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星期四,怀着极疲惫的心情看完了柯南第十八部剧场版《异次元的狙击手》,唯有疲惫二字才能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其实一个动漫能走过20年风风雨雨想想还是蛮不容易的,不应该求全责备了。
我记得我上次追TV版还是2009年,《鱼儿的一角岩》是我停追的地方,这集冲矢昴刚刚登场不久,第一次和愚蠢的少年侦探团出来活动;那个时候我还很希望他是黑暗组织的人呢,而且那首我最爱的TV版片头曲《revive》里面明确暗示冲矢昴是黑暗组织成员:你看他后面那个大洋酒瓶!
就在今天,我得知了他是我的心头一爱赤井秀一……我2008年因为剧透错过了知道赤井秀一是FBI的那一瞬间,但是《红与黑的碰撞》还是哭得像狗;2015年又被剧透冲矢昴是赤井秀一,这难道不是命运弄人?
还有因为这几年只是在补2006年左右的TV版(别问为什么,因为我2007年买的碟片只到2006年,好歹也是十周年纪念版盗版碟!!!
),对于世良这个shenmegui的人物也是一无所知:我想,这动画里有一个神姿无姿的主角就够了,又来一个神姿无姿的“侦探”是为何?
仅仅为了“秀哥哥”?
那是不是冲矢昴恢复身份,你就可以滚蛋了?
柯南的助手或者说是对手已经够多了,对于她的出现我真是无语凝噎。
还有这画风……集体带美瞳、画眼线,这种粗线我好像只在欧美的漫画里见过。
我虽然不追TV版但是剧场版还是一年一看的,上一部也没有这么油腻啊,是换班底了吗?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知道,除了我极爱的毛利大叔的配音早换了之外(但还是不习惯,总觉得这个配音听起来像杀人犯或者路人甲),对于这些变化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想,感慨时不待我和造化弄人,是我“疲惫”的主要原因。
在柯南剧场版渐渐变成程序化动作片的今天,我真的是怀念2008年我极度迷恋剧场版的日子:下了11部剧场版在电脑里,一遍一遍地看;我最爱的《迷宫的十字路口》一天我能完整地看和跳着看自己喜欢的片段八遍;这种心动的感觉除了我最爱的《傲慢与偏见(2005版)》我是这辈子也找不到了。
08年的时候,我发现《迷宫的十字路口》是2003年的,我真是人生第一次感到相见恨晚啊;现在距我上一部极喜欢的剧场版第13部《漆黑的追踪者》都过去6年,我始终没有看到一部佳品:犹记当年第10、11部连续两部口碑极差,2008年第12部《颤栗的总谱》卯足了劲成了佳品;现在是没人care《名侦探柯南》这副老骨头了吗?
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到了极点:不做比做错更好,于是就程序地成了动作片了吗?
捧与挖的个人抒情及吐槽时间结束,现在来讲讲这部失败之处和我觉得以后的剧场版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大量的抄袭前作的经典元素,无自己的原创情节。
13部的东京塔变成了铃木塔(园子作为一个国家级土豪终于显示出该有的气魄了);13部小兰躲子弹成功空手道失败,这次正好倒过来;第5部小兰为爱双子塔纵身一跃(身上绑着小小的柯南,脚上绑着水管子),这一部换柯南;第4部神姿无姿的滑板这一部简直到了神姿无姿的极致;还有那个皮球腰带,我觉得14部那个超大版的已经是我能接受的底线了,没想到这次还能放烟花,你以为日本是中国啊,你就是在北京还是不能随便放烟花爆竹诶……说好的不吐槽又开始了,捧与挖实在是很凌乱。
我想说的是,但就剧场版“电影”的本质来说,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个或两个原创的亮点,一锅端要么是《泰坦尼克号》这种,我想除非黑泽明来拍柯南剧场版,否则是不太可能有这个效果的;真是黑泽明转世,估计没几个人能看得懂了。
那你还堆来堆去,太将就了吧也,而且全是老段子;我又不是春晚看郭德纲哦!
