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悬呢?
就是让人看过之后一头雾水还觉得特别精彩的电影。
那么哪部电影最悬呢?
好吧,你一定要去看看《九度空间》。
如果《八部半》是那种一开始就让人很清楚地意识到绝望的“悬”,那《九度空间》则会让你很畅快的看完,觉得每一部分的理解也都没什么问题了,却怎么也无法清晰地整理出作者完整的意图。
如果你钟爱大卫·林奇、大卫·芬奇、斯坦利·库布里克这帮子以捉弄观众思维为乐的导演,那么《九度空间》绝对符合你那适合烈性朗姆酒的胃口和猎奇心,让你在思维魔方的求解过程中不亦乐乎。
空间维度的学说有很多,一说来自于超自然科学,划分十个层,每一次都有一次递进。
第一度空间是:点; 第二度空间是:线; 第三度空间是:面; 第四度空间是:体; 第五度空间是动态的空间叫:速度; 第六度空间因动产生磨擦而生:温度; 第七度空间因温度产生热至爆炸而生:电; 第八度空间因电而产生:声光; 第九度空间因声光而产生:波动磁场; 第十度空间则属于:心灵 ,也是最高层次的空间。
《九度空间》取材于宗教中的维度观点,目前关于这一点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出解释,影片中曾提到:人类是属于第七度空间的生物;而八度空间属于可以掌管气候的考拉;九度空间是介于上帝和人类之间的天使,他们在性质上最接近上帝,却在行为上最接近于人,可以称作被上帝遗弃了的天使;最上层的适度空间当然属于全知全能并且十全十美的上帝。
片中的主人公是个来自于九度空间的天使,在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几万年中忘记了自身的身份而甘作凡人。
Looking for 9.不知何时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提示,什么是9,为什么要寻求9?
三段不同人生所产生的分身让主人公一步步地走上了找寻身份的历程。
为什么是Looking for 9?
我问了一个在海外学影视的朋友。
他说9代表G,一般指组织。
Looking for 9可以理解成“找组织”。
Looking for 9当然可以理解成:寻找九度空间,而另一层含义也暗示着:找寻自己的组织。
其实,说到这里一直都是在陈列影片中所描述的事实,而尽量避免去解释其中的寓意。
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绝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也尚未有一种权威的解释。
不过,关于回归的说法我个人比较认可。
7和9的关系非常微妙。
一、7度空间与9度空间的区别在于,9度空间可以创造历史和生活,而7度空间的人类只能存在于被创造出的世界中继续生活或者等待毁灭。
二、7和9的区别其实并不绝对,当大天使忘记了自己属于9时,他俨然是个再普通不过的7度空间者,那么是否还有更多迷失在七度空间中的迷失者,忘记了自己其实是9呢?
三、7和9又是可以进行的选择。
选择做7还是9,主人公和我们都在这一程的迷茫中需要做出选择,回归9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不足以作为依据。
另外,《九度空间》在立意上与日本动画大师Ryutaro Nakamura的著名意识流动画《Lain》颇有一些相似之处,讨论了意识与存在、虚拟科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如果看过后者对于本片的理解相信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从影片中去寻找自己的9,不妨去看看你所找到的9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故事男9在“地球”上“上瘾”一切以男9为中心男9以为“人类”要把自己“困”在“地球上”离开“地球毁灭” 第二个故事女9让男9知道为了自己欲望男9可以抛弃“人”男9是先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先“人” 