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哭的是自己的过去,和你没关13年以后,内地市场中青春伤痛治愈类电影作品层出不穷。
大家都在用同一种调调追忆着同一种情感,无非就是:我在浅唱青春来怀念逝去的回忆,你又和谁在讲述着英雄的飞檐走壁;崭新的时代充斥着对金钱和物欲,你和谁许下了一个后会无期的约定。
如果不能拥有票房口碑的双赢,一颗星影评同样是我特有的魅力。
“回望无悔梦想,怅然青涩恋情。
多年后我站在你面前,我们却回不到过去”。
纵使千百次反复的追忆,影迷不会嫌弃。
我们也必须要承认: 一成不变的故事主题的确成为了青春系列影片无法长久占领电影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笑的是曾经的段子,和你没关而年初贺岁档电影一直是被挂着“喜剧当道,恢弘巨制,喜剧得道”三个标签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
无谓的将综艺娱乐节目翻拍成电影,无谓将笑点堆积成一部闹剧。
我们捧着爆米花可乐笑着走进影院,散场后我们笑着走出来。
【看你笑成傻×,电影一定很有趣!
】-对啊,确实很有趣。
【傻×,电影讲的什么啊?
】抱歉,只顾着笑了。
喜剧能够被广大影迷接受和喜欢的最大原因是因为能够给人们带来欢乐,可是当喜剧只能通过扮丑、堆积笑点来填充整个框架时,喜剧业乃至整个电影业便顿时显得悲凉起来。
三 哭笑间遗忘了自己,真情的力量《重返20岁》这片子起初我也是怀抱着愤青的态度去观看的,想着要怎么把导演界“男神”喷的既得体又舒心,却在观影中不知不觉被吸引。
影片讲了一位七旬老人奇幻变身妙龄少女回到生活中的故事。
乍一看不过又是“打着青春梦想的幌子博人眼球”罢了,“支起亲情的风帆为电影保驾护航”罢了!
看过后,除了打自己的脸也说不出其他。
感动的泪水与笑炸的鱼尾纹交织在一起,对于“男神”除了膜拜便没有了其他。
整部电影剧情主线明了清晰,节奏欢快又不拖沓。
正所谓“追梦,却不贩卖青春;催泪,却又妙趣横生。
”故事内容中穿插着时下的热点民生话题,给影迷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将更深一层的想法传递给了我们。
开端,用身为大学教授“儿子”与学生的互动为影片引出“老年人社会存在感”的故事主线,在一定程度引发大家对老年人生活处境的深思。
末尾,重返妙龄的老太与儿子的一段感人对白则再一次将片子想要传达给大家的内容得到了深化。
除了影片剧情与主创,值得一提的还有电影的音乐制作。
奶奶杨子姗继《致青春》后,再次化身歌唱能手为电影《重返20岁》献唱,她的原声出演使得片中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出彩;而歌手出身的鹿晗也拿出了一首相当耐听的音乐作品。
没有浮夸奢华的取景也没有超一线演员的助阵。
简单却也最打动人心。
陈正道导演继《催眠大师》之后的又一力作没有让影迷失望,简单而又温暖的作品承载着满满的真心,称得上是内地影片的一部最新佳作。
四 不是最后的最后年关将至,想跟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返程票回家过节的孩子们推荐这部影片,陪在父母身边对于子女来说本师理所应当,不要为了逃避所谓的压力而找借口推开父母对你张开的怀抱。
请怀着感恩去拥抱我们的父母!
15年看的第一部片子,推荐!
有机会和你最爱的人一同《重返20岁》吧!