叙事方式上始终是20年的老路子,死人了—找嫌犯—又挂了一个—怀疑一个人(肯定不是他)—真凶get—岛国动作片。
我在10部开外最爱的第13部看到了对嫌疑犯确定的无可奈何,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当然,归功于黑皮和咔擦);尽管评论对《远海的侦探》有所质疑,其实我也觉得漏洞百出,但这一部正如我暑假所说,我看到了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是一个极佳的创新,非常带来心理上的紧张感,就是漏洞百出的案件毁了一切。
但正如我之前所说,不做比做错好,这个新的制作班底也是怕了。
二、定位实在太低幼化,真真是十几年如一日我最近很着急却毫无进展地从444集开始补剧(因为很多剧情都是注水,案件的逻辑上根本过不去),因为看几位朋友和一些新闻,柯南估计近年就会完结了,看这剧场版的疲态约莫也是便不下去了。
平心而论,我这个年龄,已经在还在看柯南的人里面算中等偏下的了,你就别提那些1996年10岁开始看的蜀黍阿姨了。
但是据我观察,我只在电影院看过《沉默的十五分钟》,全是孩子和家长:孩子根本看不懂,家长根本没看过;苦的是我们呢这些人,你看我的位置有多差。
但是我觉得,如果剧场版不完结,他的走向只有两个方向:一是走向《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类适合孩子看的,而是走向《神探夏洛克》这种适合成人看的推理类动画。
现在剧场版给我的感觉完全就是卡在中间,特别的疲软,这样的转型过程确实是痛苦,但又是生存下去唯一出路:变对则通,变错则死;不变,只是死的慢一些。
我当然是希望后者,但是也许制片方出于票房考虑会选择前者;但是别高不成低不就行吗?
就前者的转型方向,我觉得有这样几点:1. 少年侦探团可以砍掉一大部分了,让几大配角如黑皮和基德(不过介于《怪盗基德1412》把我基德sama搞得这么蠢,我现在有点心理阴影,还是黑皮吧)出彩。
纵观案件和剧情方面比较好的几部剧场版(我心目中的):1、3、5、7、12、13、15,我觉得少年侦探团基本上不添乱,关键线索不是由他们引出,做到这点就不错了;因为少年侦探团的作用有三:作死、提供线索、讲大道理。
现在想往成熟方向转型,大道理是真的不必讲了,岳父说得好: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管利弊;而重要的线索,那么多牛掰的侦探,抵不过一群智商只够作死的日本小学生?
还有这个大道理啊,其实用剧情演绎比说要更精彩,比如《贝克街的亡灵》,弘树最后选择自己结束他虚拟世界的寿命,简直是太大情怀了!!!
2. 感情线要么明确,要么就混乱,千万别带一笔就完事,也别玛丽苏狗血过头。
纵观我觉得感情线极佳的几部:1、4、5、6、777777、8、12、14、15(尤其是我最爱的第七部月光下的等待和重逢,多少年过去了依旧是潸然泪下),感情线明确且感情桥段十分经典,绝非第18部片尾彩蛋园子的一句打趣就够的。
主打新兰自是我心头一爱,我虽然很不喜欢柯哀,但是这确实是一股趋势,在将来可以考虑以柯哀为主打,但是还是要坚持新兰一百年不动摇。
甚至更符合流行趋势的是男男cp主打,大势所趋,真是没办法。
还有就是挖掘配角的爱情线,比如:既然赤井秀一回归了,能不能谈谈他的爱情故事(比如多年前有人预测的与宫野两姐妹的关系);甚至是琴酒的,甚至是贝尔摩德的……别太单调啊!
当然我还是振臂高呼:新兰永恒!
万年新兰党就素我捧与挖。
3. 五毛钱画出来的滑板特效少用为妙,我想看大片一定是老美的片子,还轮不上你日本,更别提日本动画片。
这摩擦摩擦会发光的滑板,又不是庞麦郎的,别这么廉价好吗?
剧情、剧情才是好电影的第一生产力!
三、人物本来就长得像,性格还扁平化甚至异化。
人物长得像这个问题,2008年疯狂痴迷的时候看过青山大叔的访谈,他这种大大的眼睛的画风,是十分唯美欧式的。
人物长得像我实在是忍了,关键是人物形象塑造是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扁平化,仿佛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所有人。
这一部尤其是毛利大叔,中招太深:恐高和头脑简单就可以概括所有,这一部基本上是戏份可以全砍的,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你还我那个有血有肉的小五郎!!!
