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林阿姨的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人最幸福的大概是有一个好身体,一个坏记性。
身体健康,又能够很快忘掉那些让人烦忧的事情,身心愉悦才能颐养天年。
“很羡慕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而我的青春和爱情早就成为了回忆,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最爱的两个男人——老公和儿子,现在我老了,要给自己留点时间。
”女人这辈子什么时候可以为自己活一次?
永远都是围着别人,能不能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中心?
孩子丈夫是很重要,但是自己更重要,永远不要忘了爱自己,就像亦舒说的那样——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敞开心扉才能感受到爱,无论世界怎么变,都要好好爱自己。
大部分男性导演所拍的女性题材电影难以逃脱男性视角的束缚和父权意识的局限,男性导演唯有在影片中消除了男权中心的叙事视角才能拍出女性主义电影。
《娜拉》的两位导演已经有了这种意识,而且跳出了父权意识的局限,消除了男权中心的叙事视角。
但是在表现手法上还稍显稚嫩,相信下部女性题材电影,两位导演必能将女性独立的形象和反抗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更注重刻画她们坚韧的内心,塑造出更加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
璐璐太任性了!
年纪小就是不懂包容和耐心,也没有教养,对帮助自己的人没有感恩和尊重;不过梁沐夕确实有点多管闲事,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人都想帮助,这种老好人的姿态容易好心办坏事,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所以她的老公不在意她;林阿姨也许是年纪大了,历经沧桑,内心温柔,对人事物都很包容、有耐心,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的传统男人不善于表达爱,更不会主动表达,即使他们爱你,表达的方式也许非常糟糕——不能再认同更多了!
但是男人总以这个为借口来掩饰他们在感情维系上的懒惰,不想付出一点努力。
不懂表达就学会去表达,在真爱面前没有任何借口,否则就是不爱。
感觉又是一部玛丽苏电影,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完全是所谓的女性独立者的意淫,这部片就像现在很多大火的电视剧那样,比如欢乐颂,北京女子图鉴,迷雾,都非常夸张的给你们营造一种虚假的女性独立形象。
哪有那么简单?
一个女人想要实现理想的生活,哪怕是走捷径,靠男人,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是惨痛的。
没有随随便便就有的成功,也没有轻易实现的梦想——梦想之所以成为梦想,就是因为你永远实现不了。
喜欢影片海报
感觉除了徐洁儿和姜尘,其他人都在尬演啊。
无病呻吟!
老套狗血的剧情、尴尬的演技,粗制滥造,三分不能再多了。
整部电影的转折设置的很无语,三个女人同结一心的契机也是很无厘头,最后出现传销组织的桥段真的感觉像故意在挑起话题——剧情不够,狗血来凑。
而且电影里头那个心理咨询师太不专业了吧,哪有咨询师约自己的顾客吃饭的?
WTF,什么鬼?
感觉又是一部玛丽苏电影,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完全是所谓的女性独立者的意淫,这部片就像现在很多大火的电视剧那样,比如欢乐颂,北京女子图鉴,迷雾,都非常夸张的给你们营造一种虚假的女性独立形象。
哪有那么简单?
一个女人想要实现理想的生活,哪怕是走捷径,靠男人,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是惨痛的。
没有随随便便就有的成功,也没有轻易实现的梦想——梦想之所以成为梦想,就是因为你永远实现不了。
喜欢影片海报
男人和中年危机战斗,女人除了要和中年危机战斗还要和自己的男人战斗。
女人的天性就决定了她一定会为家庭付出更多,久而久之,男人就忘记了,当初求婚时自己说的话,忘记了赚钱只是维持家庭生活的最基本的行为。
当看到“娜拉”们“出走”的时候,自己真的有点小兴奋。
生活中抱怨自己老公的人很多,真正有勇气出走的人,却很少。
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还是要靠战斗。
当徐洁儿饰演的梁沐夕在车里痛哭,大声说出“结婚真是太没劲了”,我的眼泪潮湿了。
一个过了35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准中年妇女,在奔四的路上一路向前,回头看留不住的青春,感叹岁月催人。
看多了身边朋友爱情和婚姻的分分合合,总觉得当个女人在这世上太难。
今天看到这么一部讲三个女人的故事,内心排山倒海,怎么能平静下来?
