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最后的导演感觉上好像想乐景衬哀情,但是乐景和哀情对我来说都差点意思。
两位导演亲自出演倒是挺有意思,尤其陕西方言(应该是吧,还是山西方言)听上去还挺带劲。
但是说是老当益壮吧,花了太多篇幅在虚名上;说是穷途之哭吧,好像还没那么悲切。
俩人躺在急救病床上说“电影不死,我俩也不会挂”,但是电影还能不能复兴或许他俩早有答案。
最喜欢的片段是宁浩指导四个偷瓜小孩哭,和“我还有几个电影想看一看” “那抓紧” ,我觉得这是我想象中的余晖。
不喜欢的是在夜店和年轻大学生的谈话和生死难料还要和护士搭讪的情节,what's the point?有一些镜头感觉有些刻意,但是是不是旨在和宁浩的风格贴近来着。
最后,搞话剧的和搞摇滚的招谁惹谁了。
2. 你好,再见设定一开始有点没懂,不过镜头跟着美美一路到工作场合的过程基本上讲清楚来龙去脉也大概说了美美的心境。
从列车上的偶遇开始有了些转机,但是涂指甲油的粉色场景似乎有些梦幻过头了。
之后视角巧妙地过渡到了第二位主角身上,出现了转折也收束的伏笔。
很妙,也很流畅的体验,让我想起《下一个素熙》的讲述。
细节设置得很完善,比如美美用新录制的打招呼替换掉了“你好”,而男主角用“你还好吗”替换掉了“救命”。
3. 杀死时间我没看过杀死比尔但是感觉片名和人物名和人设有点致敬。
真人动画混合的前半段,可以将它称为赛博朋克风格吗。
中间闭眼脱出的过程既像Simulacron又像Matrix,当然就之后来看像Matrix更多一点。
阴暗的房间和白色的显示屏以及白色的幻想空间对比度极高,也带有鲜明的压抑感和不真实感。
聊天的方式朴素但又抽离,话语和文字交杂的对话打断了视听,也打断了我的思考。
四分画面和“这段对话是不是发生过”配合很妙。
两个人从现实中走向虚无,喝酒聊天接问跳舞,像是低俗小说的人物跑进了Matrix里。
女主角给出的故事和回答都非常…虚无,她为什么多次醒来,又再次睡过去,是因为现实和虚拟同样没有意义吗。
男主角想说“爱是对抗虚无的武器”,可惜在吧台前面他表现得像个急色的流氓。
人类到底要怎么表达区别于生殖欲望的爱?
你说人类和小鼠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
它们不也会在转轮里一直跑吗,所谓的“追求意义”和老鼠转轮有什么不同?
总得来说风格很鲜明,致敬们也很鲜明。
开头和结尾的迪斯科我觉得很贴切。
开头的POETICS霓虹灯也引人注意。
4. 一一的假期开头是不是在致敬《一一》。
一一第一次选择时空回到2020可真是太…巧了。
中间几次时代掠影有点走马观花,而且一下就在1993遇见姥爷有点巧合,虽然从剧情上讲应该是必然。
姥爷劝返的话术有点像情感绑架(x)。
我觉得最印象深刻的是姥爷在1993里和另一位旅客下棋的对话,另一位是想回到现实的家但回不去的,而姥爷说的“回去干嘛,还嫌孩子们压力不够大”也耐人寻味。
前脚妈妈刚说完要支付虚拟养老社区的费用他们要努力攒钱,后脚姥爷认为待在养老院才是给中青年家庭减负,这是因为默认照顾行付出会比资金支持花费更大吗?
