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在讲什么?
刘德华、林家栋、彭于晏、任达华、林雪、郑则仕,就这几个人,不配用一个好剧本吗?
这是港片啊,不是这个水准吧?!
演技都没问题,到底是谁的锅啊?
编剧?
导演?
剪辑?
天呐!
华仔片尾曲唱了一首似乎是点题友情的歌,真的无语死了,到底在讲什么呀?
情书友情爱情都想讲,讲的乱七八糟!
看完都不单单是失望,港片是回不去了吗?
无间道的盛世再也回不去了吗?
想着好歹是港片,应该不至于那么烂吧。
没想到大家拍电影已经开始比烂了。
啥不学,开始学拍电影比烂。
这部电影,可以说要剧情没剧情,要打斗没打斗,除了几个大咖,一无是处。
剧情上从头看到尾,武打上,无聊至极,毫无尿点。
我为什么要在家看这么个无聊,巨烂的电影。
浪费我点时间。
刘德华现在真的是为了曝光度,什么片子都要接了吗。
还有这部电影的编剧,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逻辑上完全说不通,剧情上硬凑。
这整部片子就是刘德华装逼片。
打一星是因为豆瓣只能打一星,这部剧,刘德华这个角色脑子有问题,缺乏有逻辑的思维动机。
首先一个好好的律师为什么要突然贩毒(老婆被猥亵说服不了观众)。
还有在香港拥有一大波军腿而且还这么听话的这不早就被抓了吗,这让我怀疑是黑香港治安的(开个玩笑)其次,老婆女儿死了,那难道不是因为这个刘德华跟大毒枭的交易延期了,然后雇佣兵杀的吗,管香港警察什么事情。
自己反复的时候就要清楚会把自己的家人拖下水,搞事后流泪那套真的虚伪。
最后那套报复社会也是缺乏逻辑,要是报复社会自己应该了解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应该自杀啊。
还那个卧底挡枪,真搞笑,刘德华这么对你的老婆和儿子你替他挡枪,给姐整笑了。
我就不提这部片子主要的女性角色缺失和人物塑造缺失的问题了,虽然是个大问题,但是由于想想这部片子就让我胃疼,就懒得提了。
后悔浪费了钱和时间看了这么一部烂片
首先说,我很爱华仔,十几年了。
但是,这几年我好多次去影院看他的电影,都想在他的帅脸上亲两口后给他一巴掌并怒斥,这选的什么剧本?
《潜行》唯一能看的,不能说看,唯一的优点,就是它这首主题曲好听。
《潜行》就像一盘剁碎了的生菜,瞎切一通就急于端上桌,编剧导演和整个创作团队到底拍的什么?
到底要表达什么?
是要讲“兄弟情”吗,那就写一个新世界类型的故事或者放逐、英雄本色等等的故事啊,这部电影人物关系体现出兄弟情之间的感染力了吗?
并没有。
是想讲卧底的挣扎?
那别说无间道,好歹达到使徒行者的层次吧,卧底的故事被讲过几百遍了,这电影里讲的老套无比、毫无新意,甚至敷衍。
是想讲宿命?
那去跟杜琪峰拜拜师再来写剧本行吗?
是想讴歌警察?
这个的确看出来了,无比生硬且又当又立的警察,无比造作又强行夸赞的台词。
这整个故事讲完,要情感没情感,要悬疑没悬疑,要新意没新意,到底想让观众看什么?
不光是这部电影,这几年端上桌的香港电影大多数都变成这幅鸡肋的模样,已经完全丢失了曾经港片的魂。
现在这类香港电影,包括华仔这几年拍的,都是一个路数——开头,不去好好的塑造人物关系,或者人物落地的背景、细节、特质,根本不注重表现“人”,而是上来就给你甩一场炸裂的戏,要么就是枪战,要么就是死老婆,总是乱哄哄一闹,也看不清人物的生动性,然后到了中后段,里面的反派就开始发疯+咆哮,最后挂掉,《扫毒2》、《风暴》、《怒火.重案》全是这个路数,包括整个画风都没什么区别,冷冰冰的色调根本分不清导演是谁,风格有什么不同。
终于,忍受这几年这类港片mv式叙事和画风到现在看《潜行》是终于憋不住了。
整个片子的叙事,仓促和破碎得就像每个工作人员都巴不得快点讲完快点收工,每个人物的塑造,包括人物关系不去呈现,就每次用十几秒像mv一样的闪回,就希望观众能get到什么情感?
