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说再看一遍矛盾螺旋感觉还是文字这种媒介更适合蘑菇啊,毕竟蘑菇的文字本身就很具有画面感。
前半对时间与事件的剪辑拼贴在本就被打乱的空境大文本之下形成了二次搅动,限于动画题材而未能像小说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完善地阐说,这种人为处理的迷雾更加重了晦涩感。
如果说文字版对设定和荒耶的叙述以及矛盾螺旋的解释已经十分难懂,剧场版对解释性内容的减缩更加剧了这种感觉,因为很多细节也是心理描写,本身就很难得到表现(例如荒耶对根源式觉醒的反应)。
虽然剧场版到令小川公寓与橙子使魔图像化,但对荒耶的处理却似乎在简化而非反映其本身原有的复杂性,对巴的塑造则缺乏了文字中的那种对待时代和社会的感性观点。
在概念的阐述中不难看出蘑菇多少受到维氏的影响,也对现代心理学有所涉猎。
矛盾螺旋在蘑菇那里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要看懂这一章必须要同小说互读对照才行。
还有啊。
打戏太短了!
式好不容易穿和服用一次长刀怎么就这么短一点的镜头?还在晃!
气抖冷!
和俯瞰风景一起,空境最喜欢的两个剧场版,或者说仅仅喜欢这两章吧,或者说仅仅这两章我才能理解,或者说仅仅这两章的人生观我能接受吧。
哈,总之活着是问题,如何活着更是问题中的问题;看的时候觉得打斗场面最漂亮,看过之后这部分却记忆全无,反复回响的是无数次的疑问:嘿,哪边的我才是真的呢?
即使是假的,也要好好活下去吧。
怎么说呢,昆氏电影首次登陆中国的消息落实,在梦里面去电影院看到的却是空之境界的剧场版。
从排队,买票,挤进放映厅,到坐下等待放映,激动得不行,再往后的情节却记不清了,也许梦境反映出来的只是情绪中最重要的那部分。
思想里最晦涩的思考和最雄奇的想象,都受这部少年时期仔细观摩过的作品影响。
醒来冷静一想,这种“能在中国上映简直就是奇迹”的片,和空境比起来,昆汀电影又算什么呢。
昆汀再怎么暴力美学,他玩的也只是视觉和叨逼,只要旋律主流,最终不也大规模地进驻大陆了吗;但类似空境这样的哲学境界,血腥和打斗只是它展现世界观的方式,我们也许永远只能依靠网络才能得以欣赏。
矛盾螺旋,四年前看的作品了,在《空之境界》这样一系列制作精良的剧场版中,都可谓是优中之优,质量颇佳,从其中可以看出制作组的诚意。
初看完原著时对其描述的世界观的惊奇之感,初看完剧场版时对其制作之精美的惊讶之感,奠定了空境一直以来在我心中“神作”的地位。
像空境这种以哲学对话为主的轻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时候,若删去太多对话,很可能会影响观众理解和招致原著党的不满,但这部的改编完全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场景的缀连没有按时间顺序走,而是以逻辑出现的顺序来衔接不同时空中的对话,而且衔接精致,无造作感,可以说是对好好读了原著的同学的奖励。
我就是又回顾了一遍原著第五章,再找来电影回顾(现在基本找不到高清下载了,只有土豆这种视频网站上有,清晰度很一般。
四年前刚出来时的源也不多但至少还是高清呢TOT难道是太内涵了被和谐得差不多了。。
话说空境在中国要推广还真是艰辛啊再次OTZ),真心体会到了“温故知新”的美妙!
在外行看来乱七八糟的剪辑,在我眼中却如此合理,不管进入哪个场景哪段对话都能瞬间明白,可见这样的呈现方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能在原著党脑中形成最佳观影体验(嘛,夸得有点像广告了,但确实是这么好,非宣传,仅实在说出个人感受,这是四年前出品过气冷门电影你说我图啥)。
这部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剪辑和衔接,对小说进行的改编简直是神来之笔,既没有多剪导致作品情绪缺失,也没有在节奏上受原著影响,时松时紧。
将原著十多节风格场景不同的片段,剪切成小段,再打乱重排。
前四十分钟,一口气把两仪式和臙条巴从相遇到分别的全过程演示完毕,然后再慢慢花半个多小时介绍故事详尽背景,橙子阿鲁巴干也鲜花接连出场,絮絮叨叨谈个不停,抱怨吐槽回忆争论blablabla。。。
不过该删还是要删,把鲜花挑衅shiki性别那段删得只留下个尾巴,还有干也考完驾照回来橙子sama感冒这种会影响大人威严的情节也完全消失(不过私心里觉得若是把橙子sama柔弱卖萌的一面给映像化也算是大福利啊\(≧▽≦)/)。。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交代中,shiki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永远只是背景音,仅在高潮大反攻前的闪回中有一个回眸:“什么事,干也?
