剧情一句话能说清,一个表演系的明星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击败潜规则,重拾纯洁。
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正能量主旋律不是被我们抨击的理由。
但是,这部电影采用了所谓的国际化的多线叙事,明星班级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写了一个潜规则的故事。
对此,导演毕志飞骄傲地说:“一般电影最多三条线,《云图》有六条线,而我的电影有十一条线,并且在95分钟内阐明了”
片长95分钟,十一条线,就当没有片头片尾,每条线不到九分钟诶。
这意思是,一场下来,我就忙着认脸就可以了。
主线也是不存在的。
十一条线,条条通往潜规则,十一种花式潜规则的实录。
这是电影烂得最透的地方,至于其他打印店的海报和朴素的画面等等问题,我多放几张图,各位自我感受下。
照道理说,片子拍成这样,基本可以歇气了。
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大反转。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圈粉不断,顺带斩获了各种大奖。
百度百科上的资料是这样的。
2015年8月,电影《纯洁心灵》作为唯一一部中国大陆电影,入围了美国旧金山环球电影节。
美国旧金山环球电影节,我怎么完全没有听过。
真故君我费尽心思找到了第一届美国旧金山环球电影节的发布现场,画风是这样子的。
第一届美国旧金山环球电影节而另外一个美国加州帝王国际电影节,根据豆瓣网友爆料,这是一个“来者有份”的迷你型社区电影节。
一言蔽之,这是两个野鸡电影节。
但电影节可以作假,人可以作假吗?
电影上映之前,片方曾放出了一段混剪的宣传视频。
里面既有黄渤,蒋丽雯这类实力派演员为其送上祝福;
也有宁浩,顾长卫这种大牌导演为他卖力吆喝;
最值得称道的是,里面有诸多编剧,专家在会议上一本正经地夸赞这部电影。
“邀请你明年一定要参加金鸡奖的评奖!
”这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失误。
网友讨伐专家教授狗屁不懂,我是不认同的。
就算真没水平,哪怕一个普通观众,只要真正看过这部电影,也不能坦然说出这么多的溢美之词。
被资本裹挟是一种缘由,更有可能是压根就没看。
花花轿子众人抬,被这部电影花团锦簇的头衔给迷了眼。
看到别人夸,自己却都不了解,赶忙跟上夸赞一句。
大家交口称赞之中,还能相视一笑,姜还是老的辣。
而导演毕志飞的学历也极具迷惑性,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影视学博士学位。
又是北影又是北大,别瞎想,这可都是真的。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个总结,豆瓣2.0的神作是如何诞生的。
一位高学历低能力的导演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部烂穿地心的作品。
(感谢评论区朋友教学,虚心接受)然后用了十一年的时间参加所有能获奖的野鸡电影节给自己和电影加持光环。
声势裹挟了资本,两者一起席卷了大量明星教授一起加入这场“国王的新衣”的盛宴。
最后连主创者都开始坚信自己拍了一部神作,跳起来怒怼豆瓣。
当电影登陆院线,啪,梦醒了。
发布于我的公众号 真故电影 微信号:zhengudianying《这个杀手不太冷》剧组拍戏中途意外破获了一起抢劫案。
小黄人的语言真实存在并能被翻译。
每天一则经典电影背后的真实彩蛋。
本期影视爆料:驾船去《敦刻尔克》救人的老绅士,是泰坦尼克号上逃出生天的二副,更是一位传奇兵王。
公众号后台回复【406】关键词自取
上周网上终于出现了资源,在外出差的我知道消息的当天就在酒店连夜看完了。
小伙伴们可能会问,这么期待《逐梦》这部声名在外的烂片又认真看完是为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写人生中第一篇一星影评。
我其实很早就对烂片敬而远之,自从被2005年的大片三联弹伤害以后,我就很少关注国产片,至多是在片子口碑起来后去找一下资源看。
所以我并不能举出什么烂片的例子……确实没怎么看过。
但是《逐梦圈圈圈》不一样,早在去年初就有up主出过吐槽视频,当时只当一乐并没有过多在意。
而后真正让它名声大噪的是导演怒怼豆瓣以及两次上映撤档。
其实在今年六月以前我还是把此人当做一个笑话、一个病人,时不时到他微博刷刷评论,也能乐呵一整天。
直到那封给电影局的信爆出,我才发现自己错了。
毕导不是柔弱到只会在镜头前哽咽的小绵羊,他就像那贴着假眼睛假嘴巴的花生人一样,一边蠢一边坏,顶着伟光正高大全的 title ,动不动就要甩下一口大锅来砸死对他有异议的人。
不光告了豆瓣,评论他论文的灰狼也中招了,又到处乱扣阻碍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大帽子,吓得本喵猫躯一震,失敬失敬。
所以我必须要完整地看完电影,再来回敬一篇完整的影评,以表敬意。
我学动画专业,电影赏析和编导课也没少上,毕业前和工作后也导演、参与制作过一些动画中、短片,想来应该算是半只脚踏在“专业”的线上。
不知道这样在毕导的眼里有没有资格写影评,心里有点方方的首先,这篇不会去讨论剧情里的逻辑BUG、剪辑混乱、台词生硬、表演尴尬等问题,毕竟已经有很多影评说到了这些。
而且在我看来,这部剧是没有逻辑的,何来BUG一说?
