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的画风有种乡村爱情即视感,剧情也相对来说很老套,但是即便这样,也不妨碍冯巩老师到处散发父爱的温暖。
男人看了会沉默,土味情话已经过时了,做一个调解员可以左右逢源。
首先就片中的女主角和冯老师的夫妻搭档,却看出了一种父女的感觉,再加上昊然弟弟,俨然就是祖孙三代人。
然后就是我们第二女主,深夜然陌生男人去她家留宿,最后居然是因为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姑娘,只想说这样纯情的少女给我来一打。
接着就是火锅店的老板娘,搬出火锅店的唯一要求居然是让冯老师一周陪她聊天唠嗑,可见冯老师的魅力之深,可以虏获20+到40+的女性。
女人看了会流泪,大概就是奔着主演前三的昊然弟弟去的,结果人家就只是个客串,在里面扮演传话筒的角色,可惜了他的盛世美颜。
除此外,片中的设定是在重庆,为了更贴近当地,主演有时会蹦出几句重庆话,感觉还是略微有点拗口,完全没有当地人说话的感觉。
还有设定地区是在重庆,除了有火锅店、本地话、还有毛血旺以外,重庆元素真的是有点少了,没有当地感。
本文首发于公号「电影审片官」(dianyingspg) 上周五,上映了两部烂片,一中一西,审片官编辑部的@小慌 都看了。
看完后,说是五星级工伤,想报销精神损失费…一部是《深海越狱》:失神、迟缓的动作,老套无聊的剧情,了无生机的脸,尚格·云顿这种老牌动作明星,一把岁数了,还演这种低配老派动作片,挺令人伤感。
一部是《幸福马上来》:老年喜剧片,一脸慈祥、脾气特犟、自我感觉特良好那种。
没冲突,非硬造;没笑点,非硬搞;不时髦,非硬赶。
岳云鹏、贾玲等谐星,不挑活儿,掺和些烂片,没啥可意外的。
而刘昊然一大好青年,为了拿点资本和中老年人的“红包”,来凑这热闹,也是不容易。
通片硬尬重庆话,却没尬出点儿味道来。
绝佳的地域特色,也被拍得了无生趣。
在重庆待过四年,离开十年,这片让我特别不怀念它。
下面,有请甜叔,来看他说说后面这部——一位热心人,一辈子热衷于解决矛盾、化解纷争。
时常游走在夫妻吵架、妇女跳楼、群众械斗、暴力讨债的现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妻子不理解,将他赶出家门。
他依然我行我素。
冒着生命危险,帮百姓谋福利,替社会求安稳。
最终,妻子原谅了他。
不仅重新把丈夫接纳回家,或许从今往后,也会全心全意会支持他的利他行为。
冯巩的《幸福马上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那些弘扬助人为乐精神的宣传、教化影片。
在当今这个重利的社会里,类似的剧情,如果不说令人反感,至少也很难让人信服。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呢?
不过我们还是暂时搁下成见。
的确,在大部分的电影里,主人公通常都有一个大致上来说是利己的动机。
无论这个动机具体是什么——寻找财富、追求艺术梦想、获得某个女孩的青睐、复仇、越狱、探明真相…然而,细究起来,即便是在这样的电影里,利己也往往是和对利他的肯定同时进行的。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不仅帮狱友争取了很多利益,而且还替社会消灭了一个公害。
比如,《霸王别姬》,段小楼、程蝶衣最后的幻灭感源于哪里?