”呐还真是煽情好手法呢(╯3╰)从干也和臙条巴进入公寓开始的高潮大反攻基本忠于原著,扎扎实实,不缺斤短两,字幕后shiki的卖萌彩蛋也延续前几部的风格。
有惊喜之感的细节:1、shiki与巴初相遇的场景,在小巷里一口气干掉三个小混混的手法,和原著里一模一样【映像化得真好!
】2、不同场景要连起来,好几次都是通过“伸手”这个动作衔接上的,比如shiki伸手去触碰巴的胸口,比如干也伸手去开shiki的门;3、shiki和巴一个月的同居生活。。。
那种空虚等待的心情。
两个人交替无数次地用钥匙开门,巴白天出门游荡,shiki晚上出门散步,只有睡觉前能见上面;巴不断堆积的哈根达斯空盒,shiki不断堆积的内。。
衣- -b【映像化得真好!
】4、巴独自出门游荡的其中两个场景里有橙子和干也(广场和人偶展览),但都安排的都是路人般的角度;5、shiki深夜回家对巴起杀念的一刻,具象化了巴被瞬杀的场面,比原著还生动;6、shiki和巴去公寓考察的那段,冷暖光影,不用说了,经典中的经典;7、阿鲁巴首次出场,背景是一幅“ORIGINAL”油画,这段的场景和音乐很棒,可以一窥橙子sama的精美人偶作品;8、橙子和干也去公寓考察,出现公寓3D鸟瞰图,原著党看得激动而且这么精美的画面只出现这么几秒时间,制作组是很虚心的,不拿这个当卖点9、公寓内部场景,不用说了【映像化得真好!
】10、橙子sama关于火箭铅笔的执念,真是分量充足地具象化了哈哈,大人萌起来赛高啊11、橙子sama很珍爱的台湾烟,都【映像化得真好!
】12、橙子sama二代上场超绝帅气!
> <(为毛我写了这么多橙子sama的事。。
因为她在这里面真是萌得难得啊啊啊)13、公寓地下停车场的工房【映像化得真好!
】14、干也刺阿鲁巴的小刀是shiki的,刀柄是个两仪太极图;15、shiki逆袭总反攻之前的闪回,把之前同样场景中缺失的部分都补上了,如前所说,煽情好手法16、shiki白色和服手执武士刀跳楼刺杀荒耶,哇靠帅到爆有木有!!
17、shiki在尘埃落定后,和巴背对背在咖啡馆的梦,配上梶浦由纪的音乐,红色的和服,绿色的夹克,纯白的伤感。
p.s.仔细想想,shiki和巴是同类吧,要不也不会有shiki那个充满隐喻的梦了。
再加上关于shiki性别的讨论,嘛干也,搅基吗亲
想当年初中的时候循着梶浦由记这条线找到了空之境界,看完大受震撼,不明觉厉。
唯美的血腥的酷炫的场景一应俱全,佐以梶浦堪称巅峰的配乐,满足了少年对于神作的一切幻想。
最近偶然听到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忽然感觉跟记忆中空境的某部分剧情契合度很高,于是为了做AMV,时隔多年开始重温空境。
矛盾螺旋在我的记忆中是最晦涩的一章,没想到如今看来其实也没那么难懂,倒是监督各种开关门的蒙太奇有点出戏。
某些剧情(比如开头第一次见面式对巴伸出手之后那一段)个人认为其实有故意揉碎跟其他剧情拼在一起之嫌,明明可以正常顺序叙述非要打乱然后用看似高级的蒙太奇连起来,有点故弄玄虚的意思。
当然几个老deng魔术师之间对话还是很晦涩,我不断暂停回放但还是有某些部分实在理解不了。
最触动我的地方还是代入巴的视角后,对自身存在意义和自由意志的怀疑,那种无力和挣扎。
记得以前看到巴回忆小时候温馨日常那一幕泪目了,但这次看来感觉感情铺垫略有点不足,这部分剧情别那么赶,增加点细节感觉会好很多。
最后提一句Sprinter,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里面的一句歌词「風に、向かい、破れだ旗を振り」跟巴真是绝配。
胭条巴在最后被荒耶杀死的时候,道出了一个真理。
我感到喜悦,因为我收到了一张明信片。
但为什么收到一张明信片可以让我喜悦呢?
也许是因为这张明信片是来自我喜爱的人。
那为什么收到我喜爱的人的明信片就会让我感到喜悦呢?
也许是因为在这个明信片中,我获得了某种恬静的问候。
但为什么我获得了这种问候会让我喜悦呢?