由于这部剧我发现杨子珊还不错,鹿晗在里面压根没啥存在感,就是猪队友,我觉得整部剧还是可以的,值得一看,虽然剧情稍微狗血了一点,但是胜在女主演技,挺不错的,有深度,可以引发人的深思,但是我也不太同意,电影里必备的出车祸这种狗血标配,我还期待奶奶可以谈恋爱呢,那么漂亮,连孙子都喜欢上了奶奶啊,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应该是奶奶刚变年轻时候的不可置信,到后来的找到爱情,其实她不是变年轻了,只是编剧想给她一种不同的人生真谛啊,人这一辈子,不是老了以后就只能在家呆着,相夫教子,也可以去外面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我觉得,这才是导演想表达的意思吧
身边的人都说这部新出的片好看,去看的时候也没多想,心里还挺高兴的,想着大陆可争气了,又拍了部好电影!(前两天才看的《亲爱的》,很感动)但是一坐下来我就后悔了,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说好看了,妈呀,心想完全就是活生生的抄袭啊!拍摄的角度,风格,女主的服装,发型,动作,神情......都充满了《奇怪的她》的影子。
当时真的很郁闷,和朋友坐在电影院里,完全就看不下去了,只是偶尔会被一两句台词给逗笑。
心里异常纳闷,法律允许这么活生生的抄袭吗?上网查了一下,更郁闷了,原来用的是同一个剧本!!也叫做翻拍。
但这并没有使我心里舒服点,反而还更加气愤,这么好的一部电影被翻拍成这样。
翻拍归翻拍,就不能有点自己的风格吗?里面的老奶奶和年轻的孟丽君演技完全比不上韩国版的,虽然她们都很漂亮,有气质,但在这个时候漂亮还真的没用,看看人家韩国的吴斗丽把奶奶模仿地多像,动作神情语态简直就是同一个人。
我看着这小妹妹的年纪动作神情却活脱脱地一个阿婆,觉得很搞笑还甚至有点难为情了!!!《重返》 我就不说了,你们看了就知道!我庆幸自己先遇到的是《奇怪的她》,尽管可能遭到大家的围攻,我也不在乎!也许是对韩国版的偏爱,导致我无法正视重返,但我所说的对比都是有眼可见的!我永远站在《奇怪的她》那边!!!!!最喜欢的还是韩版里的音乐,都是女主自己唱的,我反复看这电影4.5次,也不觉得腻。
里面每一个人的形象都非常生动!朋友们,去看《奇怪的她》吧!!!!
重返二十岁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出悲剧呢?
又或者在悲喜之间,引发永远的哲学问题。
对于过去,我们永远在缅怀,但若真的时光倒流,你还会选择成为现在的自己吗?
在人生蹒跚,行将就木的时刻,中了这么一个大乐透,是礼物?
还是上帝的考验?
经过了前期预告的狂轰滥炸,在以为《重返》不过会是一部爆米花轻喜剧的时候,却又在今天,不,确切的说是昨天,抛下一颗催泪炸弹。
这曲歌,这首词,如果有人曾认真体会,设身处地,就无法不为之动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这样的梦,想重返过去或永葆青春。
所以挺能理解孟丽君的心境,那种在人生夕阳的时候重获新生的惊喜。
更难忘的是,在重新的人生里,收获了和从前完全不一样的自己,近在咫尺的梦想,志同道合的爱情,一切真的就像在做梦一样。
正因为像梦一样美好,所以才更理解当她面临抉择不得不醒来的时候,那份孤单,不舍,挣扎和想要此刻永恒的复杂心境。
《我们的明天》可以说是孟丽君的真实写照,也是电影后期的基调。
是选择继续自己新的人生,还是延续孙子的生命呢?
这不是简单的ab选择,而是残酷的人性考验。
尤其在经历了新人生的种种之后,这份考验更显沉重。
除开人性,还有伦理。
对于她,老伴,音乐总监和项前进的这段奇葩‘‘’四角恋’,在啼笑皆非的背后,我们感受有关青春,成长和爱情的真谛。
音乐总监对丽君来说,应该是一个梦中的梦吧。
就像歌词中所说,是‘‘直到有一个人,能体会我的感觉,不用问不用说’,就明白就了解’的存在,一个为唱痴狂的自己,一个爱上歌手的总监,连身份都如此契合,这样希冀中的完美爱情,如何能不‘‘每一刻都像永远’’?