同时前半段非常生分的家庭关系到最后也因为吃饭而凑到一起,也不失为一种隐喻。
值得想想其中到底是什么让家庭成员们各忙各的甚至不能在一起。
最后要吐槽的是虽然片中的爸爸基本就是个路人,片子整体还是感觉性别失衡很明显。
5. 状元好像那种“突然能看到好感度”的同人设定啊(不是)。
不得不说虽然魔怔但是“不耽误考试”还真挺真实。
中心应该就是对单一评价标准的抨击(能算是抨击吗,还是说调侃),同时也稍微展现了一点“成为自己不喜欢的样子”的现实预言。
两位主角的演技我还都挺喜欢的,尤其是红眼框的时候还挺打动我的。
但是现实正如学校教导主任说的一样:“每年都有人这样”,但是之后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一些细节还挺有意思的,吉米亨德里克斯、Queen、Beatles和不知道是不是K-on的海报,“王の塌”的中二贴纸和其中的错字,偶遇小磊的露天烧烤叫状元烤蹄……巧合的是,我高中附近也有一家烤蹄叫这个,还挺好吃的。
6. 心理诊疗……应该说经过审核的节目内容是早该猜到的吗……但是对于整个吸血鬼现代化的设想有点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血早点哈哈哈哈。
在医生摊牌之后还是有点落入窠臼的感觉…有种在看小品最后还要强行借物喻人借古讽今的感觉。
不过两个打破第四面墙的片段还是挺有意思的。
有点意思,and that's all。
7. 下乡的塔可夫斯基第一个非科幻设定。
开门见山光明正大地说要模仿塔可夫斯基也算是一种直白,至于真的像不像有没有致敬,我看的塔可夫斯基不够多看不出来。
但是剪辑和故事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2008年的陕西农村仍然有一种明亮高饱和的色调,看上去很轻快。
说着要拍几千年深沉的爱的小导演也可以张口就来方言。
这中间或许长海是那个充满诗意的形象。
总得来说不意外也很好懂,大蒜和种猪交配或许有隐喻也或许没有。
但是乡亲有句话说的很尖锐:“中国电影不好看就是你们这些导演不行”哈哈哈哈。
还有就是仍然是性别比失衡。
你们有重要的事非得在一起上厕所的时候说吗。
8. 危险之吻??
非常割裂的感觉,如果要将新郎婚前恐惧的事情没必要把被狗咬加进来添乱吧。
新郎吐懵了说出的“求婚只是个偶然”倒是感觉非常真实。
伴郎一出场说了波伏娃,说婚姻让女性变成生育工具,但后面的故事倒让人觉得不用生产,丈夫本身就像个好大儿。
只能说俗套,且重点不明。
婚后半个月按捺不住终于半夜起来打的游戏是宫崎英高的游戏吗?
9. 你看起来很吓人大概是男主角的感觉吧,整体总让我感觉日系,因为男主像坂口健太郎吗。
中间微有点stalker的嫌疑。
虽然最后两人骑车漫游还挺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放松,但是整体上是没有意外的恋爱故事。
10. 新生首先注意到的是收集的声音非常丰富,风声、医院的仪器声、转经轮声。
故事慢吞吞的,人物说话夜慢吞吞的,节奏倒是随着插叙逐渐加快。
场景设置非常有特点,让我想起看《海的尽头是草原》时候的感觉,语言不通和悲伤情绪互为映衬,似乎更衬托得感情…纯净。
本系列里鲜少的女性主角,或者说以女性人物为主的故事。
最后的场景很能感觉到两位母亲的共鸣。
其实一看片头看出是久美成列就期待比较高,也可能给这个短片打上滤镜了吧。
但是确实是和前几部风格很不同。
11. 你好机器人…无语到名字都记不清…前半段也太像一些意淫幻想了。
后面的反转不但没有厘清被蒙在鼓里治病的来龙去脉,反而更进入了盲目乐观机器人与人类共存的幻想,而医生也从一种恋爱脑进入到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圣母设定。
看得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拍不了心理测量者就别硬拍了吧。
12. 一夜掃黑除惡童話故事……?
迷茫的年輕人在街頭四處游蕩,大概明白是想展現一點迷茫和無措,但是感覺時間的流逝沒太細緻,仿佛從三人初遇的十二點半一下到了吃飯的三四點。
至於飯店裏發生的事情非常能聯想一些惡行社會新聞…山西方言(應該是吧?