第三个故事打明牌记忆的复苏男9“全能型自恋”的消失“帮助”带来“毁灭”跟“杀戮”男9离开离开前“修正”这个世界不再是以他为中心 可以当科幻可以当宗教片都是超现实的没必要框那么死板 很多符号化的概念允许过度解读大量的留白给了过度解读的空间 第一个故事里的“房子”是地球“解释不了我不是要烧了房子” “小心这个房子易燃”第二个故事男9的主角刚买了“房子”可以跳跃一下 女人不只是“人类”是地球上的主宰男9 想让恐龙当主角恐龙说你跟我说好的我是主角我刚争霸地球你要把我换了耍我呢恐龙如果是被烧了的前任物品也很有意思 男9一直当小女孩哑巴一直“不理解”/“无视” 人类的需求有没有懂手语的帮忙解释下第一次小女孩出现 说的是什么所有的视觉都是男9的视角 男9不在的视角 小女孩是可以说话的 最后的台词也很玩味“我是谁”“母亲”“放心 他不会在回来了” 假设一个没有造物主的“新地球”没有大洪水 没有末日没有宗教审判没有十字军“东征”没有猎女巫放心好好生活吧没有人过来搞“你”了 最后的最后片子里可能不止4个9第二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2个9争夺定下一个“主角”的权利女9两边都主导了男9接触了下一个“主角”觉得也不错可以在自己的“故事”里玩只要是自己的“故事”
简单地说,一个实力为9的神(实力最高的完美的神为10,普通的凡人为7,其他动物为6、5等等)创造了这个世界,并且乐此不疲的化身为凡人融入到他所创造的世界中,他手腕上的绿色带子可以说是让他隐藏在凡人之间的屏蔽物,当他拆掉手腕的绿带子后就要返回神的世界。
起初,这个9神只是偶尔化身来到凡人世界观察人类的进化状况,可是随着到来的次数增加,这个9神好像吸毒上瘾一般频繁到来,化身各种各样的凡人融入凡人世界进行体验。
4000年(神的世界时间)前,男主(即9神)离开神的世界,来到了他创造的凡人世界,认识了一个白人胖女纸,相爱,还生了个女孩(这个女孩由于某种原因,在与9神一起的时候是哑巴,离开9神之后却可以正常说话)。
有一次,男主化身一个编剧,他写的剧本很热映,有一个剧本是专门为了胖女写的并让胖女出演其中的女主。
电视台的女BOSS反对,要求换一个女演员才能播出男主写的这个剧。
男主妥协,让另外一个女路人出演。
可是在上映前一天,电视台经过调查,发现观众更喜欢另外一部电视剧,于是电视台撤掉了男主写的电视剧,男主觉得愧对于胖女,于是一怒将世界毁灭,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类似世界。
但是,男主并没有让胖女和女儿一起毁灭,而是带着他们进入了新世界,奇怪的是,男主仿佛失去了对上一个世界的记忆,而胖女和女儿却没有失忆。
在接下来世界中,由于种种原因,男主多次让胖女失望,于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毁灭、创造世界,带着胖女和女儿不断的进入新世界进行体验。
(这段是我猜测的剧情,影片中未正面提及)在一个世界中,男主设定自己还未认识胖女(当然也不认识他们的女儿),在出门向小混混买了一种毒*品后,随便找了路边一个黑人胖妹询问怎么使用这种毒*品。
黑人胖妹带着男主回到房间,教他使用方法,在两个人HIGH了之后,男主醒来开车外出,不知怎的出了车祸,被警察带走,随后被胖女赎出,软禁在一个别墅里。
胖女告诫男主不准外出。
男主很快认识了邻居,是一个女人,这个人和之前的那个电视台女BOSS一模一样,可是男主并不记得。
女邻居一直怂恿男主离开别墅,寻找自由。
在一个晚上,男主逃离了别墅,路上还遇到了他女儿(当然他没认出来),但很快被胖女追回。
胖女在别墅周围划了一条界线,限定男主的活动范围。
一天,男主听到了胖女和女邻居的对话,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当胖女试图向男主说明一切的时候,男主跨出了界线——于是,这个世界再次毁灭。
当然,胖女和女儿再次穿越。
很快有一个世界出现了,男主设定他与胖女和女儿在山里郊游,当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车启动不了,于是男主自告奋勇先下山寻求帮助。
在山下,男主遇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和之前的女邻居、电视台女BOSS一模一样,男主仍然认不出她。
男主向她寻求帮助,她同意了。