其余那些缺点好似天边繁星,多到闪晕人眼,我时间精力有限实在是分析不过来,所以在此就按下不表。
下面只说一些我看到的,想要表达的问题。
欢迎理性讨论,拒绝水军喷子,别拿臭嘴对着我,我讨厌有口臭的人。
1.别再拿没钱当借口了,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穷“5000W投入,8年剧本创作……”大家应该都对这句话有所耳闻,毕竟宣传期间铺天盖地的预告片里都有这句。
我不能理解的是——导演竟然在哭穷?!
海报不行是因为没钱找团队,拍摄效果不行是因为没钱制作,剧本不行难道是因为没钱请编剧??
作为一部2013年开机、两个月拍摄完毕、演员全部素人没片酬、没有一个特效镜头的剧情电影,我认为5000W真的是大手笔了。
反观同样在2013年底开机的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拍摄24天,制作费用只有170W。
我觉得毕志飞导演真的不了解贫穷是什么概念。
作为传媒院校毕业的学生,我对“穷拍”可谓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学校拍片,机器需要提前预定,甚至租借已经排到了几周以后。
场地是各方协调来的,有时几组人同时等着,见缝插针地拍摄。
演员更不必说,除了主演可能出自主创团队,其他群演可能是校内各种托关系找面子拉来的。
尤其苦了独立单元剧的制作团队——每期出场的次要演员都不一样,满校拉人就成了他们最常做的工作,不是表演系的学生也是简单调教后就被赶鸭子上架。
后期制作也是几个主创顶着大黑眼圈没日没夜抠出来的,甚至好多音效都是网上下载的。
当然这些片子制作粗糙演技尴尬,但是只要用心打磨,也一样可以出现精品。
那些连制作经费都没有的作品里,我校也有豆瓣上的高分佳作(为了不被指责打广告,就不放名字了)。
所以,毕导,你的钱真的花到电影制作上了吗?
2.迫害妄想症和阿Q的完美糅合谁能告诉我,一个平台,为什么要无缘无故的对一位素不相识的人进行迫害。
通过明眼人的观察,肯定能明白导演之于豆瓣的那些小九九,热评里也有仁兄分析过这个问题,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倒打一耙的故事,同时可能也解释了5000W的一部分流去了哪里。
试想,你在游戏里暗搓搓的下了一堆外挂,想着明天上擂台狂刷战绩和装备,结果在开擂时被没收了所有外挂、装备甚至封号,心中一定会愤怒,来两句国骂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你会跑到法院去告游戏公司针对你吗?
你当然不会。
这里就要说到毕导的另一个属性。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评论——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比喻很好,不过略有不同。
经过旷日持久的观察,我想,如果不是行为艺术,那么毕导是真的在睡梦中,一梦春秋已经年。
矮大紧曾说过:高看自己一档是正常人,高看自己两档是有点疯,再往上就可以算得上妄人了。
那么,我对毕导也有了定位: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旁人的规劝和意见充耳不闻,一心认为自己所做就是正确的。
我猜,他可能也看过一些佳片,也明白自己影片存在种种缺陷。
但是反对的声音让他生出了逆反心理,“你们都说不行,我偏偏要觉得特别好”,反复自我催眠之后,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信了。
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的自尊和自卑是程正比的,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自尊心极强又极度自恋的人,内心很可能有着深深的自卑。
所以,现在的他宛如新时代的阿Q,认认真真的觉得自己和自己的作品非常优秀,认认真真的回击每一个质疑他的人。
这个从比SNH48的《圈圈圈》更恐怖的导演演唱版歌词中便能窥见一二。
“ 怎么办 怎么办,爸爸妈妈说丢脸丢脸,舅舅姑姑也说丢脸丢脸,爷爷奶奶说你还想找好媳妇吗,饺子馆里叫梅梅的服务员跟我说,为了梦想应该拼搏必须拼搏,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接下来的行为就很合理了。
谁能忍受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的IQ250小天才被别人指着鼻子骂是个二傻子呢?
妄人不可怕,但是妄人伸脚到处散味儿还逼着别人说香,谁敢说臭就nen死谁,这就很可怕了。
所以……梅梅是谁?