要观众自己脑补半小时,再继续看电影?
华仔这个妻子,就是纯花瓶,近几年好多港片就像套了一模一样的模板在写作,写个花瓶的作用不是为了好好塑造为他们情感感动的,而是为了死老婆服务的。
老板跟妻子到底有什么感情?
有什么打动人的?
就讲了句台词说她曾经被人强暴,然后给了两个割手腕镜头,然后老板说自此之后开始贩毒(这个离谱的逻辑都没懂有什么关联)然后就要让观众跟人物共情?
老板跟卧底的人物关系,就靠一句台词,我们认识十几年了,和发了几个短信的画面,和mv一样快闪的两家人在一起吃东西画面,就要让观众get到他们之间的纠结友情?
讴歌缉毒警察的人物关系,就简直更赶着去投胎了,弄了个年纪大的警察想讲点什么时代脱节又没讲清楚,然后就直接晕倒挂了,然后又是mv闪回一下他的愤懑,然后就想让观众get到这帮警察的不容易?
悲痛?
里面警察的台词更是让人生厌,道德说教加道德绑架,我真的期待卧底能像新世界那样逆反,结果没有,卧底立马接受了道德绑架。
之后警察表现也是奇怪,又不在乎卧底,说人人都可以死,然后又在靠近结尾的戏里,长官突然就圣父上身,嚷嚷着台词说人命最重要、一切都要先救人。
最后的最后,老板死了之后,兄弟之间纠葛刚完,还突然来一场几个警察聚在一起唠嗑讴歌了几句做警察不容易的水词……这个卧底的转变也是不随逻辑,异想天开去转变,先是电梯里被一通说教后就不退了,然后就化身毫无正常人逻辑的拼命十三郎,就想靠妻子看望他时说了句什么父亲不是孩子的榜样之类的。
警察都不让他做了,他是非要继续去做。
正常人经历这种不被家人理解的压力不应该更想退出吗?
还有,没有刻画任何老板对手下的优待、人格魅力作为领导如何服众,也不去刻画他跟小弟之间的情义,只呈现了他那么无情,甚至杀手下,怀疑谁杀谁,让手下做自己替死鬼……所以问题来了,他手下小弟一个个都是npc工具人?
为什么一个个可以牺牲自己为他死?
包括卧底和老板人物关系,以及第一个跳楼死的假老板,跟老板之间的过往,是一点不表现。
以及若不用一句台词说卧底和老板竟然认识十几年,看着还以为这两人今年刚认识。
老板前面因卧底看了电脑就要杀卧底,后面更是非要杀卧底全家,对卧底与老板之间的刻画从什么时候展现了卧底对老板有更深的感情?
卧底疯了一样抓人家抓那么坚定,最后人家要杀卧底全家了,卧底倒好,突然给他挡子弹,要救他。
对老板人设的刻画也非常单薄,从剧情逻辑看,老板妻子会死,是因为他自己吞了毒贩的货并且延期不给,毒贩家人死了找他复仇,最后直升飞机打死了他老婆——跟前来阻止和救援的警察有关系吗?
所以要塑造的他后面恨警察的动力,仅仅来自警察说了两句你活该?
后面的台词他又说,自己家人是警察害死的,所以也要杀警察的家人,这是什么逻辑。
如果要让他恨警察的情感逻辑合理,那就应该安排一名警察失手打死了他的妻子,而不是毒贩打死的,不然他对警察发什么疯?
我非常热爱黄金年代的港片,也像华仔采访说的,希望港片延续。
所以华仔,你们延续港片能不能先琢磨一下怎么写好一个故事?
这到底延续了港片什么?
以前的港片为什么好看?
情感,情感,情感!
人物关系写的非常扎实,尤其着重于小人物的刻画,叙事更是丰富,人物之间的情义,如何做兄弟,以及如何反目,甚至男人与女人交织在里面的关系,如此生动,没有人是单一的花瓶。
可是现在这些港片呢?
