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Bath游玩一天后由于当地足球比赛回伦敦的火车挤满了人。
只得等晚班火车,在Bath的Odeon看了盒子怪。
晚上七点的场,空无一人。
第一次享受包场感觉。
影片的配乐配音无可挑剔,画面也继承了Laika公司一贯的水准。
谁能想到这部片是这家公司的第三部作品。
角色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eggs,fish,shoe,女孩。。。
都有完整刻画到细节。
值得一说的是,感觉盒子怪是以八哥,斗牛犬一类的狗狗为原型,我想说是他们的可爱以及Laika吸引我进入影院。
影片最后有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这部动画制作过程的彩蛋,颇为惊艳。
总之,应该是今年动画的力作,在看厌倦了如此多的好莱坞制作之后。
也就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动画电影工作室出现在了大众眼前,它的名字叫做莱卡工作室。
由于太喜欢这个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于是想更多的了解一下它;可是在网上一搜索发现关于它的信息实在太少,甚至说只有只言片语。
目前唯一确定的是莱卡工作室目前已经出品过三部动画电影,它们分别是:《卡罗兰》(又叫《鬼妈妈》)、《超凡的诺曼》和《拯救盒怪》。
莱卡工作室制作动画的方式和风格可以说是与众不同。
它主要从事定格动画电影的制作,定格动画就是指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产生动态效果。
通常所指的定格动画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来演出的。
之前在网上看到有的文章说莱卡的动画是用泥偶来制作的,可能其作者没有去认真的去了解过;制作泥偶动画最出名的是英国的阿德曼工作室。
而莱卡的动画主要是木偶和塑胶材料来制作的。
说到莱卡的影片风格就拿最近的一部《拯救盒怪》来说说吧!
新奇、诡异的题材是本片和莱卡前两部片的主要特点。
本片的故事的发生在一个奇怪的地方: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面有一座奇怪的城市。
这里的居民痴迷于财富、等级,还有奶酪!
然而在他们别致的鹅卵石道路之下住着一群的怪物。
据说他们每天晚上都会从下水道爬出来,偷走居民家中的孩子和奶酪,然后把小孩吃掉。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怪物叫着盒子怪,它们是一群穿着各种纸盒的奇怪生物。
它们就像城市中的流浪猫,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们会到地上来收集各种对自己有用的物品。
胆小的它们现在有了一个致命的天敌——斯那切。
斯那切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决定抓捕所有的盒子怪。
然而其中一个叫蛋生的小盒怪注定要破坏他的计划,因为蛋生本来是人类。
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父亲为了保护他而将之交给盒子怪照顾。
接着了解了自己身世的蛋生决定救出所有的盒怪和自己的父亲。
接着一场场斗智斗勇的戏码在这座城中展开,其中包涵着理解、信任、愤怒与欢笑。
当然只有亲自看过才会知道其中的幽默与精彩。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彩蛋,片尾两个配角的对话:“…其实这世界上有人创造了我们,一举一动都是由他们设计,甚至眨一下眼睛都要他们来摆。
我觉得他们投入好多,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时间……。
”这无疑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动画形式。
故事的笑料其实不多,很多地方都显得黑暗,而从小与盒子怪一起长大的蛋生,还能说一口英语,其实也蛮bug的。
但若想想这些令人心痛的盒子怪,还有可怜的奶酪桥居民,再看看天真勇敢的蛋生与温妮,又忽然会觉得,世界上有光明与温暖。
包容与理解,和而不同,才是文明的基石。
排斥与杀戮,则会像自爆的斯纳彻那样,自取灭亡。
至于白帽子们,或许只要还有奶酪的一天,就无法拒绝他们的出现。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定格动画片,故事里更多的是幽默,而不是捧腹大笑。
这不是第一部描写丑陋主角们的美丽心灵的故事,怪物史莱克是这方面的经典;这不是第一部讲述其他物种收养人类婴孩的作品,幽灵公主的故事我们早已烂熟于心;这不是第一部涉及种族之间误解、战争与和解的影片,远的不说,去年大红大紫的《熊与鼠》就给我们这样的冲击;至于父亲的价值、对社会等级观念的讽刺等等主题更是屡见不鲜了……但是,把如此多的情愫混合在一起,《盒子怪》或许还真的是第一次。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让人感觉到如此充实的原因。
更何况,影片还引入了“盒子”这一颇具创新意味的有趣道具,既让人物具备了十足的想象力与动画感,又恰当地隐喻了每个人心中那个胆小时都希望能躲藏在其中的密闭空间。
必须要承认,影片在光线处理上延续了Laika工作室定格动画一贯的灰暗路径,即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暗夜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产生了一点点心理压抑感,也注销了一部分儿童受众的关注;但是同样必须要承认的是,影片能带给成人的思考点很多,这是一部深刻的作品,不流于全家欢娱乐窠臼的作品。
从社会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奶酪城的人们对盒子怪的刻板印象来自于当时唯一的大众媒体——一个野心家的街道宣传。
就像我们对其他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印象也总是来自于其各自的媒体宣传一样,事实证明这种宣传很容易歪曲现实、蒙蔽人们的眼睛。
更有趣的是,这个野心家还把对谣言的宣传拍演成露天节目,让人想到所谓文艺作品的实质。
最终,一个有热心、泼辣且正义感的小女孩和一个被异族收养、蒙昧却智慧的人类男孩成了打破这种蒙蔽的钥匙。
恐惧总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信那些危言耸听的话,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野心家利用。
从人的角度看,小女孩的父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私、漠然,把象征地位的白帽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当小男孩当众说出自己身世的时候,他仅仅关心的是由于小男孩的过失所掉进海里的奶酪要花多少钱来打捞这种事情。
一方面你会觉得他的冷漠到了可笑的地步,另一方面你也会不仅自己打个冷战,生活中不是恰恰充满了这样的人吗,自己会不会有时也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呢?
