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是108分钟完整版,内容涉及到性,但未至于沦为个别人口中的低俗情色电影。
看完之后和电影简介的个别观点、理解有点出入,甚至觉得电影简介在个别观点上有误导。
电影故事结构还算清晰,每个引子和内容、角色都有一一对应,故事的叙述还是相对顺畅,小敏(阿Sa)和阿权(吴浩康)的夫妻关系,小敏对父亲和后妈还有生活的态度都有循序渐进的描写,反而是小敏和嘉豪(吴慷仁)的关系描写有点突兀,忽然从好好说话就变成了做羞羞的事。
演员、演技方面,阿SA演同类角色的演技有没进步,就交由看过《雏妓》的朋友们点评了,对于我来说她的戏路算是有突破,因为我对她记忆还是停留在《我老婆未够秤》、《下一站·天后》、《新警察故事》里面的阳光小妹形象,近年她有份的电影我就只看过《枪王之王》。
而吴慷仁这位演员对于我来说挺新鲜,表演自然,角色帅气中带点痞子的味道,再搭配海归厨师这个身份,我身为一个男生都有点招架不住。
这部电影还是有正能量的,面对婚姻、事业、家庭全军覆没的窘况,小敏还是找到方法去开解、释放自己,最后重新审视自己和父亲、后母的关系,也把茶餐厅光荣结业放下了担子,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开辟出一条新的路。
像小敏这样被婚姻、事业等几方压迫的角色其实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念无明》的阿东(余文乐),最后她还能重新出发算是好结局了。
像《非分熟女》、《一念无明》、《人间喜剧》、《起势摇滚》这些类型的港产的小资电影,里面可能有引人深思的主题、励志的故事、搞笑不失内涵的对白,个人是挺喜欢。
稀烂的片子……讲的什么?
离婚处女喜欢上的男人居然最后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
虽然她是一厢情愿,另一个更离谱,蔡卓妍的胸跟鼻子一般平……无聊透顶,叶童阿姨真的就是阿姨了……港男港女的真实写照嘛1.毕业那天,我以为我离开了地狱,其实我是离开了天堂。
2.拍毕业照只需要三秒,定格的却是三年。
3.很多年后,我们把这个夏天叫做那年夏天但是那年夏天,我们曾笑得很美、很绚烂。
4.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学,换了一麻袋书。
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6.下一个夏天,教室里坐又满了人,可惜不再是我们。
7.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8.真正的毕业不是离开那所学校,而是那群人散了“啊,妈我要迟到了,你怎么不叫我起床啊″可是,你已经毕业了啊”10.学校就像校门口的公交车,坐上车,去了又回,那是又开始了一个学期;坐上车,去了不回,就毕业了。
11.有一种美好叫做青春,有一种离别叫做毕业。
12.毕业了,全班男生对女生说:不管你们以后是谁的女人,你们永远是我们的女生。
13.时间都去哪儿啦,再不表白我们就毕业了14.我不怕高考,我不怕堆积如山的作业,我不怕毕业,我只怕分离15.“既然不想在一起,那当初为什么要和我合影?“我再TM警告你一遍!能不能不拿毕业照说事16.后来,我们都去了不同的地方,却也常常和别人说到彼此。
17.“为什么你每天都穿着那么丑的校服阿?因为我们能穿这套校服的时间不多了18.我们和学校说再见,却不跟青春道别19.毕业那天,我一定要买件白衬衫,写上咱班所有人的名字。
20.叶子的离开,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不挽留;你我的离校,是人生的催促,还是青春的不停留。
21.毕业了,再也不用逃课了,因为再也没有课上了。
22.毕业了,才发现原来学生是最好的职业。
23.“校服扔吗"不扔″为什么"太贵了有多贵?
