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设性格不鲜明就算了。
家庭戏份一点都不烟火,一个个高高在上,距离感爆棚。
第二,感情线……国王和奎因在一起就算了,比较正常。
法医和斯坦……呃呃呃,从头到尾没看出斯坦在意的是法医,我一直觉得斯坦在意的是她姐姐,从头到脚都是替身。
高安和徐意就更别说了真的。
高安找妹妹那么久,知道徐意是当年拐子的帮凶,就算她有苦衷,有难处,还是孩子,首先不应该是震惊?
生气?
指责?
然后说,你做这些有什么用?
之类的,然后慢慢发现徐意的善良,再原谅吗?
居然在徐意坦白以后就原谅了,他妹妹那么冲动的人也轻易原谅了徐意。
好好好,要立圣母圣父形象,我就算原谅了吧。
最后居然还会组cp。
高安你不是日日都在后悔妹妹走失那天的事情吗?
不是经常做噩梦吗?
就算妹妹找回来了,童年阴影就抚平了?
可以和徐意在一起?
我只能说一句,上帝你好!
第三……日常说话都是装13 一会儿著名心理学家说过,一会儿这个学家那个学家,说一些专业词汇。
我承认世界上有很优秀的人,他们说话就是这样,不小心就蹦出来了。
用不用平时和家人说话也这个啊?
第四,就是凶手。
唉……我第一次那么期待凶手你挣扎一下……法证1里面那个qj杀人的郑晓东,知道死咬他不放的章记死了居然还能冷静地嫁祸给警察。
法证2里面马国英的哥哥被绑架的时候,真凶居然能一脸淡定地参与案件。
还有法证3里面那个光明居士,被人查到qj的时候还能一脸高傲的说,最多判我四年喽,除去假期,最多三年我就出来了。
前面几部的凶手,让人记忆深刻恨得牙痒痒,也有第一部最后那个坐轮椅的女孩,我蛮同情她的。
法证4的凶手……唉……杀人的时候有脑子,在主角团面前智商打折……第五 再吐槽一下高安的真正的大妹。
虽然被拐卖了,但是被养父母收养 还有一个肯为她杀人的大哥(杀人是不对的,杀人是不对的,杀人是不对的。
)但是她没受过什么苦,不该感谢她的养父母吗?
最后养兄死了以后居然毫不犹豫的说,我要改回我原来的名字……好吧,养父母养你那么多年白养了 你肯留下孤儿院园长给你起的英文名,但是却毫不犹豫的丢掉养你长大的养父母给你起的名字。
吐槽那么多……我是真的觉得很失望真的。
前几部我都反复看了N遍,虽然也有槽点,但是我第一次觉得那么难受。
本以为法3喺系列之最差,估唔到法4仲差!!
我睇到第5集真心忍唔住要嚟吐槽!
1、法4的讲故事能力,真喺差咗好多。
先讲法1同法2剧情喺有高低起伏,工作同生活喺息息相关,角色性格分明。
再对比法4剧情“紧凑”到9唔搭8,破案细节讲唔上马虎,早早就话你知凶手喺边个,个个主要角色性格差不多。
工作同生活剪辑断层,人物好生硬…明明讲紧笑话都气氛沉重,睇咗4集就…emmmm…难以形容。
套剧就为咗讲法证有几咁专业…然后凶手背后嘅故事?
草草用几个画面解释,几个人结案陈词就over…What?!
法证:呢个指纹喺凶手嘅!
(明明逻辑牵强)警察:你就喺凶手!!
你无得唔认啦!
(明明无咩证据)凶手:喺!
我有做过!
(白痴吗你?!
人话喺你就认!!
香港的凶手真单纯!
)2、演员选角好有问题,朱晨丽演戏真喺好尴尬,谭俊彦面瘫,最失望喺黄浩然眼神空洞,主角一直读台词,唯一好嘅喺换咗黄心颖,如果唔喺真喺更难受。
演得自然嘅喺米雪,张文慈,谢雪心,李施嬅同埋啲配角!
连凶手演得都自然过专业人员!
唉!
拿命!
唔喺黑口黑面就等于专业噶。
角色与角色之间嘅感情?
真心表现唔到出嚟!!
情侣(黄+郑)…果种相敬如宾…我尴尬到快进!
3、当角色喜怒哀乐唔明显,情节少咗七情六欲…套剧仲点会成功呢。
感觉TVB真喺越走越退步…
尴尬到不行,幸亏一天一集,不可能连续看两集的!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在假装干练?
都在假装很专业?
