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
平静舒缓的画面、娓娓道来的故事、城市气息的横滨和乡间田地的长野、饶有趣味的奇幻情节和各种具隐喻性的呼应……让这部其实情节简单老套的片子到了最后无不让人动情落泪。
虽然觉得这个脑通信有1小时的时差有点不合逻辑。
要是有延迟应该是相互间一样的,不会是女主角总比男主角迟一小时。
就好像聊Q的延迟一样……但这对欣赏电影没有大碍。
电影真的太好了
希望也有那么一个声音在心中,驱走遗失在人群中带来的浓郁的寂寞。
心灵手机……听起来有点俗气。
那个田原,笑起来有些像一个姑姑。
都是那样的女孩子,笑起来让人感到春暖花开。
喜欢那样的阳光。
经过处理后,将光芒变成了柔和的一团白色,像是能够照耀到心底。
凉。
沉默的模样让我想起我自己,是否平日也是那个样子。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才喜欢看日本庸俗的青春片么?
看那些和我一样的女孩子,纷纷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好像我的天空也会明亮起来,有那样的一种错觉。
她说,也许我该从这世上消失,即使我不在了也不会有人发现。
我突然觉得说得好像我有时候心里想的话,在人群中,有时竟会有种绝望的感觉。
可是……看这样的故事也不错啊,看完有一种明亮的满足。
虽然对话和情节都没有什么特点,老套,平淡。
也许偶尔只是想看一点这样的故事。
她知道那沉默到底是什么原因,而我却一直找不到源头。
也许……只是因为原本就如此吧。
凉笑起来很可爱,她说,到了夏天希望能够和你见面。
演慎也的那个人并不算帅,但笑起来干净明亮。
喜欢那种发型的男孩子,不知为什么。
算长发么。
看着她穿着白裙子,奔跑过大街小巷。
很无聊的情节,有点像见网友。
然后慎也推开她,俗套的清洁。
他把她那颗心修补好,交还给这人世喧华。
她说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ps:我是后来才知道原来田原就是十年后的凉..
看到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我自己,看到那个在别人上体育课的时候,自己却站在一边的女孩,想到了当年的我。
当年看三毛的书的时候想到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看这电影的时候也是如此。
又是一部这样的,带着些许旧色调的日本电影。
节奏缓慢,景色美好。
头脑中的声音,可以被别人听到,可以这样神奇地与别人通话,着实令人惊奇。
也许是我少见多怪吧。
性格内向的少女凉,就是这样交到了一个真实世界里的朋友。
可是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奇遇呢?
在我们小小的少年时,曾经会幻想多少有趣的事情,那些白日做梦的景象,在脑海中来回被播放,被上映,我们就这样沉醉于自己编导的电影中。
曾经过往的,那些内向、羞涩的少年时期,不擅于交流言谈,只是与自己说话,或是静静坐在一旁看别人玩耍嬉闹。
“今天又被老师骂了说我的声音无力”“不,不仅仅是今天总是这样我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就会紧张,口吃,声音嘶哑,发抖结果还是被老师说”“一定是不想对别人说不想和人有关系一直不出声的时候而退化了”低头走路的女生,安安静静地自己走着,遇到别人问话而紧张,支支吾吾说不出口。
坐在篮球场边的女生,没有人愿意和她合作,当球蹦到脚下,紧张地托着不知打回去。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好久好久,没有跟人交流。
信也先生,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君にしか聞こえない。
あなたに会いています。
只有这一个人可以听到我的声音,心底的声音。
谈不上“知遇之恩”,也应是逢见知己了的感觉吧。
所以才那么坚强地,背着包,一路从东京走到镰仓,找寻那唯一懂得自己内心的人。
大概也就是从这时,女主角开始变漂亮,脸上也浮现少女该有的微笑,因为心里有力量在支持,从而变得自信。
是我喜欢的女生。
瘦瘦的弱弱的感觉。
披在肩上的直发不长不短,温柔的眼睛浅笑的抿唇,纤长的胳膊和腿,慢慢地走路,走着直线向前。
也是我喜欢的风景。
日本的乡下有着碧绿的田野,缓缓流过的小溪,拂面而来的清风和抬头可见的大朵白云。
当她来到长野,信也曾经住过的地方,对着漫天的云,大声喊出“我活得很好”时,我们都知道,她不再是那个内向的自闭的女孩子了。
她变得坚强,虽然信也不在世上了,但永远都在她心中。
所以我也像10年后的那个钢琴教师原田注视着红色录音机想起曾经的他一样,看着电影,想起我幻想未成真的小小少年。
