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下午影院看《分歧者2:绝地反击》。
并不是我想看的电影,但看看消遣一下也无妨。
等人的时候很瞌睡,想买杯咖啡却发现没有带钱包,换衣服换包的时候忘记了钱包。
而手机也快要没电了,包里面也没有一本书,真是有身处绝境的感觉。
有人说,其实什么也不干地发呆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可是我从来都不会“放空”,不知道该怎么做。
很瞌睡的时候不远处传来Michael Jackson的Earth Song。
又清醒一点了。
想起好多年前听那首歌的情景,似乎感到我在一个一无所有的房子里,唱这首歌。
有风从身边呼啸而过,就要被吹走了,但风却是只从身边而过。
或许这只我对那个MV的印象,而是否真的看过一个MV我也没有印象了。
总之是一首很震撼的歌,后来好多年我都不记得名字,然后终于想起来。
不过后来情况还可以,一杯咖啡,加上剧情比较紧张,看电影时并没瞌睡。
这个电影上一部没看过,不过这种电影看看打斗就是了,情节没必要搞那么清楚。
电影里的人因为不同的见解,分为好多派别,有的就想控制其他的以统治世界。
看完之后有两个情节比较有印象。
在逃亡中的两个人,为了洗脱罪名,要接受诚实派的考验,说出心中的秘密。
这似乎是不容易的考验,有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和他人分享秘密的。
听到这句话让我有点吃惊,因为确实是这样的,秘密只有和心灵相近的人才可以分享。
翠丝在说出心里的秘密之后,让一些人很吃惊,甚至失望,不是谁都能够承受真相的。
但后来也正因为她的坦白,还有她原本善意的愿望,让人们谅解她,帮助她。
所以,向值得的人说出内心的秘密,就会得到理解,不再感到孤独。
最后翠丝为了拯救无辜,接受友好派的考验,有个和她一样的人来挑衅。
翠丝说:你不是我,你不了解我,我不会向你动手的。
那个人说:我就是你,我是别人眼中的你。
其实每一个人的终极对手都是他们自己,除了自己没有人会成为敌人来打败他们。
很多人就是因为顾虑到别人的看法,顾忌太多,唯独不在乎自己的意愿,因此处处受限。
如果能够战胜内心的自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那他人就构不成威胁,不成为地狱了。
只要成为自己,就没有什么可以击败你了吧。
看完电影,回来路上发现天上的云彩形成一条巨大的长长的白龙。
手机充了点电之后出去拍照,发现成了两条。
但不像龙了,尾巴也被挡住了。
风吹树叶的细碎而清爽的声音让人不想回到室内,唯有走慢一点多听一会。
但愿这个世界上的争斗都不要妨碍到我吧。
昨天在豆瓣看到了,分歧者2可以在线观看了。
晚上就看了,因为从1来看,整个故事的设定还蛮有意思的,派别保持和平,分歧者破坏和平。
生活在封闭的大空间里,和饥饿游戏系列有点小类似。
想起在读读日报上看到的一句话:“饥饿游戏改变了女星在好莱坞大片里只是充当性工具的定位。
” 分歧者也有点这个意思,但完全没有大表姐表现的彻底,反而感觉只是比较重要的道具而已。
女主全程的面瘫,男主全程的面瘫,和暮光之城一毛一样。
反而最喜欢珍妮,就是那个博学派的首领。
细微的表情刻画人物,这才是演员好么,动不动就暴走是什么派的演技。
还是MQ最好看,最后洗白的小哥也有点小可爱。
故事模式吧,完全没有get到这个故事的point呀。
先仔细想想派系的分布,无畏派拥有武装力量,博学派拥有先进科技。
别人呢?
一颗无私公正的心?!
实战中一点用也没有。
还是翠丝一家人聪明,一个选了无畏派一个选了博学派。
划分的如此不平衡的派系根本就无法维系和平。
博学却偏执的人怎么办,无畏但无脑的人怎么办,用什么去控制他们?
公正派真的能和博学派分庭抗礼么?
我认为不能,当珍妮偏执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她本身的自负,觉得自己才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只是她错误地认为最聪明就是最正确,对她来讲的正确,对别人来讲或许不正确,但是派系之中严格的分级制度,放大了她的自负和偏执。
即便是最后听到了创立者的留言,那个黑大个照样打算执行珍妮的命令搞死翠丝。
听到创始者留言的时候,我想珍妮的内心是崩溃的,不是说好我才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么?!