小兰,就是空手道;以前她还有新兰cp呢,现在基本没有,倒是世兰很大势嘛。
很奇怪的是灰原哀,居然讲起了冷笑话,这个确实值得赞扬,是个小小的创新,但是灰原哀不玩智商还是那个高冷小萝莉灰原哀吗?
对灰原哀塑造最好的还是第五部,那个一心一意为那几个作死的小孩倒计时却死不承认的灰原哀,是这辈子最美的灰原哀。
如何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异化,最终堕向雷同,是之后剧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有一个私心:我一直很希望在我死的那天,柯南出大结局,看完我就死,也能让柯南从出生到死亡,陪我一生。
我能以这样生死相伴的态度(有点夸张,姑且称为玩伴的“伴”吧)吐槽柯南,肯定是希望柯南更好地走下去。
2015-1-29
05年后的剧场版一部比一部烂,这部我是忍无可忍了!!!
我真想当凶手,把这些碍事的侦探狗全杀掉。
所谓的军方官方法庭没半点屁用,恶人逍遥法外,英雄用牺牲自己的方法把衣钵传给一个为报恩罔顾生死的青年。
一堆已正义为名的侦探狗牺牲自己牺牲好友去解救起初的恶人!!
MD,看的劳资想砸电脑。
我天蝎座 。
久违的循例的六个月后与中国观众会面的柯南“最新”的第18部剧场版《异次元的狙击手》终于在网上上映了我家柯南依然自然永远很帅气~最近剧场版中柯南的道具为适应剧情频频升级。
比如《漆黑的追踪者》中腰带升级到承重变大距离拉长,比如《沉默的十五分钟》中滑板可以在雪地使用,比如本剧足球射出后附带炫目到会打扰到邻居的烟花(此可照亮天空的烟花道具在临近结尾的高潮部分为赤井秀一的狙击提供了条件,救了小兰园子茱蒂卡迈尔与灰原等少年侦探团一行人),还有因被柯南吐槽而升级的半成品(带蚊音——救下步美,小兰接近凶手)侦探徽章(就是通讯范围扩大,带有LED灯,效用同蚊音)。
越来越喜欢小五郎了,虽然推理很一般,不过他人品道德三观很正滴,对柯南也越来越好,叮嘱柯南不要到处乱晃。
园子在本剧很稳重正常…真不太习惯,在结尾时终于恢复原貌打趣小兰,这才是园子嘛!
有人说柯南剧场版每部都有爆炸,还真是!
不得不说《名侦探柯南》真是少年漫画,女性角色是配角来着,女性角色是来显示男主的英雄气概的。
尤其本剧场版中小兰…真的是女主吗?
太打酱油了吧。
戏份比世良真纯还少。
少年侦探团们也是来拿个便当的吧……赶脚就是在结尾高潮时与犯人碰撞,配合一下柯南赤井并自救,最后由小兰帅气出神入化众人仰慕众望所归的空手道收拾了犯人——被揍得差点从高达635米的铃木塔掉下。
兼任开头赞叹铃木塔与目睹第一被害者被杀,还有绘制铃木塔周边三次元地图启发了柯南。
另外灰原跟博士呆久了,也继承其拿手好戏,将成为冷谜语的出题者。
如果单谈戏份,在本剧中世良几乎是女主了,与柯南多次一同出场,又推理又光临犯罪现场,还救了柯南两次,甚至中枪入院。
当然警方与FBI出现也很多,破案嘛。
一直为柯南提供最新消息。
冲矢昂是赤井秀一这个真相大家都知道了,所以←_←也不算新意了。
虽然这一开始是本剧的宣传看点,也是世良,FBI等相关人高频率出场的理由,可是对于半年后才看到电影的我们来说,这是心照不宣的了。
还有本次拿美军的海豹突击队从头说到尾真的好吗?
犯人与部分被害者是前海豹突击队狙击手,恩怨也源于中东时,源于银色勋章。
当然本剧也秉承柯南一贯的凶手未必可恶(但你后来对柯南痛下毒手是怎么回事?