很典型的日系唯美小电影,偶然发现,今儿看了后,很感动孤单内向的凉,聋哑的慎也,两个毫无交集的人缺奇妙的开始了交谈,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只要想去说的时候,"电话"的那头都会有个人静静的听你诉说,仿佛已经认识很久很久的老朋友也许就像作者所说 “也许你受了许许多多的伤,也许你觉得自己非常寂寞,也许你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也许你没有可以依靠的肩膀,在冰冷的令人忍不住哭泣的风里,也许你只能一个人孤独的行走。
但是没关系,不用担心。
无论怎样艰难,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陪在你身边,给你面对的勇气。
” (乙一) 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一个"录音机",她/他可能是你的老友,可能是你的爱人,也可能只是网络上认识的朋友⋯⋯但,那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纵然再与多少人交谈,再有多少人听我诉说,多少人看我的文章,其实,只要有你一个就足够,只要有你听我说话,看我的文章,就足矣有你,我不再孤单
总觉得是一贯的文艺作品习惯把微笑送给聋哑男孩,让他就穿白色的衬衫,让他骑简便的自行车,让他就穿梭在海与屋之间,让他就这么心地善良并且肯与付出。
他以惯有的沉默与废墟之中找寻那些曾被丢弃的事物,维修是他的职业,他将坏的东西修好并交还给别人,看着别人面容平静的脸上泛起笑容,便是一种名为叫“被记得”的幸福。
然而,你不难发现,在一个寂静的生命里,他是多么渴望被人惦记的一颗心是多么强烈,以至于即便你从来都没有聋过哑过,也能知晓一种名为“需要”的内心情怀。
女学生相原菱便是如此的,她困扰与自己的不善交际。
而这些并不是最痛苦的,最困难的莫过于你曾是多么努力试图冲破屏障,与谁玩乐,与谁嬉笑怒骂,而因未知的内心阻力始终裹足不前。
那一种感觉好似我与你们同在一起,而我与你们却是分隔开的。
好在,相原菱是多么幸运。
因无意捡回的玩具手机而开始了一场心灵对话。
于是,她和他便算是认识了。
我还是觉得,不是因为偶然的心灵电话打进了对方内心而后产生了一系列与之无法脱离关系的内心旅行。
而重点在于,与他们来说,彼此都是作为陌生人突然闯入生活的不速之客,而这个不速之客之所以会被依赖,是因为契合了内心的需求,他渴望被需要,她渴望被存在,他们一同渴望健康的生活以及健康的社交环境。
他们互不相识,但他们却深知彼此的痛苦。
于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靠近彼此。
在相原菱一个人的旅途中,我曾倒回去看了两次。
她坐在海滩边,手里是抱着慎也修好的红色录音机。
慎也说,如果可以就录下声音。
她在海滩边坐到暮色四合,左思又想,站起来又坐下去,终于,她朝着海的方向一声声得大声呼喊起来。
这个细节对于相原菱来说是相当不易的。
于是,当慎也告诉她会来东京时候,她也不再忧郁的答应了见面。
她首次穿起了除去校服以外的衣裙,认真的问母亲,这样打扮是否很奇怪,你看得出来她有多紧张,同样有多期待与慎也的见面。
就是这样,相原菱从一开始的走路、说话都轻手轻脚,到最后得奔跑也很自在。
你不要认为,这样的结局好似完美。
你永远不知道,生活赐予你想要的,也会带走你原有的。
慎也在相约的地点,扑身为相原菱挡了呼声而过的轿车,当相原菱看见抢救无效死与病床的慎也不禁悲从中来。
她本以为借心灵电话所特有的一个小时的时差来阻止尚未慎也前来赴约,却忘记了,有的故事,哪怕重新来过,还是如此。
重新再来,慎也还是救了相原菱。
面对与自己的死,慎也还是那么勇敢,虽然在我觉得这个细节看上去是多么多余,导演无须以同样的场景,以慎也的内心独白来告诉我们他是个砻哑少年,我还是觉得,既然故事是悲剧收场,又为什么要刻意去圆了这个故事的前后。
总觉得砻哑少年是多么得让我着迷,他善良,勇敢,并且奋不顾身。
即便是已知命不久矣还要打手势告诉相原菱“你不是一个人”,而让我感到悲伤的是,那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要用一名少年的鲜血才能衬映到内心深处去。
然后换用故事里慎也奶奶微笑得说的那一句“本来是自己痛苦,但是,你不是一个人”。
然后,看着阳光从云集中央照射下来,她站在这里,一度是他站过的地方,大喊:“慎也,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
快要到夏天了。
我会好好活着的,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一度像她按下录音键的那个海边。
没想到已经不再那么容易感动的冷情的人还是被这部电影感动了.才看时觉得一个电影把爱情片拍的跟恐怖片似的也不容易,带着这种好奇看了下去,结果还是免不了恶俗的感动了一回.把爱情当作交换物质的今天不知道会不会找到这样的爱情,朋友说我把世界看得太悲观,他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忘记了它是高于生活. 当女主比出那个手势,喊出我不是一个人,我只是觉得悲哀,其实她还是一个人.于是很坏心的想要看看十年后的画面,想要看到女主没有他之后的生活,果然是坏人的吧! 爱情固然美好,却不愿意再相信.一生一次的任性的放肆以足够……