三年青春”24.今天天气不错,明天没有课,以后都没有课了25.母校是什么,就是你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当你真要走的时候,又急切地希望能多留一两天的地方。
26,毕业了,曾经那些不在意的人和事,现在想来多么珍贵。
27.我们都是在快毕业的时候才爱上学校的我们都是在快结束时才想要好好开始的28,毕业之后,就连偷偷看你的机会也全都没有了。
29.“你在干嘛"练习笑"为什么"因为毕业那不想哭”30.几个人用同样的钥匙,打开同一扇门,几个人用同样的目光,跟空荡的寝室说再见
多少段看似正常的感情,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你以为的幸福生活,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幸福。
很多人为了维持表象,只能带着面具生活。
但生活带来的痛,却只能自己默默治愈。
小敏(蔡卓妍)结婚5年,却还是一个处女。
结婚那天,当阿权将她抱在酒店的床上时,汹涌的激情忽然戛然而止。
剧烈的痛感让她无法进行下一步,阿权也只好败兴而归。
之后的生活一直如此,无性的两人之间一直横着一道横沟。
很多次当小敏推开门看到手动的阿权时,只能默默的闭上了门。
无性的婚姻就是缺少了灵魂的婚姻。
婚姻就是这样,一道小裂痕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放大,更何况无性这样的大裂痕呢。
阿权终于无法忍受,选择了离开。
小敏深爱着阿权,想要努力挽回这段婚姻。
她的包里随身拿着玩具,想要提起自己对那方面的激情。
但这样的她并不开心,只能通过大块吃肉,填补空荡的灵魂。
更加悲剧的是,在父亲的生日聚会上,在一众亲戚朋友面前,她的玩具掉了出来。
尴尬的场景,也让大家知道了她的婚姻。
一直伪装的美好,一下子变得支离破碎。
当面具被揭开,恐惧与伤口赤裸裸的展现出来。
多少人戴着面具生活,就是为了维护心中的一点点自尊。
只是当这一点自尊都无法再保持时,生活便不再体面美好。
小敏的性冷淡,多多少少跟童年的经历有关。
母亲早逝,她只能眼睁睁看着爸爸跟另外的女人甜蜜。
莲姐(叶童)其实对爸爸,对她都很不错,但小敏一直无法接受。
跟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小敏的成长,也是被爸爸安排下的成长。
爸爸说好好学习要考大学,她就努力用功读书去考;爸爸说该结婚,她就找了男朋友结婚。
成长按部就班,唯独缺失了自我。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会有共鸣。
去努力学习上父母期待的好学校,去学父母认为的好专业,想方设法去做父母承认的好工作,在一定的年纪被父母催促着结婚生子……但那是我们真正喜欢和想要什么吗?
父母以他们的方式爱和影响着孩子,期望用他们的经验来缩短你的奋斗历程。
只是经验这个东西真的很难感同身受,此刻没吃的苦,将来可能会用其他的方式让你吃到。
男友离开,工作被辞退,在亲戚面前丢尽脸,而爸爸也因为经营的荣记茶餐厅的事被气得住了院。
小敏的生活陷入了一团乱麻。
无奈之下,她接手了爸爸的荣记茶餐厅,也遇上了她的解命者。
家豪(吴慷仁)是在离异家庭长大,一直跟着妈妈生活。
他从小一直跟着妈妈在荣记吃“老少平安”和梅菜扣肉,后来跟随妈妈去了国外成为一名厨师。
母亲去世后,他一直怀念着这两道菜的味道。
于是选择回来,正好成为了荣记的厨师。
小敏沉默寡言,家豪活泼开朗。
再冷漠的人,也抵不住厚脸皮式的主动纠缠。
家豪拉着小敏去买菜,拉着她去拍照。
白天一起经营餐厅,深夜一起探讨厨艺。
小敏冰冻的生活开始溶解,在彻底放下阿权的夜晚,家豪顺利与小敏发生了关系。
虽然有些痛,但小敏过关了。
小敏也开始突破自我,去参加学习钢管舞。
从开始的僵硬不协调,到后来的流畅自如。
小敏在舞蹈中找到了自我。
只是,家豪的活泼,当然不会是只对一个人的活泼。
就像渣男对女生的好,从来不会专一。
家豪跟卖菜少妇的暧昧,让小敏吃醋了。
于是老实男人阿谦成为了小敏的宣泄口。
在家豪面前,小敏故意接受了阿谦的花,然后跟他一起看电影,甚至还邀请他去看自己跳性感的钢管舞。
只是当阿谦当真向她求婚时,却被拒绝了。
老实人的悲哀就在于此,不是在当备胎,就是在当备胎的路上。
当然,恋爱是需要浪漫的,毕竟哪个人会不喜欢惊喜呢。
只是老实人真没必要强求那不属于自己幸福,找一个真正愿意跟自己好的人,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家豪在与小敏及其父亲的相处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决定回妈妈的家乡开一家茶餐厅。