我可以不停的追问下去,可我也永远不会得到什么答案。
严密悠长的因果链终究少了其中一环,就是这被我们名为“喜悦”的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始终不得而知。
但我们并未因此烦恼,因为我们的世界还是在继续,因为太阳照常升起。
然而对胭条巴则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个胭条巴已经不是胭条巴了,他是被荒耶做出来的傀儡假人。
真正的胭条巴已经死在自己母亲的刀下,而通过蒸汽罐里的大脑为赝品的胭条巴提供虚假的记忆和潜意识。
也就是说,胭条巴是不具备必然性的存在,他通过纯粹的偶然获得了反思的意识,并由荒耶为他印上“喜欢两仪式”的意志。
可他并非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因为两点:一、黑桐带着赝品的胭条巴回到了真正的胭条巴曾经幸福生活的住宅,而使两人的同一性得到了保证。
他潜在的记忆得到了证实,也向自己宣布自己即便是赝品,但也是胭条巴存在的延续。
他最后说“自己的父母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应该遭受这样的罪”,这是站在一个完整的胭条巴的人生的基础上来说的。
二、荒耶为胭条巴印上“喜欢两仪式”的意志,以此将两仪式拉入他的矛盾螺旋。
然而正如我在开头所说的,在情感发生之前,是没有现象界所谓的因果律的,而情感产生以后,便是货真价实的事实(无论我是为什么理由喜悦,当收到明信片的时候,我确实感到了喜悦)。
胭条巴喜欢两仪式是便是这样一个事实,愿意为两仪式去死。
原因什么的,一点也不重要了。
意义便从这纯粹的直观中产生。
胭条巴来源于虚无,最后又归于虚无,但他爱过,这就不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这的确短暂,但也的确是具有美和尊严的。
“荒耶,你在追求什么?
”“真正的睿智。
”“在哪里追求?
”“只在自己的心里。
”荒耶宗莲为了追寻起源,创造了生与死的螺旋。
他利用橙子设计的太极型的公寓,引诱了平常的住户,并使得他们互相残杀而死。
公寓的一边放的是人们的尸体,是为“阴”;另一边则是他制作的傀儡,无限重复互相残杀的最后一天,是为“阳”。
只要的到两仪式,他或许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通过重复生死,洞悉生死而接触起源,不能说是完全行不通的。
但他的方法终究是“错”的,这或许是他败了的原因吧。
苍崎橙子前往公寓的时候,知道自己一定会死,而事先设定好了自己的傀儡,当自己死去时,在工房的橙子就会被激活,去做自己要做的事。
可是,苍崎橙子的确继续存在,可她不是就不在了么?
这真的没有问题么?
我想橙子无论如何都无法赞同荒耶吧。
当她被荒耶贯穿之时,她说她深深地恋上了这日常的螺旋,而想要去守护。
所谓日常的螺旋也隐隐的和纯粹的直观暗暗相合啊,说起来,只要爱过,就压根没有什么好恐惧的吧。
即便是我这样的人,也是可以有和解之路么?
到头来,现在真正救了我的,却是母亲在我幼时的一个平庸的念头。
所以请务必前往白熊咖啡厅吧!!!
《矛盾螺旋》是日本动画电影“空之境界”系列的第五部作品,这部全长两小时的作品在动画电影史上无论是镜头运用、画面表现、音乐适配、情节推进还是主题思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这部电影少见地通篇采用了蒙太奇剪辑手法,将故事分为三个部分后,彻底打乱画面的时间顺序,不断切换镜头的同时也切换着时间线。
把某个时点前后的内容切分开安插到不同地方,导致一些画面不断地重复。
运用这种手法的结果自然是造成观众的混乱,原本就晦涩的影片,观众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暂停思考,理清时间线来看懂剧情,不看小说的话,通常需要观影好几遍才能彻底搞清楚时间顺序。
电影采用这种手法通常是为了打断观众的直线式思考,不断埋下伏笔并迅速揭示,不断制造悬念并将结果放置在全篇各处,使观众产生处处因果呼应的满足感,让电影从头到尾都不会无聊。
画面虽然混乱线索却在笔直前进,在影片高潮时将理清的时间线展现给观众,给人恍然大悟、畅快淋漓的感觉。
欧美电影里常见的这种手法运用于动画的例子并不多,而且《矛盾螺旋》的原作小说并没有有意打乱时间顺序,这是只有动画才能表现出来的东西。
“螺旋”是看似不断堆叠,实际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不断向上的物体,动画中不停重复运用的画面正好映照着这一点,呼应主题的同时也为故事铺造了混沌的气氛。
标题“矛盾螺旋”是贯通全剧的一大线索,电影从头至尾都在以各种形式进行着对“螺旋”的阐释:橙子与阿鲁巴探讨的“太极”、荒耶宗莲制造的螺旋式结界、臙条巴与黑桐谷歌两位男主角交错的命运等等,而其中最明显的一处便是“钥匙”这个意象。
将钥匙插入锁孔,转动钥匙打开房门,这简简单单的一个螺旋,是进入“家”必须的仪式,而“家”是联系影片中所有正派角色的重要主题,接下来就通过主角巴来分析故事对这一主题的表现。
