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剧透)作为SNL的十足业余粉丝以及 Kate McKinnon的120分脑残粉丝,顶着这样一个恶俗的名字进了电影院,竟然还收获了几次笑声,看来我并没有失去中学以来对于小鸡电影的热爱。
是的,虽然有维也纳咖啡厅里的械斗,也有德国科技博物馆里的杂技表演+贴身肉搏,这部仍然是一部间谍名头的小鸡电影,讲的是两个姑娘之间的故事。
值得表扬的是,这一次,闺蜜不是个贬义词。
上一次看见 Mila Kunis的时候应该是泰迪熊热映期,大家的注意力全都在那只限制级的毛绒玩具熊身上;再上一次大约是和贾斯汀听不来课同学合作的friends with benefits,虽然电影名字抢注在了大帅哥库彻和影后波特曼前面,但全片的可记忆场景约莫只有两位主角的高潮脸。
这一次,胶原蛋白流失而且屈尊身着沮丧的夏威夷风工作服的米拉,再一次把风头让给了凯特。
女主开场时的设定:三十来岁、面露愁容、生日会上频繁被问及男友去向,实际上刚刚被前男友短信分手,但为了维护最后一点自尊所以死鸭子嘴硬到底。
平时穿着很丑的工作服做着收银工作。
女主闺蜜的开场设定:为女主筹备生日派对,性格外向且戏精,遇到前来搭讪的欧洲朋友总是能轻易听到蜜里调油的夸奖,第一反应是对方是钢铁直男且不懂女权,第二反应是赶紧拉他过来夸两句女主。
虽然和父母分开住,但和父母在电话中无话不谈,会分享自己在SNS上收到的裸照,也会分享女主的感情生活。
在经历了间谍前男友死在眼前、维也纳咖啡馆血与奶油齐飞、大麻青年欧洲小路赛车等等光怪陆离的经历之后——女主进化后的设定:我讨厌being average,但是我们这趟玩够了,还是回家吧。
我的CIA前男友也已经死了,我们还是不要再惹祸上身了。
女主闺蜜进化后的设定:你太棒了!
虽然火车就要开了我们还没有备用护照,但是允许我在这个厕所隔间里大大地夸奖你一番!
你没看到自己开枪的时候多准吗?
你没意识到你刚才开车甩掉多少麻烦吗?
你一直以来都是最棒的。
嘿,你看,我们现在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刚才那位威风凛凛曲线曼妙的CIA高管看到了吗?
凭我们的表现,完全可以争取成为CIA的成员!
我有一个律师爸爸,他的人脉关系可以让我们在欧洲找到临时住处;我有很多奇妙的偶遇,甚至可以联系斯诺登帮我们解锁秘密U盘;我以前还练过杂技,在镁光灯下可以和职业体操选手互殴。
我们是天生一对,注定要成为CIA的辣手搭档!
天哪,我等不及要告诉我爸妈这个好消息了。
后来半路杀出了个胸肌发达脸又可爱的CIA在职男,闺蜜一没有动心,二没有因为朋友被抢走而心生嫉妒,更没有自动疏远朋友,而是永远作为坚强的后盾以及好用的鸡汤复读机一路支持着女主打怪升级。
天哪,去哪里找这么可爱的戏精闺蜜啊。
上映第一天我就看了。
当然,是冲着毒sir的推荐去才去看的——即便之前毒sir信誓旦旦推荐的《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妈》,让我接连上了两个大当。
看完电影一周了,今天想起来,倒不太记得电影怎么样,也不太记得双女主中很女主的那一位。
反而想为稍微不那么女主的那位写写观后感。
先说我的感觉,影片真正迷人的角色,其实是摩根吧。
影片整个出发点是奥黛丽,结局也是奥黛丽。
如果一句话概括,可以说是奥黛丽从一个自卑loser,成长为一个大女主,不仅顺手拯救了世界,还收获了一个超帅男友的励志故事。
而摩根不过就是她身边的二货闺蜜。
对比一下,最终对决时,奥黛丽已经是这样。
▼棕发变成金发,俨然是传统美貌的女特工。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有一句她特意喊Sebastian为伊森(碟中谍阿汤哥的角色)
而摩根呢?