)更是加持了一種恐怖感。
結尾還是理想化了一點…半夜四點凴呼救就能叫來警察,非常勵志只能説。
總的來説能感覺到一些雜糅的元素,小鎮青年的無措、弱者向更弱者出手的惡意、莽撞的勇氣和猶豫的決心、亮又沒徹底亮的黎明、對父親和母親的翻盤。
總覺得好像在哪看過這樣的設置……不過這裏也是挺完整的展現就是。
大概因爲剛聽完超級市場,覺得最後的配樂還挺好的。
13. 期末前半段有點懸疑的感覺了,你們Top university的CS本科生是能極限黑進別的高校校園檔案庫的嗎。
一些校園有關的小細節很有意思,比如上機考試前老師查學生證的時候有的同學在電腦上玩Chrome的小恐龍游戲(),還有貼吧的頁面。
追債和考試的混剪以及後面被張家祖消息追魂的剪輯緊張感還挺到位的。
總的來説我覺得算是工整的懸疑配置,有點偏執但聰明鎮定有苦衷的主角、一條誘人又違反規則的道路,連鍵帽也很合適。
不過結尾還真是……非常勵志。
我是有點不明白,這麽勵志了爲什麽不寫一個寬大處理的結尾。
最終所有的矛盾,還是來自於錢的矛盾。
14. 決戰獅虎山要素過多… 沒頭腦不高興+微微的台灣腔+日式/臺式校服風格+劇情設定,模板不會是《永遠的第一名》吧(不是)。
中間的KSWL麥麩還真就一點也不藏著掖著……也好。
樸素的校園熱血劇情,不過好笑的地方倒也有。
最後的結尾感覺還算不是很俗套,雖然有種看了清水BL的感覺…… 中間的極端混剪清爽利落,雖然有點模板化但是效果還行。
空氣吉他這個主題感覺頗巧妙的,因爲它確實看上去非常無用,但是其中的人好像都非常投入,和主題算是相稱。
END
真的太难看了,从独白出现的第一次就开始暴露导演对内容的力不从心。
情绪只能靠独白和慢镜头长镜头。
全片设定很奇怪,50年后全人类选择把声带落家,交流靠手点虚拟屏幕语音播放,科技第一次没有带来便利……真的太难看了……白瞎张子枫 …………………………………………………………………………………………………………………………
大世界扭蛋机,重点是「明日之后」。
不太适合家庭一起看,但如果能静下心思考,是一个很不错很值得看的系列。
第一部 地球最后的导演站位明确,细节满满,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短片。
从片名就觉得图一乐可以看看,真看了却开始思考电影艺术的未来。
两位名导演的更像是在玩,宁老贾老开心就好,2065年二位也近百了,能这么开心面对也挺好。
只是英雄迟暮,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无能为力。
玩过底特律,打过一个好的电子游戏,回头看电影行业真的感觉这可能真的会是未来趋势。
老人在新时代面前能怡然自得是好事,但是要怎么跟上时代的步伐,大概是怀着对旧时代的敬仰,和对新事物的妥协,安静的看着世界,像那个时代一般,慢慢接受火车进站。
第二部 你好再见这部着眼于青年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人与人最基本的那一份交流,是不是还存在必要。
爱是存在于心中的,是十句话概括不了的。
当我们置身与一个机械化的社会当中,是不是已经失去了爱与被爱的权利。
当我们真的奋不顾身的把表达爱意的话覆盖掉「救命」二字的时候,学会了爱,对方是不是值得被爱。
未来已来,但笑笑选择离开。
第三部 杀死时间这部是最难懂的一部片子,第一次看的时候让我觉得有点奇怪。
多看了几次之后,我在思考,什么是真实的呢?
究竟是虚拟机里日复一日做着看不到头的工作?
还是在个人房间里无事可做无能为力打发生活?
IP空间的互联网上,我们砍砍而谈,和心意对象的寥寥几行文字,好像能勾起我们对麻木生活的渴望,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抛弃自己的一切,跑出那个自己的小屋,去寻找爱,寻找真实的世界?
我在北京租房,日复一日看不到头,又未尝只是在「杀死时间」?
第四部 一一的假期这部有点爆米花,但是同样引人深思,它更像是对前三部作品的解释和总结。
接受创新的时候,我们留下了什么记忆呢?