小敏也发生蜕变,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被迫关闭茶餐厅后,仍然继续研究着厨艺。
成长就是这样,苦痛之后,破茧成蝶。
这部《非分熟女》于2019年上映,蔡卓妍凭借本片提名了香港金像奖影后。
当然,如今的金像奖含金量已经没那么高了。
整体而言,本片的质量只能说是一般。
豆瓣评分4.9分,虽然很多人是因为内地删除版66分钟的缘故打的低分。
但即使未删减版看过后,本片依然是乏善可陈。
蔡卓妍人到中年,在寻求着突破,但这条路确实不好走。
从《雏妓》开始,到《非分熟女》,影片都是打着蔡卓妍大尺度来宣传的。
其实这两部影片除了题材外并没有多大尺度,蔡卓妍的表现也很一般。
戏路转变并不是只有情色这一条路可走,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去体验和融入角色,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突破。
虽说本片打着真实故事改编,但导演和编剧并没有深入研究过主角的内心,更多角色性格与情节只是编剧赋予而已。
观众看过之后就会脱节,不能感同身受。
感动自己容易,感动别人很难。
导演和编剧如果只是自臆式拍摄作品,只会带来一部部烂片。
多一些生活体验,多从观众角度去考虑,请认真对待拍摄的每一部作品。
一个从小被封闭了很久的人很难去追求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她也很想改变她现在的状态,于是她去找心理咨询,但心理咨询师只能缓解她的情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她的问题,所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多么重要。
阿Sa由一开始的封闭到后来很好的掌握钢管舞,已经改变了很多很多,内心开放了,就像电影中飞出房间的蝴蝶,逃脱现在的状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
为什么只有66分钟?
删减了所有情欲戏?!
原版本长达108分钟,删掉了42分钟。
这是史上剪刀手最厉害的一部电影了吧?
片方是不是借此炒作,过一段再推出足版呢?
莫名其妙!
本来是期待阿Sa的大尺度而来,结果……就看到她跳了两下钢管舞!
虽然阿Sa的身材没什么看头,可总比挂羊头卖狗肉老玩噱头却不来点真章强。
阿Sa,要么你为艺术彻底牺牲一次(像汤唯、春夏那样),要么就别老用尺度这一臭招来炒作了,说不定豁出去一次真能拿到金像奖,但还是这样演而不突破,永远拿不到金像奖!
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剧情可言。
闷到抽筋!
最后吴慷仁的留信简直是赤裸裸一碗心灵鸡汤当头泼下,情场浪子性爱大师,居然被没有身材的阿SA给治愈了,幡然感悟人生!
NM,是不是睡了一个处女就能升官发达(破处)改邪归正好运连连啊?
让那些有颜值有身材或者魔鬼身材或者活儿一流或者体贴温柔或者感性知性的女生情何以堪!
电影戛然而止,完全不知所云!
阿Sa为什么是个处?
吴慷仁为什么会看上她?
两人怎么会点着?
吴慷仁为什么突然离开?
阿Sa有什么改变?
Tell me,导演!P.S.终于看了未删减版,其实就多了些不露点的情欲戏,还有些相亲之类戏码。
所谓的大尺度,突破,都是噱头。
阿SA你要真想突破,就豁出去一次吧,看看《三夫》的曾美慧孜,你的演技实在是没什么可以提升了(王家卫李安来也没用)。
如果你把它当作一部情色片来看,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2019年这个时间点拍一部如此平庸的伦理片,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
其实很多香港电影都是有思想性的,你不要只看表面故事。
一个地区的文化,习性和认同感往往在举手投足的不经意间,深深刻在每一个市井小民的心里。
也会反映在电影的制作方和观众身上。
香港电影已经没落了,这些年鲜有好作品。
这跟它的地区衰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港片已经江河日下,香港的辉煌已经不再,然而香港人是不愿意承认这些的。
就如同女主明明结了婚却不肯从了她老公。
因为打心里她并不想接受个事实,就如同香港和内地的的关系。
早些年的志明春娇系列后来转战大陆,杨幂饰演的大陆女子虽然美艳乖巧最终却抵不过杨千嬅的人老珠黄。
为什么?