是这样▼金发变成棕发,还穿着膨腿儿可笑的像小丑的服饰。
(抱歉,我都没找到这个造型的全身剧照)
但我却觉得她是片中最有味道的角色。
对她的第一印象。
金发碧眼,拥有一个超级律师老爸,人生赢家的感觉;戏精、中二,胸大无脑,仿佛时常帮倒忙的那种存在。
But!
我从散落在电影里的各种碎片,却拼凑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她。
比如,经济状况奥黛丽好歹是超市收银员,算是有份正经工作的。
而摩根呢?
虽然影片没有她干啥的。
但有一幕Sebastian对她说,“你已经3年没交税了”什么人能不交税呢。
要么就是收入5K以下(手动微笑),要么就是1分钱不赚。
我估计是后者。
比如,异性缘奥黛丽虽然失恋,但是交往的是阳光帅哥。
而摩根说,她把程序员斯诺登迷得死去活来?
在爸爸朋友家避难时候跟奥黛丽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经常什么叔叔、亲戚、老师一类的喜欢她。
不是孤僻宅男,就是变态老男人。
再比如,个性摩根“威胁”奥黛丽男友Drew的那一幕。
我记不清她具体说了什么。
不过可以参照这句来体会:“我就抓住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
整条舌头都伸出来啦!
我再手起刀落哗--!
”对,就是这种调调,再加上点儿下流的感觉。
然后Drew说了句:“你不觉得你有点儿过了?
”这个评价很有意思。
什么叫“过了”?
用力过度,或者说做得太满。
当这个社会流行说话做事7分满的时候,像奥黛丽那种畏畏缩缩只能做到4分的人是loser,但像摩根这种横冲直撞想做到10分的人,就是“过了”。
这样的人,嗯,怎么描述呢,可能很 “边 缘”。
一定程度上来说,奥黛丽这种小loser是幸福一点儿的,因为至少能被社会接受,获得社会评价。
而摩根这种比较“边缘”的人,可能获得评价的机会都没有。
电影中摩根唯一伤心的桥段,是她跟奥黛丽说世界上只有3个人接受她,爸爸妈妈和奥黛丽。
这可能才是她中二外表下的心声吧。
我反而有点儿理解她的戏精。
不是她选择,而是她无所选择。
金发碧眼听上去人生赢家般的长相,对她来说反而是一种束缚。
她用戏精与夸张,获得了毁容的效果。
不夸张的说,全片最靓的造型,可能是她通缉令上面的那张照片。
其他时候我印象中她都是这个样子的▼
这时再回过头看影片开头,摩根像一个导师教奥黛丽演戏,说得头头是道,还会觉得是两者之间更强的那个人吗?
其实,故事的开端,她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勇敢。
当奥黛丽第一次开枪,摩根脸上的表情,是惊喜多过欢喜。
Maybe她心里想的是,奥黛丽能突破自己,是不是我也可以?
片中有几次摩根鼓励奥黛丽的场景,我觉得她更像是在鼓励她自己。
当时看电影的时候就深深感觉,摩根让奥黛丽继续作下去,更像是她不顾朋友死活的“一己私欲”。
现在想起来,确实是。
难怪她会说:这个星期是她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光。
(大意)这一周她终于抛开了过往,勇敢去追求那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
即便最终回合,穿得像小丑,也在人前坚定的举起双臂,尽情接受众人欢呼和掌声。
所以,就我来看,这不是塑料姐妹花拯救世界的故事,也不是奥黛丽屌丝逆袭的故事,这就是摩根小姐一个人的冒险旅行。
影片的结尾,奥黛丽抱得美男,而摩根只是电话告诉爸妈她实在太爽了。
这就是她,不用给她什么外在东西。
经历过,即是自我升华。
加油吧,摩根!