结果只是任人摆布的小白鼠!
内心的草泥马已经数不过来了,这时请看Kate Winslet 的表情,整个人没有从震惊不敢相信醒来到怀疑地做出藏起盒子的决定,内心挣扎真是演得真真儿的。
根据创始者的留言,我们知道这整个城只是一个实验。
于是考虑到创始者的聪慧机智,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奇怪的实验。
实验目的:人性回归实验成功:可以通过五个测试的分歧者首先,谁定义了人性只包括博学,无私,无畏,友好,诚实。
你看,电影里不是还有无派别么,根据four腹黑的妈妈解释,分歧者就是可以融入任何派别,无派别就是不属于任何派别。
所以整个实验体系放逐了无派别!
人为干涉了实验的初始条件呀。
所以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博学,无私,无畏,友好,诚实以后,就可以推导出人性回归了呢?!
人家本身也有人性好么,只是各不相同,还被实验者强制划分了,于是我也不知道这个实验究竟想干什么。
但是,我还是决定先承认实验结果,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OK,人性回归了,于是呢,大家可以打破堡垒冲出去了?
一个人的人性回归也不能推导出所有人都变得有“人性”了吧。
当全城播放影像的时候,大家突然知道哎呀,原来我只是在一个实验中,墙外都是希望。
然后?
他们就人性回归了?
最后,导演为了拍续集还是留了个悬念,four腹黑的妈妈,和得到实验目的想达成的结果。
只希望,下一部能填上这些坑。
但,坑有点多,估计填不上。
影片的叙事架构和饥饿游戏非常相似,也选择了年轻成长试炼中的少年男女作为主角,立意可以说比饥饿的游戏更为丰富有层次,但可惜的是,剧本的写作和导演对关键场面的把握,虽然也有炫目的特效辅助,仍然缺了一点深度和火候,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只有真正面对自己,承认并解决问题才能走出梦境。
所有被测试者因进入的虚拟的场景太过逼真,以致绝大多数人执假为真、入戏太深、迷梦不觉,进而丢掉性命。
这段剧情对于所有人都应该有所启发,我们的人生不也是一场电影?
一场电视连续剧吗?
吾师曾经教导说:“人生是戏,戏是人生。
关键是从中参悟提升,而不是沉迷剧情、沉迷角色。
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同时,要时刻觉醒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紧凑的剧情里,翠丝的心境变化显得相当有料,也颇有看头。
就比如影片不厌其烦地叙述了翠丝的几个梦境,于是我们了解到了她的心魔所在——她自认为自己害死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她害怕这样的自己。
在诚实派里翠丝接受的近乎崩溃的审判,更是完美印证了这一论点。
或许暴怒的反击与复仇只是为了武装怯懦的自己,不断地深挖与探寻为的正是寻求“救赎”之路。
所以,情景模拟中的最后一关是为了证明翠丝心底里的善意——如果你深深的厌恶着真实的自己,你会选择杀死她,又或是选择拥抱她?
好吧,答案昭然若揭,至此,“救赎”之旅达成,圣母女主全面通关。
但从翠丝心境变化而言,故事或许是落入俗套的且些许失望的,不过这毕竟是青春小说改编的电影,发展至此,已是最好的结局。
跟着第一部的节奏,单纯的女主失去了爹妈,成为了无依无靠的流浪儿。
一行人躲进了友好派的农场,但是却躲不过反派的穷追猛打,而在逃跑的路上,他们遇到了无派别人士的挑衅,并完成了全剧中最突兀的母子相认剧情。
在男主亲妈的帮助下,一行人暂时有了个庇护所,但在诚实派的据点,他们又遭遇了“吐真剂”的拷问。
不得不说,女主有时候真的非常矛盾,虽然亲手杀死好友非本意,但不说实话故意撒谎,这种纸里包不住火的操作,实在是 too young,too simple。
善良过头容易软弱,刚强过头容易冷漠,其实按照综合表现来看,我觉得男主的双商其实一直非常在线,只是我不太明白的点就是,男主是怎样爱上女主这样的女生。
第一部两人的爱情有点突然,我觉得作为教官,对于上进的学生更多是欣慰而不是爱情。
第二部延续第二部,女主说啥做啥男主都绝对支持,这种无非是一种完美的男女相处之道,而且加上女主主角光环加持,整个故事有点太顺理成章了,没什么太大的亮点。
最后,靠着无畏派和诚实派的支持,女主最终推翻了以博学派为首的邪恶势力,但胜利的果实却被男主他妈窃取,这也就是为啥,年轻人搞革命,还是太过于理想化。
没有大家的支持,没有先进的武装力量,光靠口号和心善,只是在自取其辱,啥也干不了。
姜还是老的辣。
《分歧者2:叛乱者》台湾版正式预告片 3月同步上映
这个片子这是烂就一个字啊。
在第一部里面顺手杀掉那个珍妮就跟捏死一只蚂蚁没两样,结果不杀,留到这一部里面来报仇,续集就是这样早出来的。
友好派里的黑女人说你父母已经死了,你就算杀了珍妮又怎样?