正是源于他们不愿意出卖朋友。
所有电影的主题,从来没有说哪个是要鼓励自私自利,更多的都是在褒扬利他精神。
可以说,只要是电影,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是在宣传在教化,在倡导一种非功利态度。
因此,主人公马尚来(冯巩饰)的利他动机,并不足以作为批评《幸福马上来》的有力论点。
它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向善倾向,马尚来的这种倾向比常人更强烈。
同时,该片的口碑如此糟糕(豆瓣评分目前只有3.6,仅好于1%喜剧片,也就是说比99%喜剧片都烂),利他动机亦不足以成为它糟糕的借口。
这种动机其实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特殊。
在类型电影的传统里,本片的主人公更接近超级英雄电影和追梦电影里的主人公。
前者,同样的舍己为人,同样的不求回报,影片中一般会设计一个他与之抗衡的大反派。
后者,同样的视金钱如粪土,为了一个理想,常要招来社会的白眼、家人的疏远。
只要我们把调解矛盾当作马尚来的爱好,那么本片就不折不扣地是一部追梦电影。
它同时也运用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元素,为马尚来设计了一个对手——茅雪旺。
问题不是出在动机上,而是出在身份上。
茅雪旺也是一个调解人,不同的是,调解是他的牟利手段。
每每,当马尚来为弱势一方伸张正义的时候,茅雪旺总是受聘为强势一方的代理人。
留意,电影在这里已经偷换了概念。
所谓调解人,通常应该不偏不倚,站在中立的位置。
劝架的一旦站队,事情就不一样了。
这部电影中调解人的意义,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的律师、代办、咨询和受雇打手。
拿钱的还好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不拿钱可就尴尬了。
一伙人打群架,你一个路过的,拎着条凳子腿跟着瞎掺和,这不有病吗?
当然,电影没这么拍,这种明朗的情况下,它还懂得让马尚来做一个和事佬。
但事情的性质稍微有一点模糊,马尚来的处境就立即变得难堪,乃至动机也变得可疑。
电影用很大的篇幅,讲马尚来和茅雪旺干涉一段破裂婚姻的事。
一对夫妇,丈夫有一天跟妻子提出离婚,理由是她在结婚的时候隐瞒了曾经垫过下巴。
实际原因据马尚来推测,是这个做丈夫的负心薄幸,有了新欢。
不管怎么说,这是人家夫妻的家务事,用相对现代的眼光来看,外人平白无故不该插手。
除非是当事人要求你来插手——妻子请到马尚来帮她劝和,丈夫请来茅雪旺帮他劝分。
于是事情就演变成,马尚来大公无私地,帮一位女性实现愿望,却让一位男性的愿望落了空。
其正义性建立在一种比较陈腐的价值观上:劝和不劝分,婚姻神圣小三去死。
然而,即便我们接受这样的价值观,还是会觉得马尚来的行为有一些无聊。
自己跟老婆的关系都岌岌可危,却跑去帮一对陌生人挽救婚姻,您这是,闹呢?
痛痛快快,就将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喜欢打抱不平、锄强扶弱的人,也可以把故事讲圆了。
可它不,偏偏又忘不了「调解」这个出发点,硬是把马尚来变成了一个是非观糊涂的人。
电影讲了一大半,一直讲的是上述这种鸡毛蒜皮般的小事,让人觉得没有进入正题。
终于在后半段,我们看到了一个稍微可以令人打起精神的话题——强拆。
地产开发进展得如火如荼,只剩下一个寡妇,守着一家火锅店,不让拆迁的工人们动。
之所以不走,倒不是因为赔偿没谈妥,而是因为寡妇忘不了他的亡夫。
一如从前,马尚来和茅雪旺介入,马尚来站寡妇,茅雪旺站地产商。
茅雪旺就是个打酱油的,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因此在这里也并未造成多上实际的阻力。
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拆迁队给火锅店断水断电,马尚来怒了,将拆迁工人痛斥一番,说他们怎么能这么欺负寡妇。
电影又一次采用了移花接木这个招数,把地产商和寡妇的矛盾,转换为工人和寡妇的矛盾。
两边都在理。
寡妇在理,因为火锅店是私产。
工人在理,因为工人需要赚钱糊口。
由于这一番怒斥,工人们被感化,当天就又把水电给寡妇送上了。
寡妇也被感化了,觉得没必要这么执着,火锅店换个地方也可以开。
结果是,寡妇让出了火锅店,地产开发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所以马尚来实际上站的是哪一边?