臙条巴这个角色,虽然跟《空之境界》其他章节没什么联系,却毫无疑问是《矛盾螺旋》的主人公,影片大部分的篇幅都用在塑造这个中二、叛逆、空洞、本性善良的少年上。
这个角色展现的是一名青春期少年的普遍状态:漠视父母、轻视社会、无处发泄身上的压力;厌倦日常,有着自己的梦想与坚持,渴望自身与周遭的改变,这能引起经历过或经历着青春期的观众的共鸣。
青春期或许是一个人对日常与自身思考最多的时期,人会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放弃思考,放弃梦想,沦为社会的一员,这是普通人成人的必经之路,也是规律前进的人生的螺旋。
少年本便生活在这样厌烦却安稳的日常之中,也在逐渐成为自己讨厌社会人,然而这日常很快就终结,少年迎来了非日常:因为不堪忍受每晚被母亲所杀的噩梦,他挥刀杀掉父母逃离了家,逃离了这条螺旋。
当然,看完全片的观众一定知道,真相是父亲被压力击垮,性情大变虐待母亲;母亲无法忍受,渴望解脱,便杀掉全家后挥刀自杀。
这是现实中也可能发生的家庭悲剧,臙条巴只是一位被迫脱离日常的可悲的牺牲者。
反派荒耶宗莲催化、利用了这场悲剧,将死去的人们制作成人偶,每日上演着死亡的景象。
这里便衍生出作品的另一个主题,对真物与伪物价值、意义的探讨。
影片中处处都有线索提示着,活跃在荧幕上的这名主人公并不是人类,而是一具被制造出的人偶,真正的他早已被母亲所杀。
影片的最后,少年正视了自己是伪物的事实,他的肉体、思想都是虚假的,甚至唯一相信是真实的自己所产生的爱情,也被告知是被植入的暗示。
少年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毫无价值,他只是被人为安排命运、操纵行动的伪物。
然而他却面对操纵者发出了呐喊:“虽然这具肉体是被制造出来的,但是心是真的!
我喜欢两仪,这份感情是货真价实的!
”且不论此处对于“爱”这种情感的赞颂,对比开篇时阴暗、消极的性格,少年的决心无疑震撼人心,“荒耶,这样的我是不是真的?
”这句质问无疑是对自己肯定。
有趣的是,影片巧妙地将这一段与苍崎橙子解释自己的“精神克隆体”(人偶)穿插演出,强烈的对比揭示出了作者对“真物”的定义。
在这部作品中,将真物与伪物看做相克的螺旋也未尝不可,这留到后边来讨论。
臙条巴作为一个人偶,却逃离了操纵者荒耶宗莲制造的结界,逃离了阴阳生死不断循环的螺旋,这是否是阿赖耶的抑制力造成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何要逃离?
是怎样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一个人偶挣脱丝线?
逃离这条螺旋的他追求的是什么?
动画并没有直接告知这些答案,影片看到最后,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影片前半段,臙条巴住在两仪式公寓的一个月里,画面不断重复着时钟报时、巴坐在街上、新闻播报员报告日期、人潮流动、哈根达斯盒子增减、巴与式的谈笑以及门把不断被转动打开。
配合节奏规律、单调的BGM,重复的画面给人新奇感受的同时也造成视觉上的疲劳,毫无疑问,这段演出想要展现的便是“日常”,这是规律、单调、令人厌倦的东西。
影片前段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巴与式的日常,是这份日常让巴爱上了两仪,在日常终结,两仪被抓走之后,巴因恐惧而再一次逃离。
没错,日常的终结时令人恐惧的,面对强如怪物的荒耶宗莲,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巴不仅是害怕于敌人的强大,更是对失去两仪、失去日常的绝望。
但是这份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遇到黑桐干也之后,他下定了决心要救出两仪,想对已经失去的日常做出救赎。
接下来便是升华整部影片主旨的展开,黑桐将臙条巴带到了他曾经的住址,八岁前所居住的家里,巴在这里回忆起与家人间的日常,一家人相互支持的日子,家里虽然遇到苦难,父母还是体谅着对方、体谅着自己,想尽办法支撑着这个家,直到被压力所压垮,逐渐堕落下去。
而当时的他却对这一切漠不关心,只看到了自己的痛苦,诅咒着这个不幸的家庭。
最终惨剧发生,全家的生命都被葬送,日常终结。
顿悟一切的巴跪倒在地上,他悔恨自己没有为家人着想,悔恨自己没有为守护日常而做些什么,直到失去之后也只知道逃避。
两仪式曾经问过他:“你的家在哪里?
”他毫不犹豫的说出了所住的地址,然而“不对,不是指这个家,而是指你真正的家。
”何谓真正的家?
巴明白了,家并不是一个住址而已,家人与家人相互支撑、相互信任、相互体谅,在家人身边让身心放松、在家人身边忘却外界的痛苦,这样才叫做家。
对未来绝望,一心寻死的巴也明白了,自己真正寻求的东西,让自己逃离荒耶结界的强大动力,那便是对家的渴望,对日常的渴望。
“等一切结束后,就重新来过。
”巴心境的改变令人动容,不再是作为空无一物的人偶,他寻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了“未来”。
“我不是为了两仪,而是为了自己而要杀你。
我的父母虽然不好,却不至于落得这种下场!