这是什么逻辑,好人就白死么?
导演你父母让人杀了,你应该是笑逐颜开吧。
你小时候父母伤害过你么?
翠丝在第一部里出于自卫,杀了被控制了的好友,要不然就会被杀,就愧疚到要死一样,翠丝你要知道,如果你不杀你的好友,你的好友必将杀了你,这样你怎么可能活到第二部。
在火车上,翠丝差点被弄死,她弟弟在边上看着没反应,导演你是不是被你的兄弟姐妹伤害过?
所以要把对兄弟姐妹的仇恨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
算了,不说了,说多了上火,尼玛,里面的硬伤多到死,导演的人性实在无法理解。
笔者一开始以为这部电影会像《饥饿游戏》那样,让主角和反派势力彻底决裂从而展开一场大决战,就如片名“绝地反击”所表述的,本片将会上演一出成为决战导火索的反击战。
电影确实一直在笔者预期的轨道上推进,直到主角打开了那个“潘朵拉魔盒”。
从第一部开始笔者就很好奇围绕着整个城市的高墙到底有什么作用,一直都觉得是外面有什么东西,需要高墙来保护不受它们的攻击侵犯。
而这一部最后终于给出了答案:原来整个城市都是一个试验场,那道墙就如同《移动迷宫》将城市中所有的试验品圈养起来,直到实验条件达到即一个完完全全的分歧者通过盒子的试练开启大门。
本片就像是《饥饿游戏》和《移动迷宫》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前半部分像在看《饥饿游戏》而后半部分则像在看《移动迷宫》。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本片虽然比不上《饥饿游戏1,2》和《移动迷宫》,但绝对比前作《分歧者1》好看。
所谓的绝地反击仅仅只是铺垫,是一个幌子,一切都只是为了解开真正的谜题,同时为“分歧者”正名。
并且我们也能看到,那些打着反击反抗和革命旗号的无派系者,反而是真正的威胁与敌人。
本片英文片名为“insurgent”,笔者以为这是一语双关,这个词意为反叛、造反、起义。
也就是说,insurgent一词既指代了以主角为首的对博学者执政的反抗起义势力,也指代了以老四母亲为首的无派系者反叛造反势力。
电影按照五种优良品性对人民进行派系划分,每一种派系的人都能且仅能具有其中一种品性。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也自然具有了研究价值。
所以这个城市的创建者按照这种方式创造这个社会并让其运作下去,就是为了进行人性测试。
在这种设定下,诞生了两种特殊群体——分歧者:能够融入多种派系;无派系者:任何一种派系都无法融入——简言之,分歧者就是具有多种品性的人,而无派系者则是任何一种品性都不具备。
虽然在派系分明的设定下,分歧者也会被当做异类,但具有多种优良品性的人才能更好的领导人民也是事实。
而任何一种优良品性都不具备的无派系者才是社会真正的威胁。
本片在对主角进行五种试练的时候,刻意模仿了《盗梦空间》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还是颇有意思。
但整体上,全片节奏略拖沓,好在动作戏时不时的来一段,至少不会让观众因为文戏过长而昏昏欲睡。
这种青少年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很多人称它们幼稚,但实际上如果把主角们统统换成三四十岁的大叔,还会有人这么认为么?