是港片吗?
你们把港片最重要的写戏的“情感”都丢掉了,女人总是一闪而过的花瓶,底层人也总是一闪而过,人物人物不交代背景,关系关系不刻画用心,你们到底在写什么鬼啊?
就是因为这样敷衍,所以港片现在根本还没有大陆电影做的好,华仔这里面参演质量最高的就是《流浪地球》了,演港片真是演一部废一部。
但只说编剧有问题也不全对,因为电影和剧集的逻辑有区别,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影导演权力往往比电影编剧大,甚至导演有时可以直接决定电影剧本的创作和修改。
而如果电影导演是个新人或者不知名的,那对剧作权力更大的就是知名演员和背后的制片、监制、投资人了,所以该为这部电影负责的,导演、主演、投资人的问题比编剧更大,因为他们的权力大于编剧,编剧很可能是听他们的意见来弄剧本,对创作拍板的人是权力更大的人,这些人没看出剧本问题吗?
还是剧本就是按他们的要求写的?
在近年港片里,华仔演完警察演反派,演完反派演警察,演的警察之间是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变化,没有特点,让人记不清哪部是哪部。
像这部的老板,除了变态的笑容,他到底有什么人物特征?
说的出来吗?
他有什么生活习惯?
他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他也做过底层人吗?
全都不表现。
而表现最多的,就是他像在拍画报一样地站在天台,或者坐在椅子上,给他摆pose的镜头。
现在真是烂到连老港片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应该扒一下以前港片是怎么塑造人物关系,怎么推进情感,怎么叙事的。
就算照着老港片的叙事规律拍,也不至于这么烂啊。
其实能理解华仔是个比较重视人情的人,有些港片的大演员现在接一些莫名其妙的戏,有时是为了还人情,或者为了支持新生代的编导,或者为了能开工大家有钱吃饭……等等。
华仔这份好心也有好的时候,比如当年支持宁浩《疯狂的石头》而出了佳作,还有《流浪地球》佳作,还有《东方华尔街》短剧集,这是好的方面,是应该多支持好的创作的,一部作品是好是坏,从剧本上就能做出一个基础判断,少数情况是剧本没成型但有个天才导演能驾驭。
可是,被这其中的人情、资本利益捆绑,急匆匆就开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人都有理由,但这也是太在乎人情的弊端,创作是不能过于讲人情的,否则就会为了人情牺牲表达,对得起人情,却对不起观众,虽然满足了短期利益,却损失了港片发展的长期利益。
影视的长期利益永远是内容为王,内容的真诚才不会让电影死掉,不会进入需要急着靠烂片养人的恶性循环。
现在港片不行的问题不在没有演员上,演员是能被好的剧作所挖掘、打造出来的。
现在的根基差是因为创作者这一块出大问题了,港片一直没有建立好的创作者循环逻辑。
现在天才们消失后,创作者人才不足的问题就一下严重暴露。
港片极度缺乏好的编剧人才,而老一辈导演北上后陷入了追市场追资金却弄不懂观众的江郎才尽,又没有新一辈的导演人才出来。
编剧和导演人才没了,光靠老一辈演员出来刷脸,就算他们演技吊打现在年轻演员也没用啊。
港片想活,必须尽快摸索出一条能够吸引,并给与有才能的年轻编剧、导演创作空间和支持的机制出来,不能再像90年代那样指望天才辈出了。
跨年档的电影小乔差不多都看了当然那个什么张万森的没看,国产爱情电影大多都是烂片不去电影院踩雷但今天小乔要和大家讨论的《潜行》,也不是什么好电影
关智耀导演赵雅菲谢清华联合编剧刘德华 林家栋 彭于晏刘雅瑟 任达华等领衔主演豆瓣评分:6分,推荐指数两星正在热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影院观看
刘德华一直都是劳模,是拼命三郎2023年更是上映了四部主演的电影,两部客串的待映的还有二十几部,大年初一还有《红毯先生》上映
说实话这个电影小乔是真的期待刘德华+林家栋,影帝碰上影帝,演技应该是没问题了吧可是忘记了另一个主演彭于晏,他似乎只会耍帅
接下来的内容请谨慎阅读,涉及剧透说实话前半部分是真的挺好看的,很反套路彭于晏饰演的方sir,是网络毒品调查科警司而他这次负责的案子就是抓捕“老板”
林雪饰演了一个老缉毒警察,搭不上时代的列车不仅落后毒贩的思路,还要被彭于晏嫌弃不过咱就是说,香港警察不讲究论资排辈的吗?