在跟着男主上山的途中,女人让男主喝了下了迷魂药的水,并告诉了男主真相:原来女人也是一个9神,为了来让男主离开凡人世界,她也化身各种人物进入凡人世界与男主“游戏”,之前的黑人胖妹和逮捕男主的警察也出现了,他们都是来引导男主回去的神。
女人告诉男主,他离开神的世界太久了,他们来让男主回去,不能动用神的物品,必须让他自愿回去,而且在他创造的世界中,女人以及其他的神也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破坏。
最后,男主明白了凡人的世界终究不属于他,男主在一个清晨,于女主告别后,拉断了緑带子,回到了神的世界。
而女主在清醒后,发现自己进入了新的世界,不同的是她有了新的正常凡人丈夫,和一个恢复了正常的女儿...总之,拍摄手法有点让人头晕,但是还是在试图说好一个故事的。
结构如果是不断打破第四面墙还行,但剧中只出现过一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这么多评论,真是什么角度都有也是受益颇多。
个人体会有几点:(1)三个段落中的人物职业从官part1到part3,Ryan从演员,转为编剧,最后变为游戏设计师,遵循了“被他人控制——适度干预他人——决定他人”的递进轨迹。
这暗示了他成为God的自我意识演变。
而Hope则从邻居、制片人,到旅者,都是一个陪伴性的角色,但是作用却在不断增强,特别表现在分离Ryan和Melissa,而且都成功了。
Melissa角色从影迷(好像还有其它工作人员的身份),转为演员,再转为Ryan的妻子,是受控性逐渐增大的轨迹。
(2)媒体的作用(镜子、玻璃、照相机)对于媒体我比较敏感,因为三个段落中媒体都充当了重要“道具”。
part1中Ryan是透过“镜子”发现自己没有肚脐,part2中那个观众是透过“玻璃”传达it is not real ……;part3中Melissa和女儿又是通过“摄像机”发现了事件问题。
我不知道这几者间是否有关联,但是也许“影像社会”的概念起到了作用,因为在现实中我们更倾向从媒体中了解自己和世界。
(3)名字看到结尾cast的时候,三个主要演员分别对应着三个名字,也就是他们在三个part中的角色(我已经不记得具体的差别)。
但是影片中有Hope纠正Ryan读自己的名字,也许就像心理学讲的“口误现象”,导演在这里留有隐喻。
(4)ninenine的概念在电影出现过两次,一次指影片的评分,一次指God。
我觉得有些像其它一贴中的评论:“上帝创造世界,我们创造上帝”。
导演在这里也有类似暗示——part2中影迷中的9分者才是Ryan最在乎的,但part1中的Melissa就是影迷,而Ryan是God,所以Melissa是God的nine——人类也在间接控制着God。
简单地说,一个实力为9的神(实力最高的完美的神为10,普通的凡人为7,其他动物为6、5等等)创造了这个世界,并且乐此不疲的化身为凡人融入到他所创造的世界中,他手腕上的绿色带子可以说是让他隐藏在凡人之间的屏蔽物,当他拆掉手腕的绿带子后就要返回神的世界。
起初,这个9神只是偶尔化身来到凡人世界观察人类的进化状况,可是随着到来的次数增加,这个9神好像吸毒上瘾一般频繁到来,化身各种各样的凡人融入凡人世界进行体验。
4000年(神的世界时间)前,男主(即9神)离开神的世界,来到了他创造的凡人世界,认识了一个白人胖女纸,相爱,还生了个女孩(这个女孩由于某种原因,在与9神一起的时候是哑巴,离开9神之后却可以正常说话)。
有一次,男主化身一个编剧,他写的剧本很热映,有一个剧本是专门为了胖女写的并让胖女出演其中的女主。
电视台的女BOSS反对,要求换一个女演员才能播出男主写的这个剧。
男主妥协,让另外一个女路人出演。
可是在上映前一天,电视台经过调查,发现观众更喜欢另外一部电视剧,于是电视台撤掉了男主写的电视剧,男主觉得愧对于胖女,于是一怒将世界毁灭,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类似世界。
但是,男主并没有让胖女和女儿一起毁灭,而是带着他们进入了新世界,奇怪的是,男主仿佛失去了对上一个世界的记忆,而胖女和女儿却没有失忆。
在接下来世界中,由于种种原因,男主多次让胖女失望,于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毁灭、创造世界,带着胖女和女儿不断的进入新世界进行体验。