所以应该反感的并不是这种作品本身,而是电影片方的粗制滥造。
正是因为片方以为能够靠几下糊弄就以小博大骗票房,才使得观众们越来越失去信任和容忍。
然而事实上,包括《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以及《安德的游戏》等,优秀而经典的青少年电影作品并不少见,少见的只是制作者的良心。
因此,笔者以为,我们都该翻过那道墙,就像德国人翻过柏林墙,女主角翻过城市围墙,我们也应当正视青少年作品的存在,一视同仁的看待他们。
把人类分成了五种,每一种人代表了一种特性,一种品质,人和人之间的亲情被替代。
最后女主能通过五种情景模式,也是在说明人应该具有那些品质。
勇敢,博学,诚实,友好,无私。
这样的人才是完全的人。
至于情节方面,女主英雄主义,玛丽苏过重。
但是比较好的情节是开始他们在友好派避难,点明了女主要面对自己。
而最后一个情景模式就是友好派测试,面对自己。
特技还是做地挺炫酷的。
不抱什么希望去看的片子,第一部的《分歧者》就比较一般,虽然故事的情节还可以,也比较新颖,但主角总觉得一般,特别是女主角,感觉就是另一个珍妮弗劳伦斯啊,不论是长相/表演/服装什么的,都是在抄袭大表姐,不知道大表姐心里是怎么想的。
但这部《分歧者》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剧情什么的也就这样了,女主减短了头发,终于不再这么像大表姐了,终于有了自己的风格。
比起第一部的不知所云,第二部至少整个情节上是完整的,虽然有很多狗血的剧情,也有很不不合理的地方,但总体上来讲还可以吧。
反正所有青春小说都是一个样,男女主角永远都有主角光环,永远都是死不了的,即使死了也是计谋的一部分可以起死回生。
还有,最近是不是流行墙外的世界,《饥饿游戏》、《迷宫》等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原来的世界知识一个竞技场,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呢。
可能是为了编下一部的续集吧。
演员方面,凯特·温丝莱特这是老戏骨了。
之前清涩的罗斯早已不见,取代的是一个演得入木三分的大反派,极其传神,可以说是这部片子的一大亮点。
其他的人就这样了,女主角虽然摆脱了珍妮弗劳伦斯的影子,但是整个表演还是很一般的,没什么亮点,可能就是本色演出吧。
最为糟糕的还是男主角的表演,除了长得还可以之外,其他一无是处,关键是存在感非常弱,还是女主角的弟弟强镜一些,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男主角。
作为典型的美国好莱坞青春电影,我个人觉得《分歧者2》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是合格的。
比起中国许多青春电影动不动就堕胎,早恋,人家的逼格高多了,至少是拯救地球了。
但如果你已经过了青春期的话,就算了,可能还是存在代沟的,而且你毕竟也不是美国人,对于美国的文化也不是很了解。
在片荒的时代,看看这样的电影,还是可以的,毕竟年轻真好。
打分75分。
当我们的青春片还沉浸在迷惘与宣泄,始终在小三、堕胎中绕不出来,别人家的青春片却已经在探讨社会结构和生存哲学。
作为电影连续剧第二部,故事没第一集好看,但有优质桥段,和很好的结尾,给大结局留下极好铺垫。
一、主题设定:本片将人细分为五个派系——“友好”、“诚实”、“博学”、“无畏”和“无私”,每个派系各司其职,成年人只有16岁的大典上有一次选派系站队的机会,落血无悔。
对青春题材而言,其背景存在的合理性并非他们关注的重点,一旦建立起了这种设定会发生怎样的冲突和故事才是大家关心的。
本片的矛盾点在于:既定模式非常刻板,年轻人叛逆的灵魂一定会想要突破自身的壁垒,挑战权威。
“分歧者”就出现了,他们就是“挑战者”。
“崇尚个性”是美式教育中的独特环节,青春电影所展示出的这种敢于冲破牢笼表达自我的价值观,是美国社会对于“个性”长期追逐的结果。
相对而言,《饥饿游戏》所要表现的是大制度背景下个人的反抗精神,人性在每个族群都存在。
《分歧者》则以派系选择及权力掌握来明确人物内心冲突,更倾向于塑造起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我认为,本片属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叙事:1、总体:叙事主线非常清楚,很容易看懂的爆米花电影。
相比第一部,第二部的桥段塑造略显稚嫩不大气,部分桥段有网游RPG味道(连过五关桥段)。
总体就是“各族群态度不同—男女主角主动尝试融合—连过五关成功融合”这三段。
2、结局出人意料:整个围墙内已知的社会体系是外部世界的一个实验品。
这给第三集留了很大的空间,围墙外到底有什么?
怎么拍?
这会是很大的卖点。
3、感情戏很唯美,拍的好看。
三、3D:毫无3D的必要。
四、演员:1)剪去长发的女主角更加俏丽干练,很MAN。
2)男主角是为了衬托女主,但他的感情戏做的不错,正是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共同信仰,成为他们抵抗大反派的原始动力。
3)娜奥米沃茨在里面好惊艳啊!