”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真实:他的行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他要向面前的元凶复仇。
“我曾经,存在过。
”这是巴的最后一句台词,不敌荒耶的他身体逐渐消失,存在也烟消云散,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被他们改变、被他们记忆,都是自己存在过的证据。
臙条巴从头到尾,都只是作为一个人偶在行动。
荒耶说,“你的起源是无价值。
”他认为巴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但是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巴的行动导致了荒耶计划的失败,这是轻视伪物的荒耶怎么也无法理解的,在最后橙子对他说:“你败给了一个少年对家人的爱啊。
”橙子并没有将其称为抑制力的作用,或许是想表达,这份感情某种意义上甚至比抑制力更加强大。
在巴消失的那一刻,掉下的钥匙也跟着消失了。
“钥匙”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回忆中巴的父亲将家里钥匙交给年幼巴并告诉他:“钥匙是守护家人的道具,拿着这把钥匙,你就能保护妈妈了。
”虽然搬了好多次家,钥匙或许早已不是当年那把,但这份守护的约定依然存在,只是被现实的压力慢慢掩埋,使巴遗忘了这些。
很明显,UFO在这章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空之境界在奈须蘑菇的文章中本就是晦涩难懂的,这章实际上又可以算得上是这个系列的高潮与结尾(未来福音可以当成后记)。
在这章中,动画串起了前线人物,也借荒耶之口表明他们对式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也是整个小说的一个主要作用:借其他人物烘托起式的,包括人格的各个方面,即使是男主角黑桐干也也不过是对式的衬托。
当说起荒耶这个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与她们(式、雾绘,藤乃)的可悲与无奈,她们生活的悲哀绝不只是荒耶强加的,他只是顺势而为,激发了她们的孤独、畏和痛苦的生存情态。
然而,她们在绝境中的不放弃,自我救赎(个人观点)却给了她们相对完美的结局。
反之,荒耶仿佛控制了这一切,可事实上他却是脱离了现实,追求虚幻之物,最终落得被式反杀的结局。
在这章,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动漫形式,依旧让人看得倍觉晦涩(蒙太奇手法也有一定作用),可这也正是这部漫的与众不同,我们不轻易评价其他作品,但我愿将其称呼为神作。
太难懂了,看起来好抓狂。
荒耶认为这个世界的结构是无数生死轮回所构成的螺旋。
他想探索这个世界螺旋的尽头,就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模拟模型。
这是一个大厦。
他把将死的家庭收集到自己的大厦里,等待他们死后就取走他们的大脑养在地下室里,取他们的脊髓液配上一比一仿真人偶的身体,然后操控这些玩偶让他们不断在大厦的另一侧一比一的家里来每天重复死前最后一天的情景,这可以理解为对轮回的简易模仿,他想看看有没有人可以自己超出这生死的轮回。
他把自己的大脑也做成了这个鬼样子,把大厦变成了自己的身体,也为自己做了一具跟以前的自己一比一的真身,因为他觉得真理要从自身求。
他想探究这个世界螺旋的尽头,是为了为无果而终的死找到意义,通过对死亡的审视确定他“人类无可救药”的观点。
曾经他也想拯救这个世界的全部,但是最后发展成了他对人类怀有深深的恨意和鄙夷,他想毁了这个世界,并在螺旋尽头证明人类真的就是特别愚蠢而肤浅的。
当然也是为了魔术师的终极愿望,到达那里从而可以洞悉并操纵世界的全部。
因为两仪式的身体借由魔眼直通螺旋尽头,他就想收下两仪式的身体来到达螺旋尽头。
而就是这么一个为了自己的私愤和私欲而想毁灭自己种群的人,死的时候导演还安排飘雪了。
不太懂,为什么他要对人类这么失望呢?
难道被评价的死比糊涂的生还要有意义吗?
而荒耶是如何失败的呢?