这部比较容易懂,我看完之后挺有感触。
回到自己成长过的街巷,才发现该拆的拆了,该搬的也不见了。
好像一切都变得规整现代,但是那份烟火气,小街的各种摊贩消失不见了。
我大概还能想起那时我和朋友们穿梭在那个城中村里不亦乐乎,但现在的孩子们似乎只需要几块屏幕,就是全部的童年了。
这是对于明日之后的想象,也是四部极其悲观极其现实的作品,有些桥段令人发笑,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只要你稍稍思考,就会发现未来,需要生活,需要爱。
我难以想象当95后当权的时代会是什么样子,大概在那个时代,我们是新一代人眼中不能理解的存在了。
但我只想过好生活,活的真实一点,用尽力量热爱我所珍视的一切。
一星扣逻辑。
致95岁的贾樟柯和又聋又瞎的虚拟养老院前台,以及无理取闹的假笑美妆店长和奇怪的比利。
刚在b站上看到这部剧时眼前一亮,立马看了已经更新的7集,只不过带给我惊喜的剧集并不太多。
明日以后打着国产科幻的旗号,包裹着科幻的外衣,但从电影场景中并没有看到太多对于未来世界的构想,感官上也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冲击。
总的来说,比较喜欢《杀死时间》和《下乡的塔可夫斯基》这两部。
很喜欢《杀死时间》的拍摄风格,营造的电影氛围也最具未来感,女主李蔓瑄的齐刘海很有科技感,在章宇身上看到了孔刘的感觉,他俩一起喝酒一起发疯那段很有意思,想一直看他俩待在一起,很希望最后男主能找到女主,用爱情去对抗虚无。
《下乡》故事比较完整,回归乡土,看到了对于乡村的人文关怀,最后结局搞笑中带着些许心酸,不知道他俩工作还能保住不哈哈哈。
对子枫妹妹无感,郭麒麟看着很讨喜,只是在我看来《你好,再见》不知所云,十句话权限的装置感觉也很多此一举,明明可以直接对话,为什么要点来点去浪费时间,关键还给点错了造成误解,我不理解。
《状元》中规中矩,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
《地球最后的导演》看到了两位幕后的导演自己演自己,从男性视角叙事。
《一一的假期》实际上就是讲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要关爱老人。
《心理诊疗》前面是剧本杀,后面突然跳转相声,让人猝不及防,无力接受……相声之前有个一切真凶都是心理咨询师的小反转还吸引到了我,但万万没想到结局是个这啊……最后竟然还能升华到规劝年轻人少熬夜少吃外卖的层面,也真是让人没想到……刚看了一眼b站又更新了,《危险之吻》是我关注的女演员史策的作品,去看看。
其他的剧集,有时间了再看吧。
如果有人看了更新的,给我推荐下好一点的剧集啦,不想再看无聊的片啦!!!!
《危机之吻》不理解为什么对婚宴上的人,为什么满怀敌意,我现在觉得要尊重平凡人的想法和做法,因为你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成为了他们。
最后水幕下表白,导演是拍广告出身的吗?
女生画外音感觉真像地产广告。
催眠效果好于催泪效果。
最后狂犬病的解决,竟然就两句话交待了????
你在敷衍观众?
没揭露之前就亲上去,加上前面为了婚礼不去医院,导演显然是在瞎拍,现在的年轻人不会为了浪漫毫无逻辑的生活。
《第十集新生》男主角是仁科吗?
人物非常符号化,我以为少数民族同胞会有非凡之举,结果没借到钱,就甩脸。
而且开头是医生介绍债主?
那钱是不用借,在医院如果因为急救没钱出了人命,那可真不怨债主不借钱。
这是反讽吗?
演员表演完全不在一个体系里,女主是体验派专业的,其他演员都是非专业吧,完全不搭啊。
突然觉得这个系列是不是北电学生的作业集,真是浪费资金。
配音乱七八糟。
不要再消费少数民族了。
这医院是挂在火车上了吗?
一直的噪音是什么?
真是难看啊,因为司机是孕妇,所以被撞死也可以免责,还道德绑架让孕妇一定要生下孩子,缺乏转折啊,这大烂片,真难熬。
这片竟然是万玛才旦儿子拍的,一看年纪97年的,好吧。。。。。。
年轻人,踏踏实实最好。
《期末》怎么会有这么三观不正的大烂片浑水摸鱼:老师介绍活儿,不接,反而越来越反感老师,然后执迷不悟的去替考作弊,这种从替人做作业开始,一路下滑到考试作弊的事,竟然被堂而皇之的拍出来了???