那么美的妈妈啊!
4)温丝莱特怀孕期竟然颜值还这么高啊!
总结:虽然在影片气质上像极了《饥饿游戏》、《移动迷宫》,但胜在展现了自我风格。
看过第一部的观众可以追看本片,觉得谢琳伍德蕾养眼的也可以去看。
父母与世长辞,哥哥分道扬镳,只有在爱人的怀抱里,才能感受到一丝温暖然而逃离是非之地却逃不出是非的手掌心,四处逃离,各方寻求支援,最终决定来到是非中心,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揭晓谜底事实上,异类并非异类,他们是新事物的一种试验品,新事物最终将会变成旧事物,会逐渐被旧事物取代,新旧旧新,无穷尽的演化下去,然后异类成了人类。
既然谜底已经解开,昭告世人异类并无害,便可以释怀,便可以放弃战斗去寻找美好生活吧。
世界重归祥和欢乐。
然而,这仅仅是假象。
放下屠刀真能立地成佛?
况且我FOUR的身世之谜亦为悬念?
况且他那野心勃勃的母亲的欲望正翻倍膨胀、精明的博学家还活着、诚实派不知有否什么密不可宣的黄金小算盘。
所以,等你在下一季,绝地反击之后,我们在寻找忠诚者的路上。
没有1好看,可能是因为男女主角各怀心事吧,况且感情本来也是在燃烧之初更为浓烈。
另外,迈尔斯特勒这个角色居然坚挺的活着,不仅想起一直的疑问,为啥他第一部能死而复生,求指点。
这电影真的猴terrible! 敢更无趣些么?!只是为看Ansel和Jai 花了35真的猴猴不值!Jai还领便当了- -当我觉得这片子马上就结局了的时候拿出手机一看还有一个小时...男女主角经常无缘无故琼瑶起来,真腻歪死了- -可怕。男主演技替手稿愁。Nanny哈哈哈哈哈迷唇哈哈哈哈哈shai和她的两个前男友哈哈哈哈哈
有个别情节没交代清楚
纯粹因为最近出门没片子看。我在那骂逻辑堪忧政治幼稚,结果旁边有个人看哭了,服。爆裂鼓手,穆赫兰道,眼熟,想了一下午。
four,带我装逼带我飞~
伍德蕾是怎么handle三个男友出现在同一部戏里的啊,“好景当前”和“星运里的错”乱入得我想吐血。看喜欢的卡司演烂片真是种折磨,分都不知道该怎么打...
没法看
凯特乃终于可以不要再演第三部了= =
爱哭鬼战胜世界
艾玛!男主好帅,颜值身材都棒棒哒!期待第三部了啊
不好看!
已经可以强到控制自己的反意识了 不封个神很难收场啊
2015年7月10日看过,很好看,期待后面的续集。
不喜欢这个小说
短发的女主干练了不少。68年的四妈完全是妖孽般的存在,同样68年的女主妈也有塞隆的即视感,相对75年的凯特反而显得臃肿苍老的多,不知是否是怀孕的缘故。凯特的大反派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她并非一个贪慕权力的人,更像是一个独断专行而又拼命保护的大家长,最后的自言自语更是发人深省。
3.5 发现在知道所有的剧情以后,看这个系列的电影就变为一种纪念了。Tris.
最大的笑話是:反烏托邦會建立比現實更好的社會秩序,再來辯駁為此犧牲值不值得。這故事卻把人類區分成勞工軍人非營利財閥與掌政學閥五個階級,這不就是現實生活?我們觀眾根本不會相信現實中會突然出現和平的科技秩序;當這個現實烏托邦沒有丁點好處,主角們還有甚麼好猶豫不打倒它的?莫名其妙。
故事性还是很强的 能够吸引我 最终当大家知道分歧者才是目的的时候 那种要冲破墙外的释放与希望居然还让我有点小感动 另外 电影中大量的碎玻璃效果特效也是我钟爱的
编剧智商低的不如狗,副标题不如叫“我们来拍一部有很多高颜值的大煞笔如何过家家的电影”
看到有人给低分真是醉了,你们有没有好好看过电影就来评分啊,别给个低分在这硬装是资深电影人好不好,第一部分拍的时候觉得好像霍格沃茨啊,这一部谢琳剪了短发好帅气,准备回去看她演的后人和星运里的错。比第一部更具期待,满星推荐,不服来辩!
沉闷老套,这个青春片的水准实在有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