偶然的机会,和朋友一起去看这部电影,开始没有抱太大的期待,看下来觉得很不错。
以为会是美国大片的感觉,其实是一部搞笑的电影,两个闺蜜,因为前男友的原因去了陌生的国家进行一个任务,就这样参与了一场国家级的特务战斗。
整体情节比较紧凑,两个主演美女的颜值在线,在紧张的任务过程中不时还有搞笑出现,男主身材很棒。
故事设计挺好的,一些剧情是不能猜到的,甚至看到中间,我都不知道男主还有前男友谁是好人,哪个是反派…… 最后的结局很完美,两个女主霸气配合
今天看了《我的间谍前男友》,本来预期是一部搞笑的小妞电影,谁知道比我预料的要好不少。
几场动作戏虽然规模不大,但胜在没心没肺的幽默感。
如喜欢嘻哈的出租车司机的突然死亡、冷面女杀手是东欧前体操运动员、前男友的假父母竟是苏联前特工等,都为这个秀逗的间谍故事增加了香辛料和新口味。
本片也可当做公路片看,两个闲的无聊的单身傻妞突然找到了久违的刺激,她们很乐意卷入越 来越大的阴谋中,仿佛事儿闹得越大,她们的存在感就越爆炸。
在枪林弹雨、拷问挨揍中二人迅速进步,由啥也不是的屌丝成长为准特工,还顺便泡上了金发小帅哥, 真是颠覆了007、碟中谍、王牌特工等间谍片中男人说了算的刻板局面,就连大boss也请来了久违的《X档案》大女主吉莲·安德森主演,她以霸气的女王范儿掌控全局、不卑不亢地调兵遣将, 让我差点没认出来。
本片主演米拉·库尼斯出道也有十几年了,一直不温不火,但她却在好莱坞还占有一席之地,可见人气还不错。
我一直觉得石头姐和她很像,今天细细欣赏了一番,发现她比石头姐漂亮,特别是电影后半段她染了金发后,更有熟女的暗香肆意发散。
最近的新片特别少,不知何故。
我曾最想一探究竟的《大轰炸》也终于哑火,也是预料之中。
杨幂的新片今天上线,本想看看她冲着得奖来扮丑,到底有没有点真本领,谁知评价不佳,我也省的看了。
其实选一部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就不会遭遇大失望,就是周末稳稳的幸福。
一对好闺蜜,畅游美欧洲,拯救全世界,斩获帅特工。
很多人吐槽片名文不对题,看完前二十分钟时,前男友就那么被个裸男毙了,感到片名确实莫名其妙。
但影片快要结尾时,前男友作为双面间谍又蓦然出现,此时前男友的片名就可以理解了,因为那个哈佛大帅哥特工不断出现,观众已经期待他与女主擦出爱的火花了,前男友就只能是前男友了。
所以,感觉片名还是很有一番深意的——当间谍的,前男友。
整部影片看似与前男友没什么关系,只是两个中二闺蜜,傻白似的拯救了世界,但其实前男友是整部影片贯穿的一条主线。
闺蜜,这对很二的一对闺蜜组合,虽然人生失意,但彼此了解,彼此支持,彼此信任,就算被一路追杀,也在途中欣赏美景。
维也纳、布拉格、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就算是逃亡,也嬉笑面对。
很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夸张的服装造型,幽默的语言表达。
两位女主,就算曾经很失败,但最终都成功的挑战了自我,得到了肯定。
无论人生怎样失意,只要笑着面对,不轻言放弃,总会找到人生意义,收获幸福。
本片单就片名来看就是一部充斥着爆米花的电影,一定程度上似乎说明本片并无亮眼之处,但小编看过这部电影之后还是觉得本片值得推荐给大家,首先本片如果单看片名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但好在本片全程和前男友没有太大关系,整体是围绕双女主的设定,前男友的出现不是被打就是被杀,所以本片可以说是一部间歇打渣男的双女主特工电影,喜剧和动作在本片中各有侧重,笑点不俗,动作戏也是拳拳到肉,并无任何偷工减料之感,整体剧情的节奏把控和发展都有着出人意料的亮点,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却确确实实的做出了令人惊艳的成绩,一部电影除了精雕细琢之外,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亦是其可傲立于世之根本,一味投机混迹于世者,可能会跟随着潮流分一杯羹,但其势不长,其运不济,终将被时代抛下。
就本片而言,也许并没有多么大的设定和剧情做支撑,但本片就是在一个平凡的题材之下,将其仍然演绎的有声有色,化腐朽为神奇才会更被世人称道!