经过缜密的布局,在电影的开始警察们就成功的抓到了“老板”别说,朱鉴然饰演的阿南,是真的很不错外形靓仔,演技也不错
刘德华饰演的林阵安,表面是老板的律师,还是个很厉害的律师几乎没有败绩“老板”自知逃不掉了,在判刑前就选择跳楼自杀了可是市面上的毒品依旧很猖狂,所以老板不是老板还是马上就有新老板替代了?
原来刘德华才是真正的幕后老板,而表面上的老板只不过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刘德华真的太疯狂了,下线也不给供货了闹就杀他全家,就主打一个嚣张跋扈
最嚣张的还是直播卖毒买毒像买普通快递一样方便
可是毒贩大佬刘德华也有软肋,他杀人如杀鸡,对待生命完全没有敬意比《门徒》里残忍多了但是他有一个超喜欢的女朋友,在他面前包装成斯文先生
他还有个好兄弟,林家栋饰演的修浩表面上是修车行的老板,背后却是刘德华的杀手背后他更是林雪卧底多年的警员但是他亲手杀死了彭于晏的卧底阿南,咱们就是说卧底真的可以杀人吗?
林雪死后,彭于晏就想接手林家栋,想做他的上司可是林家栋他直接说“我要辞职!
”
彭于晏让他继续执行任务,刘德华要他做“老板”一方面是做警察的责任,一方面是多年好友的感情这让他十分为难
电影到这里还是好看的刘德华敏感多疑,心狠手辣,这个毒贩大鳄人设一下子就能立住了直到在结婚当天,老婆死在自己面前刚刚出生的女儿也夭折后,就变得疯批了智商也是直线下降,连手底下的黑客能力也变得不行了
骚操作一批一批的,自杀式的挑衅暴露自己位置,绑架林家栋的家人,被警察围布更是发癫吼道“为什么要我的家人受到伤害”
刘德华整个就一恋爱脑,咱就是说这个结局真的离谱更离谱的还是林家栋你是不是喜欢刘德华啊,眼神都TM拉丝了还飞身过去挡子弹,做古惑仔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
当然,了解刘德华的都知道,演反派必死所以,他飞车死在了老婆的灵位前真的,想了一万种死法,也没想到去撞骨灰
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刘德华发挥空间真的很大演技也是真的很好,更是很帅但依旧改变不了这是一个烂片!
鉴定结果:烂尾只值两星,滤镜大的可以冲!!!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很少在电影院能看到国内有说暗网的电影,更别说是暗网贩D了,题材有点勇,预告里高能信息点也好密集,突然爆发的枪战、高空坠落的尸体、网页端就可以随便购买到D品,盘得我头皮发麻!
刘德华x彭于晏的正邪对立也很有意思的样子。
表面斯文败类精英律师私下是暗网毒枭,光是这个反派的设定就让我把期待值拉满了太是我的菜了,看华仔演正面角色演多了真的狠狠怀念他演毒枭疯一回!
彭于晏穿上一身制服用望远镜盯人,子弹上膛那段给我苏晕了,老公真的好适合穿制服!!
华仔穿着高龄衫叠西装却做着丧尽天良的事,这个反差也真的张力拉满,二位在这儿上演什么叔圈天菜收割少女心啊!
而且《潜行》里还有林家栋!!
我真的抗拒不了刘德华x林家栋的搭档,梦回《无间道》,永远的黄金配角,林家栋的演技是真的没话说!