),被害者未必无辜。
伪凶手蒂莫西·亨特(其实不是直接开枪者,是指使者,自设陷阱成为“被害者”,也是恩怨第一主角)在中东战争因为风头太盛被陷害违反战时规则失去银色勋章,成为“有污点的英雄”,被比尔·墨菲开枪击中头部虽手术成功但视力下降且头痛不断,又被误导投资失败,妻子与被未婚夫抛弃的妹妹先后去世。
开枪凶手凯文·吉野是为朋友/恩人为公道。
被害者布莱恩•伍兹撰写了“有污点的英雄”系列报道和亨特及其妻子的追踪报道导致两人神经衰弱,比尔·墨菲是被杰克·华尔兹指使作证诬陷蒂莫西·亨特并使其脑部受伤的坏蛋,藤波宏明是专门骗外国人错误投资不良地产的不良商人,森山仁是抛弃亨特妹妹致其自杀(遗憾的是本剧没交代抛弃缘由,而且因为这个就自杀也太……)罪魁祸首杰克·华尔兹更想彻底消灭手凯文•吉野,一点后悔情绪都没有,不过最后所有罪行都揭发了。
再说本剧推理,基本都是靠更新信息不断更正推理。
至于真正开枪的凶手,射程-黑夜-弑友的训练冷血狙击手方式以及骰子的含义还有最后的代表银色勋章的星形 ,私认为还是挺有新意的。
原谅我推理不咋滴没猜到。
其中斯科特·格林与凯文•吉野坚信蒂莫西·亨特并协助他,凯文•吉野开枪的行为,也体现其友谊,这是他们的正义。
剧中小小的笑点是人们误以为是随机杀人而撑伞还有误会接触后集体收伞。
以柯南和小兰查电脑,一行行文字兼配音掠过的形式呈现。
还有不良少年趁机扔鞭炮(疑似)吓人,这…总体来说,推理、动作戏为主,感情线偏低(几乎没有好不好!
)柯兰互动少,只有几句温情语,这也太省了吧!
不管怎样,这是柯南正式剧场版系列票房(不含合作篇)第一次超40亿,很有意义的一部作品。
等了半年啊 PS:下部剧场版预告——大大的向日葵。
05年后的剧场版一部比一部烂,这部我是忍无可忍了!!!
我真想当凶手,把这些碍事的侦探狗全杀掉。
所谓的军方官方法庭没半点屁用,恶人逍遥法外,英雄用牺牲自己的方法把衣钵传给一个为报恩罔顾生死的青年。
一堆已正义为名的侦探狗牺牲自己牺牲好友去解救起初的恶人!!
MD,看的劳资想砸电脑,05年后的剧场版一部比一部烂,这部我是忍无可忍了!!!
我真想当凶手,把这些碍事的侦探狗全杀掉。
所谓的军方官方法庭没半点屁用,恶人逍遥法外,英雄用牺牲自己的方法把衣钵传给一个为报恩罔顾生死的青年。
一堆已正义为名的侦探狗牺牲自己牺牲好友去解救起初的恶人!!
MD,看的劳资想砸电脑
柯南M18 异次元的狙击手 一开始就是动作大片 世良真纯救了柯南 FBI也来了 开始锁定了嫌疑犯杭特 按照一贯套路 猜实际肯定不是杭特 现场放的子弹壳和透明骰子也是为了迷惑大家 跟以前M2放扑克牌和M13麻将一样的 连起来是五角星 唐人街探案也有用这种套路 又是Bell Tree 晴空塔 秀一现在是冲矢昴也秀了一把起关键性作用 和柯南很有默契 步美是老人质了 小兰在对方没枪情况下是无敌的
昨天刚好朋友问今年柯南上映时间,查了一下看了大概今年又没机会去电影院了,然后今天b站突然出了资源,怒刷了2遍,第一次2w多人一起看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有一段时间没买漫画了,听说和剧场版有联系,不过大概知道赤井活着。
可是手贱的我在微博不小心看到了剧场版凶手的剧透,所以。。。
全程推理出戏啊orz。
不过剧场版本来推理就弱了点,注意力换了之后,意外的觉得今年柯南的特技表演的也不错呢(等等,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orz。。。。。。
)由以往高能进化成核能了,虽然知道神一样的柯南君一定是开挂似的怎么跳也没事,看惯了这么多年的特技剧场版,突然特技又有新高度了。
光看到那场面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啊,又有了一种最开始看柯南剧场版的感觉(那是还没见过什么大场面→_→)就凭这5星给你本片吐槽点1 首先是开头结尾柯南各种秀技能秀走位了2 博士发明,少年侦探队神助攻等等3 小兰姐姐空手道打爆凶手系列4 赤井秀一?(本人对他没太大感觉,不过貌似也是本次剧场版卖点)5 凶手回忆各种断背山。。。
6 标准英语听力考试?2014.10.02
又名《神奇的滑板》或《这不是柯南这是成龙》,如今看柯南的剧场版推理元素已经很弱了,主要就是看动作片,然后吐槽,集合滑板、足球、跑酷等多项运动技能于一身的柯南君如何在各种情况下720度空中转身,各种超远距离凌空射门白发百中,滑板技术人板合一...当然,别忘了他女朋友毛利兰的空手道,以前就能劈断刀,躲子弹,单挑歹徒,现在面对美国海豹特种部队也是一脚踢飞...我去,日本太可怕了,抗日奇侠快出来迎敌!