穷尽一生追寻的那一抹虚无,死神面前的那一丝不惧的从容,奋不顾身的背后,是一颗无所羁绊的狂妄,奋不顾身的决绝,是否少了一丝该有的迟疑,也许已经是时候回头,毕竟,漂泊并非终点!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诗词里的影院》
诗词里的影院
多年前看过一部经典性喜剧《欧洲性旅行》,今天再看这个电影,感觉完全不是喜剧电影。
毕竟心目中的喜剧不是靠嘴炮,而是靠表演,大段屎尿屁嘴炮我们中国观众接受不来。
只能看做邪典间谍片了。
一开场的节奏和剪辑就很糟糕,剧情没有什么逻辑可言。
斯诺登的梗看的真尴尬。
既然已经是R级片了,为何不把体操女塑造成《王牌特工》里的那种女体人形杀手,玩玩cult血浆风,一定会更成功。
可惜了体操女这个很带感的演员了,她的气质很适合cult片。
后半段要优于前半段,两位女主都完成了人物弧光。
反正我也不要求逻辑与合理性了,两个男主该死不死我也不追究了。
彩蛋要比正片搞笑。
很久很久前看的了…)这部片子虽然是个喜剧,但真的有点血腥…总而言之就是,笑点奇特,剧情一般…并且女主颜值我也没有get到🤦🏻♀️写于2018.11.24以下凑字数。。。
我太难了,为什么为什么😣我就写不出来那么多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轻松的爆米花电影。
奥黛丽和摩根让我想起末路狂花的姐妹俩,for u,anything。
义无反顾,酷!
俩人变换发色的时候又瞬间跳戏到《破产姐妹》,摩根的父母也是开明可爱的紧,这样的家庭下的生出的孩子才会这么乐观,这么的懂得如何去爱人。
而塞巴斯酱就像《窃听风暴》里的HGX XX一样,叫当局者“清”,旁观的自己却“迷”上了。
塞巴斯酱觉得她有趣,他却一直低估她。
在摩根发出善意的警告时,他说她有点过了。
这句话也戳中了摩根的软肋。
她告诉她:做正确的事,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你一点也不过,那是他们太无聊了。
我为你骄傲。
发自内心的为你的收获而骄傲,为你的喜悦而喜悦。
这才是真朋友。
PS:布拉格好美,wish list。
血腥搏杀和二货的碰撞 啼笑皆非的特工-《我的间谍前男友》歪货干掉了正牌 这上哪说理去 这是部有点重口还带点荤的电影, 电影绝对被片名给耽误了,挺好一电影,起这个名,不知道发行方怎么想的,光凭这个片名你是绝对不会联想到影片是这个题材,勉强可以归类为喜剧吧,剧情安排的不是太好笑而演员的表演方式却十分可笑,很多直奔下三路的语言表述让人感觉哭笑不得,而且片中还有一处情节是女主奥黛丽被追赶急了,在无可无奈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脑子一抽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把U盘藏在了自己的下三路中,不由得让人感叹,这U盘防水性能真好,看片中这两个女人的所言所行,给你的感觉就好像是你身上有个巨痒的地方,可你挠来挠去都找不到重点,这种表演直说就是“贱有贱道”,但就是这种表达方式让你觉得有趣。
实际影片整体表述的就是一对大龄“中二”傻妞阴差阳错拯救世界的故事 。
好玩的是,竟然斯诺登都出来了,还能更扯点吗,如果CIA的间谍都是这水平,那我就呵呵了,我个人认为影片中这情节绝对是不怀好意的调戏CIA,看到摩根郑重其事的联系斯诺登求信息,我差点把刚喝到嘴里的饮料喷出来,可能这个人太出名了,都知道他长什么样,所以影片只给了斯诺登一个背影,没给正脸,就这样还真就打开了U盘,不管这情节合不合理,扯就是了,开心就好。
片中奥黛丽的家庭背景影片没有认真介绍,但从她的作态可以看出成长的环境也不会有多光鲜,但就这么一个中二最后不但收获了一个挺不错的男人还真就解决了世界危机,她的闺蜜摩根就更是个二货了,她的表演使我好几次都有冲到屏幕里踢她的冲动,也好,王八配乌龟,也就这样的两人能在一块了,影片让摩根和奥黛丽就这么一路“作”下去也是够了。