老母亲知道会气死的,毫无说服力,人物违法违的一意孤行,执迷不悟。
太烂了。
《决战狮虎山》我觉得我在看一部少儿真人类短剧。
扭蛋机明日之后篇看完了果然是小短片 时长都在22min到38min之间最先看的地球上最后的导演也是我看预告最期待最想看的一个反而是我觉得最难看的一个….(这是可以说的么 可能存在一部分期待值落空以后的失望,可剧情也很无聊 不间断地玩一些内部梗,对我这种对电影涉猎不是很深的人十分的不友好,宁浩和贾樟柯我的建议就是你们还是好好的拍电影,你俩的台词和演技真的很拖沓看的人很着急,也有可能是我的问题,反正看完以后就是我看完所有文艺片的感受 获得了一片虚无。
然后就是我第二期待的 子枫妹妹和郭麒麟的你好再见这个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吧,当然比起第一个好太多了。
设定挺新颖的,和陌生人只能说十句话,反而我觉得这部片子立世界观太久了,叙事没有叙清楚,后期像是按了加速键一样,跟前期比起来就有点高开低走。
看到他俩把“救命”都改了 我就感觉不太妙,但子枫妹妹的角色死的太突然了,就很,,,,,说不上然后最后全白,郭麒麟和张子枫穿着白色的衣服(记不清是不是白色了)在地铁里对视一笑,救命啊我梦回小时代4,这是在致敬郭敬明?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dbq我欣赏水平有限,反正在我看来这部戏拍成时长更长一点,讲得更明白一点会更好,目前为止就是 有点模糊的稀里糊涂的结尾了。
杀死时间是这四部里最喜欢的一部。
“爱”“武器”“抵御虚无”导演好厉害 这个导演真的好厉害 分镜 剧情 剪辑都好绝 上次给我这种直呼卧槽的剧情和剪辑还是在瞬息全宇宙 我看到最后发现甚至还是自编自导的,真的好有才华好有想法啊!
前十分钟吧 大部分的无意义独白中间碰撞着动画和荒诞的剧情和喜剧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彰显“幽默”的独白,二次和三次的色块碰撞我直呼太超前了欣赏不来,有的地方甚至有点低俗浅显的像几年前的低成本网剧。
致敬杀死比尔致敬的像是b站恶搞的鬼畜区素材,无意义的剧情和独白式的输出观点让我感叹这确实是杀死时间,杀死了我的时间的时候,他醒了。
“hello”“对方无应答”在虚拟世界是无聊虚无的 在现实世界是空虚孤独的,要追寻意义的本身就毫无意义,不回消息的母亲,吻别后无应答的爱情,男主醒来了,世界却置身在“21号宇宙”中,生活在乌托邦中不再醒来,在温水里走向灭亡,男主开头在虚拟世界里睁眼看到的“天堂”,原来是进入虚拟世界后不小心断联而看到的电子大屏。
就像一开头提到的西西弗斯一样,所有人都在无止尽的推石头,无意义的重复,就像是死了1009次的男主,永远杀不死的比尔和一直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的石头。
最后男主奔跑着喊hello的长镜头让我想到了四百击最后也是以奔跑做结,安托万脱离了束缚,向自由狂奔,这部影片的男主也同样脱离了虚拟,向真实狂奔。
一一的假期emmmm新年档合家欢,爸爸妈妈可开心了给我买了最喜欢的喜之郎果冻….就,,,没有新意,起承转合都能猜到,中规中矩的小短片,不难看也不突出。
非要说的话,父母最后的转折有点突兀,什么意思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儿子以后把自己送到那个养老院去是嘛hhhhhhh
我每次跟小侄女去游戏厅都有个固定流程,换好游戏币,先玩抓娃娃机,再去投篮和射击,等到最后只剩10个币的时候我们会不约而同地走向扭蛋机。
扭蛋机的快乐,就在于打开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扭到了什么,它完全随机,全拼运气,也因此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惊喜。
说实话,我没想到小破站和坏猴子一起搞了个《大世界扭蛋机》,我感觉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电影扭蛋机,每周一个主题,13+N部影片,观众没点开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扭出什么样的故事。
目前第一周是明日之后以科幻为主题,后续还有爱情、青春等多种题材,探讨了很多社会性的话题,比如电影会不会消失、社交安全距离、如何对抗空虚以及未来养老等等,风格各异,给足了青年导演创作的空间。