影片对人物的讽刺颇有漫画的那种针砭时弊之感,贵族们的奢华外表与冷漠内心,与生活在底层却拥有热心肠的盒子怪们相比,真的让人唏嘘不已,也难怪从那里出来的小男孩会对自己被称为“人类男孩”感到羞耻。
影片有诸多细节值得人好好回味。
比如当特制的大奶酪从楼梯上滚落之时,贵族看门的大管家竟然若无其事地打开了门。
这是多么刻板、机械化的一位管家啊,如果他稍微动点脑筋,奶酪也就不会掉进海里了。
不过他的这种刻板恰恰是对上流社会各种繁文缛节的一种讽刺。
Laika工作室把定格动画做到了一种极致,这种极致甚至和CG动画太相近了,以至于让人很难从人物的表情、节奏上看出定格的痕迹。
当小男孩和小女孩第一次在漆黑的夜里相遇时,互相眯起眼睛看对方和嘴角下撇的微表情,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部偶动画。
从定格动画的角度看,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同时也是一部因太像CG而有些失去定格味道的作品。
我其实非常期待影片能把小男孩与盒子怪父亲费什之间的感情交待得更充分一点,尤其是当他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后,他的心理落差还应该更大一些,这样才能让他与费什之间靠真情维系的关系的峰回路转更加感动人心。
现在的片子有一种他找到人类爸爸于是就可以淡化与费什之间关系的感觉。
血缘和亲情在影片中虽然不是二选一,但必须要有所侧重。
和此前Laika的影片不同的是,《盒子怪》里充满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
这在被盒子怪抚养长大的小男孩进入上流社会舞会时所出的各种“洋相”的那场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甚至认为那场戏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
它通过小男孩的表情、行为折射出各种人情冷暖。
野心家谣言的最终打破,得益于沟通,得益于信息壁垒的瓦解。
原先可怕的吃人怪物原来是如此可爱、活泼、热情的一群小生物。
真相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知道电影导演是否向蒂姆波顿致敬,但仅就“暗黑”,“垃圾”风格上来说很像《僵尸新娘》和《剪刀手爱德华》,甚至比这两部更精彩。
原因之一是,这部电影是现在已经为数不多的定格动画最后的对话彩蛋非常精彩:“你想过宇宙吗?特劳特先生?如果我们的世界像个小颗粒一样呢?”“一个微小的颗粒。
”“上面有巨人们看着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
"“其实是他们操控的。
"“看起来有点沉闷。
"“就像那样,我眨眼,要花上他们一天的时间……"看了一些国外关于制作公司Laika的一些新闻,工作人员们做1-2分钟的定格动画需要耗费他们1个星期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时长为97分钟的动画片要耗费他们近两年时间,还不包括道具的准备以及场景的建设。
上一部由Laika公司制作的动画片Coraline,制作费6千万美元,全球票房统计是1.2亿。
说他们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未免太过夸张,但是Laika公司坚持用费力费时传统精良的制作方法,确实颇叫人感慨。
其实我认为反派人物并没那么坏,但是想要白帽子的方法错了。
我认为Egg的话很有道理,You made you.你是你,多简单的一句话。
本来对奶酪过敏,却为了挤入上流社会而冒着‘生命危险’去吃。
而最后的结局,是这个坏人(原谅我记不清他的名字)吃了这奶酪后爆炸了,最后死了?
不知道...没看见过的东西,在人云亦云的世界,总是容易把他们想坏。
You are the monster. 有时候人心才是monster.虽然此片里那个有钱爸爸有些不靠谱,但是最后为了女儿的安全还是把白帽子送给坏人了。
恩,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儿女的?