想到达螺旋的尽头,必将绕过世界的求生求繁盛的本能,也就是抑制力。
于是荒耶选择了用很强的结界来隐藏这个大厦,并想用它封住两仪式。
后来臙条巴带来了能够劈开结界的古刀,两仪式愤怒于荒耶杀臙条巴,就觉醒用刀劈开了荒耶的结界,并杀了荒耶。
臙条巴和荒耶完全不同。
他明明是荒耶制造出的真身已死的人偶,连意念也受到荒耶强有力的暗示,却依旧努力寻找自我,而不是努力抹杀自我。
荒耶鄙视他,说他的起源是虚无,人生无意义,就连对两仪式的喜欢都是被操纵摆布的结果,他却说那我反倒要谢谢你创造我俩相遇的机会,我炙热的感情不是虚无。
他之所以去找荒耶决斗,是因为他对荒耶摆布自己家人的愤怒,而那从不是荒耶催眠他的内容。
荒耶很傲慢,为了坚持自己的炫酷的真理,自以为自己可以凌驾于他人性命之上。
明明心怀恨意却偏偏说是拯救不得,明明要杀人还要露出悲悯,真是清新脱俗的混蛋奇葩一朵。
我还是更喜欢被他鄙视的人偶臙条巴,他比荒耶更像个人。
【欲扬先抑写法出没注意。
】自21世纪以后,最让人狂热的东西就叫做[新]。
哪怕为了这个[新]而丢掉大量传统也无妨,追随者们的狂热足以掩盖所有的反对呼声。
日本的ACG行业,已经跨入了一个不停奔跑前进的时代。
一切反常规的创想在一瞬间涌现了出来。
此时的焦点落在了奈须真菌身上。
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
乱序,装深沉,极端反常规的人称切换,前人从未涉足的设定,庞大到能出另一本书的背景...正是因为[新],于是一大群的fans便涌现出来,将他彻底的装B奉为彻底的神作。
7个(?)剧场版,于是在这种呼声中顺产;而为了不输给原作的[新],他们必须做得更加出格。
不知不觉都到了第五章了,这是原作小说中至为关键的一章。
此章中传达了大量的背景设定,大量地透露了故事背后的脉络,因此信息量较前几章更加庞大,动画化的过程中一定严峻地考验着监督十几年的修行。
明明可以分开两章慢慢讲故事,但是为了跟小说形成紧密的切合,还是勉强做成了一部剧场版。
于是,蒙太奇出现了。
跳跃性的叙事弱化了快节奏带来的违和感,当然也很无良地给观众无故地带来了观赏时思考的压力。
正序时明明清晰的脉络却硬要切成小块随手乱扔给你,然后让你在脑中自行拼正,这就叫无良。
另外,利用不同场景中相似的动作切换镜头的手法不算新,但前四章都没有使用的手法却在第五章突然出现,形成的违和感之强烈,让我不禁担心:那些没看过原作的观者们,到此为止还能撑得下去吗?
——而其实有什么不行呢,至少在[新]这个层面上,此作已经功德圆满了。
而且只有年纪尚轻阅片未多的同学们才会来观看这片子,足够哄他们高兴了。
况且在“神作!
”的一片呼声之间,绝大部分人在看之前就已经充分做好了鼓掌的准备。
只要这片子是贴合着原作来做的,又别像《真月谭月姬》那样太不顾及观众的底线,成功就是既定的事情。
——你瞧,我不也都打了五星吗?
还是要冷静地吐两句槽:——我觉得打一开始就没必要完全按照原作的分章来分集,毕竟文学跟电影不能总是共享同一个节奏。
原作的第二章简直就是抒情文,缓慢的节奏写成字也可以接受,但磨磨蹭蹭地出满一整集剧场版就让很多人觉得困了。
而现在,信息量庞大的第五章却也出满一整集,我又觉得节奏太快了(相信随后还会有很多人抱有同感)。
其实完完全全可以这样解决嘛,第二章跟第一章或者第三章拼起来,或者干脆出个15分钟的短篇夹在第三章的DVD里一块卖。
现在的第五章则可以切两份来做,这样就能把情感表达得更到位。
——说真的,如果事先不看原作的话,一,我会看不懂,二,看到巴回忆过去,我一点也不会鼻酸。
——式觉醒的部分在气势上还是满成功的,只不过,那一段夹在黄色圈圈里的回忆镜头选取得不够精练啊,明明应该把一些决定性的片段放在里面,可出现的却是一些隔靴搔痒的镜头,先前造的势都减半了。
虽然我也看得出来他们的理念:在式被囚禁之后,倒叙前事时就基本没再出现过式的正脸,却在黄圈圈里回忆的时候让她回个头感动观众那么一下。
厄……也算接受了。
——很多场面上的气氛渲染很奇怪,跟阿鲁巴见面,以及最后式的梦,不看原作实在体会不到。
——橙子越来越萌了,比最后的式还要萌。
最后我也乱序地透露一个本来应该写在最前面的话:小说我才看到第6章...
矛盾螺旋系列影评之一。
因为想说的东西太多了,我大概得分开发。
这是第一节。
计划大概还剩下三四节没写吧作为一个典型的迷茫中二,胭条巴身上集合了两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其中之一和钥匙有关。
整部电影中最频繁出现的就是(试图)开门的场景,不论钥匙在锁孔中转动、还是手拧动或没有拧动门把。
这是《矛盾螺旋》中相当重要的意象之一。
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镜头的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第一个和钥匙相关的剧情是在人偶胭条巴刚脱离螺旋的时候。
他被街上的小混混追打的时候掉了身上的钥匙,捡到钥匙的式在打倒混混们之后把钥匙扔还给他。
这时候胭条巴请求式把他带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去。
式回答:“这可办不到。
这城市里可没有什么没有人的地方,硬要说的话,那只有自己的家了。
”胭条巴就说难不成你要把我带到你家里去吗,式出乎他意料地干脆回答说:“可以哦。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的一件事情是,式并不是很重视自己居住的公寓。
那对她来说不过是个晚上睡觉的地方而已。
这之前她的房门是从不上锁的,对收留别人也没有任何隐私上、财物上的顾虑,因为她的住所既不充斥着她的隐私也不存放着她的财物(当然财物是对我们而言的说法,对式而言钱财并无意义,所以姑且说是她所重视的物品吧),因此只要不打扰到她睡觉,收留一个人并不是什么很难做到的事情,所以她的态度是很随便的,很轻易地就收留了一个陌生人。
胭条巴显然对这一点感到非常困惑。
情感上,他过于主观地把式的这种随便的态度误解成了对自己的好感。
就是说,在胭条巴的理解中,一个头一次见面的女孩子(而且式的外貌还非常年轻)爽快地答应收留自己,这显然是对方对自己有好感的表现。
他并不知道式的这种爽快其实是因为她不在乎。
她不在乎和别人共享一个晚上睡觉的地方,她并不把住进家里的陌生人当做所谓“入侵者”,因为就算进了她的住所,别人对她的了解并不会因此而加深。
这种误解导致了他们的一段对话,就是胭条巴几乎是试探地说:“你一个女孩子,而我是一个男人啊……”结果式又是很轻松地说:“男人要找女生上床不是来这种地方吧。
”胭条巴就因此觉得这人很奇怪,是个有点大大咧咧的女生。
在这段对话之前,胭条巴给式的公寓配了钥匙,并且把钥匙给她。
式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胭条巴蜷在角落里,用一种很伤感的语气说:“没有钥匙的家不叫家”。
式看了他一会儿没有说话。
其实那时候胭条巴说不定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说出那样的话来。
后来又有一个镜头,式准备出门,一边给自己套上夹克一边问:“巴,你的家在哪儿?
