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的近路
Meek's Cutoff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保罗·达诺,布鲁斯·格林伍德,威尔·帕顿,佐伊·卡赞,雪莉·亨德森,尼尔·哈夫,汤米·尼尔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简介:故事发生在1845年,西部大迁徙的步伐刚刚迈出,想要穿越那片荒芜而又充满了凶险的蛮荒之地,除了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运气之外,智慧必不可少。三个家庭决定离开故土,寻找新的生活,为了自保,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米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的向导,希望他能够护送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然而,当众人..详细 >
奉俊昊赞赏过《温蒂与露西》开场推轨镜头的美丽,看本片,确实感觉到莱卡特是最懂景别(距离)与镜头运动(移摇)之美的导演之一。
有人痛恨慢电影,就会有人喜欢慢电影,我喜欢。一段历史,浓缩在三个大迁徙的家庭上,没有枪战,没有强烈冲突,不管他们是走向死亡还是走向希望,总之能紧紧抓住我。
敢动类似题材的往往是牛人,出来的神片也不少,通常需要大篇幅,多场戏,前因后果,宗教隐喻。这个女导演的《米克的近路》似乎并不拘泥于把故事讲清楚,而是注意所谓的女性体验,所以片子才这么短吧。
不像是西部片,没有紧张的危机和残忍的敌人,恐惧来自看似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水源,人们脑子里的西部是牛仔、枪战如《关山飞渡》一般,本片给到的是大部分平平无奇的西部探索者,有人到了有人没到,对印第安人的态度掐死人类对文明的探索。
我20年看的所有电影都是为了遇到凯丽莱卡特这位导演。完完全全的击中我了。
我靠……坑爹啊快进看完的太他妈闷了!!!!保罗达诺根本就是打酱油的
倒并非女性视点,不过是说女性也是西部拓荒的重要一分子。印第安人在片中被用提喻的方法处理了,其就像西部一样神秘无解。
3
因为迷茫无助,所以视眼4:3。因为还满怀憧憬,所以美如油画。
电影就像故事里的迁徙一样沉闷,西部的景色一样荒芜,也完全不得导演的要领。有小米也提不起观影的兴趣。
闷闷的电影,除了西部的荒芜广阔带给人震撼感外,实在不太明白整部影片究竟想表达什么,是人类面对恶劣环境的迷茫无助,还是说生存压抑外化为对水源的渴求和对前路的憧憬?
我爱西部片
观赏性不佳,但是能看出导演的思想。
莱卡特这部看似简单的电影却充满了复杂的意象,在对传统西部电影男性神话的解构中,我们看到了沉静的影像中无力的主人公们,他们的迁徙充满了挑战和痛苦,大量的生活流般的细节,男性的小团体与刚刚结婚、正有身孕、成为母亲的3个女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有个叫米克的带路人,当然女性抗争是电影的显性主题,另外的暗线却是莱卡特拍摄这部电影的真正目的,印第安人的出现,他如此神秘,但在男性视角以及女性歇斯底里的观念里他是邪恶的,会带来厄运,可是又不得不依靠他寻找水源,我们还看到了宽容与理解,这是对10年代美国社会的寓言,在侵略战争的阴影下,“向导”对异文明的仇恨也在制造着美国精神的割裂,那个恍如神迹的结尾是莱卡特态度,所谓的先进文明的价值观并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反而是偏见和杀戮的借口罢了,这个国家远没有从历史中得到教训
想表达的太多,感觉主题有点分散。很喜欢这个结尾,跋山涉水的白人家庭就像刚被赶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唯一的印第安人徘徊在荒原前方,仿佛他们神秘而不可知的命运,而这个命运集囚徒和向导于一身。
真的是太小众了啊,看到最后感觉有点受不了
闷是实在闷,感觉和片中人物一样陷入了这种无尽的白昼与黑夜的循环之中,时间是静止的,前进是没有方向的,被绝望,焦躁,惶恐包裹无限下坠
旅游录像吗
没劲。特无聊的片子。
de-westernised Western.