刚看完回来1,先说优点,有一说一,演员阵容真不错,演的都蛮好,甚至有些地方有些用力过猛,比如华仔,这个角色身上让我看到了《扫毒2》里面的余顺天的影子,太平绅士,还是表面精英,背后毒枭这种人设,笔挺的西装,讲究的眼镜,儒雅的姿态说着最狠的话。
甚至为了刻意制造这种反差,有点过于精致。
但是整体上的表演和之前很多的角色有相似性,比如扫毒2里面的余顺天,比如门徒里面的阿昆,穿上西装进入警察局的时候,甚至让我想起了无间道里面的刘建明彭于晏,林家栋的表演,也有进步,一些对抗戏,文戏,情感给的比较猛烈,但是剧本太弱,没有铺垫,白瞎了演员的表演,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刘雅瑟女士的表演,坦白讲,比《前任3》还是有进步的,让人还是某些时候会觉得她是在和华仔搞对象,前任三里面的扮相觉得她不会爱上任何人,这个里面相对女人味要强一些,只是港片,这类港片给女生戏的表现机会其实有限,很多适合都是花瓶2,画面,动作场面,尤其是华仔的头号杀手和彭于晏的那场一对一单挑,拍的还是非常精彩,拳拳到肉,马来西亚婚礼上的枪战也还行,虽然不知道为啥打吧,但是打。
起来还是比较凶残。
部分画面容易让人想起港片的黄金时代,比如华仔和林家栋在车里畅谈人生,看着外面的小混混,用磁带放着港乐,那个视角,画面,音乐,还是挺美的。
优点基本说完了,就是演员给1星,动作场面给1星,总共2星3,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在故事和逻辑,还有节奏。
导演和编剧需要背这个锅,一大堆文戏,总是来的莫名其妙,知道你想煽情,想感动,但是对不起,我真的一滴泪都流不下来。
华仔这个大毒枭被一大堆香港警察围住,最后居然能让全身而退,狙击手在哪里?
皇家警察的尊严在哪里?
虽然知道你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追车大战,任达华先生需要出场一下,以及让华仔开着劳斯莱斯从山崖冲向他的豪宅,在他爱妻的遗照面前闭眼,但是实在是转场转的有点硬。
华仔和雅瑟女士的马来西亚婚礼,南美军阀带队前来狙杀华仔,这个我理解,香港皇家警察来是要干嘛,是来狙杀华仔,还是保护华仔?
如果是狙杀华仔,那还费劲破译他的暗网干啥?
如果是来保护华仔,直升机无差别攻击是什么鬼,把刘雅瑟打死,华仔闺女也挂了,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动作场面还是不错,但是动机不明,逻辑混乱,莫名其妙。
家栋同学被彭于晏警察救下,华仔都可以不怀疑他,而安心带回去,直到后面黑进警察内网才发现他是卧底。
总之类似的逻辑漏洞太多,最终整体串起来,角色的核心动机,剧情的推动比较乏力,就是为了向前而向前,第二幕的核心 高潮部分,剧作里面的失去一切和灵魂黑夜,几乎没有,所以就导致没有高潮,像心电图一样,看的非常平淡,看完内心毫无波澜,不知道看了个啥。
总之,电影最重要是讲个好故事,其它其实都是佐料,这个是内核,很遗憾这部片没做到
我以为今年最烂的电影是扫毒3,以为今年在电影院看过最烂的是《坚若磐石》,紧接而来的是《莫斯科行动》,没想到还有一部潜行 在等着我,一部部香港电影的烂片冲击着粉丝的内心,从古天乐开始 到千篇一律的警匪片,现在轮到华仔的头上了,剧情烂是一方面 如果没有生命力的角色 这个角色没有个体性 那真的是烂到彻底了。
整部电影逻辑混乱 硬伤太多太多 任达华的角色莫名其妙,强行加戏,破解暗网跟抓人有冲突么?
这电影每条线都不精彩,也不好看 结尾更是烂 这是一个正常导演拍出来的电影?
再看看他的履历 挂名导演的是 指甲刀人魔…… 我也是无语了肥雪 肥猫这两个角色 包括整个网络调查科都烂爆,反派的暗网部门 明知道会被查 还要在办公室老老实实等着。
刘德华在废弃工厂 带着几十个雇佣兵绑架 后备箱装满手雷 这个时候还要等暗网破了 才能抓人?
每个角色都是槽点 这些演员被这种导演挥霍 现在真的是只要是香港电影都可以绑定烂片了 百分之九十的几率!