因为香港人的自认高贵,心眼里是看不上大陆的,觉得可以cao你,但你配不上他!
这就是藏在港片港人心里的认识。
包括《一路向北》无不流露出这种对内地的轻佻气息。
可惜现实是无情的。
如今内地今非昔比,香港一落千丈,却还停留在昔日影子里。
电影里还是二十年前的做派,从生活到生活,从电影到电影,香港这二十年停滞了。
内地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沿,香港却无法放下老旧的执念,且渐行渐远……怎么办?
于是出现了电影里台湾男,女主把固守了5年的贞操献给了他。
然后,这男的提上裤子走了……留下的信说什么?
我知道你不会怪我不辞而别的。
你看,这就是香港人的心理潜意识。
他们完全可以接受这个设定。
或许在这个多事之秋,他们在心里念念不忘的只有台湾了……
在看这部电影前,一度曾经被评分和评论劝退,但真正看完之后想为它伸冤:它的评分因为删减版而被大大看低了。
虽然被诟病剧情简单,但其实也完整,可以看出想传达的主题,女性怎样打破身上的枷锁,破除凝视,找到自己的自由,无论是性也好还是人生选择也好,在几年前算是很前卫的了,可惜。
看到有些人疑惑为什么小敏和前夫就不行,和男主就可以,而为什么和男主做就能解决一切,其实不是的。
这本质上是一个和男主的相处中被尊重、被看见,从而自己开始掌握主体性的过程。
小敏从小就是乖女,什么都听父亲的安排,而结婚后前夫刚进房间就急吼吼想要发生关系甚至等不及换衣服,后来问她要不要尝试也是没有怎么做前戏就想插入,甚至到了后期蒙面舞会上,前夫也不曾看见真正的她。
虽然电影的开头是小敏在自慰,可是她有多少程度是为了取悦自己,又有多少程度是试图服从男人的意愿来挽救失败的婚姻呢?
从小顺着父权社会的大流,自我早就不知迷失在何处,却因为童年阴影和不被尊重导致的性“冷淡”还是偏离了所谓幸福的航道,又怎能不感到挫败呢?
没有什么是一顿烤鸡不能解决的(和男主这段关系的互相拯救,虽然在我期盼里可以写得更好一些,但我是能get到男主对小敏的触动。
男主是个很有自己原则的人,着急出餐也要在菜上面撒一把葱花保证卖相,采购蔬菜宁可自己补差价也要选最对的食材 (虽然这里也体现出设定有一点点扯淡),而与此同时又对美食对世界充满了感受力,会专门回香港来茶餐厅打工找回童年和有着父母记忆的味道,会以最夸张的表情欣赏很街头的美食,会忙里偷闲跑去海边欣赏日落。
这两点结合起来让男主看起来不那么“正确”但又自由,对当时还缩在厚厚的硬壳下,以洁癖与拒绝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小敏来说像是撬开了一小个角,足以让她对着男主鸡汤发言时偷偷翘起嘴角又小声嘲讽“老套”。
无意间窥见男主和他人发生关系,是目睹了男主的性自由,而钢管舞朋友也展现了类似的不受拘束,让小敏也开始逐渐尝试打破自己的保护壳,去交友平台聊天约人等等。
而为何跟男主进展如此之快,其实很简单,男主一开始就是对小敏有吸引力的,虽然一开始小敏的动作和眼神都克制而拘谨,但还是能看出暗暗涌动的吸引力,在给扣肉按摩那段尤其明显。
和男主发生关系,重新遇见老朋友去学钢管舞,和上交友软件,进入从小被视为禁地的厨房,都是小敏剥去所谓“恰当(proper)”外壳去真正感受世界接纳自己而做的尝试。
导演在采访中说: 「這電影是開宗明義談女人 尋回自己的SEXUALITY!