从一开始,他就站在地产商的一边。
当马尚来宣布他支持寡妇的时候,两个徒弟目露疑色,显然是对师傅突然易帜表示不解。
他没有直接劝寡妇离开,是因为那样效果会适得其反。
暂时性地支持寡妇,是为了达到最终让寡妇离开的目的。
这就很让人不解了。
何以地产商的利益大于寡妇的利益?
我们唯有引申或猜测,说马尚来这样做是为了大局考虑,是出于调解者的一种公正的原则。
但是,这大局是什么大局,这公正是谁的公正?
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不是地产商停止开发,反而是弱者对强者让步?
这便是隐藏在整部电影剧情地基下面的那颗炸弹——若说主人公追求的是帮助弱者,可他却不断做出违背这一初衷的事情。
若说他在乎的唯有一个「理」字,可他偏向的那一方,往往又并不比另一方更在理。
人的利他行为,尽管难得,可往往总也有他的道理,要么出于怜悯,要么出于某种道德信念。
马尚来的种种举动,你却看不出他的道理,或者可以干脆说成是没道理。
因为没道理,所以不可信。
不可信的事,讲再多遍,说再大声,它也还是不可信。
倘若这部电影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宣传和教化,那它丝毫也不会收到想要的效果。
欢迎关注
像前面个评论说,看见刘昊然就想走进电影院,更何况海报占位那么突出,合着在消费人家呢。
不到5分钟的出场时间,使劲撑住眼皮看到了两年前十八岁的小刘,白背心真美好,洗澡那几秒大雨奔跑那几秒真少年心性,明显外地人的重庆话也是很可爱的,但还是无法抚平为何坐在电影院的忧伤感。
这一切的自我否定在看到微博马晓的cut达到顶峰,懂了一个真理:刘昊然客串的电影=烂片。
最近重看来了唐人街,对刘昊然有莫名的好感。
刚好有个冯巩的电影加上刘昊然了就点开看看。
然而只想说,对A,要不起。
做惯了春晚小品之王,冯巩的这部电影更像是小品的延续,然而没有了小品舞台可以各种插科打诨的互动,电影与观众来说就显得平淡无奇得多。
别人A,至少有肤白貌美大长腿,你这个A,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冯巩饰演一个调解员,退休发挥余热,开个工作室之后遇到的几件事以及与家人的矛盾。
几个段落加上矛盾主线,构成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平淡无奇,家长里短。
然而现在的观众已非昨日没有娱乐生活的观众,《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家有儿女》这样的情景喜剧想要受欢迎已经不容易了。
而做为电影,这样平淡无味的更是惹人瞌睡,反正我没看完!
『幸福马上来』冯巩老师自导自演第三作,参演阵容差不多算占了如今内地喜剧圈半壁江山,更不乏大量春晚级演员站台,但也无法掩盖此作剧情上的薄弱和逻辑的凌乱,更像是由一个个小的舞台剧组合拼凑,衔接、转折全靠冯巩老师的独白,说教意味太过浓重缺乏自然过度,与前两作水平相距甚远。
【4+2情怀分】
刚网上看完,一看豆瓣才4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底,一看评论明白了,不是说川话不标准就是冲着刘昊然去的。
我就不明白了,要听标准川话你去四川,刘昊然在里面就是个男N号,指望他有多少戏。
再来说电影,我给5星,为什么,好看呀!
很通俗很普实的一部电影,每个故事都反应了我们身边常出现的事件,他没有讽刺而是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观念去看待他并面对他。
很感谢里面的众多戏剧演员让这部影片不那么灰暗的诠释社会问题而是非要丰富的戏剧化了,让人看着很轻松又能深刻体会。
感谢巩叔!