都在假装冷静?
都站的笔直?
都表情木讷?
但是,亲情梗仍然给我看哭了,那个女的记者(请原谅我真的记不住名字),抱着高善(并不是真的高善)的亲妈妈的瞬间,还是给老阿姨看掉眼泪了,不是因为他们的演技,仅仅是因为亲情梗而已!
假期前后把法证系列全部补完了,系列里最早看的一部其实是第三部,差不多是出的时候同步看的,系列是3124这样的顺序。
以下吐槽:首先是大家骂得比较多的案件剧情:法证系列我觉得也不算TVB刑侦剧里特别经典的吧,案件硬伤蛮多的,主要是科学考证的元素比较吸引人。
所以法证4难看最主要的原因感觉不能怪案件不够精彩。
其实法证4单看每个案件,不说多精妙绝伦,案件本身和前几部水准没有差太多,也不乏抑郁自杀-医闹报复-贩毒骗保这种多个案件一环套一环,也有现实社会意义的案件,但是叙事方式太差太差。
跟其他吐槽一样,破案靠凶手自爆,证据靠巧合。
在第四部里法证人员感觉就是测测这个成分,刷iPad,报一大堆的化学成分名,自己给一大堆推理(你是法证又不是警察你瞎推理个啥?
)。
“法证”这个核心元素,根本给不到推进剧情、甚至案情的作用。
好的将“法证”元素融入案情的,参考第一部第一案,多具尸体凌乱的现场,在警察还没有头绪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靠法证来对现场的各种血迹和痕迹做鉴别梳理,初步还原现场发生的事件。
然后这部大家身份定位也很模糊。
系列里三个核心的部门,法证、执法(警察)、法医。
1-3这些人员观众都可以很轻松的辨别各自是拿个部门的。
就算 就算 演员演技差,演的不像,从妆发造型也可以努努力吧...陈炜李施嬅朱晨丽甚至主线外的演员各个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化着差不多的妆容。
我肯定不是唯一一个看到第五集还看不清楚谁到底是干嘛的。
妆容造型再分不出来,从地理环境设置也可以吧...1-3,三个部门的工作环境分别很明显,而且很有标志性,即使人不出现在场景里也可以辨别出是哪个部门的。
4里每个办公室都泛着星球大战般奇怪的蓝光,还动不动大家一起开大会,或者串门各说各的。
前面三部其实都有很明显的前辈、后辈的设定,尤其1和3。
戏外的现实层面来说,需要老带新提拔新人。
戏里新人的部分1)轻松一些的剧情环节缓和本身紧张的气氛;2)最简单的character arc,职场成长。
第四部完全没有,一出来每个人都是精英,也没有生活化的台词,各个都是在背台词说完拉倒。
然后到人设部分。
天呐这个剧这些角色,真的有人设吗?
每个人出来都是我好冷静,我是精英,感觉都是说台词的机器,完全没有自己的性格。
说到前几部的主角和配角们都很有个人特色的,小柔的飒和正义感,有时有些小冲动;madam ma在飒之外的缜密的审讯手段和私下的敏感;汀汀就不说了,很突出的天真烂漫但能看到工作上的认真和成长;第三部的主角们(尤其两个主要警察角色)有点工具人了,但萧正楠陈茵媺这组从性格人设到感情发展都很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法4的几个人,真的说不出来有什么性格特点...陈炜、李施嬅、黄浩然除了工作冷静以外有任何别的性格特征吗?
几个女主,包括郑希怡各个都是业界精英女性,追求事业,他们几个之前真的没有任何性格的区别。
朱晨丽、谭就是办案工具人,尤其小妹,真的完全想不到她任何的性格特色。
甚至单说李施嬅、郑俊弘两个人,在1、2里各自饰演其他的角色,刚仔不说了大家很熟悉,性格说出来特点也很明显,连李施嬅在第2部的单元里的李荞是个性格人设、角色复杂程度都比闻家希高出不知道多少倍的角色。
从人设就牵扯到CP、感情线的部分了。
因为人设的简陋,显得感情线的内容虽然很多,但都非常空洞,两两配对的毫无必要和联系,看不出任何一对CP之间有什么化学或火花,都是纯属硬塞。
弹幕有个“分猪肉式感情线“,说太对了。
所有的人都像是一锅大杂汇里,随便挑出来的两棵菜配一起,反正大家都认识,都是“好朋友”。
CP线高安和莫妮克奇奇怪怪,说实话30集的体量,monique这个角色毫无存在的必要,和剧情也几乎没关系,她的那单个案一不是很重要,二换随便一个女角色做这个单元受害者都能说通。
和徐意更奇怪,当然是有补拍的原因...(这个补拍,汤换黄心颖这件事从现在现实中的事情看来也是挺好笑的)但他俩完全不搭。
而且一开始为啥会设计徐意一个记者做第一女主....?