”巴回答了自己家的地址。
结果式又说:“不,不是你住的地方,是你的家在哪儿?
”巴当时并没有明白她的意思。
一直到后来,黑桐带着巴去他原先的住址的时候,之前在那栋老房子的回忆一一复苏,他那时候才恍然明白式的意思,想原来我真正的家是在这里吗。
这个话里的“家”是个什么意思呢,是他和他的父母创造并拥有过一段回忆的地方。
在这栋房子里的胭条一家人一直是互相体谅、互相为彼此着想的。
那是一种彼此支持着过着日子的感觉,而这种支持,大约才是真正的所谓“家”吧。
这样的“家”的定义, 是和家人分不开的。
家人不在了,家哪里还会在呢?
想想之前胭条巴曾经多次看着自己手心里的钥匙,并且曾经说“人都死光了,我还攥着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就是这个意思。
爸爸给他钥匙,并且对他说“从今天开始守护我们家吧”,从中可见钥匙代表了对家的守护。
拥有钥匙的那一刻,小小的胭条巴也就答应了背负起“守护家”的责任。
守护起一个家,要守护的不仅仅是家里的财产物品,也不仅仅是家人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家人间的联系。
只有这种紧密的联系被保持着,大家才能互相支撑、扶持地把日子过下去,“家”才能继续存在着。
对于巴来说,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庭渐渐破裂,不仅相互间的信任、支持、体谅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被磨去了,现在连家人都已经死掉了,这时他攥着一个“守护家”的钥匙是件多么滑稽可笑的事情啊。
这时候再联想式之前说过的话。
她说“这城市里没有什么地方是没人的,硬要说的话,只有自己家了吧。
”其中也是有深意的。
巴求她带自己去没人的地方是想藏起来,那么巴想躲的是什么?
是世人的眼光,世人的评论。
他害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个杀了家人的人,他害怕伦理道德的谴责,他害怕被抓进监狱。
这种害怕,我们也是有的。
我们平常不也格外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在外的时候总是带着面具,尽力伪装出一个强大自信厉害的自己吗?
式说,没人的地方只有自己的家,并不是在无视家人,而恰恰是说,只有在家人面前,只有在“家”里,才可以不用躲藏,不用害怕。
因为彼此扶持着将生活过下去的家人,永远是最了解彼此、并且永远无条件地支持彼此的。
这种所谓的“家人”的定义,并不局限在血缘关系上,有血缘关系但是却不能彼此称为“家人”的例子太多了。
后来胭条巴的后悔,就是他猛然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中二少年,在父母面临艰难的那段时期,不但没有帮助他们,反而还将自己在学校里受到的委屈都怪罪在父母身上,每次回家都不说话直接关上门,对着父母封闭了自己。
他在觉悟到自己并没有尽到守护“家”的责任。
说完胭条巴,再来说说他自作主张给式配上的钥匙和锁对式的影响。
从那以后式开始锁门了。
在黑桐从驾校集训回来之后的一个晚上,他去式的公寓找式。
他几乎是习惯性地拧着门把手就想往里走,结果却讶异地发现式锁上了门。
(这时候出现的式本宅的秋隆先生,也未尝不是作为一个家的提示。
)这之后因为这件事,我们极少忧郁的眼镜同学罕见地忧郁了。
之后他和橙子一起去小川公寓探查情况,在车上橙子问他在烦恼什么,他说因为式开始锁门了。
橙子说哦因为这个不高兴吗。
黑桐说:“不,其实应该感到高兴的,毕竟她一个女孩子单独住……”他嘴上说的这话当然是出于对式的安全考量,但与其说他烦恼的是式居然会锁门这件事,不如说他烦恼的是式安了锁,但是却没有给他家门的钥匙这件事。
这让黑桐觉得不安,因为这种锁上门不给钥匙的举动意味着以后他不能再随便地出入式的家,意味着他不能随时去见式,所以意味着一种疏远。
他担心的是式是不是决定远离他,不愿意他再上门照顾自己。