《出走的娜拉》让我觉得难过又充满希望,想哭又觉得自己要勇敢,只有自己爱自己,才能跳出生活的藩篱,找到自我价值。
20多岁的璐璐,单身家庭严父带出来的“乖”孩子,按照父亲指的道路走到要结婚的年纪,做着一份父亲喜欢的工作,马上步入婚姻殿堂。
如果能一直心甘情愿按照父亲的喜好走下去,她的人生也不会差,可是年轻人啊,一颗叛逆、怀揣梦想的心,注定有一天要爆发。
对女人而言,特别是希望在婚姻中做个好妻子、好母亲的女人而言,婚姻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的开始,不一定是牢笼或是枷锁,但一定需要付出和牺牲。
璐璐的恐婚我可以理解。
在这样的年纪,生活中最大的挫折是不能追逐梦想,我们都曾有过梦想,比起求而不得,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那种难过,会让你想摆脱一切束缚,出走,也许是最好的表达。
30出头的梁沐夕,因为是傍晚出生,妈妈说是沐浴着夕阳来到这个世界,所以取名“沐夕”,人如其名,优雅知性,一个曾经的文艺女青年,嫁作他人妇后,坚持着写作,却迷失在平淡、不受重视的婚姻生活里,一份婚姻,“陪睡保姆”的地位,让她孤独失落,脆弱敏感,似乎还有所谓的梦想,又不得不接受颓唐的现实,要靠心理医生的治疗才能睡个小觉。
生日当天,丈夫的遗忘和不支持,加上虚荣心比拼中的败阵,彻底点燃了一个女人愤怒的焰火,出走,也许是唯一的出路。
60几岁的林阿姨,独自一人抚养儿子长大,儿子事业有成,人到老年,疾病缠身,自己独自一人住在养老院,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孤独日子。
林阿姨虽人到老年,可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存在,都有归属的需要,这是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证实的。
林阿姨养大了孩子,完成一个母亲最重要的家庭角色,而她的社会角色需求在长期孤独的养老院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她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得和以前不一样,找寻生命的光彩,出走,也许是心灵的召唤。
《出走的娜拉》中的三个“娜拉”,并不像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出走的那么决绝,更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她们并不是要抛弃所有,不是要彻底摆脱这一切束缚,她们需要在紧张的关系中寻求突破,当所有的言语已经失去力量,一次有力的行动,才能唤醒身边不知觉的男性。
影片最终梁沐夕和璐璐都回归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不同的是,不再是之前那样的生活,璐璐终于做了歌手,梁沐夕终于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林阿姨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勇敢的做了次自己。
正如片中所说“幸福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
每个不快乐的女生都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生活,只要自己能笑出来,这个世界就算冰冻,也会有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出走的娜拉》中反映出来的女性现实问题,是每个女性或多或少曾经或将来要经历的,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每个女人,每个不太快乐的女人,都可以看看这部电影,都会在这部电影里多多少少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你快乐,看了电影会让你坚持自己,一直快乐下去。
如果你不快乐,看了电影会启发你开启自我认知,帮助你重拾信念。
看懂了、想明白了,就释怀了……出走,不是逃避和堕落,而是为了爱,为了更好的回归……
影片独特的女性视角,让三位“娜拉”在旅途中遇到了很多女性角色,善良的首饰店长、农村因爱而疯的姑姑,以及因高考落榜心灰意冷的少女。
这些人物看似零零散散,却让观众感受到无比的“接地气”,这些普通平凡的人,却是生活中随处可见。
通过三位女主,和若干配角的表现,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一种女性对于情感与生活方式的追逐,永远都基于自由的意识,永远都忠于自己的选择,甚至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只有女性与女性之间的,而忽略到男性的存在。
“娜拉”这个女权文艺角色,诞生于,1879年,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公元1879年,是中国清朝光绪五年,慈禧老佛爷当权。
三从四德,中国实施2000年的封建习俗,针对女性的社会道德标准要求。
所谓三从,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出走的娜拉》一部2018年的电影,讲了3位“娜拉”,一位未嫁从父、一位出嫁从夫、一位夫死从子,在4天3夜里,离家出走的原因、情绪和遭遇。
【第一天】出嫁从夫,的,梁沐夕,在自己结婚四周年纪念日的当天,开车离家出走了。
诱因是,当天晚宴,不是二人浪漫世界,而是丈夫的商务聚会,丈夫可劲儿巴结的客户太太,当众指出,她穿的裙子,是前年的旧款。
一怒之下,她扔下饭局,刷卡买了件当季的新款,上路。
未嫁从父,的,璐璐,在跟一直表态“我养你”的未婚夫,吵了一架后,离家出走了。
诱因,这是她第18次因为“是否已婚”这个问题,丢掉工作机会。
而她只是领过结婚证,还没办婚礼呢!