而那个傻傻的二货小子项前进,更是让人左右为难。
和奶奶拥有着同样歌手梦想的小孩子,通过这奇妙的时空隧道,和20岁的丽君相逢。
在这段奇妙的旅程里,项前进和孟丽君,与其说是看到对方,不如说是看到自己。
所以二货项前进才傻傻的陷进爱的懵懂里,‘‘这句话奶奶也说过哎’’,他对丽君的似曾相识和默契,其实源自从小对奶奶的依恋和亲情。
而丽君对前进,在意识到孙子可能对自己有好感,惊吓过度和啼笑皆非之后,是爱护,更是心疼吧。
由自己亲手斩断小可怜的懵懂初恋,想想还真有点小心疼呢。
因为据科学研究,人在恋爱时会潜意识的选择和亲人有相似感觉的对象,所以前进宝对丽君好感,完全不稀奇。
如果丽君是另一个普通女孩,她和前进也许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但残酷的现实注定了前进宝苦恋的悲催结局,是把亲情当成了爱情。
而丽君和音乐总监的soulmate之恋,也必将在前进宝的爱情白皮书中,划下失落的印记。
对于前进宝来说,丽君是让他成长的存在。
现实里的奶奶从小关怀他长大,而这个梦里的丽君,让他稀里糊涂的失恋,明白人生有太多的无奈。
如果自始至终项前进都不知真相,那他的稀里糊涂的失恋,更让我们明白,人生有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
在丽君的世界里,其实每个人都是寓言和宿命,是梦幻和现实的缩影。
音乐总监是梦中的爱情,前进宝是年少梦想的具形,而时不时穿插其中的老伴xi,则是真实的现实。
在经历了梦中梦的心跳,体会了和孙子共同实现梦想的激动之后,丽君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现实。
杨子珊的演戏感觉好自然啊~从老人家刚开始变为年轻人时的一些带着老年感的动作,比如上公交车的双腿微开的慢慢走路姿势,模仿的还蛮像的~还有一些小细节还是很能体现老人灵魂的习惯的,比如坏了鞋子也不扔、吃瓜子、还是喜欢看还珠格格、睡前泡脚之类的,演得真的非常自然可爱~电影真的还蛮流畅的,整个故事线很完整,几个主要人物的描述也是个有特色。
演员也将这些角色演绎得蛮不错的~最后“孟丽君”独唱的时候,加上回忆过往,让我差点泪奔了……杨子姗唱歌也蛮好的哦~说真的,杨子姗从接受自己变成年轻人那一刻露出来的笑容太动人了吧!
超甜的!
而且演技真的很棒呀!
鹿晗演得还蛮稚嫩,不过倒也符合他的人物设定~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看这部之前看过韩版的,所以觉得还是韩版更好看那么一点,尤其是影片的前半部分略显地枯燥,后半部分还可以。
情感表达、台词精准度、演员表演都没有韩版的好,演员表演均略矫揉做作。
喜剧里的演技并不都是夸张的,有时收敛的功效其实会更大。
剧本很扎实,后半部分挺好的,杨子珊后半部分的表现明显更好,是一家人都可以坐在一起看的电影,故事开头反应的问题应该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内容有笑点也有泪点。
最喜欢儿子给母亲说的那段话。
作为一个二十左右的人来说我并不明白也不能体会一个人老了会是什么样子,爸妈有时候也会讲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语气中带着些许愉悦,如果,一个人,能一直在二十岁有多好,有着青春活力有着梦想不停追逐不停闯荡。
好好珍惜自己的二十岁
看这部电影时我的父亲哭了,他一大老爷们哭出来的原因肯定不是想到了我的母亲或他自身,大概是想到了他的母亲,我的奶奶。
我的爷爷是医生,却救不了自己的病,早逝。
那年,奶奶和三个孩子生活在农村,最小的孩子9岁,最大的13岁。
我小学有几年也是跟奶奶一起过,那时在我眼里,奶奶简直无所不能,搬得动大米,换得了煤气,会做暖和的棉靴,也能勾漂亮的毛衣。
奶奶初中都没能毕业,却写得一手好字,比我这个读了十几年的写得好多了。
奶奶也爱唱歌,唱东方红,唱党唱毛泽东,带得我也张嘴就能来几首。
奶奶很爱讲普通话,我的朋友来家里拜年,她总要秀一秀,不甚标准,说话慢声调软软的,我觉得很好听。
她对我讲过许多大道理,要好好读书,读了书人才有出路。
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她不对我讲,她年轻时多么辛苦,我长大了,便自然而然知道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了丈夫,自然也不会和婆家有多亲。
她没有再婚,一直为儿女,接着为子孙到现在。
我看过她年轻时的照片,年轻时的她微胖,身旁有可以依靠的丈夫,容光焕发。
现在的她,跨过了几十年岁月,终于被蹉跎,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病痛。
对比一下,我的青春真是多姿多彩,妙趣横生。
一群小姐妹逛街,选最新潮好看的衣服。
有那么多朋友和同学,偶尔放假大部分时间聚会碰面吃喝玩乐。
看电影听演唱会存够钱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放长假我要去大理要去三亚过冬天要去巴厘岛吃海鲜。
校园里那些年少轻狂,肆意青春,挥洒汗水的事情我们现在人人都经历过。
现在的社会非常美好,包括我看完重返20岁想到我奶奶我在地铁上忍不住低头暗暗的哭身边坐着的一个阿姨还从包里掏出纸巾递给我。
写到这里,我泪水又汹涌了起来。
这么好的时代,怎么没有被我奶奶碰到呢?