看到后面我真想拿把狙击把柯南跟他们这些狐朋狗友全狙死!!!
在一个相对完善的法治社会我相信法律,当一个或几个罪大恶极法律又不能制裁他们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想成为里面"犯人”希望那些光明正大的罪犯得到制裁!!
到最后那个最大的罪犯还活的好好的!
…………字数够了没字数够了字数够了字数够了字数够了没
推理元素太牵强,还不如小五郎那个78人狙击手理论好呢,虽然小五郎那个推理我一分钟都没信过。
就不能让凶手的心理正常一点嘛?!
最重要的事难道不是干掉首犯沃尔茨,并让执行者(吉野)顺利脱身?
为了让沃尔茨看见那个见鬼的五角星(还什么银星奖章,五角星这个图案太常见了,至少我首先想到的是美军坦克上漆的白色五角星),就把他放在最后一位,真是太失策了,且不说会给吉野带来多大风险,只说这中间有多少不确定因素,墨菲会不会听话来东京(而不是为了保命而报警),大群警察随时可能出现,事情不按预想发展的可能性太大了。
况且比起失去的银星奖章,被墨菲射进头部的子弹明显更重要,也是凶手不想活了而制定整个作案计划的直接原因。
整个事件一复盘就显得非常不合理,作为推理剧简直糟糕透了。
推理是本剧场版的一大“暗”点,而动作则是另一大“暗”点。
前段时间看了一些流言终结者视频,导致对电影中的“惊险动作”耐受度越来越低了,柯南的一系列惊险动作简直让我反胃,你丫无视物理定律也要有点限度好不好!
开头的滑板特技已经是玩命,是自杀,又因为在狙击手面前跳来跳去,几乎害世良送了命,柯南依然毫不悔改,天空树,啊不铃木塔的飞跃特技简直让人吐了,那个塔的高度可是635米!!
你有想过为了克服重力,需要多大的初速吗?
就算你丫用炸药作动力,用钢缆作弹力绳也不行!
绝壁死翘翘。
还有什么FBI在日本,没有本地警察的陪伴就随便开枪捕人,狙击手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这次总算没有用手枪进行远距狙击,我该庆幸了),退役驻日少将不知出于什么意图而留在日本,竟然还无视日本的枪支管制,送狙击枪给退役军人,好让其狙击另一名退役军人,眼里还有没有法纪了?
别说丫一个退役少将,就是退休总统也不能这么干。
这些胡扯也就罢了,我最难忍受的还是,所有出场的美国人没有一个举手投足像美国人,全是披着白皮或黑皮的日本人。
看剧场版多少年,第一次给出如此差评,但这次我真是不能忍了。
长大之后越来越觉得柯南这部动漫价值观的缺失。
在这种社会想靠绝对的正义gain your right?
别逗我了,亨特的抗争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不管符不符合政府宣扬的正统思想,但是我个人不喜欢柯南这种狗拿耗子的行为。
你有空闲时间去妨碍受害者除去社会毒瘤,你不如多追踪追踪你所谓的邪教。
呵呵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2024北影节第一站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3.5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慢节奏
3.5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