不是法证先锋吗。
king和queen,前半段毫无铺垫,两人完成任务式的突然开始互有好感。
Queen前男友这种style怎么会喜欢king这种......最后不想在一起的理由也硬扯,非要拖剧情时长。
家希和Stan,算是发展感情线比较多的一组了,但他俩也互相看不出CP感,闻家希一副被身边人赶鸭子上架硬答应在一起的。
最后一组小妹和湛霆,纯纯快到结尾的地方硬凑。
如果我来分猪肉,高安搭闻家希明显好很多,Stan这个姐姐前男友的身份按在高安身上也完全ok。
徐意一开始住进king家里,我真的觉得这俩是一组....King和徐意、和小妹,都比和Queen一起cp感强吧。
Monique和Stan,完全可有可无的角色。
连着感情线和每个演员表现一起说吧:黄浩然:我觉得他颜巅甚至演戏的感觉巅峰都留在2000年代初混电影圈那阵了,《新扎师妹》《猪扒大联盟》至少感觉是个挺活泼的帅哥吧...来TVB之后我真的没有觉得他任何一个角色特别好的。
他来演法4是挑大梁的,其实他在法4的年纪是跟欧阳在1-2、黎耀祥在3出演的时候年纪差不多的,但他真的...完全没有一个很有社会经验的部门头的感觉...只是像一个面部衰老的但还没有社会经验的不成熟的人。
脸部也真的很僵硬,感觉一点表情都做不出,一些和妹妹相关需要情绪爆发的情节我都不理解他表情怎么能这么淡定,一点表情都没有。
郑希怡:不适合演戏,算了吧李施嬅:算是第一女主了吧,矮子里拔将军,属于相对还可以的了......这角色也没啥好发挥的,表演的空间远远不如第2部里的单元配角。
陈炜:美女虽然老了,保养的还可以,还是好看的,普普通通。
自己相关单元几场戏情绪还可以吧。
谭:其他的剧不说了,这部其实还行。
虽然审讯的戏很多人觉得装B,但其实如果这部分再夸张一点,或者他表面性格在吊儿郎当一些,甚至都还能给这个剧人设增加点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朱晨丽:一般般,工具人角色,打戏虽然挺拼(不知道是不是本人),但看着就真不太像警察madam。
汤:ummm....演法类似一些tvb硬捧的小花早年间演法(杏儿嘉欣.....)还需努力吧当然演的最好的还是单元剧里那些配角,尤其大家熟面孔们。
最近看回第一部,看了前六集,和第四部比差距不是半点的大。
第一部前几集把人物塑造的很成功,查案也非常的流畅,大部分的剧情设置都很合理,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特点,表演的也很自然到位不做作。
真特么好看,有种吸引你去看的感觉。
而第四部人物交代的不清不楚,警察法证法医一团乱,感情线基本没有 案子都是考高科技来破的,有什么意思????
第一个案例:你和你男朋友在一起五年,你们很恩爱,也不会吵架什么,活得很滋润,你还有一个好姐妹,每当你有什么事她都会第一个帮你,你说你想吃甜品她会跑过来你家里做给你吃,你想吃什么她都会第一时间做给你吃。
你们感情会很好,有一次你男朋友跟你求婚了,你想着等在一起六周年纪念日你在带上他给你的戒指,结果六周年那天你偷偷先回到家里准备他最爱吃的醉鹅,为了偷偷做这个醉鹅你还特地去学的,六周年这天你还骗你男朋友说你要加班让男朋友忙完自己回家,而你事先回到家里在做他爱吃的醉鹅,当你在厨房做醉鹅的过沉重,你听到你男朋友回来了,而且刚好这时候你姐妹刚好把你上次借给他去晚会的衣服还给你,你听到了他们两个人对话,发现有一天你好闺蜜和你男朋友喝醉了睡了一晚,然后谈话内容是你男朋友对着你闺蜜说,我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我很对不起我女朋友,那晚的事是一时糊涂大家喝醉了才会这样。
当你听完这些之后你会怎么办?
1、TVB真的没人了咩?
这么多年了还是陈炜黄浩然李施嬅。
还是我老了?