3.正能量从来都不是我们嫌弃的理由毕导认为,一部分人不喜欢影片是因为不喜欢电影中的价值观输出。
当然,没有人喜欢被捏着脖子咕咚咕咚的灌鸡汤,但是正能量从来都不是我们嫌弃的理由。
我们喜欢《我不是药神》,因为他用不屈的努力替民众发出了呐喊;我们喜欢《辛德勒的名单》,因为人性在战火纷飞中仍熠熠生辉;我们喜欢《三个傻瓜》,因为那勾勒出被我们埋在心底的友情、回忆与梦想。
讲故事和念口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如何让同一个主题变得生动有趣,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影片的精髓在剧本,剧本扎实影片才能筋骨强健。
毕导的剧本不要求精巧顺畅,他要以量变带动质变。
全片90多分钟,全部围绕潜规则展开,用十几条没头没尾又枯燥无味的线来表达同一个主题。
说实话,拿复读机录一句“拒绝潜规则,还娱乐圈清净”口号反复听十来遍,效果也差不多。
不得不说,毕导在对演艺圈的理解只停留在吃瓜中学生的水平上,既片面又狭隘。
娱乐圈乱象这个题材是犀利的,而毕导只凭借门外汉式的意淫写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而且故事的终点都被文老师截胡,重新走向光明的大道。
这真的不像电影,而像是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本的一篇篇小故事。
这几年韩国的现实题材电影为什么好看?
因为他们敢于直击痛处,拿匕首深挖出那些腐坏的丑恶。
反观毕导,拿着针不敢(或不会)扎进皮肉里,只在毛孔上装模作样的划拉了几下,就把自己当成祖传老中医。
对观众来说,那点肤浅的表达,幼稚的理解,到还不如去看看卓伟的周X见。
呃……不过现在好像看不到了。
所以,毕导,你真的理解娱乐圈吗?
想说的话太多,但我的大脑好像已经开始走意识流了,如有纰漏日后再补。
反正这官司一两天也不会结束,而我对毕导的观察暂时还不会停止。
最后,我诚恳的对看不下去的小伙伴们说:打开弹幕,放空心态,要用佛系的态度坚持住,因为接下来你会笑到岔气:文老师边唱歌边投海时突然加速,好像一只要去觅食的可爱企鹅,一摇一摆走进大海又一摇一摆地走回来;300刀主动要求潜规则被制片人撅回去了,尴尬的空气里传来莫名其妙的屁声;文老师在病房外偷窥学生与家长的会面时露出的大脑袋,让人想起学生时代恐怖传闻之首——教室后窗上班主任的头。
这几个片段我和小伙伴反复观看了数遍,简直要笑出猪叫声了,真的是和毕导的微博一样能带给我欢乐。
希望阅读了这篇文章的你也能感受到那种快乐。
O(∩_∩)O
2018-1-31更新==================每当这篇影评又有提醒的时候我就知道毕导又有什么幺蛾子了。
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当初写本文时候的气愤了,跟评论里那位阿豆撕的那种心肝儿脑儿肺都噔噔起火的暴躁也早没了,只想尬笑。
这导演可真乃神人是也,若给这出戏外戏打分,我会给这份不可思议大开眼界的剧情四星的。
大家也甭骂了,磕着瓜子儿就看这戏外戏怎么再往下演吧,多有意思。
======================以下原文之所以在意这部电影是因为之前有在我们学校放过。
我是学校里那种类似电影院的组织的社员,有一天有个领导拿来个片子“拜托”让我们放---最讨厌就是这种来自上方的拜托了,又没有通知又没有规定也不会给任何好处,你又没法拒绝,只好临时加了一场。
所以就记住了这个电影的名字,过了这么长时间在豆瓣上看到,就点进来看看,两级分化的评论画风不出所料,只是往下一拉剧评,那些围攻的回复倒是让人梗得慌。
并不是说大部分刷好评让人觉得反感,毕竟人各有好,看欢乐喜剧人,俺就喜欢俺开心麻花,俺七大姑八大姨就喜欢怹宋小宝,这无可厚非。
但您要是按着我的头非让我盯着宋小宝看还得在您哈哈大笑的点儿上给他叫好,我就该烦了。
没错我就是觉得28个里只有4个打一星并表达不喜欢这片子的影评,底下还有那么多批教性的回复实在是让人反感。
那二十几个五星的倒没有人在底下叫板呢。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佩服那位手里打2星嘴上还夸这片好的同志,高,实在是高)其实稍微想一下就能知道这帮自谓“自来水”之派是些什么人了,你听评论里那种长辈式的说教口气,再看海报中那小二十个演艺“新人”,别的不用说,肯定是他们大姨二姑三叔四舅牌的自来水了。
爱孩子护孩子那是肯定的,那您也别由此去逼迫别人家的孩子们嘛。
再一想,你说那拜托我们放电影的领导,你说那什么什么得奖的美国加州帝王国际电影节,是不是……毕竟人家海报上就放了那么多娃呢,爸爸妈妈们一人一杯油一把柴,火就得挺旺呢。
一场电影,4个人,开场20分钟不到走了3个,就我坚持看完了。
是出于对电影的尊重!!!