对比影片中特工和杀手表现出的枪战和打斗就让人眼前一亮了,尤其是奥黛丽前男友在影片开头集市中的激烈搏杀甚至可以找到“碟中谍”电影中汤姆.克鲁斯的感觉,打斗情节安排非常紧凑,合情合理、动作干净利落,该凶残就凶残,该劲爆就劲爆,该场面就场面,该耍酷就耍酷。
把带点荤的插科打诨、笑料百出的“作”和极为精彩的爆裂打斗合理的穿插在一起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影片中各种反差巨大的镜头安排得非常流畅,一点不让你感到突兀,子弹爆头、汽车追逐和插科打诨、中二犯傻都穿插安排在一起真的让人啼笑皆非,其中不乏一些比较刺激的镜头,比如匕首扎穿胳膊钉透桌子,把脑袋按进热奶昔锅里煮,用刀切割手指随身带着等情节也不会让你觉得有血腥,只要让你笑得爽,看得爽,这都是导演本事。
这影片结束时想要表达的是:普通人也有自己高光时刻,生命里前半截怂不代表以后永远怂,没错,你可以什么都没有,而且不用衣冠楚楚,容颜动人,你可以贱贱的不走正常路,但同时只要你自己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活着,对生活展开热情的拥抱,哪怕犯错,那么就算得不到面包,但是会有蛋糕,可能得不到牛奶,但会有咖啡,生活会让一切都转换成另外一种方式回馈给你。
呵呵,暖心吧。
Special screening at Outfest thanks to Jess <3. Sam Heughan is sooo cute
讨好观众的动机明显
从头笑到尾
跟《港囧》这类喜剧片本质上没有特别大区别,剧情一塌糊涂,好在比较放得开,许多地方还是很搞笑的,给四星确实有点高,谁让主演是凯特·麦克金农呢
你告诉我这是个喜剧?
很好笑 故事很流畅 但是很扯 哈哈哈
剧情烂,演技尬,这也是好莱坞电影?我以为有看国产网剧。就这种间谍电影,竟好意思提TTSS,恕我直言,提鞋都不配
妈呀好喜欢这种小妞电影!超欢乐超好笑的。片尾两个斯廷格风格很好地延续了正片,总之是超满足的周末电影。
无功无过,基本就是美国佬的欧洲游。
金发女意外好笑。两个废柴女孩让我想起了女间谍里的两个,也是怪女搭帅哥的配置。现在的特工电影不去几个欧洲国家,不顺便黑一下中国和俄罗斯真的不可能。手指口红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好看,槽点太多
6.0/感叹,乌克兰人真的容易显老,笑点几乎集中在Morgan身上,女权主义崛起,各种屎尿屁施虐actor都是正道,但是,我的脸盲症什么时候才会治好,塞巴斯蒂安认成始祖家族的约瑟夫……哎,哎,反正都是英国人嘛(自我安慰……)
比预想中的谍战成分更高一点,是能让人欢乐看下去的好莱坞戏剧。
纯是冲着Kate去看的 果然她实在是太好笑了 但剩下的都一般般了 发现一个细节 中途女主把U盘藏在了B里 但是在原版音轨上被活生生换了一个音色改成说藏在口红里 一声十分突兀的Lipstick 也算是国内特供了
3.5 有点像kingsman 第一部的感觉!
很适合工作日的中午带点儿吃喝去看,无脑逗乐,很可爱啊。男主辣么帅!Kate太搞笑了哈哈哈哈 但是我们楼下只排了4D厅,不时就冒出烟雾好烦啊!4D去死!
6.2这个女人真奇葩,u盘直接插菊花,一路开挂到反杀,辜负老娘就是渣。
两星 和李茶的姑妈 西虹市首富一个等级 无聊恶搞低俗
2.5,真的特别笑不出来……
一对crazy bitches大闹欧洲还是有点喜感的,尤其是库尼斯。这段历程,至少风光也够养眼。塞洛克斯开头的动作戏很帅,但真是每次都认不出他,然后每次看着都会想,哎呀,大哥还是很有范儿的,哎呀,原来是咱们安妮斯顿的前夫……另,Victor遛鸟果然被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