一怒之下,她背上吉它,离家出走了。
夫死从子,的,林阿姨,在被儿子挂了电话之后,离家出走了。
诱因,她现在的家不是“家”,是疗养院,护士再贴心,她也不安心。
儿子还没有女朋友呢,就不管她这个妈了。
一怒之下,加入了一个传销旅游团,离家出走了。
【第一夜】三位娜拉,同住一家酒店。
璐璐搭了梁沐夕的顺风车,一同去看海。
【第二天】林阿姨犯病,下了传销团伙的车,上了梁沐夕的爱心车。
小灾难A,三人逛街,车门没锁,钱包都被偷了。
【第二夜】吉它终于派上了用途,璐璐在酒吧当流浪歌手,赚的钱,只够三人喝酒吐槽。
三位娜拉,只好,睡在一辆车里。
【第三天】没钱不等于没爱心。
梁沐夕,在海滩上捡了一个傻姑姑,开车送人回渔村。
小灾难B,车没油了。
【第三夜】傻姑姑,一家,感恩,招待了三位娜拉。
引出第四位娜拉,傻姑姑家的一位高考落榜的女生,要求跟她们一起去看大海的尽头。
【第四天】看海上日出,谈美好心灵。
小灾难C,傻姑姑的侄女的爸爸,居然加入了林阿姨无意间逃脱的传销组织,三位娜拉手机拍照取证,被歹徒追车逼到了悬崖边。
三个月后,梁沐夕,根据这4天3夜的经历,出版了一本书《出走的娜拉》书里的娜拉,不知结局如何。
电影里,林娜拉的丈夫,璐璐娜拉的未婚夫,结尾都是心服、口服、行动服的,都是追到大海尽头,保证给文艺女青年太太们,自由精致的生活。
女性题材正在增多,但是拍好的却寥寥无几
这个题材特别棒!就是内容不够,希望有编剧能多写些这样的题材吧。
中国首部女性公路片,我的妈,一点公路片的feel都没有,看得我都想出走了。影片放映前想到了《末路狂花》,我都觉得对不起雷导。#第八届北影节#
烂片预警~空洞乏味,矫情呻吟。北影节展映,笑场无数次,从头到尾毫无生活常识,让人怀疑主创是不是自己就生活不能自理。强行炫耀自己对女性对文艺对自由的粗俗幼稚狭隘的理解,价值观简直让人无法忍受,连三流都市家长里短的肥皂剧都不如。以为能看到中国版末路狂花的赶紧跑。
出走的那拉 最后竟只有两种结局 一种饿死 一种回归继续当金丝雀
女性公路电影 🎬 才一个半小时时间 从女性出发 听女性的声音 不过影视和现实的区别 大概就在于现实总没有影视那么幸运和HE吧
应该算是女权主义作品,不过感觉编导还没完全入戏,剧情粗陋就不提了,故事几乎都没讲明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糟蹋了娜拉的好名声,这应该也算是蹭IP吧,早期的。
很难想象是人类拍出来的电影。
男性导演及编剧送给女性的礼物,喜欢这个开场,不同年龄段的我们都期待一种“出走”;原来徐婕儿是台湾演员,演技不错,不露痕迹;整体上节奏舒缓,虽然人物境遇跟现实有不少差距,但能给人思考空间。
年轻导演,小正大,为什么不支持
有点烂啊
导演说他很认真。可认真不是做得差劲的理由。
徐洁儿相当好、姜尘还不错,不过情节确实有些尬
为女性出走题材本身打四星,但导演对故事叙事并没有很好的表达。
如果生命就是一场旅行,就算走到绝境也要努力前行,趁我还有热血沸腾和年轻的心,一起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么好的一个国际题材,我就想知道这特么拍的什么玩意???!莫非这年头啥阿猫阿狗都能拍电影了?以为是中国版的《末路狂花》的赶紧跑,否则眼睛得洗好几天。。。
立意挺大,表达不足。还有女主角看着眼熟,原来是海豚湾恋人里演当红女歌手的那个
北京电影节看的,我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有多烂,这片子绝对是影史经典,国产片中的独一无二,唯一可以和《逐梦演艺圈》相抗衡的神片。这么高的题材能拍成这样也是相当的不容易啊,关键是两位导演还觉得自己拍了个多牛逼的片子呢。最“棒”的一次观影体验,如此“温情”的题材竟然全场笑喷,连媒体和主创都笑喷了。也就是没法打零分,你说你有多幸运?
只能说导演辜负了这个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