她和剧中的奶奶一样,有一群垂垂老矣,今天碰面还互相开开玩笑打打趣的朋友,下次再见可能就是在医院或者葬礼。
我还记得奶奶上一次给我打电话,说邻居家哪个哪个爷爷去世了。
奶奶的语气平静,我也只是表示遗憾和惋惜。
现在我却开始猜她的感受,她一个人住,她要去看哪个朋友早早几个星期前就约好,到了那天早上六点就出发坐好久公交,晚上六点又赶快回来看家。
儿女不在身边,孙儿长大不再和她讲窝心话。
她该有多孤独。
连电话不小心弄成静音了都不能再调回来拿去手机店修理还被收了50元的傻老太太。
她甚至不会坐地铁。
更别说去过电影院。
她因为年纪太大连广场舞的队伍都融不进去,她太省钱也不会去打牌。
大家爱看的综艺电视她看不懂,她找半天找不到一个能看的,又默默关掉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歪着头睡觉。
这真的是最好的时代,对她来说却是最坏的时代。
天知道我看完这部电影哭成了什么样。
如果真的有青春照相馆。
我也希望我的奶奶能碰上。
那她重返20岁我可以做她的姐姐。
我会好好的去带她看这个世界。
我希望她也能遇上电影里像陈柏霖那么好的人去爱她。
电影是欢笑不断的,但让我坚持要写这篇长评却是因为我和我父亲都止不住的眼泪。
朋友问,我们以后老了怎么办。
我答她,一定要好好回报父母。
人只有这一辈子,过去的每一刻都不会有回来的那一刻,过去了就不能再后悔。
我以前总是想去更多的地方,现在我想回家,给奶奶买点好吃的,跟她一起看还珠格格。
谢谢重返20岁。
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时间着急的 冲刷着剩下了什么原谅走过的那些曲折原来留下的都是真的纵然似梦啊 半醒着笑着哭着都快活谁让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有时雨争不过朝夕 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别怪我贪心 只是不愿醒因为你只为你愿和我一起看云淡风轻
贺岁档性价比最高的电影,有笑点、有泪点,笑中带泪值回票价。
韩国版里有的《重返20岁》里都有,却比韩国版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更符合中国人的脾气秉性,杨子姗演技大爆发。
鹿晗绝不是花瓶。
不知道陈正道导演是不是和我一样,对韩国电影甩国产片几条街一直心有不甘,面对此等差距,吾辈除了愤愤不平更多是一种无奈。
莫谈题材和禁忌,同样的投资公司,同样的剧本,韩国导演和中国导演各拍一版,你猜谁会拍的更好?
如果两部同时在院线上映,你会先看哪一个?
沈恩京还是杨子姗、韩国无名小鲜肉还是鹿晗?
面临这样的选择,理智会告诉你韩国版的质量可能会更高一点儿,因为此时经验主义占了上风,但还有一句话叫“经验主义害死人”。
这就是我看完《重返20岁》之后的最大感受,这电影和韩国版一样,有笑点、有泪点、还有最让人喜欢的笑中带泪。
不同的是韩国版情感泛滥略显矫情做作,容易让人抽离。
而国产版情感内敛,笑料本土化、情绪累积清新自然,更接地气,也更打动人心。
两版都看过之后,我更加喜欢中国版,值得庆幸的是两个版本我都看过,而并没有因为经验主义错过《重返20岁》。
更让人值得高兴的是第一次觉得国产电影可以比韩国电影好看。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个故事是韩国编剧写的,事实证明,中国也有好导演,可惜好故事太少。
同样的故事内容,陈正道很好的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而且事实证明,这种处理是相当成功的,相比较韩国版而言,陈导演的版本对于情感的刻画更加深刻内敛,这符合中国人对待情感的习惯,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中国人讲究的是一个“收”,越是浓烈的情感就藏的越深,彼此都不善于表达就成了造成故事矛盾冲突主要原因。
而解决这个冲突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和解”,《重返20岁》就是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
家人之间的和解、爱人之间的和解、情敌之间的和解、自己和梦想的和解、自己和自己的和解,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依靠返老还童这一带有奇幻色彩的故事得以完成,如果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不会给自己一个和自己和解的机会,更加努力的去爱、去生活,这是这电影提出的命题。