我给7.5分 .也弄不明白为何有人特别喜欢黑这个.应该是水军吧.稍微看了一下评论.居然有人离谱到拿牛莉的双眼皮说事 .真的搞不懂这种NC.只关心人家女星的双眼皮,那么你是来看电影的吗?其实如果在喜剧云集的时候.说他烂就算了.和同期其他影片比...就说小沈阳的猛虫过江吧.居然最后还是斗殴,背景音乐还是古惑仔的时候..这样的烂片3.8的高分,全程无笑点.都是一群东北爷们装傻卖贱,....居然都有3.8分..相比这个电影剧情演员到台词.强过多少倍..有些时候.还是有取舍.其实应该没有四川的演员.都说四川话可能是因为.1.我想应该是考虑,男主角徒弟说我哥们,然后哥们居然是女的这个梗.因为.打工的时候的确人家四川同事这样说.2.四川方言可以增加喜剧效果.第一次看有些地方很牵强.比如说第一次夫妻吵架扔面条,扔冯头上.这个梗几乎是个喜剧都有.一点也笑不起来.当第二次冯总说.我说的是这一次.....我还是笑了..虽然说小品味道严重..但是就像跨人说.就是太漂亮.所以着并不是缺点对吧..
作为一个比较口糙的影迷,无论多烂的电影,基本都可以看下去,这个真的看不动。
说着一口假四川话。
听普通话不像普通话,听四川话不像四川话。
看的好难过。
可能是我有点强迫症了。
这个是我的问题。
但是剧情能不能再烂一点 居然可以打3.7分。
受不了。
演员都是些实力派,不承认不行。
很多都是独当一面的主角。
为什么要拍这么烂的电影,是为了圈钱,还是怎么?
走马观花,其实每个细节都可以制作出笑点。
最终都匆匆而过,草草了事。
拉镜头从屋内拍到屋外,展现看热闹人之多手机视频转场到现场表演正反打拍摄马尚来跟光头视频通话打鼾时切镜头充满喜感手持今天拍摄马尚来醉酒后的视野,微微抖动回忆是暖光推镜头拍摄孙二香对马尚来说出为什么不搬走的实情,也代表着她对他的信任,以及两人关系的加深茅雪旺与马尚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为了结果可以不顾一切,另一个是用情感化、用心帮助
过时笑料,刻意的蹩脚方言,表演也很赶客。
有点意思
感觉拍成电视剧还挺好的
很有年代感 适合一家人随便看看
大事不小,小事不大,老百姓身边的好人是最值得敬佩的!感动,笑声,给人们带来心中最重要的温暖,能云集这么多大陆明星笑星,值得一看
小品集锦,一笑而过。
尴尬
得人心者得天下。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1星给昊然弟弟
单位组织提前看了,4星全是给我重庆的!嗯!
一言难尽
老朋友们层出不穷的完成了友情客串的豪华阵容。仅此而已。
这种片子真的能在影院上映么 真的有人看 有票房么 真觉得他们花钱拍戏是为了洗钱 这什么烂片
其实想看完的!听说刘昊然千万片酬的电影啊!看一半就想死了!瞎了我的双眼!
这么拼,给5分吧
导演叫崔俊杰,女主叫毛俊杰,大概是让大家“崔毛”求疵吧,这么好的电影只给4分好意思么?我起码给4.1分!因为本片拍出了那种纯洁的性幻想,女下属直接让老马住自己家,还搭上闺蜜!孙寡妇无视几百万补偿,却只要每周老马陪聊和慰藉!这不是给刘昊然粉丝看的,是给你长辈看的!
不错
本来为家乡的风景打一星,但我妈咪辈的看了,从头笑到尾,而且很开心,很少有这种情况,一般我觉得好看的电影,他们都会打瞌睡,所以这部电影有它的成功的地方,现在我改打四星!
现在好剧本的确很难,当然能把剧本拍出来能看的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