这部动画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人物的刻画以及背后的讽刺。
温丽的爸爸是一个欧洲传统贵族绅士的形象,是小镇最高权势者,带着白帽子,爱好是吃奶酪。
白帽子就是本片里权势、财富、地位的象征,奶酪代表着上流社会的喜好。
他整体做的就是和白帽子团一起品尝奶酪,甚至不理自己的女儿,还把一些捐款用来买奶酪。
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位高权重的政客不学无术、中饱私囊,只想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根本不管黎民百姓的死亡。
反派boss的形象是一个为了追求白帽子不惜一切的人,甚至想要通过杀掉所有盒子怪和男主蛋蛋实现自己的目的。
明知道自己奶酪过敏,却还是不顾生命危险,品尝象征着上流社会品味的奶酪。
三个手下也性格鲜明:软骨先生属于唯命是从者,没有自己的想法;泡菜先生最开始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后期逐渐改变想法;鲑鱼先生是有良知者,从头就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不对的。
但是本片的剧情过于老套且乏味,缺乏想象力和笑点,属于中规中矩的类型。
而且美国非常喜欢让当红的明星来配音。
那时候艾丽范宁人气如日中天,所以得到了女主的配音机会,但是无论是年龄还是气质都跟女主的形象不符,让人经常出戏。
影片的最后盒子怪们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勇敢的反抗,告诉我们逃避是没有用的,要敢于同恶势力抗争。
反派在吃了一大块奶酪之后终于变成了一个怪物,最终自爆,告诉我们不顾一切的追求权力的欲望会让人变成怪物。
虽然剧情一般,但这部《盒子怪》的片尾彩蛋彻底感动到我,两个大反派的对话:“如果我们是很小的一粒,其实这世界上有人创造了我们,一举一动都是由他们设计,甚至眨一下眼睛都要他们来摆。
”“我觉得他们投入好多,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时间,他们肯定还有别的工作,这更多是个爱好,就像集邮,闲暇时做的事情。
”这番话致敬了定格动画,这年头3D动画、手绘动画充斥荧幕,做定格动画比较耗费时间,所以作品的产量较低,印象中最让我心水的定格动画要数捷克导演杨•史云梅耶和以怪诞哥特作品闻名的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作品了。
史云梅耶说“看我的电影不需要说明书,我的作品有不少意义,我宁愿观众用自己主动的象征主义去解读。
就好像心理分析那样,人总有私自的秘密。
没有这秘密,就没有艺术。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法来表达,以人类的动物性为对象,展现人类灵魂世界里的潜意识欲望。
而对于蒂姆•伯顿,从他早期作品《文森特》《甲壳虫汁》这些就看出来鬼才导演对于定格动画的热爱,《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科学怪狗》则是延续他的热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怪诞诡异的故事,似乎只有定格动画才配得上。
转回正题,这部《盒子怪》是Laika公司第三部作品,前两部分别是《鬼妈妈》和《通灵男孩曼迪》,这样哥特式的童话是不是像极了蒂姆•伯顿的作品?
实际上在《僵尸新娘》的制作方里就看到了Laika公司的名字,从他们第一部作品开始,就显出了不凡的水准。
《盒子怪》结合了3D和定格动画,让动画里的人物栩栩如生。
《盒子怪》根据Alan Snow的小说《这里有怪兽》(Here Be Monsters)改编, Cheesebridge是维多利亚时期一个光鲜亮丽的城市,这里的居民痴迷于财富、社会等级,当然,还有奶酪!
然而在他们别致的鹅卵石道路之下住着一群“可怕”的怪物,他们每天晚上都会从下水道爬出来,偷走居民家中的孩子和奶酪——当然,这只是当地居民的一面之词。
事实上“盒子怪”是一群非常可爱害羞的生物,他们躲在可回收的纸板箱里,就像乌龟喜欢缩在自己的壳里一样。
从小被盒子怪们收养的人类男孩Eggs经过努力把背后的造谣的阴谋者挖了出来,盒子怪们和小镇居民也从此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动画里应该有两个明显的主题,一是对于自我的认同感,“奶酪、帽子、盒子,这些不能代表你,你就是你”。
只有拜托了束缚,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二是讽刺了反派Boss红帽子的虚荣浮夸,明明对芝士过敏,脸肿成猪头都要带上白帽子去品尝室里享用各种芝士,真是不可理喻。
你就是你,是别人替代不了的你。
很希望像小时候看动画片一样,单纯的简单的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喜欢,只是因为好笑所以笑,但早已找不回那份天真,简单。
回想起来也觉得可笑,都是人们相信事实相信自己看到的,却不知看到究竟是不是真相,有时无辜的人被骂,真正该被骂的人确得到支持,见风使舵,真的好吗。
是现实太现实还是人们把它变的这么现实。
那顶白帽子就如同权利,金钱,真的就那么让人撒不开手挪不开眼?