(当然他多虑了因为式没来得及给他钥匙就被关了啦哇哈哈)从式的角度上来说呢,其实式的住所只有在黑桐来的时候才能被称作“家”。
对式来说,没有黑桐出入的住所就只是个睡觉的地方,所以她才在黑桐去驾校集训的一个月之中很爽快地答应收留胭条巴,因为“反正那家伙出远门去了,这段时间不会回来。
”就是说,如果那地方不是他俩约会的地方,那她也就完全用不着锁上它了。
而胭条巴给式钥匙的时候,她大概就是想到了这点,想着类似“等那家伙回来了这地方其实也是很珍贵需要守护的”,所以才没有拒绝巴给她的门上锁。
后来在营救式的过程中,胭条巴把式家门的钥匙交给了黑桐,并且跟他说“她就交给你了”(胭条巴的中二作风就不吐槽了),这时候黑桐很惊讶,但是他应该是高兴的。
所以呢,在最后结尾的阶段,式从梦中醒来,听见黑桐按门铃的声音,并没有立刻起身去给他开门。
当她意识到门铃声没有再响的时候,式语气里带着失望地说:“什么嘛,这家伙也太没有毅力了”。
这说明她完全没有排斥他来的意思,她只是才想起自己家安上了锁,而自己没有给对方钥匙。
她是满心希望他进来的。
后来门上居然想起拿钥匙开锁的声音,式那时候绝对惊讶了,而且几乎是立刻傲娇了。
她觉得自己太过轻易地就被这家伙拿到了钥匙,即自己太过轻易地就被这家伙给“守护”了,并且自己太过轻易地把出入自己家、出入自己内心的权力交给了这家伙。
(但其实她是很想交给对方的啦哈哈哈哈哈)所以才有干也进门式怒瞪他的那一幕。
至于后来我们的女主角满面娇羞地找男主角要钥匙,其中深意各位看客自然也可以明了。
我认为,空境中他们两个真正的定情,就是在这一刻。
这一刻以后,他们就成为了男女朋友、甚至是夫妻的关系。
因为他们已经互相交换了钥匙,就是互相交换了要彼此守护、扶持着一起生活下去的约定,承认了对方为彼此“家人”般的存在。
这是空之境界中少有的,分外粉红的罗曼一刻呀。
至于这螺旋一般的,大多数时候平平常常的每一天,大概也是因为有了家人,才变得乐趣横生,分外幸福吧。
神棍洗脑片,蒙太奇手法实在太杂,洗脑效果倒是不错,唉,自己定位失误,当美大片耍下就没啥问题了,还好咱当初被攻壳系列洗礼过。。跳进去很麻烦的。
前半の編集まるで災難だ
故事越来越无聊了,世界观不喜欢,这章作为世界观大展示自然是最不喜欢的,因为空之境界,与我何涉?所谓哲理和蒙太奇也没有什么的,只是形式罢了,不透彻也没张力。这么多章的铺垫和呈现下,式姐的形象是越来越鲜活,越来越可爱了,虽迷之脸红有讨好之嫌,白色和服真的超好看!
空之境界最好玩的一集....变态啊变态啊....但动画做得太烂了啊....另外黑桐干也真得和两仪式走到一起了!!!
凌乱的美感,极致之美的对话。贯彻了对生与死的勘悟,最强敌手荒耶的出现扭曲了我们在前几集里的体会。典型的蒙太奇手法加上快速的闪回路线让没看过原著的我有点懵圈,胭条巴是个光环四射的牺牲品和过渡角,不外乎在他消逝的瞬间他的微笑也正对到了所有观众的眼泪。矛盾的摩擦的终点就是荒耶要的本源么
先看了小说是正确的~看之前和之中没吃东西也是正确的~很精彩~~~拜拜,红发少年,黑发少年,你要加油~
最爱的一部《空之境界》~
枯燥,絮絮叨叨好像神棍的动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最后的战斗比小说差很多
我觉得这是最好看的一章
橙子果然是大神啊;不过真真假假好难分辨啊
这章的剪辑师死了。
3
这个系列大爱。
6.5分 失望。荒耶踩在地上那圈黄色的东西丑得像shi
这集比较长,推理小说中喜欢出现的奇怪的建筑,人偶类似于生活危机中的僵尸,佛教道教里一些概念的杂交
这部感觉最好了
出色的解构主义,不管是从全系列还是本篇章来看。前四篇章均是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不温不火的长度,第四篇章明确了部分世界观、设定,剧情也渐为明细,到这第五篇章,终于迎来两个小时左右的高潮,世界观设定陈述也愈加明朗。
这一部感觉最好
早餐都没吃就来看这部男朋友强推“系列最高分”“故事独立友好”的片,结果开头的凶杀案差点把我送走,我要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