我个人比较喜欢电影短片是《地球最后的导演》,荒诞又好笑,调侃着电影可能发生的未来,也热爱着电影所带来的一切。
贾樟柯和宁浩演了自己102岁和97岁的样子,按照现在的时间线推算,不出意外他们到时候肯定功成名就了,但是,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065年,知名贾导在电影博物馆里拍着《小武》,向参观电影艺术的普通游客展示以前是怎么拍电影的。
电影早已没落,电影导演也没有了多少话语权,于是,贾导在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催他下班的时候,暗自嘟囔着“以前谁敢这么跟我说话”。
宁浩的未来生活也很有意思,他住在田间地头的房车里,种起了瓜果蔬菜,偷瓜的小孩子不认识他,提起电影也知道那是父母一辈的娱乐方式。
而长期不导戏的宁导对着几个孩子讲起了该怎么演哭戏,一遍遍地让几个孩子哭,还忍不住强调“要真听真看真感受”,这里面流露的是对电影艺术的不舍。
当然,笑料最集中的部分是电影要申请文化遗产后两人争当“电影非遗传承人”,他俩都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一个带陈醋,一个拿汾酒去给小领导送礼,后面还为了表示自己没老,拼命干活,拼命吃饭。
宁浩和贾樟柯如此豁得出为青年导演助力,我真的看得挺乐呵的,也能感受到他们希望这个行业里有才华的年轻人可以被更多人看见。
当故事进入尾声,他们在医院里说着那句“电影死不了,咱俩也挂不了。
”似乎也映衬着现实,电影死不了,我们也挂不了。
50年后、100年后真正能够留存下来的还是那些好作品,像《小城之春》、《七武士》、《少林寺》等等,或许有文艺片和商业片之分,但终究都被称为好电影。
我想,作为演员的贾樟柯和宁浩知道这点,作为导演的他们也明白这点。
电影是一部分人的热爱,而社交距离是每个人都在面临的现实问题。
所以,第二个电影短片《你好,再见》,可能是更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的吧。
张子枫饰演的美妆销售美美,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为了能在大城市生活只能硬撑着干下去。
她的生活中除了好心的同事多多,近期唯一的一抹亮色是陌生人说出的那句“你不要太难过”。
在一个双方开通交流权限后才能自由交流的时代,沟通变得如此奢侈。
她不知道为什么对方会把每天只能说的十句话里设置一句安慰他人的话。
好奇又想要靠近,只是现实却比我们想象中残酷。
短片中郭麒麟和张子枫的台词很少,但表演还是蛮自然的,看完也很想问一问自己,假如我一天只能说十句话,会是哪十句呢?
另一个电影短片《杀死时间》充满了影像的魅力,风格鲜明,也有很多影迷梗,你可以尽情的寻找彩蛋,《重庆森林》式的旁白,《杀死比尔》中的杀手设计,《黑客帝国》里的清醒还是沉睡,温仕培或许想问大家,爱情能不能抵挡空虚?
答案不一定。
有些爱情本身就很空虚。
我们得创造,得劳动,得有个目标可能才不至于那么空虚吧。
目前上线的最后一个电影短片是《一一的假期》探讨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子女忙碌于工作家庭,老人不希望拖累子女,养老院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实际上那里只有基础的保障,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看介绍接下来还会有成长之前主题、爱情至上主题、青春之下主题,还会有不同的故事等待我们开启。
《大世界扭蛋》里还是展示了很多青年导演的新想法、新创意,看到他们在关注一些问题,也在运用更灵活的短片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感觉还蛮庆幸的。
电影是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它也需要互动,就像上映后的影评,或者弹幕里的“哈哈哈,我要被他俩笑死了”“美美要是知道那个男孩的工作,或许就能明白他为什么那么说了”,有欢乐的,也有受触动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在其中感受到了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就是电影不会消失的根本。
我在这次的电影扭蛋机里扭到了一些可能性和一丢丢惊喜。
你呢?