而当电影的最后母亲对自己的儿子说,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做,因为我是你的母亲,爱成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
正是由于这种含蓄的情感的积累才让结局部分儿子和母亲之间的告白显得那么打动人心。
虽然韩国版里医院里母子告白一场也挺感人的,但不至于掉泪,但中国版则让人没有办法不动容,甚至达到了情感难以自制的程度,泪水夺眶而出。
如果说韩国版的故事走向是戏谑加狗血加煽情,那么中国版的故事走向则是搞笑加温情加情绪的自然流露。
当韩国版在用叙事技巧任意放肆的宣泄情绪情感,中国版则采用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处理的方法来诠释中国式亲情、友情、爱情。
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情敌大妈在医院孤独的死去,韩国版里是一幕葬礼的场面,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吃喝,中国版则是大夫告诉李俊和大爷“情敌大妈”的手机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的电话。
同样都让人动容,显然中国版的情绪处理更加细腻。
还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当丽君变身为少女之后的一场戏,一个20岁的少女在公交车上刷卡,提示音却依然是“老年卡”,全场哄笑。
像这样的笑料在电影中无处不在,比如吵架的时候,电视里正放着《还珠格格》的经典片段电视里狗血剧情和电影中人物形成了一种互动,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让笑料加倍,更让剧中的人物显得十分亲切,瞬间让观众有了极强的代入感。
杨子姗演技大爆发是《重返20岁》最大亮点。
这样的角色是极难诠释的,沈恩京的表演方式是在学习老年演员动作语气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特有的有点儿“二”的表演方式。
而杨子姗的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韩国版的老太太语言和动作都很有特点,细节很容易抓,而归亚蕾版的老太太基本上没有太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细节,不好模仿。
杨子姗的做法是在尽可能学习归亚蕾的动作语气的同时,还借鉴了其它老人的动作和语言,同时在此基础上临摹沈恩京的表演方式,让这个角色特别生动有趣,一点儿都不输给沈恩京。
更重要的是杨子姗比沈恩京好看太多太多太多了,电影里她完全脱离了以往“女汉子”的形象,活脱脱就是一个女神,没有一个男生不为她散发出的魅力所折服。
对于我来说,好电影的标准是值得一看再看,比如在心情抑郁之时看《喜剧之王》,在怀念青春时看《心动》,圣诞节时看《真爱至上》,孤独落寞时看《月亮上的男人》,爱上某个姑娘的时候看《恋恋笔记本》,为情所困时看《蓝色情人节》……如果说哪部电影能够让我用来思念母亲,那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重返20岁》,尤其是母亲和儿子在医院里的对话。
从未对母亲说过任何感激的话语,特别想带她去看这部电影,等到电影演到母子对话这一段时悄悄转头对她说:“妈,这些话,也是儿子想说给你听的。
”就为了这段台词,这电影也是2015必看的电影之一。
PS.抄写下这段台词送给所有的妈妈们。
“你认不认识一个叫栓子的孩子?
认识吗?
很久以前,有个年轻女人没有丈夫独自养着那个孩子。
那孩子生病了,怎么都治不好,眼看着就要死了,可孩子妈太穷了,什么办法都没有。
只能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含着眼泪,一遍又一遍的喊着,栓子啊,栓子,老天爷求你把他的命拴住吧……你快走吧,我的儿子我来救……走吧,不要再吃别人丢的东西,不要吃发了腥味的海鲜,不要为了孩子像奴隶一样的生活,不要找短命的丈夫,不要……不要生像我这样不孝的儿子……求你了,快走吧妈妈……”“不,即使有来生,我也会一成不变的活着,再苦再累也不想改变,就这么活着。
这样,我才是你妈妈,你才是我儿子……”
妈妈说她看了一个电影,看哭了,妈妈从没对我说过“我哭”这个样的字,她总是忙碌的快乐工作和生活,我很好奇,和妈妈一起看了它(妈妈是二刷)。
归亚蕾演的奶奶真好,唠叨起来都不带喘气的,声音好温柔的叨逼,气的那个妈妈直翻白眼,好像我妈在奶奶面前那样,哈哈!
好像耶!