不认识新人,可配角也还是那几个啊。
鉴证科这个角色陈炜拿捏的不错,可是黄浩然,kkk我怎么看他都更适合花花公子的角色,高婧这个角色不错,演员也选的好。
2、全剧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描述篇幅过大,这部剧怎么看都像谈恋爱顺便破个案。
并且一说到回忆就是那几个片段重复播放,公园被抓走、天台看星星,难道就剩那么点回忆吗?
3、爱情线真的是最大的bug。
高安和莫妮克的感情线被硬生生斩断,没有任何预兆和伏笔,高安和徐意也开始的莫名其妙,一点火花都没有,也没看到怎么升温,就突然求婚了?
奎茵和国王看起来是患难与共水到渠成,可是我很可惜和路易那段。
好在家希和斯坦这对没让我失望。
4、说起剧情,真的足够我吐槽三天三夜。
破案三步走,搜证鉴证结论,是我适应不了高科技的破案方式吗?
把所有收集回来的证据逐一化验,没有抽丝剥茧推理和验证过程,然后结果符合,破案了!
好多时候都是提出一种假设,多半这个假设都没有事实依据,就是感性上的直觉,然后为了佐证这个假设而去寻找证据,感觉是为了达到这个结果而破案。
这已经失去了原本追求真相的意义。
还有在人设三观刻画上,真不敢相信2021了还有那么天真的人和想法。
比如龙映雪和陈森。
打住,真要说起来估计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从法证1开始看挺喜欢这个系列,知道法证4要同步,还有些小兴奋,目前看了两集,真是有点看不下去了。
1.那份接地气的港味和人情味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人像出席宴会一样的西装革履还有白大褂围着一个好像高科技但感觉像是某个乡镇企业制造的巨型iPad,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所有人的专业。
2.分析案情没有街边采集,走访怀疑对象的亲朋好友,突发情况,等情节铺垫,所有的角色都特能装,拿着个劲说话,(尸体会说话,尸体不会走还不如去看看活人,什么的)感觉每一位角色都飘在空中,落不下来。
3.分析案情要不就是穿着白大褂围着那个大iPad玩小iPad,要不就是围着一桌开会,一说一个个准,实际情节铺垫,观众们老早就知道了,一抓一个准,那些获取案件细节多么辛苦的情节一概不需要。
4.所有事情都那么巧,实际港剧爱用巧合的桥段一直挺突出,但这次也太巧合和,警察不来,雪姐也不来,每次来雪姐都在案发现场。
5.除了办案观众还希望看看角色直接的互动和情感发展,但目前两集给人的感觉,就是所有演员都着急下班收工,情节推进就是上班,案发现场,玩iPad,开会,抓人,下班,吃饭,锻炼,墓碑前野餐,这样的死循环下推动剧情发展。
观众需要了解每一个主要人物的个性和感情发展从而产生共鸣去喜欢他所做的事,有的角色固执,有的聪慧,有的糊涂,有的幽默,塑造角色跟着角色感同身受,这是一部好剧的基础,目前2集一点没看出来,希望接下来的剧情,大家放下iPad,做一个人法证该做的事!
把法证先锋四部二刷后总算知道为什么法4评分这么低了,法4是我这四部中看的第一部,画风超清,甚至第一个案件就是米雪这些大咖,所以刚开始我对这部剧观感还不错,虽然king和小妹刚出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什么反派,还有演员年纪偏大这一系列问题,最开始我还是打了四星,然后带着脑子二刷完前三部,发现第四部完全不能比,破案靠嘴炮,没有推理,没有审问,就靠坐在一张桌子上就把案件给破了,还有爱情线占主导,看完前两部就知道突出的是胖胖,虽然第二部后期胖胖感情线稳固后就削弱了他的戏份,但是可以看出胖胖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第三部的核心应该是女法医,第四部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看了好久还搞不清谁是男女主。
但是法证先锋这部剧我最欣赏的就是突出了女性,女性的独立,第一部的舒媛真的非常欣赏,面对丈夫的出轨她没有苦苦哀求,甚至在工作中能收拾自己的心情认真工作,前夫想挽回时她认真的拒绝,不是因为报复,而是她发现自己也能给自己买玫瑰,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个角色,更加让我坚定了女性一定要独立,要有自己的工作,有放弃拒绝的底气,很难想象这个角色居然在几十年前就被塑造出来了,反观现在,社会真的在倒退。
里面的男性角色也都很绅士,给爱人自由不会去束缚,不会贬低女性恋爱中的亲密行为,也不会以此看低她,反观现在男女主除了对方与其他异性都要保持距离。
😮💨
编剧是在号子里蹲了几年,与社会脱节之后才出来重操旧业吗?