」所以,這部電影的重點,從來都不是怎樣做,和誰做,而是為什麼要做。
甚至是,作為一個女人,面對著被強 加諸於身上的各種枷鎖,如何透過情慾解放,讓自己的身與心重新找到 自主和自由的可能。
而男主对小敏无疑是尊重的、耐心的、温柔的,对比电影中三组亲密戏份:小敏和前夫、男主和姜店老板、小敏和男主,就能发现男主和小敏的亲密,一点点循序渐进,逐步推动,先是照顾好小敏的体验,加之眼神交流,再逐步由慢到快,和另两场的区别一眼便知。
话说回来,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英文名,the Lady Improper. 对“be a proper lady”这句话的初印象,是当时看Pygmalion, 看着一群绅士老男人教一个卖花姑娘如何言行举止假扮一个"proper lady", 父权下老男人们想把各式各样的女人改造成他们洋娃娃。
女性意识觉醒以后,对这个词过敏得如同中文语境里的“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子”。
到底谁给了他们权力决定什么是proper的, 恰当的,安分的,有女孩子样的呢?
知书达理做一个体贴的妻子,结婚买房生子,最好儿女双全?
真是受够了。
电影的结尾,小敏对着阿谦“我们可以结婚,我可以养你,你就不用再做茶餐厅了”的提议,淡淡地说了句“我不觉得茶餐厅有什么不好”,其实也不是真的要做一辈子茶餐厅,也不一定要独身或者一直做爱,只是受够了父权对女性欲望与自由的枷锁,再次点题非分与"improper", 给父权话语下的“安分”带来收尾一击。
导演关于剪辑修改的自述导演剪辑版,有一段关于是谁摘下小敏口罩的更改,由男主取下变成小敏主动取下。
特别触动我,新时代女性,时时刻刻要警惕不陷入陈旧的视角,随时掌控好自己的主体性。
除此之外,这个电影的镜头语言和色调都非常细腻,不愧是女导演。
sa和吴慷仁的演绎也相当不错,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阿sa神态的变化。
电影一开始的小敏,眉头和眼神都透着拘谨和疲惫,而大半张脸的表情都藏在口罩的保护下(前疫情时代),到了电影后半段,逐渐变得明媚起来,和男主的一段还有在舞室的一段,甜笑得如此动人。
舞室剧照,好美好美当然,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止我这里提到的这些,剧情细节上和其他主题表达上也有一些瑕疵经不起推敲,但不妨碍我把它当作一部被看低了的女性佳作来欣赏。
希望能有更多好的女性演员女性导演拍的优秀女性作品,也愿每个女性都有Improper的自由。
做个自由的"非分"女人
无意播放的一部,却意外的让我舒缓。
非常平淡生活的一个市井生活的故事,通过食物与情感的勾连,找回对生活的热爱。
高潮部分在:味道是不会骗人的,闭上眼睛,不要总是用脑子去想,而是用心去感受,诚实对待自己的感觉就对了。
做食物的情趣就在此。
平淡温馨不失激情。
扣一星遗憾没有粤语版,国语配音有点出戏。
看网上说这部电影被删减了。
本着删减的电影都是好电影原则,下载了无删减版本。
看完感觉这特么演的啥。
女主跟老公因为啪啪啪太疼,导致结婚五年依旧是处。
我想说你特么没有前戏肯定疼啊。
问题来了,你前脚离婚,后脚就开始网上各种约是什么操作。
最后跟一个新来的厨子在厨房进行了第一次性生活。
然后又跟多处吃饭的眼镜男暧昧,最后摔了眼镜男又是什么操作。
完全看不懂啊。
主要是女主一个人的故事,只关乎她的成长。
男主在这里是工具人,男主爸爸是,甚至收房租的地主也是工具性地涨价,让男主说出“你该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女主的成长是全世界给她的礼物。
不管是公司被开除,还是爸爸的住院,男主的出现,男主的离开,父亲的理解。
全都是最好的意外。
所以我会称之为童话。
女主人生的重新开始,是从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望开始的。
过去面对强权的父亲,不允许进入厨房,和听话的整个人生,都让她十分压抑。
不管是面对爱,还是面对性。
后来的丈夫,5年的无性没有性生活,加上女主当时嫁给他是可能也不是爱仅仅是顺从父亲的意志,无爱无性,坚持了5年应该只能仁至义尽吧。
(这告诉我们婚前性行为的重要性,教育片)所以,小敏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欲望,心理和生理的。
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吃辣,喜欢什么味道。
虽然俗气,而且一点也不超脱,我觉得我们对于自我的定义,就是从“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开始的。
对世界的感知,一部分是从仔细分辨每一种味道开始的。
当我们小时候第一次品尝世界,理性还没有发展足够成熟可以仔细分辨,所以我们的世界观和自我定义总是被亲人左右和影响。
但是当我长大,重新审视这种习以为常的世界开始变得尤为重要。
我是谁?