只不过电影里的妈妈性格太内向、太压抑自己,最终病倒了。
奶奶有追求者,但传统观念使得她不愿意迈出这一步;奶奶曾有过年轻人都有的梦想,喜欢唱歌,喜欢活泼舞动,但年轻的没时间没精力;现在的人老体僵,有心无力了。
孙子的理想,奶奶、妈妈都不理解,都认为应该好好读书才是正道。
奶奶、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三代的烦恼,三代的代沟,电影描写的清清楚楚。
日子过的真实,没有阴谋,没有社会的繁杂,只是成长的烦恼。
奶奶变老,爸妈上有老下有小,孙子女憧憬未来的美好。
在一次无意的重返20岁时,奶奶拥有了不同的视角,年轻人的体能和心态,和孙子共在一起奋斗,有了年轻人示爱的追求,被年长者指责太年轻什么都不懂,又重获年轻的“烦恼”。
这次年轻让奶奶懂得了如何填平代沟,如何与珍惜伙伴,儿孙辈明白了失去的痛苦。
最后当然是皆大欢喜。
我理解了妈妈的泪,她有太多的共鸣,我好像看见了奶奶和妈妈的年轻时代,对付出的爱她们无怨无悔,但会为成长而烦恼。
不自怨多理解才是这部电影传递的积极意义吧。
现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片头课堂上对老年人的那些认识和描述场景想必对老人应该很伤心吧?
话说的轻巧:“谁都会有老的时候。
”但是年轻人有多少能在年轻时理解?
电影不是说教,但是媒体的一种,可以传递积极的态度,可以汲取精神营养。
我问妈妈:“如果用一到五颗星评这部电影,您给几颗星呢?
”她回答:五颗星。
所以我代表妈妈打了五颗星。
让我们快乐养老,快乐敬老,快乐成长吧!
这个电影我一定要陪我妈去看一次!!!
那些摇滚场面看得我好尴尬
之前看过一部日剧,题材有点类似,忘了片名,整体来讲还不错,挺感人的。
那一片溢美之词的观众难道没看过《奇怪的她》吗?以那个为基准,自然就知道这个是几星。还有这什么破标签居然是爱情,明明是一个女人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啊 亲情责任才是重点好吧···小屁孩什么都不懂···
挺喜欢杨子姗的,演的挺有几分老年人的味道,结尾有感动到,片尾的歌也挺好听
我去,当知道沈奶奶的青春是【邓丽君】的时候,我就好想知道【李爷爷】的青春会是谁?结果,就这样结束了?!失望!!个人感觉:中国版的《重返20岁》整体而言比韩国版的《奇怪的她》差挺多的,镜头语言的设计、故事情节细节的编排、演员的演技……或多或少存在不满之处,不过颜值方面倒觉得略胜一筹。
为这么低的分数鸣不平
没有先入为主的原版,杨子姗演得很不错
之前看过韩版的,看完这部之后觉得重返二十岁只是保留了故事的主线,内容上做了很多本土化的结合,特别是还珠格格那几个部分,设计的很好。每个人物角色也比韩版的要丰富一些。个人很喜欢
喜欢杨子姗的演绎,尤其电影后部分,完全是催泪炸弹。鹿晗爱豆出身表现地让人很意外,没拖后腿,很贴角色。
真的很好看,反应了当代的现实状况
希望你能在20岁的时候就看到这部电影,因为它会让你记住,你是不可能重返20岁的。
如果说想带老爸去看智取威虎山的话,请务必带老妈去看@电影重返20岁 看似腼腆实则幽默风趣的陈正道导演用了如此多的近景和特写来展示杨子珊的美,的确不负众望的表演让俏皮复古的奶奶光彩夺目;鹿晗演的孙子前进很萌很可爱;爷爷更是大众情人般魅力十足,很萌很无辜很帅气也很腼腆;故事相对紧凑,
奶奶演的比韩版的差多了
看到最后哭了。很感人。在我们拥有青春的当下,且行且珍惜。
我曾为《奇怪的她》毫不吝啬自已的赞美之词,但对于《重返20岁》却无以能给出好评,近乎98%的剧情重叠,照葫芦画瓢这瓢都未能画好,电影2%的不同就在于《还珠格格》的梗,但仅能让人唯感搞怪作态,可谓尽输地气,人物演技同也倍觉苍白,难见往昔亲情与爱情间那情感的真挚。
看过韩版就知道毫无新意。原剧就好。翻拍再差怎么能说的过去!但是能有点新意吗!别来拿别人的本来回炒两次实在没意思!
場面調度太驚人了,鏡頭內蒙太奇,還有一些非理性蒙太奇的使用,太驚人了,不知道怎麼講了,搖滾樂電影的里程碑! with Anana
中韩双生花,奇怪的她虽然先入为主,但是重返20岁的确充满诚意,贴近国情融入生活,不生硬,唯一不足就是主题曲泄了,不够硬,反而格格不入。杨子姗终有代表作了,潜力无限。
最好的一段靠剧本+杨子珊的表演撑起来;可惜后半段剧情连带杨子珊的表演一起越来越差。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