(这段是我猜测的剧情,影片中未正面提及)在一个世界中,男主设定自己还未认识胖女(当然也不认识他们的女儿),在出门向小混混买了一种毒*品后,随便找了路边一个黑人胖妹询问怎么使用这种毒*品。
黑人胖妹带着男主回到房间,教他使用方法,在两个人HIGH了之后,男主醒来开车外出,不知怎的出了车祸,被警察带走,随后被胖女赎出,软禁在一个别墅里。
胖女告诫男主不准外出。
男主很快认识了邻居,是一个女人,这个人和之前的那个电视台女BOSS一模一样,可是男主并不记得。
女邻居一直怂恿男主离开别墅,寻找自由。
在一个晚上,男主逃离了别墅,路上还遇到了他女儿(当然他没认出来),但很快被胖女追回。
胖女在别墅周围划了一条界线,限定男主的活动范围。
一天,男主听到了胖女和女邻居的对话,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当胖女试图向男主说明一切的时候,男主跨出了界线——于是,这个世界再次毁灭。
当然,胖女和女儿再次穿越。
很快有一个世界出现了,男主设定他与胖女和女儿在山里郊游,当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车启动不了,于是男主自告奋勇先下山寻求帮助。
在山下,男主遇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和之前的女邻居、电视台女BOSS一模一样,男主仍然认不出她。
男主向她寻求帮助,她同意了。
在跟着男主上山的途中,女人让男主喝了下了迷魂药的水,并告诉了男主真相:原来女人也是一个9神,为了来让男主离开凡人世界,她也化身各种人物进入凡人世界与男主“游戏”,之前的黑人胖妹和逮捕男主的警察也出现了,他们都是来引导男主回去的神。
女人告诉男主,他离开神的世界太久了,他们来让男主回去,不能动用神的物品,必须让他自愿回去,而且在他创造的世界中,女人以及其他的神也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破坏。
最后,男主明白了凡人的世界终究不属于他,男主在一个清晨,于女主告别后,拉断了緑带子,回到了神的世界。
而女主在清醒后,发现自己进入了新的世界,不同的是她有了新的正常凡人丈夫,和一个恢复了正常的女儿...总之,拍摄手法有点让人头晕,但是还是在试图说好一个故事的。
这部片一直把视角放在ryan(the nine,god)身上,结果最后我们发现,其实创造世界的是Melissa(the seven,human) Melissa醒来的时候,从女儿的对话中我们也许能窥得全剧背后的真实--Ryan是Melissa的至爱,若干年前的男友,他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她,这成为Melissa永远的心结.虽然后来结了婚,女儿都几岁了,这时的她依然在想象中和Ryan有断不了的纠缠,剧中的所有世界都是她创造的,她不断给Ryan创造不同的情景与她相处,又创造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让他面临最后的选择,期望Ryan可以最终选择他.正是由于她的自我觉醒(片中以Ryan的觉醒来表现,其实是她的觉醒),最后一次Ryan最终选择了她,她也因为觉醒而让Ryan离去... 剧中的三个part设置的颇有意味:-part1---Melissa是Ryan的影迷,负责把保释期的电视剧演员Ryan关在一间公寓里.这种角色设定一方面体现了她对男友的着迷,一方面体现了她潜意识中强烈的占有欲,然而这间公寓旁边却注定住着一个Hope,一个将引诱Ryan离开这座公寓的女人,最终我们看到,尽管她向Ryan坦诚了一切,Ryan却并不相信离开了她,值得注意的是,结尾Ryan的离开带有强烈的将信将疑,叛逆和冒险的成分,在迈出那道红线,世界支离破碎的瞬间,Ryan的表情--i don't mean it...从part1我推测,melissa对男友也许占有欲和控制欲太强,导致了男友出于逆反,赌气般的"over the line"...