甚至比亲人还要重要?
既然你们有这些权利有这些财富为何不去帮帮那些受尽折磨的人呢,为何要躲起来享受着你们所谓的"奶酪"。
无论在何时,孩子都是最善良的,可以说是人本该就有的吗?
干净纯洁的心灵,清澈的眼睛真的可以看透这世间所有的邪恶,她们跟着自己的心走,帮助别人,从来不会顾虑不会犹豫,为何我们长大了却连个孩子都比不上上了呢?
我不知当那些干劲坏事的人,你们偶然闯进那双无辜的眼眸时,心里最深的地方会不会被触碰到。
那些生活在城市最底端的"盒子怪"们,瑟瑟发抖,胆怯的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何不站起来,做一个真实的你。
不需要羡慕别人,或许你拥有的是别人没有的,不需要迎合别人,不需要勉强自己,开开心心的,记住这世界上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去找回那份原本的单纯善良吧。
影片充满着丰富的文学性,每一个角色都有一定深度,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你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盒子怪》在每一个方面都充满着魅力——将高科技与低保真结合起来的华丽的动画风格,自然而令人喜爱的角色以及大胆的故事讲述和主题选取。
影片的风格独树一帜,制作水准也不低,小细节都很用心,有小惊喜。
但剧情相对较弱,某些笑点也很牵强。
不过,此类风格的动画片喜欢的人自然会很喜欢。
人的审美真是多元……
电影极其一般,故事和叙述都十分平庸,如果真的要称赞的,估计是定格动画的情怀了。
沙比才喜欢这种
难看爆了!!情节十分无聊 缺乏亮点 抓不住观众的注意力 简直想中途离席 3d做的也是十分的鸡肋 不看3d也照样可以
机械迷城还是cult范儿的!最后那块奶酪咽下去我就知道要来那么一下可还是被震了因为我下意识觉得那个shai儿就是shi还往后躲了一下!ps,结尾动画真好玩儿,还从技术上表现了一下停格动画~
实在无爱 人物造型又丑又恶心 可能是西方孩子比较宽容 但我真的看的难受 虽说有明显的社会隐喻 但连表象都表现不好 谁还管你内在有甚可有可无的追求 看不下去 弃
白色高帽子,多少人为了这个抢破头哦!蛮有意思的动画片~以及彩蛋太加分了
真心不错啊,今年总算有一部有趣的动画电影了,挺讽刺的。
剧情和设定不吸引我,感觉不好看
2014-12-07 sun 为啥一股浓浓的出柜说法即视感~最后完结的二维动画感觉抄袭了好多植物精灵类解密冒险游戏的特点 这么好的元素不用在片子里可惜了 定格动画太费时费力 感觉不吻合现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又是怪兽主题动画片。还不错但老套了点谁领养的像谁呗。音乐挺欢乐。定格动画。
还不错,男主出来之后就好认真看的,太像尼子啦帅帅帅,好多暗喻和道理,作为动画给个赞
定格动画是手艺活儿,又萌又漂亮,真爱了。怪咖故事很平庸,魅力全源于动画制作。
2星半。
最后的彩蛋实在太美好了,向这些工作人员幕后人员致敬!盒子怪们善良胆小又怕生,其实挺可爱的。故事嘛,镇上的人们镇长还有反派都没有脾气冲的小姑娘清醒,可是盒子怪们的地下世界真的美好。||纪念!买线以后用家里电视看的yeah
虽然豆瓣评分一样 但绝对比生命之书强八百倍(imdb生命之书7.4,盒子怪6.9,呵呵,猜猜谁拿到奥斯卡提名了) 逼格根本不在一个次元 美工也在两个极端(也可能是受配音演员影响)小女孩的举手投足尤其生动(踮脚走路这种细节太醉人!!!) 再加结尾略戳泪点的彩蛋 唯一不喜欢的是模式化的异形声线
难能可贵的停格制作,而且故事演绎也很生动。
看完才发现配音阵容里有Nick Frost和Simon Pegg=v= 这个动画的设定太萌了!这个电影英国这边有专门的autism friendly专场,看完才知道原因所在。以及虽然表面是黑暗风格,并不妨碍小朋友一样看得很高兴,别低估小朋友的理解力,虽然我看的这场家长们笑得更欢乐XD
剧情一般,彩蛋是在拉分吗?
大银幕4K拷贝。学龄前儿童睡前故事的水平。2024.9.22号@B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