《地球最后的导演》很多致敬的画面当然最后也致敬贾樟柯和宁浩 。
看到两个人躺在担架上说“电影死不了咱俩也挂不了”的时候觉得很震撼,很多有意思的场景,话剧比电影先死、以为是红酒,但其实是陈醋的展示柜、从地下挖出来的汾酒、教育小孩哭一次再哭一次,不能假哭得有感情、俩个人站在沙滩面前选电影仿佛是我日常生活中的画面,最后的致敬很感触,电影不死。
《你好 再见》是冲着略微赛博朋克的设定去看的,会让人想到底特律变人。
一直很喜欢电影《HER》也是因为之前一直就有想过,其实我的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一个真正的“人”存在,只需要有一个固定的、能够帮助我完成我不想做的事情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在我想与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可以与我进行深刻的讨论,但我想要保持沉默的时候,不会让人觉得疏离,它可以不一定是人类,但是他一定会让我保持一种舒服的状态,不用过多的去在乎别人情绪的微妙变化。
讲究效率的现代职场允许设定10句话其实不就是我们现在客服工作的职业话术,有时候你觉得他死板麻木,但是他就是用短暂的10句话,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倘若不开放权限,就无法与人进行交流。
结合到最近微博私信未互相关注的人群只能发送一条私信的实事,更是”让人觉得心情沉重。
不是在感慨早些年“已读功能的泯灭,只是觉得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些赛博朋克的私信是他们抒发情绪的树洞而已,越来越无底线的侵犯和掠夺,只会让人们更加沉默寡言。
觉得很有意思的设定是他们俩替换的语句都是“救命”。
还有就是 到最后你以为的在这个冷漠世界能够代替“救命”的来自陌生人善意的安慰,其实也不过是别人说了无数遍的职业用语。
你会怎么想? 你说她要的很多?
其实她们要的很少。
包括但不限于:25号宇宙、王家卫霓虹美学、岩井俊二的莉莉周、未来学大会、西部世界、黑客帝国、rick and morty的量子坍缩、爱死机的衔尾蛇和恋爱程序等好几个ep的感jio 还有星爷哈哈女主范儿很正但台词太差,我记得是山下的学员,纯k见过一次。
很多组镜头都让我恍惚是堕落天使,两个人喝酒那段表演都缺乏细节。
音乐挺好,但还可以做得更满一点,有些地方刻意的留白表演却没有撑起来,有点尬。
不如把音乐填的满一点、实验一点、极致一点,增强对比度和荒芜感可能更酷更有空间感。
另一个方式是堕落天使的诡谲绮丽感玩抽象的亲吻舞蹈暗示爱情的阶段和无意义的循环,有点八部半的意思。
还算有点灵气(我这么说话显得有点自大,我知道)最后没有点破 从一次试图对抗,到有人先放弃退回到虚拟世界,另一个又为了追随跟着进入。
结果进入幻境久了人就忘了过去,忘了哪个是现实,一个唤醒另一个的「循环」。
还算克制。
你们早就遇见了很多次,每次都以为“爱是武器”台词已经多次暗示。
男主杀死billy是为了打发时间,女主杀死男主是为了把男主拉回现实,陪她一起打发时间。
在一个不会死的世界里不停的杀死别人和被杀死是一种悲哀且毫无意义。
用一种无意义的循环对抗另一种意义的循环,并试图为自己选择的意义附加意义是没有意义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发现找不到女主、大家都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玩着呢,各种喊hello的时候还是挺动人的。
每个人都希望或者说每个醒来的人都希望找到跟自己一样醒来的人。
从幻境进入现实,也只是从一种幻觉进入另一种幻觉。
(奔跑是致敬四百击还是就是为了表达奔跑的意向,很难讲,也可以说是日剧跑嘛。
但那个竹林如果是卧虎藏龙的竹林的话,我觉得还是挺好玩的。
)
《地球最后的导演》从名字就开始恶搞毕赣的电影;光看宁浩和贾樟柯玩自己的导演梗就值了,可惜没再多弄一个导演一起来玩。
中老年人酒吧泡妞失败还被吐槽的剧情和为了提名候选人的勾心斗角小心思承包全片主要笑点。
老年人和现代科技的人工智障斗智斗勇倒是拍出来了几分讽刺科技异化的味道。