元旦档票房大战正式开启,毒舌君今天去看了刘德华、林家栋、彭于晏主演的《潜行》。
感觉这片子也就是前三四十分钟能看吧,越往后就越不能看了,无论是剧情还是角色,都显得夸张、失调、不可信!
下面毒舌君就跟大家详细说明,本片是在如何在夸张、失调、不可信的烂片之路上狂奔不回头,从而导致影片彻底崩盘的!
先说夸张。
毒舌君也明白,商业片嘛,动作片嘛,夸张是必然的,但也总该有个限度吧,太超出人们的基本认知,就让人感觉胡编乱造了!
影片中,刘德华扮演的大毒枭像网络直播带货那样,搞了个网络直播贩卖毒品,而且是向全亚洲普通民众的手机发送网站链接开卖。
平时大家虽然知道暗网上进行着许多走私枪支、毒品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但那毕竟是暗网啊,不是一般人能上的。
但刘德华搞的这个网站可是普通民众都能上的啊,这真拿亚洲各国政府当透明了是吧?
大张旗鼓地搞各国政府和警方都无法阻止,这就夸张得没边儿了吧。
还有刘德华的马来西亚婚礼,南美毒枭的军队突然出现要杀他,妈呀,从南美到南亚,不远万里过来杀人,这是多大仇多大怨啊,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南美毒枭的军队杀进亚洲的事情吗?
更夸张的是,此时香港警察的攻击小队居然也出现了,拜托,这是在马来西亚啊,《扫毒3》里在泰国进攻毒枭老巢,也是当地军队主打,香港警察跟着的,到本片中怎么就成了“Hong Kong police”冲锋在前了?
还有刘德华虽说是个大毒枭吧,但也只是南美毒枭的下线啊,何德何能居然把势力延伸到南美,把南美毒枭及其手下全灭,这……真可以说是离大谱了吧!
更夸张的是,结尾任达华居然要彭于晏等18分钟,等到破解了刘德华的网站之后,再去抓人。
这……刘德华这帮人绑架林家栋的老婆孩子,非法持有武器,用重火力跟警察对射拒捕,这还不够抓的理由吗?
居然还要等18分钟?
你就说说如此多夸张的情节,让人在观影过程中还怎么能认真得起来!
再说,失调的问题。
本片中彭于晏演警察,刘德华演毒枭,一正一邪都定性了,很难有啥发挥的空间。
按理说,主要的戏份应该落在林家栋扮演的卧底身上。
毕竟作为卧底的两难处境,最有发挥的空间嘛。
2007年的香港电影《门徒》里,刘德华也是演个毒枭,主要戏份则是落在吴彦祖扮演的卧底身上。
但本片中演卧底的是林家栋,额……林家栋那个样子,就不是商业大片的男主脸哈,如果戏份主要落在他身上,估计也没人爱看吧!
所以,影片只能给没啥塑造空间的刘德华狂加戏份,把剧情重心统统放在刘德华身上,却严重缺乏令人信服的角色塑造和剧情逻辑,同时也没有给刘德华和林家栋的兄弟情义做好铺垫,从而导致影片的剧情和角色彻底失调,呈现出完全矛盾的不可信局面。
最后,就来说说本片最为致命的“不可信”的问题。
刘德华这个角色“不可信”的矛盾点在于,影片明明呈现的是一个想要跟女友结婚安定下来,还亲口承认“怕死”的这样一个毒枭形象,那按照合理的角色逻辑,他难道不应该缩小或是放弃毒品业务,从而老老实实地过安稳日子吗?
结果他反倒越搞越大、越玩越花,明着挑衅警方和南美毒枭,遭报应是必然的啊!
还有,影片中刘德华跟林家栋看似交情很不错的样子,一起带着家人吃路边摊,还互去对方家里。
那么如果这俩人真是交情过硬的话,何至于仅仅因为林家栋偷看了刘德华电脑里的秘密,刘德华就要派人把他灭口呢?
关键是林家栋是知道刘德华贩毒的啊,还替他干掉了另一个警方卧底,刘德华只是换了个网络贩毒的新形式,那也是贩毒啊,被林家栋知道了又怎样呢?