我这么认为,是别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真的当我排除一切因素并用自我纯粹感知开始认识世界或是用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
我为何是我,这个边界和框架才由此再次划定。
不是说我们可以完全排除小时候十几年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是我的一部分,并且我接纳他们。
但是我不希望自己不清不楚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是分辨微毫,然后批判地接受。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对自己现在的人生有觉知,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样,是如何来到这里,现在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这种自动性,和反思性,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而真正能够评判自己生活的,只有自己,和自己一以贯之不断进化的价值观。
中国人向来是对性这个话题讳莫如深的。
好姑娘不谈,不许谈,然而它又真是地存在着。
对性的了解和解放,可能是中国人自我觉醒的小红旗。
所以那么多电影都用性来说这件事,也不光是中国人,《黑天鹅》某一方面也在讲这件事。
不要羞耻地谈论性爱的欲望,不要羞耻地展示自己的身体,引诱,吸引,散发性感的荷尔蒙,这是自我解放的高地。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这种自我探索和解放中,找到自己是谁。
不会轻易被他人或世界左右,然后自信地面对一切。
给我看过删去的四十分钟,或许我会重新打分吧#看过完整版以后,可以加两颗星#
3.5星,没有很拉啊……这电影怎么可能只有5分?剧本有点太按部就班了,很像是先写了一个主旨然后往里套内容的感觉,开篇几条线崩坏的设计太习作了。吴慷仁真的很帅,有点子性张力在身上。阿sa真的给人的少女感太强了,一开始看的时候各种不舒服,但两个人感情升温之后还是不错的。娇和sa的演技都很好,但是没有好剧本让她们发挥,蛮可惜的。
难看 要不是老哥给票我就给零分!
剧情好烂 然而看得来大姨妈的我好想做爱 👋
美食不是美食,爱情不算爱情,链接被切断,导演没有抓住重点也不会切,而一切想要表达的叙事内容都仅仅停留在表面。
看了完整版 我觉得吴慷仁屁股都露了 三颗也行了
不知所云。阿Sa傻逼。姜蓉不错。
几处女性视角的闪光还是蛮动人的。
完整版值得,删减版删了很多故事线。
所以说啊,得闲炒饭
挺好的
66分钟
107min版,前一个小时冗长枯燥的铺设,后面蝴蝶出现女主就突然莫名跳跃式蜕变了,能看出英皇极力想捧转型熟女的决心,但这力道EMMM。找来吴慷仁这么好张脸也不好好用,男主被安排成纯为挑起性欲的颜值摆设,阿sa又演技撑不起,全片崩塌。情色部分,阿sa钢管舞拍出来索然无味,还有男女主坐凳子腻歪那段拍得平易近人。情色不是需要脱和露,请参考《过春天》红色密室绑手机,或者韩剧《密会》四指钢琴,这才是大家想要的东西吧。给与男主更有CP感衣领微湿街角买姜的女老板+1分。2019.5.5 2/10
真实故事改编的脚本,可信度有,缺了点动人感,欠缺在叙事技巧上。女性性障碍题材令人感慨,除却博眼球比一般讲爱情的滥俗剧情要好太多了。
即便是完整版,也让人有点失望。
千万别看腾讯版。阉割的差不多了,还我3块钱谢谢!!!
就算是未删减版也不咋样,没啥看头
和美食的关系有些牵强……整体还不错。
找不到未删减版,不过没有情色元素的内容安安稳稳的看完也还不错。
搞不懂,这有什么好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