-part2---Melissa成了小编剧Ryan剧中的女主角,这种角色设置的心理暗示再明显不过了,同样注定有个女人将抢掉她女主角的地位,不过这次不是Hope,但Hope仍然是诱导Ryan做出选择的重要人物(看来Melissa还真是讨厌这个女人),然而这次谁抢的却不是重点,重点是Ryan是被逼的(或者说是被骗的)--这体现了Melissa对男友的期望--但她仍然无法接受Ryan的这个选择,在酒吧不欢而散,从酒吧的对话里可以看出Melissa和男友很小就认识,男友很受欢迎也乐在其中,她是他的死党,以及没有约会时的约会对象,其后的发展很容易想像...真正进入恋人关系的Melissa却很自卑,没有安全感,这也解释了她强烈占有欲和控制欲的来由--她要把男友关在屋子里,怕别人抢走他.-part3---Melissa在这部分直接成了Ryan的妻子,part2编剧剧中的小女孩成了她的女儿(这也体现了她意识的逐渐觉醒,这个女孩正是她现实中的女儿,她已经离现实越来越近了),这次依然由Hope出演诱导Ryan遗弃她的角色,但这次Ryan完全符合了她心中的期望,回到了她身边,Ryan回归的过程却也是Melissa意识觉醒的过程,part1和part2的线索在Ryan喝下毒药之后在Ryan(其实是Melissa)脑中纠结,逐渐清晰,逐渐让Ryan(Melissa)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Ryan回到了Melissa身边,Melissa也最终对这份爱释然...这部分的男友已经是她理想中的爱人,也正是这份爱才能让她释然.Melissa在整个过程中,自我意识一直在挣扎,一直在寻找出路,试图摆脱忘却:part1中,一次是小女孩(她女儿)的出现,站在那里诡异的和Ryan打手势,结果Ryan并不懂她在说什么,还说"just go back to wherever you came from...";还有一次是Melissa本人对跪在地上找东西的Ryan突然说"allee-allee-all come free"part2中,小女儿的出现自不待言,更明显的是试片时的那位奇怪的观众,穿透暗室的玻璃盯着Ryan大吼"the show's not real.Why can't you see that!","you're trapped here...get out..."(这段话到底是对Melissa吼的还是对我们观众? 有点意思)还有颇具意味的"oblivio accebit"part3中,与Ryan的夫妻关系,完满的救赎式团圆结局,小女儿,串联part1,2的摄影机,Ryan游戏创造者的职业解读,Hope给Ryan喝下毒药,点拨唤起了穿插于各部分觉醒的元素(这部分的闪回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还有很多我上面没有提到的细节和元素,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最终这些唤醒了Ryan(Melissa),当然,醒来需要有个过程,这个时候一切还未完满,经过一番挣扎,团圆之后的爱之告别,让Melissa彻底解开了心结.哦,对了,还有part1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段歌,"Is that all there is",很诡异的突然唱起来,中间hope还站在一墙壁的古旧铁饰物前面,随手拿下一件说:"如果这就是她的感觉,为什么不结束这一切呢,我不急于看到最后的失望...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我呼出最后一口气,对自己说..is that all there is..."这段话和歌曲当时觉得特别奇怪,然后回头一看却发现这里已经说的极为清晰了,虽然这里唱腔是用了怀疑的语调,然而part3的告别一幕,却得到了应验,她在告别时对他说:"if that's all there is,that's enough."在爱的时候,人们总是贪心的,有爱,但似乎还不够(疑问语调的is that all there is?),然而走过那段爱之后,想起这份逝去的感情,有爱,那就足够了吧.
——————————副标题:唯心论影片一个小和尚看见风吹树在动,就问老和尚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难道这部影片不是传说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才导致更难理解其中的内容吗?