林家栋难道不是他的自己人吗?
有必要仅仅因为这个就派人去灭林家栋的口吗?
你们还是不是认识十几年的好朋友啊!
比刘德华角色更崩的是林家栋扮演的卧底,他这个角色“不可信”的矛盾点在于,刘德华都对你无情成这样了,你居然还对刘德华有义?
刘德华仅仅因为你偷看了他的电脑,就派人去杀你,后来还要干掉你的老婆孩子,你最后居然还去替他挡枪?
还帮他逃跑?
这都有逻辑、有解释、有铺垫吗?
《潜行》这种剧情和角色崩成渣的片子,难道还不算大烂片?
有同感的话就一键三连吧!
(文/毒舌君)
1. 林雪发现可能是彭于晏的卧底暴露了,但是打不通彭于晏的电话。
林雪可以 a. 等电梯上去 b. 打给彭于晏的上司、身边的同事 c. 充分评估自己的体重和活动能力后选择爬楼梯上去找彭于晏2. 你的警局有各种的无人机、摄像头等超高科技设备,作为卧底的彭于晏,发现对方的犯罪证据,你可以: a. 把手机放在胸口,然后用摄像模式拍下来 b. 派人到对面楼用长焦监视器监视他 c. 用电话拍照,而且还动人家的鼠标,让人家发现。
3. 刘德华,你竖起了中指,鸽了人家中间商,害的人家中间商家破人亡,然后中间商找你报复,伤害妻儿,然后警察来救场才把你们救活。
请问:警察做错了什么?
你要报复警察?
(哦,对了,你在马来西亚办婚礼,你是知道有仇家哦,这么多人带枪参加婚礼啊。
哦,对了,你老婆在马来西亚中枪,你让她飞回香港再救治,她能阁这么久啊?
能不G吗?
4. 早产儿有生命危险了,医院:马上撤下所有的设备,停止救治,让父亲来看他一眼,哦,他还没死,他还能睁开眼睛笑一笑哦,但我觉得他完全没有抢救的余地啊。
5. 林家栋从警局出来了,嗯,我觉得不应该打给电话给妻儿报平安。
我做卧底这么危险,我也依然选择把他们留着香港,而不是以移民的名义让他们先脱离危险。
6. 发现林家栋是卧底,刘德华选择:把他和家人带到废铁厂,然后呢?
然后让警察来这里爆发枪战么,然后玩一场六国大封相?
你的目的呢?
这么做的意义呢?
7. IT小哥哥:老板,黑进警察局拿数据很危险哦,很容易暴露哦。
现在我已经拿到数据了,是不是卖掉警察信息更赚钱呀?
也没关系啦,反正任务完成了。
但是服务器好重啊,搬不走啊,怎么办?
作为程序员,当然是服务器在人在,服务器亡人亡,所以,手下们你们都可以走了,但我要陪着我的服务器!
(哎,花花花两下就破解警局的网络,干点什么不好呢?
破解一下银行的网银不好么?
8. 最后关头一身雷管进场救老板的忠心小哥哥:嗯,救场完成,老板脱离了。
那我还活什么呢?
自爆吧9. 家栋BB,刚刚刘德华才向彭于晏开了一枪,彭于晏都不知道会不会死,但没关系,刘德华不能死。
我还得带他回家呢。
对,我是警察,抱歉,我不想带你回警局,我只想带你回你的家。
10. 警察们:他在暗网贩毒,一定要攻破暗网,才能绳之于法。
至于绑架、持枪这些我们都用摄像头录下来了,但这些都不是犯罪证据,不能起诉他哦。
11. 助理警长任达华:放他们走吧。
哦,不,我后悔了,追。
12. 已知:姜浩文自杀了、老板还活着、团队的头目还剩下刘德华和林家栋。
林家栋:嗯,我还是想知道谁是老板?
13. 刘德华手把手教林家栋用暗网,冒充老板。
林家栋:哎,窃听器、摄像头什么的,太难搞了,我拿不到证据。
对了,我是帮刘德华修车的,但是修车人是有规矩的,绝对不能在车上放窃听器。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3.5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北影节英嘉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