因为《强风正劲》喜欢上小出惠介,追着看了他的几部日影,惊喜的是看到现在的每一部,小出的角色都如此美好。
《只有你听见》里的慎也,认为任何东西都蕴藏着生命,他千辛万苦将东西修好,再给它们以自由。
这是一个拥有着“帮助别人改变,走出他们自己的困境,自己悄然消失”寓意的人物。
当他沉浸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无法不跟随他感到情不自禁地快乐,那个世界,太澄净了。
修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修理人的恩情。
我也不会忘记,曾经治愈我心灵的人。
非常神奇的电影。
如果不是鲜亮的色调,我就要以为是鬼片了。
最后,被那句“就算再来一次,我也还是会救你”震撼到了。
还是变勇敢了阿,真好。
“也许你受了许许多多的伤,也许你觉得自己非常寂寞,也许你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也许你没有可以依靠的肩膀,在冰冷的令人忍不住哭泣的风里,也许你只能一个人孤独的行走。
但是没关系,不用担心。
无论怎样艰难,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陪在你身边,给你面对的勇气。
”题记(乙一)成年后的凉有温和的笑容,她的桌上摆放着16岁时慎也送个她的小收音机。
她果然不再是一个人,因为有慎也陪在她身边。
假如我们相信的话。
是的,有个前提。
假如我们相信的话。
就像凉捡到那个玩具手机开始一样,玩具手机里发出一个男孩的声音,她竟然能和对方通话。
而且是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
一切故事的开始都存在于那几个字之间——假如我们相信的话。
于是有了以大海青山为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凉慢慢的向慎也袒露心声,在被爸妈忽略的昏暗房间里,在学校体育课上,在别人都成群结队的欢笑的时候,她孤单的一个人,只能凭着心灵手机跟一个没见过面的人讲述她今天上课的窘像,讲述她是如何的孤独,小时候是怎样的被取笑,而放弃了钢琴,而后又这样的变得不言语┅再次回到假如的立场,假如世界上有慎也这样一个人,一个又聋又哑的大男孩,却有着融化冰雪的微笑,把别人当垃圾的东西都捡回来修好,倾注全部的热情与爱。
而就他这样一个在任何人眼中都会看到觉得不幸的人,却并不表露他自己的不幸,而是总用他独特的微笑来融化别人的哀伤。
把修好的东西都还给别人又或是赠送,让别人能拿着他修好的东西的时候能感受到他的那份心意与快乐。
这样的两个人,却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生离死别。
我本在期待奇迹,可是有时候即使是童话也告诉我们,奇迹只能出现一次。
生命不会总是充满奇迹。
凉和慎也的结局像一个无奈的宿命。
一定会有不少的人想我一样,看着车祸现场泪流满面。
虽然这是一个很老套的剧情,可是我们并不是因为那个老掉牙的剧情而难过,我们只是看见原本美好的事物在面前一点点破碎,心里忍不住的哀伤。
我本不相信宿命,若我认真的相信这个故事,就会感到宿命的无奈与哀伤。
当凉站在慎也曾站过的地方对世界大声的呼喊的时候,我想:“好吧,就让我们相信吧。
相信真善美。
相信世界还有很多的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假如你也相信的话。
比我想象的无聊多了0 0
看过原著+漫画再来看的电影。果然还是很难受
...哎~
能找到超多电影的痕迹的一部电影...浪费了成海璃子啊...
荻島初监督,平静淡出。
什么東西都是有生命的....失去了這種想法多久了呢......
异地和网恋并不值得这样美化着去自怜,原来剧本是乙一...好吧好吧...
还是喜欢原作小说,
老潘推荐!还没来得及看昨天晚上看了,感觉很有情牵一线的味道……
我喜欢成海璃子。
唯美含蓄加了点时空的小把戏
在我还迷恋成海璃子的年代~我真的不记得结局是什么了!
这种交流方式还挺不错的。
小出总是这么温暖XDDDD
又看到一天使,小出
边对照着小说边看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些无谓的改动,失去了点原著的韵味。唯一把慎也设定成聋哑人这点不错,意外的发现了小出惠介令人安心的力量,笑起来很让人心暖呢~从一公升眼泪起就蛮喜欢成海璃子这个姑娘,不过演技方面还是稍微欠缺了点,那段“你听到了吗”真僵硬啊…
差一个小时就阴阳相隔了,白乙一的一个小短篇做底子,电影改编的还不错!满喜欢男女主角的,和我看小说里呈现的印象差不多。
这部片的时空观我好久才明白过来.
拍得太烂,太拖沓,乙一的短小精悍完全看不见了。演员也不可爱。给两颗星,一颗是豆瓣的,一颗是给乙一的。
日本就是小清新。。。到矫情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