宁浩的房车里放的都是他过去拍的电影的周边。
我第一眼以为打开了酒柜,结果拿出来的是山西陈醋。
高级忽悠:醋和酒都是液体,所以没有阶级差异。
吃饭要松裤腰带这一点绝对是观察了好多中老年男性饭局的经验之谈。
最后两个人挑电影那段算是官方吐槽商业片和文艺片特点了:文艺片把人看睡我真的经历过;万万没想到他们选了半天最后看的是《火车进站》。
《你好,再见》是一个以科技对于人类社交关系的异化为主题的电影,但感觉真像是一个关于进城打工遇到的人情冷暖的故事,科幻感不重。
对于女主那种漂在在大城市的艰难生活的描写非常真实打动人,这比近些年好多主打北漂、沪漂结果一点也不接地气的电视剧写实多了。
比起科技异化,对于大城市本身的人情冷漠的描写就已打动人心。
《杀死时间》前半段看起来是赛博朋克题材的黑色电影,男女主角试图追寻死后真相时的悬疑差点误导我以为背景设定类似于《西部世界》,主角是用于娱乐的人造人。
插入的动画短片非常的优秀,甚至盖过了虚拟世界部分的真人剧情,毕竟预算不足可能难以展现赛博朋克都市之景。
见面时候的交换名字差点笑死我,有00年代网名内味了。
感觉是4部短片中爱情线最感人,科幻感最棒的一部了《一一的假期》优秀的儿童科幻冒险片。
有个小槽点:都这水平的未来科技了,男主为什么能找到母亲藏起来的纸质宣传册,还凭这个找到了姥爷,这种宣传单不应该也是电子的?
回忆+煽情拉满,老人们终究回不去现实的家,结合影片多次提到的老龄化问题,竟然有了科幻版《楢山节考》的意味。
(科幻片《银河系五重奏》也讨论了类似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更加极端。
)虽然喜剧结局消解了这种情绪和反思,但个人很吃大团圆的套路,希望角色们能幸福。
虽然借鉴了欧美剧的模式,但是拍出了属于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只有前两集还可以 越往后越差 还需努力啊
第一集也太好看太心酸了 哈哈
最后亲吻环节设计得太好了,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的水幕,正预示了婚姻的前路不确定性,但是风雨同路,才是爱情真正的目的。
企划本身我给满分 另外 每部片子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条目 真的 杀死时间贡献了大银幕上最有张力的吻戏之一
高材生写小学命题作文: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完成一部不少于30分钟的短片~
演技好棒
皱眉,看不下去
单集要付费看的没有冲动想看是我最后的底线
更加期待6.26的《西部世界》。
也就第一周的几部还能看,后边的一部比一部烂~我没看到世界的缤纷,只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参差~
《你好,再见》挺不错,子枫slay全场
有惊喜也有失望,惊喜大于失望
究竟啥样的电影,竟然能看到贾樟柯、宁浩、章宇,这个大世界扭蛋机太牛了,颇有点爱死机的味道,喜欢这种带有实验性的电影
拉炸了可以说,中国电影完了。
导演 cinema的概念还好杀死时间 有好看的影像和致敬梗你看起来很吓人 让人眼前一亮的都市爱情喜剧,目前三周最佳其他 一律xxxx新生 甚至有点令人无语和恶心决战狮虎山 wqnmd wrnmb cnnn 学生节级别卖腐DV剧还nm肯德基杨枝甘露广告给我qs,s吧你tmd。b站弹幕打开看我真的想死,看见沙一汀就想吐。这个系列稳稳给1⭐就靠你。期末 浮夸,字幕结局弱极了一夜,前后都缺着太多东西了。该交代的不交代,弹幕解谜语呢
大部分短片都是零星水平,比《导演请指教》那些综艺里拍的都难看。值得说的有:《地球最后的导演》里老导演的辛酸;《你看起来很吓人》里帅哥谈恋爱;《杀死时间》全剧最佳,迷影梗用得很好,高难度接吻非常浪漫,温仕培未来可期。
支持一下好友参与制作的电影,意外地不错,有点爱死机的味道👍(宣传片剪辑有点拉垮,内容是宁浩贾樟柯,宣传是徐峥)
看在勇于尝试的份上 多给一星
特别装,让你觉得我很厉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