我们学的唯物论是很难想像这个世界是nine创造的,而不是物质本身存在的,nine其实就是一个思想,也就唯心论里面的心,心可以改变任何自己想像的内容,包括现实生活存在的人和事物,影片极度的加强了心的力量。
其实you're nine,但你不能像影片里面的主人公一样改变现实,那是你的心力不够,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nine已经为你设定了一生的情节内容。
nine是什么?
影片第一段就问了这个问题,它到底是什么?
一个演员,像是得了精神病而软禁在一个屋子里,到处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没找到答案,却找到了接近答案的方法,那就是逃出禁锢,他跳出了那条界限,逃出nine为你设计的人生剧本。
nine更像一个编剧,就像影片里面第二段内容里面的主人公,他是个真正的编剧,而他自己却不清楚自己却是是在编写了一部nine所创造的世界,包括世界里面的人,包括世界里面的物和情节。
人类是7,而主人公是心(思想),心是nine,第三段是主人公知道了nine的含义,nine不是上帝,上帝其实也是nine创造的,上帝在nine剧本里的代号是ten,是一个完美的造物主(西方影片很可笑哦,一面推崇唯心论,一面又不忘像上帝谄媚),金发美女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告诉主人公,他不是人,而是他想知道的答案,it's nine(影片有提到哦),但偶尔也客串一下他所编写内容里面的人物。
nine终于知道自己是一种思想或者是某种心的力量,他知道自己创造了一切,包括疾病战争,他希望得到一种美好的生活,所以他最后就创造了新的生活,那个胖女人最后得到的生活。
一个小和尚看见风吹树在动,就问老和尚为什么;老和尚说:不是风吹树动,而是你的心在动。
很唯心的电影。
创世者、造物主或者说9与我们同在。
不仅仅如此,世界也是属于9。
人类是什么,7?
别开玩笑了,仅仅是9幻想中的存在。
我们就是游戏中的NPC,野外怪物,任务,经验,技能,属性点,或者是作为背景的大树,尸体,房屋等等,任何你能够想到的作为增强游戏性的组成部分。
抛开神叨的数字含义不谈,这部电影就是个人YY的终极产物。
只不过导演兼编剧没把话说绝了,扔出了个数字等级排序的概念,进而转化到了上帝、天使、人类之间可以为常人所接受的关系上。
但脱掉这一切,留下的是我是世界中心、我是世界主宰的疯狂内核。
人人都可能幻想过,世界是不是围绕着我在转动的。
电影告诉我们,当然是的,因为你是创造世界的9,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才陷入了这个世界之中,变得与这个世界中其他你的造物一样平凡,而世界还是因为你的创造而为你而存在。
其实再简单点说,因为世界存在着,所以你就是那个造物主。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个YY构想了,唯心到让你有足够的理由和自信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玩下去。
你是9吗?
世界是你创造的吗?
世界是属于你的吗?每天问自己三个问题,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是,于是你有了上帝的视角。
面对那些苦难,面对那些挫折,面对那些不幸,来吧,告诉自己,如果是上帝模式的话,这个游戏就太没意思了。
额,猴子是六,人是七,考拉是八,他是九,好吧,我是七……这就是片子的主题,一个是九的家伙,他可以一下子就创造我们的世界,而他有一天想来自己创造的世界玩玩,而玩着玩着,这家伙就当真了,就也不停的玩,不停的玩,直到有一天连自己哪来的也忘了,好在有一帮也不知道哪来的家伙时时提醒他,让他不停的去寻找九,也就是去找自己……故事之间穿插看到了导演的一些巧妙的东西,比如那张红纸,那个森林故事,总之很多细节把三个故事窜在一起,这让我觉得导演是用心的,当然,演员的演技也还行,但只能是还行,如果说这里还要表现什么人物内心的话,不必了,这个故事吸引人的是故事,不是里面的人物,所以,还行吧。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摄影很美...但是...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3.5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