是出于对电影的尊重!!!
是出于对电影的尊重!!
1导演,你不会拍电影就不要拍,好不好?
好不好?
好不好?
导演,你不会拍电影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 行不行?
行不行?
行不行?
好想骂人!!!
好想骂人!!!
好想骂人!!!
好想骂人!!
好想骂人!!
好想骂人!!
我觉得这种片就不应该有星。
给我钱我都不会去看了。
为了加学分,硬了头皮去看的。
一部坏片子我需要看5部好片弥补希望我评论不被吞我是没看出来小明星都是北影上影的我是没看出来主角是谁的我是没看出来这部电影重点在哪里我是没看出来凭什么这部片子能得海外的什么鬼野鸡奖我是没看出来这是n年磨一剑我手机没看出来这怎么感人了我是没看出来这特效断了腿还能要五毛教科书级的烂片我看过很多烂片却发现原来这部片还是刷新了我底线为什么不能打负分看完后老娘的表情如下
最起码是原创!!!
看了这个电影,真的是开了天眼了!,老师比学生单纯!
我打五星是有原因的!第一: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还有谁曾认认真真浪费自己多年的时间来证明这一点!毕志飞导演用自己演了一部欢喜甚至闹剧!第二:毕志飞只身面对审查制度、并同时揭露专家们的真面目!第三:纵观中国观影群体,毕志飞导演勇敢的用数据说话,让咱们不花一分钱给调研公司,探到了中国电影的底线!第四:如果将来出现一部评分低于《逐》的电影,宣发有了交代,资方有了安慰,导演找到了后路,就连我们,都会默默的感叹,怎么会有比《逐》还烂的电影;第五:最关键的,一分被删事件的诞生,引发豆瓣客观评分的公正性能力,以及刚结束不久的ugc审核!某种层面来说《逐》引发了不亚于《穹顶之下》的一次事件和思考!五星给你毕导!我敬你是条汉子!希望你再……再也不要参与影视这个行业了……
拍不好是能力问题,自己还偏偏觉得好是智商问题。
没看过,不好评论。看了下主题曲MV,别的不说这MV的歌词初中水平,听的我一身鸡皮疙瘩,在优酷又看了一遍,别的不说,毕导还是很认真的
卧槽这电影的海报就跟二十年前的三级片封面似的,抠图极不自然,每个人拍照打光的方向也不一样,户外照和棚拍混在一起,还不如有些劣质网剧!
之前看完鬼片后,我会看两集新闻联播。但现在我会来刷一遍它。不要问我为什么—纯洁心灵😂
13块钱见证历史,你值得拥有。
确实太差了。14亿中国人都去当导演,十二年之后必须交个作品的话,估计会诞生13亿部比这个好的电影吧。
一部电影可能制作得非常糟糕,会把品味的极限渗透到难以想象的领域。烂片烂到一定极致,有可能对现有的视觉艺术规范性的维度做出抵消,推翻既定的理性程序,在被认为是“非人”的疆域中重新树立起人的旗帜。通过烂片,日常生活中被视为噪音的部分将会获得使它们获得整体性与可见度的形式,也就是雅克·朗西埃所说的“审美感官的再分配”。烂片无法也不愿意从现有的艺术生产机制中获得合法性,它自己重新树立起一套审美的装置。
助攻一下
去电影看过七八次电影,都想打瞌睡。这是唯一全程看完的,感觉秒杀国内很多大片。虽然有些地方没拍好,毕竟导演年轻,多努力,期待新作品
看得我一惊一乍 血腥暴力情色 钱权交易 揭露娱乐圈内幕 中国哪找这么真实的电影
为净化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出一星之力
神作!
不忍心这部片成为最低分电影 总要比诈骗片好 不然后人会笑的
不怎么好看但不至于这么低吧
记住导演的名字,避免以后猝不及防地吃屎。
大家冷静一点!!!两坨翔是不需要分出胜负的!!!
还是不评价毕导的为人了,单纯从电影来看,万万没想到这部电影在影史里应该要占有一定位置的,没开玩笑,因为本身这种反教材式的失败片本身就无几,一定意义上避开这个电影里所有的错误即可,大量使用白墙其实违背了电影色彩学,因为白墙会反射灯光,还有很多没有意义的剪辑方式像是作秀,以及摄影师偷懒(摄影做的很不到位),这个海报我也不知道是刻意求“土”还是什么,背后的一些原因我也不知道,问题在于为什么一个博士能拍出这种东西,是因为实践太少还是“他们”给的太多了,我也不知道,也许真就是毕导本人之奇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