要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老套到无以复加的故事?
你叫寻亲先锋,感情破裂先锋,都比叫法证先锋好。
案情老套,感觉就是在前几部的案子里挑几件,换个故事背景,再继续拍,破案全靠平板电脑和观众都看不懂的高科技,几个人在哪儿点啊点啊,像前几部那样的推理桥段几乎没有,相声一样你说一句我接一句,凶手就莫名其妙冒出来了。
几个主角也不接地气,重案组都是些阴阳怪气的角色,法证科又都是些高高在上,全程端着,一股精英范,每次出场必须西装墨镜,箭头型的队伍出场。
一点都没有欧阳胖胖和林文龙那样接地气。
最恶心的是第一个案子破了之后,一群人聚在豪宅里席地而坐,对着底层人的悲剧品头论足,看不出半点同情心。
怎么说呢,他们演出来的感觉就是,查案子对你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而不是因为一份使命感,为死者说话,就是一句骗自己的口号,从这一点上,已经把前几部的魂给丢掉了。
更重要的是,破案的剧情少的可怜,感情戏里插播命案,全片大部分都是叽叽歪歪,一眼就能看到结局的感情戏,要么就是各种认亲,拜托你们了,一群四十岁脸上都是褶子和玻尿酸的中年人,还演这些痴男怨女的狗血剧情,对的起你们的精英人设吗?
阿sir啊,都2020年了,时代变了啊。
不如一二,而且是老年版
法证4在tvb烂片频出的续集届都是耻辱 没有能记得住的案子 没有一对像样的感情线
疫情期间在老家看了一半,今次终于补看完了,案子还算好看,就是感情戏没劲,最后两个案子好看,康华精神裂的镜像和陈敏之精神分裂的镜像是亮点,前者还正过后者。PS:赵壁瑜饰演哦程淘天台那个吸毒致幻有性感,杨梓青好飒,同时期的《逆天奇案》她是O记,这里是重案,还有大美女杨玉梅饰演一个误杀女儿的妈妈。
第三部已经够狗尾续貂了,第四部连狗尾都不配当。第一个案件就世界观奇葩,不说检验尸体完全没有过程,每个人开会都拿着个IPAD坐得好像随时要对砍的距离,警察查案不找证据忙着针对和盖章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是犯人,教唆杀人那个明明人家只是告诉别人真相,就强行定下是教唆杀人。而且警察把“犯人”带回去录口供完全不是审案是直接给人定罪。除了米雪和谢贤,其他人全员演技尴尬!不要说新人,就算男女主角这种演技也是典型的有演技的都跑了才上位,全剧尴尬到爆
一口糖一口屎。。求求你们好好写案子吧。。注水篇幅太多了。。看这结局像是还是5。。。
法医大型装逼现场
3.5 太拖了
这不是学大陆剧没学好,这是学美剧没学好。
骂骂咧咧看完居然想看第五季,很迷,真的是……
小丑案终于填坑了技术蛮先进的,看在Raymond那么帅的份上,先给4星看得我很疲惫,三星再见
熟悉的演员都老了 曾经的配角变主角 新面孔也不熟悉 剧情和案子还是传统tvb的感觉 很流畅很轻松 看看往后看我还挺喜欢看的
看了5集,总体来说还行,主要侧重搜证,通过科学手段分析犯罪,没有什么推理这点要少点看头。主要比以前的港剧要年轻一点,演技却还不错,希望以后能看多更多新人有机会,再不培养以后tvb都没人了
新的一部终于来了,很认真地看完了第一集,现在的办案设备好高科技,但总觉得缺点港剧的味道,现在TVB的演员也是青黄不接,这应该是最后一部了吧,还是喜欢欧阳震华的版本
剧集两分,一分送给女神郑希怡。又假又难看!我居然一集不落的看完了,也是醉了。唯一的收获是认识了郑希怡。剧里她的人设是大美人,看的时候我简直欣赏不来她的美,感觉这么丑怎么可以说是大美女看完剧集,慢慢开始懂她的气质和美了。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再次见到她,简直惊为天人!爱到不行
感情需不要太多,莫名其妙的感情线更多
发现一具浮尸,初步观察,死者是男性……这……真的很初步,看到熟悉的演员,也很喜欢港剧的节奏和正能量氛围
竟然用闹钟做铃声,太反人类了
真是靠情怀才能坚持到30集,全程1.5倍速
还是这种剧适合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